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说:三代以下,无直道也。是什么意思。求解释

  >  
蒋介石离世:毛泽东说了这三个字 众人皆惊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资料图:蒋介石逝世。
  1975年4月,杭州西湖春花绽放,柳枝摇曳,雀跃莺啼,一派生机盎然的情形,毛泽东住在这里已经两个月了。
  4月5日午夜,中国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因心脏病在台北士林寓所去世。工作人员非常高兴地将这一消息报告给毛泽东。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毛泽东并没有显示出高兴的神情,而是一脸凝重地说了三个字:“知道了。”
  没人能够了解毛泽东此时的复杂心情。
  的确,蒋介石和毛泽东曾是一对“老冤家”。从1927年开始,这两位20世纪不可或缺的重量级政治人物,缠斗了大半辈子。但到了1970年代,他们都步入晚年时期。当年的恩怨情仇已渐渐淡化。
  在蒋介石这边,出现了越来越强烈的思乡之情。他多次公开反对“两个中国”的主张。日,蒋介石在与日本首相谈话时说,美国由于不愿卷入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漩涡,于是有了两个中国的想法,借此苟安于一时,殊不知两个中国的办法,是我所绝对反对,而也是中共所不能接受的,仅为一种幻想而已。
  毛泽东则早已超然以“老朋友”呼蒋。日,毛泽东巧妙地把蒋介石“拉”入中美间的历史性对话中,他握着尼克松的手幽默一语:“我们共同的老朋友蒋委员长对这件事可不赞成了。”轻松一语把中美蒋三方本来很敏感微妙的关系清晰地点化了。当尼克松问道:蒋介石称主席为匪,不知道主席称他什么?毛泽东哈哈大笑,周恩来代答:“一般地说,我们叫他们‘蒋帮’。在报纸上,有时我们称他作匪,他反过来也叫我们匪,总之,互相对骂就是了。”毛泽东说:“实际上,我们同他的交情比你们长得多。”
  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毛泽东又在进行促进国共和谈与和平统一祖国的工作。1972年10月,他曾要求去美国的人前往纽约看望国民党“政府外交部常驻美国大使”顾维钧,邀请他来大陆看看,还要告诉他统一祖国是海峡两岸爱国人士共同的愿望。1973年春天,他又打算派专机送章士钊老先生飞香港,要架通沟通大陆与台湾的和平桥梁。但章士钊先生不幸病逝于香港。
  1975年元旦,蒋介石发表了一生中最后一个“复国”文告。春节前后,回台任“总统府资政”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接受蒋秘密使命,经秘密渠道向中共发来了邀请毛泽东访问台湾的信息。陈立夫和谈心切,没等共产党回音,就在香港报纸上公开发表《假如我是毛泽东》一文,“欢迎毛泽东或者周恩来到台湾访问与蒋介石重开谈判之路,以造福国家人民。”陈立夫特别呼吁毛泽东能“以大事小,不计前嫌,效仿北伐和抗日国共两度合作的前例,开创再次合作的新局面。”
  毛泽东给予了积极反应。他曾对二度复出担任第一副总理的邓小平说:两岸要尽快实现“三通”,你可以代表我去台湾访问。1975年里,司法机关连续特赦了全国在押的293名战争罪犯、95名美蒋特工和49名武装特务船员、原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党政军特人员,能工作的安排工作,不能工作的养起来,愿去台湾的给路费。病榻上的毛泽东在竭尽全力地向历史作着交代。
  可是,没有等到和谈正式启动,蒋介石就永远地走了。他临终留下遗言,棺材不落土,要等到将来有一天葬到大陆去。
  据未被证实的消息源称,毛泽东私下为蒋介石举行了一场个人的追悼仪式。说那天,毛泽东只吃了一点点东西,沉默庄严地把张元干的送别词《贺新郎》的演唱录音放了一天。这首词只有几分钟长,反覆播放便形成一种葬礼的气氛。毛时而静静地躺著听,时而用手拍床,击节咏叹,神情悲怆。
  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原文是:“举大白,听金缕”,表示满腔悲愤,无可奈何,只能借饮酒写词听唱来消愁。为蒋介石送葬后几天,毛泽东仍念念不能释怀,下令把这两句改为“君且去,不须顾”,重新演唱录音。这一改,使送别的意味达到高潮,送朋友流亡外地变成了生离死别。毛泽东向蒋介石做了最后的告别。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京公网安备号京网文[7号ICP:31&&[历史旧照] 图说蒋介石生命中的十七个女人(图)
积分:1443
金币:1640
蒋经国的秘密夫人章亚若
章亚若原籍浙江,中学时代,她就显露出不凡的文采,成为那时女中的风云人物。章亚若与表哥成亲后,由于二人性格不合最终以丈夫自尽而告终。后来,章亚若与蒋经国相识,二人情投意合,蒋经国在事业上一帆风顺,章亚若也成为他生活和工作上不可缺少的助手。1942年8月,章亚若突然病逝,据说是被蒋介石秘密处置的。对于她的死因,众说纷纭,成了千古之谜。  
据有人考证章亚若本姓黄,原籍浙江,她祖父章伯昌,随着黄姓父母加入太平军转战至江西南昌时,因父母病故,被吴城镇章家村当地一户人家收养,取名章伯昌。章伯昌成年后娶陶氏为妻,生子章贡涛,就是章亚若的父亲。章伯昌以渡船往来于城镇之间,做小买卖为生。50多岁时,因债务纠纷,讨债时遭人杀害。章贡涛和妻子周锦华一共生了11个儿女,其中有5名夭折,只有两儿五女长大成人,章亚若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三。章亚若是在奶奶不悦、母亲失望之中呱呱坠地的。原来周锦华已生了三个女儿。在&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中,女孩自然使老人们十分失望。  章亚若懂事后成为家中子女的核心。她的两位姐姐出嫁后纷纷远离南昌,她最年长,一直留在南昌,家中大小事都由章亚若照料,父亲也极为器重她。中学时代,章亚若国文程度比同班同学高出很多,她的字迹娟秀、诗词文章都拿手,又能歌善舞,是那时南昌女中的风云人物。此外,章亚若还多才多艺,她自学京剧,唱做俱佳,令人赞叹不止。  
章亚若的两位姑妈视亚若如同己出,特别是与二姑妈章金秀与弟弟贡涛一家情谊深厚。章亚若结识了一位名叫唐英刚的年轻人,他是二姑妈排行老四的独生女陶端庆夫家的堂兄,章亚若跟着表姐唤他&大表哥&。&大表哥&体形瘦削,不多言语,外表看去,颇有文弱书生的气质。他父亲早逝,与母亲和弟弟唐英武相依为命。  
唐英刚平日好读古书,言谈举止都保持着传统儒士的风度。1926年,唐英刚18岁,章亚若15岁,在母亲与姐姐的影响下,天真年少的章亚若与唐英刚结为夫妻。章亚若嫁做唐家长媳后,不久,就面临了社会变化的考验。1926年后,江西省挣脱了孙传芳的统治,国民革命使江西民众逐渐觉醒,而远在北京、上海大都市的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的呼声,慢慢传入了江西省南昌市。这样,社会变迁的力量冲击着章亚若的内心世界。这时的她已由无邪的纯真少女,脱胎换骨成为韵致成熟的少妇与母亲。她先后生了小名&大衍&与&细衍&的远波、远辉兄弟。章亚若经过痛苦的思考,决定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她开始足登高跟鞋,烫卷短发,换上剪裁合身的新款流行服装勇敢接受各种新事物。她不甘做家庭妇女,外出做事、交游,闲暇时携带年幼的儿子看电影、逛街、上馆子。然而,丈夫唐英刚依旧固守着诗书砚墨,满足于传统的落伍生活。两个人个性上的差异,加深了章亚若与丈夫间的情感鸿沟。这段表兄妹亲上加亲的婚姻,终于在丈夫自尽的悲剧中收场。这年章亚若23岁,丈夫选择自杀,对她精神打击很大。她上有年迈的婆婆,下有7岁、4岁的幼子。一家4口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她的肩上。更不能容忍的是,关于丈夫死因的流言也归结于她。  
