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树嫁接时间上长得像老杨树上开的花差不多的东西是什么?

中共乡镇党委执政纪要范文资料
我的图书馆
中共乡镇党委执政纪要范文资料
马台乡党委2011年执政纪要
一、基本情况
马台乡位于临翔区东部澜沧江畔,东与平村乡隔江相望,南与博尚镇相连,西与凤翔街道、忙畔街道接壤,北与邦东乡毗邻。乡政府驻地距临翔城区44公里,辖区总面积296平方千米。2011年末,全乡耕地总面积36303亩(其中:水田17832亩,旱地16224亩,临时性耕地2247亩)。经济作物面积6256亩,主要有茶叶、核桃、甘蔗等。森林面积20.3万亩,覆盖率47%。
2011年末,共有党的基层组织78个,其中党委1个,党总支10个,党支部67个。共有党员763名,其中预备党员44名,占党员总数的5.77%。女党员144名,占党员总数的18.87%。少数民族党员99名,占党员总数的12.98%。35岁及以下的党员243名,占党员总数的31.85%。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133名,占党员总数的17.43%。
一、党建为本,执政能力明显提高
乡党委始终坚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明显提高。
(一)狠抓党委自身建设
乡党委坚持把学习和经济建设相结合,抓好党委自身建设。一是认真开展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活动,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二是认真执行党委议事制度,坚持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做到了按章办事;三是建立党政领导联系村、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度,完善了干部目标考核体系,干部队伍管理日趋规范。有效地整治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软、懒、散、满、奢、浮”等不良现象,党员宗旨观念明显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高。
(二)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不断推进“三级联创”活动,加大基层建设力度,从阵地建设、班子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对全乡各村进行整顿。二是始终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发展党员36名,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结构素质更加优化。三是认真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与各村、站所党组织签定建目标责任书,加强监督和管理。四是党建带团建、党建带群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落实,妇联、共青团、工会的作用有效发挥,多年缺位的机关工会组织已经重新建立并已有序运行。五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创先争优”、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热情,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创新党员干部管理方法。六是根据区委的要求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做好关心、爱护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工作,建立了党员党性定期分析评议制度。七是完善服务机制,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搭建发挥党员作用、密切党群关系的平台,在乡上建立农民服务站,并在农村基层建立农民服务点,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为民服务的质量。以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带头的方式,深入开展党员公开承诺、五查五看等区委关于“创先争优”活动的“六个规定动作”工作。八是在机关建立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在农村建立党员科技示范户、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活动。建立了《马台乡党员干部职工管理暂行办法》和《马台乡村干部考核细则》,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自身素质。
(三)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责任制,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部门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支持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一岗三责”和“三项谈话”制度有效落实,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成效明显,村务、政务公开不断深化,纠风工作全面开展,违纪违规案件得到有效查处。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二、发展为先,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一)主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2011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1787.5万元,较2010年增加3443.5万元,同比增长41.3%;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472元,较2010年增加1012元,同比增长41.1%;实现农业总产值10287.5万元,其中畜牧业产值2721万元,同比增长20.6%。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热区产业开发快速推进。围绕澜沧江沿岸热区开发,积极做好热区产业和基础设施规划,及时启动平掌村至唐家村热区产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群众发展热区优势产业。2011年,全乡共种植澳洲坚果8044亩、咖啡1500亩,澜沧江沿岸热区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
烤烟产业逐步壮大。把发展烤烟产业作为全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全年种植烤烟3865亩,建盖密集型卧式烤房31群184间,小烤房52间,交售烟叶7581.72担,烟叶交售总收入630.42万元,占全乡经济总收入的5.3%。
低效林改造工作任务圆满完成。2011年,全乡完成低效林改造11043.7亩,改造树种主要为杉木、桤木和澳洲坚果。
核桃产业发展不断夯实。狠抓核桃“三率”建设,全年,完成两次核桃管护大会战任务,抚育管护核桃7.7万亩,补植补造核桃6.24万株。
高优生态茶园建设不断加强。坚持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优化茶叶产业发展。2011年末,全乡茶叶面积累计达30090亩,茶叶总收入1159万元,较2010年增加265万元,占全乡经济总收入9.8%。
