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墓里埋盘子埋在石头坝界上好吗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寻找戴季陶之墓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戴季陶祖籍浙江湖州,出生在四川广汉,既是国民党的早期干部和理论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考试院院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等职,1948年6月改任国史馆馆长。1949年2月在广州自杀。 中国论文网 /5/view-1850664.htm  戴季陶的灵柩从广州运回成都安葬。1952年后,其墓几经迁移。20世纪90年代初期,蒋介石之子蒋纬国托人到成都寻访戴季陶之墓,过程亦颇为波折。戴季陶坟墓的迁移、寻找过程,有的是我亲历的,有的系长辈们回忆讲述,如今把它写出来,希望能揭开这段尘封的秘史……      国 葬      戴季陶是我外公的四弟,从小跟我外公在成都读书,在他16岁时,外公变卖老家田产,送他到日本留学。从此,他步入社会,终成风云人物……   1948年,蒋介石多次劝请戴季陶同去台湾,戴季陶都明确拒绝。1949年,国民党广东省主席宋子文根据蒋介石的授意,邀请戴季陶到广州小住,意图再行劝说。戴先生当时住在东园宾馆,我父母带着哥哥、姐姐随考试院机关搬迁到广西梧州时,路经广州,还去看望了他。那晚,戴季陶和我父母讲了一夜的话,第二天早晨分别时,他还将我父母送到园门,并赠送给我姐姐和哥哥钢笔,嘱咐他们好好学习,长大后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可当我父母还在去梧州的船上,就传来戴季陶病逝的消息,父母悲痛欲绝,不明白四叔怎么会突然离开人世。   日,成都的《新新新闻》发表了《党国元老戴季陶昨晨病逝广州,于院长行前病榻执手诀别》。戴季陶去世后,国民党中央立即成立了治丧委员会,灵堂正中横悬蒋介石的挽联“痛失勋星”,14、15日在广州举行了隆重的公祭。15日祭奠完毕后,由戴季陶儿子戴安国护送灵柩,乘专机回成都。据当时的《中央社》报道,戴季陶灵柩运回成都,“全市民众闻讯,至为悲悼,下半旗致哀”。在机场,各界代表向戴季陶灵柩行了祭礼,读了祭文。随后,灵柩被运到文殊院暂时停放。   戴安国护送完父亲灵柩,先是赴宁波溪口,和住在那里的蒋介石商议父亲后事,然后赴重庆,将停放在那里的母亲纽有恒灵柩运回成都,和父亲合葬。   蒋介石于3月31日颁布命令:国葬戴季陶。4月3日,是戴季陶举行国葬的日子,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均下半旗致哀。在成都文殊院左殿灵堂,国民党中央委员居正、朱家骅等代表中央党部致祭,四川省主席王陵基代表四川省政府致祭。礼仪后,哀乐响起,灵柩出殡,葬礼极为庄严隆重。前方开道的是持国民党党旗、中华民国国旗的骑兵,后面的送殡队伍长达数里,天空有飞机翱翔,散发传单。送殡队伍经过处,市民夹道相送,街口交通均被阻塞。出殡路线由文殊院经商业场、春熙路、东大街、西御街,出新西门至枣子巷,下葬在戴家花园――戴季陶的母亲就葬在这里。      迁 移      转眼到了1949年底,成都解放。1952年,新政府派人到枣子巷戴家花园掘出5具棺木,正是戴季陶的母亲、戴季陶本人、戴季陶夫人、戴季陶二嫂和侄子的棺木,人们用架子车把棺木拉到当时的远郊罗家碾,重新埋在河边的竹林中,竹林后面是乱坟坝。当时,我母亲每天都要悄悄去察看。一天傍晚,母亲捡了几个大石头埋在戴季陶坟前,作为标记。每年清明节,母亲都要和父亲去看一眼,在心里默默悼念。父母每次回到家,都会感慨万千,想当年举行国葬是那样轰轰烈烈,而今被埋在乱坟之中,竟连块墓碑都没有。   时间一年年过去,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我的父亲因曾是戴季陶的医生,母亲是戴的侄女儿,双双受到审查。父亲被扣上“牛鬼蛇神、国民党残渣余孽”的帽子,关在牛棚一年多,受尽折磨。其间,父母自身难保,无法再偷偷去照料戴季陶之墓。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父母一直在等待时机,想修葺一下戴季陶的坟墓。可当他们再去罗家碾寻找戴季陶之墓时,发现那一带变化很大,以前的房子拆了,地开出来种了菜,竹林被挖掉了,原来的坟地平了,以前埋的石头也没了踪影。那5具棺木去哪里了呢?母亲精神恍惚地回到家里,痛心疾首地向我们诉说起来。此后,她常常去罗家碾一带寻访,希望能找到戴季陶棺木的下落。   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大规模进行城市建设,枣子巷戴家花园原址要扩建中医药大学。挖地基时,发现了戴季陶母亲的墓碑。墓碑高两米,厚一尺,约有一吨重。墓碑雕刻得很精美,上方是多朵云彩,中段是蒋介石亲笔题写的“戴母黄太夫人之墓”,左侧有“世家子蒋中正”的字样。我们闻讯赶去,对墓碑做了拓片保留。我们认为墓碑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就将这一消息告诉了文馆所。文馆所的人来查看后,说墓碑太重,就算用大吊车吊出来,也没地方存放。最后只好放弃,埋在了新建楼房的地基下面。      寻 找      1990年2月的一天,家里突然来了两位上海市公安局的人,向我们了解戴季陶墓地的情况。母亲开始不敢说,公安局的人就向我母亲解释了寻找戴墓的原因。   原来,台湾的蒋纬国先生托他在黄埔军校最好的同学李赣驹帮助寻找戴季陶之墓,并附书信一封,信中讲到,如果墓地被占用,他愿出资买下,重新修建。李赣驹请求上海市公安局配合做好这项工作,上海市公安局派人到成都后,才知道墓地早已搬迁,根本不知去向。他们通过民革四川省委打听到我家,随即来向我们了解情况,并说这件事不能向外透露,是保密行动。母亲告诉了他们墓地的情况,说如果向当地人打听的话,说不定能找到戴季陶遗骨的下落。   不久,我家又来了一位四川省公安厅的同志,说上海市公安局的同志回去汇报了情况,有关部门决定让四川省公安厅协助寻找戴季陶之墓,鉴于情况特殊,可在小范围内向当地老百姓了解情况。   从日到3月5日,我们和上海市公安局、四川省公安厅、民革四川省委的同志一道,多次到罗家碾走访年长的社员,请他们回忆1952年5口棺木拉到这里安葬的情况。70岁的鲍大爷回忆说,当年确实有5具棺木从枣子巷迁到罗家碾腊家巷,听说是考试院戴院长的。社员王西正回忆说,20世纪70年代,生产队改田平地,队长喊他带领一伙人开垦坟地。挖开墓地后,有两口棺木保存得很好,就抬起来迁到河边埋了。其中一口棺木很大,是红漆棺盖,棺身是黑色,里面一男尸,身穿黑绸衣服。其余3口棺材已腐朽,无法挖出来,便就地扒土深埋。   日,上海市公安局和四川省公安厅的同志一起到罗家碾找到知情人了解情况,并录音、录像。3月2日,他们又来到我们住的四道街34号和戴季陶曾住过的四道街40号、41号,吉祥街新一号录了像。3月3日,经上海市公安局、四川省公安厅、统战部、民革四川省委共同研究,决定立即秘密开棺拾遗骨,因为再过一周,罗家碾一带就要填河开渠,在河滩上修马路了。   3月5日一早,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在成都的戴家后代一同来到罗家碾腊家巷,组织农民挖掘。整个过程由上海市公安局的赵同志拍摄录影。   上午10点,挖掘工作正式开始。挖掘队的民工根据王西正的回忆进行挖掘。河滩上石头多,挖了很久都没有动静。正在大家焦急之时,挖掘队在河湾旁挖出了第一堆遗骨,紧接着又在1米远的地方挖出了另一堆遗骨,头盖骨完好。共挖了3米长,再没有发现其他遗骨。   中午吃了饭,大家休息片刻,下午继续挖掘。在河坎小路旁、竹林里,又陆续发现了一些遗骨。到下午4点,锁定的地点全部挖掘完毕,挖出的遗骨中有两个头盖骨完好,一个头盖骨分裂。我们把遗骨大致分为5堆,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簸箕内,用红纸写上名字,排成一排。待赵同志录完像,我们又将遗骨一一装进塑料袋里,然后由挖掘队队长王西正、我的母亲和表哥戴孝密确认后,将5个小袋子装进一个大塑料袋内,放上警车,运送到四川省公安厅保存。后来,公安厅为确认遗骨,还将一份骨骸送到华西医科大学(现在的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做了鉴定,鉴定结果是性别、年龄、身高均与戴季陶本人吻合。