办完唐英刚的丧事,章亚若大胆地突破世俗规矩,正式迁回娘家居住,两个儿子交给婆婆代为照管,唐家的生活费用,则由章亚若负责筹措。后来抗战开始,婆婆只好带着孙子跟章亚若同赴赣州避难。章、唐家大小事务都落在她身上,章亚若实际上成了一家之主。章亚若的母亲、弟弟、侄儿们逃难到赣州,初期生活尚可由家中携出的银钱细软支持,但章亚若担心日久坐吃山空,决定出外找工作。正在她苦苦思索如何迈出脚步、突破困境时,新任的赣南行政专员蒋经国入主专员公署,大刀阔斧整饬吏治。消息传遍了赣州市,许多本地和因逃难而来的外地青年,纷纷涌向专员公署,寻找报效国家的机会。章亚若也是在这种情形下,进入公署工作的。在公署中,章亚若脱下合身碎花的旗袍,换上男性化的工作服,过着朴素充实的战时生活。为了不暴露过去的不幸遭遇,不让人知道她曾经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她把两个儿子接来赣州后,特地嘱咐儿子今后改口叫她&三姨&,莫要再喊&妈妈&。因此,许多在专员公署与章亚若共事的人,都不知道她早婚的过去。后来有人传说,章亚若在南昌嫁过军长,或早年曾与什么人闹恋爱等等,据推测,可能就是从有关她与唐英刚那段不为外人详知的婚姻中,捕风捉影编造而成的。  
关于蒋经国与章亚若的&爱情&故事,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  1939年春,蒋经国到赣州,接任国民党江西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这样赣州既成为蒋经国政治活动的起点,又成为蒋经国人生最富色彩的乐章。这时蒋经国政途如锦,像在苏联一样,事业如意,也带来了另一段哀怨动人的爱情&&&王升特别尊重蒋经国的意旨,物色了10个忠贞的学生,暗地里结拜10兄弟。在赤珠岭的桦林中祭奠天地,歃血为盟。其中一位装扮入时,涂脂抹粉的章亚若,飒爽英姿,人称&大哥&。为什么女孩称&大哥&呢?原来蒋经国倡导女同学要有男人气概,于是男女同学都亲热地互相称兄道弟。章亚若居长,时年28岁,乃以&大哥&自居,见到同学,就热乎乎地叫&小老弟&,表现得十分和蔼可亲。王升和蒋经国既有&师生之谊&,又和章亚若拜过把子,且是章的贴心兄弟,当章亚若和蒋经国发生恋情,王升便从中效劳,成了隐秘&国舅&。这委实是王升升官的关键。
共<span class="wen_green" id="givecount_条打赏记录&&&&
积分:1443
金币:1640
章亚若1939年春至年末,在蒋经国公署做文书工作,蒋很喜欢章的豪爽性格;1940年章亚若受训后,担任蒋的秘书,章对蒋的感情很复杂。据说,章亚若在赤珠岭受训期间某天黄昏,曾失魂落魄、眼泪汪汪地向好友桂辉诉说,担心记载爱慕蒋经国的日记遭同学偷阅,惹上麻烦。至此可知章亚若与蒋经国之间发生了感情。从章亚若自赤珠岭干训班结训后,至第二年秋,两人之间关系密切,几乎形影不离。这一年多,章亚若平素除了在米汁巷专员公署蒋经国身边做秘书之外,偶尔在蒋方良赴重庆探望公婆时,也奉派至花园塘专员官邸帮忙照顾蒋孝文与蒋孝章。那一阵子,蒋经国经常在赣南地区出差探访民情,章亚若以秘书身份跟在身旁。据说,蒋经国的苏联妻子蒋方良还时常向章亚若请教唱戏之道。章亚若唱戏与评戏的才艺,也深深吸引蒋经国。章亚若是公署里少数几个戏唱得好的女同事,有余兴节目时她就登台唱戏,有模有样,蒋经国在台下看得如醉如痴,欣赏之情充分流露,旁观的有心人都看得一清二楚。
章亚若为什么令蒋经国动心,由于缺乏出自蒋经国的第一手资料,旁人无法确切得知。不过,可以确定蒋经国对章亚若是动了真情的,蒋经国的确将留苏日记手稿交付章亚若,又在毛福梅去世后,将她生前最喜爱的一床绣有鸳鸯图案的灰色丝质被面送给章亚若。那床被面,以灰色为底,边上有一长条苹果绿底的鸳鸯戏水图面,章亚若视之为珍品,一直带在身边。后来在桂林家中遭窃,章亚若着急得不得了,直到警方帮忙寻回才安心。章亚若去世后,据好友桂辉说,还是她亲手捧着被面交还给神色黯然的蒋经国的。除了这床被面,蒋经国还曾将一块苏联制手表、奥国制真皮皮夹等战时不易见的珍贵物品,一件件地转送给章亚若。蒋经国虽然未公开他与章亚若的恋情,但他当时已不忌讳在亲近好友面前,表明他与章亚若的关系。  
1941年,一个初秋的夜晚,在赣州一家专卖江西风味小吃的张万顺饭馆里,蒋经国以他一贯略带沙哑的低沉嗓音,招呼眼前的宾客用菜,坐在一旁的章亚若也笑意盎然,以女主人的姿态殷勤地款待身边的朋友。他们是章亚若干训班的结拜弟兄王升、倪豪,专员公署的周姓同事和桂昌宗,当然还有昌宗的妹妹、章亚若的结拜姐姐桂辉。大家知道,章亚若怀了蒋经国的孩子已三四个月了。为避免招人议论,她与蒋经国商量妥当,在身材变形前,启程赴广西桂林,在那儿找一处安静的住所待产。那天的晚宴,是由蒋经国出面为章亚若饯行。蒋经国的这个举动,是很大胆的。当时,刚在政界初出茅庐的蒋经国,已经有些流言,对他攻击。为掩人耳目,蒋经国在章亚若离开赣州数月后,曾拿出一张章亚若与一女扮男装人士的合影照片,装作若无其事地指着那位&男士&说:&章亚若结婚了,这就是她的丈夫。&实际上,人们哪里知道,章亚若在桂林隐姓埋名、深居藏身了。  
1942年初春(正月二十七),章亚若在省立桂林医院妇产科病房产下一对双胞胎。由于早产,不足月的两个婴儿一出世,就被送进保温箱中。章亚若的妹妹章亚梅日后回忆说,第一眼看到小兄弟俩时,曾吃惊于他们两人体型的瘦小。章亚若顺利产下双生子,立即以电报告知蒋经国。7天后,她出院时,蒋经国特地赶来桂林,在丽狮路欢喜地等待着母子三个回家。章亚若开心极了。她觉得蒋经国是真心珍惜这一对双生子的。蒋经国十分喜爱这两个孩子,他低下头对一左一右、拥在怀中的两个双胞胎儿子喊道:&大猫!小猫!&就这样,双胞胎有了大毛、小毛的乳名,他们兄弟俩自懂事起就一直以大毛、小毛自称。双胞胎兄弟俩满月时,蒋经国来探望章亚若与两个孩子,这次,他还带来了经蒋介石钦定的孝严、孝慈的学名。因为蒋家第三代以&孝&字辈命名,章亚若与蒋经国没有正式的婚姻,儿子该不该姓蒋,这是一件很有学问的事。章亚若在蒋经国每次来桂林相会时,通常在蒋经国愉快地逗弄大、小毛后,很有情调地与蒋经国独处一室,谈笑的话题无所不包,兴致高的时候,两人还会交换字条,以文字交谈。章亚若非常关心自己在蒋家的身份,不愿长期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她把心思放在儿子身上,指望自己应有的名分能给儿子带来幸福。章亚若不止一次地告诉妹妹,说她不能让大、小毛的身世不明不白。但是,她哪里知道,这时蒋经国正面临着许多烦恼。有不满意蒋经国在赣南强悍作风者,向他的父亲告状,蒋经国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他想尽办法为章亚若母子谋个合法的身份,但在蒋介石的意志面前,最终无能为力。  
1942年8月的一天下午,蒋经国接到桂林打来的章亚若突然病故的电报。章亚若怎么会突然死去?这将成为千古之谜。  
曾在公署任主任秘书、后来赴桂林市府任职的徐君虎曾说,章亚若去世前数周,有两位在赣州专员公署做事的秘书级人员前来桂林,询问徐君虎何处可以借到车子,他们计划载章亚若出游,路经山崖时将她推下去&害死&。徐君虎听后大吃一惊,斥责他们不该有如此自作聪明的害人想法。这两人激动地答辩,指称蒋经国在赣州实行新政,不准人民&乱搞男女关系&,如今却与章亚若有了非婚生的双胞胎儿子,对外如何自圆其说?他们还担心,此事若张扬出去,被人当做把柄,可能会误了蒋专员灿烂的政治前程。尽管这两位部属&爱主&心切,自以为是地设计着,但徐君虎认为他们不能太嚣张,于是把他们骂了回去,不准他们在桂林做伤天害理之事,没想到章亚若后来还是遇害了。另一位曾在专员公署做事的漆高儒也认为,他同意徐君虎的推测,可能是蒋经国的手下私自行动,谋害了章亚若。此外,还有人说章亚若之死,是蒋介石派人秘密处置的。和所有独裁统治者一样,蒋经国的私生活长期被罩着神秘的面纱,保持着高深莫测的宫闱形象,日后自然无法弄个水落石出
