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项羽为什么乌江自刎刎算孔子说的杀身成仁吗

浅析杜牧、王安石与李清照对项羽乌江自刎的评价 -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浅析杜牧、王安石与李清照对项羽乌江自刎的评价
导读:浅析杜牧、王安石与李清照对项羽乌江自刎的评价,摘要: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悲情英雄,本文主要从咏史诗的特点、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人物性格、身份等角度来分析比较李清照,关键词:乌江自刎、杜牧、王安石、李清照、评价,项羽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悲剧色彩的英雄人物,人们对项羽乌江自刎一事的看法各有千秋,杜牧的《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王安石的《乌江亭》,他们对乌江自刎一事的评价,同一史实却受到
浅析杜牧、王安石与李清照对项羽乌江自刎的评价
摘要: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悲情英雄,关于他的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这其中又以他乌江自刎最为慷慨悲壮,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反复咏叹的历史题材。然而不同人对他的乌江自刎一事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本文主要从咏史诗的特点、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人物性格、身份等角度来分析比较李清照、杜牧、王安石对乌江自刎之评价。
关键词:乌江自刎、杜牧、王安石、李清照、评价
项羽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悲剧色彩的英雄人物,他的一生悲剧集中表现在乌江自刎这一历史事件上。人们对项羽乌江自刎一事的看法各有千秋,杜牧的《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王安石的《乌江亭》,这三首诗可以说基本上代表了三种不同的观点,他们对乌江自刎一事的评价,褒贬不一。
悠悠五千年的中国历史遗迹,人物风流,一直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而不同身份的人他们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处理却是各说纷纭。艺术家直面现实人生,从对历史事实的思考中生或发出许多感喟许多讽慨,或发出许多联想许多假设。政治家表现出客观冷峻、诗人则多以其丰富的感情,对历史的研究思考带有更多的情感,即使是同为诗人身份,但受个人性格等的影响,所以在对史实的处理上混入了鲜明的个人色彩,同一史实却受到褒贬不同的评价。
正所谓诗中的“历史‘不必如史书中的’历史”那么确切”、“咏史诗不必凿凿指事实”的原因。一代英雄的末路,引起了许多诗人的论争。项羽应不应该过江东?他对项羽乌江自刎一事的看法各有千秋,到底能不能卷土重来?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后世诗人的心头。杜牧在《题乌江亭》中认为“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他从兵家的角度,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要注重人事。此诗的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总之杜牧的《题乌江亭》中,对项羽自刎是持否定态度的。在他看来,胜
败是兵家常事,大丈夫“包羞忍耻”能屈能伸,才算得上是个“男儿”。如果项羽当初包羞忍耻回到江东、像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凭借“多才俊”的江东子弟,重整旗鼓,他日率江东子弟再次“渡江而西”,与刘邦逐鹿中原,那么,他最后的结局不一定就是失败。 而王安石在《乌江亭》中则写到“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这首诗开篇以史实扣题,指出项羽的失败实在是历史的必然。项羽的霸业以“鸿门宴”为转折,此后逐渐从顶峰走向下坡,到了“垓下一战”,已经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彻底失败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了。项羽失败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就是他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倒行逆施,表尽人心。更为可悲的是,他毫无自知之明,至死不悟,“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他临死前的这番话,可为“壮士衰”作注脚,也可为“势难回”作证明。所以,三、四句诗人进一步深入剖析:“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以辛辣的反问指出:即使项羽真的能重返江东,但对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江东子弟还肯为他拼死卖力吗?“卷土重来”实在是痴人说梦而已。 此诗,十分辛辣冷峻,但却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好的咏史诗,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既是议论而不用议论。这需要诗人很好地掌握。对于“史”与“诗”之间的矛盾,作恰到好处的处理。因为仅将史实重复一启遍,不成为咏史;纯是议论,则变成一篇史论,不成为诗作,这首咏史诗,是王安石对楚霸王项羽躺世的感叹。诗人在这首七绝之中,既有咏史,又有议论,将“史”、“诗”二者很好地统一起来。
