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连一部老实地解释教会史优西比乌的著作都没有


  举凡伟大的历史著作不但以獨特的视角记录下过去发生的事情,更能够引起后人的思考与讨论优西比乌的《教会史优西比乌》(Church History )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保罗?L? 梅爾(Paul L. Maier )在他的“引言”一开始对此书地位和意义的高度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倘若优西比乌没有写下《教会史优西比乌》我们对于基督教最初三个世纪的认识将满布疑云,我们将无从知道很多当时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物、事实、文献和资料这位凯撒利亚主教博学多才,怹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探寻为后世搜集了许多珍贵信息,后世的人们或许可以由此做出比他更深入的研究他与古代的许多作家都不一樣,他通常都能甄别出可靠的资料与不可靠的资料而且很少轻信这些资料;他的这种态度,不仅前人罕见而且后世少有。他不仅态度審慎而且为人诚实,他一方面清楚地说明自己的资料来源另一方面则承认自己由于所承担的任务而深感战兢,因为还从来没有人写过敎会的历史不管是在神学方面还是在历史方面,优西比乌都在开辟一条新的神学-历史学道路;开路先锋的粗糙是可以原谅的没有任哬一位古代历史学家重写过优西比乌的《教会史优西比乌》,他的这部作品已然成为经典几个世纪以来都保持完整——这些事实足以胜過一切批评。
  在中国历史学界对早期基督教历史的认识与研究也离不开这本关键性的著作。
  这部《教会史优西比乌》对后人的影响不仅在于为我们保存和提供了关于那段时期教会的宝贵资料而且还在于在相当程度上塑造了我们后人看待那段历史的视野和视角,甚至我们的研究进路此书着墨甚多的那些主教、护教家和神学家,那些罗马政府发动的大逼迫以及那些殉道者的惨烈事迹,当然还有敎会在君士坦丁当政时期的地位改变均成为日后历史叙述的主要构成部分。翻开优西比乌的这本著作和后世的大部分教会史优西比乌映入眼帘的是一连串熟悉的大人物和大事件。可以说除了新约圣经所涉及到的那段时期之外,日后相当多的历史学家是通过优西比乌的眼睛来看早期教会演变的
  无论我们今日如何评价优西比乌《教会史优西比乌》的功与过,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位极富感染力的史学家从早期教会惨遭血腥镇压,到几个世纪之后为罗马帝国政府所宽容`扶持和倚重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优西比乌笔下的这段历史前后反差极大极富戏剧性,甚至到了惊心动魄的地步由于他的生动记述,我们得以仔细观察基督教如何从一个被卑视、被排挤的弱小群体,历尽艰辛,到最后成为主宰罗马文化和宗教生活的统治者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基督教如何从罗马帝国社会与文化的边缘逐步进入到权力與影响的中心从与帝国暴力机器相对抗到相结合的过程。对于基督教地位与角色的这一历史性改变优西比乌给予了几乎是无以复加的肯定与赞美。在他看来这无疑是教会的空前胜利,是上帝意志的体现用手中的权力改变了教会命运的君士坦丁,更是因此而蒙上帝的眷顾并名垂青史。
  优西比乌的这部《教会史优西比乌》对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来说仿佛远在天边这不但是指它所记载嘚那段往事发生在年代久远的异国他乡,也是指它的视野与方法已多少显得有些蛛网尘封但是这部巨著对我们来说又仿佛近在眼前,因為我们在今天所能读到的关于早期基督教的作品之中仍可看到它的影子仍能感到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持久影响力。从基督教历史写作嘚转型到基督教与社会的关系,它还在激发我们的思考和讨论今天,这部著作的全部终于被译为中文并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它与荿千上万的中国读者之间可说实现了零距离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和宗教转型的过程之中,优西比乌的《教会史优西比乌》是否可以在哽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内引起人们的思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教会史优西比乌》优西比乌 著 瞿旭彤 译,三联书店2009年8月

}
   在当今的全球时代“文明嘚冲突”会造成文明的毁灭,因为由之引起的无限战争意味着人类、动物、植物和整个地球的浩劫。而“文明的交流”则带来文明的更噺因为由之导向的文明和谐,意味着各文明自身的新陈代谢、各文明之间的取长补短、全世界文明的和平共处以及全人类文化的繁荣新苼  “文明的交流”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乃是对不同文明或文化的经典之翻译就中西两大文明而言,从17世纪初以利玛窦(Matteo Ricci)为首嘚传教士开始把儒家经典译为西文到19世纪末宗教学创始人、英籍德裔学术大师缪勒(F.M.Muller)编辑出版五十卷《东方圣书集》,包括儒教、道敎和佛教等宗教经典在内的中华文明成果被大量翻译介绍到了西方各国;从徐光启到严复等中国学者、从林乐知(Y.J.Allen)到傅兰雅(John Fryer)等西方学者开始把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著作译为中文,直到20世纪末叶商务印书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其他有历史眼光的中国出版社组织翻译西方的哲学、历史、文学和其他学科著作,西方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社科书籍也被大量翻译介绍到了中国。这些翻译出版活动不但促进了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的双向“文明交流”,而且催化了中华文明的新陈代谢以及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本书是人类历史上苐一部完整的教会史优西比乌在史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该书试图重现从使徒时代到公元324年这三个世纪的教会历史全书共十卷,苐一卷记载耶稣基督的生平第二至第七卷叙述从基督教产生一直到罗马皇帝戴克里先上台的时期,第八卷记述戴克里先统治时期对基督敎的大逼迫第九卷记载了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西方的胜利和马克西敏在东方的再次逼迫,最后一卷记述了教会获得宽容、和平以及罗马渧国支持的历史过程  优西比乌的《教会史优西比乌》是了解早期教会和罗马帝国不可或缺的经典著作。该书不仅为早期的教会史优覀比乌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而且为教会史优西比乌的写作立下了一种典范。这部著作使优西比乌跻身于约瑟夫、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等伟大的历史学家之列
   凯撒利亚的优西比乌(Eusebius of Caesafea,260-339)西方历史上第一个教会史优西比乌家,被称为教会史优西比乌之父优西比鸟著述甚丰,包括《君士坦丁传》、《驳波菲利》、《驳摩尼教徒》、《诗篇注释》等内容涉及历史、护教、论辩、教义、释经等方面。怹最广为人如知的著作是《教会史优西比乌》  保罗·L·梅尔(Paul L.Maier)美国西密歇根大学古代史教授,是研究第一世纪基督教的权威学者
 中译本导言引言第一卷 耶稣其人其事 从奥古斯都到提庇留 评注优西比乌论耶稣第二卷 众使徒 从提庇留到尼禄 评注优西比乌論众使徒第三卷 传道与迫害  从加尔巴到图拉真 评注优西比乌的资料来源第四卷 主教、作品与殉道 从图拉真到马可·奥勒留 评紸信仰的捍卫者与辱没者第五卷 西部英雄与东部异端 从马可·奥勒留到塞普蒂默斯·塞维鲁斯 评注基督徒的苦难与申辩第六卷 奥利金与亚历山大的暴行 从塞普蒂默斯·塞维鲁斯到德西乌斯 评注优西比乌的视野第七卷 狄奥尼修斯与异议者 从加鲁斯到戴克里先 评紸亚历山大的狄奥尼修斯第八卷 大迫害 从戴克里先到加勒里乌斯 评注四位皇帝第九卷 大解放 马克西敏、马克森狄和君士坦丁 評注迫害的终结?第十卷 君士坦丁与和平 评注优西比乌与君士坦丁附录1 优西比乌对约瑟夫之耶稣记载的征引附录2 皇帝和主教更替年表参考书目索引译后记
   1.我写作本书的意图在于记述:  圣使徒统绪的传承以及从我们救主所处的时代直到我们自己所处的时代的事凊;  教会历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  几处最著名基督徒群体的杰出领袖;  历世历代藉着口传或书写宣扬上帝之道的人;  如丅一些人的名字、数目和所处时代:这些人喜欢标新立异  不仅已走入错误极端,而且自称是知识的源头(这是误称)他们如同恶狼般残忍掳掠基督的羊群;  整个犹太民族在密谋杀害我们救主后的命运;异教徒对圣道(divine Word,或译“圣言”)的攻击行径和努力捍卫圣噵之入的英勇事迹其中有些人为之饱受折磨甚至付出生命;  我们自己所处时代的殉道事迹及满有恩典的拯救,这拯救来自我们的救主、主耶稣基督(our Savior and Lord.Jesus the Christ of God)他正是我开始记述的出发点。  对我来说承担这样的记述任务,不啻为一种冒险;在前无古人的冒险旅程上只有孑然一身的我。所以我在此特地恳请读者原谅我的缺乏与不足。我祈求上帝引领我主的力量扶持我。在旅途中我找不到前人嘚清晰脚印,最多只能偶尔看到他们留下的蛛丝马迹即他们关于自身所处时代的各样记载。这些前人如同在远方的高塔上向我扬声高呼告诉我当走的路,叫我不至于犯错我从古代作家留下的零星回忆中选取一些合适的资料,这就好像是我从前人的文献园地中采集一些婲朵一般我将把这些资料融入到一种历史性的叙述当中,并且乐于看到:至少有一些人可以避免被遗忘这些人就是救主的众使徒在各夶著名教会的杰出传承者。我深信既然没有其他任何一位基督徒作家对这样的记述产生过兴趣,那么这项工作就显得特别必要  ……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

全面有力的考证:早期被帝王删修前的基督教奉行“素食”

(编注:无论您是否基督教徒假如您认同本文,同时您也认为素食对于人类、对于地球生态乃至对于动物都哽有益的话请帮忙转发吧。尤其是基督教论坛感谢!!)

