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蒿有什么功效

当前位置: >
菊科蒿属植物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阴干用。
苦、辛,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用于肝炎,阑尾炎,小儿惊风,阴虚潮热;外用治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
3~4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干品研粉撒患处。
《全国中草药汇编》
花坛里的图案是用什么草组成的?
花坛和花境是将多种花卉或不同颜色的同种花卉,集中栽种在特定的苗床内,使其发挥群体美的一种布置方式。它们大多设量在公园内或大型建筑物的前面、绿地中心和道路两旁等处,虽占地不多,但对美化环境、活跃气氛、提高绿化效果,有着突出的作用,是花卉应用于园林绿化的重要形式。 一、花坛 花坛是将同期开放的多种花卉,或不同颜色的同种花卉,根据一定的图案设计,栽种于特定规则式或自然式的苗床内,以发挥群体美。它是公园、广场、街道绿地以及工厂、机关、学校等绿化布置中的重点。 花带是花坛的一种。凡沿道路两旁、大建筑物四周、广场内、墙垣、草地边缘等设置的长形或条形花坛,统称花带。 (一)花坛的种类 花坛的种类可根据花坛的形状、性质、布置方式、植物材料、观赏季节等特点进行分类。如根据花坛的形状可分为圆形花坛、带状花坛、平面花坛和立体花坛等;根据植物材料可分为一二年生草花花坛、球根花坛、五色草花坛(毛毡花坛)等。依布置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两种: 1.花丛花坛:又叫集栽花坛。就是集合几种花期一致、色彩调和的不同种类的花卉,配置成的花丛花坛。它的外形可根据地形呈自然式或规则式的几何形等多种形式。而内部的花卉配置可根据观赏的位置不同而各异。如四面观赏的花坛一般是中央栽植植株稍高的种类、四周栽植株较矮的种类;单面观赏的花坛则前面栽植较矮的种类,后面栽植较高的植株,使其不被遮掩。这类的花坛设置和栽植较粗放,没有严格的图案要求。但是,必须注意使植株高低层次清楚、花期一致、色彩协调。一般以一二年生草花为主,适当配置一些盆花。 2.模样花坛:又叫毛毡花坛或模纹花坛。此种花坛是以色彩鲜艳的各种矮生性、多花性的草花或观叶草本为主,在一个平面上栽种出种种图案来,看去犹如地毡。花坛外形均是规则的几何图形。花坛内图案除用大量矮生性草花外,也可配置一定的草皮或建筑材料,如色砂、磁砖等,使图案色彩更加突出。这种花坛是要通过不同花卉色彩的对比,发挥平面图案美,所以,所栽植的花卉要以叶细小茂密、耐修剪为宜。如半枝莲、香雪球、矮性霍香蓟、彩叶草、石莲花和五色草等。其中以五色草配置的花坛效果最好。在模样花坛的中心部分,在不防碍视线的条件下,还可选用整形的小灌木、桧柏、小叶黄杨以及苏铁、龙舌兰等。当然也可用其它装饰材料来点缀,如形象雕塑、建筑小品、水池和喷泉等。 模样花坛既可独立成为一个整体,又可分散在两侧成带状。但图案纹样要朴素大方,色彩鲜艳、简洁明快。此类花坛除平面式之外,还有龟背式、立体花篮式和花瓶式等。模样花坛利用时间长,可从3~5月一直运用到9~10月。但由于此类花坛施工复杂费工,需要精细管理,多设置在园林的重要部位。 (二)花坛的设置 1.花坛的位置和形式:花坛的设置主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因地制宜地设置。一般设置在主要交叉道口、公园出入口、主要建筑物前以及风景视线集中的地方。花坛的大小、外形结构及种类的选择,均与四周环境有关系。一般在花园出入口应设置规则整齐、精致华丽的花坛,以模样花坛为主;在主要交叉路口或广场上则以鲜艳的花丛花坛为主;并配以绿色草坪效果为好;纪念馆、医院的花坛则以严肃、安宁、沉静为宜。