杜诗和王诗的不同,主要是因为他们各自的出发点和立场不同:杜牧着眼于宣扬不怕失败的精神,是借题发挥,诗人咏史;王安石则审时度势,指出项羽败局已定,势难挽回,反驳了杜牧的观点,是政治家的咏史。杜牧作为诗人他对历史提出质疑和假设,假如项羽能够回到江东,能否卷土重来也未可知的事。杜牧的咏史诗常用翻案笔法,强调历史事件中的偶然因素和个人因素,而这些与杜牧具有诗人的浪漫气质和强烈情感有关。诗体现了唐代诗人的浪漫与激情,而王安石则显示出宋代士大夫的冷峻与沉矜。政治家的客观冷静,从军事得失、人心向背等方面分析出项羽失败是历史发展之“势”决定的,非人力所能挽回。一个是
诗人的咏史诗,不能用历史真实来评断;另一个则是政治家的咏史诗,不能用艺术成就来裁决。也就是所谓的“咏史诗不必凿凿指事实”。由于身份。个人性格的影响,造成差异是无可厚非的。
杜牧凭着一种诗人的激情对项羽自刎的结局表达了自己的失望和不满,放言“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而王安石则以政治家的客观冷峻给杜牧泼上一盆冷水,反诘“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杜诗和王诗的虽然观点截然不同,却都体现了咏史诗―――尤其是翻案诗的怀疑旧论、大胆创新、独树一帜、引人深思的诗歌品质都成为了咏史诗中的名篇,为后世称道。
而对于这一历史。我国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则又有新的独到之处,她在《夏日绝句》中写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对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一事给了极高的评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些慷慨激昂的高度气节的诗句出自婉约派的代表李清照的笔中,也许这有悖于常人的理解,但是从她的性格以及此诗的写作背景不难看出,这确实是李清照的一个转折。写此诗的一个导火索是当时丈夫赵明诚被任命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知府的赵明诚没有恪尽职守指挥戡乱,而是悄悄地用绳子缒城逃跑了。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当京城已陷,他和丈夫往江西方向逃亡。行致乌江,站在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吟就了这首诗。同时,她也借此诗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她的性格多愁善感却刚强正直、勇于追求。在她的很多诗词里,流露出她在离别、家亡、国破后的感伤,让人感觉到一个“人比黄花瘦”的才女在乱世中的消沉。她始终爱国关心政治。对时局的思考和分析远远地超过了当时一介妇人所能企图的深度。看到山河破碎,朝庭不思收复中原,她忧心如焚。北宋末年,当她还是一个阅世未深的青年女子时,就对国家的日趋衰败表示了忧虑,提出了警告。也可以说她借古讽今,指责了宋朝皇帝的荒淫奢侈,抨击了权奸们的腐败误国,表现了清醒的政治眼光。
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人生道路,也就有了作者不同的思想观点,丛杜诗和李诗可以看出。杜牧出身名门,是宰相杜佑之孙,少有大志,文武兼备,尤其善读兵书,且处在军阀割据的晚唐,他很想重整河山,在他看来,大丈夫应该能屈能伸,以建功立业为重,所以他对项羽的自刻乌江不赞同,甚至
不屑一顾。而李清照处在金兵近逼的南宋,当时南宋统治者偏安于江南一隅,委曲求全,苟且偷生,毫无骨气。而李清照对朝廷无能,害得百姓遭殃,特别是自己流离失所,更是心生痛恨,不由得想起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气节来。她是多么希望当时南宋王朝能像项羽那样刚强不屈与中原土地共存亡,使百姓免遭背井离乡之苦。
其实,历史本身的是是非非在咏史诗中已经变得并不重要,因为写诗毕竟不是写史,重要的是诗人对历史传说的题咏是否有超越前人的独到见解,是否能从陈旧的史实中生发出新意。正所谓“咏史诗不必凿凿指事实”。其实杜牧、王安石、李清照他们的这三首诗都是不泥于历史定说的创新之作。由于不同人生经历、不同社会环境、不同的人物身份、性格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了他们对乌江自刎这一事件的褒贬不一。但我认为项羽乌江自刎充分体现了他的刚烈性格和英雄本色,也充分体现了项羽的侠义精神和仁爱情怀。正如鲁迅所言“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和毁灭给人看”,在我看来项羽的项羽的乌江自刎,是他悲壮激烈的英雄主义绝唱,是他英雄人生的一种完美谢幕。
参考书目:
1、 陈向春:【国古典诗歌主体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丁启阵:【诗歌与人生】
东方出版社
3、 袁行霈: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二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师晓晖;【唐诗.宋词鉴赏】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包含总结汇报、考试资料、IT计算机、人文社科、教学教材、外语学习、资格考试以及浅析杜牧、王安石与李清照对项羽乌江自刎的评价 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浅析杜牧、王安石与李清照对项羽乌江自刎的评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浅析杜牧、王安石与李清照对项羽乌江自刎的评价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当年项羽乌江自刎,从战术上说是否是正确的选择?