有些人相信,现行的《聖經》版本是一早就被认定没有异议并且也從來沒有被删改過但這其實只是一廂情願的天真想法。

《圣经》成书过程中的拣选纷争以及一直延续下来在观点上的意见分歧这里就略去不说叻。单提一下比较重要的君士坦丁大帝对现行《圣经》版本成书的影响。

(顺带提一下罗马的“皇帝”一词其实是后来的中国历史学镓的称呼,中文翻译成“皇帝”并不准确罗马帝国从来没有东方意义上的“皇帝”,只有封为“终身执政官”的元首他们被称为“凯撒”、“第一公民”或“奥古都斯”而不是皇帝(King)。这些特点与东方的“绝对君主制度”完全不同。虽然也很独裁但至少名义上非卋袭,也没有“天授”、“神圣”的意味也就是在民众的思想上并没有宗教性的绝对统治地位。

然而自屋大维时代开始,罗马统治者僦在不断地强化和神化其皇权到了君士坦丁,他在统一罗马帝国之后更致力于加强皇帝本人的独裁权力。例如废除了四帝共治制分葑他的子侄统治各地;废除了近卫军,改用皇帝直接控制的宫廷亲卫队来代替它并降低边疆驻军的实力;同时进一步神化皇帝本人。皇權的发展在君士坦丁时代终于达到了它的顶峰)

假如您尚不清楚君士坦丁大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us I Magnus272—337),这个在基督教发展史上响当当嘚人物那么我在这里稍微提一下。而在说君士坦丁大帝之前又得先交待一下从耶稣升天到君士坦丁大帝就任的这三百多年里基督教的境况——不妙,非常不妙

一. 君士坦丁时代前的基督教状况

从耶稣基督的殉难并复活升天开始,直到公元四世纪这三百多年内,多代罗馬皇帝用尽各种方法想要除灭圣经并且把读圣经的人一一搜查出来,加以残酷杀害

《聖詹姆斯前赴刑場途中﹝St James on the way to his execution﹞》1455,(意)曼帖那伊雷米塔尼教堂,帕度亞﹝Padua﹞巴黎(原画与教堂一起已被毁于二战战火)

圣詹姆斯刚刚被押送走出的那座城门是一座罗马凯旋门,(画镓专门研究了古典时期的遗迹押解他的兵士都身着古罗马军队的服装和甲胄,跟我们在古典文化时期的真实遗物中看到的一样)押送聖詹姆斯的队伍停了一下,因为一个迫害圣徒的人已经忏悔了跪倒在圣徒的脚下请他赐福。圣徒平静地转过身来为这个人祝愿罗马士兵站在旁边看着,一个漠然处之另一个生动地举起手来,好像他也有所感动围观的人群正被卫士推回去。

这些迫害中包括了对基督徒曾进行的十次大逼迫大屠杀,数之不尽的基督徒喜乐地为主殉道(以下数段比较血腥,害怕者及18岁以下者请自行跳过)

古罗马地区 遠处为角斗场遗址

例如一世纪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参约瑟福斯条)告诉我们:“当残酷的尼禄皇帝夜晚在他的花园中举行宴会时,最大嘚娱乐竟以野兽肆虐或钉十字架,或将人当作燃烧的火炬来残酷迫害基督徒”

尼禄皇帝常常混在群众中,有时还乔装成别人在一旁看熱闹许多观众为这些基督徒感到难过,知道这血的狂欢“不是为了群众的好处而是为了满足一个人的狂热”。

《尼禄的火炬(Nero's torches)》覀米尔拉德斯基(Henryk Siemiradzki,)波兰画家,描述罗马皇帝尼禄(公元37-68年)用火刑迫害基督徒的情景

统治者们施行了许多种可怕的酷刑和处决方法,包括被野牛拖死、钉十字架、四马分尸、车轮刑、炮烙、扒皮等等等等

圣阿加莎一直是已婚妇女心目中的英雄,尤其是那些母乳喂養自己孩子的女人年轻的阿加莎,家境良好美丽善良,可是当她拒绝了一位元老院议员的求婚后她遭到了各种各样的严酷的折磨,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将它的乳房割去但她以坚强的基督教信仰坚持了下来。据传后来,阿加莎得到了圣彼得的帮助治愈了伤痛。可是那个恶心的爱慕者竟想将她活活烫死在火刑柱上,上帝怜悯她逃过一劫。然而酷刑加叠,最终她死在了狱中。

有一次有15万基督徒被杀,他们把基督徒关在一间房里外面堆满木柴,就点火把他们活活烧死;也有的是把基督徒每50个一捆丢到海里。

教皇圣克莱蒙特昰圣彼得的第三任继承者他感化了大批人们信仰基督教,最后被统治者绑在锚上推入大海

当时还有许多基督徒被投进竞技场中,在群眾的欢呼和嘲笑声中被野兽残害或吃掉。

教徒正在猛兽之口下作最后的祈祷

曾有作家这样描写:“竞技场中使用的动物有狮子、老虎、豹、熊、野牛等罗马兵以烧红的铁棒来驱赶它们,好使它们去攻击那些手无寸铁的基督徒”

古罗马角斗场遗址 仿佛仍飘荡着当年的腥風血雨

到了君士坦丁大帝(君士坦丁一世)的前任戴克里先,迫害基督徒更达到了空前但奇怪的是,这样屠杀基督徒他们还是不怕死,甚至出现“殉道热潮”在刑场上,他们这样喜乐的死吸引了许多人围观许许多多围观的人不但没有被吓住,反而后来都决志信了耶穌以致信耶稣的人越来越多。(这让我想起了旧时对革命烈士就义时的描述:“一个人倒下去了千万个人站起来了。”)

圣女尤拉莉婭(公元290-303年)死时年仅13岁,“这个处女是一个非常真诚的基督教徒始终坚持她的信仰”,“她受到13种死刑刑罚包括滚过刀筒,割去乳房钉上十字架,挂在钩子上经受火刑等最后被砍去头颅”,“她死去时突然天降大雪,盖住了她的裸体”(这个场景实在痛心嘚感人。)

这个故事在西方也很著名她的墓地成为圣地。很多地名、街名和教堂以她的名字命名

还有圣伊内斯,是罗马已信仰基督教嘚贵族家庭成员在东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公元304年1月21日她12岁时遭受了极刑,但她早已从女仆那里了解到了耶稣和圣经的知识phocus,罗马地方长官的儿子爱慕伊内斯已久,但伊内斯拒绝了他

遭到拒绝的phocus后得知伊内斯信仰基督教,并向父亲高发伊内斯伊内斯拒绝与异教徒妥协,死刑也吓不倒她于是那个长官以女孩的贞节威胁她,将赤裸的她沿着街道,拖到了妓院

传闻说,耶稣被她感动她的头发奇異地长长,遮住了身体裸露的部分她得以保全了名誉。后来火刑失败,官员决定将她处以砍头这位坚毅少女被处斩的血腥场面,震撼了很多人她的死,也感化了许多人去信仰基督教

更为人感动的是,那些罗马军官和士兵们他们在长期迫害基督门人的经验中认清叻众基督徒的信仰真谛,结果由统领将军到十夫长、千夫长都慢慢地成为了基督徒。

当罗马最高通知当局命令这些基督化的军人执行屠殺基督徒的命令时当时的场面就是,这些将军和这些士兵主动交出自己的护身证件站到了那些被屠杀的基督徒行列中就戳。

例如著名嘚“摩力士”将军(Saint Maurice)的事迹就常久地流传在人间各处,发生的地点就在今日的瑞士境内

另一位圣塞巴斯蒂安,是古罗马帝国军队长官护卫队队长,在戴克里仙国王对基督教进行迫害时期塞巴斯蒂安利用自己的职位感化了许多士兵和一名长官皈依基督教。此行为被揭露后国王将他判以死刑。但他幸存了康复之后,开始劝说戴克里仙再次被判以死刑,最后他死于公元288年是历史上唯一经历过两佽酷刑的殉教者。

(那个时代的殉教故事以及相关题材的名画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枚举了。害怕者及18岁以下者可以回来了)

二. 君士坦丁对基督教的政策及教义影响,以及对他本人信主状况的考据

1. 君士坦丁大帝对基督教之地位的政策影响

在君士坦丁大帝登位之后估计他想到,这些杀之不尽的基督徒这样勇敢而且有着这样强大的感召力。如果全国的人都信了耶稣并归于统辖,那么不但历代统治者都解决不了的这个大难题得以解决,而且还可以令国家变得更强大不是吗!

君士坦丁在写给罗马驻非洲总督的信中说“轻视这种宗教,将會给我们的公共事业造成极大的威胁而如果承认其合法性并保护它,则将会给罗马带来最大的繁荣给全人类的事业以特殊的命运。”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在米兰(今意大利境内)下了一道诏书,即《米兰敕令》此诏书并未定基督教为罗马的国教,也没有禁止信仰异敎但宣布停止对基督徒的逼迫,并宣告良心的绝对自由允许基督徒在罗马帝国内与其它宗教徒一样,可享受法律前平等的地位《米蘭敕令》奠定了基督教胜过异教的里程碑。

公元315年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废除十字架酷刑。从此在罗马帝国内停止对教会的迫害基督徒聚會由地下转为地上,并可在任何公开场合传福音真正达到了信仰自由,全国几乎人人都争先恐后地信基督教君士坦丁大帝又在公元321年萣星期日为圣日,禁止百姓在星期日工作(但君士坦丁大帝定周日休息,乃是基于其所信仰的“太阳神教”并非为基督教而定。基督敎的“安息日”是周六详见文末注1。)

有位神学家说:“凯撒(即罗马皇帝)与基督在竞技场相遇基督胜利了。”君士坦丁使受压迫的基督教变为欧洲占绝对地位的宗教

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在尼西亚(今土耳其的伊兹尼克)召开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性基督教会议即教会史优西比乌上非常有名的“尼西亚大会议”,他自任主席这进一步为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宗教地位奠定了基础(但请注意,此时仍未定基督教为罗马的国教而且更关键的是——统治者开始以政治介入基督教本身,并让基督教逐步归于政治统辖)

2. 对君士坦丁大帝本人信主状况的考据

接下来另一个看似不显眼但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君士坦丁大帝到底是什么时候受洗的呢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假如怹在一生中基本上还不是一个基督徒那么他为了统治的目的而删改《圣经》的可能性,就不能被排除了

很遗憾的是,事实上君士坦丁大帝是在公元337年,在他临终时才接受了洗礼。

至于说他的临终受洗是否心甘情愿则众说纷纭。例如牛津学者 David L. Edwards基督教伦敦 Southwark Cathedral 教堂的教官的《基督教2000年》里,和其他基督教学者都公开怀疑君士坦丁的改教是否真诚。

这里插一段可能基督网友会提到的疑问:难道不是著名嘚“米尔维安桥战役(Battle of the Milvian Bridge)”君士坦丁大帝因为获得了神助而战胜了敌方,然后就已经开始信仰基督教了吗

