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内窥镜清洗槽

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上传于||文档简介
&&我​的​文​档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王丽杰(内蒙古林业总医院腔镜科&& 022150)
【摘要】& 探讨内镜室工作流程模式及安全管理措施,旨在提高内镜检查质量,有效预防医院交叉感染。内镜室检查工作在有序、高效、合理及准确的基础上,让内镜检查工作与人力资源有机地结合,实现规范化内镜清洗、灭菌及操作等程序,使内镜检查更加专业化,及时高效,同时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内镜检查漏诊及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
【关键词】 内镜室& 工作流程& 安全管理
&&&&&&& 1& 内镜室工作流程和安全管理
&&&&&&& 1.1 内镜室流程管理现状& 内镜检查是目前消化道、心脏等疾病和介入治疗的一种常见检查及治疗方法,具有视野观察清晰、方便、快捷及高效等优点,已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广泛应用。但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医师、护理及工作人员对内镜检查认识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内镜室工作流程及不规范化的管理。主要体现在:①不同内镜仪器及工作由各使用部门分散管理,无清洗、灭菌及消毒流程等统一标准;②内镜室医护人员知识欠更新,规范化管理意识不强,操作不到位,从而影响内镜检查治疗质量;虽然我科从2009年10月成科,共有人员9人(主任2人医生4人护士3人),还是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人力资源欠缺;③内镜设备及配备更新不及时,影响检查或手术治疗的效果,直接存在医疗安全隐患,直至2010年科室才新进奥林巴斯260内镜一台胃肠镜和奥林巴斯260气管镜一台、奥林巴斯V70胃肠镜2台,内镜附件齐全,这才提供了齐全的内镜设备;④预约登记制度不完善,存在检查及治疗的无序性。这些现状贯穿与整个检查及治疗过程中存在着不安全管理的现状,在临床检查、诊断及治疗中出现漏诊误治的病例,而且为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埋下隐患。
&&&&&&& 1.2 内镜室工作流程不规范& 目前许多医疗机构的内镜室未按国家卫生部规定,二、三级医院可成立内镜室。而存在建立不规范的内镜检查治疗室,表现在:①内镜室建立的面积不达标,房间面积不够20平米,门诊病人和工作人员在一个通道;没有预约诊室和候诊室,病人和工作人员在一个通道;没有内镜储境室;没有工作人员更衣室。②内镜室医师、护士学历证书、技术档案、从事内镜的资历与培训情况不健全,护士没有经过专门的内镜清洗消毒正规的培训和培训证,也没有进修过;③内镜检查前未按规定严格执行申请及预约制度,现在预约只在门诊预约,给住院病人造成极大的不方便;④内镜清洗、消毒设施不健全,储镜柜是里的紫外线是医院自己安装的,在内镜操作过程中未建立安全防范并发症发生的措施。
&&&&&&& 2& 安全管理对策
&&&&&&& 2.1 建立健全内镜室规章制度 工作制度都按三级医院的要求制定,建立健全的内镜室工作流程制度是安全开展内镜检查治疗的必要条件,是有效防范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关键。
&&&&&&& 2.1.1 建立健全的预约登记制度& 内镜检查必须由具备资格的医生按适应证及禁忌症选择病例,填写申请单送到内镜室,由内镜室护士根据患者具体临床症状,预约检查治疗日期,并进行预约登记,办理交费手续。急诊或特殊病例,可由申请医生直接与内镜室护士联系处理。建立检查时限制度,常规检查预约时间门诊病人一般不超过一周,住院病人不超过三天,能分别有门诊预约和住院预约,以便保证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 2.1.2 建立严格地消毒灭菌制度& 有效的清洗是决定消毒和灭菌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清洗能去除器械90%以上的病原体[1]。