共<span class="wen_green" id="givecount_条打赏记录&&&&
积分:1443
金币:1640
关于章亚若的死因,章家亲友自然不免各有猜测,他们怀疑是蒋经国身边的情报人员自作聪明、盲目护主的愚忠行为。据说章亚若可能是被有意谋害的。章亚若的妹妹亚梅回忆说:亚若去世的前一天,还充满了朝气。前一天傍晚,她应邀赴一场晚宴。午夜返回家后,感觉腹痛不适,第二天早上进医院治疗,却就此一去不返,死在医院里。她认为,亚若并非自然死亡,她怀疑,亚若是遭人谋害致死的。章亚梅说,亚若去世前一天下午,桂辉来访,两人谈了一会儿。亚若告诉亚梅,说她要到友人家赴宴,叮嘱亚梅带好大毛小毛,然后就离去了。直到夜里很晚了,亚梅才听见三姐亚若返家的声音。她从房里走出来,一看吓了一跳。面色苍白的亚若东摇西晃,说不出话来,她挣扎进房,倒在床上,脸上露出十分痛苦的表情,大姐与亚梅忙着找家中的急救药品,要亚若服用。折腾了一夜后,第二天清早,亚若又痛苦得双手抽筋,紧抓着床单。亚梅忙着照料双胞胎,不记得三姐是如何被送往医院。桂辉证实,亚若是在外出赴宴回家后,开始上吐下泻的。但是那天,桂辉并未随同赴宴。桂辉说,她在第二天早上陪着亚若去省立医院看病,并且以电话通知了当时正巧来桂林出差的哥哥昌宗。那天上午,桂辉在医院的走廊上等着,大约10点或11点的时候,突然听说亚若在接受医生注射后病情恶化,而陪在亚若身边的昌宗听医生嘱咐到街上购买医疗要用的冰块。半个小时不到,亚若就去世了。桂辉怀疑为亚若注射针剂的医生有问题。她满怀恐惧地与哥哥回到丽狮路,由于亚梅年纪小,怕她受到惊吓,所以没有将医院中发生的事情向她交代。  
桂昌宗兄妹两人,从那天起,无时无刻不为自身的安危担心,他们远离赣州和桂林,数十年来,生活在恐惧之中,桂昌德之所以改名为桂辉,主要也是因为这件事。她表示,曾听说当年那位在桂林医院为亚若注射的医生试图打听她的下落,似乎意在寻她灭口。直到数年前,桂辉得到那位医生去世的消息,才放下一颗惴惴难安的心。那天上午陪在亚若病床旁的桂昌宗有更明确的记忆。他说,接到妹妹的消息,赶到医院时,亚若已完全恢复了。她躺在床上休息,见到昌宗,还开心地请他坐下谈天。昌宗还说,亚若说着说着又提到她的&地位&未定,禁不住神色悲伤,眼泪满眶。几分钟之后,一位王姓医生拿着针筒来了,先试着注射亚若的右手臂,没插进血管,绕过床,替她在左手臂打了一针。亚若揉着手臂上打过针的地方,看着医生跨出病房门没几秒钟,突然尖叫一声:&哎呀!不好了!&她对着桂昌宗大喊,说自己眼前一片漆黑,看不见任何东西,随即昏迷过去。桂昌宗吓呆了,他奔出病房找医生,护士听到他的呼喊都赶了过来,一时房中人声吵闹,脚步零乱仓促。有位医生说要使用冰块,吩咐桂昌宗赶快到街上去买一袋。在街头上四处找寻了二三十分钟,总算买到一袋冰块了,桂昌宗赶回亚若的病房,只见床边都是人,挤不进去,他踮起脚也看不见床上的亚若。正惶惶然间,他早先熟识的省立医院院长走到他身边,交给他一张病危通知单,他还说,单子上写着的病危症状,是&血中毒&。院长没有做进一步解释,桂昌宗也慌了手脚,几分钟后,人群散去,医生宣布急救无效,亚若已逝,尸体要送往太平间冰存。之后的一个下午,都在混乱中度过。当好不容易冷静下来后,桂昌宗与妹妹桂辉及亚若的大姐懋兰都意识到,这可能是一次谋杀。亚若猝逝,依据桂昌宗兄妹与亚梅推断,与她死前一天所赴的晚宴有关。章亚若在赣州的同事,对她的突然去世,私下都表示怀疑与不解,但是基于对长官蒋经国的尊重,他们也都三缄其口,不曾发表过任何揣测和议论。如今蒋经国这惟一可能解谜的人已去世,亚若的死因也许将成为永远的悬案了。  
章亚若去世后,据说是蒋经国通过亲信,与章亚若母亲周锦华商量,请她由赣州迁居至万安,在那里和章亚若妹妹章亚梅一起照顾孝严、孝慈两兄弟。这里远离尘嚣,物质条件贫乏,是隐居遁世的好地方。蒋经国选择此地安顿周锦华和章亚梅,以便抚养孝严、孝慈兄弟,一方面是此地较能避人耳目,距赣州又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此地不致遭日机轰炸之故。周锦华在茫然伤痛之余,又要负起抚育两个双胞胎外孙的重担,在这种情形之下,对蒋经国的任何安排,她都言听计从。  1942年冬,周锦华接到儿子浩若转来的家信,他要母亲准备行李,到贵州的铜仁团聚,因为章浩若即将登上铜仁县长的宝座。孝严、孝慈两兄弟随外婆远赴铜仁投奔浩若那段时间,周锦华与蒋经国之间保持着固定的联系,只要是牵涉到大毛小毛的一切事情,都由蒋经国做决定。当然,兄弟俩入学时改姓章,也经过蒋经国的首肯。后来,周锦华曾带大毛小毛赴南京与蒋经国会面。自1945年底至1949年初,大约平均每隔半年,蒋经国就会通知周锦华,安排两兄弟与其相聚。章家抵台后,选择在新竹安顿下来。来到新竹,章家的生活状况一落千丈,从原先的县长之家,变成无所依恃、离乡背井的难民。周锦华虽然生活艰苦,却不肯主动向大毛小毛的父亲蒋经国求援,决心自食其力抚养亚若的双生子长大成人。
共<span class="wen_green" id="givecount_条打赏记录&&&&
积分:1443
金币:1640
1961年,是章孝严与章孝慈人生的转折点。那年年初,他们失去了外婆,年中,两人同时考上私立东吴大学,年底,从王升的口中,确认了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蒋经国。从完成大学学业到就业、成家,双胞胎兄弟的各项经历和发展,据推测,都一一由王升转告蒋经国。蒋经国对孝严、孝慈兄弟的进步感到十分欣慰。孝慈赴美深造的费用,据说就是蒋经国补助的,章孝慈的儿子章劲松与女儿章友菊,均由蒋经国命名。章孝严的三位子女中,长女惠兰与次女惠筠也是依蒋家的习惯,以花朵名称为女孩子取名。至于独子章万安,则是蒋经国特别交代,为纪念双胞胎成长之地而取的名。通过这微妙的命名哲学,蒋经国用心深刻但又含蓄略见一斑,这等于非正式地将孝严、孝慈纳入了蒋家第三代的行列中。据说,蒋经国去世前几年,对双生子的关心日益浓厚。蒋经国的眼力不好,特意将孝严、孝慈两人的全家福照片放大后带在身边,经常拿在手中观看。  
1987年底,蒋经国身体状况不佳,后来不得不以轮椅代步。晚年蒋经国内心深处对章亚若依然思念。据传说在台北市近郊北安路的大直官邸里,病痛缠身的蒋经国,陷入昏迷沉睡中,床边陪着的家人与亲信都紧蹙双眉,满面忧虑。昏睡中的蒋经国突然发出一连串模糊的语音,身旁陪侍的人屏气仔细聆听,他似乎在呼唤着一个人的名字&&&亚若。亚若?是的,是章亚若!时隔将近50年,外表刚强理智的蒋经国,掩盖不住心中深刻的怀念,在病中,不自觉地泄露了心中的秘密。至此,蒋经国与孝严、孝慈的父子关系也等于首次得到了公开的认可。数十年来,双胞胎兄弟敏感、神秘而不能公开的身世,终于要曝光,不再被藏而不露了。  
1989年4月间,章孝严、章孝慈两兄弟,怀着对母亲的一片亲情,委托亲友修缮母亲坟墓,墓地形式是章孝慈亲自挑选的。为了出席1993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法学学术研讨会&并了却祭母的心愿,章孝慈辞去国民党职务,1992年2月接任台湾东吴大学校长。1993年9月5日,章孝慈终于如愿以偿,冒着倾盆大雨来到桂林,还为亡母一尽孝思的心愿。不知是不是有意安排,连续干旱近两个月的桂林,在章孝慈抵达时下起了大雨。章孝慈和亲友们,包括曾在桂林照顾章亚若的大姐章懋兰的子女刘守元、刘守升、刘守邦、刘守桂、刘守昆等人,章亚若二姐章懋桃的儿子陶天锡(由四妹章亚梅抚养成长),以及章亚若的兄长章浩若的小女儿李忠洁(毛毛,此一小名是为纪念大毛、小毛即孝严、孝慈两位表哥而取),都齐聚墓前。墓前一切祭拜的牲果都已布置妥当,章孝慈难以遏止激动的情绪,以白手绢掩面悲泣,跪在母亲的墓前,随着上香、献果等仪式的进行,章孝慈拿出亲笔书写的祭母文诵读,数度泣不成声,围拢在旁的亲友们也个个痛哭失声。祭奠仪式结束后,章孝慈特别向桂林市有关部门致谢,对母亲墓地的修缮完成,表示满意。章孝严虽然没能来,但同日上午,他在台北和家人也坐在章亚若的照片前,焚香祭拜。当晚,章孝严在台北从电视上看到了弟弟泪洒母亲墓前时的情景,心里更是激动万分。期待自己有一天也到桂林祭扫母亲。  
