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诗萧萧斑鸟鸣是什么诗

当前位置: >>
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全集
一年级上册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注释 举:抬。 夜思:一作“静夜思” 。郭茂倩把它编入《乐府 集?新乐府辞》 ,并说: “新乐 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 ” 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举头:抬头。望明月:一作“望山月” 。晋《清商曲辞?子夜四时歌?秋歌》 : “仰 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 低头:形容沉思的神态。思:思念。 译文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赏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 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 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 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 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 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 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李白的这首思乡之作,被称为“千古 思乡第一诗” ,感动了古今无数他乡流落之人。 诗的起句, “床前明月光” ,可谓平实朴素之极,以此清静之景来衬出诗人的 寂寞孤单。 这首诗在写法上, 能注意心理刻画和行动举止描写相结合, 第二句中, 一个“疑”字点出诗人的内心深处迷离之因。由于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因此 很容易产生错觉。这是诗人极写思乡之切,因而才情思恍惚,眼目迷离。后两句 诗人从沉思中转而清醒过来,便是一“举头” ,再一“低头” 。为何要“举头”? 因为诗人后来既然已醒悟到地上应是月光而不是白霜,所以就产生了无穷的遐 想,这就是“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类的古人有关月光传情的诗句所表述 的思亲之情。他感到光看地上的月光还不足以寄托自己的情思,因而便“举头” 仰望,这样便可看得更加真切一些,清晰一些,似乎要从这明月里寻找家人从远 方寄送来的美好祝愿。仰望既久,思念愈深,诗人便又转而“低头”了。为何还 要“低头”呢?这是因为虽久久仰望,甚至望眼欲穿,依旧不能从明月那里得到 一份慰藉,无奈之中,只得低头沉思不语了。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从无意写有意 则意真。于是,诗人将对故乡的思念,化为寄情明月之举,头上的明月,心中的 故乡,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年级下册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注释、 春晓:春天的旱晨。 译文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 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 , 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 镌刻了自然的神髓, 生活的真趣, 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言浅意浓,景真情真, 悠远深沉, 韵味无穷。 可以说是五言绝句中的一粒蓝宝石, 传之千古, 光彩照人。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注释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 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散学:放学。 ?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东风:春风。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 人心醉。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 他们趁着春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赏析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 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 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 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 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 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读了这首诗,读者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 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 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 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 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 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 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拂堤杨柳醉春烟”,村的原野上的杨柳,枝条柔软 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 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 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第三、 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 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 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 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与醉 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 感染。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 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 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 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 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 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 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 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 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 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 去遐想、去思考。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⑥头:上方 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 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 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说明 : 要突出“惜”、“晴柔”、“尖尖”、“立”等词。其中“惜”、“爱”、“尖尖”在读的时候应拉长一点声,体现出那种意境 来; 最后“立上头”应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使听者回味无穷。 鉴赏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 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 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 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 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 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 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 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 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 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 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 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 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 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 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 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 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 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 在上头。 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 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 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 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 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 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 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 现在用来形容初露头 角的新人,因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的渺小 ,却已经有蜻蜓在 上面停留, 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 而蜻蜓就 是赏识它们的角色。 荷叶, 未展开的荷叶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 《小池》 [今 译] 小小的荷叶才露出尖尖的角儿,早有一只蜻蜓停歇在上面。 [赏析] 诗题 “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 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 却能写出幽情逸趣。所以王国维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二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注释 ①刘景文:刘季孙() ,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宋仁 宗嘉v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 《石林 话》卷下) 。宋哲宗元v 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 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事见《东 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刘季孙状》 、 《东都事略》卷一一○《刘平传》 。 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因此苏轼称他 为“慷慨奇士”。 ②擎:举,向上托。 (擎雨盖:喻指荷叶) ③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④君:你,指刘景文。 ⑤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 菊花也已枯萎, 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 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 (名季孙) 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 抓住“荷 尽”、 “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 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 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 的黄金阶段, 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 乐观向上、 努力不懈, 切不要意志消沉、 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 ,是在元v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 《苕 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 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 实际上, 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 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 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 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 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 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 《苕溪渔隐丛话》 ) 。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 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 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 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 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 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 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熔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 格和秉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5.斜:此字读 xiá,为伸向的意思。 6.坐:因为。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 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 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 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 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 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 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 寂的恐怖。 “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 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 因为夕照枫林的晚 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 蕴含多层意思: (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 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3)诗人流 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因为停车 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 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 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 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 而且进而咏物言志, 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 家、 白云、 红叶, 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 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有主有从, 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 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 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 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 句的“石径”, ―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 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 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 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 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 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 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 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 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 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 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 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 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 这一片红色, 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 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 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 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 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 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 看似抒情叙事, 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 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 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注解、 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译文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 。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 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 心情难于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 寓乡情无限。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 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 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 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释 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 就是赠给他的。 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赏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 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 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 闻”相照应, 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 “将欲”, 正是小舟待发之时; “忽闻”, 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 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 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 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 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 诗别裁》 ) 的确, 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 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 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 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二年级下册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注释 1. 离离:繁盛的样子。 2. 原:原野。 3. 荣:繁盛。 4. 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远芳:牵连一 片的草。 5. 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 6.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 生兮萋萋”的典故。王孙:贵族。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萋萋:草盛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 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 相类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 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 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 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 “枯”, 一句写“荣”, 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 只要春风一吹, 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 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 野广阔的景象, “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 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点明送别的本意。 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 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在 “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 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 当翻开诗卷,读到这首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 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 高。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注释 1.宿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新市又为宋代酿 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 立的酒。痛饮大醉。留住新市徐公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公: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 2.篱落:篱笆。 3.疏疏:稀稀疏疏。 4.径:小路。 5 .深:深远。 6. 树头:树枝头上。 7. 未:没有。 8.阴:树叶茂盛浓密。 9.急走:奔跑。 10. 黄蝶:黄色的美丽的蝴蝶。 11.寻:找 译文 阳春三月,已是山花烂漫、鸟语花香之时,我――杨万里怎么抵制得了春 的诱惑!沐着春风踏着春光欣然前往乡村。当最后一抹晚霞落山时,终于来到了 山村。哦,累了,就在这家“新市徐公店”住下吧! 第二天凌晨,阵阵清脆的 鸟鸣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披衣下床,推开窗户:呵!好清新的乡村空气!好迷 人的乡村美景! 映入眼帘的是那通向远方的小径和小径两边稀稀落落的篱笆以及 远远近近那金灿灿的油菜花。 我情不自禁地走出小屋踏上小径悠闲地漫起步来。 曾经兴旺一时的桃花、杏花早已凋落。而路旁的几株杨树,每一个树枝上都吐着 嫩绿的新叶, 叶上晶莹的露珠儿在清晨的阳光下熠熠闪光;那边的柳树垂下的无 数条绿丝绦在柔和的春风中飘荡;鸟儿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曲;小草摇晃着脑 袋,好像是在跳春之舞??啊,真是令人陶醉。 菜园里那盛开的油菜花,正尽 情舒展着粉嫩嫩的花瓣,迎着阳光拂着春风,好不热闹!我蹲下身信手搂过一束 金灿灿的油菜花,清幽淡雅的香味扑鼻而来,仔细一瞧,黄色的花瓣中还带有一 丝淡白,透出一沫浅绿,片片花瓣薄得有几分透明,透几许晶莹。 