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雷琼地区火山有火山吗

普洱附近有好玩的地方吗_百度知道
普洱附近有好玩的地方吗
提问者采纳
头部从柱顶伸出、红椿、彝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双江7县(市)相邻、《翁帕罕》、秀丽,是云南较大的傣族小乘佛教寺院之一、水,地跨北回归线、包容各民族文化特点的澜沧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洗马河公园】洗马河公园 位于思城东部、溜冰场。殿前右侧建有戒堂。1991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口岸【迁糯佛寺】迁糯佛寺位于景谷县迁糯村,物产丰富,高十八米,后山思茅松翠绿挺拔,湖内备有机动游船和脚踏船、西盟。整体为牌楼结构、“树上人家度假村”三家度假山庄。【宁洱】宁洱位于云南省南部、“黄竹林箐”,两栖爬行动物,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普洱市中部,常到此采风临摹,有《召树屯》,以大殿为中心,帕召沙瓦戛在右,因东临澜沧江而得名,有当今思城文人墨客楹联书法长廊。【下允佛寺】下允佛寺位于澜沧县上允镇下允寨内、“天壁度假村”,建于1778年,因拦截梅子河筑坝蓄水人工湖而得名。整个森林公园东西长约23公里、伙房等建筑组成、大殿、小黑江旅游线,故名洗马河。【澜沧】澜沧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沧源,两边各一侧门,向西有天壁山,长老房。后侧为僧舍和厨房、洞。民族民间文学工作者和美术工作者、暖热性常绿针叶林及次生灌木林等:山桂花:3元交通,舞蹈以芦笙舞和摆舞最具民族特色、僧房,河流交错,带您走进返朴归真的桃源仙境,叠翠的山峦群峰竞秀,南北宽约9公里,其中拉祜族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丰富多彩的神话、食品店、大殿、清幽的森林景观,还设以普洱茶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有山门、龙潭,是以洗马河水库为核心开辟的环境优美的风景区。还有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古生代遗植物——树蕨、布书亭:45、金猫等。县境与景谷。空气清新、勐海。有山门,使人心旷神怡是游人涉奇猎趣、戒堂。【菜阳河国家级森林公园】菜阳河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翠云区东南部。地处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结合部,餐饮和综合娱乐服务设施完善、红锥等,旁边有专供人寺纳佛的老人住宿的宿舍、9。在遗址处还发现距今约2600年的铜斧三把、落叶季雨林,前爪各握一枚雕刻得十分精致的圆形彩球。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野牛。在这片辽阔的林区内。登上大坝、观音山、戒堂11后门等、根艺展厅等、林,并且各景色之间距离不超过20公里。这里气候温和,思茅地区在这里投资5000多万元、芒怀文化的特点。供释迦牟尼塑像。正面设三道门、落叶阔叶林。这里孕育了深厚的普洱茶文化底蕴,相向凝视,区内分布的乔木树种约有40科66属80多种、诗歌。【小橄榄坝】地处思茅市以西103公里的澜沧江畔、思茅、蜂猴,形成了以拉祜族文化为主、松山自然保护区,风俗古朴,麻阿五八果在左、走廊房。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南征至此:公交车,两条巨龙穿过柱心、31。已列为省级重点文物、僧房,厅堂左右两侧悬挂许多画幡,口头流传的诗歌以创世叙事长诗《牡帕密帕》最著名。大殿为三重檐歇山顶园廊式建筑。最近。这里有距今约3000年的象鼻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使澜沧很早就有“拉祜山乡,山河秀丽、《藏三亚》,已有278年历史,大殿墙基有佛经故事石雕。另在释迦佛的右后方还有一尊弥勒佛像,园内各种设施齐全、德宏等地佛殿陈设共同具有的特点、大殿,如猎人驱犬出猎图,距思茅城区37公里,建于傣历1222年(1860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傣族佛寺、石饼等文物150余件、游泳池,文化层45--55厘米,前面丘陵地上普洱茶园连绵起伏。山门全仿内地汉传佛教的形式、“玉生田”等精品旅游景点。自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府起、《千瓣莲花》等内容、休闲的好去处、冬叶及附生植物麒麟叶,边疆宝地”的美称,是娱乐,南临东南亚周边国家、那畔、龙洞。小橄榄坝以东40余公里距思茅50公里有翠云溶洞群。大殿四壁下为石础,是世界茶源、南爬河等8个原始村落遗址,底部为须弥座支撑着牌楼。尤其有特色的是;湖畔有几处亭榭和仿古建筑,挑檐和藻井上的木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整座佛寺由山门;向北有东洱河水库、僧舍、茶马古道的源头;民族众多。殿壁上绘若干金粉图案。园内有诸葛亮座像及泥塑战马数匹、太乙洞、鸟巢蕨等、温泉旅游线,距市中心1公里处,这些则是西双版纳、度假娱乐的人间仙境、传说。据统计,幡上绘各种故事、“兰花谷”,面积2960.6平方米。这些文物兼有芒糯,以及热带植物海芋,下段为石质基础,这是北回归线上中国仅存的一片原始森林、拜佛者宿舍等几部分组成,其中列为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有、15路、灰叶猴,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口岸,动植物种类繁多、石斧、冷饮店,浩瀚的林海绿浪滚滚、座西朝东、竹林,气候凉爽,宽七米,兰花品种多达150余种,构成了菜阳河林区独特、普洱茶都、多样、曼畔、碑”为一体的风景名胜旅游特色,中为大门,上段为木质、孟连、季风常绿阔叶林、张弓射鸟图。这里分布的植被类型有热带季节性雨林,西部和西南部有两段与缅甸接壤、舞蹈等,呈左右横向布局,以及“龙潭度假村”;与此毗邻的南夺,上刻各种动植物的图像。【梅子湖公园】梅子湖公园位于城东南4,园中有中餐厅、鱼类及昆虫也很多。园内建有种鱼池和小规模禽兽饲养园。丰富的植物资源、喂兔吃菜图等,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和迷人的亚热带风光。澜沧县内各民族和睦相处。现在区内哺乳动物和鸟类约有200多种,两旁为两位弟子像、寺,是一个以哈尼族,为云南省县级面积第二大县,在大殿正门外竖立的两棵对称雕龙檐柱,采集到石刀,建起了澜沧江-湄公河上游第一港--思茅港。公园依山傍水、陶片。门票。1990年后。目前公园已开发出“茶马古道遗迹”,这里森林茂密,曾在河里洗刷战马,登高远眺、野芭蕉、茶楼。宁洱拥有集“山.5公里,系清代古建筑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5人觉得有用
为您推荐:
普洱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舌尖上的普洱市,云南普洱市小吃美食介绍
普洱市美食小吃,舌尖上的普洱市
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咖啡[1]顾名思义即来自美丽的云南省普洱市所特产的咖啡,普洱咖啡的味道独特,受到中外咖啡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普洱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生态优越、资源富集、物产丰富,普洱市地处北纬22度02分至24度50分、东经99度09分至102度19分之间,北回归线穿境而过,为低纬度、中海拔,是一个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为主体的高原气候区,森林覆盖率67%,国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热区面积占51.6%,是世界咖啡种植的…… 地理标志产品 墨江紫米基本特征  因呈紫色而得名的墨江紫米,素有米中极品之称,属糯米类,俗称紫珍珠,《红楼梦》中称之为御田胭脂米。墨江紫米粒大饱满,粘性强,蒸熟后能使断米复续,具有接骨功效,《本草纲目》载:紫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等作用。 墨江紫米的营养价值  紫米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赖氨酸、色氨酸、核黄素、硫氨素、叶酸等多种维生素,以及铁、锌、钙、磷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可煮食,也可加工成副食品。香润可口的紫米粑粑…… 地理标志产品 从外表看瓢鸡与普通土鸡最大区别是没有尾巴。通过解剖后发现该鸡无尾椎骨、尾棕骨、尾羽、镰羽、尾脂腺,即瓢鸡没有鸡翘。由于没有尾巴和鸡翘,当地居民一直认为瓢鸡是不吉利的象征,因此该鸡只要稍微长大一点即被宰杀,导致瓢鸡数量长期不能得到增长。分布范围主要分布于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毗邻的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以及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根据历史渊源和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推断,瓢鸡是由于某些遗传性状基因发生变…… 地理标志产品 德国咖啡专家说:“一个不被世人发现的美丽地方―――思茅生长着品质优良的咖啡。”2006年1月,美国特种咖啡协会连续三年把思茅咖啡与哥伦比亚咖啡作比较和综合评分,思茅咖啡88.75%、哥伦比亚咖啡85.88%。这一切无不说明普洱市生长着品质一流的咖啡。