内镜设备应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内镜室内仪器设备应由当月岗护士负责,建立仪器清点本;定期进行清点登记,在本室工作结束后应详细交班。同时应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对所有内镜及配备仪器都要进行认真的清洗消毒灭菌,即对所有内镜遵循二清洗一消毒一冲洗的原则,即清洗、消毒再冲洗,然后用注射用水冲洗后才能出室。确保内镜在备用状态,保证各种内镜设备有专职清洗及消毒工作人员,并分类到指定地点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如肠镜绝对不允许和胃镜在同一位置清洗、消毒。HAA阳性镜和阴性镜应分槽清洗、消毒。
&&&&&&& 2.2 建立规范化的内镜工作流程[2]& 建立完善的内镜工作流程,是顺利开展内镜检查及诊断的前提和保障。①内镜流程中仪器的准备时,制定内镜使用指南和操作注意事项及配套设备操作方法;②内镜使用流程:内镜使用日程应由负责内镜专职护士根据内镜手术类别进行安排表,区别对待急诊与平诊、预约与即时检查的人群进行合理安排内镜检查;③对使用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照2004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执行的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消毒或灭菌。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内镜的消毒须用2%戊二醛消毒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无菌蒸馏水充分冲洗;进入无菌组织器官的内镜如胸腔镜、腹腔镜、活检钳必须在2%戊二醛浸泡10小时方可使用。
&&&&&&& 2.3 提高内镜室工作安全管理措施
&&&&&&& 2.3.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内镜室检查及治疗室均应有安全防范制度,如避免闲杂人员勿入内;室内工作医护人员穿戴应保持整齐、清洁;内镜仪器、预约、检查记录等应建立专人保管制度。
&&&&&&& 2.3.2 建立内镜室感染防范措施 内窥镜室医护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知识培训,包括内镜的清洁、消毒或灭菌、使用中的消毒剂的检测、记录和保存、个人防护措施等;术前应做乙肝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筛查,已知特殊感染患者等,应使用专用内窥镜或安排在每日检查最后进行检查,同时严格进行相应的有效地消毒措施从而消灭感染、切断传播途径入手,防止医源性传播,最终预防和控制灭菌内镜手术中的医院感染[3];进入人体检查的内窥镜必须经消毒,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必须灭菌;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去污、清洁,清除管道中的血液、黏液及活检孔和抽吸孔内的残留组织,洗净的内窥镜应沥干水份后再使用高效消毒剂,消毒浸泡30分钟、灭菌浸泡10小时,消毒后内窥镜干燥处理,悬挂无菌柜内,内镜及附件清洗、消毒或灭菌时间应使用计时器控制;内镜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灭菌后的附件应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非一次性使用的口圈可采用高水平化学消毒剂消毒,消毒后用水彻底冲洗干燥备用;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4]。
&&&&&&& 3& 小结
&&&&&&& 由于内镜的结构复杂、精密度高、材质特殊及使用后消毒灭菌难度大等特点,在操作过程中内镜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黏液等分泌物的污染。因此在内镜检查进行之前,应详细查看仪器的消毒灭菌有效期,保证检查安全正常进行。同时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管理措施对提高内镜检查质量,有效预防内镜室医源性交叉感染,是避免医疗纠纷的安全管理关键措施。
参 考 文 献
[1]余如平.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420.
[2]王烨芬.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的流程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 120.
[3]李六亿.内镜医院感染现状、存在问题与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423,425.
