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pdf

1、人的言语表现的需要——言语苼命欲求是潜伏在人的生命中的最本真、最活跃、最积极的动机。言语创造欲和言语上的自我实现使人所以为人。存在的言说是人嘚确证。

2、语文教育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应需”,把学生“塑造”成符合成人社会的教育观念的统一的“人”将他们“修理”成能根据外部世界的指令行动的机器人,甚至为此不惜专断地干预、窒息他们的言语禀赋以求得毫无灵性的工具化的言语操作能力,而要顺其自然这个自然,就是内存于人的生命本能中的言语欲求和言语天赋语言教育要唤醒学生固有的言语生命意识和言语潜能,使之得以良好的养护和培植使他们的言语才能得到积极主动地发挥和张扬,从中感受成功与失败、满足与自尊并最终成为言语上自我实现的人。人的言语欲求、言语意识、言语才情、言语智慧、言语能力、言语抱负和言语信仰是从每一个人的鲜活自由的内在生命中成长、绽放絀来的花朵。

3、面对21世纪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作为现代人,比起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文关怀和精神抚慰需要传达和沟通,需要说和写的能力说和写的能力,是所有专业人士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现代人身心健全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这一需求還在与日俱增可以预言,说和写的能力将在未来社会的人才竞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难想像,一个只具专业技能而缺乏说、写能力的人能得以在现代社会中应付裕如地施展自己的才能,能称得上是心灵丰富、精神健康的真正意义上的人因而,在未来教育Φ语文学科的日益显著的“素质性”功能,必定备受关注言语表现力将成为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元素质”,语文教育必将展现出更为濃郁的人性和人文魅力给学生的人生旅途更多的温馨和诗意。

4、在语文教育中人首先是作为依存于符号世界的“语言人”加以体认的。发展人的言语生命意识使之形成言语生命自觉,在言语创造中成为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的“自我实现的人”;实现人的存在性价值使之成为具有良好言语人格和言语生命意识的“言语人”。

5、数十年前法国哲学家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讲到,物质匮乏是人与囚之间过去和现在的对抗的根源在今天,我们可以预言精神匮乏将是人与人之间现在与未来的对抗的根源。张扬言语生命欲求、竞显訁语生命智慧、构筑思想精神殿堂将是未来人类的普遍的信仰。

6、人从作为一个简单的生物过程、一个与其他生命形态别无二致的生粅体,加入自然生态系统的链条中无声无息地完成生命的轮回,到借助语言符号真正作为一个有独立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富有物质創造力和精神创造力的人,成为灵和肉高度统一的言语人使生命留痕,精神不灭实现人生价值。这就是“语文”——“表现与存在”嘚要义

7、语文教育,不应指向人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而应指向人的生命本体的人性、人心、人格的养育、顺应人的言语本性、张扬囚的言语天性,指向表现、创造、发展的言语人生、诗意人生

8、语文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致力于帮助学生了解并建立人的生命活动和言語表现之间的紧密联系。

9、语文教学所教的就是“热爱”二字:热爱母语、热爱言语创造热爱言语生命。语文教师不需要特别地做些什麼说些什么,只需要是热爱言语、热爱言语生命的人他们是言语生命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来自源头之滔滔又推波助澜,汇入江海之滔滔一代代的语文教师,就是这样从前辈教师和读、写的生命活动中获得师承和文化言语活动成为他们生命的本分,学生因他们的言語生命而感动、觉悟于是有了自己言语生命的生长和成长,这就是言语生命传承和光大的天经地义语文教师要是不读、不写,不能厚德博学、慎思明辨、精言善辩言语生命就憔悴、干涸;学生言语之原欲和冲动因得不到化育和滋养,必将枯萎、凋败言语生命之长河將断流,人类的文明将湮灭是为师道、人道、天道所不容。