畜牧产业稳步发展。大力推广科学养殖,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培育养殖示范大户,带动区域发展。2011年末,全乡实现畜牧业收入2721万元,占全乡经济总收入23%。
(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 &&&&&&&&&&&&
水利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11年,完成平掌村王家、魁家,清河村帮杏,琅琊村上帮歪、中帮歪5件饮水安全工程,启动实施琅琊村大村、南糯村大平田、全河村旧村、马台村小文顶4件饮水安全工程。实施马台大沟除险加固工程3公里。完成全乡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504件,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努力改善群众出行和生产条件,结合新兴产业发展,及时启动澜沧江沿岸热区产业道路建设,完成29.2公里的烟区道路开挖。一年以来,通过乡、村、组各级共同努力共计新建道路(机耕路)47条,83.3公里,同时,认真抓好平河路、清河路、忙来路的管护工作,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制约发展的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四)新家园行动计划和扶贫开发扎实有效
一是完成全河村徐家组、平河村核桃树组、平掌村江边组3个整村推进项目,积极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完成平掌赵家、琅琊大村、全河徐家、马台赵家、南糯那杏田、唐家忙送6条硬板路建设;二是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100户,完成沼气池建设216口;三是认真做好村庄规划工作,完成现状图和文本编制,不断加大旧村旧房改造力度,着力抓好民居房建设工作。
(五)惠民政策有效落实
关注民生,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切实关心弱势群体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年内,1655人享受农村低保,69人享受城镇低保,196名农村五保对象得到全面供养,248户患大病、重病、慢性病的贫困户得到医疗救助,家电下乡、退耕还林、农资综合补贴等一批惠民政策、资金得到不折不扣的有效落实。
(六)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两基”成果不断巩固提高,素质教育稳步推进,“两免一补”政策逐项落实,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全乡共实施新校园建设工程14198.83㎡,其中:平掌完小1663.86㎡、平河完小720.37㎡已完工并投入使用;马台中学11814.6㎡的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工。全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861名学生得到享受。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深入开展文化体育 “四个一”工程,着力抓好文体队伍组建和活动开展,不断提升文化体育活动的软硬件条件,完成马台乡文化站建设和 9个村农家书屋、农文网培分校建设,成功举办“新农村·新气象”农村基层文艺汇演,先后组织舞狮队、唢呐队、农民文艺、体育队参加区级各类文体活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计生、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责任制有效落实;扎实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逐步解决。2011年,全乡有23116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收取参合金102万元,参合率达95.36%。全年合作医疗报销补偿3.28万人次87.29万元(不含医院直接报销金额)。
移民安置工作稳步推进。完成糯扎渡水电站临翔库区马台区域移民安置点和场外道路建设相关征地拆迁工作,集中安置的移民户全部完成了移民人口确认、93户移民户已签订三个协议并安置了宅基地,其中35户移民户按移民工作和新家园建设的要求,启动了民居房建设。
(七)全面推进平安和谐马台建设
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因素。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兵役工作进一步加强,圆满完成了冬季征兵工作任务,合格8人,输送到部队7人。
(八)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和学习杨善洲精神活动,继续加强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乡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指导,认真按照“乡级负责、归口办理、单位承办”的原则,及时组织召开人大代表建议承办工作会议,对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以来,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进行办理,经过积极争取,共同努力,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回复率达100%。高度重视来信来访工作,全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460人次,办结426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实施行政机关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切实提高了干部队伍为民服务的水平。
联系人:马义媛&
联系电话:
马台乡党委2011年执政纪要
一、基本情况
马台乡位于临翔区东部澜沧江畔,东与平村乡隔江相望,南与博尚镇相连,西与凤翔街道、忙畔街道接壤,北与邦东乡毗邻。乡政府驻地距临翔城区44公里,辖区总面积296平方千米。2011年末,全乡耕地总面积36303亩(其中:水田17832亩,旱地16224亩,临时性耕地2247亩)。经济作物面积6256亩,主要有茶叶、核桃、甘蔗等。森林面积20.3万亩,覆盖率47%。
2011年末,共有党的基层组织78个,其中党委1个,党总支10个,党支部67个。共有党员763名,其中预备党员44名,占党员总数的5.77%。女党员144名,占党员总数的18.87%。少数民族党员99名,占党员总数的12.98%。35岁及以下的党员243名,占党员总数的31.85%。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133名,占党员总数的17.43%。
一、党建为本,执政能力明显提高
乡党委始终坚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明显提高。
(一)狠抓党委自身建设
乡党委坚持把学习和经济建设相结合,抓好党委自身建设。一是认真开展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活动,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二是认真执行党委议事制度,坚持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做到了按章办事;三是建立党政领导联系村、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度,完善了干部目标考核体系,干部队伍管理日趋规范。有效地整治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软、懒、散、满、奢、浮”等不良现象,党员宗旨观念明显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高。