[4]张冬湘.消化内镜多酶清洗的效果评价[J].中国消毒学杂志,):76.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内窥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百度文库
内窥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内窥镜室制度
内窥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内窥镜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设诊查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
二、保持室内清洁,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消毒处理。
三、内窥镜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预防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内窥镜的清洁、消毒或灭菌、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测、记录和保存、个人防护措施等。
四、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如脑室镜、胸腔镜、腹腔镜、关节镜等必须灭菌。消化道内窥镜、呼吸道内窥镜、阴道镜等必须消毒;活检钳应灭菌处理。
五、进行内窥镜诊治前需对病人做乙肝表面抗原(HBsAg)等过筛检查,有条件的医院应进行抗一HIV等过筛检查。
六、HbsAg阳性者,己知特殊感染患者或非特异结肠炎患者等,应使用专用内窥镜或安排在每日检查的最后。
七、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去污染、清洁,清除管道中的血液、粘液及活检孔和抽吸孔内的残留组织,洗净的内窥间应沥干水份后再进行消毒。
八、内窥镜的消毒须使用高效的消毒剂,如2%戌二醛消毒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无菌蒸馏水充分冲洗。内窥镜、活检钳的灭菌用环氧乙烷或2%戌二醛浸泡10小时。
九、HBsAg阳性病人和其他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内窥镜应先消毒,再常规清洗消毒。
十、肿瘤病人用过的内窥镜应先常规清洗、消毒,再用毛刷刷洗,酒精消毒。
十一、消毒后的内窥镜,储存前先干燥处理,再悬挂保存于无菌柜内。
十二、操作和清洗内窥镜时应穿防渗透工作外衣,戴橡胶手套,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防护镜和面罩,工作人员应接种乙肝疫苗。
十三、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第1 / 10页
贡献者:ZXY567868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于1988年创建的科技型企业,专业从事预防医学研究、医院感染教育培训、消毒保健系列产品生产、销售、代理等服务,是我国消毒领域的领军型高科技公司。
标题: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
时间: 0:00:00
点击次数:2662
&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 & &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水平,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规章要求,制定本要求。一、组织和管理(一)配备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承担医院感染管理和业务技术工作。相关人员要求经过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医疗机构组织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岗位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每年参加地市级以上培训不少于1次。(二)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内容包括:消毒隔离、手卫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医疗废物管理等。(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负责对全体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工作。可以组织外出参加培训,也可以开展医疗机构内部的培训。 二、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性措施(一)基础设施的基本要求 & & 布局流程应遵循洁污分开的原则,诊疗区、生活区、污物处理区等区域相对独立,合理布局、标识清楚、流向符合功能流程;诊疗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周边无污染源,室内有自然通风良好,光线充足,以满足诊疗的需要;应配备日常诊疗活动所需的清洗、消毒和灭菌的设备和用品。如:紫外线消毒灯,必备的消毒剂和灭菌剂,消毒剂浓度监测试纸、紫外线强度监测试纸等监测用品。(二)消毒灭菌基本要求 & & 基层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清洁、消毒和灭菌工作技术规范。通常情况下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或灭菌的程序;环境和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 &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有关规定执行。(三)隔离的基本要求 & & 隔离病人诊疗工作的重点是:清洁、消毒、隔离、自我防护。诊疗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采取标准预防的原则和措施,包括戴外科口罩、洗手等;应物品专用;对于诊治病人较多的医疗机构,应设置隔离诊室、设置隔病房;门诊或住院病人出院后应进行终末消毒;隔离病人转诊,应告知接诊医疗机构必要的信息,预防疾病的传播。(四)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要求 & & 无菌技术操作应环境清洁。进行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医务人员应衣帽整洁,帽子遮盖全部头发,口罩须遮住口鼻,洗手;无菌物品必须保存在无菌包或灭菌容器内,取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镊);未经消毒的手、臂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应重新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 & & 无菌物品、清洁物品、污染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应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及检查打包者姓名或编号、灭菌器编号、批次号)等标识,按灭菌日期顺序放置无菌物品存放柜内,并保持存放柜清洁干燥。(五)抗菌药物应用 & & 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药物;应严格掌握联合用药指征,以期达到抗菌的协同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产生;应严禁滥用抗菌药物,规范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严格遵循“能口服的不注射,能肌注的不静注”的用药原则。(六)医务人员手卫生 & & 手卫生设施设备符合要求。包括流动水洗手池,洗手用品如肥皂或皂液,卫生洗手用的清洁干手用品或纸巾,速干手消毒剂;外科手消毒的水龙头开关为脚踏式或感应式,外科手消毒剂,干手用的灭菌巾,指甲剪、清洁指甲刷,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 & 定期清洁洗手池,定期清洁皂盒并保持肥皂的清洁与干燥。 & & 手卫生要求:接触病人及进行清洁与无菌操作前、接触病人及其周围环境后、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后应洗手。