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经济,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文化,科技

新课标2016年高三历史寒假作业5《历史》必修一、二、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 Word版含答案(书利华教育网)&&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新课标2016年高三历史寒假作业5《历史》必修一、二、三一、选择题:本题共12各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1.据台湾学者张玉法的《中国现代史》统计,年清朝中央政府主持开办了许多工业企业,主要类型有:兵工厂、纺织厂、铸钱厂、造船厂等。以上各类企业对应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A.42、7、5、2B.7、42、5、2C.5、7、42、2D.2、5、7、422.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持这一思想主张的有( )()①韩非子②孟子③黄宗羲④李贽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3.1832年6月,一艘英国商船驶抵宁波,对中国地方官提出了通商要求。结合时代特征判断,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中国人对英国造船技术感兴趣并效仿B.地方官因宁波非泊船之所而命其C.船上商品通过宁波合法转售到内地D.地方官因《南京条约》而同意其请求4.近代中国一学者在介绍某个西方国家时说:“未有统领(国家元首),先有国法。”该西方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5.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本邦公民、外邦公民和奴隶,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在实践中,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逐出境,奴隶伤害了自由民则可能被判处死刑。由此可知( )A.雅典公民权有狭隘性B.雅典民主是大多数人的暴政C.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D.雅典法律注重保护私有财产6.刘泽华先生评述说:“他的理论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抽象,在这种高度抽象的图画中,既肯定了现实的等级、君臣、剥削与被剥削以及家族关系,又为这些关系涂上了一道釉彩,显得温情脉脉。”这里的“他”很有可能是指( )A.韩非B.墨翟C.孟轲D.庄周7.北宋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古代纸币的兴衰表明( )A.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C.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D.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8.据《通典》载:“太后(武则天)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取士。及永淳之后,太后君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以成风。”这一措施的主要影响是( )A.打击了传统门阀贵族B.提高了儒学独尊地位C.选拔了经世致用人才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9.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年在全国分设冀、幽、并、徐、梁、青、荆等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官,内容有:“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两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今”、“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这主要反映了( )A.中央集权受到地方的严重威胁B.王国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C.皇帝加强对基层百姓控制D.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10.《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 )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C.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11.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省区嘉靖至万历州县数集市数顺治至雍正州县数集市数乾隆至道光州县数集市数直隶山东14132421048252764112643537741583陕西(关中)161432123828264江西福建(不含台湾)454591913151545152054397639511广东――721270711959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12.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 )A.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B.美国总统的权力不受国会制约C.英国首相不受议会制约D.英国首相的权力比内阁小二、非选择题:共2道题目,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13.(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清明上河图》中看,汴京城十字街口的各种店铺都有明显的招牌商标。表明招牌广告已成为当时商家最基本的广告形式。在古代招牌广告中,许多商家把“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刻写于牌额之上,公之于众。湖南沅陵出土的元代油漆颜料包上印有“潭洲,升平坊内白塔街,大尼寺相对住,危家,自烧洗无比鲜红紫艳上等银朱,水朱,雌黄,坚实匙筋.买者请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的字样和“父业子传”的印号。顺治元年,苏松府就牙商沈青臣“勾同别商,射利假冒布商三阳号”发布晓谕:“觊觎字号,串同客贾,复行假冒”者,“许即指名报官府,以凭立拿究解抚院,立法施行,决不轻贷”。――摘自《中国近代商标标识设计流变与演绎》《浅谈中国古代品牌广告传播》等材料二下是三幅商标图片,左中右依次为:石龙火柴社火花(1913年创办);东亚公司“抵羊(洋)”牌商标(1932年创办);华强火柴厂“77”牌火花(1937年创办)。1890年上海燮昌火柴公司的“渭水”牌商标,是我国最早的经政府批准的“注册商标”。资料显示,1923年以前,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商标只有一千多个,而外商在中国注册商标却达三万多个。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为1s30的比例。从1928年到1938年,这种情况发生较大的改变,在全国历年注册的33806件商标中,中国商人呈请注册的达14668件,占总数的43%。1938年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之比增大到1s4。在中国商人呈请注册的商标中,有一些成长为知名的、可与外来品牌相抗衡的民族商标。