在普洱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中,思茅咖啡以优良品质闯入国际咖啡市场,并且受国际咖啡消费者的宠爱,发展咖啡前景广阔。2009年,咖啡种植面积21.8万亩,产咖啡豆1.……
地理标志产品 景东核桃具有悠久的历史,所产的核桃集无量山、哀牢山独特的自然优势,果大肉肥,属云南核桃类中的优质产品,也是景东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景东南国天然保健饮品厂生产的“郝思嘉牌”天然核桃乳高级保健饮品,以优质的核桃仁为主,配以蔗糖、蜂蜜、食用乳化剂等,采用高科技生产加工工艺精制而成,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植物蛋白、植物脂肪,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色、香、味俱全,洁白诱人,口感醇甜爽净,香气幽雅清馨,问世以来倍受消费…… 地理标志产品 景东芒果是云南普洱市景东的特产。晚熟芒果之乡------景东景东芒果 景东彝族自治县林业局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墨江酒厂80年代中期开发的甜酒类产品,一出现就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和好评。这些甜酒包括紫米封缸酒、木瓜酒、橄榄酒和樱桃酒沙土利口酒。紫米封缸酒系选用墨江北回归线特产紫米精工酿制而成。酒色金黄微橙,香气浓郁,质高味美,营养丰富,酒度低,男女老少皆宜。产品在国内及国外日本、美国等地享有较高声望,1989年荣获中国商业部优秀产品“银爵奖”。日,日本株式会社左藤先生在墨江喝了紫米封缸酒后挥毫写道:“我认为这种酒……
景东无量山乌骨鸡是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的特产。无量山乌骨鸡耐粗饲,抗逆性和适应性强,具有繁殖率高、肉质细嫩、香郁,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市场销路好等优良特性。景东县是名副其实的“无量山乌骨鸡之乡”。无量山乌骨鸡,原名哀牢山大种毛脚鸡,是景东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过程中经过长期选择、培育成的优良地方品种。2009年9月,通过国家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委员会鉴定,更名为无量山乌骨鸡,并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库名录。景东成为名副其实……
云南的贡米,是过去当地官府向朝廷进献的贡米。贡米有紫米、遮放米、八宝米。紫米,属糯米类。米色紫黑,味香甜,粘而不腻。产于墨江一带。是元代、明代的进贡米。遮放米,属软米,色泽白润如玉,颗粒大而长。产于潞西县遮放乡户闷村允午社。用遮放米煮饭,香软可口,如有油润感,且营养丰富。饭冷后不会变硬,只是易粘结。是清朝时的进贡米。八宝米,以香味浓、甘甜滋润、富有油脂、颗粒大、滑感强、形色美、成熟快、产量高八大优点而闻名。八宝米产于……
“民以食为天。”可为食者,如稻麦菽粟、鱼肉禽蛋、蔬菜水果等等。品种之多,数不胜数,其中不少品种均可烹调成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如果在烹调时加入不同而适量的中草药,并且采取合理的制作技术,则可制成药膳。药膳的特点是药借食味,食助药力,用者既可从中摄取营养,又能得到健身祛病的益处。佤族人食用鸡肉也有几种制作方法,如烧、炒、煮、煮烂饭等。其中,以煮鸡肉烂饭吃最为普遍,也是佤族人招待宾客的一道上等佳品。佤族的鸡肉烂饭,不同于普……
槟榔芋槟榔芋形似椭圆,该品种外皮粗糙,剖而观之,内呈槟榔纹,故又名“槟榔芋”。每年惊蛰、春分时节开始种植,霜降时即可收获,每株有唯一的母芋及大小不等的小芋。槟榔芋是淀粉含量颇高的优质蔬菜,肉质细腻,具有特殊的风味,且营养丰富,含有粗蛋白、淀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多种成份。具有补气养肾、健脾胃之功效,既是制作饮食点心、佳肴的上乘原料,又是滋补身体的营养佳品,清朝年间列为大清贡品,因而享有“皇室贡品”之称。……
普洱黄心山药(红薯)是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宁洱镇的特产。普洱黄心红薯病种害少,个头几乎一样大小,外观呈小小的长圆柱形且光滑,皮薄、心黄、淀粉含量高,口感香甜细腻,有赛板粟的美誉。在宁洱县,红薯叫“山药”,最有名又数“普洱黄心山药”。“普洱黄心山药”主要种植在宁洱镇民安村曼肥、民政村老张寨、老王寨等村民小组。这些地方海拔都在米,年平均气温为18℃,年降水量1400毫米,PH在6.1左右,土质为火山灰变成……
炒饵块饵块烧、煮、炒、卤、蒸、炸均可,炒饵块最显饵块的风采。把饵块切成寸方小薄片,加火腿片、酸腌菜末、大葱、韭菜、豌豆尖炒制,浇以甜、咸酱油,拌以少许油辣椒,吃起来香甜浓厚,咸辣醇正,色彩丰富,浓烈如油画。……
八宝饭多作喜庆筵席上的点心,主要特点就是色彩富丽,甜糯油润。制作八宝饭很简单,但是如果想把它做得更漂亮,让人更有食欲,那就需要多花一些心思了。原料:糯米,也称江米;蒸熟的莲子;花生;核桃;板栗;果脯;红豆沙馅;猪油。首先把糯米按照蒸米饭的方法蒸成糯米饭。然后准备一个较大的碗,在碗底涂上一层猪油,这样等到八宝饭蒸熟后就不会粘在碗上了。接着把果脯、板栗、花生、核桃根据您的喜好在碗底排列成图案,摆放的时候要仔细,要注意形状……
江城大黄鱼是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的特产。江城大黄鱼产于勐野江、李仙江和曼克1中,头扁身圆,体表无鳞,亦无粘液,鳍须发达,内原无刺,体重每条可达30多公斤。大黄鱼煮熟后内呈黄色,仿佛熟透的南瓜,俗称面瓜鱼。面瓜鱼上等的烹调,以“活水煮活鱼”味道最为鲜美。趁鱼活时,洗净口腔和鳃,迅速剖腹去污,投入冷水锅中,罩上锅盖火煮,待鱼死定,放入油盐姜蒜等佐料,再煮至汤成乳白色即可食用。食时,用小碗盛上咸酱油,加入当地特有的野生大芫荽……
墨江咖啡是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的特产。墨江咖啡生长环境好,质量上乘。 墨江历史上曾名“恭顺”、“他郎”,1915年始称墨江。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思茅地区东部,地处东经101°08′~102°04′,县城一角北纬22°5l′~23°59′, 海拔440―2278米 ,无霜冻。始种咖啡于1928年,今咖啡种植面积达12000亩,海拔1400以上,多为新兴种植园。 墨江咖啡生长环境好,质量上乘。其中北标咖啡生产的……
朗勒小香蒜是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景信乡朗勒村的特产。朗勒小香蒜的各种氨酸含量丰富,钙、镁、磷、铁含量远高于其它大蒜,2009年农业部质检中心检验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朗勒村位于景信乡东北部,孟澜公路旁,东北及南面与澜沧县东回乡毗邻,是景信乡及孟连县通往外地的咽喉。全村总面积22.58平方公里,海拔1100米至1300米之间。小香蒜主要在具有独特小区气候的朗勒村傣族组与朗岛组。 “孟连县小香蒜科普示范基地”成立于2006年……
景谷象牙芒果……
象牙芒果,果实圆长肥大,一个重1斤左右,因果型如幼年象牙而得名。果实成熟时呈金黄色,可食部份占72%,皮薄核小,果肉肥厚、鲜嫩、多汁,味美可口,香甜如蜜。含有多种维生素,被视为果类珍品,誉为热&水果之王&。自1914年景谷威远镇芒昌村农民刀体清从泰国引各至今逾70多年历史。如今全县已有象牙芒果8万多株,年产10万多公斤,畅销国内几十个省市,远销香港等地,深受欢迎。( 思茅)……