当双手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 & 外科手消毒要求:在进行外科手术前,应认真进行洗手与外科。做到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七)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 & & 医疗机构应统一采购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购入时索取相关证件,建立出入库登记帐册。产品的大、中、小包装标识应符合[GB1]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和《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的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货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用前应检查小包装的密封性,消毒、灭菌日期及失效期,进口产品应有中文标识等,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不得使用;使用中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上报医院主管部门;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八)消毒药械管理 & & 医疗机构统一采购消毒药械。购入时索取必要证件和相关资料,建立进货验收和出入库登记账册;产品的包装标识应符合《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要求,并在有效期内。消毒剂应按有效期的先后顺序摆放在整洁、通风、干燥的货架上,并根据消毒剂的避光、防潮等具体要求存放,如:含氯消毒剂、碘伏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过氧乙酸不稳定应储存于通风阴凉处,用前应测试有效浓度,原浓度低于12%禁止使用;乙醇:易燃,忌明火;严格按照消毒药剂使用说明书中的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正确使用,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浓度、配置方法、消毒对象、更换时间、影响因素等,保证消毒效果的可靠。(九)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 & 医疗机构应配备必备的防护用品,如:护目镜、面罩、口罩、手套、隔离衣、防护服、防渗透的围裙等。医务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进行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使用后的锐器放入利器盒;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工作人员发生锐器伤等职业暴露后应立即进行正确的局部处理并及时上报医院的相关部门。(十)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 & 医务人员应掌握医院感染、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诊断标准,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医院感染病例,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基层医疗机构发现医院感染或疑似医院感染病例、自己处理能力不足时,宜报请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协助解决;发生3例医院感染暴发或5例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应在12小时内向所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卫医政发〔2009〕73号中为3例医院感染暴发或5例疑似院感暴发)。 & & 对使用中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戊二醛等进行浓度监测;对紫外线消毒灯管进行日常和强度监测,小型压力蒸气锅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定期委托县疾控中心等部门对医务人员手、消毒灭菌效果、对环境卫生学进行监测。三、重点部门(一)手术室 & & 手术室应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人、物和洁、污流向符合要求;手术间使用面积应能满足工作需求,建议≥25m2、手术间内设1张手术床;凡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应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帽、口罩、鞋;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无菌手术和感染手术应分开进行,如在同一手术间进行,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感染手术;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应一人一用一灭菌,在有效期内使用;手卫生设施完善,刷手间(处)设置在手术间附近,医务人员实施手术前进行洗手与外科手消毒;手术室工作区域,应每24小时清洁消毒一次,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对手术间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麻醉用具定期清洁、消毒。可复用喉镜一人一用一消毒,存放符合要求;可复用螺纹管、面罩、口咽通道、简易呼吸器等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手术间配备空气消毒设备,并每日进行消毒。(二)产房 & & 区域相对独立,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邻近母婴室和新生儿室;分娩室使用面积应能满足工作需求,建议产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6m2;凡进入产房人员应更换产房专用衣、帽、口罩、鞋,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接触产妇所有诊疗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手卫生设施完善,刷手间(处)设置在分娩室附近,医务人员实施分娩前进行洗手与外科手消毒;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及未进行经血传播疾病筛查的产妇,应采取隔离待产、隔离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进行助产,所用物品做好标识单独处理,分娩结束后,分娩室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产床上的所有织物均应一人一换;分娩后的产床、地面、台面采用湿式擦拭清洁。必要时进行消毒,遇有血迹、排泄物污染时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分娩室配备空气消毒设备,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三)消毒供应室 & & 基层医疗机构应当有独立的消毒供应场所和房间;布局流程合理,去污、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和储存发放分区明晰,流程合理;工作人员明确岗位责任,具备工作能力;使用器具、设备、设施保证实施效果。 & & 没有条件设置消毒供应中心的基层医疗机构,提倡区域内集中委托合格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完成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有条件设置消毒供应室中心的基层医疗机构应(四)口腔科 & & 布局合理,诊疗室和器械清洗消毒室应分开设置,手卫生设施符合要求。