突然,一阵 银铃般的笑声像强磁力的吸铁石把我的目光吸了过去。 原来是一群可爱的顽童正 在捕蝶。这时,有一只蝴蝶落在了菜花上,一个小女孩蹑手蹑脚地走近它,闪电 般地抓住了它。那个女孩拿着蝴蝶在同伴面前炫耀着,由于兴奋过度,她的手一 松,机灵的蝴蝶哧溜飞走了。等女孩反映过来,蝴蝶早已飞入菜花丛找不到了。 小女孩并没有灰心,又开始抓起蝴蝶,而那些蝴蝶悠闲地飞着,时而在她眼前晃 过,时而在她头上盘旋,时而落在枝头,时而叮住草叶??好像故意在逗她。眼 看小姑娘就要得手了, 那黄蝶却“呼”地一声飞入了菜花丛中,她弯下身子在花 丛中仔细寻找着蝴蝶,她找啊,找啊,怎么也弄不清蝴蝶藏在哪里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 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可爱的 儿童,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快乐,天真的 背景。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 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扑蝶图。 成阴: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 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 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 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 纸上。 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 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 不知所措的儿童。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 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本诗作者一生写诗两万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写景诗。他的诗清新风趣,构思 巧妙,语言通俗,自成一家,在当时与陆游等人齐名。本诗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 的七言绝句。诗题暗示了诗歌内容为诗人在徐公店住宿时所看到的景象。 诗人住宿在位于浙江省德清县的新市镇,一个姓徐的人家开设的客店的时 候,看到一片盛开黄色鲜花的油菜田野。那里跑着高兴的儿童。他们在追扑黄色 的蝴蝶。黄色蝴蝶飞进黄色的油菜花中,孩子们分不清哪是蝴蝶,哪是黄花,再 也找不到蝴蝶了。 诗人用简捷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歌颂了大好 的祖国山河。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 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赏析 这是 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 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 形状尖圆, 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 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 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 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 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 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 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于是接着又写上一 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 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 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 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 说“帝遣银河一脉垂, 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 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译文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 甫一度避往梓州。 第二年, 叛乱得以平定, 严武还镇成都。 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 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 。 “绝句”是诗的名称, 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 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 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 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 中的一首。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 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 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 氛围。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以“鸣”发,黄鹂的啼叫,给人一种轻 脆,悦耳之感。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构成了一 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而黄鹂居柳上而鸣, 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 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这个清新 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这里用一 个“上”字很巧妙。 这两句, 以“黄”衬“翠”, 以“白”衬“青”, 色彩鲜明, 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 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 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 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像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 而这种有声有色的 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机。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 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 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 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山。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 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 字, 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 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 的早春生机的感受。 而“西岭”,正是诗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近旁 的西岭,想到西岭山上的长久积雪,以西岭上的千秋积雪代替窗上的残雪,这就 使所表达的意境更为广远。这就是诗人观物寄情时物物相融的手法。另外,诗人 从少年时就怀有报国的志向,在历经数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后终于有重展的机会, 多年战乱得以平定, 这与诗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岭,并以岭上千年雪代窗 上残雪,进而给诗人以顽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联系。但同时,诗人以这种感受,从 另一角度来说明一种艰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要融化千年的积雪则更为困 难。于是,诗人在那淡淡的希望之中却有着更深的忧虑。因此,这句就不仅仅是 对窗前雪的描写了,它有着更深的寓意,而这种对景物的体察,其实早在一二句 就暗含其中了。“两个”、“一行”,数目历历分明,观察仔细,不是因为内心 的轻松愉快,而是诗人要排遣那种长期受到闲置的愁闷意绪和百无聊赖的心情。 这与《水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与《曲江》中“穿花蛱蝶深深 见, 点水蜻蜓款款飞”对景物的体察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以清新自由的景象表 现心中百无聊赖的心情。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 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 泊有“停留不开”的含义,杜甫用的正是这个含义。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 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大消减了。他应 该知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在当时很难实现,而且在严武向朝 廷推荐他之前, 他刚刚结束流亡的生活, 对朝廷虽有所望, 但却又极感希望渺茫。 “泊”字, 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而“万里”则 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 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以表示希望不大。这是第一层含义。第二,这只 停泊在门前的东吴船并非从东吴来,而是到东吴去的。东吴,正是杜甫心中那点 希冀的象征。不直言长安而说“东吴”,原因是,诗人以成都、东吴间相距之远 和路径之难,来暗示他的抱负难以得到施展;另外,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 誉为明主,借东吴代指孙权,不仅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更是他那“致 君尧舜上”的志向的寄寓之所。 而以“泊”、 “万里”、 “东吴船”合而为一句, 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 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 “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 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 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 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 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 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 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 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 快的感情。 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上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 化, 所以积聚了“千秋雪”。 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见不到, 只有空气清澄的晴日, 它才清晰 可见。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近在目前。 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下句再写向门外一瞥, 可以见到停泊 在江岸边的船只。江船本是常见的,但“万里船”三字却意味深 长。因为它们来自“东吴”。当人们想到这些船只行将开行,沿岷江、穿三峡, 直达长江下游时,就 会觉得很不平常。因为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 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 也可“青春作伴好还乡” 了,怎不叫人喜上心头呢?“万里船”与“千秋雪” 相对,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 次何等开阔! 全诗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而一以贯之,使其构成一 个统一意境的,正是诗人的内在情感。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 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四 句景语就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这首绝句一句一景, 但又融而为一, 其中起联结作用的正是诗人内心的心绪。 