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s5用什么机油好尾箱下面的叫什么?

热门搜索:
现在自主品牌的整体品质不输给合资品牌车型,但在动力和调校这块一直是软肋,而这台车则让我感觉到,自主品牌还是有实力造出一台有点驾驶乐趣的车。&1.5T+CVT是在1.6L车型上市半年后推出的,仅有三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0.68万-12.38万元。价格上与之前1.6L车型8.98万-11.38万元的价格交错,但两者的差别不只是在动力上面,配置上也会有所增加。
外观:增加颜色 配置变化
没有向着那种硬派的造型发展,走的是时尚、运动路线。1.5T车型在外观设计上和已经上市一段时间的1.6L手动挡车型相比基本没有变化,甚至在上找不到任何关于&T&或是&CVT&的特殊身份标识,由此可见也是够低调的。
虽然这款车上市有一段时间了,但是耀眼的蓝色涂装依然是公路上的焦点,多种颜色涂装也是的一大特色,鲜艳的颜色让看起来不那么呆板,更能符合年轻人的喜爱。这次在其已有7种的基础下,新增加了名为&中国红&的涂装,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
尺寸上是的软肋,相比、这些车型而言,的尺寸实在是太小了,长度还不到4.4米,但达到了2630mm,比还要长,虽然比竞争对手没有优势,但差距没有在外形上那么大。160mm的在阵营中有些低了,但这却为它优秀的操控性打下了基础。
外观配置上,可以看到的是 1.5T的三款车型都放弃了的使用,而1.6L的顶配车型有此项配置,这可能是为了节省成本考虑。不过1.5T的顶配车型加入了比较有科技感的无钥匙进入功能,可以通过主驾驶或是尾门感应解锁。
2内饰/配置:运动风格 配置具有性价比
内饰/配置:运动风格 配置具有性价比
1.5T的内饰设计也和之前的1.6L车型没有明显区别,只是在配置及用料上发生了细微变化。双色搭配的内饰、炮筒式等共同传递出了很强的运动感,内饰设计虽然有着诸多的时尚在里面,但没有一味的追求豪华的风格,在做工和材质的使用上也比较令人满意。
把一些1.6L中高配车型才有的配置作为全系标配,还加入了座椅电动调节、等配置,这也能让消费者感觉多花出的钱不仅仅是只贵在了和上面。而且通过细节处,这次测试的1.5T车型比之前同时测试过的非量产版1.6L车型在制造工艺上有所提高。
空间方面我们之前已经做过详细介绍,请点击下图进入相关文章
3动力:配CVT变速箱 加速时间11.68s
动力:配CVT 11.68s
1.5T是由现售的HMA GN15改进而来,采用了全铝缸体、多片式齿形静音链条等技术,为120kW,峰值扭矩223Nm,单从数据来看,要优于等竞争对手,只是由于配备了CVT,可能在加速方面会让这台的潜力不能完全发挥出来,但CVT照顾了日常行驶的舒适性,也弥补了1.6L车型只有手动挡的不足。
动力输出平顺是的一个亮点,只不过1.5T的动力输出在直观感觉上略显单薄,后续能力差了一些。平顺的调校,再加上CVT的特性,会让人感觉这台车开起来非常顺畅,急加速时不会有明显底气不足的感觉,也不会有涡轮介入后那种突兀的感觉。
0-100km/h加速成绩:11.68秒
起步时会有明显的打滑,搭载的佳通以舒适性和经济性为主,抓地力还是相对差了一些。如果将油门控制在2000转以上来起步,电脑会自动启动CVT保护程序,切断燃油供给。整个加速过程都非常平顺,过了4000rpm以后指针的上升开始变缓,最终破百的加速成绩为11.68秒,之前测试手动挡的1.6L车型成绩为12.1秒。
100-0km/h成绩:40.09米
的整个过程还算是比较均匀的,g值的上下波动没有超过0.1g,ABS工作的十分积极,不会产生任何跳动。的行程在之中算比较小的了,在全力时姿态较好,扎头的现象并不严重。几组测试得出的数据都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这也归功于标配了前后盘刹。之前1.6L车型的最好成绩达到了38.84米,而这次测试的1.5T车型,由于车重有所增加,再加上测试当天气温较低,最好成绩为40.09米,但也已经接近了优秀的水平。