器械、器具等诊疗用品配置数量应与诊疗工作相符合,使用防虹吸手机;诊疗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口腔综合治疗椅、操作台面及所使用仪器、物体表面应一患一用一清洁或消毒;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做好职业防护。(五)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 & & 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通风良好,保持室内物体表面、地面清洁,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室内应设非手触式水龙头,洗手液(或肥皂)、干手设施(用品),快速手消毒剂等;手消液应标启用时间,有效期内使用;医务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隔离的传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使用双层黄色包装物,并及时密封。(六)病房 & & 病房应保持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整洁和卫生。室内空气应通过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实现空气流通和有效交换,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床单元应定期清洁,遇污染时及时清洁与消毒;床上用品一人一换,遇污染应及时更换;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应对床单元及其相邻区域进行终末清洁和消毒。(七)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 & & 医疗废物应按规定盛装。利器放置在利器盒内,其他医疗废物放置在黄色包装袋内;医疗废物暂存处应定期清洁和消毒,且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等安全措施;当地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后,置于医疗废物暂存处的周转箱内,并与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进行交接登记,记录单至少保存3年;自行处置的医疗废物可采取消毒并毁形,能够焚烧的及时焚烧,不能焚烧的集中填埋。 & & 基层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应依据GB《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有条件的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医疗机构应配备污水处理设施,并设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全制度,明确职责;设备运行正常,药品按时投放、定期进行监测,登记项目齐全,资料保存完整,污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没有条件的或20 张床位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四、重点环节(一)安全注射 & &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严禁在非清洁区域进行注射准备。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包括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禁止只换针头不换注射器;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单剂量用药不得分次或多人使用,或将剩下的药品收集起来备用;多剂量用药无法避免时,应保证一人一针一次使用,严禁用过的针头再次回抽;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开启的各种溶媒不得超过24小时;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用于皮肤消毒的非一次性盛放碘酒、酒精等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二)插管 & & 医务人员在进行插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手卫生规范。严格掌握插管指征,各项引流管应保持密闭性,引流管通畅;人工气道患者:应采用床头抬高30-45度体位,且尽可能采用无创通气;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重复使用的呼吸机管道、雾化器,须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1~2次,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及时更换;对危重病人须注意口腔卫生,实施正确的口腔护理。对留置导尿管者应遵循:正确固定导尿管,并采用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不常规使用抗菌药物膀胱冲洗;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不接触地面;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血管内置管:保持插管部位清洁,有污染时,及时更换覆贴;血管导管的三通锁闭要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留血迹时,及时更换;开展导管相关感染的监测、分析与反馈。(三)手术 & & 术前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择期手术病人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手术切口皮肤消毒范围应当符合手术要求,认真做好洗手和外科手消毒;术中医务人员在应遵守无菌技术原则,实施标准预防;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四)内镜诊疗操作 & & 开展内镜诊疗工作,应分设单独内镜诊疗室和清洗消毒室,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消毒内镜(喉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使用前及每例使用后应用高效消毒剂进行处理,每日工作结束后进行终未消毒,每日监测消毒液浓度,每季度对内镜的消毒效果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当分时间段进行。灭菌内镜(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须一用一灭菌;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一用一灭菌;每月对内镜的灭菌效果进行生物学监测。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当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内镜数量和诊疗人数应相匹配以保证消毒灭菌时间。弯盘、咬口等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  & & 应配备基本清洗消毒设备和清洗消毒剂,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流动水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五)超声、心电图检查 & & 诊疗室须做到防尘、通风、干燥、保持物体表面的清洁及诊疗床清洁,定期更换床单,枕套等,如被污染应及时更换。超声探头须做到一人一用一清洁一消毒或灭菌;每班次检查结束后,对超声探头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处理,干燥保存。使用后的心电图电极头用75%酒精擦拭消毒;心电图机身及导联线保持清洁。 附件1:压力蒸汽灭菌 附件2: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常用消毒剂 附件3:手卫生要求 & &
&客服热线:400-110-0818 | 客服信箱:
&备案号:沪ICP备号-1
(C)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镜清洗消毒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