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种植玉米芯发酵种黑木耳黑木耳配料

&您当前的位置:&>&
最新菌类文章
推荐菌类文章
黑木耳塑料大棚栽培时间: 14:02:30&&来源:&&作者:
名称&&黑木耳塑料大棚栽培
栽培类型& 塑料大棚
分类& 食用菌-&黑木耳
适宜品种&&  黑木耳
栽培技术&&
1.菌种选择
  并非所有用于黑木耳椴木栽培的菌种都能用于代料栽培。黑木耳属于木腐菌,长期长在椴木上的菌种移到木屑、稻草、棉籽壳等人工培养料上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少用于椴木栽培的黑木耳良种在代料栽培中往往表现为耳原基过多、长不大且烂耳。近十年来,在生产实践中各地均筛选出一些适合代料栽培的菌种,如&闽代A&、&云代27号&、黑龙江省的8808、延边农学院的Au10等。
  2.代料配方
  与一般菇类栽培种配方相比,黑木耳代料栽培配方应当调高pH值和适当增加营养含量。多数霉菌的生长喜欢酸性,在料内加0.5%左右的硝石灰,使培养料在灭菌前pH值达到8可减少杂菌污染,为提高产量,可在料内添加3%左右的豆饼粉、5%以内的面、1%的过磷酸钙、0.5%的尿素。主料占75%~80%,就地取材、配料相对稳定。
  配方一:阔叶木屑76%、麸糠18%、豆饼粉3%、过磷酸钙1%、石膏0.5%、石灰0.5%、糖1%。
  配方二:玉米芯(或稻草粉、豆秸粉)75%、麸糠20%、豆饼粉2%、糖1%、过磷酸钙1%、石膏0.5%、石灰0.5%。
  配方三:阔叶木屑52%、玉米芯(粉碎)20%、稻糠20%、玉米面5%、豆饼粉2%、石膏0.5%、石灰0.5%。原料必须清洁新鲜、无霉变、无残毒。配料中水分含量65%左右。
  3.装袋和灭菌
  选用长33厘米、宽17厘米、厚0.5毫米的聚丙烯塑料袋(常压锅灭菌可选用聚乙烯塑料袋)边装料边压实,高22~25厘米,用锥形棒(直径1.5厘米)在料中央打孔,套上径环(用包装带在火焰下加热粘合直径2.5厘米),将袋口反卷径环内,用胶布套(可用自行车旧里带剪制)扎好,塞棉团,包一层牛皮纸。装袋前要检查塑料袋有无破漏处,并将两个底角内折,使袋底呈方形,以减少破损。由于袋大,装料多,易变形,难以灭透菌,灭菌时应将袋装在特制的铁丝筐内,其规格为52厘米&42厘米&38厘米,每筐装20袋。采用常压灭菌当温度达到100℃时维持8~10小时,停火后在锅内继续闷4~5小时。高压灭菌注意在0.5千克/平方厘米时放气排除冷空气,当压力重新上到1.4千克/平方厘米时维持2小时,缓慢降压,以达到彻底灭菌并防止菌袋因降压过快而破裂。
  4.接种及菌丝体培养
  按种应抢早进行,即出锅后当菌袋温度降至30℃时便开始按种,不要过夜。与常规菌种工作相同,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菌丝培养应在培养室内避光培养。培养室使用前应对地面、墙壁、床架进行熏蒸和表面消毒。室温25℃左右,空气相对温度50%左右,菌袋立放,袋间距离1~2厘米。一般接种后3天菌丝开始生长,5~7天吃料,10~12天布满表面并开始下扎,30~40天菌丝长满袋。为了促进菌丝生理成熟,待菌丝长满袋后可继续培养一个月或贮存一段时间,因此,生产上要求在清明前菌丝长满袋。
  5.吊袋及出耳管理
  吊袋栽培应选好培养场地。目前东北地区农民多数在房前屋后搭棚吊袋出耳,污染较重。理想的场地应选择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光线适宜,水源交通方便的空旷地块。场地一定要远离污染源,以防环境污染。农村现有的大棚,蔬菜大棚都是很好的设施。架高2.2米为宜,长宽自定,一般130平方米的大棚可吊10000个菌袋。棚内架上每隔25~30厘米放一横杆、形成若干个吊袋小区。小区间过道0.7米,棚上及四周设有塑料薄膜及草帘,棚内有大量的散射光及一定的直射光。场地应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一般地面要搬石灰粉,每100平方米撒10千克。有条件者可在此基础上铺3厘米厚大沙粒,上面再铺上3厘米厚的石子或煤渣。
  吊袋:一般在气温平均达15℃时进行,大约在5月初。若利用塑料大棚可于4月份开始。操作应在短期内集中完成,使棚内出耳一致。选择晴朗天气,把装有菌袋的铁筐移入棚内,流水作业,一人用0.1%的高锰酸钾水表面消毒,四人划口,二人吊袋,每袋开10~12个&V&字形口,口间按&品&字排列,口的边长在2厘米以内,口与口间距离5厘米。最下面的菌袋30厘米,用尼龙绳吊袋,每串吊9~10袋,菌袋间距离为5厘米,串与串之间的距离为30厘米,边吊袋边除掉径环和棉塞。开口一周内是原基产生到幼耳生长阶段,此时应向空中喷雾向地面洒水,使空气相对湿度达90%左右,以利耳基形成。耳基形成后要适当增加喷水次数,但相对湿度不宜超过95%。当多数耳基已长成耳片时可直接向耳片上喷水雾,亦采取干干湿湿的管理方法。干时有利于菌丝恢复,湿时有利于耳片生长。除水分管理外温度和光照也很重要。19℃以下应注意保温,适当的直射光有助于耳片变黑,还可减少杂菌污染和细菌性烂耳。黑木耳是好气性菌类,应结合水份和温、光管理进行通风换气。一般白天气温达19℃以上时揭开薄膜,只盖草帘遮阴即可。