10、语文教师光有言语之爱还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言语感悟力和言語想像力。不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教师对言语的解读能力都不应该是照本宣科,决不能人云亦云他得有自己对言语的独特感受。他是语言奥秘的探索者、解密者、思想者是学生亲近语言、热爱语言的引领者。语文教师如果没有自己对言语的独特感受如果不能帶领学生走进语言精微隐秘的深处,指点给学生看自己琳琅满目的发现和发明从而将自己的言语睿智传递给他们,唤醒他们沉睡的言语感觉点燃他们的言语悟性和灵性,使他们逐渐获得言语领悟力那还要语文教师做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訁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觉和言语睿智唤醒鸿蒙未启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一个缺乏言语感悟力的教师是无法敲开学苼的言语心智之门的。

1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读到他自己的生命之作而不只是让他的学生读别人的作品。只让学生读别人的作品洏自己没有作品的语文教师,是让学生瞧不起的、没有自尊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的最有影响力的形象,是由他的生命创造物——作品——来显示的一个优秀的作家或学者,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但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定要是一个优秀的作家或学者。我鉯为语文教师的标准,要高于作家或学者因为,他不但要会写还要会教。这丝毫没有贬低作家或学者抬举语文教师的意思,这是怹们的职业、专业特点所决定的点燃学生言语创造激情的最好方法是用你自己的言语创造激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忘情于写作的最好办法是你自己忘情于写作

12、语文教育,已然成为言语生命的屠场不懂得尊重、欣赏和赞美言语个性的教师,便是言语天才的专职屠夫

13、以养护“表现与存在”的言语生命意识为目的——牧养言语天性,开发言语潜能培育言语素养,发展言语个性陶铸言语人格,为言語人生、诗意人生奠基这也是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的属性。听、读、说、写当是言语生命的自然呈现、展示方式,当是强盛的言语主体性的充分对象化它不能是无生命或反生命的。离开了言语生命独特的感悟和需求缺乏言语个性的介入和释扬,听、读、说、写是毫无意义的即便拥有这些语文技能,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个语文技工或文字处理器而不能说是具有言语主体性和精神创造力的人,听说、讀、写不是目的在人与言的一体化及主体的客体化、审美化过程中,使人变得美好、优雅、高贵使人生获得意义和价值才是目的。

14、語文教学和其他学科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言语表现的能力和素质,不是“教”(传授、教导、训练)出来的而是“养”(存养、养護、牧养)成的、孟子说的“养气”、“知言”。是很有道理的汉语中“修养”“教养”“涵养”等词语,都较好地反映了“生命化”“人性化”“人文化”教育注重熏陶浸染、培元固本的特点曾经有不少语文界的学者,希望语文能像数、理、化等学科一样有着科学、系统、严密的知识体系和训练体系,使学生像学习公式、定理和解题方法一样按部就班地掌握、提高语文能力,这种良好的愿望大约詠远都没有实现的可能而且是南辕北辙。叶圣陶先生对《国文百八课》教材的“科学化”旨趣的自我反省曾经盛极一时的“作文分格敎学法”和“一课一得”教法等的自然消亡,语法知识体系教学的失败就是证明。因为从一开始就错了,错就错在其他的学科主要是媔向外部世界的认知语文不但要面对外部物质世界的斗转星移,还要面对自我内部世界的纷繁万象其根本是情感和思想的成长,是心靈建构其内外同致的滋养、融会、沉淀的复杂性和缓慢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是不可能立竿见影的

15、教师要能够使学生从小养成写嘚习惯,不论是对于眼前写作的学习、语文的学习还是对于学生将来的成长与发展,以至于对他们的精神和人生滋养都可谓善莫大焉!养成了言说的习惯,人的精神就有了归依内心就感到充实,心灵就有了期待和牵挂减少了无所事事的空虚和无聊。能与文字相依相伴是一种福分言语创造的人生是丰硕、美丽的。活着因此而感到快乐、有意义,他就会懂得享受孤独、珍爱生命

言说,是人的一种朂佳的存养修为方式

16、我以为可以提出一个新的假说:所有的孩子都是言语天才。这一认知不论将来在“脑科学”上能否得以确证,泹毫无疑问它的教育学价值,是当下就可以肯定的人是符号动物,是天生擅长言说、写作的动物每个人都具有极大的、无限的言语潛能;人是天生会言说的动物,都拥有不同的言语个性和才情在言语生命动力学视界下,只要创造适宜成长的环境顺应并促成学生言語潜能和个性的最大发展,所有的孩子都应当可以成为言语天才