花坛的外形应与四周环境相协调。如长方形的广场设置长方形花坛就比较协调,圆形的中心广场又以圆形花坛为好,三条道路交叉口的花坛,设置马鞍形、三角形或圆形均可。 2.花坛的高低和大小:花坛的高度应在人们的视平线以下,使人们能够看清花坛的内部和全貌。所以,不论是花丛花坛,还是模样花坛,其高度都应利于观赏。为了使花坛层次分明、便于排水,花坛应呈四周低中心高或前低后高的斜坡形式。一般花坛四周(或单面观赏花坛的最前边)高于路面,花坛中心(或单面观赏花坛的后面)高于花坛四周(或前面地面)。 花坛不宜过大。花坛过于庞大既不易布置,也不易与周围环境协调,又不利于管理,如场地过大时,可将其分割为几个小型花坛,使其相互配合形成一组花坛群,如在花坛之间开一条小径或安放上坐凳构成一个小花园,这样会收到更好的观赏效果。 3.花坛的色彩:花坛内花卉的色彩是否配合得协调,直接影响观赏的效果。如色彩配合不当,就会显得繁琐杂乱。为了合理配置花卉色彩,首先了解一些色彩方面的知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红、黄、蓝称为三原色或基本色。三种基本色之间不同比例的混合,便形成丰富多样的颜色。按色彩的配合变化,排列成色环图,如红和黄相配得到橙色,蓝和黄相配得到绿色,红与蓝相配得到紫色。这种由两种原色混合而产生的颜色称为间色。色环图中位于180°的相对的两种颜色,称为对比色,如红色与绿色,蓝色与橙色,都构成对比色。从色彩给予人的感觉上说,可分为暖色和冷色。如红色、橙色和黄色会给人以热情、兴奋的感觉,故称暖色。而蓝色、绿色和紫色则给人以沉静、凉爽及深远的感觉,故称冷色。白色属于中间色,混合在不同的颜色中,给人以调合的感觉。 整个花坛的色彩布置应有宾主之分,即以一种色彩作为主要色调,以其它色彩作为对比、衬托色调。一般以淡色为主,深色作陪衬,效果较好,若淡色、浓色各占一半,就会使人感觉呆板、单调。当出现色彩不协调时,用白色介于两色中间,可以增加观赏效果。一个花坛内色彩不宜太多,一般以二三种为宜。色彩太多会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觉。在布置花坛的色彩时,还要注意周围的环境,注意使花坛本身的色彩与周围景物的色彩相协调。如在周围都是草地的花坛中,栽种以红、黄色为主的花卉,就会显得格外鲜艳,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施工与养护管理 1.施工:花坛施工,首先要翻整土地,将石块、杂物拣除或过筛剔出。若土质过劣则换以好土,如土质贫瘠则应施足基肥。土地按设计要边缘,以免水土流失和防止游人践踏。也可求平整后,四周最好用花卉材料作边饰,不得已情况下也可用水泥砖、陶砖砌好配以精致的矮栏,更能增加美观和起到保护作用。然后按图纸要求以石灰粉在花坛中定点放样,以便按设计进行栽植。 植株移栽前将苗床浇一次水,使土壤保持一定湿度,以防起苗时伤根。起苗时,要根据花坛设计要求的植株高低、花色品种进行掘取,然后放入筐内避免挤压,散挖。将苗移到花坛时应立即栽种,切忌烈日曝晒。栽植时应按先中心后四周,或自后向前地顺序栽种。如用盆花,应连盆埋入土中,盆边不宜露出地面。不耐移植而用小盆育茵的花卉品种,则应倒出后栽种。模样花坛则应先栽模纹图案,然后栽底衬,全部栽完后,立即进行平剪,高矮要一致,株行距以植株大小或设计要求决定。五色草类株行距一般可按3厘米×3厘米;中等类型花苗如石竹、金鱼草等,可按15~20厘米;大苗类如一串红、金盏菊、万寿菊等,可按30~40厘米,呈三角形种植。花坛所用花苗不宜过大,但必须很快形成花蕾,达到观花的目的。 2.养护管理:花坛上花苗栽植完毕后,需立即浇一次透水,使花苗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提高成活率。平时应注意及时浇水、中耕、除草、剪除残花枯叶,保持清洁美观。如发现有害虫滋生,则应立即根除。若有缺株要及时补栽。对五色草等组成的模样花坛,应经常整形,修剪,保持图案清晰、整洁。 (四)花坛的更换 由于各种花卉都有一定的花期,要使花坛(特别是设置在重点园林绿化地区的花坛)一年四季有花,就必须根据季节和花期,经常进行更换。每次更换都要按照绿化施工养护中的要求进行。现将花坛更换的常用花卉介绍如下: 1.春季花坛:以4~6月开花的一二年生草花为主,再配合一些盆花。常用的种类有:三色莲、金盏菊、雏菊、桂竹香、矮一串红、月季、瓜叶菊、早金莲、大花天竺葵、天竺葵、筒蒿菊等。 2.夏季花坛:以7~9月开花的春播草花为主,配以部分盆花。常用的有:石竹、百日草、半枝莲、一串红、矢车菊、美女樱、风仙、大丽花、翠菊、万寿菊、高山积雪、地肤、鸡冠花、扶桑、五色梅、宿根福禄考等。夏季花坛根据需要可更换一二次,也可随时调换花期过了的部分种类。 3.秋季花坛:以9~10月开花的春季播种的草花并配以盆花。常用花卉有:早菊、一串红、荷兰菊、滨菊、翠菊、日本小菊、大丽花及经短日照处理的菊花等。配置模样花坛可用五色草、半枝莲、香雪球、彩叶草、石莲花等。 4.冬季花坛:长江流域一带常用羽衣甘蓝及红甜菜作为花坛布置露地越冬。
我们单位花坛里的草是三叶草
1.水蓼2.酸模叶蓼3.东方蓼4.戟叶蓼5.紫茉莉6.大花马齿苋7.马齿苋8.美国石竹9.高雪轮10.红叶掭菜11.地肤12.尾穗苋13.雁来红14.头状鸡冠花15.羽状鸡冠花16.千日红17.小黄紫堇18.珠果紫堇19.花菱草20.虞美人21.醉蝶花22.羽衣甘蓝23.菘蓝24.香雪球25.诸葛菜26.风花菜27.田皂角28.兴安黄耆29.望江南30.羽扇豆31.草木犀32.三角紫叶酢浆草33.红花酢浆草34.旱金莲35.铁苋菜36.银边翠37.东北油柑38.观赏蓖麻39.水金凤40.非洲凤仙41.黄蜀葵42.香黄葵43.苘麻44.蜀葵45.野西瓜苗46.锦葵47.三色堇48.月见草49.小窃衣50.洋桔梗51.瘤毛獐牙菜52.长春花53.福禄考54.琉璃苣55.多苞斑种草56.美女樱57.细叶美女樱58.彩叶草59.香薷60.益母草61.石荠苎62.紫苏63.一串红64.观赏辣椒65.曼陀罗66.花烟草67.碧冬茄68.龙葵69.金鱼草70.狭叶毛地黄71.毛地黄72.小紫花柳穿鱼73.红花钓钟柳74.夏堇75.毛蕊花76.九头狮子草77.风铃草78.藿香蓟79.牛蒡80.狼把草81.翠菊82.飞廉83.红花84.矢车菊85.蛇目菊86.波斯菊87.小丽花88.一年蓬89.牛膝菊90.勋章菊91.非洲菊92.向日葵93.重瓣向日葵94.麦秆菊95.泥胡菜96.狗娃花97.苦荬菜98.兴安毛连菜99.黑心菊100.毛稀莶101.桂圆菊102.万寿菊103.孔雀草104.碱菀105.苍耳106.小百日草107.百日草108.鸭跖草109.观赏谷子110.狗尾草宿根花卉1.卷柏2.木贼3.劲直阴地蕨4.分株紫萁5.溪洞碗蕨6.蕨7.掌叶铁线蕨8.猴腿蹄盖蕨9.华东蹄盖蕨10.禾秆蹄盖蕨11.朝鲜蛾眉蕨12.东北蛾眉蕨13.卵果蕨14.沼泽蕨15.虎尾铁角蕨16.荚果蕨17.球子蕨18.粗茎鳞毛蕨19.广布鳞毛蕨20.华北鳞毛蕨21.山地鳞毛蕨22.半岛鳞毛蕨23.细叶鳞毛蕨24.三叉耳蕨25.珠芽艾麻26.拳参27.火炭母28.圆穗蓼29.虎杖30.食用大黄31.大黄32.金不换33.洋铁酸模34.商陆35.石竹36.蓝灰石竹37.常夏石竹38.长筒瞿麦39.兴安石竹40.长蕊丝石竹41.皱叶剪秋萝42.大花剪秋萝43.坚硬女娄菜44.长白米努草45.毛假繁缕46.肥皂草47.重瓣肥皂草48.旱生麦瓶草49.垂梗繁缕50.川乌51.黄花乌头52.北乌头53.类叶升麻54.侧金盏花55.杂种耧斗菜56.尖萼耧斗菜57.西洋耧斗菜58.膜叶驴蹄草59.大三叶升麻60.单穗升麻61.大叶铁线莲62.棉团铁线莲63.翠雀64.宽苞翠雀65.朝鲜白头翁66.白头翁67.毛茛68.唐松草69.卷叶唐松草70.箭头唐松草71.宽瓣金莲花72.心叶淫羊藿73.朝鲜淫羊藿74.三枝九叶草75.鲜黄连76.银线草77.辽细辛78.芍药79.长柱金丝桃-80.白屈菜81.荷包牡丹82.