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民国国民党主要官员时期道教官员

■ &彭志文
  皇图岭,是一座开埠于清道光元年(1821)的古镇,历来是湘赣两省13县农产品集散基地,改革开放以来进入鼎盛时期,跻身于省内五大墟场、国内百大墟场之列。
  皇图岭,古称黄土岭,今为皇图岭镇人民政府机关驻地,也是墟场所在场地。这一带全是黄泥土地,显然是以土地特色取的俗名。据当地《抟上陈氏》族谱载,初祖生甫,思贡,字福一,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生,永乐十四年(1416)殁,接下有“崇祀本邑文昌祠天都黄土岭”字样。可见此地在元末明初即称黄土岭。此是目前见到的黄土岭古称的最早文献资料。以皇图岭为地名当是民国年间的事。在帝王时期,“皇”字是帝王专称,民间文书随便出现“皇”字那是犯忌的。地方传说,民国初年,有一陈姓人家在墟场开南杂店,即以“皇图”作为铺号,黄土二字太俗,皇图即为雅称,但此是传说,未见依据。“黄土”与“皇图”亦是谐音,也不乏字讹之故。自民国以后,黄土岭与皇图岭并用。市上坪民国少将刘广1926年进黄埔军校,履历表上写的是黄土岭。而在《醴陵县志》(民国版1948)上的交通图写的则是皇图岭。民间书信黄土岭、黄图岭均有。自新中国成立后官方和民间均称皇图岭。“文革”期间一度用过“宏图岭”。
  在明朝至清朝前期,黄土岭是北江乡或说天都的一处小地名,即现在的北街居民委会的范围内。那时天都的中心在丹陵桥,桥之东面有一长余百米的街道,名叫“丹陵老街”。这老街距黄土岭约2.5公里,自道光元年(1821)于黄土岭兴办农贸墟场后,丹陵老街日渐衰落,而黄土岭集镇日渐崛起。民国时期为皇图岭区公所驻地,解放后即为四区政府驻地,继之是皇图岭人民公社机关驻地,改为皇图岭镇。2007年元月,邻近高枧、市上坪两镇并入皇图岭镇。全镇总面积243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2个社区,镇人民政府驻西街社区东街。
  皇图岭镇因皇图岭墟场的影响力而名声在外,墟场由陈家湾抟上陈氏一族始办(今丹塘村境内),墟场地基属陈氏一族私产。那时这里并无人家,地基上还是一片茅柴,但依风水之说,这地基属“箩形”,装得下千担谷万担粮的意思。据陈氏族人笔记记载:黄土岭场,大清道光元年(1821)十月初一日起场时有茅屋三栋,一为药铺,一为烟馆(鸦片烟),一为饭铺。传说,开场的这天上午,有人手持两个铜板去饭铺祝贺开张,进门即说:“两块铜板道喜,嫌少勿收,收则爱财。”饭铺掌柜也略通文墨,迅即答道:“三间茅屋待客,嫌贫莫来,来者好吃。”近年,编辑的《中国对联集成?湖南株洲卷》收有一副对联“皇路清夷,攘往熙来六一市;图谋利益,争奇斗胜万千家”。此联未注明出处,联首切“皇图”二字,尤为恰当。经查,此联系高枧秀才颜梓琴于民国初年所撰。
  墟场自开办以来日渐繁荣,其间几度受时局影响也有冷落。一是在咸丰至同治初年()因受太平天国军队的冲击,赶场人不及往日十之一二。二是在日寇犯攸(1944年5月―次年5月)墟场尤为冷落。解放初期墟场红火,自1953年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后,许多生活物资严禁在市场出售。1962年后墟场管理部门开展打击投机倒把,茶油、大米、花生、黄豆、辣椒等物资交易被发现即作没收处理。1968年后,墟场于农历的一、六墟日改为十天一墟日,墟场只有耕牛、母猪、猪仔及锄头柄、杂扫把、薯藤等出售。
  清光绪至民国年间,是皇图岭墟场兴盛时期。一时商贾云集,铺号林立,场地逐步扩展。为便于摆摊和购买,场头将农副产品划分专项经营场地。计有肉市、禽蛋场、鱼场(含鱼苗)、豆子花生场、辣椒生姜场、生猪场、牛场、豆腐场、油盐场(主要是茶油和桐油)、笋场(冬笋、烟笋、水笋)、生烟场、薯藤场、谷米场、竹木场、劈柴场、木器场、铁器场、铜器场(含银器)、布匹场、草席场、篾织场、茶叶场、煤炭木炭场、土纸香烛场等24处,另有各种商品铺面150多家。至解放时,皇图岭墟场已是湖南省农村五大农贸墟场之一,与嘉禾塘村、道县寿雁塔、溆铺龙滩、沅江草尾滩墟场齐名。
  旧时凡赶场之人无论买进卖出一律不带度量衡器,均由场头(公平人)称量。民国时期墟场计有72杆秤,25只桶(量谷),24把尺(量布),另有收地租者24人,也叫场头。场头分别成立“牙行”。那时没有市管会,墟场实际的管理、矛盾纠纷的化解即有“牙行”负责。那年代来皇图岭进购农副产品者,大多为醴陵、萍乡人,特别是生活物资,每场都被此两地人买光。昔时谚云:“攸县人作一倒(一季禾),又有吃来又有粜;醴陵萍乡作两倒(两季禾),年年饿得做鬼叫。”每场前来籴谷米的至少有200多辆土车子,农历八月以后则多达800辆以上,还有百余挑箩筐者。
  皇图岭墟场的农产品与手工艺品质量上乘,盛传“皇图岭三件宝:豆腐、生姜、红辣椒”“张义举的伞,全昌隆的饼”“东岳山煤炭墨墨黑,皇图岭油货津津甜”。还有开口笑包子、糖饼、麻饼、金饼与骨汤切面,均为名产。
  纵观皇图岭近200年的历史,实际走的是一条“以场兴镇、以镇带场”之路。墟场购销两旺的繁荣景象使得不少异地人前来开埠兴铺,市场一带建房的甚多,自1900年开始,先上街、后下街,继之由老街扩建到新街。其间又以江西和醴陵人最多。时有“江西人一把伞,来到皇图岭当老板”之谚。解放前集镇11家药店,江西人竟居10家。解放初期,四区政府在造具集镇人口花名册时,异地人竟达22个省的人氏。
  改革开放之初,冷落20多年的墟场骤然复苏。1984年原省政府副省长杨汇泉前来现场办公,决定将墟场附近三个村民组转为居民粮,征地40多亩,又由工商行政部门投资,兴建了新市场。上世纪90年代成为湖南十大农贸市场之一,10多个省市近2000名客商在镇区经营,年成交额上亿元。近10年中,镇区建设接连做了五件事:一是在旧街道南北两端延伸2800米新街道,二是将旧街道两侧各拓宽2米,三是动工建设3460米绕镇公路――丹陵大道现已完成北段和中段,四是建成文化路、国策路、金塔路三条横街形成“两纵三横”镇区格局,五是建成“锦锈花园”“金三角”三座居民新区接纳来镇经商办厂人员800多户。
  谭家村
  ■ &彭志文