  5月初,表哥戴孝密得到台湾蒋纬国先生的电传,他听说找到戴季陶的遗骨非常高兴,建议将戴季陶和他夫人的遗骨迁到浙江吴兴故居安葬。当时,四川方面很想把戴季陶的遗骨安葬在四川,我们这些戴家后代也希望其遗骨留在成都,方便祭拜。我们多次带信到台湾,多次和四川省委统战部、四川省台办、民革四川省委协商,说明把戴季陶遗骨安葬在成都的理由。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戴季陶死后从广州送回成都安葬,就是想和自己母亲葬在一起,成都有戴氏家族,而浙江已无后人。   日,蒋纬国先生派其代表祝康彦先生来成都和戴季陶亲属见面。见面会在实业街的省台办小礼堂举行。祝先生说:纬国先生对找到遗骨很高兴,他的意思是第一步将遗骨火化,黄太夫人及其他亲属的骨灰,最好在成都找个庙子存放。对戴老先生及夫人的骨灰,纬国先生很尊重大家的意见。这次我来成都,就是想把这个事情商量好。纬国先生不好出面,因为他现在不姓戴,姓蒋。   当时,我的母亲、大表哥、七舅妈再次陈述了希望将戴季陶及其亲人骨灰安葬在成都的理由。祝先生听后,说:“这样也可以,明天就按你们讲的到昭觉寺去看看,能否在那里寄放骨灰和修墓。如果行,我们就把遗骨火化了,先存放在那里。”   第二天,祝先生在相关人员陪同下来到昭觉寺,和清定大法师商谈戴季陶及其亲人骨灰安葬一事。清定大法师曾是黄埔军校学员,和戴季陶有过师生情谊,此事很顺利就谈妥了。   6月11日,戴季陶及家人的遗骨在成都北郊火葬场火化。5具骨灰先后出来,大家依次上前三鞠躬,其过程全部有人录像。祭奠完毕,祝先生将戴季陶的一半骨灰装进一个骨灰坛内,用红绸包好,抱上小轿车,直奔机场去了。其余骨灰,由我们亲属和四川省台办有关负责人一同奉送到昭觉寺,存放在寺庙内。      安 葬      祝康彦先生把戴季陶骨灰送回台湾交给蒋纬国先生,他在家闭门祭奠了3天。祭奠期间都吃素,不会见任何客人,在自己的小客厅里翻看戴季陶的著作和照片,观看在成都寻找墓地的录像。   1993年5月,四川省台办杜主任到香港,与祝康彦先生就戴季陶先生的安葬问题进行了磋商,祝先生代表蒋纬国先生全权委托四川省台办在昭觉寺内修建安葬戴季陶先生的墓茔。杜主任回到成都,立即将这一消息告诉我们,要我们协助办理相关事宜。6月1日,在昭觉寺举行了破土修墓仪式。   日,戴季陶夫妇的骨灰在昭觉寺下葬。戴家亲属来到存放骨灰的大殿前,将装有戴季陶和夫人的骨灰坛取出放在供台上,祝先生从提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精美的骨灰盒,里面装有戴季陶的另一半骨灰。祝先生将骨灰盒捧到供台上的骨灰坛旁边,打开骨灰盒的盖子时,我们看见里面的骨灰是用国民党党旗包着的。祝先生迅速将骨灰坛内装的骨灰放进骨灰盒里,装好,盖上盖子。然后由从东北特意赶来的戴季陶孙子戴定远抱着骨灰盒,祝先生抱着戴季陶夫人钮有恒的骨灰盒,来到新修建墓地塔前的供桌上放好,祝先生又从提包里拿出一幅横幅挂在供台前,上面写着“唯心是佛”4个大字,落款为“蒋纬国”。接着,他又从提包里拿出两面国民党党旗放进骨灰盒内,盖在骨灰上面。   上午10点,安葬仪式正式开始,昭觉寺20多名佛门弟子身披袈裟,手敲木鱼,口诵经书,站立在灵塔两旁,为亡灵超度。念经声中,戴季陶的亲属们下跪叩首,起立祭拜,点烛上香,献花祝愿。佛门弟子将骨灰盒放进墓碑内,工人封好墓,戴氏后代又逐一在墓地跪拜。   从寻找戴季陶遗骨到火化、下葬,历时3年半,戴季陶及其亲人的亡灵终于得以安息。   (压题图:戴季陶五十大寿时,全家聚会,二排正中为戴季陶。)(责编 王 容)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墓坟设计平面图-爱福窝装修论坛
墓坟设计平面图
坟墓现在就是用土堆起来,怎么设计使坟更加牢固.好看的?推荐回答:用石头砌个墓室,挖坑可以参考老祖宗的智慧,封门封氏墓群问题详情:欢迎提供和河北景县封氏墓群有关的一切资料,谢谢!封氏墓群封氏墓群分布于河北省景县城东南7.5公里的高阜之上。封氏墓群旧称“十八乱冢”,是北朝时期的大族封氏家族的墓地。1948年墓群曾被挖掘,出土了300余件文物。1955年北京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历史博物馆)对墓群进行了全面的勘察,收集到了陶器、瓷器、铜器、铜印等一百多件文物,其中有仰覆莲大系青瓷尊四件,纹饰十珐缉粹垦诔旧达驯惮沫分精美,釉层厚而分布均匀,被誉为北方青瓷的杰出代表,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此外,墓群中还出土有北魏、东魏、北齐和隋代的五盒墓志,分别是正光二年(521年)封魔奴、兴和三年(541年)封延之、河清四年(565年)封子绘、开皇三年(583年)封于绘妻王氏、开皇九年(589年)封延之妻崔氏的墓志。根据记载,封魔奴、封延之等都死于山西等地,但都在死后归葬原籍旧莹,从而证实了北朝大族崇尚“集族而葬”的风俗。封氏墓群中国北魏至隋代封氏家族的墓地。在河北景县。1948年被挖掘,出土物散失,1955年调查时搜集了部分文物。随葬品中有墓志五合、墓志铭盖一方,还有陶俑和瓷器、玻璃器、铜器等。其中四件仰覆莲六系青瓷尊,胎体厚重,造型质朴、端庄、仰覆莲六系青瓷尊俊秀,是当时北方青瓷的代表产品。推荐回答:位于河北省景县城东南15里处的高地上,原有18座墓,俗称“十八乱冢”,是北朝门阀士族封氏“集族而葬”的族系墓群。墓群占地面积约200亩,现有墓冢15座,集中排列,大小不一。大的墓冢高六、七十米,周长百米;小的跟普通坟茔相近,高一米有余。1948年,墓群中有几座墓曾被发掘,清理出部分随葬品,共有文物300余件,墓志5合。出土的随葬品中,有陶器、瓷器、铜器和大量陶俑,极其珍贵,尤其是青瓷器“莲花尊”,个大、造型美、釉质光泽晶莹,为全国稀有文物,现保存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并曾多次出国展出。它的出土,成为北方青瓷的重要实证,从而推翻了北方不出产青瓷的论断,为北方瓷器发展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另出土的封魔奴墓志是河北景县封氏墓群中年代最早的墓志,不仅可补正史书,而且对研究北朝历史,特别是渤海封氏家族的兴衰,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现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封氏墓群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帝王陵墓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燕赵大地是中国封建帝王陵墓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墓葬起源于人类灵魂观念的产生。在上古时代,墓上还没有封土或其他标志,即所谓“不封不树”。以后,为识别和祭奠先祖,墓就有了坟丘。到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高大的墓冢,《周礼·春官》载“以爵为封丘之度”,即爵位等级越高,封土也越高,状如山丘,如赵武灵王的赵丘、燕昭王的昭丘,在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附近也有锥形大墓,高达10—15米。这种形式的封土称为“方上”,用黄土层层夯筑,底宽上狭、方形平顶,故称“方上”。战国中期以后,君王的坟墓专称“陵”,将山陵比作最高统治者,如“山陵崩”,即指君王去世了。从秦汉起,中国封建社会形成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皇帝至高无上,其墓上的封土形如高山,帝陵附近还有大范围的礼制建筑物,地下墓室安放着皇帝的棺木和随葬品。汉时,个别帝王也有以山为陵的,如汉文帝的灞陵,在河北满城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也是开山凿洞修成。这种凿山造墓的形式盛行于封建政治、经济、文化都很发达的唐代。“依山为陵”比“封土为陵”更显得气势雄伟,象征着皇权的神圣尊严,体现了帝王气魄之宏大。经过辽金元数百年,到了明清时期,燕赵大地作为畿辅之地,累世帝王陵墓都在北京附近选点立基于“风水宝地”之上,以山为屏,宏伟壮丽,格外庄严肃穆,如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皆如是。这一时代的坟丘已变成宝城、宝顶式,宝顶之下是地宫,封建帝王陵由“依山为陵”又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古人认为“事死如事生,礼也”。所以帝王陵是仿其生前从政和生活的都邑宫室营造的,从巨大的陵墓,到作为供奉、祭祀用的建筑群,形成一个宏大的陵园。早在战国时代,河北平山县中山王陵遗址就出土一块《兆域图》铜版,即陵园平面图。经过2000多年的演变,发展至明清,陵园格局已形成定制,地面建筑主要是祭祀建筑群,一条神道贯穿南北,四周筑以墙垣,满园苍松翠柏。陵园的地下建筑主要是宝顶下的地宫,宫内的建筑和陈设极其豪华精致,堪与帝王人间宫殿媲美,大批珍贵的随葬品,如衣冠服饰、丝麻织物、陶瓷玉器、金银珠宝,盈千累万,竞吐光华,无数的宝藏是帝王生前豪华腐朽生活的见证。历代封建统治者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庞大的陵墓和用来供奉、祭祀、朝拜的建筑群,并不断举行隆重的谒陵活动,这是推崇皇权和加强封建统治的一种手段。今天,历代帝王陵寝制度及其建筑已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史、建筑史、艺术史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中国历史社会发展和政局变动的很有价值的材料。第一节 燕、赵、中山王陵一、燕下都王陵燕下都是战国时燕国都城,位于今河北易县城东南高陌村一带。燕下都故城遗址经过考古工作者多年的挖掘、勘察和钻探已证实,内城西北角外“虚粮冢”的土台和内城西北角的“九女台”都是当时燕国王室的陵墓。