(二)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不断推进“三级联创”活动,加大基层建设力度,从阵地建设、班子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对全乡各村进行整顿。二是始终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发展党员36名,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结构素质更加优化。三是认真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与各村、站所党组织签定建目标责任书,加强监督和管理。四是党建带团建、党建带群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落实,妇联、共青团、工会的作用有效发挥,多年缺位的机关工会组织已经重新建立并已有序运行。五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创先争优”、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热情,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创新党员干部管理方法。六是根据区委的要求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做好关心、爱护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工作,建立了党员党性定期分析评议制度。七是完善服务机制,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搭建发挥党员作用、密切党群关系的平台,在乡上建立农民服务站,并在农村基层建立农民服务点,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为民服务的质量。以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带头的方式,深入开展党员公开承诺、五查五看等区委关于“创先争优”活动的“六个规定动作”工作。八是在机关建立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在农村建立党员科技示范户、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活动。建立了《马台乡党员干部职工管理暂行办法》和《马台乡村干部考核细则》,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自身素质。
(三)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责任制,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部门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支持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一岗三责”和“三项谈话”制度有效落实,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成效明显,村务、政务公开不断深化,纠风工作全面开展,违纪违规案件得到有效查处。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二、发展为先,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一)主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2011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1787.5万元,较2010年增加3443.5万元,同比增长41.3%;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472元,较2010年增加1012元,同比增长41.1%;实现农业总产值10287.5万元,其中畜牧业产值2721万元,同比增长20.6%。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热区产业开发快速推进。围绕澜沧江沿岸热区开发,积极做好热区产业和基础设施规划,及时启动平掌村至唐家村热区产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群众发展热区优势产业。2011年,全乡共种植澳洲坚果8044亩、咖啡1500亩,澜沧江沿岸热区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
烤烟产业逐步壮大。把发展烤烟产业作为全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全年种植烤烟3865亩,建盖密集型卧式烤房31群184间,小烤房52间,交售烟叶7581.72担,烟叶交售总收入630.42万元,占全乡经济总收入的5.3%。
低效林改造工作任务圆满完成。2011年,全乡完成低效林改造11043.7亩,改造树种主要为杉木、桤木和澳洲坚果。
核桃产业发展不断夯实。狠抓核桃“三率”建设,全年,完成两次核桃管护大会战任务,抚育管护核桃7.7万亩,补植补造核桃6.24万株。
高优生态茶园建设不断加强。坚持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优化茶叶产业发展。2011年末,全乡茶叶面积累计达30090亩,茶叶总收入1159万元,较2010年增加265万元,占全乡经济总收入9.8%。
畜牧产业稳步发展。大力推广科学养殖,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培育养殖示范大户,带动区域发展。2011年末,全乡实现畜牧业收入2721万元,占全乡经济总收入23%。
(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
水利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11年,完成平掌村王家、魁家,清河村帮杏,琅琊村上帮歪、中帮歪5件饮水安全工程,启动实施琅琊村大村、南糯村大平田、全河村旧村、马台村小文顶4件饮水安全工程。实施马台大沟除险加固工程3公里。完成全乡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504件,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努力改善群众出行和生产条件,结合新兴产业发展,及时启动澜沧江沿岸热区产业道路建设,完成29.2公里的烟区道路开挖。一年以来,通过乡、村、组各级共同努力共计新建道路(机耕路)47条,83.3公里,同时,认真抓好平河路、清河路、忙来路的管护工作,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制约发展的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四)新家园行动计划和扶贫开发扎实有效
一是完成全河村徐家组、平河村核桃树组、平掌村江边组3个整村推进项目,积极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完成平掌赵家、琅琊大村、全河徐家、马台赵家、南糯那杏田、唐家忙送6条硬板路建设;二是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100户,完成沼气池建设216口;三是认真做好村庄规划工作,完成现状图和文本编制,不断加大旧村旧房改造力度,着力抓好民居房建设工作。
(五)惠民政策有效落实