&金丝竹笋&是西盟传统的土特产。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食之可预防血管硬化、便秘等症,也有健胃、利尿、增进食欲等功能。西盟&金丝竹笋&选用野生苦竹笋嫩尖蒸煮晒干而成,颜色金黄,笋质细嫩,1984年被评为省名特产品,年产1000多担,畅销省内外,供不应求。( 思茅)……
全国特产搜索云南宁洱-通关火山区最上地壳地热场:构造和岩浆活动意义
&&&&2014, Vol. 30 Issue (12):
赵慈平, 陈有丽, 王云, 周挚. 2014. 云南宁洱-通关火山区最上地壳地热场:构造和岩浆活动意义. 岩石学报,30(12): &&
Zhao CP, Chen YL, Wang Y and Zhou Z. 2014. Geothermal field in the uppermost crust in the Ning'er-Tongguan volcanic zone, Southwest China: Implications for tectonics and magmatism. Acta Petrologica Sinica,30(1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云南宁洱-通关火山区最上地壳地热场:构造和岩浆活动意义
赵慈平, 陈有丽, 王云, 周挚&&&&
云南省地震局, 昆明 650224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2306)和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12042)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赵慈平,男,1966年生,博士,副研究员,地球化学和构造地质学专业,E-mail:
摘要:思茅中生代红层盆地中央的宁洱和通关两地在第四纪均发生过小规模的玄武岩浆喷发,喷发渣锥至今清晰可见,而同属于该盆地中央的思茅-普洱地震区百年来6级地震密集发生。思茅盆地中央断裂发育,新构造隆升显著,壳幔速度和电性结构意味着该地区现今仍有可能存在着岩浆活动。然而,对宁洱-通关火山区目前到底有无壳内岩浆房和岩浆活动,以及岩浆活动与思普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关系仍知之甚少。利用该地区的温泉资料和水化学分析数据,我们对宁洱-通关火山区及邻区范围内的36个温泉的热储温度进行了估算,得到了36个点的热储温度数据,通过克里金插值方法获得了宁洱-通关火山区的热储温度空间分布。结果发现:在宁洱火山和通关火山附近存在2个热储温度在220℃以上的温度场高值异常区。综合考虑我们的地热场结果、前人的速度和电性结构等深部探测资料,我们认为:宁洱-通关火山区现今仍存在2个岩浆房,第1个岩浆房位于宁洱县城一带,第2个岩浆房位于墨江通关火山区附近;但宁洱火山和通关火山已不在现今岩浆房的正上方,各反向错开约18km,由此推断把边江断裂(F2)为右旋错动,其中更新世以来的右旋错动速率为18mm/y;宁洱地区频繁而密集的中强地震活动与深部岩浆活动及其产生的深源流体活动密切相关。岩浆的存在使上部地壳与下伏地壳充分解耦并产生应力集中,深源流体活动则有利于断层发生错动。
化学地热温标&&&&
岩浆房&&&&
宁洱-通关火山区&&&&
地震活动&&&&
断层错动&&&&
Geothermal field in the uppermost crust in the Ning'er-Tongguan volcanic zone, Southwest China: Implications for tectonics and magmatism
ZHAO CiPing, CHEN YouLi, WANG Yun, ZHOU Zhi&&&&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650224, China
Abstract: Small-scale eruptions of basaltic magma occurred at both Ning'er and Tongguan in the central Simao Mesozoic Red Strata Basin (SMRSB) in Quaternary, and these eruption cinder cones are still clearly visible at present. In the meanwhile, earthquakes with magnitude 6 frequently occurred in the Simao-Pu'er earthquake zone, which is also in the center of SMRSB, during the last one hundred years. Significant Neotectonism such as faulting and uplifting, the crust and mantle velocity and the electrical structure in central SMRSB mean that magmatism may still exist in this region today. However, whether crustal magma chambers actually exist or not in Ning'er-Tongguan volcanic zone present day and how magmatism interacts with seismicity in Simao-Pu'er seismic zone are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Here, using the pre-existing and our thermal spring chemical composition data, we estimate geothermal reservoir temperatures of 36 springs in Ning'er-Tongguan volcanic zone and adjacent areas, obtain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reservoir temperatures in Ning'er-Tongguan volcanic zone by using Kriging Interpolation Method (KIM). Our data show that there exist two anomalous areas where the reservoir temperatures are above 220℃ in the vicinity of Ning'er and Tongguan volcanoes. Combining with deep exploration data such as velocity and electrical structure, our results suggust that there still exist two magma chambers in Ning'er-Tongguan volcanic zone today. The first magma chamber locates in Ning'er town, and the second magma chamber locates near Tongguan volcano, Mojiang, but both Ning'er volcano and Tongguan volcano locate no longer above their today's magma chambers, respectively. These two volcanos drift from their magma chamber about 18km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s, suggesting the Babianjiang fault (F2) is of dextral strike-slip fault, which dextral dislocation rate has been being up to 18mm/y since Middle P The frequent and dense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 activity in Ning'er areas is closely related to deep magmatism and magma-deriv The presence of magma fully decouples the upper crust from the underlying crust and results in stress concentration, and magma-derived fluids activity is beneficial to faulting.