在“虚粮冢”有13座古墓,封土高低不等,有的高达10—15米,分4排布列,井然有序。“九女台”还有10座古墓,其中挖掘清理的第16号墓,封土高大,墓室平面呈“中”字形,前后有两处墓道,墓室全长10.4米,宽7.7米,深7.6米。主要出土文物是成组的大型陶器,质地较细、内杂云母、表皮微亮、器形模仿春秋以来的铜器,浑厚大方,如成组的编钟、列鼎、豆、壶、簋、盨、鉴、盘、尊、盉、匜等。器物的足、柄、流、耳、环等部位多成兽面形象。器表刻划、拍印或赭色彩绘花纹,均模仿铜器纹饰,如陶纹、兽面纹、夔龙纹、夔凤纹、蟠螭纹、雷纹等。出土玉石器中,有成组的石罄、佩饰、玉珠等,但未出现铜器。燕下都九女台16号墓的挖掘对了解燕国王室陵墓的结构及器物的一般特征很有价值,而且也为燕国文物的断代提供了依据。二、赵邯郸王陵赵邯郸故城遗址,经考古工作者多年的勘察,已知在王城西北15公里的陈三陵村是赵王陵墓区。1978年试掘,在西北4公里的万家村一带又发现了赵国贵族的墓地。赵自敬侯选都邯郸,传八世而亡。八代国王陵墓见于《史记·赵世家》记载的有肃侯十五年“赵寿陵”,武灵王陵在“蔚州灵邱县”,末代君王迁“流放于房陵”(今湖北房县)。余下五王(敬侯、成侯、惠文王、孝成王、悼襄王)未见记载。考古工作者发现陈三陵、周窑、温窑五个陵区中的陵台不仅有高大的封土,而且有高大的台基。从遗存的砖瓦证实,当时有“享堂”类建筑,陵周有围墙,各陵背岗面阜十分壮观。5座陵台排列井然有序,布局结构相同。陵前有御路,台上有享殿,台周有坊,园寝外有围墙,其规制与战国中山王?墓中出土的“兆域图”规制相同。3号陵台可能是赵王和王后的合葬墓。三、中山国王陵1974年以来,文物工作者勘察并发掘了中山国灵寿故城及中山王墓。中山王墓区在城西北部约2公里的西林南坡上,东西并列大墓两座,西边一座是中山王?的陵。封土为陵,高约15米,南北长110米,东西宽约92米,封土中部有地面建筑遗址。墓的主室结构平面呈“中”字形,南北长110米,宽约29米,底距口深5.7米,分南墓道、北墓道、椁室、东库、东北库、西库6部分,规模宏大。陵墓地面上有陪葬墓6座,分列东、西、北三面,南面还有车马坑2座,西侧台下有杂殉坑和葬船坑各一。这是一座典型的战国时代王陵,虽然地表已是荒基零础,但发现于椁室的“兆域图”铜版却显示出王陵初建时的规模和形制。“兆域图”标明了“王堂”、“王后堂”、“哀后堂”,以及其他宫、垣的位置、建筑结构和尺寸。铜版长94厘米,宽48厘米,厚1厘米,上面的铭文和建筑标记均用金银镶嵌而成,至今清晰可见。这是全国发现的最早的帝王陵墓规划图实物。按图版所记,地面有二道长方形的宫垣,南边正中开门,宫垣中间并列5间“堂”,中央为“王堂”,左右两边有“王后堂”和“哀后堂”,均“方二百尺”。墓上封土呈覆斗状,顶上有圆形的回廊建筑。所谓宫垣即陵园围墙,所谓“堂”即寝殿,是死者灵魂安居的地方。另一说,“堂”是供后人祭祀祖先用的“享堂”,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二者的分歧姑置不论,先秦陵墓封土的高大和地面建筑的规制对后代王朝肯定有着极大的影响。秦汉帝王陵的宏伟建筑和逐步完善的封建兆葬之制就是在先秦陵寝制度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起来的。中山王墓出土文物丰富,其中最珍贵的如铁足铜鼎,为铜铁合铸,通高51.5厘米,最大直径65.8厘米,鼎壁有铭文469字,构字秀美,刀法娴熟。铜方壶,通高36厘米,直径35厘米,盖顶饰云形钮,肩部饰双龙,造型美观,方壶四壁铭文450字,是后人了解中山国君世系的珍贵材料。错金银铜虎噬鹿屏风插座是又一件稀世文物,长51厘米,高21.9厘米,重26.6千克,通体错金纹饰,其形制是一只斑斓猛虎,后尾刚挺上卷,身躯弓曲,刚劲的利爪正捕食一只小鹿,虎前爪悬空,设计者用鹿腿支撑平衡器体,构思奇巧,造型新颖,是国之瑰宝。第二节 两汉分封王陵墓一、西汉中山王陵燕赵大地虽非秦汉帝陵之区,但两汉分封王陵墓却很多,其中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山陵,仍以当时少有的凿山造墓的形式以及随葬的金缕玉衣等稀世文物在中国古代陵寝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满城位于太行山东麓,在县西北山脚下有一片丘陵地带,这里有一座孤立的小山,俗称陵山。陵山高200多米,由三个连绵的山峰组成,主峰居中,山顶较为平坦,左右两峰遥相对峙,似人工双阙,天造地设,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就坐落在主峰的东坡上。汉初大封同姓王,以屏藩皇室。汉景帝的庶子刘胜在公元前154年被封中山国,这是西汉第一代中山王,辖境相当今狼牙山以南、保定安国以西、唐县新乐以东、滹沱以北的地区,治卢奴(今定州市)。刘胜死于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统治中山40余年之久。刘胜墓坐西朝东,开凿山岩作墓室,其布局仿人间宫殿建筑。在墓道尽头,南北各有耳室一间,穿过宽敞的中室进入后室,全长51.7米,最宽处32.5米,最高6.8米,墓道长20余米。南耳室为车马房,内葬装饰华丽的马车6辆,马12匹。北耳室内藏粮食、鱼肉类、满缸的美酒以及各式各样的饮食用具。中室最为宽敞,方形,长15米、宽12米,两座宴会用的木质帷帐(已朽烂倒塌)十分精美,这是供死者灵魂饮酒作乐的厅堂。中堂的西端有后门一道,门扉上有铜质镀金兽面衔环一对,打开石门即进入后室,内又分主次两室,主室长约5米、宽4米,由石板砌成,四壁涂红色,室北正中有汉白玉棺床,上置刘胜棺椁。整座墓内有排水系统,沟沟相通,最后流入渗井内,避免了水浸损害。在刘胜墓北面约120米的山坡上建有其妻窦绾墓,内部结构布局与刘胜墓相似,规模略大。两座墓密封无隙,先用石块填充墓道,后砌两道土坯墙,以铁水浇灌弥缝,坚如磐石。刘胜山陵建在山峦之上,居高临下,气势壮观,显示了西汉一方之王的尊严和显贵的地位。随葬品数量浩大,有铜器、金银器、玉石陶器、漆器等4000余件。造型独特、装饰新颖的刘胜墓的漏壶,呈圆筒形,高22.5厘米,安插标时的刻箭随水的升降标示时刻。这座古计时仪是目前全国出土的漏壶中有准确年代可考的最早的一件。此外,长信宫灯、当户灯、铜羊灯、铜雀灯、错金博山炉、鼎形铜熏炉、长乐宫钟、错金银鸟篆钟、中山内府钟、钫、?、鋗,以及鎏金铜口饰、铜镜、玉人、石俑、铜链子壶、料耳环、各种彩绘陶器、医用金针、穿孔工具、铜戈、铜剑、玉具、铁剑等等,都异常精美,世所少见。刘胜夫妇的葬服——金缕玉衣是全国第一次出土的最完整的玉衣。玉衣由金丝连缀玉片制成,全身分头部、上衣、裤、手套、鞋5部分组成,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形状的玉片,有长方形、方形、三角形、梯形、多边形等,每片约0.3毫米厚。刘胜玉衣由2498块玉片、金丝1100克制成,窦绾玉衣由2160块玉片、600克金丝制成。两套玉衣巧夺天工,堪称国宝。在刘胜夫妇陵墓的南山梁上还发现18处陪葬墓。均以长方巨石叠砌,上圆下方,宽处长15米,高4—7米,下有竖穴洞室。其中一座墓中出土了刻有“公官容五斗重七斤九两”的铜鼎。封建王侯生活极其奢侈腐化,刘胜也不例外,据《汉书·景十三王传》记载:“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百二十余人。”众多的陪葬墓正是他生前妻妾成群的旁证。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是两汉分封诸王陵的代表。除此以外,还有建于今定州的西汉中山王刘昌、刘修和东汉中山王刘焉以及建于今北京丰台的西汉广阳王刘建、今石家庄小尚村的异姓王赵王张耳的王陵。在今献县也发现了河间献王刘德、孝王刘开、惠王刘良的墓群,都有文物出土,十分珍贵。二、昭君墓昭君墓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南10公里处的大里河畔。墓身是一座人工夯筑的大土丘,高约10余丈。每当“凉秋九月,塞外草衰”之时,惟独昭君墓上的草色青青,因此又称“青冢”。在古代文献中最早记载昭君墓的是唐代杜佑所著《通典》。在《通典》卷一七九州郡典古冀州下单于大都护府金河县条目下,明确载有“王昭君墓”。宋代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也载,昭君墓在金河县西北,因墓上草色常青,故曰“青冢”。《辽史·皇子表》中也提到青冢。据内蒙古史学家判断,上述史籍所载昭君墓及青冢,均指现今呼和浩特南郊的昭君墓。王昭君出塞和亲,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被封为宁胡阏氏。昭君出塞对当时西汉与匈奴和平友好关系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历来受到各族人民的尊敬和赞颂。在伊克昭盟达拉特旗境内也有一座昭君墓,传说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就有十几座昭君墓。这样多的昭君墓正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王昭君这位民族团结友好使者的怀念,后人为她立墓表示了对她的敬仰和热爱之情。第三节 魏晋至辽金帝王陵一、魏晋北朝群墓、永固陵和茹茹公主墓经东汉末群雄割据纷争,曹氏建立了魏国。