  谭家村,位于皇图岭镇东南。1961年3月,皇图岭人民公社设立谭家村大队,1984年4月改称谭家村村,2011年4月与桂阁塘村、楼下村合并称兴联村。
  谭家村有泽江经过,此地小江小溪纵横交错,因水多好灌田,故名泽田。有谭氏一族于此繁衍生息,方圆数里之内极大多数为谭姓人氏,故称泽田谭氏,渐渐成谭家村。泽江在此河面宽约七八十米。“泽江者,源出梓木岭之东,曰高湖,南流出牌山历杜口,抵卯陂……至小陂下泽田”。(清刘玢)泽江自东绕北转西,水量丰沛,让谭家村形成三面临河,一面临山之势。河岸两旁樟柳间杂,青翠盎然。树木间白鹭云集,翠鸟成群,叨虫喂雏,繁忙不息。河岸像一道山字的绿色屏障围绕谭家村。与南面众山丘包遥遥相对,南风徐徐,吹遍村落,让处在旷野垅中的谭家村形成冬暖夏凉的环境格局。这景观有如谭氏家庙大门联说的那样:八面翠屏天与画,一村烟景地呈文。
  谭氏初祖有行,字品端,号信斋,宋宝v丙辰(1256)进士,任潭州刺史,致仕后迁居谭家村,渐成攸北望族。现今后代发育有近4000人,散居皇图岭、市上坪、高枧、湖南坳等地。据谭氏族谱记载,至清代秀才以上功名者338人,近代谭震林副委长即是该族第23代嗣孙。谭氏家庙里悬挂着江泽民给谭震林题词的复制件:坚持原则无私无畏,铮铮铁骨肝胆照人。谭氏家庙坐老屋组,原为攸北数乡规模最大的祠堂,昔时皇图岭的民间有“蓝塘里的土堂,谭家村的祠堂”之谚。清初邑侯范志文曾对谭氏家庙题有“南楚名族”的匾额。原祠系三进,前坪至后栋中轴线达百米,每栋堂前都有大坪,可摆千人席。据闻,谭震林副委员长“文革”后几度回攸县,其间曾向亲属表示去谭氏家庙一趟,并询问家庙情况。亲属说,家庙已于1975年秋拆毁,将青砖用于建“居民新村”的基脚。谭老为之一怔:“啊―哟!”一声,久久地沉默不语,拜望家庙的心结成为一件憾事。
  谭家村有一条九牛圳,那是乾隆年间,因干旱,谭氏族人全部上阵,一夜间修成一条长4公里的水圳,天亮时集体开餐,竟吃了9条废牛,故将此圳命名“九牛圳”。时隔200多年,这圳仍供谭家村和丹塘用水,这“九牛圳”的故事至今口口相传。
  谭家村地带有三四公里长的河道,不少人以捕鱼作为一种副业,少数人则作为一种专业。旧时,人们运用古老的渔具捕鱼,诸如扳罾、拖罾、响罾、手网、沤子、挡网等,这种原始捕鱼法,可谓“十捕九不净”,也让村民世世代代“一日三餐有鱼虾”。但在近30年间,由于人们采用电鱼、毒鱼捕鱼手段,加之环境污染,这里就有水无鱼了。
  谭家村一带属沙壤土质,素产花生、芝麻、黄豆、芋头等农作物,特别盛产一种“秋茄子”。这里的秋茄子油亮暗红,质嫩松口,微甜清舌,自古为名产。大集体时突出粮食种植,改革开放后,秋茄只在农户自留地里种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秋茄种植迅速得到恢复,涌现许多秋茄种植大户,初秋之际即可看到一丘丘的茄子硕果累累。秋初至秋末,常有外人开着车子前来收购农户的茄子,茄子成为谭家村农户增收的重要渠道。
  该村2001年就将一条主要道路水泥硬化,是全镇最早的水泥路。此路东通湖南坳境内,西至皇图岭镇墟场。但路宽不足3米,来往车辆不便会车,2012年又加宽2米,道路两旁都植有树木。
  荫泉,皇图岭镇最西边的一个自然村,全系山冲地带。该村西北面有一呈7字型的连绵山峰,是攸醴边界,其西面是醴陵贺家桥乡,北面为醴陵大障乡。
  荫泉,古称“荫田”,当地刘氏一族称“荫田刘氏”。该村从最西端的凌峰坳至最东边的大陂岭长有8公里,中部即溪谷,有一条宽宽窄窄的长垅水田,宽处200多米,窄处只三四十米。垅中有一条由窄至宽随弯转弯的水圳,沿圳而下筑有30多处陂坝,以引水灌田。南北边则是高入云端的巍巍大山,且特别陡峭。旧时水田两边山坡上许多大树枝条伸展在水田之上,遮掩着田边,故得“荫田”之名。“荫田”,也称为“荫泉”,因村落最西端有两股泉水分别从斋江冲与细冲流出,汇成一条溪水,故荫泉之名合乎地理特征。
  旧时,荫泉有“山高水冷泥脚深,人多田少家底穷”之谚。由于山高垅低,这里白天只能晒半天太阳,许多胩锍3鋈种驳乃静坎桓摺T谂┮笛Т笳甏浣溘诟某芍臂冢⑿抻行矶嗵跖潘担种菜净故遣皇掷硐搿R袢淮质室酥种簿米魑铮蚶闯频馈耙袢Γ栌汀⑸⒑炖苯贰!惫磐窭矗饫锏拿裰谑导士恐种簿米魑镂稚啤U獾胤降挠筒枇7000余亩,先民自嘉庆年间就开始种植油茶,茶油年产量当在5万公斤以上。村落里设有4处木榨房,长年榨油有8个月。解放后政府在荫泉派购1.5万多公斤茶油,又按人口分配一定的稻谷指标,以解决农户吃饭问题。同样,辣椒、生姜也是交售于国家,也获国家稻谷及化肥指标的奖售。皇图岭镇大红辣椒素有名气,实际以荫泉所产辣椒质量为上乘。在改革开放初期又培育出“皇椒一号”的名牌产品。
  近年间,大多的农户每于春夏期间上山采蕨,众多商贩远道而来在荫泉农家收购蕨干。蕨非人工种植,是地地道道的无污染的野生植物,采蕨已成为农家一道新的致富门路。另还采摘一种野生藤茶,此茶具有清凉解毒作用,且有降血压、血糖的功效,炎暑热天最适宜饮用这种凉茶。
  荫泉又是宗教活动的场地,信仰道教及耶稣的人不少。10多年前,道教信士集资修复了原来的“杨泗庙”。政府拨款兴建了一栋基督教堂,众多信徒于星期六在教堂做礼拜。宗教劝人向善向上,这里的社会秩序一直比较安定。
  自1998年以来,荫泉冲里逐渐实行退耕还林,几百亩山冲水田大都植上良种油茶、楠竹、杉树、国外松及其各种果木树。十几年来,整个山冲,茂林修竹,郁郁葱葱,漫山青翠。村里的改水工程,让村民从高山上用管道接上了自来水,水泥硬化路几乎通到每家人的门口,呈现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喜人景象。
■ &欧家伏
  市上坪,古称双枫桥,又名望东市。清初攸邑举人贺志r《舟过望东市》诗云:“渐觉烟村回,春光一线通。江声流向北,山市面朝东。岸柳摇新绿,汀花缀小红。棹歌无限意,放眼暮天空。”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今市上坪一个大坪里始建农贸墟场,从此,以市上坪相称。