――摘自《中国近代知名民族商标标志的构图类型与文化特点研究》材料三建国后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大事记(部分)1954年,同仁堂掌门人乐松生在《同仁堂公私合营协议》签字:1955年,同仁堂制药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合并到“宣武区药厂”。同仁堂药店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1966年夏,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老匾被毁,同仁堂药店改名为北京中药店。1979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同仁堂厂、店牌号恢复,同仁堂焕发出新的生机。1989年,“同仁堂”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1992年,同仁堂单独挂牌。“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成立。1997年,同仁堂从集团拆分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证所上市。2000年,同仁堂组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据新华网资料整编(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哪些信息(8分)?(2)依据材料二,三幅商标图案的设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们怎样的民族情感?结合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1s30”反映出中国社会经济怎样的发展状况?从“1s30”到“1s4”,促进民族工业成长的因素有哪些?(12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相关背景知识,解读20世纪50年代以来同仁堂历史的发展变迁。(8分)14.思想的产生与社会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 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疑,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樊树志《国史概要》(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体现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及其相关主张。(4分)材料二……则臣道如何而后可?曰: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2)根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主张,(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主张产生的背景。(4分)材料三古今万国,政体不齐,治乱各别。其拨乱为治者,罔不舍旧谋新,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此所谓世界系之轨道也。吾国既不克闭关自守,即万无越此轨道逆此潮流之理。进化公例,适者生存。凡不能应四周情况之需求而自处于适宜之境者,当然不免于灭亡。DD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3)依据材料三,请用一句话概括陈独秀的观点,(2分)并指出其论证的理论依据。(2分)(4)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两者观点的本质不同,(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4分)新课标2016年高三历史寒假作业5《历史》必修一、二、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各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1.【答案】A【KS5U解析】考查洋务运动。根据所学知识,这与清朝洋务运动有关,洋务运动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后期创办一批民用工业辅助军事工业,因此兵工厂应该是最多的,故B、C、D都可排除。所以应选A。2.【答案】B【KS5U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的思想。依据所学,在儒家思想中民本思想是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孟子和黄宗羲都积极主张民本思想,故②③正确;而韩非子是法家重要代表人物,强调加强君主专制和以严刑峻法镇压人民反抗,不符合题意;李贽强烈反对程朱理学的虚伪,但未明确强调民本的重要性,故①④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B。3.【答案】B【KS5U解析】考查清朝对外政策。依据所学,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前,清朝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地,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分析选项,A与史实不符;B符合题意;C与史实不符;D表述错误。故应选B。4.【答案】B【KS5U解析】考查1787年宪法。依据所学,美国是1787年制定宪法后,1789年才选出第一任总统。故B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5.【答案】A【KS5U解析】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依据所学可知,在雅典只有本邦成年男性公民才享有公民权,外邦人、奴隶都没有政治权利。这体现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实质上仍然是奴隶主专政的一种形式,作为民主权利基石的公民权有着明显的狭隘性。故应选A。6.【答案】C【KS5U解析】考查儒家思想。由题干中“既肯定了现实的等级、君臣、剥削与被剥削以及家族关系”可知是儒家思想,故C项正确。所以应选C。7.【答案】D【KS5U解析】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材料“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说明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的史实。故应选D。8.【答案】A【KS5U解析】考查古代的选官制度。分析材料,武则天“以文章取士”,以科举制延揽人才,打击了传统门阀贵族,故A项正确;“以文章取士”,有利于提高了儒学地位,但不是主要影响,故排除B项;“以文章取士”,科举考试的内容不一定符合社会需要,故排除C项;科举制有利于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但也不是主要影响,故D项错误。所以应选A。9.【答案】D【KS5U解析】考查古代的监察制度。从材料的内容可知汉武帝时,在地方设置刺史,负责监督地方豪强、贪污受贿等,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上的控制。故应选D。10.【答案】C【KS5U解析】考查《南京条约》的影响。材料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表现出来的是,不是很情愿地接受这一历史事实。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态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说明清政府对条约的态度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A项错误,清政府未颁行天下并非说明该条约影响有限;B项错误,闭关锁国体制在鸦片战争后被打破;D项明显错误。