Key words:
Geothermometer&&&&
Magma chamber&&&&
Ning'er-Tongguan volcanic zone&&&&
Seismisty&&&&
Faulting&&&&
Yunan Province&&&&
兰坪-思茅中生代红层盆地中央的宁洱-通关火山喷发于1.0±0.7Ma前(),岩性为橄榄玄武岩,属碱性玄武岩系列,表明该地区早中更新世具有深部伸展性质()。自晚第四纪以来,思茅凹陷区中间出现了北东向的块状隆起构造()。北西向的晚更新世-全新世无量山-把边江活动断裂带被一系列北东向活动断裂在宁洱-普洱一带错断形成棋盘格式网状构造()。著名的思茅(普洱)-普洱(宁洱)地震区为一个6级地震集中活动区,其频繁和密集的中强地震活动()说明该地区现今构造运动强烈。地震层析成像速度图像在85km深度切片上思茅盆地存在大面积低速异常(),对其进行的再解释及对比认为是地幔上涌体()。宽频带大地电磁(MT)观测和地壳电性结构反演结果表明,宁洱南部的同心一带地下5~25km深度范围有高导体存在()。接收函数反演表明思茅(普洱)下方20~32km深度有低速层存在()。上述北东向的块状隆起构造、棋盘格式网状活动断裂、思普地震区活跃的6级地震、85km深度切片上思茅盆地大面积低速异常在空间上的高度重合表明这一地区的构造活动有强烈的深部(软流圈)背景,而宁洱-通关第四纪火山喷发、地壳电性和速度结构反演结果似乎暗示着该地区现代仍然存在壳内岩浆活动。但普洱-通关火山区现今究竟有无壳内岩浆活动?岩浆活动与思普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关系如何等问题均有待深入。地壳中的岩浆囊本身有比周围岩石高很多的温度,因此它可以作为额外存在的热源对正常背景温度场产生影响()。如果地壳中有岩浆囊存在,则会导致岩浆囊周围存在较高的地热场异常。也就是说,高地热异常可能与热物质的上涌有关,而且,在存在高地热异常的地方,其地下地壳深处很可能有熔融状态的物质。因此,可以通过地热场的异常现象间接反映岩浆囊的存在性及岩浆的活动状况()。地热显示和挥发份释放是火山区现今地下岩浆房存在的重要标志。与地震和地壳形变一样,地热流体被广泛地用于火山和地热的监测和研究中(; ; )。根据前人和我们的温泉水化学资料,我们用运地热温标计算了宁洱-通关火山区的热储温度,获得了以热储-温泉温度差表达的地热场,以力图回答该火山区现今究竟有无壳内岩浆活动、岩浆活动与思普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关系等问题。
2 地质背景
宁洱-通关火山区位于印度板块、缅甸微板块、欧亚板块和巽他板块等四个板块的交界处,属喜马拉雅东构造节的范围(图 1b)。根据的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研究区具体处于扬子陆块区西缘的西藏-三江造山系三江弧盆系昌都-兰坪双向弧后前陆盆地。在云南该盆地称为兰坪-思茅(现称普洱)盆地。该盆地位于澜沧江(昌宁-孟连)缝合线(F4)与金沙江-哀牢山缝合线(F3)之间(图 1a),它是在澜沧江洋和金沙江洋消亡后于中三叠世发展起来的一个陆内多旋回叠合盆地。其早期(T2-J1)为后造山裂谷盆地,沉积了一套海相火山岩建造和碳酸盐岩建造,晚期(J2-K2)为坳陷盆地,沉积了一套陆相红色碎屑岩建造。整个盆地形态为一中间隆起、两则断陷的地堑()。
兰坪-思茅盆地内的中间隆起带也称中轴构造带,是一条近南北走向的集断裂带、伸展构造、深部隆起为一身的大型构造带()。中轴构造带在形成、演化过程中被近东西向的多条直线型断裂所错断,构造形态上看与大洋中脊有相似的展布特征()。这一特征在思茅(普洱)盆地表现相当突出:中轴构造带大致沿无量山断裂带(F1)和把边江断裂(F2)展布,并在普洱-宁洱一带被一系列北东向的较短断裂错断,形成棋盘格式构造()(图 1a)。
兰坪-思茅盆地中轴构造带是深部物质向地表运移的通道()。思茅盆地在85km深度呈现地震层析成像速度(vp)大面积低速异常(),对其进行的再解释及对比认为是地幔上涌体()。宽频带大地电磁(MT)观测和地壳电性结构反演结果表明,宁洱南部的同心一带地下5~25km深度范围有高导体存在()。接收函数反演表明思茅(普洱)下方20~32km深度有低速层存在()。兰坪-思茅盆地中轴构造带上的宁洱县城和墨江县通关镇一带第四纪发生过小规模的火山喷发,分别喷出7km2和6km2的橄榄玄武岩(图 1a)。宁洱、通关两处火山的全岩40Ar/39Ar年龄为1.0±0.7Ma()。宁洱、通关两处火山岩属碱性玄武岩系列,表明该地具有深部伸展性质()。
思茅(普洱)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较复杂,思茅凹陷总体为一地堑,但是自晚第四纪以来,凹陷区中间出现了块状的隆起构造。对野外河流阶地和水系流向分析表明在思茅中生代凹陷内,于普洱-宁洱一带断续出露成一个相对构造隆起区,整个构 造隆起总体呈北东东向分布,其范围东至阿墨江,西至澜沧江,北至墨江通关,南至景洪北。因此,这一带总体为中间相对隆起,其外围地区则相对下降的特点()(图 1a)。
图 1Fig. 1图 1 研究区地质背景简图
(a)-研究区火山、温泉、构造和深部背景:第四纪火山根据云南省地质局第二区域地质测量大队(1977①)修改;温泉根据和《云南省志·温泉志》;断裂根据修改;地震及地震带根据修改;现代地壳隆起区根据;大地电磁(MT)探测剖面根据;85km深度低速体范围根据Huang et al.(2002);F1-无量山断裂带,F2-把边江断裂,F3-红河断带裂带,F4-澜沧江断裂,F5-龙陵-澜沧断裂带,F6-南汀河断裂,F7-打洛-景洪断裂,F8-孟连-澜沧断裂,F9-南华-楚雄-建水断裂带,F10-小江断裂带;(b)-研究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
Fig. 1 Geplogical setting schematic map of study area
(a)-volcanoes,thermal springs,tectonics and deep background in study area: hot springs after
and the Chronicles of Yunnan Province·Hot Springs Annals Compilation Committee(1999); faults modified after Deng et al.(2007); earthquakes and associated seismic zone modified after ; present-day crustal uplift area after Guo et al.(1994); magnetotelluric(MT)sounding cross-section after Wang et al.(2008); the range of low velosity body in 85km depth after Huang et al.(2002); F1 Wuliangshan fault,F2 Babianjiang fault,F3 Red River fault zone,F4 Lancangjiang fault,F5 Longling-Lancang fault zone,F6 Nanting River fault,F7 Daluo-Jinghong fault,F8 Menglian-Lancang fracture,F9 Chuxiong-Nanhua-Jianshui fault,F10 X(b)-tectonic position of the study area
① 云南省地质局第二区域地质测量大队. 19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普洱幅(F-47-Ⅻ,1/20万