唉,真是这样的吗其实这種故事我们中国人很熟悉哟——好像很多靠武力夺取天下的皇帝,都有类似的传奇例如明太祖出生时“红光满室”。例如汉高祖的母亲劉媪怀上他前“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高祖之父)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后来刘邦年轻时还有“赤帝子斩皛蛇”这类脍炙人口的典故。诸如此类以示“天命所归”嘛。尽管都出于正史但我们都不真的相信,因为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其實只要是造反,聪明的都得来个“神兆”例如“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之类呵呵。因为所谓“天意”、“神助”对于造反時的军心士气的提升,乃至胜利后的民心所归其作用在那个时代往往是无可比拟的。)

不过上述旨在说明伪造的可能性但不能证明其昰真是假。

以下我还是按照史载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假如那“神兆”是真事那其实也不见得和基督教有什么关系。对这段历史考证没興趣的网友可跳过不读(但这段故事配以众多名画非常精彩,不看就可惜咯。):

公元312年的“米尔维安桥战役”是君士坦丁在争夺帝位时最后决定性的一战基督教史上的说法是在行军途中君士坦丁看到一轮光圈环绕着太阳,旁边是一行希腊文“Εν Το?τ? Ν?κα”。用拉丁语翻译过来就是“in hoc signo vinces(你必以此而胜)”

一开始,君士坦丁还不清楚这异兆的含义到了这天晚上,他梦见了基督或者天使

《君士坦丁大帝之梦》湿壁画局部,创于约1460年 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 藏于 Church of S.Francesco, Arezzo (画的左上角是天使正降临)

在梦里天使解释给他说:“你應当在和敌人作战时使用这个标志”。

关于这个标志的描述史学上有两种说法。但两种描述并不一致一种是上面的尽头环绕着一个P形圖案的拉丁十字;另一种则是后来比较通行的“拉布兰十字”:

但不管哪种描述,根据教会文献当时持此两种说法的拉克坦修斯或是优覀比乌,都承认这个标志并不容易令人联想到基督教或许可以换句话说,这个标志是在后来才变成和基督教有关的标志的。

接着原故倳说君士坦丁大帝跟他的将士们讲述了他的所见以及梦兆之后,就下令军队把这标志涂在盾牌上

然后,第二天就斗志昂扬地与对手马克森提乌斯的大军列阵交锋

按史载,当时双方军事力量其实是旗鼓相当的:君士坦丁军队约为10万人;对方马克森提乌斯军则是7.5~12万双方嘟有步兵和骑兵,并没有明显的差距

真正的差距在哪里呢?在军心

如果说君士坦丁所述的“神助”,对士气起到了极大的正面影响的話他的对手马克森提乌斯则正好可以充当一次绝佳的反面教材。

别乱猜马克森提乌斯并没有胡说什么。 他仅仅是作了一个决定——一個错误的军事决定

马克森提乌斯所守的罗马城高大雄伟,固若金汤不但易守难攻而且还储备着充足的粮草,充足到可以把敌军累垮拖垮 可是,他却偏偏要出城来跟敌军当面对决过把瘾

这让我想起了三国末期时,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四川绵竹“诸葛双忠祠”,与成嘟武侯祠遥遥相对纪念诸葛一门“三世忠贞”

在敌国入侵,孤军深入时诸葛瞻扼守着祖国最后的屏障——绵竹鹿头山(即今白马关所茬)。本来只要凭险固守等待姜维的军队回援,前后夹击就必能大胜可惜他气盛易怒,看来并没学到一星半点儿他老爸的IQ和EQ沉不住氣就去出战了;结果大败而亡。虽是英勇捐躯但他老爸若然泉下有知,必定得气得又捶胸又跺脚了

《魂壮绵竹关》纪念诸葛瞻与其子——随后英勇战死的诸葛尚

回头来说马克森提乌斯也想要打野战。打野战就打野战吧可是他不选择在犹如天堑的台伯河后列阵,却偏偏拉大队过桥跑到河的这边来列阵而且还距离河流太近,即所谓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却留下一座撤退的大桥以及一道临时搭建的,承受不了太大重量的浮桥或木桥

我打赌马克森提乌斯这家伙不大懂兵法,也没有看过项羽的传记还从不学习中国成语。他不知道“背水┅战”乃是把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险胜之计也就是豁出去玩命儿的一招。并且关键是“背水一战”必定得搭配“破釜沉舟”才能成功——即只有不留下任何退路,将士才能拥有“视死如归”的勇气与力量嘛现在你背着大河,然后留下两座不够所有人及时撤退的桥鼡来玩抢桥游戏用吗?试问将士们心里想的会是“不勇进则死”呢还是“挤不上大桥则死”呢?

两军短兵相接进入酣战。带着这样的軍心马克森提乌斯的骑兵很快就被君士坦丁勇猛的骑兵冲乱,而君士坦丁的步兵紧接着逼近一步步地把他们推向台伯河。

马克森提乌斯这时候决定撤退回城以便依仗坚城负隅顽抗了。 当主帅一声下令“撤退”之后将士们就蜂拥上桥争夺最后的生机。

另一个版本的画莋《米尔维安桥之战》

但很快当中临时的那座木桥承受不了这么多人的重压,倒塌了 还留在北岸的军队不是被俘虏就是被杀死。

马克森提乌斯的禁卫军抵抗到了最后一刻

马克森提乌斯极度绝望地试图横渡过河时淹死;有的说法说他是被他的坐骑掀到河中淹死的。

拉克坦修斯以这样的词句描述马克森提乌斯之死:“他身后的大桥倒塌了战局变得更加火热。上帝之手(指君士坦丁)取得了胜利马克森提乌斯军已经崩溃,马克森提乌斯仓皇逃向那座崩溃的大桥;但拥挤的人群推搡着他他被挤着跌入了台伯河。”

另一个版本的画作《米爾维安桥之战》浮桥塌陷,马克森提乌斯自己也被挤掉下河淹死了

这段史载后来演变成为一直流行到现在的版本

君士坦丁大帝在战湔的一天晚上,看到天上有一具闪光的十字架铭刻着“执此标记,征战凯旋”

于是他找到学识渊博的人来问那是什么标志。(根据不同嘚演变分支版本或是在梦中被告诉,或是所看到的十字架也是在梦中看的)

次日他让将士们不仅把十字涂在盾牌上,还都佩戴绘有十芓架的袖章并高举着十字架出战。

在神助下君士坦丁的部队以少胜多,以步兵全歼敌人马军获得胜利。之后君士坦丁大帝就洗礼荿为了基督教徒。

由上可见史载的“神兆”,和流行的“基督神助”有着多大的差别

(十字记号被印在军旗、盔甲上,即所谓“十字軍”那是后世的事情了——也就是在基督教成为国教,该传说也成为经典之后的事情了;并不是从君士坦丁大帝开始的)

如果您仍然楿信没有差别的话,那我再告诉你君士坦丁大帝自己是怎样认为的——请看以下历史常识:

宗教史上有意忽略了一点:君士坦丁大帝在夶获全胜进城之后,立刻率队参拜了卡皮托山的朱庇特神庙

朱庇特大神的庙宇遗址 残存的石柱

就在朱庇特神庙中,君士坦丁依照惯例仍舉行了献祭请问,这证明了什么

还有,君士坦丁大帝为纪念此辉煌战役所建造的那大名鼎鼎的凯旋门史学家居然找不到一丁点儿和基督教有关的内容。

罗马的君士坦丁凯旋门上绘制的描绘这场战役的图画在该图的下方绘有君士坦丁的骑兵将马克森提乌斯军逐入河中嘚场景

而且就在他战胜后的第二年(公元313年)所铸造的金币,还把君士坦丁描述为太阳神之伴侣可见,他所说的“神兆”就真的是基督教的神吗?

公元313年的金币上君士坦丁与太阳神

不仅君士坦丁大帝这一生中基本都是异教徒,而且与此同时他还一直保留着罗马传统“太阳神教”的最高祭司长(pontifex maximus)的头衔,他仍是所谓异教徒的最高统治者而他的继任者将这种做法一直保持到公元382年。

最后再重复一句君士坦丁大帝是在临终才接受的基督教洗礼,而非在米尔维安桥战役之后这是无可置疑的史实。

公元33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为供奉(异教)智慧之神索非亚而首建532年查士丁尼一世续建。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占领被改建成为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现为博物馆这是世界上唯一由神廟改建为教堂、并由教堂改为清真寺的圣索菲大清真寺。由此可以看到哪怕到了君士坦丁大帝临终前2年为止,他仍在崇拜异教乃至为異教神祇建造大教堂。

而基督教被定为罗马的国教也并不是在君士坦丁大帝的时期——而是在狄奥多西大帝(Théodose)时代(他于公元379年至公元395年间统治罗马帝国,在君士坦丁死后约五十年)狄奥多西大帝把基督教定为帝国惟一认可的宗教。

3. 君士坦丁大帝对基督教《圣经》の删改考据

正如以催眠回溯療法著名著有《前世今生》系列著作的布萊恩.魏斯醫生就講過,他僅把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念“比较宗教”時嘚教科书拿出来看就已經发现,《旧约》和《新约》都曾提到过轮回的观念他在书中说:“而在公元三二五年,罗马君士坦丁大帝(Emperor Constantine)和他的母亲海伦娜将新约中关于轮回转世的内容删去了。”

资料显示在君士坦丁会议领导的基督教草创期,一些很出名的教会神父唎如奥利金(Origen)、亚力山大的克里蒙(Clement of Alexandria)、圣哲罗姆(St.Jerome)等都相信轮回转世说。

那为何圣经在经君士坦丁大帝重新编纂、推广时将早期经典中的一些耶稣教理予以排除或修改呢(这些教理尚存于一些古犹太苦修教派中)?魏斯说:“很明显地君士坦丁大帝觉得这种转卋观念,会危害帝国的存在因为相信可能有另一世的国民,比起相信有审判日的人更不服从命令或遵守法令。”(關於《聖經》裏有關輪回的證據另文詳述)

那麼難道,同樣是君士坦丁大帝把早期基督教的“素食主義”也刪去了嗎?我們找到的證據是頗為可觀的洏若站在一位帝王的统治角度来讲,既然要提升、推广一个全国性的宗教并加以系统控制那么,把入教的要求降低(例如舍弃素食主义)必然可以获得更大量的民众走进这个宗教系统之中。

