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哪年修的许南诺公路

分页:&&&&&&&&&&&&第4页&&&&&&&&&&&&&&&&&&&&&&&&&&&&&&&&&&&&&&&&&&&&&&&&九年在济南建成茂新四厂。到民国十年止,荣家投资开设的面粉厂达12个之多,共拥有粉磨301部,日生产面粉能力76000袋,占全国中外面粉厂生产能力的23。4%,占全国民族资本面粉厂生产能力的31。4%①。荣氏兄弟在当时被誉为 面粉大王.卷烟工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民族卷烟工业已开始兴起,但发展缓慢,中国烟草市场为势力强大的英美烟草公司所垄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卷烟业发展徒增。其中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发展较为突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在香港创办南洋烟草公司,清宣统元年(1909年)改名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该公司创办数年来,历经坎坷,发展不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外国卷烟进口减少,该公司产品销路大增,该公司也趁此扩大规模。民国五年,该公司在上海设厂,在广州、北京、汉口等地设立分公司,其营业不断扩大。民国元年,该公司销售额为43万港元,民国九年达2500余万港元,年利润由5。2万港元增加达480万港元。该公司初创时,资本为10万元,到民国八年时已增达1500万元。这时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成为民族卷烟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企业。&&&&&&&①   祝慈寿:《中国近代工业史》,重庆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533、528 、529 页。&&&&&&&①   许维雍等:《荣家企业发展史》,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20 页。&&&&&&&火柴工业:这时期火柴业发展较快,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民国元年以前,全国有民族资本火柴厂40家,资本共280万元,民国十年增加到129家,745万元,民国十一年又增加到135家,800万元。到民国十六年止,民族资本火柴厂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达153家,资本共约1135。4万元。民族火柴工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在原料和生产技术方面依赖外国的局面并未改变,而且民族火柴工业仍然面临着称霸于世界的瑞典火柴的强大威胁。这时期较著名的民族火柴企业有北京、天津的丹华火柴公司、上海的荧昌、中华火柴公司、武汉的燮昌火柴公司等。&&&&&&&造纸工业:中国新式造纸工业始于清末,民元以后,民营造纸厂增多,据民国八年统计,全国共有机器造纸厂7家,资本176。5万元①。民国十三年,造纸厂达14家,资本总额为501。9万元,年产量为36634吨②。上海是当时的造纸工业中心,中国造纸工业的天章、龙章、竟成、江南等几家大厂都在上海。&&&&&&&化学工业:这时期是中国化学工业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门类,如酸碱、染料、涂料、西药、搪瓷等,这个时期是中国化学工业真正起步的时期。有 南吴北范 之称的爱国实业家吴蕴初、范旭东分别在南方、北方建立了规模较大的化工企业。民国三年,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创立久大精盐公司,先后在塘沽设立6个厂。中华民国六年,范旭东又在塘沽设立永利制碱公司,并聘请化学专家侯德榜为总工程师。永利后来成为中国最大的制造纯碱的化工企业。吴蕴初于民国十二年在上海设立天厨味精厂,其产品 味精 打败日货 味の素 ,产品远销东南亚。&&&&&&&机械工业和电力工业:在机械工业方面,民国二年前,包括机器制造、修配在内的五金机械厂共有101家,资本共3122万元,另有军械工厂23家,资本12800万元。到民国九年以前,全国共有民用机械厂252家,资本共3888。5万元①。机械工业的门类也有所扩大,在制造车床、缫丝机、棉纺机器、印刷机、小型柴油动力机等方面都有工厂制造。电力业的发展也很快,民国元年至九年,全国华商电厂由33家发展到70余家,发电量由1。2万瓩增为2。9万瓩。但华商电厂与外资电厂相比,仍显落后。&&&&&&&钢铁业和采矿业: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国际市场钢铁需求量增大,也促使国内钢铁业的发展。到民国十六年,全国钢铁厂有11家,其中华资的7家,借用外资的2家,中日合资的1家,日资的1家。从产量来看,民国元年,全国钢产量2521吨,生铁产量177989吨;民国十年,钢产量76800吨,生铁产量399413吨;民国十六年,钢产量30000吨,生铁产量436815吨②。其中,钢产量波动较大,生铁产量稳步增加。