1994年11月,章孝慈应北京大学之邀来作学术访问。13日凌晨,章孝慈和东吴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程家瑞夫妇抵达北京;下午,章孝慈前往香山碧云寺拜谒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晚上,北京大学吴树青校长等人设宴招待章孝慈和程教授夫妇。章孝慈一派儒雅气质,平素烟酒不沾,晚宴上以饮料代酒,宾主交谈甚欢。晚上8时30分左右,章、程回到下榻的友谊宾馆。14日7时30分,程家瑞按事先约定打电话给章孝慈,电话无人应接;到门外按电铃,仍然没人回答。程深感蹊跷,叫来宾馆人员撬开反锁着的房门,房门里的情形令他们大吃一惊:不知是什么原因,章孝慈仰卧床上,已经完全昏迷。北京市急救中心和海淀医院的医护人员闻讯立即赶往宾馆。救护治疗后,又送到有多次抢救特殊患者经验的中日友好医院。台湾多家报纸第二天均在显著位置报道东吴大学校长章孝慈在北京因脑溢血病危的消息。章孝慈的妻子赵申德及儿子章劲松于14日当晚搭机赴港并于第二天早上转机赴北京探望章孝慈。在多位高级专家的多次会诊抢救下,章孝慈病情趋于稳定,但仍处于危重状态。中日友好医院成立了以脑神经外科专家、副院长左焕琮为组长的抢救小组全力救治章孝慈。15日下午2点10分左右,医院举行章孝慈病情的新闻发布会。来自台北的医师吴进安与北京中日医院章孝慈抢救小组经过一下午会商,决定目前不做开刀手术,但将尽一切努力挽救章孝慈的生命。从韩国匆忙赶回来的中日友好医院院长陈绍武也表示,医院和国家卫生部都十分重视章孝慈的病情,院方将尝试各种有利于患者的措施,包括请老中医会诊。  
11月16日,从美国赶回台北的章孝严终于来到了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见到昏迷中的弟弟章孝慈。&孝慈,我来了,希望你能听得见!&孝严此次到北京探视弟弟,不管孝慈能否知道,他只想对他说&孝慈我来了,希望你能听见!&章氏兄弟这对曾经历过悲苦童年的难兄难弟,首次在北京见面,没想到孝慈在昏迷中,孝严只能守护着生命垂危的孝慈。在孝严一片至情感召下,昏迷中的孝慈16日慢慢地流出了热泪。也许是&冥冥中的心灵感应&,章孝严有一个强烈的意愿,要到母亲墓前祈求妈妈保佑弟弟。章孝严这个愿望,立即得到了有关方面的大力协助。当晚他便从北京搭机飞往广州,第二天一早转机飞往桂林,在广西有关方面的接待下,章孝严来到桂林市郊马鞍山麓凤凰山脚下母亲墓地。心情复杂的章孝严步上坟前,在深深的三鞠躬后,即跪地声音哽咽地细语着:&母亲,孩子孝严来看你了。&他泣诉着:&母亲大人,我回来看您,我来迟了,求您保佑孝慈弟弟平安渡过难关;您的养育之恩,50年来我们无时不思念!&章孝严在墓前连连磕头,长跪不起,几度痛哭失声。他只有一个心愿,祈求母亲保佑弟弟早日脱离危险,待孝慈病好之后,两兄弟一定一起前来桂林为母亲扫墓。&
共<span class="wen_green" id="givecount_条打赏记录&&&&
积分:1443
金币:1640
知是不是章孝严的哭泣感动了上苍,11月19日下午,当章孝严一飞回北京,就得到了孝慈度过三天危险期,完全可以自主呼吸的消息。经与医院协商,章孝严和赵申德决定将孝慈接回台北继续治疗。11月21日章孝严在中日友好医院哭着对弟弟辞行:&孝慈,我们会在台北等你,要把你带回去,请你放心。&由于北京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中日友好医院和国际SOS援助公司11月23日整夜都在医院和机场做准备工作,医院准备了一张&行程表&,完全&按表操作&,严密保护将章孝慈运送回台。医生认为,章孝慈回到台湾活着是个奇迹。这除了医护人员全力的抢救外,也许有些事不是科学能完全解释的。因为章孝慈脑干出血,单就中风的位置和出血点大小看来,存活几率已是极小。&大约100人中只有7个人可以在这样严重中风后的一星期内存活下来。&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12月5日,章孝慈终于撑过了医师预测中风后3周的危险期,但其意识仍然处在重度昏迷状态,关心他的学生、朋友和亲人,期待着奇迹的出现。然而,章孝慈卧床一年多,于1996年2月24日凌晨因肺部感染不幸病逝。  
章孝慈的病逝,给章孝严以很大触动,也更坚定了他要完成归宗之事的决心。不久,他多次接到浙江溪口老家蒋氏八位族人代表联名来信,邀请他尽早率妻子儿女及孝慈全家返乡祭祖。8月23日上午8时25分,章孝严偕夫人黄美伦和子女以及章孝慈的夫人赵申德和子女一行9人经香港转赴浙江宁波,然后驱车前往溪口。在溪口,章孝严一行受到蒋氏族人和乡亲们的热烈欢迎。24日一大早,章孝严带着自己和弟弟孝慈的家人,一身素服,在6位蒋氏族人的见证下,从下榻的武岭宾馆来到蒋氏祠堂,由司仪引导开始祭祖。礼成后,章孝严为实现了父母和自己以及孝慈&认祖归宗&的心愿,终于辛苦走完了50多年的归宗路而非常欣慰,遗憾的是弟弟孝慈生前没能等到这一天。章亚若地下有知,是会感到欣慰的。
共<span class="wen_green" id="givecount_条打赏记录&&&&
积分:1443
金币:1640
蒋纬国夫人石静宜邱爱伦
蒋纬国是蒋介石的过继儿子,从小由姚冶诚抚养。他聪明伶俐,深得蒋介石喜爱。1940年,蒋纬国与西北富豪石凤翔之女石静宜喜结连理,后石静宜因难产于1952年去世。5年后,蒋纬国与一位名为邱爱伦的中德混血儿结婚,1962年生子蒋孝刚。虽然二人感情不错,但却长期分居,邱爱伦住在美国,并常与宋美龄过往。蒋纬国则独自一人在台,过着孤寂的生活。  
蒋纬国平和的性情与他的出身和经历有关。他是蒋介石的过继儿子。蒋纬国随养母姚氏居住在奉化县城时,进了培本幼稚园,这是当时奉化惟一的一个幼稚园,同学不过十数人,全是有名望、有地位人家的子弟。蒋纬国很活泼,骑木马,玩沙土,摔跤&&他都有兴趣。他挺聪明,识字很快,过目不忘,一个姓商的教师最喜欢他。姚氏携蒋纬国迁至宁波,蒋纬国开始入小学。不久,姚冶诚又领他搬往上海,住在张静江的别墅里。这时蒋经国已来到上海,蒋纬国便在7岁那年(1923年)随哥哥入上海万竹小学读书。蒋纬国有时也到其父第三夫人陈洁如那里,称陈为&庶母&。蒋介石与姚冶诚离婚后,蒋纬国随姚氏居住苏州,在那里落户。他进入苏州东吴大学附属中学读书,直到赴德国留学为止。他是这所附中的走读生,热心于戏剧活动和公益事业。蒋纬国还是童子军分队长,他喜欢出风头,每逢学校开运动会,总骑着自行车东奔西跑,传递讯息。蒋纬国附中毕业后,又进入东吴大学理学院物理系进修学习,并到文学院政治、社会、经济学系旁听有关课程。  
1937年9月,21岁的蒋纬国遵从蒋介石的指示,携带朱家骅介绍函,远赴德国留学,研习军事。这段经历对蒋纬国影响很大。直到老年,他还能以相当流利的德语,追述当年就读于慕尼黑军事学院的情景,以及在第98&猎人军团&受训的情形。欧战前夕,蒋纬国又奉命赴美,入美陆军航空战术学校受训,并至美装甲兵训练中心练习装甲战术。1940年底,蒋纬国回国,入西北军胡宗南麾下,担任步二营&少尉排长&,开始往返于重庆、潼关之间。此时,他与西北富豪、纺织界大亨石凤翔之女石静宜结为连理。由蒋介石、宋美龄主婚。在抗战胜利后期,蒋纬国的岳父石凤翔由于颇有财力为政界所瞩目。蒋、石两家成为亲家之后,石凤翔的地位,自然更加显赫。抗战胜利后,石凤翔又在上海建立了&大秦纺织工厂&,但在工业方面&水土不服&,地位当然今非昔比了。不过蒋纬国对石家很关照,后来石静宜因难产早逝,蒋纬国仍执子婿之礼,待以岳父之尊;但毕竟已是有名无实的&国戚&了。石氏趋于平淡,这也是正常现象。  
