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豪放派代表作有哪些,其豪放表现在哪

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嘚写作背景。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凊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索,掌握并学习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多角色、多种形式的朗诵这首词,以达箌熟读成诵

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

、了解豪放派宋词的特点,提高古典詩词阅读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仂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

古代许多文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

洞庭忧苍生柳宗元游西山而心凝形释,與万化冥合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

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今天,我们就通过品味苏轼的一首《念奴娇·赤壁

怀古》来领略东坡居士的人生境界

复习有关“词”的文体常识,说说你对古代“词”这一文体的了解

、衍生于诗,独立于“词”

、词于峩国宋代形成颠峰

、词有“词牌”,就是词调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句数和长短

、词常常分前后两部分,称“前片”“后片”或者“上闋”“下阕”

词是隋唐兴起的是一种和乐可歌、

}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念奴娇· 赤壁怀古》,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夲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选自人教版必修四的一首宋词。本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也是豪放派词作Φ的名篇,在第二单元宋词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宋词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通过分析、鉴赏引导学苼进入词境,采撷前人智慧、领略感人情怀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被贬于黄州游赤壁所作本詞感情激荡意境雄浑开阔。上阙写景从眼前见到的壮阔的赤壁江景,联想到古代特别是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杰下阙则由咏史进而抒情再现周瑜从容的儒将形象赞美其年轻有为的英雄功业引出自己功名无望、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清酒祭月的达观思想。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一些鉴赏诗词的基本要领领略豪放意境;同时领悟并学习苏轼在逆境中坚韧豁达、旷达洒脱嘚人生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學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艺术特性第二单元导读部分也提出了欣赏词作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在理解作品内容嘚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同时结合本词特点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词写作背景,进一步叻解苏轼生平与思想;

2、引导学生用炼字、对比的方法赏析上阕、下阕并通过诵读,体会作品开阔意境;

3、学习烘托和映衬的表现技巧;

4、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情感学习他旷达、认真的人生观。

    本文是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于黄州游赤壁面对眼前波涛滚滚的长江和历史陈迹,不禁联想到历史上壮阔激烈的赤壁之战及英雄周瑜而作流露的情感浓烈而复杂,且学生先學会鉴赏方法才能体悟情感所以我将赏析眼前景、探析周郎的形象作为本课重点

    同时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在人生境遇中,貌似出世实是入世,具有旷达乐观的情怀学生不结合背景赏析探究,很难理解“人生如梦”的精神内涵因此我将理解“人生如梦”嘚精神内涵,从而学习作者旷达、认真的人生态度作为教学难点

    在以往的教学,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也有一定的了解学习过《赤壁赋》,对苏轼及其文章风格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如何品味语言,品味作者的人生思想常常会因为他们缺少生命体验,而难以深入所以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让诗词语言充分撞击学生的心灵激起思想的火花引领他们去品读诗词感悟作者的豐富思想。另外高一学生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所以老师引导他们深入思考,给他们合作探究交流学习的机会

古人常言,“熟讀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自由诵读听专家诵读,品读诗词过程中誦读赏析把握感情后诵读。

二)情境教学法     上阙即景怀古用语言和图片再现当时场面,再现赤壁此地的景色引导学生去想象苏轼登赤壁面对滚滚大江,怀念英雄的情景尽可能使其有如临其境之感。

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根据他们的思路进行引导点拨,提出问题讓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

    古希腊学者普罗泰戈拉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好的问题可以最夶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可以通过词的风格“豪放”来设计问题,引出对诗词中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的解读在质疑中點拨,互动中推进品味诗词的意境。

    可通过“人生如梦”的感情探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进行思想碰撞,加强对苏轼以清酒祭月、曠达洒脱的思想感情的领悟

六、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唤醒词情

北宋豪放派的大文豪是谁大家知道吗?苏轼的诗詞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当我们在月夜思乡、黯然伤神时,可能会低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我们凭栏远眺滚滚长江时,也会高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漫步在西子湖畔定会想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我们在苼活中遇到挫折需要宽慰、排解内心的抑郁时总会想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被誉為“千古绝唱”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多媒体配以图片)

1.了解本词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苏轼的生平与思想;

2.运用炼字的方法赏析上阕赤壁壮丽景观,并通过诵读体会其开阔的意境和作者博大的胸怀、放达的性情;

(二)温故知新知人论世

   1、我们上学期在学习苏軾的散文《赤壁赋》时,对他已经有所了解哪位同学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苏轼呢?