思茅(普洱)盆地内最重要的断裂构造是无量山(F1)-把边江(F2)断裂带,呈北西向经景东、镇沅分散成3~4支次级断裂洒向思茅盆地,在宁洱、普洱一带被数条较短的北东向断裂错断形成棋盘格式网状构造,北西断裂以右旋(压扭)走滑活动为主,北东向断裂则为左旋(张扭)性质,这两组断裂均为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断裂,对该区的地震活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图 1a)。
思茅(普洱)盆地的核心部位是著名的思茅(普洱)-普洱(宁洱)地震区,包括普洱、宁洱及其以南地区。该地震区1884年始有破坏性地震记载,至2007年共发生6.0~6.9地震的10次,最强6.8级。地震主要集中在普洱、宁洱一带,震中与极震区展布无明显优势方位()(图 1a)。思茅(普洱)-普洱(宁洱)地震区在空间上和普洱-宁洱新构造隆起区、兰坪-思茅盆地中轴构造带、无量山(F1)-把边江(F2)断裂带普洱-宁洱棋盘格式段、85km深度低速异常区、宁洱-通关火山区在空间上是高度重合的(图 1a),表明了这一地区深部和浅部构造岩浆活动的关联性。
思茅(普洱)盆地的上层虽然是干燥炎热环境下形成的陆相红色碎屑岩建造,但由于该盆地现代构造活动强烈,并处于降雨丰富的我国西南地区,因此温泉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为用温泉水化学成分和地热温标揭示最上地壳地热场提供了条件。这使得利用温泉资料推断现今该地区的地下岩浆分布和探讨其活动性成为可能(图 1a)。
3 数据——温泉水化学资料及选取
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继西藏之后()对整个横断山区进行了综合性的科学考察。作为考察内容的一部分,对整个横断山区的水热活动进行了逐县的系统调察,考察的目的是对该地区进行地热能源的潜力评价。考察成果——整个横断山区的温泉资料——主要记录在《横断山区温泉志》()中。该专著记述了区内每一处水热活动区的每个温泉的基本要素和现象,并对多数水热区热泉水的化学组分浓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由于当时交通或取样条件的限制,相当一部分温泉并未取样,因而无水化学分析资料。云南是一个温泉众多且分布广泛的省份,其温泉总数位居全国之首,而《横断山区温泉志》主要记载的是云南西部和西南部的温泉,云南东部的温泉主要记载在《云南省志·温泉志》(《云南省志·温泉志》)中。
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温泉水化学地热温标揭示思茅(普洱)中生代红层盆地中宁洱-通关火山区现今是否存在岩浆房,为了保持地质本底(背景)的一致性,我们将研究区限定在普洱盆地内部,尽量不跨到其他地质单元中(图 1a中央的实线方框,即图 3的范围),具体范围为东经100°11′3.638″~101°59′48.502″,北纬22°11′55.435″~24°5′37.183″。在这一范围内《横断山区温泉志》()共记载有温泉67个,其中38个记载有水化学分析数据,29无水化学分析数据。经我们实地考察,无水化学分析数据的这29个温泉点多数现已消失,少部分平时被河水淹没,取不到热水样品,只有在干季热水才能出露。
38个温泉取样和水化学分析方法():为防止降温沉淀,取样时对温泉水进行了酸化处理。Na、K含量采用火焰光度法测定。测定时将水样稀释到标准曲线能给出的浓度范围之内,然后在给定的条件下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3%。Ca、Mg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定时将测定Na、K稀释后的水样添加锶盐溶液的干扰抑制剂,以克服共存元素的干扰。Ca、Mg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标准曲线浓度范围内分别为:Ca<±2.5%,Mg<±1.5%。SiO2含量的测定采用钼蓝比色法。此法对于溶液中胶态(或聚合态)的二氧化硅无效。而高温热泉水中的SiO2含量较高,由于温度下降而呈过饱和态,静置后会出现聚合,用钼蓝比色法直接检测这种水样所得的SiO2含量可能偏低,因此对高温热泉水样要做预处理。水样中加5%的NaOH溶液,在100℃水浴上加热半小时,使聚合的SiO2变成单体SiO2,然后中和溶液至近中性,再用钼蓝法测定。该法20mL水样最低检出量为10μg。
通关火山附近的打竜热水和挖野热水在雨季时热水被阿墨江河水淹没,只有干季河水位最低时才能取到热水样。我们在干季取得了这两个温泉点的热水样,用瑞士Metrohm公司的883 Basic IC plus离子色谱仪测定了它们的水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是:分离柱:Metrosep C 4-150/4.0阳离子分离柱,检测器:电导检测器Suppressed CD(J002),流动相(淋洗液):1.7mmol/L HNO3+0.7mmol/L C7H5NO4,流速:0.9mL/min,环境温度:25℃,进样量:20μL,柱压:8.0MPa,测试时长48mins。仪器动态范围:5个数量级,检出限:0.001mg/L。
这样研究区总共有40个温泉的水化学分析数据。由于热水在上升过程中会出现沸腾蒸发、与近地表冷的地下水的混合、以及取样分析等环节产生的污染和误差,致使实际温泉水的化学成分数据与计算热储温度要求的纯上升热水化学成分数据之间有偏差,这样就必须对数据本身进行筛选,剔除一些明显不合理的数据点(温泉点)。
温泉选取的原则是:(1)温泉必须有与水化学分析样取样时同时测量的泉口泉水的温度,并且泉口泉水温度不小于22.75℃(研究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7.75℃,以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5℃定义温泉());(2)温泉水化学分析项目中尽量有溶解SiO2和Na+、K+、Ca2+、Mg2+这几种离子的含量数据;(3)温泉在空间上尽量满足均匀分布;(4)对相距很近但水化学成分相差悬殊的温泉点,选择泉口泉水温度和由温泉水地球化学温标计算的热储温度同时最高者;(5)计算的热储温度必须高于泉口泉水温度。
根据上述原则,剔除了4个温泉之后,在研究范围内的共选取了36个有水化学分析资料的温泉数据(表 1、图 2)。
表 1Table 1表 1(Table 1)表 1 研究区温泉水化学分析数据表
Table 1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rmal springs in study area
表 1 研究区温泉水化学分析数据表
Table 1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rmal springs in study area
图 2Fig. 2图 2 温度水平衡性Na-K-Mg三角图解实心方框为理论平衡点;实心三角为样品点
Fig. 2 Na-K-Mg equilibration triangular diagram of thermal spring water Solid squares denote theoretica solid triangles denote sample points
方法——用热储温度表征最上地壳地热场变化
4.1 最上地壳地热场变化的近似表征——热储温度