据说,蒋纬国与石静宜在一次从西安搭火车时邂逅。当时,石静宜正看一份英文报纸,蒋纬国向她索借,石小姐见是一位军官,丝毫不予理睬。但这次相遇为他(她)们的结合打下了最初的基础。一位是蒋介石的二公子,一位是大企业家的千金,终于成婚。蒋纬国任&装甲兵司令&时,石静宜被尊称为司令夫人。她的豪迈个性有男子风范,穿着长筒马靴,常与装甲兵袍泽聚会,自己开车而不用勤务兵。装甲兵们在台中时常会见到这位司令夫人。石静宜过惯了富裕生活,她是娇生惯养的千金小姐。传说她利用装甲兵旅采购物资的便利,自国外进口若干舶来品贩卖,以资挹注。后来又有传说,因美援军服的问题被老蒋发觉而被赐死。是实情抑传闻,外人无从探究。不过,石静宜确系在1952年逝世。另有一说是,石静宜怀孕后,在预产期之前,蒋纬国奉派赴美考察。当时石静宜的预产期为当年农历九月中,而农历九月十五是蒋介石的生日。石静宜为了自己的子女能和蒋介石同一天生日,乃请示医生为她控制产期。但是到了农历九月十四晚上,仍没有阵痛,她又请医生进行催生。可能安胎药和催生药物发生了什么作用,石静宜的医生发出了&病危&通知。蒋纬国因赴美国考察不在台湾,只好通知了蒋经国,但蒋经国赶到中心诊所时,石静宜已经停止了呼吸。经过各种急救,终于回天乏术,胎儿也死于腹中。  
蒋纬国的第二次婚姻生活是在丧妻5年之后,婚礼于1957年在日本东京某教堂进行。新娘芳名邱爱伦,是一位中德混血儿。据说,蒋纬国早在1955年就在台北与爱伦小姐结识,并进而订婚,订婚之后邱爱伦即赴日本学习音乐。1957年2月,蒋纬国本拟与邱爱伦在台北举行婚礼,但蒋介石有意避免过分铺张,认为在日本成婚为宜。蒋纬国就在戴安国的陪同下,一起赴日,娶回邱爱伦。1962年蒋纬国与邱爱伦生一子名蒋孝刚。他是蒋氏家族&孝&字辈的兄弟中最小的一位,他的年龄与蒋经国的孩子孝文、孝章、孝武、孝勇相差一大截,是蒋纬国46岁时与第二任夫人邱爱伦所生的独子。蒋纬国&晚年得子&,所以对蒋孝刚钟爱异常。  
蒋纬国本人也是个谜,在他挂满笑容的后面,似乎有深沉的孤独。这在他的婚姻上也是如此。虽有爱情,却也寂寞。蒋纬国夫妻长期分居,邱爱伦住在美国,并常与宋美龄过往。蒋纬国则独自一人在台,过着单身的生活。蒋纬国于1997年9月病逝于台北,邱爱伦曾于其病重期间返台悉心照料。蒋纬国病逝后,邱爱伦与其子为之料理完丧事后,再度飞赴纽约。她时而前去陪伴百岁高龄的宋美龄,这会使同样孤独的婆媳俩消除片刻的寂寞。
共<span class="wen_green" id="givecount_条打赏记录&&&&
积分:1443
金币:1640
蒋孝文夫人徐乃锦
蒋孝文的夫人徐乃锦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徐锡麟的孙女,是个中德混血儿。蒋家与徐家是邻居,蒋孝文与徐乃锦一起长大,后来两人先后赴美国留学,二人情投意合,更加亲密,很快成婚。婚后生一女蒋友梅,完成学业后,双双回国。蒋孝文从政,她则参加社会工作,夫妻恩爱。但后来蒋孝文突然大病一场,虽然外界传言纷纷,但徐乃锦始终无怨无悔地侍候左右。她个性独立果断,精通多种语言,对音乐和歌剧颇有心得,事业心很强,一心希望获得成功。她所表现出的特质是蒋氏家族中最难得一见的品质。  
蒋家第三代中最没有福气的是蒋孝文,自1971年起便病魔缠身,饱受恶疾的痛苦将近20年,终因患咽喉癌救治无效,于1989年4月14日在台北去世,蒋孝文1935年12月14日出生在苏联,小名唤做&爱伦&,孝文这名字是他返回中国后由蒋介石取的。他本是蒋家第三代中头脑反应最灵敏、仪表也最为出众的一个,蒋介石和蒋经国对他极为钟爱,并且寄予极高的期望,如果不是身罹恶疾,经过蒋家的悉心栽培,是很可能成为另一个有影响的第三代&强人&的。蒋孝文童年时代,随母亲在溪口生活。1948年在溪口武岭学校读书。1949年他去台湾后就读于成功中学。当时他外向好动,曾惹出不少是非,屡屡遭到蒋经国的严责。据蒋孝文后来自己说,他父亲一生起气来,经常把他绑起来打。蒋介石爱孙心切,将他送到&凤山陆军军官学校&接受磨炼,但他并没有最后完成军校的学业。1955年至1956年间,他前往美国旧金山留学。  
蒋孝文的夫人徐乃锦,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徐锡麟的孙女。他的父亲徐学文早年留学德国,母亲是德国人,因此,她是个混血儿。她比蒋孝文小3岁,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两家住得近,还经常一起游泳或一起做其他消闲活动。但性格并不投合,只是普通朋友而已。不过,蒋经国对这位准儿媳妇早已看中,认为她将来必能协助蒋孝文共创大业。蒋孝文小时候十分贪玩,有如一匹脱缰野马一般,而徐乃锦正好驾驭他。这一桩心事,经常在蒋经国心头萦绕。徐乃锦从女师附小毕业,到台中静宜文理学院高中部念英文,毕业后,她先到德国待了八九个月,再转至美国加大(U&S&U)心理学系,后来进入心理学研究所。在美期间,她与蒋孝文在一个很巧合的机会中再度相逢。此时,徐乃锦已长成了大姑娘。蒋孝文与她终于谱出一段恋情。
消息传到国内,蒋经国为此欣喜不已,立刻致电蒋孝文,建议他好好珍惜,交往一段时间,不妨一边成家,一边念书。不过,没想到徐乃锦的家人反对这门婚事,认为蒋孝文是花花公子,嫁给他很难保证将来不会闹纠纷。蒋孝文与徐乃锦为了此事,均感到相当困扰。徐乃锦的家长要她休学回国,蒋、徐两家为此一度闹得有点僵。但是,蒋经国最后使出一个高招,使得徐家无法再反对。他轻车简从,提了一篮水果,亲自到徐家求亲,使得徐家大为惊讶,认为这实在担当不起,因此不看僧面看佛面,准许了这门婚事。徐乃锦与蒋孝文成婚后不久即怀孕回国待产,生下女儿蒋友梅之后继续赴美念书,完成学业后,与蒋孝文双双回国。蒋孝文开始从政,她则参加社会工作,夫妻甚为恩爱。有人说,徐乃锦嫁到蒋家,完全是政治婚姻。但接近徐乃锦的人都会发现,她非常和蔼可亲,没有一点架子。她在教育研究所任教时,教学认真,对学生很照顾,但学生都不知她的背景。尽管她在蒋家的声望极高,但她没有很重的权力欲,因此,可以算是个温和人物。  
就在一切都美满的时候,蒋孝文突然大病一场。市井之间对蒋孝文的病情即有种种传说,有人说他得了西贡玫瑰、国际梅毒,有人说他早已残废,变成植物人&&种种臆测不一而足,越荒诞越有人相信。蒋孝文的突然生病,对于比他小3岁的妻子徐乃锦是毕生最大的打击。徐乃锦是一位心地善良、意志坚定的女性。她辞去工作,在丈夫5个月住院期间,整日镇守病房,陪侍照顾。此后十多年来,她对蒋孝文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夫妻感情仍很密切。她以妻子的角色,协助蒋孝文克服疾病痛苦。她遵照医生指示,以各种不同游戏,协助训练蒋孝文的反应、记忆。她地位特殊,然而,自蒋孝文病发,她克服异于常人的心理症结,走过那样漫长的岁月。她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曾经到徐乃锦家赴宴的友人指出:&他们家请客,蒋孝文都和大家一起用餐,他们夫妻俩感情甚笃,不时有亲昵的称呼。&&她是一位爽朗的女性。&一位接近她的朋友说:&自蒋孝文病后,她表现出女性少有的坚强与独立。&了解徐乃锦的朋友分析,&她的童年受母亲影响甚大&,是她童年看着母亲无私照顾朋友的亲身感受,使她在丈夫病发后,能够长期如一,毫无怨言。她经常说:&我对人生的看法是积极的,再大的挫折都不能放弃,上天总会给我路走。&不过蒋孝文的病,对她总是很大的打击。那时,她还年轻,但是,虽然发生这种事,她还是勇敢地活下去。  
徐乃锦嫁到蒋家后,对一名女性而言,她尝到了别人所未能体会到的&第一家庭&的生活,但是,比其他人更难以领略的,是她度过十几年不为人知的艰辛。&你为什么能度过那一段日子?&她的朋友问她,她总是这么说:&因为我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徐乃锦的父亲徐学文个性内向,到台前,在上海开药房。1949年左右,她的父母迁居台湾。到台后,有个药房里的学徒自行创业,赚了些钱。但不久生意做垮,妻子病倒,这位前学徒带着四个小孩无处可去,最后还是找上她父亲。她母亲清扫出后院的一间小屋子,收留这不幸的一家人。这位学徒在那间小屋子住了七八年,然后再创业成功。人是有感情的,这是人的天性,尤其在落难时。那位学徒后来事业成功,每星期都会去探望她的父母亲,希望聊表感恩之情,但被婉拒。这位学徒搬出她家后,后院的小屋子她母亲让给她的同胞德国朋友住。这位德国朋友带着一个女儿,身无分文,搬进她家的小屋子住了10年
共<span class="wen_green" id="givecount_条打赏记录&&&&
积分:1443
金币:1640