关注民生,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切实关心弱势群体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年内,1655人享受农村低保,69人享受城镇低保,196名农村五保对象得到全面供养,248户患大病、重病、慢性病的贫困户得到医疗救助,家电下乡、退耕还林、农资综合补贴等一批惠民政策、资金得到不折不扣的有效落实。
(六)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两基”成果不断巩固提高,素质教育稳步推进,“两免一补”政策逐项落实,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全乡共实施新校园建设工程14198.83㎡,其中:平掌完小1663.86㎡、平河完小720.37㎡已完工并投入使用;马台中学11814.6㎡的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工。全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861名学生得到享受。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深入开展文化体育 “四个一”工程,着力抓好文体队伍组建和活动开展,不断提升文化体育活动的软硬件条件,完成马台乡文化站建设和 9个村农家书屋、农文网培分校建设,成功举办“新农村·新气象”农村基层文艺汇演,先后组织舞狮队、唢呐队、农民文艺、体育队参加区级各类文体活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计生、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责任制有效落实;扎实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逐步解决。2011年,全乡有23116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收取参合金102万元,参合率达95.36%。全年合作医疗报销补偿3.28万人次87.29万元(不含医院直接报销金额)。
移民安置工作稳步推进。完成糯扎渡水电站临翔库区马台区域移民安置点和场外道路建设相关征地拆迁工作,集中安置的移民户全部完成了移民人口确认、93户移民户已签订三个协议并安置了宅基地,其中35户移民户按移民工作和新家园建设的要求,启动了民居房建设。
(七)全面推进平安和谐马台建设
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因素。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兵役工作进一步加强,圆满完成了冬季征兵工作任务,合格8人,输送到部队7人。
(八)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和学习杨善洲精神活动,继续加强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乡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指导,认真按照“乡级负责、归口办理、单位承办”的原则,及时组织召开人大代表建议承办工作会议,对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以来,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进行办理,经过积极争取,共同努力,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回复率达100%。高度重视来信来访工作,全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460人次,办结426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实施行政机关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切实提高了干部队伍为民服务的水平。
联系人:马义媛&
联系电话:
马台乡党委2011年执政纪要
一、基本情况
马台乡位于临翔区东部澜沧江畔,东与平村乡隔江相望,南与博尚镇相连,西与凤翔街道、忙畔街道接壤,北与邦东乡毗邻。乡政府驻地距临翔城区44公里,辖区总面积296平方千米。2011年末,全乡耕地总面积36303亩(其中:水田17832亩,旱地16224亩,临时性耕地2247亩)。经济作物面积6256亩,主要有茶叶、核桃、甘蔗等。森林面积20.3万亩,覆盖率47%。
2011年末,共有党的基层组织78个,其中党委1个,党总支10个,党支部67个。共有党员763名,其中预备党员44名,占党员总数的5.77%。女党员144名,占党员总数的18.87%。少数民族党员99名,占党员总数的12.98%。35岁及以下的党员243名,占党员总数的31.85%。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133名,占党员总数的17.43%。
一、党建为本,执政能力明显提高
乡党委始终坚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明显提高。
(一)狠抓党委自身建设
乡党委坚持把学习和经济建设相结合,抓好党委自身建设。一是认真开展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活动,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二是认真执行党委议事制度,坚持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做到了按章办事;三是建立党政领导联系村、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度,完善了干部目标考核体系,干部队伍管理日趋规范。有效地整治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软、懒、散、满、奢、浮”等不良现象,党员宗旨观念明显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高。
(二)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不断推进“三级联创”活动,加大基层建设力度,从阵地建设、班子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对全乡各村进行整顿。二是始终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发展党员36名,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结构素质更加优化。三是认真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与各村、站所党组织签定建目标责任书,加强监督和管理。四是党建带团建、党建带群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落实,妇联、共青团、工会的作用有效发挥,多年缺位的机关工会组织已经重新建立并已有序运行。五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创先争优”、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热情,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创新党员干部管理方法。六是根据区委的要求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做好关心、爱护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工作,建立了党员党性定期分析评议制度。七是完善服务机制,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搭建发挥党员作用、密切党群关系的平台,在乡上建立农民服务站,并在农村基层建立农民服务点,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为民服务的质量。以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带头的方式,深入开展党员公开承诺、五查五看等区委关于“创先争优”活动的“六个规定动作”工作。八是在机关建立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在农村建立党员科技示范户、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活动。建立了《马台乡党员干部职工管理暂行办法》和《马台乡村干部考核细则》,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自身素质。