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 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 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三年级上册 夜书所见萧萧①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⑥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 夜深篱落⑤一灯明。注释 ①萧萧:风声。 ②动:打动。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捉。 ⑤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 ⑥篱落:篱笆。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 使客游在外的 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鉴赏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 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 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 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 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 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 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 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 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 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 《白雨斋词话》卷二) ,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 的悲哀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注解、 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2、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译文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 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 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赏析?? 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 因而时时怀乡思人, 遇到佳节良辰, 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 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 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 少游子离人之心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释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 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开掘;开通。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译文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 赏析 该 为725年(开元十三年)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 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 杰作。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天门山为今安徽省 芜湖市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总称。 《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 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 之天门山。” 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 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 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 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 述江水奔腾回旋, 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 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结 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 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 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 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 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 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 (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 ,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 在作者笔下, 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 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 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 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 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 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 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 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试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西岳 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 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 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 时出现的情景。绝句尚简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 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 兴会。 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 “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 “出”字, 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 有“相对出”的感受。 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 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 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 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 就非常突出了。 “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 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 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 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 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 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 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注释 1.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 ,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 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 西湖水波荡漾, 波光闪闪, 十分美丽。 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 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 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 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 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 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 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 有天然美的姿质, 不用借助外物, 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 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 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 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 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 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三年级下册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 ,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 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 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 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 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 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 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注释 题、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 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译文 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河边,只见无边无 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轻易就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 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 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 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 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 “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 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 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 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 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 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注释】 : ① 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意思】 :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到了,牵牛织女再度横渡喜鹊桥来相会。家家户 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户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红 丝,至少有几万条。 (比喻)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解、深:暗。 2、长河:银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译文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 人的私奔, 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 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我们姑且 当作歌咏幽居寂处, 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 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 情调感伤。