  6.采收及加工
  采收适期是耳片充分展开,边缘内卷,孢子尚未弹射,耳根变小,耳片富有弹性。采收前一天停止浇水。采收时若菌袋上的多数耳片已经成熟,可一次性采完;若耳片生长不齐,可采大留小。采耳方法是用消毒小刀从耳片基部割下,保护原基,不留残片和耳根。采耳后三天内不能向菌袋浇水,使其菌丝恢复,而后按第一茬出耳方法继续加强管理,确保下一茬出耳。采收下的鲜耳应立即在席上晾晒,一般不随意翻动,以防耳片卷团。晒好的木耳应装入袋内妥善保藏,防止回潮和压碎。一般每批可采2~3潮耳。
病虫害防治&&
从菌袋培养到吊袋出耳,时刻受到霉菌污染的威胁,防霉工作应贯穿吊袋栽培的始终,具体措施如下:
  (1)选用无霉变的培养料,使用前在烈日下翻晒3~5天。
  (2)塑料袋必须严格检查,做到无裂缝、无破损、装袋要轻拿轻放。
  (3)在培养料内加入0.5%的石灰,使灭菌前pH值达到8左右。
  (4)防止棉塞松、湿,确保灭菌质量。
  (5)对接种室和培养室严格消毒,接种坚持无菌操作。
  (6)发菌期间经常检查,发现局部污染可用注射器注入75%的酒精或30%的氢氧化钠溶液。
  (7)加强管理,合理用水,坚持通风。耳芽出现后气温偏高时不得盖膜,白天不浇水,早晚喷水。
  (8)保持环境清洁,妥善处理污染的菌袋。
  (9)合理安排栽培季节,出耳避开高温酷暑期。防虫坚持以防为主,一级可在培养室和耳棚内洒600倍液的敌百虫,1000倍液50%的辛硫磺、20倍液的食盐水。总的说来只要抓好菌种和防霉两件大事,黑木耳民袋裁培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下一篇:上一篇: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菌类文章
热门菌类文章
吉ICP备号-1玉米芯栽培黑木耳技术发布日期:
访问次数:信息来源:中国农业推广网字号:[
  1、粉碎煮料。将新鲜干净的玉米芯用粉碎机粉碎,放入锅内加水煮沸,捞出沥干,晾凉。
  2、接种。将晾凉的6份玉米芯和4份黑木耳菌种拌匀即可。
  3、培养。选择通风、散射光条件好的地方,先将有一定数量孔洞的薄膜铺好,再把拌入菌种的玉米芯摊在膜上,厚度10厘米左右,四周用沙土封埂,料上盖一层薄河沙,沙上再盖一层薄膜,四周用土压实。在露天气温5℃―15℃的条件下,15―20天即可形成菌块,38―41天出耳。如气温达到15℃―30℃,空气相对湿度达85―95%,15天即可长成成耳,进行采收,出售或干制。
  注意事项:上料后注意沥水,出耳后要维持散射光且严防强光直射,对最后一层覆盖的薄膜要注意揭口通气,以防温度太高,洒水也不宜过多,以免渍水造成菌丝腐烂,降低产量。
主办单位:连云港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连云港市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杰瑞深软 地址:连云港市朝阳东路69号行政中心大楼801室 邮编:222006E-mail:infolyg@ 备案号:苏ICP备号建议使用 IE5.0 以上浏览器 分辨率 访问统计: 播放列表加载中...
正在载入...
分享视频:
嵌入代码:
拍下二维码,随时随地看视频
年轻人赚钱之道~玉米芯栽培紫木耳技术
上 传 者:
内容介绍:
年轻人赚钱之道~玉米芯栽培紫木耳技术
Channel Me 精选
我来说点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京网文[0号 |
| 京公网安备: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403号
<img src="" width="34" height="34"/>
<img src=""/>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width="132" height="99" src=""/>
在线人数: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http://"/>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没有数据!