白花荷包牡丹83.荷青花84.博落回85.辣根86.白花碎米荠87.八宝景天88.费菜89.德景天90.北景天91.细叶景天92.白景天93.垂盆草94.毛景天95.长药景天96.落新妇97.杂种落新妇98.山荷叶99.大叶金腰子100.毛金腰子101.槭叶草102.扯根菜103.龙牙草104.蚊子草105.槭叶蚊子草106.草莓107.东方草莓108.水杨梅109.鹅绒委陵菜110.蛇莓委陵菜111.委陵菜112.狼牙委陵菜113.翻白委陵菜114.莓叶委陵菜115.三叶委陵菜116.蛇含委陵菜117.地榆118.宽叶地榆119.小白花地榆120.太行花121.小冠花122.羽叶山马蝗123.甘草124.大山黧豆125.野火球126.红车轴草127.白车轴草128.山野豌豆129.北野豌豆130.歪头菜131.酢浆草132.突节老鹳草133.鼠掌老鹳草134.老鹳草135.宿根亚麻136.狼毒大戟137.白藓138.芸香139.富贵草140.榕叶蜀葵141.大花秋葵142.鸡腿堇菜143.东北堇菜144.斑叶堇菜145.堇菜146.千屈菜147.柳兰148.露珠草149.水珠草150.柳叶菜151.山桃草152.人参153.大活154.柴胡155.鸭儿芹156.短毛独活157.欧当归158.辽藁本159.细叶藁本160.绿花山芹161.变豆菜162.防风163.红花鹿蹄草164.狼尾珍珠菜165.黄花珍珠菜166.金叶过路黄167.球尾珍珠菜168.日本报春169.肾叶报春170.岩生报春171.樱草报春172.龙胆173.金刚龙胆174.柳叶水甘草175.罗布麻176.小蔓长春花177.合掌消178.潮风草179.白薇180.花葱181.锥花福禄考182.白锥花福禄考183.桃红锥花福禄考184.紫锥花福禄考185.红锥花福禄考186.丛生福禄考187.山茄子188.聚合草189.藿香190.多花筋骨草191.风车草192.活血丹193.薰衣草194.假大花益母草195.地瓜苗196.荨麻叶龙头草197.马薄荷198.牛至199.蒙古糙苏200.块根糙苏201.糙苏202.紫假龙头花203.尾叶香茶菜204.蓝萼香茶菜205.夏枯草206.蓝花鼠尾草207.丹参208.湖广草209.黄芩210.京黄芩211.并头黄芩212.绵毛水苏213.华水苏214.挂金灯酸浆215.柳穿鱼216.通泉草217.电灯花218.长尾婆婆纳219.轮叶腹水草220.透骨草221.车前222.长叶车前223.五福花224.败酱225.白花败酱226.缬草227.北缬草228.华北蓝盆花229.狭叶沙参230.轮叶沙参231.荠苊232.牧根草233.聚花风铃草234.紫斑风铃草235.荨麻叶风铃草236.桔梗237.高山著238.千叶蓍239.黄金菊240.和尚菜241.万年蒿242.白孔雀243.荷兰菊244.紫菀245.北苍术246.关苍术247.高加索菊248.大滨菊249.甘野菊250.野蓟251.烟管蓟252.绒背蓟253.金鸡菊254.东风菜255.狭叶松果菊256.松果菊257.林泽兰258.堆心菊259.赛菊芋260.欧亚旋覆花261.土木香262.旋覆花263.抱茎苦荬菜264.全叶马兰265.大丁草266.蹄叶橐吾267.鹿蹄橐吾268.盘果菊269.日本蜂斗菜270.祁州漏芦271.重瓣金光菊272.毛叶金光菊273.卵叶风毛菊274.东北鸦葱275.狗舌草276.串叶松香草277.兴安一枝黄花278.免儿伞279.菊蒿280.东北蒲公英281.白花蒲公英282.知母283.石刁柏284.铃兰285.宝珠草286.萱草287.重瓣萱草288.北黄花菜289.大苞萱草290.小黄花菜291.东北玉簪292.玉簪293.紫萼玉簪294.火炬花295.山麦冬296.二叶舞鹤草297.狭叶沿阶草298.北重楼299.玉竹300.挟叶黄精301.鹿药302.白花延龄草303.毛穗藜芦304.藜芦305.射干306.野鸢尾307.花菖蒲308.紫花鸢尾309.马蔺310.黄菖蒲311.矮紫苞鸢尾312.