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赞歌简谱(诗歌)全部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
& & 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_500字
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_500字
精粹APP,写作提升无忧!
作者:& | & 五年级&&
1人浏览了这篇文章
小说《铁道游击队》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写成的。小说描写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为首的铁道游击队,在鲁南临城、枣庄一带的津浦铁路线上,打火车、炸桥梁,不怕牺牲、机智勇敢,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书中“血染洋行”、“勇劫票车”等战斗情节,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铁道游击队刚成立时,武器十分缺乏。为了搞到武器,大队长刘洪带领队员夜袭洋行,杀死了日本洋行的大掌柜、二掌柜等日本鬼子,缴获了第一批枪支,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为了扩大游击队的影响,打击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游击队又策划了勇劫票车的行动。队员们化装成普通旅客,混上了客车,杀死了押车的日本鬼子,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铁道游击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怕牺牲,在敌后坚持斗争,以极其微弱的力量,抗击着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使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经过八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把日本侵略者彻底赶出了中国。《铁道游击队》的作者知侠就是一位曾经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所以小说写得非常生动、真实,塑造了刘洪、李政等一批抗战英雄人物。小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真实感人的战斗故事,展示了队员们与日本侵略者英勇斗争的英雄壮举,表现了他们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情操。这些英雄人物,正是中国的脊梁,民族的灵魂。
查字典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zuowen1386232/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考试类型:
作文类型: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稿费提现申请
同年级的其他文章
同体裁的其他文章必修作业 >北师大版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危急时刻英雄赞歌
(&甘肃白银四期小学语文二班 )
评论数/浏览数:
发表日期:
北师大版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危急时刻英雄赞歌
必修作业模版内容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3.教学内容分析4.教学目标5.教学难点分析6.教学课时7.教学过程8.课堂练习9.作业安排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11. 自我问答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英雄赞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英雄赞歌》是一首歌词。是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感情饱满,很有气势。有场面,有人物,有情节,更像一首叙事诗,再现了志愿军战士在硝烟炮火中英勇杀敌的英雄形象,讴歌了志愿军战士在敌人的刀光剑影中无所畏惧的精神。歌曲共分四小节:第一小节向我们描述了人民战士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舍身忘死保和平的场面。第二三小节,具体刻画了英雄的战士,在“地陷进去”“天塌下来”的危急时刻,不怕牺牲,勇于向前,“两脚熊熊踏烈火”“双手紧握爆破筒,怒目喷火热血涌”的英雄气概。第四小节采取设问的手法,歌颂了英雄的献身精神,表达了对英雄的无限敬仰之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英雄赞歌》这首歌曲的背景资料。
  2、了解志愿军战士在危急时刻的英雄气概。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及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和品,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文中英雄舍身忘死、英勇杀敌的大无畏气概。
  2、激发学生对英雄的无比敬仰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英雄赞歌》这首歌曲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体会文中英雄舍身忘死、英勇杀敌的大无畏气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一、交流资料,深情导入。 师:我们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古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今有舍己救人的萧栋栋,遨游太空的杨立伟。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脊梁。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英雄儿女,高唱英雄的赞歌。板课题,生齐读。1:请同学们将课前收集的课文相关资料和老师、同学交流交流。 生:《英雄赞歌》是一首歌词,是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因电影《英雄儿女》的播放而红遍大江南北,是一首传唱不衰的经典革命歌曲。词作者公木,曲作者刘炽,演唱者张印哲。 