  市上坪位于攸县的最北端,湘赣边界攸、醴、萍三县(市)的交汇处。元明时期属攸县北江乡香头里,清代属北江乡献都。嘉庆年间居攸县四十二、四十三都,又名城隍山。民国27年属双江乡13保,民国36年属甘棠乡(始称鹏江乡)5保。新中国初期划归高枧五区管辖,设立市坪乡。1956年6月撤区并乡后,由原市坪、长桥、河田、鹏江四个乡合并为市上坪乡。1958年市上坪乡并入皇图岭东风人民公社,改为市坪大队。东风人民公社撤消后,成立市上坪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市上坪乡。1998年撤乡建镇,成为市上坪镇。2007年市上坪镇撤销,与高枧镇并入皇图岭镇。在2010年村级区划调整中,原市坪村与市前村合并为市上坪村,村委会设市上坪。
  市上坪历史悠久,其原称望东市见诸文字可追溯到明永乐年间。明代举人工部员外郎颜龙渊,晚年以京吏出馆从江西永新迁居攸县北乡,自号“望东居士”。上庠生江高肇基大稼田,筑庐“望东邑庄”。隆庆年间,北城石虎岭刘氏四世祖刘桢(又号望东)由举人任泰州通判,后升任山西太原知府。清朝中叶,岁贡廪生刘林青在市上坪建有九进十八厅的楼房,由茶陵进士湖湘著名学者彭维新题其楼曰“宜稼”。
  自清初以来,农业生产逐步发展,至清末市上坪形成了自然村落。光绪二十一年(1895),地方人士刘锡铭、刘文亮、刘其三、刘旺临、丁思久、欧阳信林等人为市场合伙人,与地保6人,同伙24人,签具合伙约文契四纸,经济人立号牌30块,秤36杆,在市上坪首开米谷、竹木市场。次年,攸县县衙为增加财政税银,在全县厘定农村市场,在市上坪墟场发行米谷、竹木等销售行贴,每年交牙税银150两。每月逢五逢十当墟,商客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此。
  墟场内有商号数十家。店铺、作坊、酒肆、茶楼和钱庄,被一块块青石铺设的石板路和一级级条石垒砌的台阶,组成了一座拥有三巷、四槽、五片街的商埠。民国至解放初期,市上坪墟场成为攸县重要农贸市场之一,店铺、商号越来越多。刘鸿泰的伞铺,欧阳辉萼的铁锅坊,刘水生的铜器店,欧阳元吉、刘阳兰、刘玉泉的染铺,刘藻庆、刘昌虎的棉纱布行,丁兴德的纸模堂,丁风宜的仁义斋,欧阳汉章的恒泰斋,刘海元的精益斋,胡凤生、杨思春的木雕行,陈雪珍的皮货店,唐灿根的南货行,刘万和、刘伏八、冯雪山的饭庄,在攸北工商界已经名声鹊起。墟场内药材业发展更快,聂德钦的吉泰昌,陈庆发的远志堂,丁恒记的恒记药号,刘炳元的天恩堂,张明元的合志堂,罗雨田的广发堂,在攸县药材业已崭露头角。清代至民国初,市上坪水运可从鹏江桥直达醴陵铁河口。境内有丁家潭、船里桥、湖背、鹏江桥4家货运码头。墟场中的大宗谷米、竹木、篾货、木炭、劈柴、生猪、耕牛以及棉麻、药材、五蔬、百果、板栗、花生、辣椒、薯、姜瓜、器皿、零杂等货物通过四方商客肩挑车运,由鹏江舟楫直销醴陵、长沙、汉口等地。集市交易牙人(经济人)当时由丁思久、刘吉根、刘仁元等36块铜牌当头,组织公平买卖交易。刘少九的斛,贺崽山、刘包寿的尺,刘华松、李胜生、刘丙云的杆秤,被群众公认为信得过的场头里手。
  市上坪人民有着英勇的革命传统。民国9年(1920)湘桂联军驱逐驻湘北军,张宗昌由攸县逃往江西萍乡,途中一伙散兵游勇骚扰市上坪,在宜稼楼抢劫财物,烧毁上千册线装古籍,遭到了当地义士刘景山、江春秀率领的民团英勇反击,最后落荒而逃。民国16年(1927)这里成为攸北农民暴动策源地之一,成立了攸县第十三乡农协会。马日事变后,很多农会赤卫队成员参加了湘赣红军,在白色恐怖下坚持革命斗争。独立团战士冯雪山在向江西革命根据地运送布匹时,被国民党义勇队杀害在攸县柏市鸡公庙,年仅33岁。民国33年(1944)日军皇图岭驻屯司令部为围剿徐国斌抗日自卫队,疯狂投抛数十枚炸弹,把市上坪、颜家巷烧成一片火海。热血青年贺福泰、贺福润兄弟自愿到乡政府报名参军,在衡阳大会战中坚守东门谭家山阵地七天七夜,兄弟二人壮烈牺牲,在衡阳抗日将士纪念碑上留有英名。
  改革开放后,市上坪中心区面积已扩展到1.5平方公里。群众集资打通了市场西路,交通四通八达。学校、幼儿园、医院、电信、邮政、农村信用社、车站等公共设施完善。农贸市场得到升级改造,有门面、摊位1000余个,购物超市3处。
  长桥是个古村,以桥得名。因发源于江西萍乡上年湖的北江流经全境,明弘治年间定居于长桥果子园的廪生丁琛(字来献,号长桥)始建木搭便桥,即以其名命桥名,叫长桥。清乾隆六十年(1795)攸北名士贺升平、丁思训率丁、贺、谭、陈诸姓捐资改建为三拱高悬低卧式石桥。咸丰年间重修,岳麓书院山长丁善庆,临武县千总丁启东在两头桥墩上题书“彩映双星”“山川增辉”桥额。民国初年,攸县著名实业家丁龙如赋七律《长桥》诗一首:“长桥高卧跨溪空,疑是苍穹既霁虹。笕波清流滋沃壤,月移树影照晶宫。书传圯老天方夜,柱表相如志不穷。最是黄昏人约后,送来笑语透凉风。”
  长桥明清时期属攸县北江乡献都,民国年间为甘棠乡15保。新中国建立初期属三区,1950年9月属攸县高枧五区管辖,设立长桥乡。1956年6月撤区并乡,长桥乡并入市上坪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改称长桥生产大队。1984年改称长桥村。2011年长桥村与长竹村合并为长桥村,村委会设长桥。
  长桥与江西萍乡交界,四面环山。旧时,有一条民间古道从山关、斗坛观经长桥至江西萍乡,是湘东南和萍(乡)西的必经之道。古道上名胜古迹很多,尤以长桥书屋和雪里坳凉亭最为闻名。
  长桥书屋是攸县现今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其先为陈氏庄园,始建于明代,后变售易主,由攸北贡士丁尊励之子丁采甲购得。道光二十八年(1848)丁采甲扩而大之。相其阴阳,平其高下,坐子向午,槽门坐癸向丁。中为堂,前为庭,左右为厢房,为倒厅,为内室,为厨房。前两边有楼,左得月,右摘星。其后栋为丁采甲夫妇享堂。其外为旁舍,马牛憩息,园蔬悉备。整个建筑青砖青瓦,古香古色,屋基用红条石干砌,风雨百年仍安然无恙。