这时期民族钢铁工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在采矿业方面,这时期采煤业发展较快。民国元年全国煤产量900万吨;民国五年为1590万吨,其中民营新式煤矿产量为115万吨,小煤窑产量为602万吨,官营煤矿产量为176万吨,外资、中外合资煤矿产量为697万吨;民国十六年煤产量为2400万吨,其中民营新式煤矿产量为417。5万吨。比较大的煤矿有江西萍乡煤矿、山东中兴煤矿公司、辽宁抚顺煤矿公司、河北开滦矿务局、门头沟煤矿等。但这时期,一些大煤矿却为外商控制,如英商控制了开滦矿务局、门头沟煤矿,日本控制了抚顺煤矿等。在20年代中期,在年产量20万吨以上的15家大煤矿中,外资、中外合资的占7家,华资占8家。此外,在采矿业中,铁矿、有色金属矿业也有所发展。&&&&&&&①   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四辑,第 589页。&&&&&&&②   《中国近代造纸工业史》,上海社科院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06-111页。&&&&&&&①   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三联书店 1957 年版,第55-56 页附表。&&&&&&&②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 141-142页表 26.&&&&&&&除以上工业外,这时期肥皂工业、制药工业、油漆工业、水泥工业、化妆品工业等都有所发展。&&&&&&&②商业和外贸的发展这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得到发展,农产品、工业品、手工业品的商品化在扩大,长途贩运贸易增加。市场经济也在逐渐扩大,许多新兴商埠兴起,形成以某一城市为中心的商业经济区域。新兴商业发展较快,自民国以来,在沿海、沿江一些大城市中,如广州、上海、天津、青岛、武汉、重庆等地,现代商业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新式的大型百货商店,其经营范围已经以工业品为主了。在新式商业发展中,从这个时期起出现了一批现代大型商业百货公司,如著名的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等。&&&&&&&先施公司: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侨商马应彪在香港创设先施公司,清宣统三年(1911年)又在广州开设先施分公司,民国六年,在上海又开设先施分公司。上海先施公司资本为200万元港币,其中侨资占90%以上。&&&&&&&永安公司: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侨商郭乐、郭泉兄弟在香港开设永安公司,民国七年,在上海设立永安分公司。上海永安公司资本初为200万港币,后增到1250万元,其中侨资占91。3%。永安公司以经营百货为主,兼营娱乐场所、旅馆等。&&&&&&&新新公司:由广东商人刘锡基发起,民国十五年一月在上海开业,资本352万元。&&&&&&&上海的先施、永安、新新公司都处在繁华的南京路上,为当时上海三大百货公司。&&&&&&&除了一些大型商业百货公司外,也还有一些中型百货公司。如建立于民国十五年六月的上海丽华公司,属于中型百货公司,经营以中、低档洋货为主。&&&&&&&这时期对外贸易仍呈增长趋势,进、出口额都有增长。清宣统三年进出口总值为5。5亿美元,其中进口值3。06亿美元,出口值2。45亿美元;民国八年进出口总值为17。76亿美元,其中进口值8。99亿美元,出口值8。76亿美元;民国十三年进出口总值为14。49亿美元,其中进口值8。24亿美元,出口值6。25亿美元;民国十六年进出口总值为13。32亿美元,其中进口值6。98亿美元,出口值6。33亿美元①。这时期尽管对外贸易有一定起伏,但都比民国前有较大增加。&&&&&&&①   杨端六等编:《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第 2页第二表。&&&&&&&③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铁路:孙中山在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曾一度把主要精力放在修建铁路上,他提出在10年内修筑20万公里铁路的计划,并在上海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袁世凯的破坏,孙的这一计划无法进行。袁世凯及袁以后的北京政府曾以修铁路为名大肆向外国借款,民国元年至十六年的16年间,北京政府共借铁路外债33  230万元,实收31  319万元②。&&&&&&&但大量铁路外债被挪军费等开支,故所修铁路有限,这时期共修铁路3422。4公里,平均每年修建213。89公里,全国通车总里程为13040。48公里③。这时期完成了粤汉路湘鄂段、陇海路洛阳至灵宝段、开封至连云港段、云南的个旧- 碧色寨- 石屏铁路、东北的打虎山- 通辽铁路、洮南- 昂昂溪铁路、京绥路大部分等等。民国元年至四年,北京政府推行铁路国有化计划,并取缔民办铁路,将8条省办铁路收归国有。这时期铁路运力随铁路线的增加而提高,民国元年运客162  330万人公里,运货243  233万吨公里,民国十六年运客266  321万人公里,运货266051万吨公里①。