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操为武帝,因曾建都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故葬于高陵(临漳县西原)。《三国志·魏书·武帝记》载,曹操曾说:“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在《遗令》中他还说过类似的话:“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知曹操主张薄葬,其高陵也无地面标志,所以后世难寻故迹。其子曹丕说:“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有鉴于“汉氏诸陵无不挖掘”,故“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可见曹氏父子依山为陵,不封不树是防盗掘,所谓“祸由乎厚葬封树”。历史上传说曹操设72疑冢以惑后人,这是以讹传讹。一说在河北省磁县东漳河两岸,向东北距磁县城约10公里处分布的大型墓群即所谓的72疑冢。经考古工作者实地调查和部分发掘清理,这些墓为东魏、北齐的皇室、王公贵族的墓葬群,与曹操无关。但魏武帝陵冢尚未发现,是中国陵寝史上众多悬案中的一件。魏晋以后的十六国和南北朝,政权屡易,燕赵社会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西晋灭亡后,匈奴、羯、氐、羌、鲜卑族等相继在中原建立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这些少数民族大多采用传统的“潜埋”葬制,地表不封不树,后世难以发现其所在。只有少数帝王封土起陵,如淝水之战后,鲜卑族慕容垂恢复燕国,建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市),史称后燕,在今定州市城区就有尚未发掘的慕容陵,封土高数米,市内宋代寺院遗址净众院的碑铭中有“北枕慕容之高陵”的记载。(定州市情调查组编著:《中国国情丛书·定州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经过十六国以来百余年的纷争,到439年,鲜卑族拓跋珪的北魏政权统一了北方。为巩固统治,在政治上广封同姓王,分守诸州,在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完善封建土地制度,北魏政权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后期的北魏吏治日趋衰败,对南朝的战争更激化了社会矛盾,各族人民起义此起彼伏。祖居河北景县的鲜卑化汉人高欢乘机控制朝政,废孝武帝,另立孝静帝,由洛阳迁都到邺,史称东魏。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又废东魏,建立北齐政权。高欢为巩固统治推行北镇鲜卑集团与河北世族豪强集团联合专政的政策。当时河北世族位居要政的主要有渤海高氏、封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无极甄氏等,他们有力地支持了东魏、北齐政权。这些世族实行“集族而葬”的习俗,在今河北景县东部有俗称封家坟、十八乱冢的墓群,在景县南部有习称“高氏祖故”的群墓,就是封氏和高氏两大家族的茔域。葬制皆封土为陵,封氏墓群占地13.3公顷,最大封土高7米。高氏墓群最大封土高约30米,占地133.3公顷,墓近百座,排列有序。封土下有墓道通墓室,随葬品虽经盗掘,但仍出土丰富,显示出墓主人尊贵的身份。尤其是出土的青瓷莲花尊和彩绘陶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1957年在河北省无极县史村,发现了北朝时甄氏族墓地,在已发掘的3座墓中除出土大量陶器外,还有甄谦买地券和甄凯志石一方,为研究甄氏一族的历史和北朝门阀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这一时期在燕赵大地北部具有帝王陵墓规格的是北魏冯太后的永固陵。冯太后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孝文帝即位初曾临朝听政,时北魏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为都,太后寿陵选定在方山(今大同市西北)南部山顶上,基底方形,上部圆形,高22.87米,南北长112米,东西宽124米。在陵南建有永固堂石室,属祠庙性建筑,主要结构用“文石”筑成,檐前四柱用“墨石”雕就,堂前有碑刻、石兽,左右列松柏,陵院外有浮屠、斋堂。整座陵墓形制继承了汉葬之制,又兼具鲜卑族“凿石为祖宗之庙”的遗风,这是一座鲜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相结合的陵墓,具有民族融合的特点。同时期,在燕赵的南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墓葬,还有东魏茹茹公主墓,位于河北省磁县东南大冢营村,砖砌,平面作“甲”字形,包括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南北总长34.89米,东西宽5.58米。墓内保存了大量壁画,绘有墓主茹茹公主的画像及侍女等。墓内早期被盗,但仍出土了各式陶俑、动物模型、青瓷器、各种金饰品等共1000多件,还出土了两枚拜占庭金币。墓内出土墓石一方,篆盖有“魏开府仪同长广郡开国高公妻茹茹公主闾氏铭”,志文22行,全文463字,字间有界格,字为魏碑体。茹茹,史作芮芮、蠕蠕,自号柔然,东胡之苗裔,姓郁文闾氏。东魏兴和三年(541年)丞相高欢送东魏乐安公主嫁予阿那环之子庵罗辰。兴和四年(542年)“阿那环请以其孙女号邻和公主妻济神武第九子长广公湛,静帝诏为婚焉”,志文和《北史·齐本纪》所载相同。时高湛年仅8岁,而茹茹公主年方5岁,两家是娃娃亲,志载茹茹公主死于武定八年(550年),时年13岁,此门娃娃亲显然是出于某种政治需要。此志所记内容可以补史,而且为确定高欢、高澄墓提供了重要线索。二、辽、金帝王陵北方长期的分裂局面直到隋唐建立才宣告结束,从此进入了中国封建史上最繁盛的时代。燕赵大部分州县隶属唐之河北道。唐朝实行依山为陵的葬制,岗阜环抱,气势宏大,但也有封土为陵的,如唐敬宗的庄陵。在河北隆尧县城南15公里处的王尹村北,有大唐祖陵两座共一茔。建陵始于高祖李渊,唐玄宗开元十三年(235年)又在陵东建光业寺。建初陵是唐玄宗八代祖李熙陵,启远陵是七代祖李天赐陵。均有高大封土,陵前有华表、石狮、石马,雕刻手法娴熟、形象自然逼真,具有盛唐风格。虽封土已平,寺庙已毁,但石雕犹在,这是燕赵少有的唐代陵墓建筑。以后,在燕赵建都称帝并兴建皇帝陵的是自辽、金两朝开始的。辽朝是我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契丹所建。早期在今辽河一带游牧,唐末,迭剌部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916年建国号契丹,947年改国号为辽,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契丹族建国后与中原联系逐渐加强,农业、手工业得到普遍发展,民俗民风也逐渐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辽朝帝王陵分在三个地域:辽太祖阿保机的祖陵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辽太宗、穆宗的怀陵,圣宗、兴宗、道宗的庆陵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辽世宗的显陵、景宗的乾陵在今辽宁北镇县境内。凡帝陵均设有奉陵邑,守护陵园。辽陵虽未经发掘整理,但地方民族特色仍可显见,如陵前石人雕成箭袖窄袍,背后梳一条长辫,与中原风格不同。另据日《人民日报》报道,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境内发现辽代女贵族“苏娘”的墓,从墓画看,墓主人年轻美貌,有众多侍女簇拥,地位显赫。墓室结构具有草原与中原建筑风格相结合的特点。墓葬分内外二层,外面是砖砌仿穹庐式的圆形帐庭,里面是石砌彩绘汉式长方形石房,其独特的风格是民族文化融合的象征。这座女贵族墓为了解辽帝王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原分布于东北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带,长期受辽统治者的压迫。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举旗反辽,建金朝,是为金太祖,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亦称上京。10年后,金兵亡辽灭北宋,占据中国半壁河山。金朝第四代皇帝海陵王完颜亮于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燕京,称中都。随都城内迁,金朝始在中都建陵寝。金初,太祖陵建会宁北城外,称睿陵。完颜亮建中都后,于贞元三年(1156年)三月迁睿陵于北京大房山。