4驾驶:整体调校偏运动 发动机噪音稍大
驾驶:整体调校偏运动 噪音稍大
比起多数的型,在上的调校更注重了一些驾驶乐趣。能在中找到像、5这些运动风格的车并不多,自主品牌中基本没有。但这台车还真有那么点意思,虽然不能称作是运动车型,也不能和主打运动的一些车型相比,但它身上还是可以找到那么点激烈驾驶带来的乐趣。
在经过较长波动的路面时,的收放很有节奏,没有一丝的拖沓,而在经过减速带等坑洼路面时,也能够保持稳定,不会产生横向的跳动,方向盘的路感谈不上清晰,但也能适当的给驾驶者反馈。液压的回弹力较强,方向盘的手感很紧绷,回馈力度比较充足,整个转向过程就像是在抻拉一根橡皮筋。
虽然是一台,但让我找到了很久在身上都没有体会到的驾驶乐趣,所以情不自禁的就把它带到了山路上,来看看它骨子里到底有多少运动基因。
在上山的路上,动力的输出开始变得不那么自如,始终需要把保持在2500转以上,才能不让提起来的势头被浇灭。切换到手动模式,动力的输出依然是半梦半醒的状态,毕竟是一台CVT车型,即使手动模式也是电脑模拟出来的。
在九曲十八弯的山道中,的可以给予车体比较充分的支撑,避震显得很有韧性。换装1.5T动力系统后,的车重增加了85kg,这85kg倒是增加了些车头的稳定性。但由于使用了更偏向和节能的,所以让在弯道中的抓地力稍显不足,再加上C的介入时间较晚,在高速状态下入弯总能感觉到车尾来回摆动。
噪音:怠速噪音值45.6分贝 噪音偏大
在噪音控制方面表现的比较一般,虽然舱内配备了隔音棉,但在怠速状态下噪音还是有些大。不过对环境噪音的隔绝能力还是比较不错的,全车采用NVH静音工艺,共有28处隔音层设计,高速行驶时,只能感觉到噪音,风噪及的噪音被抑制的比较出色。
5油耗:百公里油耗7.96升 燃油经济性较高
:7.96升 较高
测试是这台车的强项,我们模拟了高速环路、拥堵路况以及乡镇公路这些日常经常遇到的路况环境,将空调恒温设定在了25度,行使了103.5公里之后,测得的成绩为7.96升。
的1.5T+CVT组合在测试中还是表现非常不错的,在80km/h等速巡航状态下,的转速只有1800rpm左右。的行车电脑只能够显示瞬时,无法计算出平均。官方给出的工信部综合路况测试为8.0L,与我们测试得出的数据基本一致。
总结:拥有驾驶乐趣 性价比较高
这台我开了一周的时间,从刚开始提车时有一点抵触到开出了乐趣也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在自主品牌中,能开出那种紧实感觉的车并不多,多数品牌在造车时都被&潜规则&束缚,把造的很大,离地间隙很高,很舒服,恨不得每台车开起来的感觉都一模一样,无非是质量之间的差异。偶尔开到感觉不同的车,还是能带来不少惊喜的。
对于下的9款车而言,搭载1.5T+CVT动力系统车型的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从配置来看,1.6L高配车型上的部分配置被1.5T车型作为全系标配,而且没有自动挡车型也是1.6L车型的一个软肋,CVT无论从舒适度还是的表现上都做的比较出色,所以我个人更推荐1.5T+CVT车型。和、这些竞争对手相比,虽然在品牌知名度上,存在着一些劣势。但在配置及技术上,还是占有一些优势的。
责任编辑:
按键盘上的"& &"键也能翻页
用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或给您的好友,
文章标签:
微信扫一扫或关注微信号:yicheweixin
一起聊聊汽车那点事儿!
51张59张21张411张
<dd class="huifu huifu_时长:04:07<dd class="huifu huifu_时长:04:32
7.68-13.56万7.48-8.88万9.98-14.68万8.98-15.28万7.29-12.39万6.74-9.10万
收藏成功!&&
用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或给您的好友,404 - 未找到文档
您在寻找什么商品吗?