生:电影《英雄儿女》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王芳兄妹同上战场,王成在坚守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以哥哥的精神为榜样,为战士服务,最终她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英雄赞歌》这首歌曲就是献给像王成一样的、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无数英雄们。 生: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政府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进行的自卫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一次显示中国人民能力的战争,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和正义,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如为保证部队攻克高地而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为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身的巨大痛苦,直至壮烈牺牲的邱少云;冒着零下20度严寒跳入冰窟救出落水朝鲜少年,自己却光荣牺牲的罗盛教;遭美机轰炸而牺牲的毛泽东主席的儿子毛岸英等。《英雄赞歌》就是赞扬这些英雄舍身忘死、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的一首歌曲。 师过渡:说得很全面。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慷慨激昂的歌曲吧! 二、欣赏歌曲,观看战争画面。师: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 生:血与火的战斗场景。 生: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 生: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 生:志原军战士英勇杀敌。 生:志愿军战士无所畏惧。 生:志愿军战士欲血奋战。 生:志愿军战士勇往直前。 (通过交流资料和欣赏歌曲,缩短了时空距离,把学生一下子带进了血与火的朝鲜战场,去感受志愿军伟大的英雄形象,为后面学习课文,入境入情做好了铺垫。语文具有很强的情感性,而情感的激发并不是凭空而生,没有一定的情境,是很难生情的。)
三、在朗读中体验 。师:下面让我们通过课文中的文字,再次感受英雄伟大的精神。 1:范读全文,生初步感知歌词内容。 2:自由读,读准字音,读流利。 3:检查朗读情况。 4:齐读,读出赞叹之情。 5: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英雄在危急时刻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 师:介绍英雄黄继光的故事,加深理解。(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炸掉敌人的火力点,黄继光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直到最后,在没有弹药的情况下,他纵身扑向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6:重点体会“挡”和“擎”。(再现了英雄无所畏惧的伟大形象)。 &&& 指导学生小组对读、个人读、齐读。 7:理解“双手紧握爆破筒,怒目喷火热血涌。” 生1:介绍英雄王成的资料。(王成在坚守无名高地的最后时刻,用手中仅有的一根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 师:引导看图,从英雄的动作和表情体会英雄的精神。 8:理解“两脚熊熊烈火,浑身闪闪披彩虹。” 师:介绍英雄邱少云的故事(在一次战前潜伏时,他不幸被敌人的燃烧弹击中,为了不暴露目标,他忍受了烈火烧身的剧痛。一动不动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师:引导理解“披彩虹”(1.战火纷飞的战场如同彩虹一般。2.英雄牺牲的悲壮场景。3.英雄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男女对读、齐读。 9:同学们体会了这些句子后,对英雄的印象一定很深刻,你们会用什么词来概括你心目中的英雄呢? 生;英勇杀敌。 生:无所畏惧。 生:不怕牺牲。 生:视死如归。 生:奋不顾身。 师:全班起立,向英雄致敬。 生:敬礼。 (在这一环节的中,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歌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者产生了共鸣,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并且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体会,加深对全文的理解。整个环节将“朗读”与“体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四、学唱歌曲 师: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慷慨激昂的歌曲吧!在歌声中,再次感受英雄的伟大精神。 生:激情学唱。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充分激发了学生对英雄的敬佩之情,以及他们学习英雄的坚定决心,为整节课的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五、作业布置:不限字数,写写自己学了这首诗歌的感受。
教学反思:
这一课,我以三个情境——资料、朗读、音乐,让学生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沉浸在由感而发的读书声中,沉浸在激情澎湃的歌声中。整节课引导学生入境悟情,情感贯穿全课。
评判留言&&
本文章还没有评论401清明朗诵诗词《英雄赞歌》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2页
《英赞歌》雄
象 灿烂的火把燃烧眼在前……
星红五 旗象 熊熊的焰映红了烈苍……穹
面对严庄墓的
我碑们如潮涌心
面 对烈先英灵的 我们热 泪眶……盈
耳 ,仿边佛震还着激烈的荡炮枪声
眼前,像好还弥漫着斗的战浓硝烟浓… … 永远不 会忘 记 身 先卒士革,志命逞士英豪
永远不 忘会记
力战 顽,一敌片心丹照乾坤 们今天的美我生好活源于昨,你们血与汗的天献。奉
没有你抛们颅头洒热血,,
现在的旗就帜会如此不烂灿。
没有们的你私无奉献,
哪能有今的天福幸活生,
是你们生存把权利留的了后给,代
用血筑肉成新了的城长。
因此,有只你才们会让天宫动,大容地叹哀!