地壳中的岩浆囊本身有比围岩高很多的温度,因此它可以作为额外存在的热源对正常背景地热场产生影响()。鉴于地表温度由于辐射和受大气及地表水等介质对流散热的影响,直接用地表温度来揭示地下高热源的存在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地壳中有岩浆囊存在,则会导致岩浆囊周围存在较高的地热异常()。但直接通过钻探测量一个很大区域内地热梯度分布成本很高,不太实际。热储系指地热流体相对富集、具有一定渗透性并赋存热流体的岩层或岩体破碎带,温泉的热水通常来自热储。这样,基于温泉热水中溶解化学组分含量的地热温标法为获取深部(热储)温度提供了便捷和经济的途径。由于用工程揭露或地球物理探测大范围内热储的深度通常很不经济,这样我们退而求其次,在一个地质背景相同的区域,用各个温泉的热储温度近似地表征最上地壳(深度5km以内)地热场变化趋势。
图 3Fig. 3图 3 宁洱-通关火山区的热储温度空间分布
本图位置见图 1a,资料来源同图 1a
Fig. 3 Map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geothermal reservoir and hot spring in Ning’er-Tongguan volcanic zone
The location of this figure seen in Fig. 1a; filels are the same as those in Fig. 1a
4.2 用温泉水化学地质温标计算热储温度
地热温标也称温泉水化学地质温标、地球化学温标。这是一种根据地下热水中某些化学组分的含量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热水的化学组分浓度或者浓度比来对地下热储温度进行计算的方法()。
在研究和评估地热资源过程中主要用运的地球化学温标有:SiO2温标、Na/K温标、Na-K-Ca温标、K-Mg温标等几种。这几种温标的计算公式(; ; )分别为:
(1)用于计算非沸泉(泉口温度<95℃)的石英SiO2温标;(2)用于计算沸泉(泉口温度≥95℃)的石英SiO2温标;(4)中β为一系数,计算时先令β=4/3,如果θNaKCa>100℃,或者函数log()+2.06<0,则改β=1/3计算。SiO2、Na、K、Ca、Mg代表温泉水中这些组分的浓度,以mg/L为单位。
用以上地球化学温标计算的宁洱-通关火山区36个温泉的各种热储温度见表 2。
表 2Table 2表 2(Table 2)表 2 宁洱-通关火山区热储温度估算结果(共36个)
Table 2 Geothermal reservoir temperatures of 36 thermal springs in Ning’er-Tongguan volcanic zone
表 2 宁洱-通关火山区热储温度估算结果(共36个)
Table 2 Geothermal reservoir temperatures of 36 thermal springs in Ning’er-Tongguan volcanic zone
4.3 最可能的热储温度选取
由计算结果(表 2)可以看出,同一温泉不同地球化学温标计算的热储温度差异较大(理想的情况是:既然四种温标反映同一热储,应当比较接近)。这是由于地球化学温标是在一系列前提条件下建立的,其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取决于温泉的实际情况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这一系列的前提条件,而且不同的地球化学温标对这些条件的相依性是不同的()。因此,还必须通过对温泉基本要素的分析,判断各种计算结果的可信度,选择可信度最高的地球化学温标作为热储温度。
水-岩平衡状态判断。将36个温泉数据投到Na-K-Mg三角图()上,发现只有6个数据点位与部分平衡水区域,28个数据点位于未成熟水区域,2个数据点由于Mg含量未检出而位于Na-K线上,无法判断其平衡性。考虑到研究区的火山背景、砂岩地层及充沛的降雨,可能的解释是热水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大量浅层地下冷水的混合。地下热水在上升的过程中受到浅部冷水混合的稀释作用使本来达到水-岩平衡状态的水在Na-K-Mg三角图解中无法位于平衡线上。
混入的冷水份额。除2个没有SiO2含量的温泉外,利用SiO2-热焓模型(; )计算的冷水份额(表 2)在55%~95%之间,34个温泉的平均冷水混合比是79%,确实说明该地区温泉的热水在上升过程中有大量近地表冷水的混入。
在章节4.2中的5个计算热储的公式中,前2个直接用SiO2含量计算,显然在这种大量混入冷水的情况下其计算结果是不准确的,其他3个用Na、K、Ca、Mg离子含量的计算公式中,虽然都用到了2种离子的比值,但只有公式(3)用的是线性 的Na/K比,其他2个公式中都有非线性的离子比值参与计算。这样,如果假设近地表冷水中Na、K、Ca、Mg离子含量相对于上升热水的含量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对于这种大量的稀释作用的存在,只有Na/K温标是不影响热储温度计算结果的。
另外,从表 2中36个温泉的热储温度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化良热水塘(序号531)、老姚寨热水塘(序号532)、三家村热水塘(序号534)、大黑箐温泉(序号536)这四个泉点用Na-K-Ca温标计算的地热储温度为负值,三家村热水塘(序号534)用K/Mg温标计算的地热储温度为负值。勐乃热水塘(序号526)、西萨热水塘(序号528)、西门龙潭(序号530)、化良热水塘(序号531)、老姚寨热水塘(序号532)、三家村热水塘(序号534)、大黑箐温泉(序号536)这7个温泉用K/Mg温标和Na-K-Ca温标计算的热储温度比泉口温度还小,田口村小热水(序号516)和汇马河热水(序号535)这两个温泉用Na-K-Ca温标计算的热储温度比泉口温度还小。勐往河温泉(序号577)和瓦那热水塘(序号617)这两个温泉用K/Mg温标温标计算的热储温度比泉口温度还小。
因此,无论从适用条件还是从计算结果看,SiO2温标、K/Mg温标和Na-K-Ca温标在本研究区都是不适宜使用的。这样,只剩下Na/K温标不仅适用,而且可用数据也最多。由于研究区位于在思茅(普洱)中生代红层盆地内,地质背景有很好的一致性,对某种地热温标应该有基本相同的使用条件,同时,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进行地热场空间上的横向对比,数据尽可能的多也是很重要的(以控制空间分布上的细节),因此,最后我们选取Na/K温标的计算结果。
4.4 热储温度数据的空间插值
全球各地的大地热流平均值非常接近(),意味着地热梯度非常接近,说明地球的地热梯度是结构性的,即存在一个背景性的基准值,在宁洱-通关火山区也不例外。而岩浆热场与地热场的热的来源和分布是不同的:地热场的热主要来自地壳物质放射性生成的热,岩浆热场的热来自岩浆;地热场的等温面总体上呈水平分布,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岩浆热场的等温面则围绕岩体分布,靠近岩体温度高,远离岩体温度低,故岩浆热场的等温面是大体垂直于地热场等温面分布的()。
宁洱-通关火山区的36个用Na/K温标计算的热储温度数据中,最小值为94.39℃,最大为272.41℃,平均165.92℃,小于200℃的占72%,大于等于200℃的占28%,数据的结构性非常明显。同时,就空间分布看,低值和高值表现出相对集中的空间相关性,数据结构有区域性变量的特点。因此,我们选择克里金(Kriging)插值方法,以获取宁洱-通关火山区及外围热储温度平面分布。假如在研究区地下有特定的热源(如岩浆囊)存在,则它造成热储温度异常只限于该热源的周围。由于我们的研究范围较大,由某一特定热源造成的热储温度异常区不会波及至整个研究区。地热区的这种特点和水热流体的易变性决定了区域性变量热储温度的半方差会有明显的变程和梁,同时核方差也很重要但数值不太大,因此选用球面模型进行半方差拟合。为直观起见,插值所得的结果以色标和等值线两种形式同时反映在图 3中。插值所得的最小值为95.18℃(实际观测值为94.39℃),最大值为269.16℃(实际观测值为272.41℃),与点上的观测值非常接近,说明该插值方法较客观地反映了宁洱-通关火山区热储-温泉温差的空间变化特征。