(三)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责任制,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部门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支持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一岗三责”和“三项谈话”制度有效落实,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成效明显,村务、政务公开不断深化,纠风工作全面开展,违纪违规案件得到有效查处。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二、发展为先,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一)主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2011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1787.5万元,较2010年增加3443.5万元,同比增长41.3%;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472元,较2010年增加1012元,同比增长41.1%;实现农业总产值10287.5万元,其中畜牧业产值2721万元,同比增长20.6%。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热区产业开发快速推进。围绕澜沧江沿岸热区开发,积极做好热区产业和基础设施规划,及时启动平掌村至唐家村热区产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群众发展热区优势产业。2011年,全乡共种植澳洲坚果8044亩、咖啡1500亩,澜沧江沿岸热区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
烤烟产业逐步壮大。把发展烤烟产业作为全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全年种植烤烟3865亩,建盖密集型卧式烤房31群184间,小烤房52间,交售烟叶7581.72担,烟叶交售总收入630.42万元,占全乡经济总收入的5.3%。
低效林改造工作任务圆满完成。2011年,全乡完成低效林改造11043.7亩,改造树种主要为杉木、桤木和澳洲坚果。
核桃产业发展不断夯实。狠抓核桃“三率”建设,全年,完成两次核桃管护大会战任务,抚育管护核桃7.7万亩,补植补造核桃6.24万株。
高优生态茶园建设不断加强。坚持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优化茶叶产业发展。2011年末,全乡茶叶面积累计达30090亩,茶叶总收入1159万元,较2010年增加265万元,占全乡经济总收入9.8%。
畜牧产业稳步发展。大力推广科学养殖,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培育养殖示范大户,带动区域发展。2011年末,全乡实现畜牧业收入2721万元,占全乡经济总收入23%。
(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
水利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11年,完成平掌村王家、魁家,清河村帮杏,琅琊村上帮歪、中帮歪5件饮水安全工程,启动实施琅琊村大村、南糯村大平田、全河村旧村、马台村小文顶4件饮水安全工程。实施马台大沟除险加固工程3公里。完成全乡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504件,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努力改善群众出行和生产条件,结合新兴产业发展,及时启动澜沧江沿岸热区产业道路建设,完成29.2公里的烟区道路开挖。一年以来,通过乡、村、组各级共同努力共计新建道路(机耕路)47条,83.3公里,同时,认真抓好平河路、清河路、忙来路的管护工作,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制约发展的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四)新家园行动计划和扶贫开发扎实有效
一是完成全河村徐家组、平河村核桃树组、平掌村江边组3个整村推进项目,积极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完成平掌赵家、琅琊大村、全河徐家、马台赵家、南糯那杏田、唐家忙送6条硬板路建设;二是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100户,完成沼气池建设216口;三是认真做好村庄规划工作,完成现状图和文本编制,不断加大旧村旧房改造力度,着力抓好民居房建设工作。
(五)惠民政策有效落实
关注民生,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切实关心弱势群体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年内,1655人享受农村低保,69人享受城镇低保,196名农村五保对象得到全面供养,248户患大病、重病、慢性病的贫困户得到医疗救助,家电下乡、退耕还林、农资综合补贴等一批惠民政策、资金得到不折不扣的有效落实。
(六)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两基”成果不断巩固提高,素质教育稳步推进,“两免一补”政策逐项落实,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全乡共实施新校园建设工程14198.83㎡,其中:平掌完小1663.86㎡、平河完小720.37㎡已完工并投入使用;马台中学11814.6㎡的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工。全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861名学生得到享受。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深入开展文化体育 “四个一”工程,着力抓好文体队伍组建和活动开展,不断提升文化体育活动的软硬件条件,完成马台乡文化站建设和 9个村农家书屋、农文网培分校建设,成功举办“新农村·新气象”农村基层文艺汇演,先后组织舞狮队、唢呐队、农民文艺、体育队参加区级各类文体活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计生、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责任制有效落实;扎实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逐步解决。2011年,全乡有23116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收取参合金102万元,参合率达95.36%。全年合作医疗报销补偿3.28万人次87.29万元(不含医院直接报销金额)。