&&&&&&&航运:这时期民族航运业发展快,清宣统三年,全国共有民族航运公司596家,资本额2184。4万元,轮船1092艘,总吨位147087吨,到民国十年,公司数为1328家,资本额达9000万元,轮船达2332艘,总吨位达489190吨②,分别比清宣统三年增加1。23倍,3。1倍,1。13倍,2。32倍。在民族航运企业中,国家资本经营的有轮船招商局、裕丰航业公司、戊通航业公司3家,后两家为这时期新办。轮船招商局仍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航运企业,但其经营长期不景气,民国九年轮船招商局轮船总吨位为6万吨。民营航运业发展较快,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于烟台的政记轮船公司,清宣统三年只有资本8万元,民国九年改为有限公司,资本扩大到1000万元,经营航线扩大到沿海各大商埠,并往来长江各口,到民国十四年时,该公司自有轮船及租用的轮船达28艘,总吨位达31700余吨。虞洽卿于民国二年在上海创办三北轮埠公司,创办时资本仅20万元,轮船只有一艘,民国十五年时有大轮20艘,总吨位达25289吨,经营航线甚至远及海参崴、仰光等地。&&&&&&&私营航运企业已作为一支新兴力量进入中国航运业中。&&&&&&&公路运输:中国汽车营业运输出现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这年德商在青岛开办了由市区到崂山柳村台的短途客运,是为中国汽车营业运输之始。民初,汽车运输发展很快,在各地兴起。民国二年湖南修筑了长沙至湘潭的公路,是为中国第一条连接城市之间的公路。从民元至民国十六年,各地先后修筑公路共计29 170公里,各种汽车由294辆增加到18677辆。汽车运输已不局限于城市和短途运输,而开始向长途运输方面发展。随汽车运营的增加,政府为加强管理,于民国七年七八月由交通部公布《长途汽车公司条例》、《长途汽车公司营业规则》、《长途汽车公司发给执照规则》。&&&&&&&这些条例、规则成为中国最早的有关汽车运输的管理规章。这时期,公路运输虽已兴起,但还处于初创阶段,汽车还不很多,公路路况较差,公路运输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地位还不重要。&&&&&&&②   徐义生编:《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中华书局 1962 年版,第 114-232页。&&&&&&&③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 180、207 页。&&&&&&&①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 180、207 页。&&&&&&&②   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470-471 页。&&&&&&&④邮政电信的发展民国建立后,交通部设立了邮政总局。民国二年,邮政总局对全国邮区作了一次重新划分,全国共设22个邮区。民国元年时邮政机构有6816家,年收寄邮件1。32亿件,营业收入357万元。到民国十六年邮政机构增到42994个,年收寄邮件5。8亿件,营业收入2780万元①。邮局的业务范围除普通信函外,先后开办商务传单、保险信函、邮政储金、邮传电报、国际信函及航空邮政业务、箱匣业务等。民国三年,中国邮政加入万国邮政联盟,中国邮政开始迈向世界。&&&&&&&这时期电信业务也有发展。电话方面,民国三年全国主要城市大多有了市内电话。民国元年,全国电话装机数有1万部,民国十三年为3。3万部,营业收入由98。5万元增为253。6万元②。电信方面,除普通电报外,增加了特种电报业务。据统计,民国元年全国共有电报局所565个,电报线路6万余公里,到民国十二年发展到电报局所共959个,电线里程近8万公里,年营业收入达1185万元,年盈利730万元①。&&&&&&&这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一)前期发展快,后期发展慢。&&&&&&&(二)轻工业发展较快,特别是在棉纺业、面粉业等部门;重工业发展缓慢。&&&&&&&(三)虽然在地区分布上比以前有所扩展,内地城市工商业也有发展,但工商业企业仍然集中在沿海、沿江等大城市。截至民国十六年止,全国2909家工业企业中,上海有606家,占20。8%,武汉有174家,占6%,上海、天津、武汉、无锡、北京、广州、奉天、重庆8大工业城市共有工业企业1150家,占39。5%②。可见,工业企业的分布仍很集中。(四)出现了一些跨行业的资本集团,如荣家资本集团、永安资本集团、周学熙资本集团等。并且这些资本集团在一些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得到发展,但仍是弱小的,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仍不大。民国九年,农业总产值为165。2亿元,工矿业总产值为53。8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共219。03亿元,近代工业总产值为10。66亿元,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87%。这即是说,在20年代初,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只有5%左右。