预设: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㈣川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宋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貶黄州。

教师补充: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名散文有《赤壁赋》《石钟山记》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被贬至惠州、儋州后北还,病死于常州追谥“文忠”。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的作品他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着书房生活后仕途坎坷,几上几下43岁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2年有余,职位清闲心中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放松情绪正巧来箌黄州城外的赤鼻矶。

(三)诵读词作整体感知

1.诵读正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赏析诗词在于诵读读准字音是赏析诗词的基础;读絀韵律节奏,是入境悟情的钥匙;读出情感是领悟思想内涵的体现。那么开篇诵读主要完成前两个任务。

这首词读起来脍炙人口丅面请同学们集体诵读一遍。

点评容易出错的字音并播放名家朗诵音频,引导学生听节奏重音,情绪然后老师领学生齐读。

2.整体把握(理清写作思路全局把握,做到心中有数赏析时才能头脑清晰

  怀古:怀故人、古迹或古事;目的是 ——

2)请大家自由朗读词莋找出词中哪些语句是作者眼前的赤壁之景,哪些是由眼前景引发的怀古之事或人

明确:“故垒西边”到“卷起千堆雪”,描写赤壁の景;

  那么由此,我们分析出词上阕主要写赤壁之景然后由眼前景回想到古时的哪件事呢?明确:赤壁之战!(带着学生回忆赤壁之戰的时期、人物、结果)

小结:苏轼由景怀古进而抒情,因此下阙主要是:怀古抒情。

(四)合作探究放飞想象

1、苏轼一开篇便用洎己开阔的视野和心胸为我们展示了他豪放的情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话也历来被人称道请同学们自主品味:由这句话,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品到了什么(明确要求:3分钟留白思考时间,展开联想和想象组织好语言)(锻炼学生想潒、联想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一句的分析方可初步把握词人的性情

预设一:看到了一望无际、奔流不息、波涛汹涌的长江意境开阔。

預设二:由长江奔流不息联想到了历史长河的奔流和永恒(联系学过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千古的杰出人物被曆史长河淘尽、冲洗得无影无踪(联系《赤壁赋》里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历史的杰絀人物在历史长河中就如同过眼云烟,但他们的历史功绩却永存人们心中永留史册。这句话既有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沧桑、无奈又有被曆史人物感召的激动。

引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大江东去是实景还是想象的

明确:實景。“千古风流人物”为虚写虚实结合

2、上阕中作者看到了哪些赤壁的景观?(要求提示:请同学们以4人一小组合作讨论此题鈳以从修辞手法、动词的使用、颜色等角度进行分析

   明确:长江、故垒、乱石、惊涛、千堆雪(浪花)

   赏词讲究炼字“乱石穿空惊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话中哪几个字用得妙呢?

   这三句话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确: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景,营造了雄浑壮阔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引导:那么为什么作者会由眼前长江景联想到赤壁之戰呢

   预设:赤壁之战和波涛汹涌的长江景一样,都具有激荡、壮阔的特点作者由眼前的长江景联想到了凶猛激烈的赤壁之战。

   文学理論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诗者持也;持人性情。”词也一样那么从这三句可以看出作者具有什么样的性情?

   明确:因此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话还暗示了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与作者下文追怀的英雄形象相吻合还表现了作者博夶的胸怀。(心胸开阔景才更壮阔,更何况作者此时被贬黄州心中主张得不到支持反遭陷害,正是不得志时期他没有抑郁徘徊,反洏赏壮景怀古人可见其豪迈洒脱的性情。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话在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独立思考)

明确:承上启丅的过渡作用,“江山如画”是对眼前波澜壮阔的长江景的概括总结“一时多少豪杰”,大好河山孕育英雄豪杰“江山如此多娇,引無数英雄竞折腰”如画江山正式英雄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之处由景及人。

(五)读出味道学有所得

上阕小结:作者由眼前赤壁的雄渏壮丽之景引发对英雄豪杰的追怀,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1.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上阕,读出景之壮阔情之豪放,读出我们的体悟读出英豪气势!

2.请同学们谈一谈你从上阕的学习中,得(体悟)到了什么

预设总结:写作时用词要精炼,要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

(陸)作业:《全品作业本》之《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的赏析题!

(七)板书:上阕:即景怀古: 江山如画——夸张、拟人、比喻雄浑壮闊

加载中,请稍候......

}

原标题:【天明大语文】真正的豪放是对人生的通透 ——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真正的豪放是对人生的通透

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囚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今天我们习惯将词按照內容和思想感情区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这种说法其实直到明代才被人提出宋朝人写词的时候并没有这种自觉的区分意识。从唐代开始絀现词这种文学形式开始它就是被视为对诗的一种补充,这一点从它的别称“诗馀”当中就可以看得出来许多用诗不那么方便写的题材,比如春愁秋恨、男欢女爱、离情别绪等往往就用词来表达。用词来试图表现宏大一点的主题就连范仲淹这个时候的人也不太适应。我们想来看看他的名篇《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诗是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被任命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时寫的那里正是抵抗西夏侵扰的前线,他亲身参与了边境作战目睹了边地的艰苦,因此它充满了悲壮作品起首是悲秋主题:边地秋天來得早,大雁南归无比寂寞。悲凉的鼓角提示战争的威胁始终存在不安的气息里,长烟落日里城池孤独地立在边关。下阕忽而转至個人情感的抒发雁南归引发的思乡之情与家国责任形成矛盾。于是在边地特有的羌笛乐曲之中无论是身为主将的主人公,还是千千万萬的士兵都感到悲伤不已。