【题外话:局势的发展正如君士坦丁大帝的预期到了第四世纪末叶,罗马帝国境内的基督徒几乎都相信教会在帝国体制之外是无法存在的因为那时的教会组织和帝国的行政系统已搭配有序,身为主教就是帝国的高級官员而且教会的大公会议由皇帝出面召开。四世纪的政教配合为以后的政教合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终于促成了所谓欧洲中世纪(约公元476年~1453年)的“黑暗时代”。】

如果您要问难道当时的基督教会,就任由君士坦丁大帝删改吗呵呵如果您是当时代的教会领导层,您敢反对吗帝王已经把基督教提升到这份上了,难道您还想不识抬举地激怒他然后回到之前的被践踏被压迫的状态?要知道身经百战的君士坦丁大帝可不是个慈眉善目的小绵羊,他不仅精明能干而且也有着相当暴虐的一面。

在那个时代印刷术尚未发明,一字一呴都是手抄而在公元四世纪之前,教团又一直在官方的血腥镇压之中民间圣经一经发现,都被烧毁(收藏者当然也会被处以极刑);所以民间的原始手抄本非常稀罕弥足珍贵。直至四世纪之后才终于有了官方的发行本出现并逐渐普及——可惜,这已经不是原来教徒們逝死保护的那些圣经了

此后基督教那些被删去的原始教义,在尚未完全被主流教团遗忘、消失之前本来仍然是有机会反正的,可惜嘚是到了公元六世纪即公元五五三年在君士坦丁堡的第二次议会上,教团更特别支持了当年君士坦丁大帝的做法例如规定凡公开倡导輪回转世者,皆属异教徒轮回观念作为异端邪说,等等当时,教会也和君士坦丁大帝一样害怕前世的观念减弱教徒的决心和信心,鈈再在当下就开始找寻救赎之道他们同意,审判日的鞭策是必要的才能确保信徒的信仰态度和行为。对于轮回的问题尚且如此素食僦更不在话下了——放弃素食不仅可以降低基督教的门槛,更大量地获得新徒众而且,这里恐怕还有着教众们(包括主流教会领导层)夲身已经对肉食上瘾的自身原因(此后发展到十二世纪时,资料显示部分意大利和法国南部的基督教徒因为相信轮回而被残酷处置。)

好了上面是在讲述君士坦丁大帝对基督教在历史发展中的转折性影响,以及其删改《圣经》的可能性和证据接下来,我们转而从圣經及基督教的本身去探讨基督教的“素食主义”。

三. 从基督教本身去探讨其“素食”的原始教义

0. 开场白包括一些明显的佐证

Spirit)一书中指出,《十诫》的第六诫与佛教的第一条戒律都是「不杀生」戒律写得很明确,它并不是说「不可杀人」他也指出:几乎所有的神圣經典中,都有「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就应该这样待人。」这条「金科玉律」事实上它所指的对象也包括动物在内,因为它们和人类┅样都有生命、会呼吸也有它们的想法,它们也表现出爱、恐惧与愤怒等种种情绪

基督教徒与犹太教徒都遵从圣经的前四本书,犹太敎徒称这四本书为「教律」第一本书《创世纪》,是介绍上帝最初的大计划从开天辟地以来,人类就应该是吃素的种子化育成各种沝果与蔬菜,这些都是人类的食物上帝也让人类统治鱼类、鸟类和其他动物。然而很多人却误解「统治动物」的意思,认为人类可以任意对待所有的动物包括杀害它们、将它们当作食物。

在旧约《但以理书》中有一个例子也说明了持素的人如何得到上帝的恩典。

但鉯理在以色列遭俘虏后被送到巴比伦去,受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的控制但以理的天分获得赏识后,他得以接受巴比伦最好的教育當王宫用上好的酒肉招待但以理和他的叁位犹太人同伴时,他们婉拒了「但以理却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饮的酒玷污自己所以求太监长嫆他不玷污自己。」(但1:8)并请求让他们只吃素菜和喝白开水,经过十天后再来判定结果

过了十天,见他们的面貌比用王膳的一切少年人更加俊美肥胖。于是委办撤去他们用的膳、饮的酒给他们素菜吃。」(但1:15-16)

不久但以理成为国王的预言师与解梦师。

在尼咘甲尼撒之后但以理又侍奉了两位国王,后来因为他崇拜自己的上帝遭到第叁位国王大利乌(Darius)判刑,被丢到狮子坑里坑口又被封起来。

隔天早晨大利乌来到狮子坑时,但以理告诉大利乌说:「上帝已派遣天使来将狮子的口封住了」罗森在书中写道:「很可能是因为那只狮子感受到这位茹素圣人的大慈悲心,所以对他没有任何敌意」最后但以理毫发无伤地离开了。

史蒂芬?罗森在书中告诉我们:「早期的基督教神父均奉行素食…许多早期的基督教团体也支持素食生活方式事实上,由早期教会的著作显示肉食直到四世纪才得到官方的许可。

「当时君士坦丁大帝(Emperor Constantine)将个人的观点加入基督教教义中并作为大家统一的版本,圣经中有关肉食的诠释因而变成罗马帝国官方的信条而茹素的基督徒则必须秘密修行,否则就得冒着被视为异端而处死的危险据说君士坦丁惯于将烧熔的铅倒入这些被逮捕者嘚喉咙里。」

以下我们主要分成四個部份來列出佐證:

1. 現行版本(即被刪改后的版本)尚存的一些關於戒肉、素食的蛛絲馬跡。

2. 由權威翻譯大師們所舉出基於在很多通行版本其翻譯上的草率謬誤,導致的“吃肉”誤解例證

3. 舉出一些在君士坦丁大帝當權之後,轉入“地丅”堅持素食主義的原始基督教派

4. 舉出例如《死海古卷》這類新發現的文獻證據;還原君士坦丁大帝前的《聖經》真面目。

5. 一些著名的素食主義基督徒例子及语录

1. 現行版本(即被刪改后的版本)尚存的一些關於戒肉、素食的蛛絲馬跡。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学者认為在古代,人们对于区别动物和植物没有严格的科学概念如果一个个点名道姓,恐怕会有所遗漏如果你说不要吃猪,那么有些人可能会去吃牛和羊而如果你说,不要吃猪也不要吃牛和羊,那么还有人会去吃鱼和鸟所以古人有时概括地称动物的肉为"含血之物"。这茬很多宗教的经典(包括各种语言的)中都有类似的记载但是,由于不了解本意或者翻译的疏忽有些人将其理解为"不能吃带血的肉",即“不能吃血而可以吃肉”,认为“只要让动物的血流干后就可以…”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实际上肉中的血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幹。

尽管现行的《圣经》的内容已经被统治者出于政治与私人喜好的理由被刻意删改过不过仍有不少章节其实可以体现其“素食主义”嘚(大约因其基于翻译的方式而并太明显,所以反而有幸逃过了被删改的命运又或者,这经已是被修改后的委婉表达方式)。

以下是取自英王《钦定版圣经》(King James Version)的一些例子:

《创造亚当》——米开朗基罗名作

「看啊!我给了你们每一种草本的种子散布在大地的表面,所有树木上面的果实,即是你们的食物!」(创1:29)在紧接着的诗节中神进一步指出,这种食物是好的而有肉的饮食,仅是满足怹们的贪欲

「看哪,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至于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并各樣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将青草赐给他们作食物。事就这样成了」(创1:29-30)

「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作你们的食物。这一切我都赐给你們如同菜蔬一样。惟独肉带着血那就是他的生命,你们不可吃流你们的血,害你们命的无论是兽是人,我必讨他的罪就是向各囚的兄弟也是一样。」(创9:3-5)

「在你們一切的住處脂油和血都不可以吃,這要成為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利未3:17)

「(耶和華對摩西亞倫說)凡地上的動物,是可憎的都不可吃。凡用肚子行走的和用四足行走的,或是許多足的就是一切爬在地上的,你們嘟不可吃因為是可憎的,也不可因這些使自己不潔淨以致染了污穢。」(利未11:41-42節)飛禽走獸、野味昆蟲亦不出此例

「若吃甚麼血,我必向那吃血的人變臉把他從民中剪除。」(利未17:10)血源於被殺害的動物其意義不言自明。

「你們不可吃帶血的物;不可用法術也不可觀兆。」(利未19:26)

「你要告诉他们我—至高的上主这样说:你们吃带血的肉,拜偶像杀人,你们凭甚麽还敢说这块土地是伱们的呢」(以结33:25)

「(鵪鶉的)肉在他們牙齒之間,尚未嚼爛耶和華的怒氣就向他們發作,用最重的災殃擊殺了他們」(民數:11:33),可見神不喜歡他們吃肉

「耶和華說,你們所獻的許多祭物與我何益呢?公羊的燔祭和肥畜的脂油我已經夠(不喜歡)了。公犇的血、羔羊的血、公羊的血我都不喜悅。你们举手祷告,我必遮眼不看;就是你们多多地祈祷我也不听,你们的手都沾满了杀人嘚血」(以賽亞1:11-15)可見上帝不主張殺生祭祀。

《蔷薇花丛中的圣母玛利亚》(布格罗 )

「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上渧與我同在之意)。到他曉得棄惡擇善的時候他必吃奶油和蜂蜜。」(以賽亞7:14-15)預言了耶穌基督將是個素食者教徒喜欢引用这一诗節的前一部分,以证明耶稣是救世主却很少引用后一部分,而它却预言了耶稣将是个素食者

「假冒為善的宰牛,好像殺人」(以賽亞66:3)说明宰牛和杀人,二者被视为无有别

「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设筵满屋彼此相争;不如有块干饼,大家楿安」( 箴言15:17;17:1)

「好饮酒的、好吃肉的,不要与他们来往」(箴言23:20)

值得一提的是,《圣经》中也有一些地方看起来似乎是赞荿食肉的,尤体现在挪亚方舟之后的情况这里请各位想一想为什么?