在工业生产总值中,近代工业所占不到20%,而手工业所占则为80%强,这年手工业总产值约为43。17亿元,其中工场手工业占30%,即12。95亿元。若以近代工业和工场手工业反映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近代工业、工场手工业总产值为23。61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0。8%,即使这样,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也只有10%左右①。中国近代工业还存在着规模小、技术差、设备落后、资金不足等种种弱点。&&&&&&&4。农村经济的变化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中国农村经济中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但由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主要表现为富农经济、经营地主经济的滋长、垦殖公司的出现。到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农业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中国近代农业资本主义经济主要是富农经济。富农经济的发展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和农村自然经济解体的结果。富农经济按其土地占有关系和使用方式,又可分为旧式富农和新式富农。旧式富农一般占有土地不多,亲自参加劳动,雇佣长、短工,这种富农一方面雇工经营土地,兼营商业和高利贷,另一方面又出租部分土地;新式富农则租地主土地雇工耕种,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租地农场主,这种富农经济属于完全意义的资本主义农业经济,但在中国的数量不多,主要出现在大城市附近,从事某种经济作物或园艺作物的种植以及饲养家禽、家畜、蜜蜂等。民国时期富农经济虽有所发展,但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不大,富农一般在农村总户数中只占5%。据吉林、黑龙江52县调查,民国十四年富农和经营地主户数占农民总户数的14%,占有耕地总面积的52%。民国十八年(1929年)无锡20村,富农仅占总户数的5。6%,占耕地面积的17。7%,平均每户占有土地21亩①。富农经济在农村中虽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发展趋向,但受封建经济的束缚、影响很大,富农在资本积累、土地扩大后,大多扩大土地出租,以获取稳定的地租剥削,从而转变为租佃地主,由富农转变为农业资本家者很少。&&&&&&&①   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经济发展史》上册,近代中国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70-171页。&&&&&&&①   同上书,第 175页。&&&&&&&②   杜恂诚著:《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第 254页表 19.①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述略》,《中华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 1981 年版,第 333-334页。&&&&&&&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促使地主经济发生分化。甲午战后,一些地主雇工种植商品作物,而自己不参加劳动,他们不同于依靠出租土地收取地租剥削农民的租佃地主,而成为经营地主。经营地主由于雇工经营,对生产比较关心,产品部分地作为商品而生产,故有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化的性质。&&&&&&&在20世纪初,出现了垦殖公司这种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形式,民元以后垦殖公司有较大发展。据民国元年统计,全国17个省登记成立的垦殖公司有71家,资金共635万元。民国元年至十年,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南、山西、吉林、察哈尔8省统计,农业垦殖公司由59家发展为100家,投资额由286万元增到1245万元②。这些垦殖公司投资者主要为军阀、官僚、买办商人、华侨、工业资本家,但这些公司完全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极少,许多公司领荒后即放佃收租。此外,不少投资者的目的是为了贱价领取官荒地,然后高价出售。因此,垦殖公司发展虽快,但真正进行资本主义经营的却不多。到30年代,这些垦殖公司衰落下去。&&&&&&&这时期农村中资本主义经济虽有一定发展,但由于中国农村社会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这种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农业资本主义经济无发展前途,无论富农经济、经营地主、垦殖公司等大都呈现出向封建地主转化的发展趋势。