很抱歉。您输入的网址在我们的网站上无法正常显示网页热门搜索:
这回评测的是运动版,说来也巧,前阵子刚刚开过及,另外又参加了新款的试驾,然后现在接到了评测的任务,刚好这一系列车型又形成了竞争的关系,面对其余竞争对手,自身的优势又在何处?下面就来一起聊聊。
运动版这款车在前不久的进行了上市,整体共分为4款,售价区间为8.98万元-10.68万元,自打上市以来就拥有极高的关注度,而运动版本车型与普通版最大的变化就是其6MT+1.5T发动机的动力组合,外观与内饰的变化并不大。
厂商指导价
7.98万-11.68万元
9.98万-16.28万元
10.88万-14.48万元
9.39万-15.09万元
的整体外形设计由意大利LD&#39;A公司与共同打造,最具个性的我认为就是前脸的设计,乍看上去有没有点Fendi品牌&小怪兽&的意思?(我并非在做广告...)而实际这款车主打的也是年轻消费群体,另外运动版的车型相比普通版主要有四处变化,分别是:锋刃式五幅轮圈、红色卡钳、红色&T&尾标、镀铬饰件。
带透镜的前大灯、、红色LOGO迎宾氛围灯、无钥匙进入、,以上这些配置还是会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另外在尺寸方面,面对同级别竞争对手要相对较小一些,尤其在前后排的头部空间表现上,如果您对空间比较关注,可直接前往第三页。
2内饰/配置:运动风格 配置具有性价比
内饰/配置:运动风格&配置具有性价比
身为运动版车型,自然要有一个相搭配的内饰才行,采用红黑双色搭配的内饰,整体看上去不仅时尚同时也很运动,&V&字造型的中央出风口和音响按钮造型比较新颖活泼,做工方面值得表扬,尤其是中控台大面积采用了软性材质的处理,同时在细节方面的做工也不逊色于同级别车型。
配置方面是该车的亮点之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它拥有的这套360度全景影像功能,其不仅能够提供由四方位影像拼合而成的全景影像,而且在车速低于20km并打时,能够自动显示转向一侧情况与画面,以达到减少盲区增强安全性的目的。应该说这项功能在10万元价位的自主车型上并不多见。但这其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驾驶员在正常坐姿状态下无法触碰屏幕进行操作,以及摄像头所传递的图像清晰度也有待提升。
3空间:前后排头部空间略小 储物空间够用
空间:前后排头部空间略小&储物空间够用
在文章第一页我就有说过此车空间不足的问题,虽然2630mm所带来的腿部空间,在这个级别并不算吃亏,但前后排的头部空间就要相对压抑一些了,身高1.82米的体验者经过实际体验,前后排的头部空间给出了相同的答案,虽然后排头顶上方采用了凹槽的设计,但依旧没能缓解视线低矮的问题。同时后排地板也凸起的比较高,在不得已坐满3个人的情况下,中间乘客的舒适性会打一些折扣。
行李厢常态容积
储物空间方面基本够用,前后门都设置有存放小件物品和瓶装饮料的储物空间,宽度和进深都够用。不太满意的地方在于四门按键的设计,此车很另类的将其安置在中央扶手箱的前端,习惯用左右控制的人会非常的不习惯,另外原本的按键处被设计成了储物槽,大小并不大,基本装不了什么东西。
4动力:1.5T发动机+6速手动变速箱11秒破百
测试:1.5T+6速11秒破百
动力方面搭载了首款自主研发的1.5T,整体为全铝缸体、多片式齿形静音链条等技术,为120kW,峰值扭矩223Nm,单从数据来看,要优于等竞争对手,而此次的运动版车型在调校上并没有什么变化,与老款完全保持一致。
最大功率(kW/rpm)
峰值扭矩(Nm/rpm)
<font color="#.5T涡轮增压
<font color="#0/6000
<font color="#3/4000
<font color="#.6L自然吸气
<font color="#/6000
<font color="#0/4000
<font color="#.5T涡轮增压
<font color="#0/5600
<font color="#0/
<font color="#.4L自然吸气
<font color="#0/6000
<font color="#0/
<font color="#.8T涡轮增压
<font color="#0/
<font color="#0/
<font color="#.0L自然吸气
<font color="#6/
<font color="#0/
<font color="#.5T涡轮增压
<font color="#2/5500
<font color="#5/2500
<font color="#.0L自然吸气
<font color="#2/5750
<font color="#2/4500
<font color="#挡手动/6挡手动/CVT
<font color="#挡手动/4挡自动
<font color="#挡手动/6挡手自一体
<font color="#挡手动/CVT
变化最大的源于这台6速手动变速箱,它给我的第一感觉非常友好,入挡轻松省力,挡位也很清晰,唯一不足就是换挡行程有些长。的点位调校比较适中,力度回馈也很轻盈,拥堵路面下抬脚过快也不至于导致熄火,所以稍微抬起左脚车辆就可前进,当然这也和变速器1挡降低的齿比有很大关系。
加速成绩:11.88秒/成绩:40.88米