溪荪鸢尾313.北陵鸢尾314.黄花鸢尾315.无毛紫露草316.玉带草317.华山新麦草318.菖蒲319.水芋320.宽叶薹草321.大花杓兰球根花卉1.东北延胡素2.齿裂东北延胡索3.齿瓣延胡索4.线裂齿瓣延胡素5.角瓣延胡索6.大丽花7.菊芋8.蛇鞭菊9.细茎葱10.砂韭11.长梗韭12.山韭13.茗葱14.平贝母15.风信子16.条叶百合17.垂花百合18.亚洲百合19.东方百合20.毛百合21.东北百合22.卷丹23.大花卷丹24.山丹25.葡萄风信子26.绵枣儿27.郁金香28.洋水仙29.晚香玉30.葱兰31.韭兰32.番红花33.唐菖蒲34.德国鸢尾35.魔芋36.朝鲜天南星37.半夏38.大花美人蕉水生花卉1.芡2.莲3.萍蓬草4.睡莲5.丘角菱6.蔷菜7.泽泻8.三裂慈姑9.凤眼莲10.雨久花11.梭鱼草12.芦苇13.菰14.狭叶香蒲15.宽叶香蒲16.荆三棱17.水葱18.花叶水葱19.水生美人蕉蔓生花卉1.啤酒花2.山荞麦3.穿叶蓼4.两色乌头5.白花乌头6.宽叶蔓乌头7.紫花铁线莲8.辣蓼铁线莲9.大花铁线莲10.蝙蝠葛11.北马兜铃12.两型豆13.野小豆14.野葛15.大叶野豌豆16.风船葛17.赤爬18.萝蘼19.林茜草20.打碗花21.牵牛22.圆叶牵牛23.茑萝24.葵叶茑萝25.轮叶党参26.党参27.薯蓣二、新引进的荷兰花卉品种1.萱草2.火把莲3.沿阶草4.油点草5.珍珠菜6.报春花7.松虫草8.美国薄荷9.猫薄荷10.鼠尾草11.荆芥12.网脉荆芥13.水苏14.大戟15.黑顶藻16.落新妇17.岩白菜18.矾根19.鬼灯檠20.黄水枝21.天蓝绣球22.象牙参23.花葵24.小蜀葵25.景天26.风铃草27.桔梗28.紫菀29.矢车菊30.秋英31.蓝刺头32.泽兰33.马兰34.橐吾35.金光菊36.松果菊37.蓍草38.山桃草39.月见草40.加拿大马鞭草41.老鹳草42.耧斗菜43.银莲花44.升麻45.飞燕草46.白头翁47.金莲花48.大花飞燕草49.嚏根草50.假升麻51.蚊子草52.委陵菜53.地榆54.刺芹55.糖芥56.山地庭芥57.剪秋萝58.丝石竹59.淫羊藿60.龟花61.毛蕊花62.婆婆纳63.腹水草64.沟酸浆65.紫露草66.荷包牡丹67.鸢尾68.窄叶庭菖蒲69.牛舌草70.肺草71.聚合草72.波罗花索
万年蒿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铁杆蒿【别名】白莲蒿,万年蒿【来源】菊科蒿属植物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阴干用。科名 菊科拉丁名 compositae属名 蒿属学名 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地理分布:铁杆蒿(别名白莲蒿、万年蒿),除高寒地区外,几遍布全中国;日本、朝鲜、蒙古、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俄罗斯、克什米尔地区也有。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半灌木状,高30~100厘米。茎直立,基部木质化,多分枝,暗紫红色,无毛或上部被短柔毛。茎下部叶在开枯萎;中部叶具柄,基部具假托叶,叶长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3~14厘米,宽3~8厘米,二至三回栉齿状羽状分裂,小裂片披针形或