移民安置工作稳步推进。完成糯扎渡水电站临翔库区马台区域移民安置点和场外道路建设相关征地拆迁工作,集中安置的移民户全部完成了移民人口确认、93户移民户已签订三个协议并安置了宅基地,其中35户移民户按移民工作和新家园建设的要求,启动了民居房建设。
(七)全面推进平安和谐马台建设
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因素。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兵役工作进一步加强,圆满完成了冬季征兵工作任务,合格8人,输送到部队7人。
(八)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和学习杨善洲精神活动,继续加强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乡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指导,认真按照“乡级负责、归口办理、单位承办”的原则,及时组织召开人大代表建议承办工作会议,对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以来,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进行办理,经过积极争取,共同努力,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回复率达100%。高度重视来信来访工作,全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460人次,办结426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实施行政机关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切实提高了干部队伍为民服务的水平。
联系人:马义媛&
联系电话:
马台乡党委2011年执政纪要
一、基本情况
马台乡位于临翔区东部澜沧江畔,东与平村乡隔江相望,南与博尚镇相连,西与凤翔街道、忙畔街道接壤,北与邦东乡毗邻。乡政府驻地距临翔城区44公里,辖区总面积296平方千米。2011年末,全乡耕地总面积36303亩(其中:水田17832亩,旱地16224亩,临时性耕地2247亩)。经济作物面积6256亩,主要有茶叶、核桃、甘蔗等。森林面积20.3万亩,覆盖率47%。
2011年末,共有党的基层组织78个,其中党委1个,党总支10个,党支部67个。共有党员763名,其中预备党员44名,占党员总数的5.77%。女党员144名,占党员总数的18.87%。少数民族党员99名,占党员总数的12.98%。35岁及以下的党员243名,占党员总数的31.85%。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133名,占党员总数的17.43%。
一、党建为本,执政能力明显提高
乡党委始终坚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明显提高。
(一)狠抓党委自身建设
乡党委坚持把学习和经济建设相结合,抓好党委自身建设。一是认真开展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活动,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二是认真执行党委议事制度,坚持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做到了按章办事;三是建立党政领导联系村、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度,完善了干部目标考核体系,干部队伍管理日趋规范。有效地整治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软、懒、散、满、奢、浮”等不良现象,党员宗旨观念明显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高。
(二)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不断推进“三级联创”活动,加大基层建设力度,从阵地建设、班子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对全乡各村进行整顿。二是始终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发展党员36名,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结构素质更加优化。三是认真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与各村、站所党组织签定建目标责任书,加强监督和管理。四是党建带团建、党建带群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落实,妇联、共青团、工会的作用有效发挥,多年缺位的机关工会组织已经重新建立并已有序运行。五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创先争优”、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热情,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创新党员干部管理方法。六是根据区委的要求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做好关心、爱护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工作,建立了党员党性定期分析评议制度。七是完善服务机制,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搭建发挥党员作用、密切党群关系的平台,在乡上建立农民服务站,并在农村基层建立农民服务点,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为民服务的质量。以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带头的方式,深入开展党员公开承诺、五查五看等区委关于“创先争优”活动的“六个规定动作”工作。八是在机关建立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在农村建立党员科技示范户、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活动。建立了《马台乡党员干部职工管理暂行办法》和《马台乡村干部考核细则》,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自身素质。
(三)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责任制,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部门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支持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一岗三责”和“三项谈话”制度有效落实,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成效明显,村务、政务公开不断深化,纠风工作全面开展,违纪违规案件得到有效查处。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二、发展为先,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一)主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2011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1787.5万元,较2010年增加3443.5万元,同比增长41.3%;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472元,较2010年增加1012元,同比增长41.1%;实现农业总产值10287.5万元,其中畜牧业产值2721万元,同比增长20.6%。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热区产业开发快速推进。围绕澜沧江沿岸热区开发,积极做好热区产业和基础设施规划,及时启动平掌村至唐家村热区产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群众发展热区优势产业。2011年,全乡共种植澳洲坚果8044亩、咖啡1500亩,澜沧江沿岸热区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