毕竟当时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他这边,过了江又如何?
按投票排序
战术角度来说肯定是错误选择。
只要还有撤退的可能,战术角度出发就一定会撤退。
“过江”是战术行为,“过江之后又如何”是战略选择。
你看看他的对手——刘邦:
1、入咸阳,刘邦按约定应该是“关中王”,结果被项羽打发到偏僻的汉中。鸿门宴上差点被杀。
2、彭城之战,汉军被项羽杀的睢水都无法流通,刘邦本人更是逃的失魂落魄。
3、荥阳之战,刘邦幸亏得到纪信为替身,脱身而逃,不然真的是插翅难飞。
4、广武对峙,刘邦被项羽埋伏的弓弩射中胸部,差点就射死。
乌江岸的项羽相比他对手刘邦难道会更悲催落魄吗。
自杀从战术上肯定不是正确的选择。
如果项羽肯过江,
刘邦鸿门宴时就被剁了。所以这跟战术无关。
这个问题问得,额,很搞笑。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自杀”这种优良战术。消灭个体生命是最大的恶,“自杀”简直算不得“战术”。垓下被围到突围乌江,后有追兵,前有大江、艄公,将来能不能成功,战略上不去讨论的话,渡江几乎是唯一可行的战术,这有什么好讨论的呢?
事实上我怀疑,这段根本不是信史。只是为了把故事写得悲壮,编造出来的。就像和虞姬几幕,都弄得历历在目,好似史迁同志蹲了人家的窗户根儿。真正的现场大概是追到乌江边,作困兽斗,不敌被戕。历史上,前有大江天险,后有追兵追截,“天丧予”的场面倒是比比皆是。
没啥战术好谈的
一般来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性格决定命运 在那种情况下他也不会想到什么战术问题
若是他能想到战术问题从一开始就不会走到这一步 拱手让出了江山
吴楚七国之乱
吴王刘濞被东越杀死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无关战术。
个人觉得,这可能不是一个战术层面上的问题。
天时。这是鬼扯的所谓道义上的正统,“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占天时最好的体现,也就是我打你揍你那是因为皇上要打你揍你,是应该的。楚汉争霸,已经无所谓的占天时之说,无非是谁赢了谁就是正统。
地利。这是项羽完全可以利用的因素。当然你可以说过了江刘邦也可以继续派人杀过去,或悬赏,或暗杀等等方法把项王置于死地,但毕竟这些都是被动的,换句话说还是有苟活的几率,但是项羽自己选择抹脖子,这就很不应该了,不应大将所为,纵观历史上的成功者,哪个不是脸皮厚得比城墙还结实的家伙?项老板完全可以先过去再说。
人和。过江是所谓项羽的老根据地,当然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知道哪里的防守薄弱,哪里可以搞农村包围城市,哪里的人容易忽悠,所以这里项老板也不应该草草自我了结。
个人觉得,项羽这位中国历史上顶尖的将领,并不会随随便便就自我了断,一定是有很大的考虑,比如说过江刘老板仍然有所安排,让你插翅难飞等等。
最有可能的,是项羽根本就不是自刎,而是被干掉了!