  书屋既是丁氏子孙的藏书之地,也是读书之所。清代名儒丁尊励、丁龙阶等长期在此设馆,推行儒学。丁采甲兴办义学,辟公田为学田,辟公禾为学谷,资助生员完成学业。民国丁子馨先生在此办有书屋学堂,名垂一时,一直到1970年才改办为长桥村小学。书屋藏有大量经史典籍、图书、字画。丁采甲每年从长沙、汉口等地购进新书,丰富馆藏。孙丁思政、曾孙丁祖荫、元孙丁光照都嗜书如命。历代制定严格规约,备加爱护。至民国末年成为攸县首屈一指的藏书楼,内有县域都难以见到的孤本、善本。民国30年(1941)名儒刘芬腴母颜氏百岁诞辰,攸县议会会长余德沅、教育局局长李合一前来下祠堂刘家祝寿。他们预先到长桥书屋住了一宿,看了一天一晚的书屋藏书。回县后,余德沅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长桥书屋,筑室百楹,藏书万卷。文人学子,俾咀其葩。出其门者,可楷可模。闻其声者,载褒载嘉。”陈氏子孙将书屋变卖,清武职千总陈栋长期异地为官,不知此事。后回家省亲,回到长桥书屋。祖居近在眼前,却无家可归。回想当年祖居的兴旺气象,万般悲怆,写下《长桥》七律诗一首:“重到长桥事事非,惜日景物尚依稀。陌头少女携筐出,社日田翁半醉归。绿树村村含旧恨,浮云片片傍斜晖。策驴晚望崎岖道,无限悲伤涕满衣。”同治年间,县人把这首诗收入县志。
  雪里坳凉亭离麻城包公庙不远。系用当地红石建成,为抬梁式卯榫结构,两排六根石柱撑托梁架和顶部。两侧安有数根以木代凳的固定横木,以供行人歇坐。民国末年,高枧山关生意人谭自东常从黄丰桥或山关等地挑土纸到市上坪和清水江墟场出售,二三天都要往返于长桥雪里坳。雪里坳周围没有人家,很是不便。有一年七月间,天气闷热,谭挑着一担土纸走到雪里坳。突然,雷鸣电闪,风雨大作。他挑着土纸躲在一棵大树下避雨。雨越下越大,眼看着就要把土纸淋湿,土纸吸水性很强,湿透的土纸将要变成一坨坨纸浆。无奈之下,谭自东朝北面麻城包公庙方向跪下,大喊:“包老爷,你要显灵呀!你若是显灵停雨,日后我要在此地建座凉亭,报你的大恩大德。”话音刚落,顿时雨住,土纸不但没有淋湿,而且在墟场立即脱手,卖了好价钱。自此,谭自东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他想的不是买田置业,而是想在雪里坳建座凉亭,兑现当年对天的许愿。于是,他与儿子在墟场上收购了一些上等杉料,请石匠在雪里坳山上打了数十块条石,雇请工役,不到二个月功夫,歇凉亭矗立在雪里坳古道边,雪里坳过往的行人和商客从此就方便多了。数十年过去,雪里坳凉亭虽有倾危,均都得到当地民众自发修复。2013年,县、市文物管理部门曾派人实地考察,规划把雪里坳凉亭和山下保存完好的500余米长的石板古道挂牌保护。
  鹏江,古称石河,发源于广寒寨南麓盆背岭,是渌江水系的重要支流,流域面积166.2平方公里。清嘉庆十一年(1806)由当地名士丁琢轩、陈秋萼、刘焕廷等捐资在鹏江中段修建三拱石桥一座,鹏江桥由此而得名。
  鹏江桥明清时期属北江乡献都,民国年间为甘棠乡4保和10保。甘棠乡始称鹏江乡。建国初期属攸县高枧五区管辖,并单独设立鹏江乡。1956年6月撤区并乡,鹏江乡并入市上坪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称为鹏江大队。1984年改称鹏江村。2010年与鹏富村合并为鹏江村,村委会设鹏江桥。
  鹏江桥与高枧入界处,有一座拦河坝,曰“芹陂”。同治版《攸县志》载:“芹陂坐北江乡鹏江桥。明万历五年(1577)陈节倡建柴陂。清乾隆十三年(1748)改用石筑,屡被洪水冲圯。嘉庆五年(1800)、嘉庆十七年(1812)两次重修。余、卢二姓出资最多,灌田970亩。”民国间,受益业主多次集资修筑芹陂,并在其东筑厌陂,两陂配套,自流灌溉1000余亩农田。2003年,芹陂列为株洲市大型优质稻建设工程项目,投资5万余元,加固维修,蓄水排灌更为便利。
  “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鹏江桥垅中的风雨凉亭,系光绪年间建造,为梁架式砖木结构。两边用青砖垒砌的六根屋柱,挺立在六块巨大的红石基脚上,屋面覆盖着小青瓦,小巧玲珑。民国初年,湖南省厘金局局长、省赈务会秘书长汤杰兴回乡省亲,路过风雨亭,即兴写下了“且喜云山四面护,不愁风雨八方来”的亭联由鹏江桥木雕师傅胡凤生刻成匾对,挂于亭中。
  鹏江桥数百年间,涌现了像汤诒轩、陈秋萼、刘焕廷、汤琴初、汤季惠、汤志成、汤杰兴、汤丙光、汤莘起、卢清筠等诗词名人。民国13年(1924)汤志成受父亲汤诒轩的影响,在“南村已逝五云亡,榆社诗坛孰主张”的困境中走出来,承前启后,开一代诗风,撰《行周山房古诗草》上下十四卷,近500余首诗,由攸县议会会长康刘煌撰序出版发行,对当时的诗坛产生了深刻影响。接着丁秀民、刘芬腴、汤莘起创立了“友声诗社”,文道庭、文仁伟、杨熙文、汤福介、陈德云、汤丙光、卢清筠、王奇才创立了“新声诗社”,陈端祥、杨熙文、卢清筠、汤彩章、周子贤、丁定元、丁子丰、丁天德、陈德云、谢龙林创立了“北江诗社”。他们的诗作大都选入《攸县文征》和《献文征》中,文字优美,情感丰富,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久传不忘。
  鹏江桥至今流传着很多故事。光绪二十一年,攸县大旱,粮食颗粒无收。汤诒轩经办献都报旱请赈,领吴抚台赈银数千元,田利局谷数百担。他认真负责,落实灾情及时把钱粮分发到户。第二年,闹饥荒,民不聊生,树皮草根为食,甚至挖石膏泥充饥,而富户屯积粮米不粜。时有饥民聚众吃大户,富户请来官兵弹压。官兵一到,更增加了地方负担,灾民更是火上添油,雪上加霜。诒轩见此,报请上级撤兵。撤兵后,富户变本加厉。时有富豪丁某,在一个月黑风高夜晚,把粮食偷运出境买高价,更为甚者撒下一些谷粒于鹏江桥村口,意为他家昨夜被饥民所抢。第二天,请来乡绅诬陷当地灾民。诒轩不顾年老力衰,带领民众与丁斗争。丁见势不妙急往水田里逃窜,被人群团团围住,要他写个诬陷字据,丁服服贴贴在字据上签字画押。汤诒轩最深恶痛绝那些不学无术,为富不仁的势利小人,曾写联讥讽他们:“手里有两个臭钱,总是东寒西塞;胸中无半点文墨,想来左难右难。”
  鹏江水由于受灾害气候影响,也常给人民带来灾难,洪水和干旱屡屡肆虐生灵。据旧谱资料统计,清至民国,300余年间共发生洪涝干旱灾害27年,尤以乾隆七年、光绪二十一年、民国二十三年最为严重。光绪二十一年史称“乙未年大旱”“禾田开裂谷无收,饿殍遍野人相食”。鹏江桥死人无数,讨米逃荒者甚众。1960年至1975年,15年共发生洪涝干旱灾害7次,尤以1975年最为严重。鹏江桥一地就被洪水淹死17人,伤残97人,冲毁房屋农田无数。
  高枧,位于县境北部,广寒寨南麓,距县城60公里,系半山半丘陵地区。明清时期隶属于北江乡献都,民国时期归属双江乡,解放后先后为高枧区政府、高枧乡政府所在地,作为自然村落的高枧,其范围为现今高枧村及新乐村茅坪一带。