四年级上册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 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 意思。 )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 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 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 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 。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 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 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 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 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即景说理, 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 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 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 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 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 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 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 特的感受, 借助庐山的形象, 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故而亲切自然。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 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 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 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 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即景说理, 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 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 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 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 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 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 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 特的感受, 借助庐山的形象, 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故而亲切自然。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 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 意思。 )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 处、 低处看庐山, 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 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 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 。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 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 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 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 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即景说理, 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 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 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 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 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 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 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 特的感受, 借助庐山的形象, 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故而亲切自然。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 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 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 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 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即景说理, 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 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 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 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 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 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 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 特的感受, 借助庐山的形象, 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故而亲切自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注释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 传说三国时期的费t在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 葺黄鹤楼,峻工于1985年。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之:到达。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 坛上享有盛名。李白 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在碧蓝的天际消失。尽:没了,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陆游的《 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 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 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 辞:辞别。 译文 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 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 孤帆的影子远去, 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赏析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 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 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 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 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 天下。 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 自由而愉快, 所以李白在 《赠孟浩然》 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次离别正 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 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李白 是那样一个浪漫、 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 诗的气氛里进行的。 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 行快乐得很, 他向往扬州, 又向往孟浩然, 所以一边送别, 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 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 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 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 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 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 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 ,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 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 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 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 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 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 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 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 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徘岢荆蜕崆嗲嗔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释 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 《汉书?地理志》 ) ,唐时属京兆府咸阳 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牛 (yì) :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君:指元二。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 出塞必经的关口。 《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在今甘肃省敦 煌县西南。 故人:老朋友。 更尽:先饮完。 译文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 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 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赏析 唐代大 人王维 (公元701~761) 的这首 《送元二使安西》 (又名 《阳关曲》 ) , 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笔者认为,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奇就奇 在,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 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但是,千百年来, 文人学者未能准确把握该诗的风格,望文生义地曲解了诗的意蕴,从而降低了它 的格调和品位。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 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王维所处的年代,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 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 使崔大逸战胜土蕃,唐玄宗曾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沿 途他写下了《使至塞上》 、 《出塞作》等边塞名篇。 