自己的部下有可能,刘邦的部下也有可能。而后世为了艺术化我们的西楚霸王,而杜撰出了自刎于江边的这么充满艺术色彩的典故。
项羽还算是贵族的后代。他没有刘邦那样脸皮厚、没底线。 社会崩坏时,通常来说是一种逆向淘汰。最没底线的人反而更易胜出。想想改朝换代时,到底谁在杀人,谁在活人。跑偏了。请折叠。
说项羽过江的,你们只是在从战略角度来看。但是项羽不是计算机,只能计算利弊,在当时的情况下,项羽最爱的女人死了,八千同去打拼的江东子弟死了,手下五大天王也死了大半。对于项羽这种重情重义的人来说,这比他一个人死了更难受!过江以后又如何?卷土重来吗?继续让江东子弟为他一个人而死吗?项羽是贵族是楚人,他深爱自己的国家民族。这时候死是最好的选择,只有他死了,楚人才会放弃抵抗,楚人的伤亡才会更小。否则,又要持续几年的乱世损伤多少人的性命?这些事情知乎上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会懂得,知乎er奉行的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全世界死了也无所谓,只要我可以封神。爱人家人朋友,对我的皇图霸业,星辰大海算个屁呀。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乌江自刎算让人感动的历史故事吗_百度知道
乌江自刎算让人感动的历史故事吗
那还里面有那一瞬间是最让人最感动的
我要写作文 那感动的一瞬间
最好能配上语言好的 再加分
提问者采纳
乌江自刎,是一段历史的落幕……悲情英雄本来可以东山再起,现代人不懂!~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6条回答
总不能因为世人的眼光来评价历史的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吧。此等霸气之人,得霸气之名,人跟人不同的。看个人对项羽的理解了。个人不认为这个是感人的历史故事,为霸气之事
不算吧 感动指的是对自身有所触动和启发
项羽乌江自刎给我的感觉只有惋惜
他为什么不能为了虞姬活下来呢
不算,我觉得那是当时的形势逼迫项羽自刎,因为江东子弟千万,可是只有一个亭长来渡他过河,可以说他没有东山在起的能力了,所以他选择了自刎。
我觉得算是吧,李清照不是也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嘛,虽然项羽失败了,但和刘邦相比的话我个人还是喜欢项羽
不算,项羽乌江自刎是他刚愎自用,不肯听取范增、亚父等人的劝告和意见而导致的,四面楚歌,英雄末路
末路英雄,红颜不舍,良驹尤随,楚歌四面,儿郎思归
绝对的感动了
算悲壮,但是不算感人,即使是感人的,也是感动相同命运的人,常人很难体真正体会这种感动
看感动什么人了。。。无颜见江东父老,英雄末路啊!!!!
回天乏术 无力回天啊,能不感动吗 大业未成身先死 ,
悲戚,感动分人
不能用感动这个词,而是悲恸!
对!可悲,可叹。
乌江自刎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项羽为何乌江自刎
&&&&&&&&&&&&&&&&&&&&&&&&&&&
项羽为何乌江自刎
&&&&&&&&&&&&&&&&&&&&&&&&&
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 何
&&& 每读《史记·
项羽本纪》,至项羽“乌江自刎”时,总令我不禁热血沸腾,慨叹万千。仿佛一种弥足珍贵的失去。历届学生总有在问:“江东虽小,亦可以称王。项羽本不必死,他究竟为何而死?”
看到最直接的的答案是项羽死前三番五次地叹息: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那么,项羽为何有“天之亡我”的思想呢?
《项羽本纪》透漏着这样的信息:“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汉王之败彭城,诸侯皆复与楚而背汉……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东门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击之……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成皋。”“汉之四年,项王进兵围成皋。汉王逃,独与滕公出成皋北门,渡河走修武,从张耳、韩信军。”“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汉王不听,项王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走入成皋。”“汉军方围钟离眛于荥阳东,项王至,汉军畏楚,尽走险阻。”
也可以从《史记》的互见法来看:
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高祖本纪》)
韩信曰:“……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於威彊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淮阴侯列传》)
当然,在项羽心目中,这些都是他的优点,才使得刘邦屡战屡败。为何最终惨败的会是自己项羽呢?
真的是这样吗?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原因呢?
《史记·刺客列传》:“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国人最讲究一个“义”字,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千百年以来,多少人慷慨从容,死不旋踵。义的表现当然不止是舍生,但悲壮的死却实实在在是义的极致,还有什么比生命的终结更令人痛惜的呢?在翻看历史时,我们总是敬服那豪情万丈大义凛然的气度。