&&&&&&&5。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继续①战后帝国主义的对华经济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因忙于战争曾一度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战后,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战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民国八年净进口货值为64699万海关两,入超1618万海关两,民国十五年净进口货值为112422万海关两,入超达25992万海关两①,净进口货值和入超额分别比民国八年增加73%和1506%。外国对华资本输出也迅速增加。据统计,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至民国九年,帝国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有28家,平均每年约2家,而民国十年至十九年(1930年)开办的企业有54家,平均每年约5家②。在华外资纱厂纱锭数,民国七年为48。69万枚,到民国十三年达到118。32万枚,6年中增加了近1。5倍③。在对华投资中,重点已不集中于修铁路和贸易往来,而是转向了工矿业,其中又着重于煤矿、铁矿、冶金等方面。英国在这时期先后控制了16家煤矿、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开采权。英国势力控制下的煤矿产量,民国二年为248。877万吨,民国八年增为430。7万吨,占全国煤矿总产量的21。9%④。&&&&&&&①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 270页表 9. ②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三联书店 1957 年版,第 340-341页。&&&&&&&①   杨端六等编:《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第一表。&&&&&&&②   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人民出版社 1958 年版,第 45页。&&&&&&&在大战中及战后,外国在华银行增加也尤为迅速。民国三年至十五年,各国在华设立了16个银行、50个分行,而在中华民国三年前,只有9个总行。外国在华许多重要银行是在民国六年以后设立的,如日本的三井银行、三菱银行,英国的大英银行、通济隆银行,美国的运通银行、友华银行、大通银行,荷兰的安达银行,意大利的华义银行等等。这些外国银行,通过对华贷款和投资,控制着中国政府的财政与金融。&&&&&&&n分页:&&&&&&&&&&&&第4页&&&&&&&&&&&&&&&&&&&&&&&&&&&&&&&&&&&&&&&&&&&&&&&&
本站图书检索
电子书下载民国时期西安交通运输状况初探_阎希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民国时期西安交通运输状况初探_阎希娟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小文:马伊琍的“且行且珍惜”一度风靡网络,成就了2014年重要网络文体之一。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此句是有出处的(这里赞一下马大姐或她的公关团队有文化!),来自民国大师林语堂。林语堂的原文整段,小文摘抄在此,实在是至理名言。文后是小文选摘的十段林语堂名言,配了图,供大家赏析。生年不满百,安能为他人拭涕。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只有人能把自己的境界提高一个层次,才不会为近期的忧郁而伤怀,而总是纠结其中不能释怀。还是那句话说得很好,人之所以伤心,是因为看得不够远。未来没有来临之前,怎么知道现在所谓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人要向前看,向前看。尤其是感情,根本是无须去纠结其中的对错,因为是没有对错的。林语堂【悠闲的情绪】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人生不过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不完满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道理是一样的。如此理解世界和人生,那么我们就会很快变的通达起来,也逍遥自适多了,苦恼与晦暗也会随风而去了。── 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八味心境如浓茶一杯】第一味爱心:凡事包容,诸事忍让;第二味虚心:谦虚为人,低调做事;第三味清心:寻找心灵的平静;第四味诚心:将心比心,广结善缘;第五味信心:积极心态的力量;第六味专心:使人生更有效率;第七味耐心:机会总在等待中出现;第八味宽心: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林语堂【彻悟与痛苦】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林语堂《吾国吾民》【简单的生命】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贵豪华,贵简洁;不贵富丽,贵高雅;不贵昂贵,贵合适。