她的母亲徐曼丽是德国人,外向而好客。她的父母亲感情很好,母亲对中国习俗并不十分了解,很多地方必须依赖她父亲。然而,她的父亲公事忙,很多事又不能亲自解决,必须通过她的母亲代理。例如,小的时候,学校开家长会,她的父亲无暇出席,总是请她的母亲参加。那个时候,她的母亲虽然会讲中文,却不熟练。因此,在很多有关孩子的特殊场合,她母亲总是让徐乃锦间接做主,她是家中老大,自然承担老大的责任。她母亲还有一位德国好友也嫁给了中国人,两夫妇在大学教书。不幸,这个太太得了重病,她的中国先生经济拮据,而那位德国太太临终前的最大愿望是&吃德国菜&。徐乃锦的母亲每天下厨为她的同胞做地道的德国菜送去。不久徐乃锦的母亲有事需出国,她请用人来给德国好友做菜,每星期换一口味。3个月后她母亲回国后,就去探视这个朋友,第二天她的德国好友才溘然瞑目逝去。徐乃锦的朋友说:&她回忆幼年生活,常常认为独立的个性与她的家庭结构有很大的关联性。&朋友们相信,这种&互相式&的家庭沟通形式,塑造了她&可以商量而非强制性&的处事立场以及热情而爽朗的交友态度。她的家总有客人。
她的同学,她弟弟的同学,都喜欢到她家。她家本来住在安东街,后来搬到连云街,念初中时再搬到罗斯福路。她快乐的童年就是这一段时光。  除了忙于女青年会的日常工作,徐乃锦最大的兴趣在于音乐。她曾制作过两个音乐节目。徐乃锦的音乐细胞来自她的母亲。小时候,她常随母亲听德国音乐,慢慢培养嗜好。12岁那年,她的父母送给她一架钢琴,但是,学学弹弹,仅止于兴趣。一直到她高中毕业,到德国待了9个月时间,她住在她舅妈家,她舅妈是一个歌剧迷,她跟着舅妈,开始有机会聆听高水准的音乐演奏会。她和蒋孝文结婚从美返台,她的公公、婆婆知道她喜欢音乐,在回台的第一个圣诞节,送了她一架钢琴,她才又开始弹奏起来。她不会打麻将,平日以桥牌及高尔夫作为娱乐活动。  
她的朋友说:&她做起事来,绝对脱离她的家族角色,跟你面对一个平常人没有什么两样。&她的司机不在,她自己开车,&她不会打电话要求派一个司机来&。在她朋友的眼中,她竭尽全力去避免&跟别人不同&。她惟一的女儿,高中毕业到英国念书,学的也是艺术。她的一位朋友说:&她让女儿在国外学习,不愿她马上回来,就是不希望她的女儿回来后,被人奉为特权人物,处处受礼遇。&万一她自己必须出门,除了必要的接待,或是联络上的方便,一般她不愿劳烦当地的官员。蒋孝文病前,她每个星期总要探望公公、婆婆两三次。去之前,她会先到花市买一些花。有时候,学得一道菜,亲自下厨做。她的公公、婆婆给她最大的支持是精神上的帮助。蒋孝文生病的那一段时间,她的女儿完全由公公、婆婆照顾。她常说:&公公、婆婆给我的帮助不是几句话就可以表达我的感激。&而她的公公也常常告诫她:&不能给社会造成错误的印象,在穿着坐乘方面不能给别人造成奢侈的印象,特别不要给人特权的印象。&接触过她的朋友、同事,都认定她是一个极其敬业而又乐业的女性。她跟平常人一样地逐鹿于社会职业,她的背景优越,但她跟平常人一样忠于她的职责,而且,在她的工作中,她甚少提及她的家庭。一位她的朋友说:&作为&第一家庭&的大媳妇,她并没有坐享她的身份地位,她只是一位充满活力与自信的职业女性。&她的朋友说:&徐乃锦承袭了她母亲热情而好客的血统。&比如,只要打电话到她家,她总是自己接电话,不假手他人。在徐乃锦的思维里,她像她母亲一样对朋友真诚而不求回报。  
徐乃锦的个性倔强,做事总要求完美。她不喜欢逛街。她的作风是&要买什么,到那里买,买了就走。&她有朋友常说她的脾气像男性。当她还在童稚之龄时,就背着他的大弟弟玩水。她认为,这不是男女性别之分,而是每个人个性不同。她的很多朋友都认为,徐乃锦做起事来要求完美,是个杰出的女性。她的成功,虽然多少与其背景有关,但绝大部分是靠她个人的努力。徐乃锦有刚强的一面,也有女性化的一面,在几次慰问孤儿、老人、残疾人的活动中,经常可以发现到,她的一言一行充满了同情心,而且非常诚挚。她也曾表示过,社会中有太多比她更不幸的人,需要她去帮助。由此可以了解她的为人了。在蒋孝文的病情一度稳定时,她到&中视&担任5年执行秘书,同时为其制作&民谣世界&、&音乐一、二、三&两个音乐节目,另外,她在一家律师事务所,每天上班半天,工作过5年。  
徐乃锦是蒋家贤惠的媳妇,个性独立果断,精通多种语言,对音乐及歌剧颇有心得,而且事业心很强,一直希望靠自己能力获得成就感。如她接管台北市&女青年会&的会务,她的公公蒋经国对此相当支持,觉得从事这种社会工作十分有意义。蒋孝文虽然有病没有作为,但徐乃锦在蒋家的地位,仍是长嫂如母,连蒋孝武也得让她三分。这完全是因为她的影响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她的坚强、独立,不仅博得社会的敬佩,而且也得到家人的尊敬。当然她的不凡,并非源自得天独厚的家世背景,而是因为她在这个&第一家庭&外所扮演的平凡角色。她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大弟弟学画,在国外,小弟弟经营旅行社。另外还有一个收养的妹妹。当年,徐乃锦的妈妈在一份报纸上看到有位8岁的女孩,她的母亲在她3岁时生病去世,她的父亲也因车祸离世,就与报社联络,让这小女孩正式成为徐家的一员。目前,小女孩的英、德文造诣极高,任职于徐乃锦小弟弟的旅行社。或许,因为&无后顾之忧&,她才能在社会工作的领域里放手而为。台北有家杂志著文说:&蒋经国的大儿媳徐乃锦,作为一个献身于社会工作的职业妇女,她所表现出来的特质,可能是蒋氏家族中最难得一见的品质。&&
共<span class="wen_green" id="givecount_条打赏记录&&&&
积分:1443
金币:1640
蒋孝文和徐乃锦有一女,名蒋友梅,小学就读于私立复兴小学。在复兴小学时的蒋友梅,同学都开玩笑把她的名字蒋友梅,用英文&倒装&读法,称之为&没有奖&&&&(蒋友梅),她亦丝毫不以为怪。如从细事去观察,蒋友梅应是很寂寞也很善良的女孩,她在小学时,因为家世太过显赫,同学都有不敢高攀之感。蒋友梅为了争取同学的友谊,常常故意将自己带去的一两百元大钞,装作&丢&在地上,然后自己捡起来大声问:&是谁丢了钱?&大家面面相觑,因为1971年前后,新台币最大面额的大钞为100元一张,自然很少小学生上学身怀百元现钞的。蒋友梅说:&没人丢?做班费!&&&&那是当时复兴小学的校规之一,学生在班中捡到了钱,如果没有人认领,就充为班费。蒋友梅为了博取同学对她的好感,不惜&自丢自捡&,时时捐为班费,确是一种近乎幽默的做法,当然一般家庭是学不来的。蒋经国工作回到家中,见面的第一句话总是:&友梅!GRANDPA回来了!&然后抱起友梅亲亲热热一番。
后来,友梅大了,蒋家把她送到美国求学,蒋经国当然很不舍得,也没有办法。友梅在国外念书时期,经常抽空写信给最疼爱她的GRANDPA蒋经国,每次来信,蒋方良总是高兴得不得了,拿着信就跑去给蒋经国看。记得有一次友梅寒假抽空回台湾来看她的&阿爷&,蒋经国真是精神为之一振,病情好像好了一半。友梅腻在蒋经国的怀里,爷孙俩真是情深无限,这时,蒋经国忽然开口对她说:&友梅啊!你不要去念书了好不好?在台湾陪GRANDPA好吗?&蒋经国说完,友梅在他的怀里撒娇说:&不行啦!我还要去英国念研究生哩!&蒋经国和友梅一聊天总是聊个没完没了,可她哪知蒋经国的真正心意和内心世界很寂寞难耐,需要晚辈身边作陪啊!蒋友梅后自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继续在欧洲进修艺术。蒋友梅小时候在台北美国学校就读,最受蒋经国的疼爱。到英国读书,独立生活之后,蒋经国更为思念。她常回台探访蒋经国,有时陪母亲上街购物,在&女青年会&举办的游园会上也帮忙卖东西,她长得美丽大方,衣着朴素简单,没有什么架子,颇有其母之风。1984年8月,徐乃锦曾带女儿友梅到纽约探望宋美龄,与蒋纬国夫人和孔大小姐欢聚。&
共<span class="wen_green" id="givecount_条打赏记录&&&&
积分:1443
金币:1640
蒋孝章(右),蒋经国与妻子蒋方良的唯一女儿,第二个孩子
蒋经国的女儿蒋孝章