烤烟产业逐步壮大。把发展烤烟产业作为全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全年种植烤烟3865亩,建盖密集型卧式烤房31群184间,小烤房52间,交售烟叶7581.72担,烟叶交售总收入630.42万元,占全乡经济总收入的5.3%。
低效林改造工作任务圆满完成。2011年,全乡完成低效林改造11043.7亩,改造树种主要为杉木、桤木和澳洲坚果。
核桃产业发展不断夯实。狠抓核桃“三率”建设,全年,完成两次核桃管护大会战任务,抚育管护核桃7.7万亩,补植补造核桃6.24万株。
高优生态茶园建设不断加强。坚持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优化茶叶产业发展。2011年末,全乡茶叶面积累计达30090亩,茶叶总收入1159万元,较2010年增加265万元,占全乡经济总收入9.8%。
畜牧产业稳步发展。大力推广科学养殖,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培育养殖示范大户,带动区域发展。2011年末,全乡实现畜牧业收入2721万元,占全乡经济总收入23%。
(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
水利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11年,完成平掌村王家、魁家,清河村帮杏,琅琊村上帮歪、中帮歪5件饮水安全工程,启动实施琅琊村大村、南糯村大平田、全河村旧村、马台村小文顶4件饮水安全工程。实施马台大沟除险加固工程3公里。完成全乡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504件,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努力改善群众出行和生产条件,结合新兴产业发展,及时启动澜沧江沿岸热区产业道路建设,完成29.2公里的烟区道路开挖。一年以来,通过乡、村、组各级共同努力共计新建道路(机耕路)47条,83.3公里,同时,认真抓好平河路、清河路、忙来路的管护工作,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制约发展的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四)新家园行动计划和扶贫开发扎实有效
一是完成全河村徐家组、平河村核桃树组、平掌村江边组3个整村推进项目,积极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完成平掌赵家、琅琊大村、全河徐家、马台赵家、南糯那杏田、唐家忙送6条硬板路建设;二是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100户,完成沼气池建设216口;三是认真做好村庄规划工作,完成现状图和文本编制,不断加大旧村旧房改造力度,着力抓好民居房建设工作。
(五)惠民政策有效落实
关注民生,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切实关心弱势群体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年内,1655人享受农村低保,69人享受城镇低保,196名农村五保对象得到全面供养,248户患大病、重病、慢性病的贫困户得到医疗救助,家电下乡、退耕还林、农资综合补贴等一批惠民政策、资金得到不折不扣的有效落实。
(六)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两基”成果不断巩固提高,素质教育稳步推进,“两免一补”政策逐项落实,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全乡共实施新校园建设工程14198.83㎡,其中:平掌完小1663.86㎡、平河完小720.37㎡已完工并投入使用;马台中学11814.6㎡的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工。全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861名学生得到享受。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深入开展文化体育 “四个一”工程,着力抓好文体队伍组建和活动开展,不断提升文化体育活动的软硬件条件,完成马台乡文化站建设和 9个村农家书屋、农文网培分校建设,成功举办“新农村·新气象”农村基层文艺汇演,先后组织舞狮队、唢呐队、农民文艺、体育队参加区级各类文体活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计生、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责任制有效落实;扎实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逐步解决。2011年,全乡有23116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收取参合金102万元,参合率达95.36%。全年合作医疗报销补偿3.28万人次87.29万元(不含医院直接报销金额)。
移民安置工作稳步推进。完成糯扎渡水电站临翔库区马台区域移民安置点和场外道路建设相关征地拆迁工作,集中安置的移民户全部完成了移民人口确认、93户移民户已签订三个协议并安置了宅基地,其中35户移民户按移民工作和新家园建设的要求,启动了民居房建设。
(七)全面推进平安和谐马台建设
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因素。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兵役工作进一步加强,圆满完成了冬季征兵工作任务,合格8人,输送到部队7人。
(八)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和学习杨善洲精神活动,继续加强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乡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指导,认真按照“乡级负责、归口办理、单位承办”的原则,及时组织召开人大代表建议承办工作会议,对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以来,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进行办理,经过积极争取,共同努力,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回复率达100%。高度重视来信来访工作,全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460人次,办结426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实施行政机关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切实提高了干部队伍为民服务的水平。
联系人:马义媛&
联系电话: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核桃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