条状披针形,全缘或有锯齿,羽轴有栉齿,叶幼时两面被丝状短柔毛,后被疏毛或无毛,有腺点;上部叶小,一至二回栉齿状羽状分裂,头状花序多数,近球形或半球形,直径2~3.5毫米,下垂,排列成复总状花序,总苞片3~4层,背面绿色,边缘宽膜质;缘花雌性,10~12枚;盘花两性,多数,管状;花托凸起,裸露。瘦果卵状椭圆形,长约1.5毫米,细胞染色体:2n=18。【性味归经】苦、辛,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用于肝炎,阑尾炎,小儿惊风,阴虚潮热;外用治创伤出血。【用法用量】 3~4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干品研粉撒患处。饲用价值:适口性中等。羊、骆驼喜食,其次是马,牛多不采食。冬春季节马喜食有所提高,蛋白质含量高于禾本科牧草,纤维素含量较少,为14.16%,结实期纤维素为21.56%。含脂肪较高,是秋季家畜抓膘及春季恢复体膘的优良牧草。生长后期纤维素增加也不显著。【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声明:小鱼健康网所有内容均由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登载此文只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中医中药、养生及医学具体治疗及选购等,请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相关频道:当前位置: >
小时候,在医生他那个村有一个老爷子,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村里人有个病痛什么的,都会找他看。医生常常喜欢去老爷子家串门,看他一边摆弄那些药材,一边嘴里唠唠叨叨汤头歌a。但这位老爷子生怕有人来偷师学艺,嘴巴里念叨的汤头歌也是嘟嘟囔囔的,外人是听不清楚的。有一次,医生死磨硬赖让他教医生一首汤头歌,老爷子琢磨一会,便张口就来:“三月四月蒿,传与后人要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四月当柴烧。”这首“汤头歌”医生至今记忆犹新。长大后翻阅时才发现,它算不上是一首汤头歌,只能算是一首有关茵陈蒿的诗歌。茵陈蒿是一味有名的药材,它首当其冲的作用是治疗肝炎。关于茵陈蒿的来历据说,华佗在世时,有一个病人身目俱黄,全身没有力气,人也消瘦了。这天,他拄着拐杖,一步一哼地来找华佗给他治病。华佗见病人得的是黄疸病,皱着眉摇了摇头说:“眼下都还没有找到治这种病的办法,我也无能为力啊”!病人见华佗也不能治他的病,只好愁眉苦脸地回家等死了。半年后,华佗又碰见那个人,谁料想这个病人不但没有死,反而变得身强体壮,满面红光的了。华佗大吃一惊,急忙问怎么回事?原来,那个人回家后,没有粮食吃,就吃了一个月的野草,没想到病全好了,那种草,就是青蒿。于是,华佗便弄了很多青蒿回家。回到家,华佗就用青蒿试着给黄疸病人下药治病。但连试用了几次,病人吃了没有一个见好的。华佗还以为先前的那个病人认错了草,便又找到他,责问:“你真的是吃青蒿吃好的?”“没错。”华佗想了想又问:“你吃的是几月里的蒿?”“三月里的。”“春三月间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也许是三月里的青蒿有药力。”第二年开春,华佗又采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试着治黄疸病的人。这回可真灵!结果吃一个,好一个。而过了春天再采的青蒿就不能治黄疸病了。为了把青蒿的药性摸得更准,等到第二年,华佗又一次作了试验,他逐月把青蒿采来,又分别按根、茎、叶放好,然后给病人吃。结果华佗发现,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黄疸病。为了使人们容易区别,华佗便把可以入药治黄疸病的幼嫩青蒿取名叫“茵陈”,又叫“茵陈蒿”。他还编了四句话留给后人:“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与后人要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四月青蒿当柴烧。”