由于蒋家&国&字辈的一代并无姐妹,蒋孝章的出世,自然深得祖父母和父母的钟爱,每当哥哥或弟弟因惹父亲生气而受责罚时,经常由蒋孝章向蒋经国撒娇而化解。可见蒋家这惟一的大小姐在蒋家地位之优越,是第三代兄弟中无人可比的。蒋孝章赴美求学时,与俞大维的儿子俞扬和相爱,后结为夫妻,翌年生子俞祖声。  蒋经国和蒋方良膝下的子女,见于谱牒的,依序有长子蒋孝文、长女蒋孝章、次子蒋孝武、三子蒋孝勇。三男一女&&&文、章、武、勇,名字均为蒋介石所题。蒋孝文1935年12月出生在俄国,蒋孝章的出生则是她父母回来前的一年,同时,她出生后不久,蒋经国就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江西赣南行政督察专员&兼&赣州县县长&,亲戚之中都说她是一个幸运儿,替父亲带来幸运。此时,蒋经国的生母、蒋介石的原配毛夫人尚健在人世,毛福梅十分喜欢和钟爱这一双长孙男、长孙女,非语言可表达。这位比蒋孝文小两岁的蒋家孙女,由于蒋家&国&字辈的一代并无姐妹,孝章的出世,自然更获祖父母和父亲的钟爱。蒋孝文,男孩子幼时顽皮是在所难免,因此时常惹得蒋经国生气,甚至绑起来打。蒋孝章这位独生女,乖巧、美丽又善体父母心意,自然成为父母的掌上明珠,甚至也成为哥哥的避风港。蒋孝文如有惹得父亲生气而将受责罚之时,往往央求妹妹,由蒋孝章为他向爸爸撒娇而化解。所以蒋家这一位惟一的大小姐,在蒋家地位之优越,是第三代兄弟中无人可比的。  
蒋孝章到台三四年后,已是盈盈15之年,更是生长得婷婷秀丽如同浴露玫瑰一般。可是,由于她家的家世过于显赫,不但没有相当年龄的男孩子敢追求她,甚至连和她说话的男孩也几乎没有。1957年,她赴美求学,在美和俞大维的儿子俞扬和在一起。俞大维的儿子俞扬和,早就旅居美国。当蒋孝章赴美求学时,乃托俞扬和就近照顾。蒋孝章远赴异域,在俞扬和细心照顾下,日久生情,终于结为夫妇。1960年举行婚礼。翌年生子俞祖声。这一年,蒋孝文也生了一个独生女蒋友梅。表姐弟成为蒋家的第四代。蒋经国初尝含饴弄孙之乐,自是喜气洋洋,比他对自己子女的喜爱,有过之无不及。据说,每当蒋孝章带着俞祖声回家,蒋友梅和表弟俞祖声在地上玩玩具的时候,蒋经国也常常会加入,与孙女和外孙在地下一起玩。蒋孝章携子回来省亲,每年总有两三次,每次一两个月,有时俞扬和也一道回来。他们都是悄悄来,悄悄走,不愿张扬惊动亲友。  俞扬和,也是一个不为人多知的人物。他与蒋孝章结婚以至婚后多年,新闻传播媒体上从未出现他的报道;最早见到俞扬和名字于官方的资料中,是蒋介石死后,蒋经国发表的《守父灵一月记》,其中4月13日日记第二条记载:&上午领章女、扬和婿再到慈湖,检视厝地之工程,武、勇两儿在此督工甚力,殊以为慰。工程人员与工人尤皆不眠不休,日夜赶工,余深为感动。&  
俞扬和夫妇当时居住在美国旧金山,平日与华人社会来往不多。据说,俞扬和担任某航空公司和造船公司的顾问,工作不算太忙,有时会看到他上街办事或购物。俞扬和为人相当随和,像他父亲俞大维一样没有架子,只要跟他打招呼,愿意和他聊天,他几乎是来者不拒。不过,认识俞扬和的人表示,如果以俞扬和的学问及能力,与他父亲俞大维相比较,差距颇大。俞祖声,是蒋介石的第一个外曾孙,蒋经国第一个外孙。他的名字&祖声&,据闻也是由蒋介石所题,如果属实的话,由名字的字义看,似乎蒋介石是期望这一个外曾孙,克绍&祖&裘之&声&望的意思。  再说蒋孝章这位蒋家的掌上明珠,自幼承欢膝下,为&孝&字辈最能获得父母、祖父母欢心之一人。归俞家之后,随夫家定居美国,然仍经常返台定省双亲,或书信禀候。从蒋经国所发表的日记,发现蒋孝章所写的书禀,常常引录到他的日记之中。蒋孝章的书禀,和她爸爸讨论哲学层面的问题,可以觇出她兰心蕙质之一斑。蒋孝章虽然已是&嫁出去的女儿&,但她仍常常影响她爸爸。  
蒋经国和俞大维这一对儿女亲家的感情,似已到了老而更笃的程度。1982&1983年之间,蒋经国身体有病,已为台湾一致关切的话题。虽然他也有一套侍从医护小组,在为他尽心尽力服务,但是以西医为主的医护人员,对糖尿病的控制,惟一的法宝就是胰岛素的使用。其他方面实在没有更好的方法了!许多人都在电视新闻报道的画面看到:蒋经国的面部,似乎显现出有一点浮肿,闪闪发光。这对进入老年期的人而言,无疑是不太正常的现象,西医当然是不会不知道的。据说,俞大维的姐姐俞大彩在美国也患20多年糖尿病,因使用胰岛素过久,而出现全身浮肿,皮下积水压迫到末梢神经,影响行动的现象;后来是由一位侨美的老中医给俞大彩开了中药方剂,而使浮肿现象痊愈。俞大维乃回到台北,先找陈立夫谈俞大彩临床实验的经验,介绍中药方剂为蒋经国治病。陈立夫一直是中医的&大护法&,他觉得西医束手的今天,有必要不避嫌疑,陪俞亲家一起去向蒋经国说。这个细节,曾见于杂志报道:蒋经国霍然大好,为服中药效果所致的讯息。由此可见俞家与蒋家的亲情一斑。
共<span class="wen_green" id="givecount_条打赏记录&&&&
积分:1443
金币:1640
蒋孝武第一任妻子汪长诗
汪长诗(左一)与父亲汪德官(左二)等在日内瓦家中
蒋孝武夫人汪长诗 蔡惠媚
蒋孝武生于1945年4月25日,是蒋经国的次子。他在德国慕尼黑政治学院念书时,认识了瑞士籍的汪长诗,后在美国结婚,生有一女蒋友兰,一子蒋友松。二人离婚后,汪长诗独居异乡。此后,蒋孝武被派驻新加坡,认识了从小就读于美国的蔡惠媚,她十分洋化,秀美伶俐,令蒋孝武一往情深。不久,蔡惠媚成了他的新夫人,并精心照料他与前妻的两个孩子。1991年蒋孝武死后,年仅32岁的蔡惠媚除了探望婆婆蒋方良,就偶尔爬爬山、打打网球消磨时间。  蒋孝武于1945年4月25日出生,他是蒋经国的次子。但在蒋家,其神秘性更甚于蒋介石和蒋经国。蒋孝武和他兄长年龄相差10岁,因为年龄的悬殊,他自小颇得宠爱。年轻时代他被送往德国,大学时在慕尼黑政治学院就读。蒋孝武在慕尼黑政治学院念过书后,遂往美国谱婚曲,25岁返回台湾,蒋家就一直培植他,担任国民党要职。他的神秘性就像他时常戴着的黑色大眼镜一样,他的生活和工作,一直不为大众知道。特别是在蒋经国的接班危机中,身为蒋经国的二公子,拥有各种特殊关系,身负相当重要的政治责任,这更增加了他的神秘性,因此,各种传言和疑虑纷起。蒋孝武的风流韵事在民间更是绘声绘色。连他的首任夫人汪长诗也是谜团,报间很少有记载。蒋孝武夫人的娘家,未见有任何大众传媒报道过。仅知汪为瑞士籍,在德国留学之时认识的,在美国结婚。汪长诗随丈夫返台以后,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仅知道两人生有一女蒋友兰,一子蒋友松,两个儿女居住台北,蒋孝武后与汪长诗离婚,她独居异乡。孤家寡人的蒋孝武离婚时正处在年富力强之际,因此,周旋于他四周的名女人包括影视歌星之多,自不在话下。  
正如蒋孝武其人很神秘一样,他的再婚问题一直为人们注目。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蒋孝武与郑绵绵的婚谜。据说,1984年4月,蒋孝武在菲律宾,有人目睹他与郑绵绵俩人挽手在四处散步,进而传出他俩秘密结婚的消息。这位郑家大小姐,非但在亚洲区域中数一数二,即使是在全世界,她也曾被列为十大最有身价的未婚女性之一,其家业遍及全球。她能在20多岁芳龄便拥有如此令人羡慕的企业王国,一方面是她父亲有意的安排;另一方面,与她的勤奋好学有关。由于郑家有如此庞大的企业,自然引起不少人士的&幻想&,而心怀叵测者亦不乏其人。数年前,这位最有身价的女企业家在吕宋岛曾被一帮匪徒绑架,匪徒的目的当然是白花花的银子,且要求的数字以亿计。郑家当然不愿被如此要挟,但为女儿家的性命,除了给钱外,只有动员尽快救人。郑家采用的是后者,雇佣了无数枪击好手,经过数昼夜枪战,在毙匪十数名后,才救得美人归。为了保有其庞大产业,也为了郑家在大笔资金转进台湾时能不被那里虎视眈眈的&幻想&分子侵蚀并吞,有人说郑大小姐想嫁给蒋孝武,但这段姻缘没成。蒋孝武与他的瑞士籍夫人离婚,或许与他的政治前途有所关联。而他与郑绵绵的神秘婚姻,也有这个权势搭配的重要因素。可惜这段婚姻只属于&地下&阶段。据说,按郑绵绵的生辰八字,她的定情年当在2年之后,而在这期间,却又传出蒋孝武与蔡惠媚秘密同居,并在新加坡结婚的消息。这样,蒋孝武与郑绵绵的恋情也就不了了之。  