  高枧这一村落地名,演绎着悠远的历史传说,传递着丰富的人文信息。晚清至民国时期“高枧”曾蜚声县境内外,高枧丁家为晚清攸县四大家之首,为民国时期攸县八大家之一。
  “高枧”一名的由来,与当地一座古桥有渊源。“高枧”之名最早见之于历史文献,为成书于清同治辛未(1871)年的《攸县志》,其第十二卷“津梁”中载:“丁家桥,在北江献都高枧。距城为百二十里。丁尊周、丁秦安捐建。”据查北江丁氏族谱,捐建人丁尊周()、丁秦安()系同怀兄弟,为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当地家境殷实而又乐善好施的知名富绅,曾列名同治版县志“义行”卷中。桥墩上架有用于农田灌溉输水的石枧,此地故称名高枧。
  丁家桥位于北乡要道皇(图岭)山(山关)大道高枧路段之旁,桥端两棵大树枝叶婆娑,犹如凉亭送人清爽,来往行人喜于树荫下驻足小s,“桥头纳凉”成为献上都八处胜景之一。丁家桥在日被数百年未见的特大洪水冲垮,现没留任何痕迹。被誉为“江南诗怪”的高枧颜真愚所撰《丁家桥记》曾有如下一段记述:“八景中的‘桥头纳凉’指的就是丁家桥。此桥原在清华中学前身丁松龄公祠的左前方不远处,屹立于皇山大路之旁。桥的两端高耸着两棵一樟一梓的大树,枝叶扶疏,浓荫蔽日,往来行人歇脚于此,喝茶抽烟,倚于枕石,依依不舍,良久始去。桥墩上架设一座石枧,引南岳陂溪流,灌溉着新乐(村)稻田千亩。枧低于桥两尺许,桥的位置较高,无论从远处或从低处望去,宛如彩虹连接两岸,高枧之名,也可能由此而得。每当夕阳西下,明月东升,老少村民,男女学生,漫步桥头,依栏观景时,仰视万里长空,归鸦点点;俯视一泓清水,游鱼历历;远眺广寒寨上,朝晖亮彩;近看满垅田畴,稻菽凝绿”,丁家桥当年景况之盛,于此可见一斑。“闻来高桥消昼夜,细听枧水有清音”,“高枧”之名是蕴含诗情画意的雅称。
  高枧本是“弹丸之地”,却成为蜚声县内外的“湘东骊珠”,源之于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积淀。中华民国首任行政院长谭延],曾撰文盛赞高枧D谷里维新人士丁岚岩,识时达变,毅然遣送子侄出洋留学的胆识。丁岚岩排除锢蔽遣送长子丁鸣盛留学日本东京宏文师范实科两学校,六子丁龙云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胞侄丁岳云留学日本弘文学院,胞侄丁卿云留学日本东京亚同文学院,丁岚岩家族四兄弟为攸县首批留洋学生,约占其时全县首批43名留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丁德隆,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与陈赓、胡宗南、杜聿明等同为黄埔高材生,曾任民国集团军中将总司令,为民国时期攸县军阶最高的将级军官。高枧月岭下青年学子丁敏修,黄埔军校六期毕业生,曾任民国陆军少将参谋,抗战期间曾上万言书纵论抗日战略战术,受到蒋介石的首肯并传令嘉奖。
  高枧偏居攸北一隅,却在方圆2平方公里地域内耸峙着三座地标式宅院建筑。首屈一指的当为中西合璧式高枧D谷里建筑群,俗称“洋屋里”,落成于民国3年(1914)。民国时期为丁岚岩家族四代世居之所,解放后一直是高枧区公所、乡政府、公社机关的驻地。20世纪60年代,宅第左厢为高枧公社机关,右厢为原县属五中校舍,正厅为公社与中学共用,一所宅院能同时容纳一个乡镇机关和一所县办初中,规模之恢宏在县内可能绝无仅有。距D谷里1.5公里左右的东藏里欧家大屋,始建于光绪十年(1884),历时三年,建筑考究,尽显府第式与庄院式相结合的造型艺术。民国初年东藏欧家为攸县八大富豪之一,拥有良田1万余亩,山林10万余亩,产业分布萍乡、醴陵、攸县两省三县,还在长沙天心阁、武汉双街、苏州都正街、南京食府路开设4处米行,东藏大屋见证了东藏欧家当年的富足与气派。距D谷里2公里的涵佳山丁德隆将军府,也是一座中西合璧式宅第。民国25年(1936)秋动工兴建,次年冬举行乔迁庆典,规模之大,布局之精,在当时北乡几个乡镇之间出类拔萃。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D谷里、东藏里、涵佳山这些当年地标式宅第早已风光不再,但仍凝聚着高枧曾有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常常激起人们对历史的追忆,对其文化价值的崇敬。
  瑶山,坐落在今皇图岭镇高枧村,本是一个偏僻平静的小山冲,早几年却引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有人持论“瑶山”应正名为“尧山”,系上古尧帝陵址。这个话题热炒了三五年之后现已退烧,而根据谱志资料注释“遥山”“窑山”“瑶山”三个乡人习见的历史用名,有助于揭示瑶山的身世之谜。
  遥山,这是世居本地五六百年的中洲刘氏后嗣的惯用名称。瑶山并非一座山峰,而是原高龙村东南部一段高低起伏的丘陵。自湖南坳乡高田村老鸦颈起脉,往西越石桥里、台下、大屋场、下瑶山4个村民组,至高龙马口石收脉,长约3公里。沿途有两段狭长小山谷、三处相对开阔的小盆地,山势走向曲折,祖辈流传有“遥山十八弯”之俚语。沿途山清水秀,西段1公里长狭谷中便有天井龙、穿眼坡、挂壁石、双石门(已毁)、老鸦颈5个天然景点。自明末以来瑶山即为中洲刘氏刘嵩华位下嗣孙聚居地,族中乾隆嘉庆年间多书香门第,刘文明、刘庆光父子均诰封五品奉政大夫,取《礼记?王制》篇中“自长江至于衡山千里而遥”之义,名其地为“遥山”。遥者,远也。
  窑山,这是境内泽田谭氏族谱习用之名。高龙马口石为泽田谭氏聚居地。这里为丘陵岗地,当地农户除耕种田土外,多以烧木炭卖劈柴补贴家用,木炭窑遍布山头,故称之“窑山”。乡间至今还流传“住在窑山,靠山吃饭;一条活路,木炭劈柴”的俚谣。从前皇图岭逢一、六赶集,墟场上木炭担、劈柴担排成两行,摆成一条小巷,八九成是瑶山村民肩挑或土车运来叫卖的。