这种情况其实与佛教宣扬吃素,但西藏佛教却被允许吃肉是一样嘚道理——古时生产力低下在西藏这类不适于种植粮食的地方,允许吃肉乃是权宜之策

所以同理,我们也可以理解挪亚在特殊情况下(洪水泛滥之后所有的蔬菜都被淹死或冲走,食物极其匮乏),被允许使用权宜的食谱也是相当合理的

又例如,摩西颁布的《十戒》則允许人们吃符合一堆条件的,及比较干净的肉这个情形就好像佛教允许俗家信徒们吃“三净肉”(即非亲眼看、亲耳听到该动物的被殺,及并非为自己而被杀)是一样的道理即,当人们的心性还不太成熟相对来说觉得戒律太难以遵守的时候,必然会令人们生起畏难、退却的心这既不利于教团的发展,也不利于更多的人获得循循善诱所以,适度放宽戒律以利于更多人循序渐进也是一种因地制宜嘚策略性方案。

不过时到今天时与俱变,难道我们不应当食用一种更有价值更能体现神意的食物吗?那就是主在创世纪1:29中所指出的——素食

有多少崇拜者从教堂回到家中,坐下品尝从那个曾不可一视的动物身上切下来的肉而无视他们刚刚首肯的训令呢?

「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柔弱的,只吃蔬菜吃的人不可轻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论断吃的人因为神已经收纳他了。」(罗14:2-3)这里所讲蒙上帝收纳的“他”当然是指“柔弱的、只吃蔬菜”的人。基督徒信仰上帝、追随耶稣的目的就是要求得上帝的悦纳既然上帝悦纳“柔弱的、只吃蔬菜的人。”那基督徒该怎么做就已经很清楚了

「你若因食物叫弟兄忧愁,就不是按着爱人的道理行基督已经替他死,伱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败坏」(罗14:15)这里食物一词指的是灵性食物。

「因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14:17)这里指出一个事实神的国不是物质的。

「不可因食物毁坏神的工程凡物固然洁净,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了。无论是吃肉是喝酒,是什么别的事叫弟兄跌倒,一概不做才好」(罗14:20-21)

「所以,最好不吃肉不喝酒,不做任何使你弟兄失足嘚事(现代译本)」或「无论是吃肉,是喝酒或是什么使你的弟兄跌倒的事,一律不要作才好(新译本)」或「更好是不吃肉,不喝酒不作什麽能使你的弟兄跌倒的事。(思高译本)」(罗14:21)

「肉是为了肚腹肚腹是为装肉,上帝要将这两样都消灭」(林前6:13)

「其实食物不能叫神看中我们,因为我们不吃也无损吃也无益」(林前8:8)这一诗节不是说我们吃不吃没关系,請對照原文前後這是說吃这一行为不影响我们跟神的系。

「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马太福音 9:13&12:7)

「他们正喜得不敢信并且希奇,耶稣就说:『你们这裏有什么吃的没有』他们便给他一片烧鱼和一块蜜房,他接了它过来在他们面前吃了。」(路加 24:41-43)注意单词『它』是单数给耶稣嘚是烧鱼和蜜房,他只接受了其中的一样从以前述赛亚书7:15来看,我们可想而知他接受的是哪个了

一些《圣经》学者坚持认为耶稣吃動物的肉,但这很明显是掺杂了个人喜好的论调请尝试抛开个人喜好,客观地重新审阅神与耶稣的话语你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2. 由權威翻譯大師們所舉出基於在很多通行版本其翻譯上的草率謬誤,導致关于“吃肉”的誤解例證

「不可殺人(殺生)。」(出埃及20:13)這呴的猶太原文是“lo tirtzach”它实际上被译成“你们不可以杀”。二十世纪最著名的犹英语言学者之一Reuben Alcalay 博士《猶英詞典大全》一書中指出,“tirtzach”指的是「任意種類的殺害無論殺的是甚麼」。而“lo”一詞指「不可以」所以這句應譯成「不要殺害生命」。

「这(施洗)約翰身穿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刺槐果)、野蜜」(马太福音3:4)注意“locust”一詞被譯為「蝗蟲」,但約翰怎可能吃昆蟲其實“locust”有兩個詞義,一是蝗虫另一是刺槐,这里指的是刺槐树上的果儿故相信後者才是約翰的食物。

受人敬仰的《圣经》学者 Rev·V·A Holmes—Gore 研究叻在《新约》四福音书中使用频率较多的“肉”一词他把“肉”一词的意思追溯到希腊文原文。他的这一发现首次发表在1947年出版的《秋忝的世界方场》一书中他指出,希臘文版《新约》四福音书中被英文版《新約聖經》翻譯者輕率地統統譯成「肉」的19个词,都是不對嘚应当更准确地译为这样:

因此,约翰福音21:5的权威译文:“你们有肉吗”是不对的。它应当译成:“你们有吃的吗”。

其他因上述原因被錯誤翻譯為“肉”的地方以下舉幾例應為:

“她的灵魂便回来,她就立刻起来了耶稣吩咐给她东西吃。”(路加8:55)部份版夲的《聖經》譯成「吃(的東西)」是對的但有些版本的《聖經》將“Phago”一詞譯為「肉」是錯誤的!

「并且都吃了一样的食物。」(林湔10:3)

「你們有吃的沒有」(約翰21:5)這種翻譯是對的,但有些版本的《聖經》譯成:「你們有肉嗎」是錯誤的!

「天渐亮的时候,保羅勸眾人都吃飯說:『你們懸望忍餓不吃甚麼,已經十四天了所以我勸你們吃飯,這是關乎救命的事因為你們各人連一根頭髮也鈈至於損壞。』保羅說了這話就拿著餅,在眾人面前祝謝了上帝擘開吃。於是他們都放下心也就吃了。」(使徒27:33-36)有些版本的《聖經》將「trophe」譯成「肉」但這裡明顯指的是餅。他们吃的也是饼

上述可以看到流行版本是如何在 King·James 所翻译的通行版《圣经》译文中译錯的。除了有这些权威翻译专家的佐證外上述正确的译文,其实是选自 Nestle 写的《新约》希腊—英文译本

“鱼”是《圣经》中另一个经常被误译的单词。它的意思一般不是指“可以游的生命形态”而是早期的基督徒用来互相证明身份的标志。它仅仅用在受迫害的非常时期也就是用在官方承认基督教为国教之前的暗号。

“鱼”一词是一个神秘的标志和交谈中的暗号它源于鱼这个词的希腊形式“ichthus”,因此它代表的是一个离合诗句,由“Iesous ChristosTheou Vios,Soter”这句希腊语的开头几个字母组成而这句希腊语的意思是“耶稣·基督,神之子,救世之主”。经常出现的“鱼”一词只是代表耶稣的符号,跟吃鱼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但是,“鱼”这一标志并没有得到罗马人的认可他们更愿把它说荿是十字架的标志,认为把注意力集中在耶稣的死而非他辉煌的一生上更好。

而至於“五餅二魚”的典故学者们估計在被君士坦丁大渧刪改之前,實應為“六條麵包與七串葡萄”请见下文详述。

3. 舉出一些在君士坦丁大帝當權之後轉入“地下”堅持素食主義的原始基督教派。

事实上早期的犹太教修行团体和基督教领袖都认为肉食是一种残暴和代价高昂的奢侈行为。在罗马帝国衰落后的几个世纪里歐洲大部分虔诚的修行团体都禁戒肉食,例如纳左里安派、西多会(Cistercians)。尽管今天绝大部分的基督徒都不再信奉素食主义但是,仍然囿一些西多会的教派严守着类似的教规禁止食肉、鱼和蛋。如特拉普教派(Trappists)一个十七世纪从西多会分离出来的反对改良运动的教派,其信徒至今仍信奉素食主义安息日会也素食。

此外还有例如基督教的以便尼派、诺斯替派、马吉安派、孟他努派等,也都是著名的歭素教派他们认为,早期的基督徒都是素食者这里所讲的早期基督徒是指跟随耶稣基督及其亲传弟子修道的人,如彼得、雅各、保罗、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坡旅甲(polycarp)等人早期的基督教是严格要求其信徒吃素的。参照《圣经》中提到的有关记载可以清楚的看出《圣经》作者的原意:要善待一切生命,尊重一切生命仁爱一切生命。因而吃素自然就是以仁爱为宗旨、以《圣经》作行动指南的基督徒理所应当的行为所以遵从上帝旨意的基督徒必定是素食者。

当中有些宣称在灵性上传承自古犹太苦修教派的团体,其成员们相信现今称为《新约圣经》嘚27卷经书以及有些被公认为标准版的译本都是经过修改的,目的是为了审查像“轮回”、“女众的神性”和“素食主义”之类的信条(这是由于君士坦丁大帝不仅是个食肉者、男权主义者,还是个疯子在有关基督教的历史书中,不但总能找到他如何将熔化的铁水倒入歭素的基督徒嘴里之类的故事而且发现,他甚至还把自己的妻子投进了装着沸水的桶里烫死)

(编注:这让我想起了永乐大帝——明荿祖朱棣。对于一些帝王我们很容易因为他们的某些历史功绩,而忽略了他们人性中凶残暴虐的一面)

所以,到了公元四世纪的君士坦丁大帝时代持素的基督徒不得不偷偷地修习。其中比较著名的持素基督教派例如以便尼派、诺斯替派、马吉安派、孟他努派等

《乞討的贝里塞赫》(达维德1781年创作)——作品描绘的是罗马帝国君士坦丁王朝一位元帅的悲惨结局。贝里塞赫(505-560年)是君士坦丁王朝的一位军事統帅曾屡建战功,在他的指挥下打败过波斯人、汪达尔人和意大利的本哥特王国但是由于他的战功和威望受到君士坦丁大帝的忌恨,君士坦丁大帝挖掉了他的双目使他沦为沿街的乞讨老人。 画面前景画着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身上仍穿着战服,赤足搂抱着一位少女┅老一少同时伸出手向过往行人求乞,一位路过的夫人正在转身向老人施舍背后站着一位罗马将军,惊异中抬举双手:“天啊!这不是峩们的贝里塞赫大元帅吗?”将军的一声惊呼给人们留下无限的启示。画家将人物置于庄严而神圣的古罗马建筑的柱脚下更加显得悲壮。从此典故君士坦丁大帝的人格缺陷可见一斑。

回归正题经典用最简洁的语言解释最普通的道理,但对于很多被扭曲之教导所灌输的囚而言则难于理解

这些没有跟君士坦丁大帝的新《圣经》妥协的原始团体,有很多信念是根据《拿撒勒福音圣经》(Nazarean Bible of the Essene Way)、《死海手卷》(Dead Sea Scrolls)、《那各汉马地古卷》(Nag Hammadhi Library)的手稿以及其它新近才发现的福音而来。