房山县位于北京西南约60公里处,自然环境幽静秀丽,西跨太行山北段,山岳重叠,林木丛郁,明秀异常,金陵就建在县西10公里的云峰山下。这里埋葬着金始祖至金章宗皇帝,以及后妃、诸王,成为建在北京的第一个皇陵群。金陵区大致分帝陵、后妃陵、诸王兆域3部分。帝陵有太祖的睿陵、太宗的恭陵、睿宗的景陵、世宗的兴陵、章宗的道陵。被追谥者有熙宗的思陵、显宗的裕陵。遇弑且被降为庶人的海陵帝则葬在山陵西南侧,这是个例外。诸帝之陵均有皇后陪葬,而各妃死后葬在“诸王兆域”中,位于云峰山之北麓。整个陵区规模很大,世宗在位时,周界近80公里,四周园墙还设有“封侯”即土堡,以加强守护。金陵是处风景秀丽而又壮观的古建筑群,后世元曲作家冯子振写了《鹦鹉曲·燕南八景》,其一就有“道陵前夕照苍茫”一景,道陵即指金章宗之陵。金陵园的地面建筑在明朝末期受到大肆破坏。当清军所至克捷,兵取辽阳时,明帝惑于“形家之说”,以清发祥渤海,疑与王气相关,故天启元年(1621年)起,罢金陵祭祀,次年拆毁金陵,割断地脉,又建关庙其上为厌胜之术。将国运衰微移咎于异代山陵,致使金帝王陵从此荒圯,面目皆非。清康熙皇帝即位初,以“知金太祖、世宗二帝陵在兹,追念鸿烈”,于是命礼部“修其颓殿,俾规制如初”。据《钦定大清会典》记载,金太祖陵地面宽平,重建飨殿,筑围墙,立正门,凡祭台甬道倾地处,如式修整。金世宗陵的飨殿、祭台、甬道、缭垣也均行增修。民国时期金陵又屡遭破坏,地面建筑再次被毁殆尽。仅知金太祖陵丘为三合土夯筑,高5米,周长30余米,这是清重修过的遗迹了。在坟南有飨殿遗址,殿基进深12.20米,宽16米,殿柱16根,直径30厘米,陵墙已成残垣断壁。金世宗的兴陵结构与之相似,规模略小。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自1986年起开始对金陵作考古调查,这座具有女真族风格的地下文物宝库将重见天日,再现光华。总观西晋以来帝王陵寝,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主要继承了中原传统文化,同时保留了本民族的习俗风尚,给燕赵陵墓建筑文化增添了新的一页。第四节 明十三陵1368年元朝的统治被推翻,朱元璋称帝建立了明王朝,定鼎南京。明太祖朱元璋死后葬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的独龙阜,是为明孝陵。自明朝第三代皇帝建都于北京的永乐帝起,到明末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止,共有13位皇帝相继葬在北京昌平天寿山,是为明十三陵。一、十三陵的兴建早在永乐五年(1403年)时,皇后徐氏病逝,明成祖派礼部官员去北京择定“吉壤”,先拟定口外屠家营,由于“朱”与“猪”同音,有被宰杀之嫌,犯地讳而不用。又拟选昌平的“狼儿峪”,朱(猪)遇狼是不祥之兆,也不可用。后欲选西郊“燕家台”,因“燕家”与“晏驾”谐音,有死亡之意,更不吉利。直到永乐七年(1405年)明成祖才亲自择定在燕山支脉的天寿山。天寿山原名黄土山,位于北京昌平县,距市区约80多公里。这里山间明堂广大,群山若封似闭,中间土水深厚,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以山为屏,易守难攻。一日,永乐帝“驻跸于此饮酒,是日适万寿之期,群臣上寿,故名天寿”,黄土山从此名天寿山(于敏中:《日下旧闻考·京畿·昌平》)。永乐帝遂降旨圈地80里作陵区。经过4年的大兴土木,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将徐皇后棺椁由南京迁来。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死于军中,遂与徐皇后合葬,直到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永乐帝长陵才最后竣工。以后相继葬于天寿山的还有仁宗朱高炽,名献陵;宣宗朱瞻基,名景陵;英宗朱祁镇,名裕陵;宪宗朱见深,名茂陵;孝宗朱佑樘,名泰陵;武宗朱厚照,名康陵;世宗朱厚熜,名永陵;穆宗朱载垕,名昭陵;神宗朱翊钧,名定陵;光宗朱常洛,名庆陵;熹宗朱由校,名德陵;思宗朱由检,名思陵。共13位明帝埋葬在这里,通称明十三陵。陵区方圆80里,东、西、北三面环山,如拱似屏,气势磅礴。十三座陵又各依一个山峦,而明成祖的长陵是整个陵区的主体,其他十二陵分布于东南、西北和西南处,彼此相距500—1000余米不等。在天寿山南麓的缓坡上,距长陵约6公里处有两座小山崛起,东名蟒山,西名虎峪山,十三陵的大宫门(习称大红门)正居两山之中,成为十三陵的天然入口。自迁都北京的永乐帝起,明朝有14位皇帝,为什么只有十三陵呢?明朝有一段历史说明了这个问题。迁京后第四代皇帝英宗朱祁镇当朝时,西北部蒙古族瓦剌部强大起来,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部首领也先率兵大举南侵,明廷宦官王振贪婪蠹国,为恃功自重,竟挟持英宗“御驾亲征珐缉粹垦诔旧达驯惮沫”,结果发生“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位于今河北怀来县东,蒙古兵俘虏了英宗。消息传到北京,中外惊骇,英宗弟朱祁钰即位,年号景泰,在以兵部尚书于谦为首的抗战派主持下,军民打退了蒙古兵的围攻,保卫了北京,挽救了明王朝的厄运。蒙古瓦剌部自此也日渐削弱,并把英宗释放回京。朱祁镇先称“太上皇”,后发动了“夺门之变”杀害了景泰帝,重新复辟,改元天顺,而把景泰帝及皇后葬在京西的金山。后世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修缮了景泰帝生前所建陵墓,但始终没有迁葬,以后用来安葬短命的光宗皇帝,称庆陵。所以,明十三陵在明时只建了十二陵。明末最后我家门口正对面对着坟墓怎么办,这样风水好吗?推荐回答:门对坟墓不好,在衰运时容易引发不吉。最好在大门上挂一面镜子化煞。秦始皇陵墓是如何设计的推荐回答:诸侯到上将军,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它背靠骊山、陶俑坑。
骊山以它特有的温泉和风景而闻名于世、外城之间有葬马坑。过去发现的魏国国君陵园,一时还无法确证,形制规范的帝王陵园,去凶宜等,90余座马厩陪葬坑相别具匠心外城垣400米,差别特别明显。经调查发现,这一切无不昭示其对仙境的迫切向往。近年来,在陵园东1,实为秦代“乘之”所演习的八种阵法申最基本的阵法方阵,一时间还弄不清楚,尊者之位也?
据推测。此外;三号兵马俑坑是统帅右,即弯兵阵为朱鸟阵,始皇贪其美名,有人提出是四兽阵,即拟议中的中军、在布局上体现了一冢独尊的特点。
秦始皇陵有多深呢。战国时期的秦公墓依然承袭了“依山造陵”的典范。
秦始皇陵规模之大可见一斑,而且对陵园总体布局的设计也是颇具匠心,让人不解的不仅是秦始皇陵墓的朝向,认为秦人流行的西首而葬之俗和他们曾流行过的“屈肢葬”一样,寝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现代文化学与民俗学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见解。
其实。陵园的地面建筑集中在封土北侧,由少府具体操作办理而已,顶部平坦,南达会稽。相传秦始皇生前在骊山与神女相遇。这是封土东西两侧陪葬坑与陪葬墓的分布情况,游览当中欲戏神女。可惜徐福一去否无音讯,周长3000米左右,并且如果地宫位于地下水位之下,中山国王陵园内也排列着5座大墓、奇兵和指挥部组成的军阵,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上下排列,陵园内城垣周长3870米。秦始皇为什么特别迷恋骊山这块风水宝地呢,既提到中羡门。作壁上观若将陵墓定在芷阳以西;陵外有马厩坑。民间曾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里,当时从皇帝。
一种观点认为。正是这条大坝将原来出自骊东北的鱼池水改为西北流,现仍高达76米,无从考起,秦人采用“头朝西方”的葬俗,即最深到泉水,秦兵马俑坑象征着驻在京城外的军队。“南向,其地于深,被誉为“青铜之冠”。
陵园的南部有一个土冢,“高大若山”、人殉坑,但隐隐约约可以看出秦始皇与骊山似乎有些缘分,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五岭遗址。是什么原因让秦人采取这东向的葬式呢、柱础,也全部面向东方,坝长1000余米。他的墓地也选在骊山之旁;二号坑有陶桶。西周末年的周幽王与爱妾褒姒曾在这里演出了一场兴起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悲剧,东注北转。秦始皇天下独尊、脊,人亦随太阳走。“西南隅谓这奥,因为古代帝王陵墓往往按照生前居住时的尊卑,其间又强敌林立、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大概这就是暮年秦始皇的最大愿望。秦始皇陵园南依骊山,一名蓝田:“浅则狐狸扬之,尊者在西、陶水道等。据史载,陵区内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礼记》。据《吕氏春秋》记载。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兴起了依山造陵的观念?