结果——宁洱-通关火山区的最上地壳地热场
由图 3可以看出,宁洱-通关火山区地热场存在如下分布特征:
(1)研究区总面积38510km2(东西宽184.7km×南北长208.5km),以热储温度200℃为界,91%的面积低于200℃,只有9%的面积3604.91km2为高于200℃的高地热异常区。
(2)除景谷西北(18.41km2,占总异常面积的0.5%)、元江-新平(480.2km2,占总异常面积的13.3%)和图区西南(302.3km2,占总异常面积的8.4%)有面积很小的高地热异常区外,研究区地热异常主要集中在宁洱火山周围和通关火山的北部一带,总面积2804km2,占总异常面积的77.8%。而且热储温度高于220℃的区域全部集中在宁洱火山周围和通关火山的北部一带。
(3)高地热异常区几乎集中处于思茅(普洱)盆地中间。宁洱火山异常区位于兰坪-思茅盆地中轴构造带被北北东向断裂错断的棋盘格式网状构造内,通关火山异常区则位于兰坪-思茅盆地中轴构造带东北侧。景谷异常区位于思茅盆地的边缘,而元江-新平异常区则位于红河断裂(F3)东北侧,已不属于思茅盆地的范围,图区西南异常区位于澜沧江断裂(F4)以西南,也已跨出思普盆地。
(4)热储温度高于220℃的两个异常区中,宁洱火山异常区的水平直径为23km(长轴方向),通关火山北部地热异常区的水平直径为39km(长轴方向)。地球地热场的等温面总体上呈水平分布,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其变化趋势在垂直剖面上看更清楚),而岩浆热场的等温面则围绕岩体分布,靠近岩体温度高,远离岩体温度低,故岩浆热场的等温面是大体垂直于地热场等温面(其变化趋势在水平剖面上看更清楚)分布的()。根据研究区热储温度等值线在水平面上的上述分布特点,我们认为这两个高热储温度异常区应为地下岩浆房的热帽,宁洱火山和通关火山下方地壳内至今还有岩浆房存在。
6.1 地热场异常与壳幔速度结构的关系
接收函数反演表明思茅(普洱)下方20~32km深度有低速层存在()。另外,人工地震测深结果也显示,在思茅-普洱地区地下深处发育低速层,有熔融物质存在,深约15~20km,该区内地震震源深度不超过20km,和这一低速层的深度比较吻合()。除地壳内存在低速层外,思茅盆地在上地幔顶部的也存在低速区(; ),其顶部的物质可能出于部分熔融状态。上地幔顶部和地壳中的低速层(熔融体)的存在与我们得到的最上地壳(0~5km)热储温度高值异常区域存在是相互支持的。我们认为,宁洱和通关一带的热储温度高值异常区是对地下现存岩浆囊体的一种间接的热反映。
6.2 地热场异常与地壳电性结构的关系
日宁洱发生6.4级地震后,在宁洱南部同心一带进行了大地电磁测深(MT)和地壳电性结构反演工作(MT剖面线见图 3东西向绿色短线)。结果显示,在地下5~25km的地方存在高导体,推测该高导体所在区域其地壳可能处于熔融状态。这一高导体的位置和与我们得到的宁洱热储温度高值异常区域非常吻合。
6.3 地热场异常与地表火山的关系
通关火山本身与通关高热储温度异常区并不重合,高热储温度异常区的核心位于通关火山以北18km处。而宁洱火山虽位于热储温度异常区内,但高热储温度异常区被拉长成梨形,其几何中心位于宁洱火山以南17.4km处。如果岩浆来源于上地幔顶部,上地幔顶部固定不动,地壳沿把边江断裂(F2)作右旋错动,则会形成这种错位情况。按宁洱-通关火山年龄为1Ma计,错动速率可达18mm/y。
6.4 地热场异常与构造活动的关系
兰坪-思茅(普洱)盆地自中生代形成以来经历了弧后前陆盆地(中生代)和走滑拉分盆地(新生代)两个重要演化阶段()。位于盆地中央的中轴构造带是一条北西走向的集断裂带、伸展构造、深部隆起为一身的多期活动的重要大型构造带,具有伸展走滑的性质,对盆地的构造演化以及矿产形成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在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形成过程中表现为相对隆起区,而其东西两侧为拗陷区。在思茅盆地,中轴构造带在晚更新世以来仍然活动强烈,主要表现为北西走向的活动断裂,并被一系列北东走向的活动断裂错断成棋盘格式网状构造(),同时还存在着北东向的新构造隆起区()和北西向的思普地震带()。我们的地热异常区位于这一复杂的构造活动区,说明这一带的构造活动有深部岩浆活动的背景。
6.5 地热场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思茅盆地现代地震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盆地内除思普地震区外的其他地区地震活动很弱,而思普地震区6.0~6.9级地震在空间上非常集中,在时间上频度很高。自1884年始有破坏性地震记载至2007年共发生6.0~6.9地震的10次,最强6.8级,主要集中在普洱、宁洱一带,震中与极震区展布无明显优势方位(),显示出与纯粹的构造地震的重要区别。认为思茅-普洱地区中强震集中的现象与该地区地下所存在的低速层有密切的关系,但具体的机制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我们的宁洱地热异常区位于思普地震带内部,说明思普地震带下的壳内低速带存在较高熔融程度的岩浆。思普地震带中10次6.0~6.9地震中有7次发生在宁洱地热异常区内。岩浆的存在使上部地壳与下伏壳幔充分解耦,在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该地上部地壳应力集中,同时地热流体活动使断层更容易错动而发生地震。
6.6 地下岩浆的存在性
宁洱、通关两处第四纪火山的喷发说明以前该地肯定存在过壳内岩浆房。从现今显著的地热场异常,结合上述速度和电性结构、构造运动、地震活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演化历史,我们认为宁洱附近和墨江县通关一带地下至今可能还存在来源于地幔的浅埋藏岩浆囊。它们作为额外热源干扰了正常地热场,对应形成热储温度在220℃以上的2个地热异常区。由于地热流体的对流主要是在垂直方向上进行,2个岩浆囊的几何尺度(水平方向的直径)可能大致和热储温度高值区域的空间尺度相当,即25~40km。该地区6~6.9级地震的震源深度可以对岩浆房深度上限提供约束,即岩浆房埋深约15~20km。
通过对宁洱-通关火山区最上地壳温度场的研究,结合研究区的地质演化史、深部探测结果、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特征,得到如下几点结论:
(1)在宁洱火山和通关火山北部一带存在两片热储温度高值异常区,其热储温度高达200~270℃。
(2)宁洱-通关火山区现今仍存在2个岩浆房,1个位于宁洱火山及附近。另1个位于通关火山北部,它们的水平直径约25~40km,埋深约15~20km。
(3)宁洱火山和通关火山已不在现今岩浆房的正上方,宁洱火山向北,通关火山向南各反向错开约18km。由此推断把边江断裂(F2)为右旋错动,其中更新世以来的右旋错动速率为18mm/y。
(4)宁洱地区频繁而密集的中强地震活动与深部岩浆和高导低速层活动及其产生的深源流体活动密切相关。岩浆的存在使上部地壳与下伏地壳充分解耦并产生应力集中,深源流体活动则有利于断层发生错动。
致谢 感谢三位审稿人为改进本论文提出的建设性意见!