1986年3月,蒋孝武奉派前往新加坡担任&商务副代表&的消息发表后,立即成为人们最为热门的话题。此后,号称无党无派独立经营的《自立晚报》,在其第二版右上角出现了一个长约2000多字的大通栏,标题是&记与蒋孝武的几次长谈&,那是《自立晚报》社长吴丰山先生的杰作。吴丰山谈到蒋孝武10年前离婚希图再娶的事而引发出蒋孝武对续弦择偶的牢骚。可是,却又为蒋孝武来了一次善意的隐瞒,这也许是吴丰山为人的厚道之处&&&他明明知道蒋孝武已经有了一位本省籍的蔡姓红粉知己,却始终不着点墨。据了解,蔡小姐端庄娴雅,本来相当外向,活泼大方,可是自从跟蒋孝武成了密友之后,收敛多了,而且她也知道蒋孝武本人并不喜欢抛头露面,所以她也很少在公开场合出现。因此很少有几个人见过蔡小姐的庐山真面目。不过,见过蔡小姐的人都说:&蔡小姐身材不高,是一位袖珍型的小姐,相当健美,且婀娜有致,少施脂粉,淡扫娥眉,娟秀至极,很讨人喜爱。&春节后,蒋孝武赴新加坡前,秦孝仪曾经先后请蒋孝武跟蔡小姐吃饭,说是吃&春酒&也好,说是为蒋孝武饯行也好,反正那餐饭吃得宾主尽欢,蔡小姐也因此而特别&曝光&。  
蔡家家风十分洋化,蔡小姐从小就读于美国学校,洋名&蜜雪儿&,中文名叫惠媚。蜜雪儿芳龄18时,某日与友人在圆山俱乐部咖啡厅闲坐,蒋孝武适与朋友路过,一见钟情,立志要追这个年龄足以当他女儿的俏人儿。蒋孝武的&一往情深&,终于扰乱了佳人的芳心,就和蒋孝武好了起来,同居在一起。蜜雪儿悄悄成了蒋太太,随蒋孝武到新加坡上任,但这件事是否禀报过蒋经国夫妇,却成了一个谜,据说新媳妇并未见公婆就出了台湾。婚后,蔡惠媚精心地照料蒋孝武与其前妻所生的两个孩子。1991年7月1日蒋孝武的突然病故,对年仅32岁的蔡惠媚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她平时刻意避开新闻媒体的追踪和采访,只是在每年公公与丈夫的忌日,才会同蒋方良短暂地露面。平时,她除了探望寂寞的蒋方良,偶尔爬爬山,打打网球消磨时间。
共<span class="wen_green" id="givecount_条打赏记录&&&&
积分:1443
金币:1640
蒋孝勇夫人方智怡
蒋孝勇是蒋经国的三子,生于1948年10月,深受蒋介石的喜爱。1973年7月23日,蒋孝勇正在读大学三年级,与方智怡结婚。蒋毕业后,一直在台湾的工商业中发展,蒋经国死后,举家迁往加拿大,后又移居美国旧金山。1996年12月22日,年仅48岁的蒋孝勇被癌症夺去生命,方智怡除了要照顾留学的儿子,还要照顾年迈的祖母和婆婆,此外还要整理蒋介石与蒋经国的日记,完成蒋孝勇未了的心愿。  
蒋孝勇是蒋经国的三子,生于1948年10月。蒋孝勇童年受到蒋介石的喜爱。蒋介石还经常带着全家到日月潭游玩,时而把蒋孝勇抱在怀里,处处恬然。但蒋孝勇作为富家子弟,他并未经历过艰苦困厄的环境,而是生长于充满神秘权力色彩的家庭中。他小时的玩伴都是蒋介石身边近臣的子弟,在这种环境影响下,蒋孝勇身上充满了傲气,这是自然的。但蒋孝勇对长辈或与长辈交往时,仍然表现出相当谦虚的态度,一些和他有过接触的老人对他的印象颇佳。蒋孝勇中学毕业后即进入&陆军军官学校&。如果军校能顺利念完,他应该是1972年毕业。不过,他并未念完,原因是身体不好,足踝受到重伤。后来,蒋孝勇在军校念不下去了,于是办转学,转到了台大政治系。在这里他倒念得很顺利,因此他的学历是台大政治系毕业。在台大政治系这段时间里,蒋孝勇颇为活跃,而且交际甚广。由于他是高年级学生,下课时,低一届同学都不习惯和他聊天,不过他旁边好像始终坐着一位很美丽的女同学,听说也是补修学分的,只有那位女同学会和他谈话。给人的感觉,蒋孝勇似乎很寂寞,也许真是侯门深似海吧!  
蒋孝勇与方智怡是自由恋爱结合的。1973年7月23日,蒋孝勇正在读大学三年级,和方智怡结婚,蒋孝武也恰在这一年得子蒋友松。蒋介石大悦,特地把消息编发了新闻稿并配了一张相片,这是蒋门第三代结婚从未有过的事。蒋孝勇排行最小,年纪比孝文小13岁。到台之时,仅2岁。1973年,蒋介石已卧病多时,新闻照片也有将近一年未曾见报,乃借蒋孝勇和方智怡的结婚之机,特别安排了一次蒋介石和宋美龄坐着,蒋孝勇、方智怡新婚夫妇站在一旁的画面,拍了一帧照片,由&新闻局&发给各报刊登。登出以后,大家蓦然发觉,蒋孝勇已长得这么大了,而且已结婚成家了。  
蒋孝勇毕业后先后担任&中兴电机&的总经理与&玻纤公司&的总经理。毋庸讳言,以他30出头的年龄就担任大企业的负责人,并兼任&中兴工程顾问公司&的董事,自然要归功于他特殊的家世背景。1989年3月初,在台湾工商界一直很活跃的蒋孝勇,于蒋经国刚刚离开人世一年多时,向自任董事长的&电机公司&请了一年长假,举家迁往加拿大。父亲过世后,关于现在蒋家的大小事务,蒋孝勇说:&一切都是我做决定。&蒋孝勇说,蒋家的事虽然由他决定,但并不是母亲和祖母都要听他的,家庭总是有伦理,他们家也不例外。谈到他的祖母蒋宋美龄和孤寂的母亲蒋方良时,蒋孝勇说:&母亲是一位很保守的人,不爱讲话,但是母亲的想法和感受我都能体会。她是一位一生钟爱父亲的人,尽管父亲过世已经8年,但是母亲仍然守着那栋曾经充满父亲身影的房子,一步都舍不得离开。&蒋方良女士一个人远从俄国嫁到中国来,除了次子蒋孝武在美国结婚时她代表蒋家赴美主持婚礼外,第二次出国是经国先生过世后,1992年在蒋孝勇陪同下赴美探望亲人,停留一个月。后来,在台湾、美国两头治病的蒋孝勇说,母亲一个人在台湾真的很孤寂,身体也不好,除了气喘外,动脉氧也长期不够,需要人照料,他是一心一意地希望母亲能和他一齐到美国去,但是他知道母亲宁愿一个人留在台湾的原因是,美国离大溪头寮太远了,她不希望离开父亲太远,宁愿一个人守着家。  
在蒋氏三兄弟的婚姻中,蒋孝勇与方智怡是最幸福的一对。蒋经国去世后,蒋孝勇夫妇先是将家搬至加拿大,后又移居美国旧金山。1995年,方智怡随父母先期回国观光,其意图之一即是为蒋孝勇回故乡祭祖打前站。当蒋孝勇得知自己所患的食道癌已是晚期之后,即率全家踏上了回故乡的寻根之旅,了却了一桩心愿。1996年12月22日,蒋孝勇被癌症夺去了生命,年仅48岁即永远离开了他的亲人。方智怡轻吻丈夫的额头,轻拍他的脊背,以这种独特的方式为之送行。1997年1月,方智怡带着三个儿子捧着蒋孝勇的骨灰回到了美国。她肩上的担子不轻,既要照顾留学的儿子,还要照顾年迈的祖母和婆婆。另外还有一项工作量不小的工程&&&整理蒋介石与蒋经国的日记&&&这是蒋孝勇的未了心愿,要由他的爱妻去完成。&
共<span class="wen_green" id="givecount_条打赏记录&&&&
积分:1443
金币:1640
蒋友梅,1961出生,蒋经国长孙女,蒋孝文与蒋徐乃锦的独生女
共<span class="wen_green" id="givecount_条打赏记录&&&&
积分:1443
金币:1640
蒋孝勇的夫人蒋方智怡
共<span class="wen_green" id="givecount_条打赏记录&&&&
积分:1443
金币:1640
共<span class="wen_green" id="givecount_条打赏记录&&&&
请先或后再回复
30天内自动登录
使用站外帐号登录:
*操作原因:
发短消息通知作者
*操作原因:
发短消息通知作者
*操作原因:
写的太棒啦
发短消息通知作者
发短消息通知作者
发短消息通知作者
* 接收者名字
* 接收者 Email
你好!我在商聚园看到了这篇帖子,认为很有价值,特推荐给你。
帖子地址: /forum/article-oixzwbzpy8y8-1.html 希望你能喜欢。
Trade Yellow Pages焦点视界职场江湖领动乐园物流天地焦点之家&&&&└ 其它&&&&├ Trade Yellow Pages&&&&├ 焦点视界&&&&├ 职场江湖&&&&├ 领动乐园&&&&├ 物流天地&&&&└ 版务区&&&&&&&&├ 使用帮助&&&&&&&&├ 论坛公告&&&&&&&&└ 版主交流区&&&&&&&&&&&&└ 同城交流&&&&&&&&└ 积分规则&&&&├ 外贸B2C&&&&├ 中国制造网内贸站&&&&├ 中国制造网国际站版务区&&&&├ 使用帮助&&&&├ 论坛公告&&&&└ 版主交流区&&&&&&&&└ 同城交流&&&&└ 积分规则外贸B2C中国制造网内贸站中国制造网国际站妹纸专区干货商讯讨论版询盘图说
发短消息通知作者}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