  瑶山,这是境内高枧丁氏族谱常用之名。境内的水田山林,早年多半系高枧丁氏豪绅富户的产业,丁氏族谱书其地名为“瑶山”,其义不言自明,丁氏财主视此地为其族中的一块宝山。瑶者,美玉也。1949年解放后,原皇图岭(三区)人民政府为便于管辖,将原三江乡(宝都)第九保瑶山归并到双江乡(献都)第二保高枧,组成高枧农协会,1950年7月成立高枧乡,1953年7月改名为瑶山乡。因乡农会、乡政府多半为丁姓干部,乡名采用丁家族谱习惯写法称为“瑶山”。1964年湖南省人民委员会所颁攸县政区图标其地为“上瑶山”,1981年攸县人民政府所颁地名志规范用名为“瑶山”。
  尧山,境内村民从未见此称谓,而是见之于80里外鸾山镇香山刘氏族谱。聚居于鸾山东院的香山刘氏15房中有一支远房叫“尧山房”,该房嗣孙散居于皇图岭、湖南坳、高枧等乡镇。1999年夏,原株洲师专一位青年教师偶然看到香山族谱中出现“尧山”之名,便忽发奇想据此认定该谱中的“尧山”即高枧的瑶山,其地的天然花岗石岩洞天井龙即是4000多年前尧帝的陵址。此论一出,县内热心人士期盼高枧尧帝陵早日与炎陵的炎帝陵交相耀映,并可先声夺人成为“湘东上古文化旅游中心系列景点的龙头”。当然在一片热炒声中,也免不了若干好事者的随声附和故作斯文,谁要对此提出异议便成了“另类”。其时,中央民族大学史学家陈连开教授(皇图岭籍)则秉持史学家的理性,在给那位青年教师的回信中指出,对这一假设还需作理性的审视,“实地调查的传说,往往可成为考古发现的先导,但不可即视同历史的真实”,“依鄙见,攸县上述地名,盖为晚出,……何时出现、为何出现的历史背景,需要深入研究,才能作出科学的回答,不可以感情或猜想去否定或肯定。”陈教授这番话,虽然用语委婉迂回,但其持论并不含糊,直指问题的要害。
  瑶山,为尧帝陵墓所在地,尚是一个大胆的假设;不过,瑶山系攸县当代伟人谭震林副总理的祖居地,却是不用再考证的史实。泽田谭氏族谱明载,谭震林高祖父谭兴贤,为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人,住居攸北献都瑶山,殁葬瑶山龙泉湾屋后(今瑶山大屋场组境内)。往上溯,谭震林十二世祖谭起岩(),明嘉靖至崇祯年间人,嘉靖进士,住攸城,晚年随其第六子谭影相迁居北乡献都泊田(今芳田村),墓址在泊田台上(今芳田村木斗塘组),与瑶山龙泉湾不到1公里之距。清初所建“谭起岩公祠”,直至20世纪60年代还是中田小学的校舍。
  泊田,古称泊田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中田,1961年3月设中田大队,1984年4月改中田村,2011年与芳春村合并,称芳田村。
  泊田,皇图岭高枧境内一古老村落,元代即为全县72里之一。(“里”,作为元明时期县辖行政区划,相似于近代的“都”或“乡”,但辖地略小。)泊田里的辖地,包括原高枧乡14个行政村中的中田、山关、龙上、安丰、界头、芳春、高枧、高龙8个村,总面积66.6平方公里,约占原高枧乡总面积85.9平方公里的3/4。
  “泊”,义为水泊、沼泽,泊田系山关溪水下泄形成的溪谷小平原,长约5公里,宽约1公里。旧时泊田分为三段,自灵龟寺至潭前岭为上泊田,往下至仓下为中泊田,再往下至狮形里为下泊田,后统称中田村。村内江水清澈,两条溪流成“丫”字形,一条自山关板坑而下,经石冲至盆形里,一条自山关小江边与根塘两条溪水于灵龟寺相抄,也汇注盆形里,形成“丫”字头。两条小江自盆形里汇成泊田水,穿过中田全境,至高枧乡红石崖汇入鹏江(石河)。泊田江两岸地势低平开阔,系溪流冲刷而成的肥沃农田,灌溉便利,自古便为天然粮仓。自明代中叶以来,泊田为泽田谭氏聚居地,读书上进的风气很盛。县志上入选的泊田文士,便有谭起岩、谭幼韩、谭京三、谭子超(斯振)等。在明清诗文集中,泊田又称“泊甜”,不过今人难以追寻其缘由。即令清代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文豪陈之y也不知其解。陈之y曾为谭子超《泊甜诗集》作序,开篇便云“泊甜者,谭子超所居之里名也。其名亦奇,余曾一过泊甜。其山平缓,无耸然忽突之势;其野寥廓,而不收平缓之气,钟为惠秀。”陈之y被视为“怪才”,平生不佞仙佛,但不知为何在这篇诗序中抒写了一句关涉泊田风水的议论:“寥廓一望,易生哀怨,意必有幽人不得志者,优游乎其中。”事有巧合,泊田自明清以来迭出谭起岩、谭子超等饱学之士,才华横溢,蜚声遐迩,但又清一色的不为时所用,郁郁不得志一生。看来,陈才子一反其常插此一句谶语,当有玄机,并非一时信笔所致。谭子超一首七律《次费思居先生红梅原韵》云:“丹心自爱有谁怜,一种孤怀渺若仙。长伴山中高士卧,耽随镜里美人妍。我愁白发增今岁,尔独红颜似少年。把酒频来索一笑,桃花脸映问谁鲜?”丹心自爱,孤怀长郁,仅此可窥泊田文士谭子超的才情与诗风。
  泊田历史久远,坐落在泊田寺前的紫云山、灵龟岩、灵龟寺,均载于乾隆版《攸县志》,证明其地至晚在清代之前就已是县内著名的风景胜地。紫云山,乾隆版县志所列全县28座名山之一。三座山头并峙而立,远观象是一道天然屏障。山峰面朝东北,与广寒寨遥遥相望。山脚下,山关古道蜿蜒而过。对面山下即是攸北名寺枫仙庵。乾隆版县志“紫云山”条目载有如下一段文字:“绍兴间,一伶人携家宿其下,不复出。”绍兴,为南宋高宗赵构年号(),距今800多年;伶人,即今演艺界明星。由此可以佐证远在800多年前,泊田紫云山便已蜚声县内外。紫云山旁灵龟岩,乾隆版县志所列全县21处古迹之一。“胜迹”卷载:“灵龟岩,在北乡,岩内可容数百人。有水一泓,时有二白龟出,即有祥云覆之。”现今洞内尚存4堵废庵残壁,洞内左侧确有一口水井。至于“二白龟”出没其中,这在生态环境没有受到破坏的古代,恐怕并非是天方夜谭,如今自然难觅其踪了。紫云山腰的灵龟寺,始建于600多年前的元代。乾隆版县志载:“灵龟寺,距县一百三十里北江乡。僧圆明开址,僧桂林重修。”圆明禅师即千岩长老,县志列名的元代攸州高僧,浙江萧山人,俗姓董,出家后投中峰祖师为师,县内宝相寺、灵龟寺、东林寺均系圆明大师开址。据此可证,泊田灵龟寺开址于元代(),距今600余年,比始建于明朝末年的县城东郊灵龟寺,早了300多年。遗憾的是,泊田灵龟寺近代已不占地理区位优势,香火日渐式微,而1975年一场数百年未见的特大洪灾将灵龟古寺冲毁无存,直到1993年本地信士聚资10余万元重建,其规模跟集资数百万元重建的县郊灵龟寺已不可同日而语。