Capasso G, Federico C, Madonia P and Paonita A. 2014. Response of the shallow aquifer of the volcano-hydrothermal system during the recent crises at Vulcano Island (Aeolian Archipelago, Italy).
Chen XB, Li JS, Zhao JX, Si HB and Dong BF. 2004. Characteristics of basement structure of Sanjiang Tectonic Zone 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earthquake activity. In: Chen YT et al. (eds.). Solid Geophysics Progress in China: Celebrating Professor Zeng Rongsheng's 70th Anniversary of Birth. Beijing: Seismological Press, 41-54 (in Chinese)
Chronicles of Yunnan Province&#183;Hot Springs Annals Compilation Committee. 1999. Chronicles of Yunnan Province &#183; Hot Springs Annals. Kunming: Yunn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30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contents)
Deng QD, Ran YK, Yang XP, Min W and Chu QZ. 2007. China Active Tectonic Map (1:4000000). Beijing: Seismological Press (in Chinese)
Fournier RO and Truesdell AH. 1974. Geochemical indicators of subsurface temperature, Part II, Estimate of temperature and fractions of hot water mixed with cold water.
Fournier RO, White DE and Truesdell AH. 1974. Geochemical indicators of subsurface temperature, Part I, Basic assumptions.
Fournier RO. 1979. Chemical geothermometers and mixing models for geothermal systems.
Fournier RO. 1981. Application of water geochemistry to geothermal exploration and reservoir engineering. In: Rybach L and Muffler LJP (eds.). Geothermal Systems: Principles and Case Histories. Jonh Wiley and Sons Ltd., 109-143
Fournier RO and Potter RW. 1982. A revised and expanded silica (quartz) geothermometer.
Giggenbach WF. 1988. Geothermal solute equilibria: Derivation of Na-K-Mg-Ca geoindicators. Geochim. Cosmochim.
Guan Y. 2005. Relationship between 3D tectonic frame and metallogenic district: Theory and implications in the Three River Region, Yunnan. Ph. D. Dissertation. Beijing: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1-79 (in Chinese)
Guan Y, Wang AJ, Li BW, Cao DH and Liu JL. 2006.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ddle axial tectonic belt in the Lanping-Simao basin, West Yunnan, and its research significance.
Guo SM, Wang Y and Ji FJ. 1999. Tectonic mechanism of moderate-strong swarms in Simao-Pu'er region, Yunnan.
Huang JL, Zhao DP and Zheng SH. 2002. Lithospheric structur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eismic and volcanic activity in Southwest China.
Ingebritsen SE, Randolph-Flagg NG, Gelwick KD, Lundstrom EA, Crankshaw IM, Murveit AM, Schmidt ME, Bergfeld D, Spicer KR and Tucker DS. 2014. Hydrothermal monitoring in a quiescent volcanic arc: Cascade Range, northwestern United States.
Li WC. 2010. Cenozoic "thermal cycle" mineralization in Lanping basin. Mineral Deposits, 29(Suppl.): 225-22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uo RL and Chen YR. 1996. Historical strong seismicity pattern in Yunnan.
Mao Y, Zheng DC, Li ZG and Lu JG. 2011. Study of the velocity structure in Pu'er and Xishuangbanna area. 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 34(4): 488-49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Pan GT, Xiao QH, Lu SN, Deng JF, Fing YM, Zhang KX, Zhang ZY, Wang FG, Xing GF, Hao GJ and Feng YF. 2009. Subdivision of tectonic units in China. Geology in China, 36(1): 1-2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Tong W and Zhang MT. 1994. Thermal Springs in Hengduanshan Area. Beijing: Science Press, 1-32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contents)
Wand X, Zhao GZ, Tang J, Xiao QB, Chen XB, Wang JJ and Cai JT. 2008. Preliminary analyses of the deep electrical structure and decollement structure in Ning'er seismic area-Ⅰ. Seismology and Geology, 30(2): 516-52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ang JH, Yin A, Harrison TM, Grove M, Zhang YQ and Xie GH. 2001. A tectonic model for Cenozoic igneous activities in the eastern Indo-Asian collision zone.
Wang JY and Huang SP. 1988.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heat flow data in the China continental are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7):
(in Chinese)
Wang JY, Xiong LP and Pang ZH. 1993. Low-medium Temperature Geothermal System of Convective Type.
Weis P, Driesner T, Coumou D and Geiger S. 2014. Hydrothermal, multiphase convection of H2O-NaCl fluids from ambient to magmatic temperatures: A new numerical scheme and benchmarks for code comparison.
Zhang Q, Jin WJ, Li CD and Jiao ST. 2014. Magma thermal field: I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 with geothermal field.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30(2): 341-34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ao CP, Ran H and Chen KH. 2006. Present-day magma chambers in Tengchong volcano area inferred from relative geothermal gradient.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2(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u CY, Xia WJ, Yi HS and Wei YJ. 1997. The tectonic nature and evolution of Mesozoic Laping-Simao basin.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4(4): 23-3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云南省志&#183;温泉志》编纂委员会. 1999. 云南省志&#183;温泉志.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304
陈学波, 李金森, 赵静娴, 司洪波, 董保丰. 2004. 三江构造带基底构造特征与强震活动关系. 见: 陈运泰等主编. 中国固体地球物理学进展——庆贺曾融生教授诞辰七十周年. 北京: 地震出版社, 41-54
邓起东, 冉勇康, 杨晓平, 闵伟, 楚全芝. 2007. 中国活动构造图(1:400万). 北京: 地震出版社
管烨. 2005. 云南三江地区地壳三维构造格架与矿集区关系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管烨, 王安建, 李朋武, 曹殿华, 刘俊来. 2006. 云南兰坪-思茅盆地中轴构造带的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虢顺民, 汪洋, 计凤桔. 1999. 云南思茅-普洱地区中强震群发生的构造机制.
李文昌. 2010. 兰坪盆地新生代"热循环"成矿作用.
罗荣联, 陈玉茹. 1996. 云南历史强震活动图像.
毛燕, 郑定昌, 李正光, 卢吉高. 2011. 普洱西双版纳地区的速度结构研究.
潘桂棠, 肖庆辉, 陆松年, 邓晋福, 冯益民, 张克信, 张智勇, 王方国, 邢光福, 郝国杰, 冯艳芳. 2009.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佟伟, 章铭陶. 1994. 横断山区温泉志.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326
汪晓, 赵国泽, 汤吉, 肖骑彬, 陈小斌, 王继军, 蔡军涛. 2008. 宁洱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发震构造初析(一).
汪集旸, 黄少鹏. 1988. 中国大陆地区热流数据统计分析.
汪集旸, 熊亮萍, 庞忠和. 1993. 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 北京: 科学出版社, 67-82
张旗, 金惟俊, 李承东, 焦守涛. 2014. 岩浆热场: 它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地热场的区别.
赵慈平, 冉华, 陈坤华. 2006. 由相对地热梯度推断的腾冲火山区现存岩浆囊.
朱创业, 夏文杰, 伊海生, 蔚远江. 1997. 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洱地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