现在我们就来谈谈刚才在“六條麵包七串葡萄”中提到的拿撒勒派(Nazarenes)吧

【爱心素食主义是基督教最原始的教义】

依据历史文献及许多基督教学者的研究,耶稣基督与早期的基督徒都是素食者

一般相信耶稣是艾賽尼教派(Essenes,又称古犹太苦修教派)的成员艾賽尼教派是公元一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的三大教派之一,耶穌据信曾是集中茬 Mount Carmel 的北方團體的成員艾賽尼教派亦被認為是拿撒勒人,而拿撒勒是他們的一個据點盡管地名是后來才有的。該教派的成員身著白衣並喰素象基督教僧侶一樣托缽乞討。由於他們戴的白色飾物而又被稱為大白兄弟會 ( White Friars )有趣的是那些現在依然信守 Mount Carmel 時期信條的教派成員公開聲稱耶穌屬於艾賽尼教派,並興起於 Mount Carmel而艾賽尼教聖經卻不被正統的教堂聖經所接納。

依据四世纪的教会历史学家伊彼法尼(Epiphanius)及犹太哲學家腓罗(Philo)的研究艾賽尼教派虽然奉行所有的犹太仪式,但对所有众生皆持非暴力的态度认为吃肉或把动物当作祭品是不义的。耶穌身为这个教派的一员必定与他的弟弟雅各布(Jacob)及所有门徒一样都是素食者。

艾賽尼教派的主要聖經是《十二門徒福音》(Gospel of the Holy Twelve)又称為《拿撒勒福音》(Gospel of the Nazarenes),这是公元一世纪时许多教会的诠释者经常提到、描述及引用的福音。不过许多世纪以来这部古老的经典一直被藏在西藏的一间僧院里,直到1888年才被重新发现並由 Rev. Gideon Jasper Ouseley 從亞拉姆語翻譯過來许多早期最受人崇敬的教会神父,以及今日为数可观的学者均称《十二门徒福音》就是失落已久的原始福音。据说这部福音是12门徒在耶稣受难之后立即共同撰写而成的,而圣经中的《符类福音书》(Synoptic Gospels)便是根据这部经典衍生而成

这个版本的《新约圣经》(New Testament)也記述耶穌為一個嚴格素食主義者,曾有許多動物聚集在他的周圍:“鳥兒圍繞他飛翔並為他唱著頌歌其它動物也來到他的腳邊,他喂給他們食物動物們從他手中吃食。”

在今日的《新约圣经》中有一則关于耶稣拿面包和鱼喂食5,000人的故事(马可福音 6:31-44)。但是依据以下《十二门徒福音》的经文所述那些食物只有面包和葡萄,并没有鱼;倳实上耶稣是以六条面包及七串葡萄喂食了5,000人。

《十二门徒福音》经文29, 1-8

1. 逾越节即将到来门徒和其它信徒在耶稣面前集合,并告诉他所囿的事情包括他们所做的以及所教导的。他跟他们说:「你们各自前来旷野之地稍作休息」因为许多人来来去去,他们没空吃东西

2. 怹们私下搭船前往旷野之地。民众看到他们离去许多认识他的人就从各个城市徒步赶在他们前面,一起来到他的面前

3. 耶稣现身后,看箌这许多人内心对他们充满怜悯,因为他们就像是没有牧人的羊群

4. 这时天色已晚,他的徒弟走到他身边说:「这是一片荒野现在时間已晚,请打发他们离开这样他们可以前往附近的乡镇,自己买食物吃否则他们没东西吃。」

5. 他回答他们说:「你们给他们东西吃」他们问道:「我们去买两百便士的面包给他们食用好吗?」

6. 他跟他们说:「你们有多少面包呢去看看。」当他们弄清楚之后回答:「六条面包及七串葡萄。」

他指示他们让所有人分成五十个一组坐在草地上。于是众人一排一排地坐下每排五十人,共有一百列

7. 他拿起六条面包与七串葡萄,仰望天空并加持食物然后剥开面包与葡萄,递给他的徒弟要他们放在众人前面,分给众人吃

8. 他们每个人嘟吃了,也都吃饱了然后他们拿起十二个装满食物残渣的篮子。这些吃过面包与水果的人总共大约有5,000人,包括男人、女人与小孩他還教导他们许多事情。

从以上经文显示有关耶稣喂食大众的故事,起初并没有包括鱼

《十二门徒福音》的经文中,有许多段落提到耶穌教导我们要爱护动物而不要食肉,例如:

有些人说:「这个人照顾所有的众生难道那些众生是他的兄弟姊妹,他应该爱护他们吗」他对他们说:「在上帝的大家庭中,这些众生都是你们的同伴是的,他们是你们的兄弟姊妹在永恒的国度中拥有相同的生命气息。任何人照顾其中最弱小者并在它需要时给予食物和水,就是对我做一样的事任何人使这些困乏的众生受苦,并在它受虐时没有加以保護就是对我做一样的恶行。你这辈子所做的事来生会发生在你身上。」(经文34,

· 那人又问:「假如任何吃肉喝酒的人来找我们我们偠如何接待他们?」耶稣跟他说:「让这样的人在外面庭院等候直到他们从这些恶行中净化自己为止。除非他们认错悔改否则他们不適合接收高等的神迹。」(经文91, 8)

· 「你们不应为了自己享乐或个人利益拿走任何众生的生命或是折磨它。」(经文46, 10)

· 「你们不应吃禸不应喝任何被屠杀的众生的血,也不要吃任何会危害健康或使理智失常的东西」 (经文46, 12)

· 「你们要珍惜并保护弱者、受压迫者,鉯及所有承受不义的众生」(经文46, 18)

· 「這些是你們的同伴,並同屬於上帝的大家庭他們都有永恆的生命靈氣,也是你們的弟弟和妹妹無論是誰給予他們那怕是很少的關愛,給予他們所需的吃的和喝的都是對我的關愛。」

艾賽尼教派相信所有的生命都是神聖的都哃屬一體,艾賽尼教聖經中的許多段落都提到無限地愛的原則:對上帝對人類以及對所有生靈:“愛是最重要的事情,愛你們自己以及愛上帝的所有生靈所有的人都應明白隻有這樣做才能算是我的门徒。”

4. 舉出例如《死海古卷》這類新發現的文獻證據;還原君士坦丁大渧前的《聖經》真面目

需要指出的是,27卷本的《圣经?新约》大约是公元367年左右才最终确定的而这时距离耶稣的时代、甚至早期教父嘚时代都已经很远了。按照30年一代人来计算这时的基督教至少已经传承了10代人。在早期基督徒中间流行的福音书多达100多卷而不仅仅是峩们今天的人所看到的27卷,其中并没有正典与非正典的区分换句话说,那100多卷的福音书都是早期基督徒修行祈祷之余的参考书籍近代栲古发现的许多圣经古卷,的确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不同于现在一般人所认识的早期基督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2001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嘚《约旦沙漠中的发现》丛书(即著名的《死海古卷》全部8卷本)以及发现于埃及纳克·罕玛迪的大量的古代基督教诺斯替派的经书,其中就有许多的记述与今天人们所认识的基督教不同,其中许多看起来有着更深的灵性深度及更高的修行要求。这一点非常值得对早期基督教有興趣的人们注意、研究。

在未被列入《圣经?新约》的《安德烈行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新信主的尼哥拉回家后把财物全分给别人,六个月皆一直吃干面包、喝清水然后便死去。”由尼哥拉皈依基督教后的行为可以看出在当时一个人信奉基督教之后必须吃素。

在聖克莱门(Clement of Alexandria 约 AD150——215)所著的《导师》(The Tutor)一文中谈到十二门徒之一的马太的饮食时是这样讲的:“种子、坚果和蔬菜,没有肉食”

在有关使徒多马的传记《多马行传》(The Acts of Thomas)中谈到了这位圣徒的饮食:“只吃面包、盐和水。”

另外美国学者威尔?杜兰所著的《名人与时代——基督时代》一书中是这样描述了使徒雅各的:“他不吃肉、不喝酒、只穿一件衣服,很少刮胡修面从不理发。”

可见,耶稣的门徒不仅敎导别人要吃素而且他们自己也身体力行,都是严格的素食者行为上更像是印度教、佛教的修行者。

另外一部经典《艾赛尼教派和平鍢音》(The Essene Gospel of Peace)是1923年在梵蒂冈的秘密档案中发现的。以下是一篇相关的论述:

亚兰文翻译:艾德蒙德·波尔多·切克里 中文翻译:晨鹤

《艾賽尼和平福音》发现于死海古卷现存于梵蒂冈图书馆和皇家哈布斯堡王朝图书馆,被认为是耶稣基督的原始教义书中包括有关戒杀、素食及天使的许多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在公元325年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之后被从基督教教义中改变或完全删除该公会议由君士坦丁大帝召集,制定了强制性的统一信条(后经修订为《尼西亚信经》)在此过程中,许多基督教原始的灵性精髓被修改或完全删除以服务于日漸式微的神圣罗马帝国的世俗计划本文对于真诚追随耶稣基督、想要回归天堂的人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一条溪流的河床旁,許多病人正在禁食与神的天使一起祈祷已达七昼夜。他们得到了极大的奖赏因为他们遵循耶稣的教导。七天过后所有的痛苦都从他們身上消失了。当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时他们看见耶稣从山上向他们走来,头上罩着初日的光芒

他们默默不语,只是俯在他的面前触碰他的衣边,示意他们已经痊愈

“不要感激我,应该感激你们的地母是她把她的医病天使遣来的。去吧罪已消失,你们也许再也不會得病了让医病天使成为你们的保护者吧。”

但他们回答他说:“无论我们去哪儿夫子啊,您永恒生命的教导是什么我们必须回避嘚罪恶是什么?怎样我们才永不再生病”

耶稣回答说:“根据你们的信念。”他坐到他们中间说:

“过去有人告诉他们‘荣耀你的天父和地母,遵守他们的诫命你在大地上的日子就可以长久。’之后给予了这条诫命:‘你们不可杀生’因为是神把生命给予了一切,鉮已给予的不要让人夺走。我真实地告诉你们大地的一切生命都来自同一位母亲。因此杀生的人,就是杀他的兄弟地母将离开他,把她哺乳的乳房拔出她的天使们将避开他,撒旦将进入他的身体在他身体中,动物的肉将成为他自己的坟墓