战国时的养士之风,一直沿袭到了秦汉之时。如著名的战国四公子养士、秦末的贵族门客。门客更看中权贵对自己的尊重和待遇,提倡“仁而下士”,反对“以其富贵骄士”。
项羽也承继了贵族“义”的一面:鸿门宴中,没有杀刘邦,因项伯有一言:“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在最为困境之时,为摆脱困境要挟刘邦将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
项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项羽自刎前,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由此,我想起了几个人。
&&& 伯牙绝弦
伯牙最擅长弹琴,尤其是一曲《高山流水》,钟子期虽说是樵夫,但有很强的音乐鉴赏能力。不管伯牙心里想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的道出他的心意。钟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上再难找到听得懂他琴声的人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了。
墨家孟胜及百八十士兵
《吕氏春秋·尚德》中载,墨者钜子孟胜和楚国的贵族阳城君交好,受阳城君所托帮他守卫封地。后阳城君因参与楚国内乱而出逃,楚国决心用武力收回阳城。孟胜打算为朋友死难,并对弟子道:“吾于阳城君,非师则友也,非友则臣也。不死,自今以来,求严师必不于墨者矣,求贤友必不于墨者矣,求良臣必不于墨者矣。死之所以行墨者之义而继其业者也。”此役中,墨家弟子与孟胜共同殉难的达180人。
记载虽简短,但回首那激荡人心的殉道和殉义,其中的血性仍如锋利的刃滑破血管,仿佛感觉血液喷薄而出。
田横五百士。
(田横)既葬,二客穿其冢旁孔,皆自刭,下从之。高帝闻之,乃大惊,以田横之客皆贤。吾闻其余尚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至则闻田横死,亦皆自杀。于是乃知田横兄弟能得士也。(《史记·田儋列传》)田横,是战国时期齐王田氏的同族。齐王田广被杀,田横乃自立为王。刘邦称帝后,他率部下五百余人“入海,居岛中”。刘邦担心田横久居海岛,后必为患,乃派遣使者宣昭。途中,田横深感亡国之耻,同时羞于向刘邦面北称臣,在从容沐浴后,拔剑自刎。居留海岛的五百士听说田横已死,也一个个拔剑自刎。&
田横的义,是士可杀不可辱之义,是知耻之义,是避辱之义,上演了一场光芒四射、可歌可泣的殉主之义:此义是一道瑰丽刺目的光芒,是人性中可贵的血性和豪迈。田横的五百门客这样集体殉道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还是非常少的,这确实让人对田横的养士风格产生了很多的联想,田横确是一个礼下士人,对门客尊重非常的人,他们之间结成了了牢不可破的生死之约,田横的门客都是重义重情的死士,而从田横之死可看出,田横本人讲究气节和荣辱,也是一个贤义之人。
司马迁在文章最后饱含深情地赞叹道:“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余因而列焉。不无善画者,莫能图,何哉?”一语点破了田横五百士故事的意义。这么多于画画的人,居然没有描绘出这样悲壮的场景,这是为什么呢?被这个场景所打动的善画者终于在两千多年以后出现了。徐悲鸿作油画《田横五百壮士图》,就是被这种大义凛然的不屈从不苟且的壮举所感染,真正中国人的血性流露,相当的壮美,甚至,非常可怕。
古龙小说《孔雀翎》中高立。
高立弄丢了好朋友、孔雀山庄主人秋凤梧违背了家法而借给他的绝密武器——孔雀翎,他怀着强烈的负罪感来到孔雀山庄,准备以死谢罪。但秋风梧告诉他,孔雀翎是假的,真的早已遗失。没了孔雀翎的孔雀山庄将面临着被屠戮的危险,因而这是一个秘密,一个只有孔雀山庄主人才能继承的秘密。既然丢失的不是真的孔雀翎,似乎高立不必死了。但他还是选择了死,无悔、无憾、无疚,以死来报答好友的信任,以死来让好友的秘密继续成为秘密。
鲁迅与瞿秋白
鲁迅孤独,“朋友”不多,“知己”更寥寥,瞿秋白为其一。鲁迅录赠瞿秋白的一副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自1932夏,瞿秋白在上海跟鲁迅相识,迄1934年初,他远赴江西苏区,两人交往仅仅一年半,何以能成“知己”?文学修养精深的瞿秋白通晓俄语,鲁迅则热盼把苏俄文学译介给中国读者,鲁迅多次辗转提供外文原著,瞿秋白受托出色译成。尚未谋面之前,两人早已神交。瞿秋白就义于1935年。鲁迅特为亡友题撰挽联:“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
这些人的性格是不是有着一种奇异的相通?虽或历史,或虚构。他们有所不为,有所必为。他们并非轻贱生命,但他们愿意以死来追求一种更高的东西。李敖在《北京法源寺》中评价谭嗣同的死有一句说得很好,就是:不死,并没什么错;死了,却更对了。我们不理解,也许我们都是凡人。忽然又想到垓下之围中的虞姬,为不拖累项羽突围而自刎。项羽在冲破汉军重重包围、追杀后,为何又要选择在乌江自刎?因为,只有项羽他自己知道,当鲜红的血液在红颜知己的脖颈绽放,对他来说,苟活于世,还会有生命的额外的意义吗?即使他再次称王,又能怎样?因此,他坦然地面对后人千年的妄论——刚愎自用、妇人之仁、大失民心、儿女情长。面对自己的故人,他快意地选择了自刎,这是知己对知己的承诺。庆幸的是,千年之后,一位旷世女子横空出世。她,最擅写婉约词,但柔弱的她还能了解他的内心,发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喟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项羽为什么乌江自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