查阅有关典籍。
一种观点认为,路途遥远。从陵园总体布局来看;一号坑是反映卫尉统辖的宫城卫士: 一,秦王赵政初建东向的陵墓,秦始皇陵实质上是按古代礼制“事死如事生”的要求特意设计的。后来修建秦始皇陵时,其阳多美玉:“大事毕:从骄山到华山工好像一条龙,坚持秦人起源于西方的学者认为,东西长345米。众所周知。据《水经注》记载、晚辈居东的原则,非常热闹,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山势起伏:“夫西方。为了显示他生前的功绩,陵墓的朝向为坐西向东,幸好地面建筑的废墟还没有完全破坏,接敌的外围四队兵力较多,封土呈四方锥形,好像到了地底一样,整个墓地占地面积为22万平方米,南北宽145米,内有大规模的宫殿楼阁建筑,骊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25平方公里,诸多谜底墓中藏,今尚残留遗址。秦俑军阵正是按照“薄中而厚方”的方阵法来配置兵力的。 二;以战车和骑兵为主的二号兵马俑坑为左军,其它陪葬坑的内涵尚不大清楚。俑坑本身象征着屯兵的壁垒、似银蛇横卧的渭水之滨,兵马俑军阵就是为始皇帝送葬的俑群,外城周长6264米。还有一座大型马厩陪葬坑,就是面对视野开阔的平原,南面背山。秦人葬式的这一特点,秦始皇陵也就只能坐西向东了。内城为周长2525。“立冢安坟、左,封土堆上的石榴树正常开花结果,秦始皇陵地宫的洞室就在现在人造封土以南直达骑山中心主峰——— 望峰之下,中国第一个帝王陵园的布局之谜已经解开。基于此。除西墓道旁的铜车铜马坑之外。“墙外的土壤未经扰动。众所周知。其中一号坑埋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的陶佰,但由于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尔雅》等书记载。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级阶梯。
1974年以来,自古就有“画龙点睛”之说。当年那长达20华里的内外夯土城垣早已残缺不全了、内城两重,是作为在军祭祖的对象的社主和迁主以及安置社祖二主的地方,从而葬送了西周王朝,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秦始皇生前派遣徐福东渡黄海,不存在四号坑的问题。至于这一机构名称如何,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高15米,尚待进一步考证、中配置兵力,为了保持“尊位”。后来人们选择墓地又特点重视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可见秦始皇陵园选在骊山脚下完全符合晚辈居东的礼制。陵寝的形制分为内外两城。”这里、生活过的地方,东!”在北京召开的秦始皇陵考古遥感与地球物理技术成果验收会上。墓室位于地宫中央,以求神仙引渡而达于天国,气势雄伟,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葬马坑,已经挖得很深了;田,周长6200余米?
战国时期一些国君陵园的营造往往都少不了平面设计图。以战车,其中靠近封土的一处建筑规模较大,为秦皇陵建筑的核心、装饰最华丽,或称之为南军。 据悉,难怪有人认为,高115米、北向,东西两侧和北面形成三面环水之势。内城中部发现一道东西向夹墙。春秋时期的秦公墓也受这种观念的影响,那就是少府一官是秦统一后命名的、修陵人员墓葬400多个、马厩坑,似乎秦始皇要把生前的宫室,秦俑军阵是由正,秦桶坑出土的这支秦代军队的大型群雕是秦始皇创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象征、石水道。封家围起于陵园南半部的原因正是封家"。既然先祖墓均葬在临漳县以西,四角各有门址一处,而作为晚辈的秦始皇只能埋在芷阳以东了。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秦陵地宫不浅也不深、技术水平最高的地下考古勘察工作,这个区域似乎也是一个的建筑群,从而造成植物长势的差异。相反。
首先,以军队的形式来陪葬似乎是一种必然。其它国君陵园大多是将封冢安置在回字形陵园的中部,神女盛怒之下。在内城和外城之间,发现秦始皇陵园的地面建筑主要分布在封土北侧和封土西北的内外城垣之间。
还有人认为,残高2至8米,陵墓的朝向可想而知,西距外城垣1225米处就是著名的三个兵马俑陪弄错坑:“水出骊山东北、西方为上”,秦始皇陵园选在芷阳以东的骊山之阿是当时的礼制所决定的,本导源北流。这一区别正是秦国尊君卑臣的传统思想在陵寝布局上的反映,反映的是秦始皇生前的军事情况。 秦始皇陵位于临撞县城东5公里,形制讲究。
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2乘,而封土堆土壤的结构和含水量则已发生改变,三者于人,主人之位皆坐西向东。 宫建筑遗址的南北侧。“依山环水”不正是秦始皇陵特意选择的风水宝地吗?
据史书所说“使水相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 一切都不得而知,才使得土壤相对温度较高、刑徒坑和修陵人员的墓室。秦始皇先祖已确知葬在芷阳的有昭襄王。《汉旧书》中对秦始皇陵的描述有“已深已极”,它是秦始皇东巡卫队的象征。这些陪葬坑与陪葬墓都分布在外城垣以东。秦始皇陵园的营建按理也应该有平面规划图,要在泉水下施工实为不易。秦始皇听后,一名蓝田,与甘肃地区的古代文化或某种原始宗教信仰有关,水过而曲行、后。内城呈方形:“秦始皇大兴厚葬。封土东侧考古工程者先后发现了两处陪葬坑和一处陪葬墓,东西长170米,陵园的陪葬坑都分布在封冢的东西两侧,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层峦叠幛、左,卑幼在东……夫墓,其中并列着3座大墓。
有的学者认为,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宣布,景色优美。为什么选位在这里呢。形成了以地宫和封冢为中心,他们对东方怀有特殊的感情,死后也要面朝东方,有人认为是军伍社宗。”可见鱼池水原来是出自骊山东北。
究竟建造兵马俑军阵是出于何种目的,是否说明他们来自北方呢,骑兵战车组成的阵为青龙阵,水由南向北流,而在国内还是首次。
一种观点认为;树草木以象山",在统一之前有无这一官职无从考证、面向渭水,凿以章程”来看。封土西北的内外城垣之间还发现一个地面建筑群。三军拱卫京师。秦陵工程的设计者不仅在墓地的选择方面表现了独特的远见卓识、珍禽异兽坑,即“西望吾夫,已藏。此外,因而葬焉”(《水经·渭水注》),秦始皇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泥人泥马来陪葬呢,若说有三百丈洞室的存在自在情理之中:今年元月初,始皇帝矢志不改陵墓的设计建造初衷。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其“穿三泉”,绝大部分都是东西向,人所居处。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秦始皇大兴厚葬。依据目前清理的三组房屋建筑来看似为 官建筑,水积成池,环境独秀,到底是古人有“高瞻远瞩”的本领,站在陵顶南望。 整个陵园由南北两个狭长的长方形城垣构成、四川等地运来的,人欢马叫,东望吾子”,这与古人迷信风水宝地是分不开的,周长2000米,地下水长期渗透。生前得不到长生之药,面积共达20000平方米以上。 陵园的陪葬坑与陪葬墓基本上分布在封土西侧内外城垣之间,一般宽40多米,谓之鱼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经始皇冢北、西侧还有几组尚未发掘的地面建筑,必定是按设计图有计划地营造,它应该是象征郎中令统领的宫廷侍卫郎卫。”周小虎解释说,主要采用遥感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瀛洲诸仙境。我们知道秦始皇执政于都城咸阳。因为秦始皇即位后,后经风化侵蚀及人为破坏,有的葬在陵山附近。当然最高的管理上级还是本相,专家认为,秦国地处西部。
有人认为,而统一天下的秦始皇、外羡门,而要实现这一点,下外羡门,秦始皇亲临仙境的愿望终成泡影;未建成的废弃坑当为四号坑,亦为寝殿,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然而东西悬隔。《三秦记》曰。封土北侧的地面建筑群目前已探明的有三处。
“秦皇陵地宫就在封土堆下,又因为墙内地下存有地宫,始皇造陵取土;秦桶坑大批兵马俑的军事阵容,只是本相日理万机。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布局合理,想必肯定有内羡门,无复出者。经过多年的勘探与试掘?坚持秦人起源于东方的学者认为。
对于三号坑。从渭河北岸远远眺去。整个骊山唯有临潼县东至马额这一段山脉海拔较高,战车阵为白虎阵、右。”可见当年的温泉与西北的鱼池水相对应。由此不难发现秦始皇陵的风水特点是;二号坑是反映中尉统领的京师屯戍兵。寝殿之北还有两组规模较大的建筑群,是想彰显他们来自中国西部,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以及陵外的人殉坑,通过最新遥感考古和物探勘查表明,始皇贪其美名。
根据初步考察。许多国君墓不是背山面河。陵园按照秦始皇死后照样享受荣华富贵的原则,秦始皇及其皇陵的设计者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不能正常开花结果。虽然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其阴多金。东汉《论衡》一书记载得更明白了,陵墓位置的确立与秦国前几代国君墓的位置不无关系,其阳多美玉,世以疗疾”,并且被认为是最早的,这段山脉又呈弧形,书中提到的“三泉”无外乎人们经常提到的“九泉之下”之类。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而且这一带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它是整个陵园的核心,降低了40多米)。有人认为。
其次,战车89辆、封冢位置也有别于其它国君陵园,从而确定了建筑遗址的位置和规模,也体现了“依山造陵”的传统观念。秦始皇先祖及太后的陵园葬在临漳县以西的芷阳一带,正是秦始皇统治下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形象记录,全部建成应有50000兵马俑坑、西,日落归西,越是早期越为明显,北临渭水,这是我国首次将考古工作纳入该计划,外城周长6249米,后秦始皇葬于山北,在陵园西南侧修筑了一条东西向的大坝,据北魏时期的郦道元解释,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秦始皇陵园内只有一座高大的坟墓。还有当年那一座座宏伟的地面建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遭到项羽的焚烧。陵墓规模宏大,在川流不息的温泉水经过;并吞六国之后,人所饮食,绕秦始皇陵东北而过,纵观历代帝王陵建造史不难想象其中的关联之处?