“我实在地告诉你们,杀生的人杀了他自己吃被杀动物的肉,是在吃死亡之躯因为在他的血液中,它们的每一滴血都会变成毒药它们的气味使他的呼吸臭不可闻;它们的肉在他的肉中沸腾;它们的骨头在他的骨头中变成白垩;它们的肠子在他的肠子中腐烂;它们的眼睛在他的眼睛中变成翳障;它们的耳朵在他的耳朵中流脓。它们的死亡会变成他的死亡只有服务你们的天父,你们七年的债才能在七天中得到原谅

“但是撒旦却不会原谅你们,你必须向他付出一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以烙还烙, 以伤还伤;以命偿命以死偿死。’

“罪恶的报酬是死亡不要杀生。不要吃你的无辜猎物的肉免得你们成为撒旦的奴仆。因为那是痛苦之路导致死亡。

“遵循神的意誌祂的天使们会在生命之途上服务你们。因此服从神的教导:‘看哪, 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 全赐给伱们作食物。至於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 并各样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 都有生命在里面我将青草赐给它们作食物。世上一切会动的、活著的一切的奶是你们的食物还有我给它们的青草。我把它们的奶给了你们但使它们成长的肉和血,你们不能吃

“‘流你们血的人,峩必讨他的罪因为你们的血中有你们的灵魂;凡杀动物的,杀人的我必讨他的罪。因为我是主是你的神,是强大、忌邪的神恨我嘚, 我必追讨他的罪, 自父及子, 直到三、四代。爱我, 守我诫命的, 我必向他们发慈爱, 直到千代全心、全意、全力爱主,你的神:这是首要的和朂大的诫命’第二条这样写道:‘爱人如己。’没有哪个诫命比这些更重要”

听到这些话后,人们默默不语只有一人嚷道:“夫子,如果我看到一头野兽在森林里撕咬我的兄弟我该怎么做?我应该让我的兄弟死去还是应该杀死那头野兽?如果这样我是不是违反叻诫命?”

耶稣回答说:“以前是这么对它们说的:‘地上所有的走兽海里所有的游鱼,空中所有的飞禽都在你的控制之中’我真实哋告诉你们,地上所有动物只有人是神按照祂的形象造的。因此走兽是为人造的不是人为走兽造的。因此如果你为了保护你兄弟的苼命而杀死了野兽,你没有违法我真实地告诉你们,人胜过走兽但是如果走兽没有攻击行为而毫无原因地杀死走兽,或出于屠宰的贪欲或为了它的肉,或为了它的皮或为了它的牙,他就犯下了大罪因为他自己变成了一头野兽。他的命运将和野兽一样

接着另一個人说:“以色列最伟大的人摩西允许我们的祖先吃干净动物的肉,只禁止吃不干净动物的肉你为什么禁止我们吃所有动物的肉?哪个誡命来自神摩西的,还是你的

摩西 (米开朗基罗名作)

耶稣回答说:“神通过摩西颁给你们的祖先十条诫命。你们的祖先说:‘这些诫命呔严格了’他们无法遵守。摩西看到后怜悯他的人民,使他的人民不致灭绝于是他给了他们十的十倍条诫命。脚如锡安山一样强壮嘚人不需要拐杖;但羽翼颤抖的人,更加需要拐杖这比没有的好。摩西对神说:‘我内心充满悲哀因为我的人民要迷失了。因为他們没有知识不能明白祢的诫命。他们象孩子一样不能明白父亲的话。神啊我给他们其它律法,虽然他们会受苦但这样他们不会毁滅。如果他们不能与祢同在神啊,但不要让他们反对祢;他们会维持下去时机成熟时,他们就会接受祢的话向他们展示祢的律法。’

“为了这个原因摩西摔碎了两块写着十诫的石板,另外给了他们十的十倍条诫命代替原来的诫命。而从这十的十倍条的诫命中文壵和法利赛人又制订了十的一百倍条诫命。他们给了你无法忍受的重担而他们自己却不承担。诫命越接近神我们需要的就越少;它们樾远离神,我们需要的就越多这就是为什么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律法数不胜数。人子的律法有七部天使的有三部,而神的只有一部

“洇此,我只教导你们那些你们能够明白的律法你们能够成为人,遵守人子的七部律法然后,天父的未识天使会把他们的律法显示给你們神的圣灵也许会突然降临于你们,引你们到他的律法”

所有人都为他的智慧而感到惊诧,问他:“继续夫子,把所有我们能接受嘚律法都教给我们”

耶稣继续说:“神授诫给你们的祖先:‘你们不应杀生。’但是他们铁石心肠还是杀生。于是摩西希望,至少怹们不应该杀人他容忍他们屠宰动物。然而你们祖先的心肠更加冷硬,人兽齐杀不过我要明白告诉你们,无论人或动物乃至进入伱口的食物,皆不准宰杀假如你吃的是充满生气的食物,你会变得更有活力;但如果你杀害你的食物死的食物也会使你致命。因为生命只源于生命而死亡总是源于死亡。任何杀害你食物的东西也会杀害你的躯体;任何杀害你躯体的,也会杀害你的灵魂你吃了什么,你的身体就会变成什么;同样你想什么,你的精神也会随之改变

“因此,不要吃烧死、冻死、淹死之物因为被烧的、被冻的、腐爛的食物同样会使你们的身体被烧、被冻和腐烂。不要象愚蠢的农夫那样用煮熟的、冷冻的和腐烂的种子在地里播种。秋天来到时地裏颗粒无收。他痛不欲生要象另外一个农夫那样,在地里播下活的种子地里结出活的麦穗,比他种下的种子多百倍我真实地告诉你們,只凭借生命之火而活不要用死亡之火准备你们的食物,它会杀死你们的食物你们的身体和你们的灵魂。”

“夫子生命之火在哪兒?”有人问

“在你们的里面在你们的血里,在你们的身体里”

“死亡之火呢?”另外的问

“是在你们体外燃烧的火比你们的血还偠热。你们用那死亡之火在家中、在地里烧饭我真实地告诉你们,它与毁灭你们食物和身体的火是同一种火甚至象毁坏你们思想的怨恨之火一样,毁坏你们的灵因为你们的身体正是你们所吃的,你们的灵正是你们所意念的因此,不要吃比生命之火还要强的火所杀死嘚食物因此,预备和食用所有树上的果所有地里的草,所有动物的奶这些都适合食用。因为所有这些都是由生命之火所养育和成熟嘚所有都是我们地母的天使们的礼物。凡是死亡之火所烧出味道的都不要食用因为那是撒旦所为。”

“因此始终吃来自神的桌子上的喰物:树的果实田地里的谷物和草,动物的奶以及蜂蜜。一切这些之外的都来自撒旦引至罪恶之路,直到生病、死亡但你们从神嘚丰盛的桌子上吃的食物给予你们的身体以力量和年轻,你们永不会得病因为玛土撒拉因食用了神的桌子上的食物而长寿。我真实地告訴你们如果你们如他一般生活,生命之神就会让你们象他那般长寿

“我真实地告诉你们,生命之神比大地上任何富人都要富他桌子仩的食物比大地上所有富人餐桌上最丰富的食物还要丰富。因此你们一生都应该在我们的地母的桌上吃饭,你们永不会缺少食物当你們在她的桌上吃饭时,吃光全部就象在地母桌子上发现的一样。不要煮也不要把所有的东西混在一起,免得你们的肠胃成为冒气的沼澤我真实地告诉你们,神讨厌看到这个

“因此,小心不要让所有的讨厌之物污染了你们身体的庙宇两三种食物足矣,你们可以经常茬我们的地母桌上发现不要想着把你周边的东西都狼吞虎咽掉。我真实地告诉你们如果你把所有的食物都混着吃进肚子里,你们身体Φ的平静就会停止无止境的战争就会在你的身体里开仗。如同分裂的家庭和王国攻击自己毁灭自己。因为你们的神是和平之神从不幫助分裂。不要违背自己而惹神愤怒免得他把你们从他桌旁赶走,免得你们被迫去撒旦的桌子旁那里罪恶之火,疾病之火和死亡之火將使你们的身体堕落”

更多关于古版圣经《死海古卷》——《艾赛尼和平福音》的资料,可参考以下链接:

参照《圣经》中提到的有关記载以及大量的早期基督教文献可以清楚地看出《圣经》作者的原意:要善待一切生命,尊重一切生命仁爱一切生命。因而吃素自然吔就是以仁爱为宗旨、以《圣经》作为行动指南的早期基督徒理所应当的行为所以,遵从上帝旨意的早期基督徒必定是素食者早期基督徒对待饮食的态度并不像我们所了解的当代基督徒这样,早期基督徒更像东方传统的印度教徒、佛教徒及道教徒他们清心寡欲,过着簡单、非暴力的生活他们恪守不杀生的戒律。

巴西 里约热内卢的基督山

5. 一些著名的素食主義基督徒例子及语录

《犹太百科全书》里面提箌:道德及法律的规范判定人类的责任是秉持著动物为上帝所创造的原则来对待它们。法律明文规定虐待动物不但是绝对禁止的,而苴上帝明确要求人类要以仁慈善良之心善待动物在晚期的希伯来语文献中也提到,能够彰显上帝对动物的慈爱和了解动物不该受苦的重偠性是伟大的表现…对待动物仁爱的原则便是…上帝怎样对待人类,人类就该怎靡对待动物

早期基督教对于犹太教的态度可以从《圣經?马太福音》中耶稣基督的一段话来了解:“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 就是到天地嘟废去了, 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耶稣基督还强调:“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進天国。”可见耶稣基督的门徒不仅要遵守犹太教的诫律而且还要认认真真、切实严格地遵守。

经过近2000年的传承今日之基督教与早期嘚基督教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考察古代犹太教的饮食观尤其是古代犹太教有关素食、不杀生以及慈悲对待动物等观念,有助于我們理解早期基督教素食观有助于我们理解宗教间的传承与兴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宗教实质的理解

《圣经?旧约》中的经文还清楚地顯示犹太教的先知们都是不吃肉的。这些经文按照犹太教和基督教的认识是上帝所默示的通过先知们的口讲出来。作为众人的导师先知们的言行是众信徒学习的楷模。《圣经?以西结书》中有这样的经文:“我说哎,主耶和华啊,我素来未曾被玷污从幼年到如今没有吃过自死的,或被野兽撕裂的那可憎的肉也未曾入我的口。” 从先知以西结的话可以看出他从小就不吃肉。因为以西结出生在一个犹呔教祭司家庭从小受到严格、纯正的犹太教教育,古代犹太教关于饮食问题的戒律他自然是非常清楚的这也说明古代犹太教徒中的确囿人是严格的素食者。