{upload_level_name}
粉丝 {fans_count}
{video_count}
{description}传递致富经 黑龙江检验检疫局借外力解决辖区木耳种植原料难题
[本站声明] 上网看看奇闻网刊载此文或图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本网站部分文章或图片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一立方米木材,从俄罗斯进口,关税17%,合68元,一吨“锯末子”,同样的税率,因为收购价便宜,关税仅为0.85元,前后相差80倍。这里面差价的门道,是致富的秘诀。  “锯末子”,木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却是东宁人眼里的宝贝,它是黑木耳的培养基,相当于农作物的土壤,没有它,东宁的支柱产业黑木耳的种植,就无从谈起。过去,东宁人种木耳,有20%的“锯末子”是从俄罗斯进口木材加工而成,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而今,在黑龙江检验检疫局的帮助下,他们有了致富新招。  美丽边城兴起大产业  东宁县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与俄罗斯接壤,地貌呈“九山半水半分田”特征,距日本海直线距离仅50公里,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素有“塞北江南”美誉。独特的气候条件为发展黑木耳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环境优势。  黑木耳栽培是东宁传统产业,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宁县农民就开始人工栽培黑木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东宁全县102个行政村全部开展黑木耳生产,共带动2万户、4.5万人从业,发展黑木耳15亿袋,年产量达7万吨,折合鲜品1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近四分之一,产值45亿元,仅生产木耳一项就使农民人均增收达2万元,是全县“头号”富民支柱产业。  2014年,东宁黑木耳交易量达到4亿斤、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带动东宁及周边地区形成了超百亿的黑木耳经济区,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的发展目标。东宁先后被授予“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县”“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十强县”“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中国黑木耳第一县”等22项国家级荣誉称号。2014年,东宁县迈进全国十强县行列。  持续发展带来新难题  东宁县黑木耳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原材料紧张、资源破坏、环境预警等问题逐渐加剧。  由于地栽木耳的数量大幅度增长,“锯末子”供应呈现十分紧张的状态。2014年,东宁县黑木耳产业共消耗“锯末子”12.2亿袋,消耗木材约101.6万立方米。随着国家对大小兴安岭停止商业性采伐,东宁县地方林业局与绥阳林业局已无林可采。目前,全县“锯末子”的来源由四部分组成:一是俄罗斯进口木材在国内加工生产的“锯末子”,占总量的20%;二是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其它地区调入,占总量的50%;三是森工系统采伐剩余量,占总量的9%;四是地方商品林和集体林抚育、采伐剩余物,占总量1%。供应的紧缺使“锯末子”价格大幅攀升。许多农民因购买不到原材料,到山上盗伐木材自行加工。一辆带加工设备的拖拉机,偷偷上山采伐木材,就地粉碎,下山时已经是一车的碎木头,没有砍伐证据,监管难度非常大。东宁县近年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有专家预警,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东宁县的森林资源将在10年内全部盗空。  国检出手探索新路径  眼看着当地山林不断遭到破坏,想什么办法帮助当地百姓解决发展难题,国检人一直没有停止过探索。  国内“锯末子”严重紧缺,可是与东宁县仅有50公里的俄罗斯,“锯末子”的储量十分巨大。根据俄罗斯当地环保部门要求,“锯末子”属于木材加工废料,生产企业必须经过严格的处理程序对其进行销毁,俄罗斯企业非常欢迎中国人帮助解决“锯末子”处理难题。到俄罗斯收购“锯末子”,最高价只需5元一吨,很多时候都是白送,不收费。  借用外力,将造价低廉的俄罗斯“锯末子”引进东宁,解决木耳产业发展难题,黑龙江局在调研过程中寻找到了突破点。他们一方面理顺进口锯末业务办理流程、明确审批流程、强化备案管理,与质检总局沟通对企业进行进口废物原料备案;另一方面给地方政府打报告,申明“锯末子”进口的诸多好处,提前介入指导,全程跟踪调研确保进口废料安全,缩短检验检疫审批时间、缩短境外预检周期,提供各种便利推动“锯末子”进口。  日,东宁口岸迎来首批柞木锯末废料进口,该批柞木锯末废料2车,共计56吨,给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希望。根据检验检疫部门估算,如条件成熟,东宁口岸每年可从俄罗斯进口“锯末子”1000多车,合计3万余吨,可以极大地补充黑木耳产业原材料短缺问题。  “"锯末子"进口只是个开始,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发挥检验检疫部门的科技优势,积极探索开展替代材料研发工作。用玉米芯与废"菌糠"混合豆秸等作为替代物进行试验,从而减少对"锯末子"这一原料的依赖度”,黑龙江局局长居峰如是说。传递致富经,黑龙江局说到做到。(本报通讯员 李 由 王慧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米芯发酵种黑木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