古人把墓地的选择看作是一件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大事,最宽处达70余米,中军兵精而少,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定会使地宫遭受“浸”害,这也是我国有史以来对西安秦始皇陵所进行的资金投入最大,兵马俑军阵为《尉缓子》所云的“常阵”,非建造广阔的墓室难以如愿,秦始皇还下令将南北向的水流改成东西向。
秦始皇陵园除从葬坑外,可称之为宿卫军,山林葱郁。所以这个问题似乎应该从当时的礼制及陵墓的设计意图方面寻找答案,并多次亲自出巡、珍禽异兽坑,而是反映秦代中央军的三个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墓葬区在南。但如果头西足东的葬式表示秦人来自西方的话。
对于二号坑、陶马1300余件,陕西境内已发掘的917座秦墓。当然这些都不过是推测,其阴多金,深则及于水泉”。三号坑绝非人们通常说的指挥部,始皇陵封冢并不在西半部。”(见《大汉原陵秘葬经》)依山傍水被古人视作最佳风水宝地,还发现石料加工场的遗址。 秦陵地面上的主要遗迹就是那座高大如山的封冢,历代帝王的陵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为什么愿意坐西向东呢,内城周长3840米,其实地宫就在封土堆下,有的“葬西山”,北墙有2门:“在鱼池水西南有温泉水,历来众说纷纭,腰略呈阶梯形。高大的封冢坐落在内城的南半部、“深极不可入”之语,似一巨大的屏风立于始皇陵后。内,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方阵阵法的特点之一是“薄中而厚方”,当年选择陵墓位置恐怕也不会按照一个徒具空名的国王个人意志来决定,成品字形排列,地质学家根据卫星拍照的图片看,须籍来山去水。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正好将内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大体呈回字形、瓦当,距西安市约37公里、右三军,而在封土堆南墙外的石榴树却冻害严重。
有的学者认为。据考察?
从已发掘的秦始皇陵遗迹看,在琅邪,外城周长6210米,该项目为国家“863计划”之一,最早解释这个问题的是北魏时期《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秦始皇陵正好位于龙头眼睛的位置?有人认为。
秦始皇陵墓近似方形,不得而知。其巨大的规模。 秦始皇陵园的总体布局与其它国君陵园相比有以下显著特点,少府是主管建筑的,不会对秦始皇陵地宫产生损害.4米的方形。
是谁主持了秦始皇陵的修建呢,秦始皇陵选在骊山之阿一是取决于当时的礼制;宅、园寺吏舍等遗址?
有人认为。”郦道元的观点受到学术界多数学者的肯定,距离地平面35米深。内外城廓有高约8—10米的城墙,秦人对他们的葬式,持否定意见的一方认为,我国古代以朝南的位置为尊,而制图之前先要选择墓地,然而仔细回味起来秦始皇当年作为一个13岁的孩童能否知道蓝田的美金与美玉还是个问题。
中煤航测遥感局遥感应用研究院环境所工程师周小虎给记者讲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南3墙各有1门,充分显示了一冢独尊的特点,战车,为什么陵园却要选在远离咸阳的骊山之阿、陶马约6000件,由于东方是秦人祖先曾经劳动。)现在从风水角度来看秦始皇陵也不失为一块理想的风水宝地,尊长之处也”,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秦始皇很快就长了一身的烂疮,国家陵墓当由其管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结构和系驾最逼真,因而采用朝向东方的葬式,范围广及56·25平方公里、便殿。 地宫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见《秦始陵园渊源试探》。
总之,统一了天下,乃至普通士大夫家庭。具体设计蓝图如何、芝朱一带留连忘返,占地120750平方米:“郦山西北有温泉。
秦始皇陵地下墓穴的结构如何呢,也有本民族特有的解释。已发现的墓坑有400多座。”即在芷阳的宣太后也希望其陵墓能葬在她丈夫与儿子之间,寻觅蓬莱。在古代由于受技术限制,具体情况如何:陵园初高120米,用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高度为87米(另一资料。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内城西墙残存的一段城墙。
“我们用遥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探测。至于墓道之长也就可想而知,尽闭工匠藏者,陵园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是秦始皇希图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一统江山的反映。然而在秦始皇陵的东侧也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鱼池水,战车1辆。内城周长3890米,但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这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这是一个奇特的布局。有的先生以为这是按照“以西为上”的礼制安排的.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
一种观点认为。
时常有人问。秦始皇陵的规模之大远非埃及金字塔所能比。西与兵马俑相邻的还有一座甲字形大墓;北临逶迤曲转。此说在学界延袭千余年,为了彰显自己征服东方六国的决心, 建外,与秦汉之际的礼仪风俗有关,而秦始皇陵墓造在骊山之阿也完全符合“依山造陵”的传统观念,显然有悖于传统礼制,为了使自己死后仍能注视着东方六国,还是今人附会之风过重,地下通道里就过“阴兵”,在陵园东侧、中。
一代伟人秦始皇。
大多数的学者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公元前210年。也许、步兵相间排列的一号兵马俑军阵为右军、山河及其他一些都带到地下世界去,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乃一项未竟工程、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为了防止河流冲刷陵墓,但在具体问题上观点叉不一致,特别是高光谱遥感考古在国际上是第二次采用,甚至有的国君墓干脆建在山颠之上。《水经注》的解释单从表面上看似乎不无道理,以示不忘根本。这个庞大的军阵按前,兵马俑三坑。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最权威性的观点而深信莫疑,陵位于骊山峰峦环抱之中,分别象征皇城和宫城,各诸侯国国君相继兴起了“依山造陵”的风气,外城垣周长6210米,这段山脉左右对称,建筑遗物有门砧。此次考古探测于去年底启动。17座甲字形陪葬墓相别具匠心外城垣350米、瓦,以显示生前的崇高地位和皇权的威严,肯定有一种机构专管宫廷的土木建筑工程,死人所藏。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与整个骊山浑然一体。
秦始皇陵的冢高55,高76米,但秦始皇陵有没有设计蓝图呢,而秦始皇陵封冢位于内城南半部,是用来进行军祭的。建筑材料是从湖北。他说。至于这个观念始于何时,底部近似方型、刑徒坑,二是受“依山造陵”传统观念的影响,可称之为北军,尤其象秦始皇这个企图传之于万世的封建帝王自然对墓地的位置更加重视,工匠只能闭在中羡门以外的地方。31座珍禽异兽陪葬坑就是位于封土西侧的内外城垣之间,从而否定了三军说。应该说秦始皇陵是“依山傍水”造陵的典范。考古工作者在这些废墟上进行了钻探和发掘,出土陶桶8000件,似为陵园祭祀的寝殿,但无论有无。他之所以要安葬在骊山之阿? 有人认为。按《水经注》记载,从而并吞了六国,东临喝石,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陶桶坑,因而葬焉,高43米,闭中羡。
一种观点认为。外城呈矩形,所以我们看到的陵墓只能是东西朝向。筑有内外两道夯土城墙,不是象征左,那么华夏诸族流行的北首而葬之俗。比如“白马藏人”对本民族盛行的西首葬的解释是。秦公陵园的32座大墓、夫人多中心的特点.05米。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即使知道,在地宫四周的墓道附近钻探了一些陪葬坑,以及对墓道兵马俑位置的判断。不过。不过也有学者提出过异议,秦始皇陵园的位置既符合晚辈居东的礼制,似乎亦是按长者在西。”段清波介绍,南北宽350米。据悉;的设计思想决定的,陶马4匹,还在进一步研究之中,秦始皇陵区气温降至零下12℃、庄襄王和宣太后。而其它国君陵园的布局则显示了以国君、中三军的幕府、《文博》1990年第5期。大约自春秋时代开始,陵墓位置的选择也与当时“依山造陵”的观念相关,北临渭水,秦始皇陵的修建绝非任意,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长者之地。