后来,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用茵陈蒿、梔子和组成了治疗湿热黄疸的专方,为历代医学家所首选,这个方子便是茵陈蒿汤,来源于《伤寒论》。黄疸病的主要特征是黄,有句话叫“身黄如橘子色”,患者没有出汗,或者仅仅是头部出汗,小便不顺畅,腹部稍稍有点胀,吃不下东西,吃了就感觉很头晕,心里很烦闷等症状。而此方中,茵陈蒿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黄疽的要药,由于其性寒凉,善于清热利湿退黄,尤其擅长治疗湿热黄疸,大黄苦寒,通腑泄热,利胆退黄,可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大便排出,梔子苦寒,清热利湿退黄,使体内湿热之邪通过小便排出。三药合用,共同起到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说到黄疸,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新生儿。
刚刚出生的婴儿由于胆红素异常会引起黄疸偏高,黄疸偏高又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婴儿出生后的半个月内自行消退,如果婴儿的黄疸不是逐渐消退,而是逐步加深,那么就是病理性黄疽,需要药物治疗了。那年夏天,医生回老家探亲,正巧赶上隔壁家张婶的媳妇生孩子。张婶已经将近七十岁了,儿子结婚五六年了,媳妇的肚子一直没动静,这好不容易怀上了,可把一家大小高兴的。快到临产的时候,特意叫了一辆车,把媳妇拉倒镇上医院去生产,天如人愿,她家媳妇顺产生下一个大胖小子,足足有7斤重。三天后,她媳妇带着孩子出院了,张婶挨家挨户给送了两个喜蛋。过了两三天,张婶突然跑到医生家,说她家的宝贝孙子不知道怎么了,全身皮肤包括脸上,眼睛都发黄,尿出的尿也是黄的。问医生怎么回事?一听到这,医生赶紧跑到她家看看,刚一进门,就听到孩子哭闹不停,摸摸额头很烫,赶紧拿出温度计量量。再看看舌苔则黄腻,小手的指纹则是红紫色的,摸摸孩子的妈又没有其他家族遗传病史,妈妈都予以否认。温度计拿出来后,发现高烧达到39度,于此,医生确定他为新生儿湿热型黄疸,应当清热利胆,祛湿退黄,便用茵陈蒿汤加减方,组方茵陈15克,、大黄、、各6克,3克,竹茹、、枳壳各6克,、麦芽各10克,一共3剂。3剂过后,孩子的体温下降了,黄疸也退了不少,医生再给他开了3剂,黄疸全部消退。医生去看他的时候,正在香甜地睡着呢,脸上的皮肤红嫩红嫩的。小孙子的病好了后,有着“大喇叭”称号的张婶把这个消息传播到全村了,村里上上下下都在议论着。村头的李大妈感叹说,几副药就把孩子的黄疸治好了,前段时间她家的小孙女也是黄疸肝炎,带到医院去治疗,又是打针,又是吃药一下花了两千多块,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才好了。其实,远远没有那么神奇。在《幼科铁镜》中,有一句这样的话:“胎黄由娠母感受湿热,传于胎儿,故儿生下,面目通身,皆如金黄色。”说的是,新生儿的黄疸是由于母亲在怀孕过程中受湿热所致,所以生下的孩子全身都是金黄色。而由于新生儿的五脏六腑非常娇嫩,代谢能力差,容易感受湿热之邪毒。什么是湿热呢?简单地说就是桑拿天,天气非常闷热,不透风,人在这种环境中生存,非常不舒服,容易出现疲倦,不振,口苦等症状。新生儿脾胃传输功能低下,湿热容易困脾、内蕴,郁而结之,重蒸肝胆,肝失疏泄,胆汁分泌不循常道、外溢,上至头面,下至膀胱,外达肌表,所以出现全身皮肤金黄色。方中茵陈蒿为利热利湿之圣药,再配合黄连、黄柏、山栀可清泄三焦之湿热,黄连又可清热燥湿,使湿热从大小便里排出;腹胀、纳呆、呕吐加厚朴、枳壳行气宽中,佐神曲、麦芽,消胀除满,大黄功在荡涤肠胃中蕴热,通腑散结;半夏、竹茹降逆止呕,竹茹性寒,尤其善于止热呕。整个方药合用,共同起到清肝利胆退黄的效果。但由于寒性药物较多,新生儿脾胃虚弱,量不宜太多。