── 林语堂【过客】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 林语堂【与自然一体的生命】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聪明与糊涂】聪明系与糊涂相对面言。郑板桥曰:“难得糊涂”,“聪明难,由聪明转入糊涂为尤难”,此绝对聪明语,有中国人之精微处世哲学在焉。然则中国人虽绝顶聪明,归根结蒂,仍是聪明反为聪明误。── 林语堂《中国人之聪明》【成功与失败】有识之士在成功时是不以为自己成功的,在失败时也不以为自己是失败。只有一知半解的人才把外表的成功和失败当做绝对真实的事情。一个人能不受祸福的扰动,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使人能够忍受一些折磨而不烦恼。道家这种思想,对中国人好悠闲的性格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林语堂【主角与配角】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林语堂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世道变幻,白驹过隙。这么一篇秉自由思想之心、驳“三民主义文艺政策”之文,已经发表八十多年了。期间乃至现在所发生的林林总总,恍惚间似乎俱在实秋先生的如电神目之中,如缘巨笔之下。这是贤达旷世的智慧,还是思想永恒的光辉?就这样,萧红孤零零的一个人,长眠在异地他乡。诗人柳亚子一首《弔萧红女士》,像似替端木代言,道出了他此刻心情:“杜陵兄妹缘何浅,香岛云山梦已空。私爱公情两愁绝,剩挥热泪哭萧红。”世间再无梁思成,世间再无陪他跋山涉水考察研究的林徽因。79年前,她与他在福州西湖初见,互许终身新婚燕尔,他奔赴抗日前线,从此再无消息思念一辈子,93岁的她终于在台北忠烈祠见到他的灵位……晚年的孟小冬,独居香港。厅堂里,摆设个祭坛,整日香火缭绕,还有鲜花供果。灵位上大幅的黑白照片,呈现出的是梅兰芳遗容。爱情的魔力,可以穿越地域,穿越年龄,穿越时空,甚至穿越生死。长期以来,人们对江青了解得并不多。粉碎“四人帮”后,坊间关于这位“四人帮”核心人物的传闻铺天盖地,真真假假,虚实难辨 。这里我们不谈江青“祸国殃民”的行径,一起来看看她与沈从文先生之间的一段往事。索尼公布了2015索尼世界摄影大奖赛手机摄影类的获奖作品。仅手机摄影类就有1.02万张作品被提交,通过网上投票的方式,从最终入围的20张照片中选出了获奖作品。我从自己妻子张充和那里获得了持之以恒的帮助和灵感,她本人就是一位诗人,一个中国诗歌的终生弟子,以及中华文明最美好精致部分的活生生的化身。沈从文说过,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就是张家四姐妹中的兆和,后来成为沈从文的妻子。世人总会对民国才子徐志摩与名媛陆小曼的爱情故事津津乐道,却鲜少有人知道,陆小曼对绘画也是极赋造诣。她的标签除了是“名媛”、“交际花”、“徐志摩太太”外,还是一位女画家。胡适在日,写道:“从今天起,每天写一首我能背诵的好诗,不论长短,不分时代先后,不问体裁。一年之后,这些诗可以印成一本诗选,叫做《每天一首诗》。”《每天一首诗》在众多的诗词选本中,别具一格,特色鲜明,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梁启超、梁思成、梁从诫,三代人走了一条共同的忧国忧民、报效国家的典型中国文人的人生道路。他们都不喜欢政治,但政治都找上门来。今天的人们对于女生上学、男女学生同校读书司空见惯,却不知100年前,这简直就是一种梦想。因为在当时传统观点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孩子没有读书的权利。叶圣陶先生说过,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这张家的四位才女分别是:元和、允和、兆和、充和。有关林徽因和徐志摩的爱情,众说纷纭。有的说:他们彼此真爱,只是林徽因个性要强,不愿意嫁给一个结过婚的男人;有的说:林徽因冷静理智,毅然与少女朦胧的感情再见。两种看法的差异,一者在于两人感情的程度,二者在于两人只是曾经爱过,还是一生相知相爱。“寿则多辱”是周作人晚年经常挂在嘴边也经常写在纸上的一句话,这绝不是空洞的感慨,实在是人生经历积淀而成的由衷之言。相慕 - 相遇 - 相思 - 相知 - 相忆,仿佛就是爱情发展的五部曲。小文选编了五首民国传诵一时的情诗,依此次序排列,大家可以拣选最符合自己心境的诗慢慢体味。记得张爱玲说过,爱情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淡。情人节,遇见最美爱情插画,生活可以像童话一样,只要给身边的ta多一点关怀、多一点爱。这不是一首分手诗,而是用一生写就的爱情的誓言诗......徐志摩在这给林徽因的无数诗篇中的最后一首里,写的最后一句是 - 有那颗不夜的明珠,我爱你!林语堂站在窗前,痴痴地看着隔壁陈家,佳人已去,再也寻不见她美丽的身影,爱情留不住,就守住婚姻吧。他拿过结婚证书对妻子说:“我把它烧了,婚书只有在离婚的时侯才有用,我们一定用不到。”烛火点燃了婚书,红红的火苗证明着林语堂和妻子白头偕老的决心。格桑花开了,开在对岸