故应选C。11.【答案】A【KS5U解析】考查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依据题干材料及所学可知,州县集市的密度应该是南方超过北方,故应排除D;从明清各地集市变化反映不出B和C;而从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集市数量变化可以反映出商品经济在农村得到广泛发展,故A项符合要求。所以应选A。12.【答案】A【KS5U解析】考查英美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总统享有大权,故A符合题意;国会通过财政拨款对总统的权力进行限制,故B项错误;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故C错误;D不对,英国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来自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首相与内阁成员共进退。所以应选A。二、非选择题:共2道题目,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13.(28分)【答案】((1)商标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商标的命名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工商业者重视产品质量和信用的宣传;手工业者采取家庭经营的模式;出现假冒他人品牌的侵权行为;政府发布法令打击假冒行为。(8分)(2)拥护民主共和;实现国家富强;抵御外国的经济掠夺;挽救民族危亡。(4分)状况:中国经济落后,民族工业处于初创阶段;中国门户被打开,外国产品霸占中国市场。(4分)原因: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政治革命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措施;思想解放和社会生活观念的进步。(4分)(3)社会主义改造使同仁堂由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文化大革命对同仁堂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破坏;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迎来了同仁堂的春天;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同仁堂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走上市场经济之路。中华老字号同仁堂的兴衰反映了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8分)【KS5U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回答时主要分析材料,从材料中分析归纳。材料“……许多商家把‘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刻写于牌额之上,公之于众。……‘自烧洗无比鲜红紫艳上等银朱,水朱,雌黄,坚实匙筋.买者请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的字样和‘父业子传’的印号。顺治元年,苏松府就牙商沈青臣‘勾同别商,射利假冒布商三阳号’发布晓谕:‘觊觎字号,串同客贾,复行假冒’者,‘许即指名报官府,以凭立拿究解抚院,立法施行,决不轻贷’”揭示了其信息。第(2)问,结合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特点回答第一小问;联系近代民族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状况”;联系所学从政治环境、经济政策、思想变化及外部环境等方面归纳总结。第(3)问,首先要分析问题的要求,“结合背景”回答“历程”。然后注意对建国后同仁堂的历史发展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结合,同时注意每一个时期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14.(24分)【答案】(1)孔子:(1分)提出“克己复礼”(主张恢复周礼);(1分)老子:(1分)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1分)(2)主张:限制君权(反对君主专制);(2分)主张君臣共治:(2分)以民为本(2分)背景:明清之际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分)商品经济发展(2分)(3)主张: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2分)理论依据:进化论的思想(2分)(4)不同:黄宗羲的思想是对正统儒学的批判和发展;(1分)陈独秀的思想属于近代民主思想。(1分)影响:前者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2分)后者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民众的觉醒,唤起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4分)【KS5U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变化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注意结合材料一“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思想家们……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联系所学可知,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政治主张都是这种思潮的体现。答题时注意时间“春秋”限制,不要认为是战国时期的思想主张。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思想变化的分析与认识。依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故黄宗羲提出对君权要进行限制,主张君臣共治,以民为本。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陈独秀思想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注意结合材料三“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概括陈独秀的观点。回答其理论依据要结合材料“进化公例,适者生存”归纳总结。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进行比较归纳答能力。回答时注意结合第(2)问与第(3)问的内容及两人所处的时代。依据所学,黄宗羲等人对传统儒学的批评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陈独秀的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亲!您可以或新用户?
网站特色导航
本站站长弟弟侯医生淘宝店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数理化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明朝和清朝的政治 经济 科技文化差异!!!!急
互撸娃1108
明朝 政治清明 经济发达 科技文化都居于世界首位。清朝 政治黑暗 经济落后 科技和文化完全的被禁止,大兴文字狱。销毁和篡改历代书籍。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明清时期的时代特色内容: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四方面!