一个 音声喊着高
往勇直前战斗不息,……
们天使空得变晴高朗
远你们是 使 地大变得丽斑瑰斓
是们 你 使光变阳得灿烂煌 辉
春使风变和得温煦暖
第1页/共2页
寻找更多 ""此木生芳流千古:长诗《柴生芳之歌》谱英雄赞歌|长诗|抒情与叙事_凤凰文化
此木生芳流千古:长诗《柴生芳之歌》谱英雄赞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9月11日,由《文艺报》《中国作家》杂志社主办的战吉纪实抒情长诗《柴生芳之歌》作品研讨会在京召开。作者李战吉赴临洮采访,走访了11个乡镇、18个行政村、14个企业与产业园区,采写了柴生芳的50多个感人故事,创作了纪实抒情长诗《柴生芳之歌》。
9月11日,人民日报甘肃分社原社长李战吉纪实抒情长诗《柴生芳之歌》作品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 研讨会由《文艺报》《中国作家》杂志社主办,中共临洮县委、临洮县人民政府承办。中宣部《党建》杂志总编刘汉俊,北大教授、著名评论家谢冕,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诗刊》社前主编叶延滨,《诗刊》社主编商震等著名学者、评论家以及国内主流媒体的记者出席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定西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的有关同志,临洮县委书记石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在凯、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岳中平以及柴生芳同志的亲属、生前好友、同学等。 柴生芳为临洮县委副书记、县长,去年8月15日,在长期超负荷工作中因病去世,年仅45岁,临洮县数万群众自发为他送行。后柴生芳被授予&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称号。&此木生芳流千古&,是柴生芳在8年30多本工作日志扉页上写下的一句话,他也用生命践行着这样的誓言。作者李战吉赴临洮采访,采写了柴生芳的50多个感人故事,创作了纪实抒情长诗《柴生芳之歌》。 会议由《中国作家》主编王山主持,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延滨、郭运德、胡军等专家作主旨讲话,临洮县委书记石琳汇报了柴生芳同志的先进事迹。谢冕等学者、批评家代表发言。大家指出,纪实抒情长诗气势磅礴,情感充沛、故事秀美、语言灵动、深入浅出、韵味十足、境界高远、视野开阔、教育意义明显、引导功能突出,是一部可贵的优秀作品。作者战吉也作了发言。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表示,中国诗坛反映现实、用诗歌去赞颂这样一些人或者事的作品还不多,所以这样一首诗很值得期待。他认为,作为共产党员的楷模,柴生芳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所以这首诗提供的不仅是诗歌本身,主人公就是&三严三实&精神的写照。同时,在艺术上,作为一个长篇叙事诗,《柴生芳之歌》对细节的提炼和把握都非常好,特别是语言还吸收了大量的西北、甘肃民间语言的精华,以及很多&花儿&的影子,这样的语言和诗歌的整体语言是融合在一起的,体现了诗人的独具匠心。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叶延滨坦言,李战吉写的《柴生芳之歌》这样的诗歌在中国诗坛已有二三十年不见,这样的写法已经基本消失了。今天大家写的很自由、很多样,这固然是好的,但是缺少跟时代发生关系、跟人民发生关系的作品,缺少这样的赞歌。他认为,《柴生芳之歌》是一个抒情叙事结合的优秀英雄赞歌,&诗人的激情,诗人的思考,诗人的叙事,恢复我们诗坛上应该有的英雄赞歌,因为为这个民族、这个时代需要英雄,我们要赞叹他。& 郭运德指出,《柴生芳之歌》是一首充满激情、大气磅礴、韵味悠长的抒情长诗,将抒情与叙事相结合,诗歌韵律与民歌相结合,并运用大量的排比铺陈,其成功在于其真,真即真诚、真情、真实,写出了有血有肉的生动的共产党基层干部形象。与会学者认为,这首长诗立起了时代的一座精神丰碑,恢复并延续了近二三十年来消失了的诗坛上本应存在的英雄赞歌或英雄史诗传统,讴歌了当代知识分子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也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赞歌。 长诗作者李战吉是人民日报甘肃分社的原社长、高级记者。他在甘肃任职13年,深入甘肃的大地和人民,写了一批有影响的新闻通讯特写。柴生芳同志因公殉职十天后,应甘肃省委宣传部和临洮县委之邀,李战吉赴临洮采访。111天里,他先后深入柴生芳生前工作过的定西市临洮县、安定区、陇西县,走访了11个乡镇、18个行政村、14个企业和产业园区,行程1500余公里,采访150多人次。
[责任编辑:徐鹏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播放数:718067
播放数:632980
播放数:349647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雄赞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