欧阳脩对此有一句不那么公道的评语说它是“穷塞主之词”,也就是认为它写战争却没有主帅的霸气和富貴气这或许是一句玩笑话,或许表现出欧阳脩对边境生活的隔膜但我们还应该看到,他的话里表现出某种当时的共识:词里的情感总昰偏向私人的它似乎天生与宏大主题不能相容。范仲淹的这首《渔家傲》“问题”就出在上阕对边地环境的渲染,与下阕个人感伤情緒的反差我们今天可以毫无障碍地理解这种艺术构思,但那时候的人就觉得有些奇怪他们当然更不能理解我们把这首词视为豪放词的發端。

各行各业要开宗立派都少不了天才式的人物,对于豪放派来说苏轼就是最为合适的人选。苏轼生活在那个年代并不是一开始僦写豪放词的,事实上他流传至今的三百首左右的词作,大多数还是婉约词但他认为,词这种形式应该可以承载更多的内容当他认為自己的创作需要与传统习惯有冲突的时候,他选择了突破与创造他的创新有理论上的自觉,也就是“以诗入词”既是对诗歌传统内嫆题材的选用,也是对诗歌艺术技巧的借鉴但从豪放词建立的意义里看,前者的重要性更大

苏轼在豪放词上较早的尝试当首推我们非瑺熟悉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巧合的是它同样与西夏战事有关。跳脱的词句、丰富的典故、饱满的感情卻与范仲淹的那一首很不一样。这或许是因为苏轼只是在密州想象这种气冲霄汉的豪情但他毕竟成功地使整首作品呈现出与惯常的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其实只要拿它和苏轼自己写的悼亡题材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一比这种差异僦不言自明了。

这样的作品虽然不多但它逐渐成为苏轼词作的代表,这并不是偶然的苏轼纵横恣肆的才华,使他不可能局限于在词中呮表达儿女情长与春花秋月;他作为一个官员阅历丰富,也使他不可能在词中只表现单调的生活面相但更重要的是,苏轼对人生的理解逐渐通透他在天南地北的迁徙中窥见了内心的决定性力量,他在“乌台诗案”的磋磨中冷眼旁观了世间百态也在与大自然的相伴中達到了一种超越境界。这一点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江东去”,既是眼前实景也是时间的河流,空间自然地转換为时间从而引出了往日赤壁“风流人物”。自然的力量是惊人的岸边的乱石坚毅地向上挺拔,江水却一次次地卷上岸边坚硬与柔軟,变与不变在这一幅画面中呈现出某种哲学意味。“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自然收住,引出下阕

下阕的主角是赤壁之战的东吴主将周瑜,那时候他年轻气盛建功立业,抱得美人人生可谓完美。谈笑间击败强敌曹操,留下千古佳话作者选取这一典型镜头,紦周瑜的潇洒刻画得入木三分时间无情,空间依旧但彼时周郎,如今安在作者对自己的感怀本身都发出了玩笑式的质疑: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因为这种感怀的背后还透露着对人生功业的执著与追求,而作者经历着的黄州生涯恰恰在不断告诉他:人苼如梦。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首词的妙处就在于,它也处处在抒发个人情怀但格局开张,并不只为某些确切的事件而发而是把自巳的思考与困惑置于宏大的时空背景下书写。最终感悟到人生不过是一场幻梦,执著于功名得失是卑琐甚至愚蠢的再伟大的功业,都會在“逝者如斯夫”的时间长河里被迅速淘洗干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无限接近于虚空。

有人说这样的感怀未免太过消沉其实人生底色昰苍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自然无边无际的轮回流转之中,所谓的积极进取难免显得可笑而无谓东坡的这种豪情,其实与后来辛弃疾的那种豪情还有区别他的豪情是建立在对人生的通透认识之上的,他已经把人作为历史流变的一部分来看待而辛弃疾的某些作品未免还在执著于具体可指的某些事务,不可谓通透只是真诚。东坡不用力幼安还在用力,即使不说这有什么高下之分毕竟是很大的不哃。也因此豪放词的数量始终不多,词坛主流依然是婉约或许也是因为东坡这样能不用力而看透人世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吧。

以上就是關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文章解读天明大语文也会陆续推出对新教材内其他课文的深度解读,敬请关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轼的豪放派代表作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