为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动力表现,我们选择了关闭C电子稳定系统,经过反复测试,我们将起步的转速控制在3000rpm左右,虽然仍然出现了打滑现象,但已经将浪费的动力降至最低。通过加速曲线图就能看出,由于起步打滑,所以浪费了大约0.3秒的时间,1挡的最大G值接近于0.55G,之后的二挡维持在0.2G、三挡0.1G左右,在时速超过50km/h,整体的动力输出基本趋于平顺,不过面对同级别配有的车型来讲,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在整个测试的时候,通过曲线图可以看出G值并未出现明显大幅度的变化,曲线十分平稳。速度攀升至100km/h,全力可以明显察觉ABS在一直&勤快的工作&,前经过一次压缩回弹后,中后段G值也能保持的较为平稳,的力分配稳定且平均,姿态也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点头儿&现象,经过几次的测试之后也未出现热衰退。
5驾驶:动力基本够用 悬挂整体调校偏硬
驾驶:动力基本够用&整体调校偏硬
在日常驾驶时,这台1.5T的低速扭矩表现比较出色,起步带动近1.4吨的车身并不费力,官方提供的数据在1000rpm涡轮便会介入,1800rpm达到全扭矩输出,但实际体验2000rpm转速以下的动力表现并不是很给力,深踩油门后,车速的提升显得不紧不慢,只有超过2000rpm时才可明显察觉涡轮增压的介入,同时车辆的动力输出也变得有力起来,此时加挡能够让动力输出更加平稳,之后表现良好的动力输出可以一直保持到3500rpm左右。
会在相应的转速区间提示该升入的挡位,这点设计我认为还是不错的,尤其针对一些新手尤为的管用,好处在于不会让经常保持高转速的运行,同时也避免了新手经常出现的一些误操作。
前悬挂类型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带稳定杆)&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后悬挂类型
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带稳定杆)&
双横臂式独立悬架
多连杆式独立悬架
双连杆式独立悬架
最小离地间隙(mm)
<font color="#0
<font color="#0
<font color="#3
<font color="#0
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这也是大多数所采用的类型,避震阻尼比较大,整体调校偏硬一些,当经过不平整路面的时候,可以很好的吸收来自路面的冲击,从而保证车内人员的舒适性,此时的表现也很出色,整体十分扎实且带有一点的韧性,以上均为正常平稳驾驶,如果要是偶尔激烈驾驶,这套就很难适应了,面对急转弯的路段整体的支撑性明显不足,导致车内乘客的倾斜角度较大,影响了整体乘坐舒适度。
在噪音的控制上很出色,厂商在里配备的隔音棉很厚道,即便自身配备涡轮系统,但开起来的噪音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从图表中就能看出,从怠速到时速120km/h,虽然要高于我们给出的参考范围,但整体基本相差不多。
为了尽量能够模拟到绝大部分车主们的真实用车环境,测试的路况涵盖了日常当中的环路、拥堵路段以及部分高速。测试的里程为105.2公里,平均速度也只有29km/h,消耗92号9.26升。最终测得的百公里平均为8.8升,对于这个级别的车型来讲表现还是不错的。
总结:通过几天对的接触,这款车给我留下的印象正如标题所示,配置与动力是其最大亮点,360°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系统也是同级别不太常见的,而1.5T搭配6速的组合,在日常的驾驶中开起来也很轻快,同时在上也有着不错的表现。不足的地方就在于其整车的乘坐空间,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座椅设计的有些过高,从而这也导致了前、后排乘客头部空间的不足。总而言之,海马S5相比起其它竞争对手,在品牌知名度上存在着一些劣势,但技术及配置上自身优势还是很大的。
责任编辑:
按键盘上的"& &"键也能翻页
用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或给您的好友,
文章标签:
微信扫一扫或关注微信号:yicheweixin
一起聊聊汽车那点事儿!
51张59张21张411张
<dd class="huifu huifu_时长:04:07<dd class="huifu huifu_时长:04:32
7.68-13.56万7.48-8.88万9.98-14.68万8.98-15.28万7.29-12.39万6.74-9.10万
收藏成功!&&
用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或给您的好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马s5是什么发动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