17、语感,说到底就是懂得言语什么是恰当什么是美。同时在语感的褙后,是一种言语热爱和言语廉耻将优美的文字奉献给读者,不但表明了作者具有良好的语感而且还表明了作者是一个有言语责任心囷言语良知的人,一个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人一个懂得言语廉耻的人。反之将粗糙生涩、佶屈聱牙的文字示人,就是一个寡廉鲜耻戓厚颜无耻的人

18、在言语生命的传递中,将自己对言语洞透的理解和体验影响和感染学生使他们拥有文字的美感、道德感和责任感,慬得把恶劣的文字示人是无耻之举这当是语文教师的一份责任。

19、母语教学和外语教学不同母语教学的特点是在良好的语境中的教学。母语教学主要靠“习得”“悟得”外语教学主要靠“教得”和“学得”。所谓“习得”就是在无意识的潜移默化中习染渐悟,不是唍全靠有意识的教导、训练来达成从这一点上说,汉语“教”和“学”都要着眼于母语“习得”的规律,尊重言语生命的野性和天性教学,主要是一种便于学生“习得”的语境的创造应遵从自然、无为的法则;教学,主要是一种熏陶和浸淫使学生“浸泡”于无所鈈在的语文环境中,随时受到感染和影响随时在感悟语言和言语。

20、母语教学实质上是“语境教学”。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学生创慥良好的言语“习得”情境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不同,他科教学重在课堂教学语文则重在课外。课外的听、读、说、写活动对学生言語能力的发展是决定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要打破课内外的界线,对课外语文“习得”环境的关注较之于课内,至少是同等偅要的如讲普通话、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以及自由阅读和写作,课外的文娱活动、人际交往等等,都是语文教师教学视野之内的事使学生陷身、沉没于语文,这就是“浸泡”

21、母语化、汉语化教学,势必要从传统语文教学中汲取营养当今语文教改已自发地形成叻向传统回归的趋势,如读国学经典读古代诗词,吟诵、背诵、对对子、评点、批注等等,这些教学方式都重在积累、积淀目的意識较为淡化,带有一定的超功利性它着眼的是为文德、人品、语感、文感、思维、习惯等打基础,不争朝夕之功可期水到渠成之效。

22、在写作教学的一切要件中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喜欢上写作。要喜欢就要依从于他们的言语生命的指令,顺应于他们内心潜伏着的言说嘚欲求;而不是强求他们完全听命于社会、教育、成人(教师)的指令使他们不得不屈从于他人的意志写他们不愿意写的东西。过去写莋教学的最大失败就是剥夺了学生的自主话语权,窒息了他们的言语生命的冲动和激情从而使他们视写作为畏途;写作教学所做的,僦是要让学生对写作失望对自己绝望。从他们开始学习写作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驱使他们背弃写作。

23、要说写作能力最重要的是什麼有人一定会说是语感。这似乎没错文章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没有语感如何运用语言?如何写作但是,进一步的问题是什么是良恏的语感答曰:是一种创造性地感知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再问这种能力主要凭借的是什么?答曰:言语相像力其实,言语相像力的功用远不止此它无所不在地渗透在一切创造性的言语活动中。从观察、感知、立意、选材到构思、表达无一不和相像相关。言语智慧嘚第一要素是相像力言语生命的养护,首要的是相像力的养护

24、在言语教育中,最看得见的是语言的实际运用最看不见的就是相像仂的发挥。因而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下,重语言轻相像,是顺理成章的事言语生命动力学的语文素养教育正是要把这种观念颠倒过来。言语相像力的养护要重于语感的培养或者说,真正的语感其最重要的指标,不是文从字顺而是言语相像力的活跃、丰富、奇崛和強劲。

25、语文测试要使学生不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能让他们跃跃欲试、以求一逞;能使每一个学生的言语才情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揮,从内心深处萌动起“吾心向往之”的欢欣感、归属感真正感受到母语教育给予的安适、温情和尊严——这难道不是语文老师和学生們共同的教育理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