  2014年4月,攸州网总编刘国柱先生同笔者劈荆斩棘冒雨探访千年古迹灵龟岩,只见山上灌木丛生,岩前荒草封径,洞中仅有4堵废庵残墙,昔日香火不再,难免古今兴废之叹。陪行的泊田寨前冲香猪养殖场谭正国、邓新良二场长,当即表示待他们事业有成之日,斥资重修灵龟岩重建灵龟寺,重现泊田昔日的辉煌。
  从皇图岭沿大菩公路(x039)至9.5公里处进入高枧镇区,其右边是溯尧山水进入长达10余公里山冲的起点,这里便是北江丁氏16世祖启龙裔孙聚居之地――冲口。
  冲口,民国26年(1937)前属皇图镇献都二保。民国27年属双江乡第六保第九甲,后属甘棠乡第一保第九甲。1953年至1958年属高先初(高)级农业合作社。1961年后称高枧公社高枧大队冲口生产队,1984年4月改称高枧村冲口村民小组。
  20世纪中期公社、大队的各类报表中,“冲口”时而写作“冲头”,时而又书为“春头”。写作“冲头”是因在攸县土话中“头”与“口”读音难分,现查明先人在族谱中也用“春头”两字。1981年县人民政府在地名普查时确定为冲口。从地理征看,称冲口乃名为实归,从冲口起沿山间小道可达早冲、马口石、瑶山、龙井或五经塘、鹿明岭等地。
  现今的冲口,东、南以屋后的山脊与燕子窝、新屋为界,西、北以冲口下垅、鲤古岸下、小冲坡八股山骑峰与下高枧、耿塘为邻,境内形名有冲口下垅、冲口上垅、鲫鱼塘、高园、坛前坡、杆园、有方(以花)冲、台上、山门湾里、庙前和小冲坡。尧山水在冲口的山门湾里至鲤古岸下一段原沿山脚为S形,1976年人工截弯取直,致丁耀恒捐建的小冲坡等两座单拱石桥被废。据说,水流改向伤了冲口的“风水”。
  据北江丁氏族谱载:丁氏14世祖作汶()于乾隆戊子(1768)年从涧上屋(现为高枧村老屋组的虎形坡)新建宅第于“涧上屋下垅中口”始为有人定居,现已传至23世。建房时,县宦龙思腾(曾任东安县教谕、永顺府教授)赠“凌云起凤”匾额,20世纪70年代该匾额被生产队用作牛栏屋门页,后不知去向。作汶建房时为两进两厅各六栋五间,后不断扩建为“出户不湿鞋,进屋不带泥”的民居宅第。1982年时有9处天井,底层房屋69间,住着13户,58人。前墙为4堵烟砖马头墙,前坪有红石衬砌的围墙。屋后山上有数十株百年樟树。1985年前后,因丁氏子孙陆续在以花冲、鲫鱼塘等地建房,这幢旧宅被全部拆除。现有4户在原址各兴建了四栋三间的砖混结构的新屋。迁建在以花冲等地的丁氏及其他姓氏的子孙现已移居至高枧镇区,宅基地已恢复植被。
  冲口,1980年,有从市上坪大稼田迁入的崇瑞彭氏1户7人。清末从市上坪年庚冲迁入的竹垅贺氏1户6人。1934年从燕子窝迁入的港口祥于汤家1户5人。1954年从皇图岭镇区回迁冲口的思珍(1890.1―?)女婿醴陵人谭湘林,1户3人。当年有水田71.1亩,旱土16.4亩,山塘11口,山地147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时,丁玉祥、丁高祥、丁星生、丁细乐、丁志中、谭寿云、汤国云、彭富初8户,39人自愿组合成一个核算小组,当中36名农业人口耕种30.65亩水田、7.2亩旱土(现部分田土已退耕还林),1982年上交公粮(农业税)2342.5公斤,人平上交“乡统筹、村提留”款4.6元(其时50公斤稻谷价9.5元)。其他户为一个核算小组。从1980年至今,田、土等生产资料和山塘租赁等收入由各小组自行调整和分配。1982年底,全组有19户,90人,(含4名国家公职人员)当中丁启龙后裔15户,69人。到2012年底,冲口有31户,115人(含国家公职人员16名)。30年间,死亡20人,出生43人,出嫁(抚)27人,娶(赘)入29人,现有9户33人已分别迁至或居住在北京、海口、长沙、芜湖、株洲、县城和皇图岭镇区。
  冲口对面的虎形坡有丁氏族校,该校创立于1914年,校址原在丁氏禄田大祠内,1925年为“顺应学子集中地点起见,迁校于涧上屋虎形坡怀江公祠内”“并以‘勤、学’为校训”“校壁普贴通俗画报,引起学生观感,设智力悬赏牌,书谜语悬赏,答中者随时更换,又设日用文字牌,用色笔绘写,普通杂字一日一换”“1926年特办学生刊物,引诱学生课外自述”“暑假期间开恳亲展览会,联络家长欢迎批评”。1929年高枧丁氏将大祠及分祠的租约800硕统归族校,留日学生丁龙如倡捐租30河硕,于怀江公祠左侧,宽宇公祠后山建一幢两层泥抖土墙的四合院校舍,有教室8间,住房及办公用房12间,并扩立为完全小学。1942年改为甘棠乡中心完全小学,1950年县人民政府接管设为第五辅导区中心完小,1969年升为高枧公社中学,招收两个初中班,1971年增设高中部,招生一个班,至1980年停办高中。1986年拆除“四合院”新建两栋砖混结构校舍。初中办至1996年迁往大坡坳(高枧)中学后,又复为中心完小,办学至2005年底。原校舍现为清泉养殖场。1977年至1996年,冲口有2人从这所学校考入高等院校,有4人升入中等专业学校。1983年至2013年冲口有谭卓华、丁双雄、彭朝敏、丁丽霞、丁素敏、彭丽、彭之敏等7人从高等院校本科毕业。
  冲口的庙前,有一民间团坊――福主寺,称“冲口社”。原为两进四栋三间的青砖烟瓦房,内有天井。旧时是高枧区域流浪人员的食宿之地和村民赌博之所。高枧区域的农户亲人亡故“参庙放烛”都应先至“冲口社”,后到住地福主寺。该庙1967年被拆毁,1997年冲口的丁光发、彭富初等人牵头,231户村民捐款捐物约2500元(时0.5公斤稻米价0.95元)复建一空寺舍,门联为“威灵显赫合护千秋;职司安民功垂万古”。现今的冲口社“管辖”毛家冲、早冲、新屋、老屋、茅坪村、上、下高枧、洲里、利冲等地。
  1969年冲口生产队在高园后山挖掘了一条长约400米的防空洞。1974年在月w与弯w交界处开挖了一口深约12米的“枯井”。洞、井现均已废弃。