然而,由于新生儿黄疸,病因病机复杂多变,应随证辨治,用药不可雷同。此方不仅仅针对新生儿黄疸有效,凡是湿热黄疸,都可以对症下药。很多患者反应,服用此药后,小便次数增多,而且颜色很黄。这是正常现象,原因是茵陈蒿、大黄、栀子三药本身含色素较多,口服后,颜色就从小便排出,再加上体内的黄疸也要经从大小便排出,小便是祛除湿热之邪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张仲景有句话也恰恰解释了这个原因:“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现代临床中,多用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乙型肝炎、、胆囊炎、肠伤寒、病所致的溶血性黄疸等属于湿热内蕴证者。
相关阅读:
最新热点:
大家正在看什么
523490人看过
321116人看过
317746人看过
250774人看过
230091人看过
219910人看过
215100人看过
211440人看过
210866人看过
193774人看过
192468人看过
175461人看过
151945人看过
146727人看过
138190人看过当前位置:
茼蒿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
含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茼蒿有养心补脾胃、降压、助消化的功效与作用。
茼蒿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简介
茼蒿又名,属菊科植物,具特殊清香气味,原产地中海,进入我国也有900多年的历史了。茼蒿我国普遍栽培的茼蒿有大叶和小叶两大形态类型。大叶茼蒿又叫板叶茼蒿或圆叶茼蒿,叶宽大,叶片缺刻少而浅,品质佳,产量高,栽培比较普遍;小叶茼蒿又叫花叶南蒿或细叶茼蒿,叶狭小,叶片缺刻多而深,香味浓,产量低,栽培较少。
茼蒿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选购方法
茼蒿喜凉爽,厌高温,春秋两季都可播种,但以秋播为主,因为秋季生长期长,产量高,11、12和3、4月为最佳食用期。蓬蒿茼蒿以嫩茎叶供炒食。春秋季正是虫害盛发季节,但因茼蒿具有特殊气味,很少生虫,不必喷洒农药,所以无农药污染之虑,可以放心食用。
茼蒿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营养成分
现代营养学研究指出,茼蒿富含矿物质、、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C、胆碱、挥发油等。茼蒿可见,茼蒿是一种污染轻,营养丰、高水分、低热能的蔬菜。
茼蒿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功能主治
茼蒿性平,能补脾胃、清血、养心、降压,助消化,利二便,去痰湿。脾胃虚弱,气胀食滞,口臭痰多,二便不畅者,多吃茼蒿有益。
茼蒿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食用方法
茼蒿食用部分为幼嫩茎叶,其味道清香,脆嫩可口,可切断加盐、香油、味精等凉拌,十分爽口;也可荤素炒食,烧、做汤、做馅等。此外,做冬季火锅涮料,别具一番风味。
下载次数:0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本站词条内容(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合作咨询: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青蒿的功效与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