这个问题涉及面太广了,我就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简要概述一下. 1、政治 明朝:虽然仍然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但在明朝是期开始出现民主制及选举制的雏形,有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萌芽,民间政治氛围浓厚,民间也是可以议政,在朝堂上,推背制度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官员是朝堂内部选举产生,内阁形成,由宰相统领内阁,不再依赖于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如万历后期,连续三十多年不上朝,国家照样正常运转.但也有不好的一面,皇帝退入深宫,皇权弱化,朝堂内部党争激烈,各方势力各有起伏,始终缺少能掌控大局的人物,所以明朝政局开始持续混乱与黑暗,最终导致了明朝的内乱和灭亡. 清朝:满清入关初期,采取的是暴力统治,各地屠城和大屠杀不断,人口急剧锐减,有人统计过,据说明朝末年人口约有近四亿,但在康熙初期人口降到两千万左右,参政主体为满清贵族及蒙古贵族阶层,初层汉臣所占比重很少,且职位不高,在思想方面,采用的是奴化政策,在朝堂上,皇权再次高度集中,民间不得议政,文字犾不断,明朝的那种资本主义萌芽被完全扼杀. 2、军事 明朝:采用的是卫所防卫制度,军政分离,文人统军,以步兵为主,其军队在初期时期战斗力比较强,后面因为以文制武的政策,战斗力低下,在武器方面,火器开始应用于军队,有专门的神机营,初期海军强大,但当时的军事理论不以侵略和掠夺为指导思想,过于注重宣威这种虚名,最终导致庞大的海军成为国家巨大的负担,没有为国家开疆拓土和创造财富. 清朝:采用的是八旗制度,分为满八旗和汉八旗,汉八旗实际上为奴隶军和炮灰角色,以骑兵为主,仍然沿用的是胡人的那种战术,武器方面,并没有成立如明朝那样的火器研究部门,过于依赖冷兵器,也不注重武器的研发,火器很大一部分为购买,即使是康熙时期也只是任用洋人传教士进行小规模的仿制,没有形成战斗力,在清朝末年更是在火器战争上大败亏输. 3、经济 明朝:以农业经济为主,手工业作坊为辅,鼓励商业的发展,大量手工作坊出现,并且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机械化作业,有向资本主义发展的倾向,经济实力强大,国家和民间都比较富裕,只是后期政治腐败,贪污众多才导致国库亏空. 清朝:抑制商业的发展,重回小农经济,更进一步的闭关锁国,资本主义倾向消失. 4、文化 明朝:科举以八股文为主,民间文学则以各类小说为主,小说、对联开始大规模的兴盛,民间书院众多,各类才子急剧涌现,文风鼎盛. 清朝:文字狱不断,加上贬低汉人,大量的汉人文人隐居,文化上开始走下坡路,小说大量因为内容被禁,书籍审查极为严格,基本上就是文化上的黑暗时代. 5、科技 明朝:因为航海时代的开始到来,东西方的科技交流在明朝中后期得到大量体现,西方传教士及科技人员来到明朝相互交流,明朝也涌现大批量的科技人才,比如宋应星、徐光启等人,农业技术和机械方面得到长足发展,包括印刷方面,彩色套印技术出现,与当时的西方相比,中国的各类技术依然领先于西方,在火器方面也不逊色于西方. 清朝:对技术方面完全不重视,与西方交流时,自己不懂还说西方人的理论完全是错误的,在这个时期,技术方面完全就是历史的倒退.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四大发明中,大大推动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的发明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简答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利普斯《事物的起源》材料三: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以“四大发明”著称,请问四大发明分别是?材料一中说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请在医学和数学方面各举一例以证明。(6分)⑵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的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6分)⑶明清时期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欧洲,原因是什么?(4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中医学是中华文化园地的一朵奇葩,今天人们习惯于把坐在药铺里看病的医生称为“坐堂先生”,起源于A.扁鹊B.张仲景C.孙思邈D.李时珍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祖先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A.利用简仪观测天象B.利用司南辨别方向 C.阅读纸质印刷品D.借助《伤寒杂病论》医治病人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1 《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周)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2&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3&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通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4&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采当饭吃。”回答:(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2)应如何理解材料3的内容?(3)材料4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明清时期,总结性科技著作明显多于唐代的最主要原因是(&&)A.自宋到明清,书院提倡学术上有创见,促进了知识分子勤于钻研B.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C.知识分子迫于政治压力,埋头著作,研究了些有用的东西D.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比唐代有进一步的发展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假如老师让你到图书馆查阅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你应该在哪个朝代的资料中查找A.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大发明取得重大突破是在A.战国时期B.唐朝C.宋朝D.明朝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1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1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677.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