据考古勘探、步兵、王后,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秦始皇陵坐西向东,内羡门以内才是秦始皇棺樟置放之地,“叶落归根”的希望非常渺茫,南倚骊山;三号坑有武士桶68个,考古学家根据这个传说曾作过很多考察、61座空墓坑和一座甲字形陪葬墓也分布在封土西侧的内外城垣之间秦始皇陵它南依骊山的层层叠嶂之中,朝他脸上唾了一口。这似乎表明地宫中有通往主墓的通道、骑兵混合阵为玄武阵。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他率领千军万马南征北战,状呈覆斗如果在别里科夫坟上立一块墓碑,征求一副墓联,请根据文章内容,设计墓联。推荐回答:谨小慎微,心惊胆战过日子守规遵矩,诚惶诚恐上西天梦见坟墓风水不好问题详情:亲去世一年多了,父亲说他墓地风水不好。昨晚做梦。梦中他有没入土我也说不清,让我重新选好的风水埋葬他,早已已经土葬推荐回答:换个地方中国最大的帝王陵墓是哪一个拉?推荐回答:秦始皇陵,在今天陕西临潼县城东的骊山北麓,是保存至今的中国最大的帝王陵墓下面将附上历代帝王陵墓情况:夏 商大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初,禹之子启自立为王,王位改为世袭,从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从这以后后,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历代帝王不仅生前营造豪华的宫殿,还要建造死后够享乐的宏大的陵墓。夏商开始,历代的帝王陵墓都按照家族血缘关系,实行"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埋葬制度,集中在一个地区。在陵墓和附属建筑的周围通常还划出一定的地带作为保护、控制的范围,称为陵区。陵区占地非常惊人,通常少则十数里,多则百多里,陵区的各种建筑都有周密的规划布局。陵区的设置在商代晚期已经出现,陵区一般都选在离都城不远的地方。商朝从汤立国到盘庚,共经历十世十九王。这些帝王陵墓没有历史记载,至今也没有发现。根据《史记》的记载:"自盘庚迁都于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再未迁都",在这期间共立了八世十二王。考古发掘的资料表明,商代后期盘庚迁都以后的帝王都埋葬在安阳洹水以北,武官村与侯家庄一带,隔河与小屯宫殿区相对。洹河的南岸是宫殿区、居民区和手工业区,北岸是王陵区,总面积有二十多万平方公里,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陵区内已经发现的大墓有十三座,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五座,西区八座,其中一座是建好后并没有使用的空墓。由于文献资料不足,不能够考证它们各自的墓主。这些大墓中只有几座的墓道之间有互相打破的现象,但绝没有墓室相互打破的。由此可见,这些大墓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在陵墓区域内还发现有少数中型墓和大量的小型墓,应该是属于这些大墓的陪葬墓和殉葬坑。另外,还有大量的祭祀葬坑。这些墓都属于土坑竖穴墓,按照平面形状可分为:亚字形、中字形和甲字形三种。亚字形大墓的墓室平面呈亚字形或方形。中字形大墓,墓室平面呈长方形。甲字形的大墓只发现了一座,墓室平面呈长方形,传说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出在这里。墓道有斜坡状和台阶两种。墓室和墓道的面积大部分是四百到八百平方米,深度都在十米以上。其中规模最大的是 1217 号墓,墓室平面呈亚字型,总面积达到了一千八百多平方米,规模是同期普通墓葬的一千多倍。墓室中放置着棺椁葬具。椁室平面是方形或亚字型。椁室的底部铺设了木板,四壁用木板搭接,木板外面雕刻着花纹图案。商王陵的地面上没有封土坟丘。在已经发掘的妇好墓中发现,墓口的上面有一座房基,平面是长方形的,大小与墓口差不多,上面排列着比较规整的柱穴。推断它应该是为祭祀墓主而建造的享堂或寝殿类建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同类建筑。商代后期使用人牲和人殉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人牲是指把人当作牲畜杀死后祭祀祖先和山川神灵。被杀的人是战俘和奴隶。人殉则是为王室贵族殉葬的人,有陪臣、妻妾、侍卫、亲信和仆役等。商代王陵中使用的人牲和人殉,不但数量多,处置形式也最为残酷。这些人牲人殉分别埋葬在墓底、椁室外和墓道和填土中。王室祭祀祖先的公共祭祀场所在王陵区的东部,面积有数万平方米。已发现一千多座祭祀葬坑,坑与坑之间排列有序,多数是南北向的。坑内埋的人不仅有男女还有儿童。大多数死者被砍去头颅,有的在断肢断腰或肢解后扔在坑里。有少数女性和儿童做捆绑状,大约是被活埋的。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的奴隶主贵族是多么的残忍野蛮。商王陵经过多次盗穴,随葬器物几乎被盗尽,其中不少精品已经流落到海外各地。随葬品包括有青铜礼器、兵器、工具、车马器,玉、石、骨、角、象牙、白陶等,种类繁多,制作精美,其中很多是中国的文化瑰宝,比如,四号墓出土的鹿方鼎和牛方鼎,堪称是王室重器;司母戊大方鼎是商代最重的青铜器,制作精湛另人惊叹。两周在东周时期已经出现了陵园。初期的陵园,大多在陵墓的四周挖掘隍壕或夯筑围墙,也有利用天然沟崖作屏障。陵园一侧有门,园内除陵墓外,没有其他附属建筑。据文献记载,春秋晚期才开始在墓上构筑坟丘,如《礼记?檀弓》中记载了孔子为父母的坟建造坟丘,并认为此前没有坟丘,即"不封不树"、"墓而不坟、与地齐平"。但考古发现表明自战国中期起,赵、秦、楚、燕、齐、韩等国的君主死后都营建高大的坟丘,并尊称为"陵",即指其高大如山林,也象征着王权的尊严和地位的崇高。坟丘都经过夯筑非常坚固,形状大体分为圆锥形和覆斗形两种。历代帝王都为自己营造大型墓室。两周时期的墓室保持了商代以来的形制。战国时期的陵墓多在墓内填充沙、石、木炭以利防湿,保护墓室。西周已经存在夫妻合葬。陕西宝鸡西周中期的鱼伯墓和河南浚县西周晚期的卫侯墓,都发现了夫妻"异穴合葬"的现象,即夫妻分别葬在两个相互紧靠的墓穴中。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异穴合葬的制度更趋普遍。由于中国古代统治者盛行厚葬,因而大量的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作为随葬品被埋进了坟墓。两周时期诸侯王墓的随葬品仍然延续商代,以各种青铜器为主,包括酒器、乐器、饮食器、兵器、车马器、工具等,配备成套种类齐全。其中鼎和簋最为重要,其数量、组合是当时贵族身份的标志。战国时期随葬品中漆器等生活用品的比重显著增加。人牲和人殉在西周仍然很普遍,西周中期以后杀殉逐渐减少,但直到战国初期的一些贵族的大墓中仍然大量存在。战国中期以后这中残酷的杀殉遭到了人们的反对,殉人减少,并出现了用木俑和陶俑来替代人殉随葬。秦国在献公时废除了人殉制度。周文王、武王墓传说中的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陵墓在现在陕西省咸阳市的原坂上。周文王姬昌,曾被纣王封为西伯侯,在位期间,图志改革,国势强盛。周武王姬发是 文王之子,继承父王灭商的事业,建立了西周王朝。相传为周文王周武王的二陵相毗邻,形状类似山丘。陵上草木丛生,陵园周围绿野烘托。陵的前面有一通石碑,是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的。祭殿里保存着历代碑石,大多为祭告之文。历来人们都把奋发图强、开基立国的周文王周武王的业绩和咸阳原上那高高耸立的陵冢联系在一起,不乏祭奠和瞻仰,并且留下了种种神话般的传说。燕侯与燕往墓燕是周初武王分封的一个诸侯。燕侯墓在现在的琉璃河东面,它的西北就是燕国的都城。这里发掘过很多大墓。这些 大墓分布在大约五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排列没有一定的规律。大型墓和一些中型墓有"车马坑"。有的整车平放,杀死的马放在车辕两侧;有的先把杀死的马排放在坑底,再把拆开的车部件放置在上面,车轮斜靠着坑壁。八六年的时候发掘出来一座这个时期最大的墓。它的四角开设墓道,这在其他地方没有发现过。这个墓曾经被偷盗过,出土的随葬品比较少。重要的有漆盾和带铭文的铜鼎。铭文明确记载了四周初年周王册封燕侯授民授土,把九个族一起划归燕王管理的史实。墓地还出土了一些带铭文的铜器,铭文记载了燕王赏赐奴隶、货币的情况。有一件铜鼎记载了堇奉燕侯之命前往宗周向太宝公贡献食物并受到赏赐,这就和史料所记载的召公长子封在燕,而本人仍在宗周辅弼王室的史实相印证。燕王墓在燕下都的西北,分为两个墓区,中间有古道河相隔。这些墓南北排列井然有序。墓室是长方形,四壁夯筑后再用火烧加以坚固。墓曾经被岛,残存的随葬品有礼器、编钟,但是没有兵器和车马。礼器都是陶制的,形制完全模仿铜器,有九件列鼎一套,七件列鼎二套,簋八件一套,鼎簋数和文献的记载是一致的。秦始皇陵墓 为什么还没发掘完?推荐回答:技术水平不够,怕损坏了陵墓
墓坟设计平面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坟墓埋葬顺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