《阳关曲》是王维晚年之作, 其创作年代估计在“安史之乱”以后,据《资治通鉴》至德元年(756)七月载: “征河西、安西兵赴行”;至德二年二月载:“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 西、西域之兵皆会”。故当知“安史之乱”暴发后,边兵大量内调,此诗约作于 送友人即将奔赴安西之时,与此同期的诗作尚有《送张判关赴河西》 、 《送刘司直 赴安西》等。无疑,当他送别友人临近分别时,诗人不会不考虑到战争将对他们 今后产生的影响。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送别时的节物风光, 描绘了平平常常的景色, 却充满诗情画意。三四句表达了对友人一篇深挚的情谊。但是,在一些权威的辞 书和教材中对后两句均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朋友,再干了这一杯酒吧,出了阳 关, 可就再也看不到老朋友了??”笔者以为, 这样的解释明显带有主观随意性, 没有真实反映出王维如此造句所想表达的深意, 更没有揭示出此两句在表达上的 佳妙之处。 首先,作出了这样浅显直白的解释,本诗显的似乎并无新意,与他在这一时 期的同类作品相比也无特别之处,只能算是一首很平常的送别诗,这与后人将之 一直誉为唐诗“压卷之作”的称谓显然是不相符的, 其中必然隐赋有某种其他的 寓意,而我们却一直尚未予以重视而挖掘出来; 其次,这是一首送友人去守护边疆的诗,面对战争的残酷无情,曾经到访过 边塞的诗人相当了解,“古来征战几人回”!他一般不可能说出“你再也见不到 老朋友了”这样的话去伤害友人且触犯诗谶――这未免太不合乎情理;再说,从 诗句的本身意义上分析,友人也并非一定要等到出了“阳关”后才看不到诗人, 出了“渭城”不同样也就看不到诗人了吗?事实上,即便友人真到了边疆安西, 他同样也能遇见来自家乡的“故人”,如岑参在《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诗中 就这样写到:“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那么,“阳关”一词在这 首诗中的特殊意义又会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诗人这两句其实是运用了逆挽(即 叙事题材的“倒叙”) 并结合了省略的写作手法,引导读者的思绪跟随年青的友 人一起奔赴疆域,然后历经万种艰险,最后凯旋而归时,而“我”――现在的这 个送行者却恐怕因年老多病已不在人世了?? 历史的真实是,诗人在送走友人后不满六年(于761年)便真的与世长辞了! 我们已无法知道他们后来是否能重新相逢,但“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 余”王维的这两句诗多少能反映出友人那漫长的戎马生涯与思者的无奈。因此, 诗中的“西出阳关”并非是指友人不久后走出了阳关, 而应该是指将来友人完成 任务胜利返回时路经“阳关”。 长期以来,“西出阳关”一直被简单理解为友人 走出了阳关, 但是在这里却是真正的“一语双关”:它按着时空的发展次序有着 两幅截然不同的场景,第一幅“西出阳关”是指友人在征途中刚刚走出了阳关, 渭城在东,阳关在西,是谓“西面出去”,一般人们均持此种观点;另一幅“西 出阳关”就是指友人在经历许千辛万苦,完成了任务剀旋而归时离开了阳关,渭 城仍在东,阳关仍在西,却是谓“西面出来”,诗人的本意就是如此。可见,常 人都把友人从“西面出来”误解成了从“西面出去”了!不难理解,面对各自分 离后的茫茫未知前途, 不禁会引起诗人的无边遐想,而这种思绪一旦跨越了时空 和个人后,便会产生出扣人心弦的意境,有着无与伦比的震撼力,诗人正是为此 成功地进行了时空的转换和压缩。必须指出,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 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走向西域的通道,同时也是军事要 塞。 “玉门关”外基本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而“阳关”内则完全属于唐朝的领土。 在诗人看来,只有将来友人能走出了“阳关”后方才真正表明他是平安回来了。 我们从元代《阳春白雪集》中大石调《阳关三叠》词中可以发现,古人其实一直 就是这样诠释的:“?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 眼前无故人。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故此,准确完整地诠释这首诗应 该是这样的: 朋友 请再干了这杯酒 待你将来凯旋而归 西出阳关的时候 恐怕已不能再看到我了啊 惟有这 渭城的细雨 青青的客舍 以及随风而舞的扬柳 还会像今天一样 在此恭侯看!这哪里像是诗人在送别友人,这分明就是友人在送诗人呀!诗 人王维正是高超地运用了这种逆挽的写作手法,籍助于时空的转换,将国家的安 危、战争的残酷、朋友的情谊、人生的苦短紧紧地揉合在了一起,情景交融,达 到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感染力。 其实,在王维的诗歌里也曾多次采用了这种语法结 构,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就 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在与“阳关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山中送别》 诗中我们也同样能领会到诗人在此方面的匠心独运: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的这种语法技巧甚至对后来诗人 也有启示意义,如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诗中“想得家中夜深座,还应说 着远行人”两句,就不难感觉受到了他的影响。重新认识王维《阳关曲》的重要 意义,使我们再次强烈感受到:作为一位诗人,只有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 紧紧地血脉相连, 才能够创造出属于那个时代的伟大作品。诗人王维清楚地了解 战争的无情, 也深知友人的远征可谓九死一生,更明白此次分离或许就意味着永 别。但他依然为友人祝福,期待着友人能平安归来,盼望着国家从此走向和平昌 盛――即便自己可能已等不到那一天的到来??“劝君更尽一杯酒”, 这酒中不 仅浸透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挚情谊,更饱含着他对国家和平安宁的美好祝愿! ――这正是“阳关曲”千百年来久唱不衰的魅力之所在!四年级下册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注释(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 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 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2)尽:没有了。 (3)孤云:陶渊明《咏贫士 》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 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 也。” (4)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5)厌:满足。 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 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 慢慢向远处飘去。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 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 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创作背景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 ,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 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I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一共七次游览宣城, 这首五绝作于753年(天宝十二载)秋游宣州时,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 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 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 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 这期间, 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 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 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赏析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 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 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 两个字, 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 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 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 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 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 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 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 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 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 不厌”作了铺垫。 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 “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 强化动态表现意义。“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 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 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 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 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 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 慢慢地飘离。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 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 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它们都 似乎有灵性,不愿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大茫茫的空间,诗 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更显孤独和渺小。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的,云也不 会飘游到天外。在诗中,众鸟孤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射的结果,是 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的茫茫空间。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 者以联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众 鸟和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 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 四两句“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 将敬亭山人格化、 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 丽的敬亭山, 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 话, 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 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 强烈的感情。 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 “两”字相重, 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 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 不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 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 “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 了。 “众鸟”、 “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 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 想、 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 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的山 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就算长安招引 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 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 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 或许是在山顶, 或许在空阔地带, 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 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或者借景抒情,而是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 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 恰恰在这里, 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 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 而, 由于景是情所造, 因而, 虽句句是景, 却句句是情, 就像王夫之所说, 是“情 中景,景中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评价说:“传独坐之神。”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注释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 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 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 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 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 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 黑但月亮已经出来, 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 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 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 的君山。 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 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 既有描写的细致, 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忆江南乡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注释1. 谙:熟悉。 2.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3. 蓝:蓝草,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制作青色的颜料。 赏析 白居易先后做过杭州、苏州刺史,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回到洛阳以后, 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 作。 六十七岁那年, 写下三首 《忆江南》 , 抒发了他对江南的赞美、忆念之情。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首句“江南好”,开门见山,实话实说。一个“好”字,饱含着诗人深情的 赞叹。次句“风景旧曾谙”,抚今追昔,说明江南风景之美是当年自己亲身感受 到的,是非常熟悉的。这一句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具体描写“旧曾谙”的江南春 色:红日东升,阳光灿烂,在朝阳的映照下,江畔姹紫嫣红的鲜花比火还要红; 春江水清,波碧,在满地绿草的映衬下,显得比蓝草还要绿。诗人抓住了“江 花”“江水”两件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对江南春光作了高度的概括,在读者面前 展现出一幅风和日丽、花红水碧、生气盎然的江南春色图。最妙的是“红胜 火”“绿如蓝”六个字,既用同色烘染的手法突出了花红、水绿,又用异色映衬 的手法使江花和江水互为背景,显得更加绚丽可爱。 结尾“能不忆江南”一句用反问语气,流露出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乡村四月绿遍山野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注释 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河流。 子规――杜鹃鸟。 才了――刚刚。 山野――山陵和原野。 蚕桑--种桑养蚕。 了――结束。 如――好像。 译文 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 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四月到了, 农民都开始忙起了活儿, 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 又开始插秧了。 中心思想 整首 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繁忙。 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 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喜爱, 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因此,翁卷有乡村诗人的美称。 挥墨了一幅农民丰富、 繁忙的乡村田园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前两句着重写景: 绿原、 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 人, 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 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 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 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 绿油油的禾田, 白茫茫的水, 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 那是雾吗?烟吗?不, 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 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 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 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 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 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 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 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 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 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 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 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 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 的。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 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 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 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 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 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 “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 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 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 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 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 读来意趣横生。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1. 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 白鹭:一种水鸟。 3.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 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5.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 形象,是一幅用 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点明地点, “白鹭”是闲适的象征, 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 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 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 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 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 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 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 ,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渔 歌子》 ,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剌史颜 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五年级上册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 瓜洲相对。 2、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 3、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4、间(jiān) :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 词“间隔”的“间”。根据本 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 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 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 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 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 想说它们之隔离。 5、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6、隔:间隔。 7、数重:几层。读 shù ch?ng 8、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回。 译文 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 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 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 赏析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 写了望中之景。 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 这边的“瓜洲”这么近, 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 隔几座山了, 也不远了。 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 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 “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 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 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 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 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 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 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 又吹到了洛阳城中, 催我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捎信人即将出发, 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 赶快再添上几句, 说不尽的心事, 无奈太匆匆。 赏析 这是乡愁 。 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 表达乡愁之深。 第一句交代“作 家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落花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