  冲口,有过父子同入县志、同授州同、兄弟同为民间闻名艺人的历史。丁作汶,字闵辞,封登仕郎,倡建宽宇公祠,乾隆已亥(1779)年11月16日葬冲口上首杆园山上,配竹垅李斯载之女,封九品儒人。作汶独子文霞,号豹岩()“上庠生,授主薄”,知县张健赠“望重鸾栖”匾和“喜雨赋成称射鸭,秋风歌就重楼鸾”联。同治版攸县志载:“父作汶,遗债卷甚多,概焚之,两全人枕,屡减佃租,独修祥图桥、双江口桥并诸路桥。子启遇、启逊、启邃皆监生,启龙庠生”。丁甲浚()字英辉,清京监生,晋授州同,纂修北江丁氏五修族谱,其次子行森,字泽林(),国学生,也晋授州同,纂修丁氏六修族谱,倡建昆引公祠。民国期间,闻名于攸、醴、萍边界的民间著名剧团――“长乐班”中就有3名主角为冲口人:丁祖庆(),字笃生,号福如。一生从事演艺,前台唱挂须,后台司鼓是其得心应手的两门技艺,他善扮各种文武须生形象,唱腔雄浑明亮。有一次去黄丰桥担煤,借宿在黄甲坊,住户隔壁死了人,那晚打围鼓闹丧,不知何故,晚饭过后,久久不见司鼓师傅,在丧场看打围鼓的福如,便试探说:你们的师傅冒来,可不可以让我打打鼓试试,其时福如尚无名气,主家出于无奈只好同意,这一试不打紧,鼓点子远胜他人。鼓师傅赶来后,见鼓打得太好,即拱手作揖喊“师傅”,还让他打了一夜。第二天不仅主家给了工钱,锣鼓班子每人还挑担煤送到他家。福如的堂兄弟祖武,字满元,号寿如(1897―?)也是“长乐班”的主要骨干。满元尤善司鼓和吹喇叭,带过很多徒弟,在醴陵南部数乡和萍乡境内教过30多个锣鼓班,他又是纸模匠,除扎灵屋,还能为皮影艺人绘制大量的戏剧人物道具,远近百里的皮影人都请他绘制角色图像。“长乐班”另一主角为贺兰五(?―1947),冲口小冲坡人,兰五唱戏有两绝,一是“活鼻子”。他一出台,鼻子一登一登,叫人笑声不断。二是会唱《拐子伸冤》,演这出戏的难度在有段剧情,剧中人物拐子需爬上戏台边独立的楼梯,并且在顶端做完“倒挂金钩”“大鹏展翅”“猴子捞月”等十几个动作。有次在鹏江桥演出,不料楼梯断了,兰五眼明手快,借势脚一蹬,跳到旁边的稻草堆上,竟毫发无损。年的近20年间,冲口的汤世寿等人用独轮推车为供销社从皇图岭镇区运送日用百货至红石岩香圃公祠和山关小江边,将当地的土纸等农产品运至皇图岭,两天或当天往返,承担着高枧近万人的生活物资运输任务。与此同时,冲口人还承担从燕子窝的松龄公祠运送公粮至皇图岭粮站,每麻袋70公斤,运价为0.6元。其时0.5公斤猪头价0.76元。
  历史上,冲口多是男人先亡,留下孤儿寡母。因冲口屋前有月塘,屋后山背有属燕子窝的青眼塘。堪舆称:“前塘对后塘,寡妇不离房”。其实,人类平均寿命女人确实长于男人。
  历史上,冲口及周边还一直流传着两句俗语民谚。一句是“二八爷吃梨――蟒(望)到”。说的是丁氏19世祖思选()年迈后牙齿脱落,面对亲友送来梨因咬不动而感叹无奈,现多调侃一些人垂涎可望不可及之事。另一句是“60岁的爷,40岁的崽,一个崽都均不来(负担不起),你切(去)死不得。”说的是丁氏21世祖光寿()多次与父在屋前吵架,大骂60多岁的父亲无能不抚养自己,现多用于嘲讽哪些没头没脑的后生。
  山关,素为县北重地,位处广寒寨之南,梓木岭之东。“关”者,关口之谓,古代在地势险要或边界出入处设置的守卫处所。几百年来,县北这处关口之名,经历了“三关”“山关”“三官”的衍变,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山关”,是现在最为通行的称谓,也是县志、族谱常见的写法。此地东、南、北三面环山,是通往兵家要地广寒寨的必经关隘,也是攸北与攸东商旅过境的必经关卡。山关之名,甚为妥切。
  然而,在当地的谱志史籍中,山关本名为“三关”。因为此处地势险要,扼守着三条交通要道。西路,由此经板坑,越龙上,通往江西萍乡。中路,由此经小江弦,越梓木岭,通往黄甲坊、黄丰桥、柏树下,直达江西莲花。东路,由此经小塘冲,越湖南坳、酒埠江,通往鸾山,直达茶陵。民国著名将领丁德隆《游甘棠山》一诗“扬鞭直指甘棠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悄悄龙盘分两省,眈眈虎视逼三关”,即用旧称,不只是对仗的需要,更能表现出此处地势的险要。
  山关,也曾称为“三官”,其渊源尚不清楚,但典籍中并不乏见。同治版县志附载有刘玢所撰《北江考》一文,文中详述攸北干流鹏江在山关境内的三条源水:“一为甘棠坪下盆背岭,由板坑入i岭合千叶诸水,西绕三官,北折社冲,至灵龟寺下与梓木岭(水)合流,径泊田与烟竹山诸水合”,该文叙述鹏江源头的盆背岭水、梓木岭水、烟竹山水三条山溪甚为精准,其中提及的11处地名有10处沿用至今,只有1处“三官”通称为“三关”或“山关”,刘玢系乾隆年间攸北宿儒,此称当有所据。
  从梓木岭古石板路下山后,在一条丈余宽的小江两边,各建有一排民居,江上搭有数座木桥,“沿江建街,搭桥成道”,这便是当年名扬远近的山关老街。昔日老街土房现不复存在,原址上建起的是清一色的红砖瓦房,几幢别墅式楼房镶嵌其中。
  山关老街是大山脚下一处商贸活跃的富庶之地。当年形成繁荣活跃的经商局面,主要是得地利之便,山关古道穿街而过。旧时,近至攸县东部远至江西莲花及萍乡,乡民去皇图岭、醴陵及至省府长沙从事商贸均从此经过。而湘东民众若去江西经商谋生也须经过此处,每天行人不绝于途。另则,梓木岭“上七下八”的山区古道,人烟稀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而山关老街正处梓木岭脚下,成为远行之人一处中伙安宿方便之地。
  山关老街设有墟场,开办于民国三年(1914),为民国时期攸县新辟的14处集市之一。家家开店,户户从商,是山关老街的经商特色。民国后期山关老街有34户人家,其中开南杂店3户,饭铺兼伙铺3户,包子油货小吃店4户,杀猪开屠2户,豆腐作坊2户,药铺4户,布匹店、摆地摊、杂货店、木业店、篾业店、裁缝店、理发店各1户,操道士业兼营香烛纸钱1户,旧学私塾先生1户,赌馆3户,墟场总管1户,地方坐庄强人2户。上世纪50―80年代,县手工业联社(二轻工业局)所属的山关纸厂就设在现今桥上组。
  改革开放以后,山关村的村办企业曾兴盛一时,村党支部书记刘芳华,1994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山关老街由于偏离了交通要道,徒步往返山关古道的行人日见其少,由此老街生意萎缩,陆续歇业。经过近20年的持续扩建,现已建成颇有现代气息的山关新街。新街聚集了70来户,继承了老街的经商传统,居民大都开办有商店,家境殷实富裕。诚如街道上一副切字春联所云:“山花烂漫春永驻,关水源远富长来。”
  稿源:攸县公众信息网
   文:政协办
   编:游宇霞
办:政协攸县委员会
址:攸县城关镇交通北路38号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国国民党主要官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