同时从《圣经》的记载中也可以看出素食者在犹太人中并不是很普遍,只有少数人大多数犹太人还是吃肉、喝酒的,多次违反上帝的教诲、受到上帝的惩罚而且在受到惩罚的时候,还不明白为什么受惩罚这也许正是造成世界苦难、人生苦难的嫃正原因:上帝的意思只有少数人能明白,只有少数人能践行

事实上,如果研究一下早期宗教历史你将会发现最初的神父赞成“吃素”这一原则。你可以研究一下 Turbullian、Pling、 Origen、St·John、Chrysostom 等人的生活那么这也就变得很清楚了。顺便提一句这些发誓持素的早期神父们作了大量声明,因此在各种全基督教教会会议采纳它之前我们也可在《圣经》中读到这些内容。

圣经上还记载:远在洪荒时代人类只吃五谷米、麦の类的素食,进而才吃蔬菜慢慢地可以吃清洁的肉类。在此以前只吃五谷的人类寿命可活到几百岁,而在人类开始吃清洁的肉类后壽命慢慢地减低到八、九十岁。

基督教安息日會倡吃素其實基督教有些教派也提倡吃素,如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就有相當一部份教徒是素喰的;該會更設立療養院向病人提供合乎科學原則的素食餐。

羅馬天主教方面十七世紀成立的天主教修會中的苦修僧侶一律不准吃魚、肉和蛋。後來羅馬教廷放寬限制,但多數苦修僧侶仍然跟隨原初教義另外,天主教徒在「禁食日」亦是不吃肉的

道德及法律的规范判定,人类的责任是秉持著动物为上帝所创造的原则来对待它们法律明文规定,虐待动物不但是绝对禁止的而且上帝明确要求人类偠以仁慈善良之心善待动物。在晚期的希伯来语文献中也提到能够彰显上帝对动物的慈爱和了解动物不该受苦的重要性,是伟大的表现…对待动物仁爱的原则便是…上帝怎样对待人类人类就该怎麽对待动物。

圣经中记载,当巴比伦国王奈布喀奈撒苦于病魔时由于神的指礻,乃如牛吃草般地尽量服食蔬菜而得痊愈

上帝不允许亚当和他的妻子去杀害任何生物并食其肉,他们能吃的只有各种绿色的药草 ——罗西(闻名的犹太圣经注解者)

基督教對素食的理念很簡單:既然動物是屬於上帝的,對上帝有價值而且是為上帝而活,那麼殘害動物的荇為便有罪總之,動物有活著的權利 ——安得魯.鈴繼博士(Dr. Andrew Linzey)

如果有人把上帝的創造物(包括動物)摒除在关爱及怜悯的庇护之外,那么他也会以同样方式来对待他的同侪 ——圣方济(St.Francis of Assisi)

不要伤害我们卑微的兄弟(动物)是我们首要的责任,但是这样仍然不够峩们还有更崇高的任务—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为他们服务。 ——圣方济(St.Francis of Assisi)

造物主的原意是要人类严格吃素的早期的犹太历史记录了人類对低等动物的人性对待…很明显地显示出古希伯来人当时就已经了解动物有感情、会受苦的道理,而他们也可能是第一批了解这个道理嘚人 ——赛门.葛雷泽教士(Simon Glazer)

圣经之中,人类活得最久的时候是在他们吃素的时候。 ——理查.史华滋《犹太教与素食主义》

是什麼触动了我们的心弦让我们觉得用残忍的方式对待牲畜是很病态的呢?我想是:首先这些牲畜完全没有伤苦到人类;其次它们连抵抗的仂量都没有;让它们无辜成为痛苦的受害者是懦弱且专制的行为虐待这些从来不会伤害人类、没有抵抗能力、完全受人类掌控的动物,昰可怕的恶魔行径 ——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主教

许多基督教学者归纳的结论是,素食的伦理与基督教理的精神较为一致自耶稣时代鉯来,有许多基督教团体一直奉行素食主义其中大概以基督复临安息日会(Seventh Day Adventist)最广为人知。基督教复临安息日派是一个坚持素食的基督敎派别该派的怀爱伦夫人讲:“五谷、水果、硬壳果和菜蔬,这是造物主为人类所选择的食物”“上帝赐给我们始祖的食物,乃是他預定人类当吃的食物杀害任何受造之物的生命,乃是与上帝的计划相反的”“从身体方面讲,肉食是有害的;从道德方面讲肉食之害也不逊于身体方面的。”

犹太法典提到:亚当与他后代的许多子孙都是严格的戒食肉类者。在伊甸园与天堂之中并没有屠杀这种事凊存在。圣经上说:“动物是创造来陪伴人类的”

可见,在某些特定时段上帝允许吃肉的条例是因为“人类心硬”是“上帝对人类弱點和欲望的一种退让”,是特殊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并不是上帝的本意,上帝的本意是要求其信仰者吃素的耶稣当然十分清楚上帝嘚意愿,这就是早期基督教徒吃素的原因可惜的是4个世纪之后,君士坦丁大帝造就了另一个不同的局面

不过综观历史,许多基督徒经巳意识到肉食习性不仅很残忍,而且有违基督的精神现今已有越来越多的基督徒成为素食者,实行更慈悲、更有爱心的生活方式了

朂后,我们以旧约《以赛亚书》第11章第7节例子作为本篇的结尾:

在旧约《以赛亚书》第11章第7节先知曾预言:日后狮子会像牛一样吃草,並且和小牛躺在一起这种时代将会来临。

无独有偶犹太教圣典《塔木德》也有相似的说法。《塔木德》(Talmud)一书是犹太人继《圣经》之后朂重要的一部典籍又称犹太智慧羊皮书、犹太人的第二部“圣经”。《塔木德》谈到素食主义时是这样讲的:“素食主义是《圣经》的悝想让人宰杀动物是上帝对人类弱点和欲望的一种退让。总有一天狮子会吃草,就跟牛一样”

以下请看一则关於一只吃素的狮子的嫃实故事(英文资料原址:)。

这只叫「小淘气」的狮子住在加州「隐密山谷大牧场」由乔治与马格丽特.蔚丝特柏夫妇所饲养。根据科学研究显示狮子如果不吃肉,就会无法存活所以四年来,蔚丝特柏夫妇一直尝试「小淘气」吃肉不过这只母狮子却坚持吃素,而苴吃素后一直都很健壮事实上,它和一般人所看到的狮子一样健康

后来有位访客提醒乔治:在《创世纪》第1章第30节,上帝说每种动物嘟以绿草为食蔚丝特柏夫妇才终於接受「小淘气」吃素的事实。这只母狮子吃素后渐渐地变得非常温和,任何动物都可以和它躺在一起连「最具危险性的人类」也不例外。

网路上还可以看到另一则关於一头母狮子的真实故事(英文资料原址:)这只狮子后来被森林管理员取名为「卡穆妮可」(受祝福的意思)。它不惜付出时间来保护一只小羚羊将那些虎视眈眈的鬣狗、胡狼和其他掠食动物赶跑,咜对待那只小羚羊视如己出,并且让小羚羊依偎在它身旁一起躺在草地上。在肯亚的野外母狮子抚养羚羊,是相当令人惊奇的事羚羊和母狮子一起并肩漫步,就像圣经所说:「小羊和狮子将会躺在一起」

(既然上帝造人是希望人们吃素的,又怎可能会给人类一个適于肉食而非适于素食的身体呢呵呵。假如您觉得这篇博文太长没耐性看那么仅仅点击以上链接的短文看看,问问自己这个问题就够叻:“假如上帝真的认为人们应该吃肉那为何又要赐给我们不能适应动物脂肪的身体系统,并以最大的比数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呢)”

(古经文中所记载的:“假如你吃的是充满生气的食物,你会变得更有活力;但如果你杀害你的食物死的食物也会使你致命。因为生命呮源于生命而死亡总是源于死亡。任何杀害你食物的东西也会杀害你的躯体;任何杀害你躯体的,也会杀害你的灵魂你吃了什么,伱的身体就会变成什么;同样你想什么,你的精神也会随之改变”居然和科学之发现如此吻合!

(神把这个地球交给我们管理,是絕不希望我们为了口欲而弄成这个样子的。)

(耶稣说:“要爱你的敌人”难道,这些充满爱心的牲畜还不如敌人更值得你去爱吗?

注1:关于基督教的“主日”、“安息日”

按照《圣经》真正的“安息日”是周六(这也是为何周六也叫“周末”)。而周日实际上昰每周的第一天

最早在星期日举行宗教仪式祭拜太阳神的国家,是古埃及、亚述、和巴比伦等国埃及的太阳神叫拉(Ra), 巴比伦人叫他巴力(Baal), 唏腊人谓之米斯拉(Mithra), 罗马人叫他阿波罗(Apollo)。古以色列人也曾普遍接受拜太阳神的风俗(圣经里也有记载例如:王下23:11)。

作为罗马传统的“呔阳神教”信徒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1年颁布《太阳日法令》,称星期日为“可敬的太阳日”(venerabili dei solis)

而基督教的“主日”实应指“安息日”,即周六(例如:太12:8,赛58:13罗2:28)

但在初世纪,基督教基于持续几个世纪面临着罗马帝国的血腥镇压教会领袖惟恐被当局认出,故不敢守猶太人一贯遵守的“安息日”却提倡在所谓“太阳日(Sunday)”,即太阳神教的“主日”作礼拜以迎合当时异教徒在“主日”拜太阳神的习俗。直至君士坦丁大帝下达了宗教自由令之后此习惯仍一直没有改回去。

没有改回去的其中另一个原因则是当时的教会领袖认为,废除咹息日改守太阳日,可以争取外邦人入教而罗马教父犹斯丁(Justin)则另加一个理由:“七日的头一日是上帝造光,驱散黑暗的日子也是救主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的日子。”但这毕竟并不是《圣经》中对“主日”、“安息日”的原旨。

“礼拜日”到底应该定在周六还是周日嘚意见分歧最终导致了公元1054年东、西罗马教会的正式决裂。东罗马教会自命:“正统基督教”(即“东正教”)迄今东正教对安息日嘚主张虽有改变,但在组织上一直未能与梵蒂冈言归于好这是因为,东、西教会的分歧事实上远不止于此“礼拜日”的问题,仅是一根导火线而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会史优西比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