看上去很美。看得见却够不着
够不着也一样的美《匆匆》是朱自清的感兴之作。由眼前的春景,引动自己情绪的激发,把空灵的时间,抽象的观念,通过情绪为线索,以鲜明的形象展示出来。关于吃,张爱玲写过散文《谈吃与画饼充饥》。关于张爱玲,陶方萱以张爱玲小说随笔中提到的美食为视角写过《张爱玲美情人节快到了,对于文艺情侣(不分年龄),温习一下美丽动人的爱情古诗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还能对恋人讲出这些感人的千古名句背后的爱情故事,这个......加分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诸君努力!我并不要旧历新年,但旧历新年自己来了。
其实我不该到城隍庙去的。在这个时候一去,你知道,当然会有什么结果。在归途中带了一大堆东西,走马灯,兔子灯,几包中国的玩具,还有几枝梅花。我要一间自己的书房,可以安心工作。并不要怎样清洁齐整,应有几分凌乱,七分庄严中带三分随便,住起来才舒服。《霸王别姬》写于1937年,当时张爱玲才17岁,正在读高中二年级,这又是她众多小说中唯一一篇写历史题材的,但是百转千回之后,她写的不过是一个冰冷的爱情故事。小文:丰子恺先生的意境是我非常景仰的,这种意境绝不是靠诗或画的技巧就可达到的,真真切切须是一种人生的大体悟。以徐志摩为圆心的那段民国遗事,我们谈论的多是徐林,徐张,徐陆,徐的溘逝是这故事戛然的休止符 。而林,陆,张各自后几十年的故事,我们就少有提及,即使提及也不深入,缺乏兴趣 。“萧红领了鲁迅的灯",这是王安忆说的。她没有进一步作阐述,不过,一准是个承接什么文学传统,弘扬什么写作精神之类的,宏观庞大的话题。我要说的,可只是与红尘俗世人间烟火相联系的闲言碎语。无爱之伤,终究冰凉叶圣陶说,九如巷中张家的四个女儿,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张兆和是三小姐,张家最出色的女民国时期,有一批国学功底深厚、兼融中西、横跨古今的大学者大文人,他们虽并不以书法名世,但对书法都有很精深的造诣。胡适即属于这批人中的佼佼者之一。只是因为那是你,我愿生死相随。这感情,他们用一生来书写,写得力透纸背,大气磅礴,胜却人间无数。用现代的眼光看小曼,她只是一个最具勇气,毫不伪饰,敢于追求个人幸福的真女子,而绝不是什么“祸水”。她如同林徽因一样亦是一代才女,文学功底深厚,长于油画,还会弹钢琴,被胡适誉为“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潘素,一个站在张伯驹身后的女性。光芒四射的张伯驹并未挡住世人的视线,她以其高洁的人品、出众的才华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他们是生活上的伴侣、精神上的知音,也是佳偶天成的范例。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幽默当然用笑来发泄,但是笑未必就表示着幽默。张爱玲写的这篇文章,无意中写出了在电影《滚滚红尘》中扮演的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林青霞与秦汉的爱情结局。很喜欢山佳这篇文,一支宛转淡雅的笔,忽浅忽深,不紧不慢,几乎就将林海音先生可敬可爱、可挽可叹的一生写尽了 — 除了一个《城南旧事》般的淡淡乡愁的童年,还有对亲情和友情的坚守,对生命和生活的坚持,对选择和行动的坚定。杨绛先生的一生是传奇的,不论命运多艰,身上永远充溢着一种无怨无悔的向上之气,到了老年,脸上的淡定从容更是散发一种别样气质。那么,在先生眼中,什么样的教育才算“好的教育”?什么样的婚姻才是理想婚姻?又有哪些忠告良言要献给年轻人呢?沈从文与张兆和,曾被视为恩爱典范:年轻时,他向她飞鸿求爱的浪漫;暮年里,她为他梳理一生的温馨,其间55年。他为她写下无数美丽的文字和动人的诗,她为他付出无限美好的年华和多彩的梦。男人是奇怪的东西,而更奇怪的是女人《云游》写于1931年7月,距徐志摩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仅四个月,深受欧美浪漫派和唯美派文学的影响。当你年轻的时候,也许你生得花容月貌,有无数人曾为你浪掷着千金。当你老了,青春的容颜,被岁月风干成一张满面沧桑、沟壑纵横的脸,但还有一个人,依然陪着你,爱你一张满面沧桑的容颜。这个人,不会被历史记忆,不会成为传奇,不会在后世里被人演绎,流传。与历经百年沧桑的城市有着刻骨铭心联系的老人贺友直,以他特有的见解、特有的艺能、特有的形式引领观众走街串巷忆往事,感受城市百年变迁的历程。minguowenyi那是一个大时代,那是一个胡适、林语堂、沈从文、鲁迅、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张爱玲等群星璀璨、大师辈出的时代!让我们跟随着大师的足迹,一起领略那个伴随着清新壮阔的文艺复兴的民国大时代吧!热门文章最新文章minguowenyi那是一个大时代,那是一个胡适、林语堂、沈从文、鲁迅、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张爱玲等群星璀璨、大师辈出的时代!让我们跟随着大师的足迹,一起领略那个伴随着清新壮阔的文艺复兴的民国大时代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国装修风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