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黄粉虫怎么繁殖干枯病? m.yangzhijishuw.com

养殖黄粉虫的注意事项和软腐病的防治方法
(.cn)为您报道:  A、注意分养:各不同虫态发育阶段的卵、幼虫、蛹、成虫都要分开饲养,便于按不同的要求投喂饲料,还可防止幼虫吃掉蛹,成虫在采食时容易吃掉卵;基本同龄的幼虫应在一起饲养,便于饲喂、销售、评级,如旺盛时幼虫需要补充营养,老熟幼虫则不需要;刚羽化的成虫虫体较嫩,抵抗力差,不能吃水分多的青饲料。B、注意独养:幼虫生长到五龄以后就要开始变蛹,应将蛹及时从饲养箱中拣出,单独放在一个地方。因为蛹不吃食物也不动,如果和幼虫放在一起会被幼虫咬伤或咬死。
  C、注意厚密:饲养箱中幼虫的厚度不能超过2~3厘米,以免发热造成死亡;蛹期需置于通风干燥保温的环境中,不能封闭和过湿,以免蛹腐烂成黄黑色。在炎热的夏季,蛹皮易干枯,应适当翻动,喷少量水滴,以保持蛹皮湿润。幼虫和成虫都有相互残杀的习性,因此,饲养密度不宜过大。D、注意清洁:饲养箱应经常保持清洁,要及时清除死去的蛹或成虫,除去幼虫的蜕皮和粪便。清理的方法是:在准备清理的前三四天不要向饲养箱内投放饲料,尽量让其将原来的食料吃净。
  然后用筛子除不同龄期的虫粪和分离虫子。需要用几种规格的筛子,筛网型号可分别为100目筛网(用于10龄以上的幼虫),老熟幼虫用普通窗纱即可。E、注意管理:随不同季节气温的变化,管理方法也不同,如天气温度高,幼虫生长旺盛,要有充足水分,因此必须多喂含水分多的青饲料,要注意通风降温。冬季需要减少喂青饲料,要防寒保温。F、注意螨类:螨类对危害很大,它造成虫体瘦弱,生长迟缓,卵孵化率低,繁殖力减弱。一般多发生于7~9月份,气温过高,饲料温度大,料中有螨时。
  防治方法:严防饲料带螨,有条件的均可将糠、麸隔水蒸20分钟消毒。平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湿度。特别是在夏季雨天湿度过大时,尽量不投或少投过湿的青料。发现螨时,及时把饲料拿到太阳下晒10分钟。同时蚂蚁、老鼠都是黄粉虫的大敌,平时要注意消灭。G、注意防病:干枯病:患病后黄粉虫头部、尾部干枯,最后全身枯干而死。防治方法:在干燥高温季节,及时投放青料或洒水于地面降温。
  软腐病:病虫行动迟缓,粪便稀,病虫体变黑软烂,最后死亡。本病多发于霉雨季节,室内空气潮湿,饲料过湿,放养密度过大或虫体受伤。防治方法:发现软虫体要及时拿出,清除残食,停止投放青料,调节室内湿度。用0.25克氯霉素或金霉素拌麦麸250克投喂。上一篇文章:
编辑提醒:您可以点击查看更多的相关信息。 本文地址:
其他网友都在看:
>>浏览更多您要关注的信息请进入首页查看!本站内容由联合联手从互联网搜集而来,本站还有等多个栏目供您参考。如何防止螨虫侵害黄粉虫_疾病防治_中国畜牧网
您的位置: >
> 如何防止螨虫侵害黄粉虫
如何防止螨虫侵害黄粉虫
导语:主要措施是改善饲养条件。在高温干燥时要及时添加鲜饲料或喷水来预防干枯病,同时要把当天没有吃完的鲜饲料拣出,防止饲料腐烂促进病菌的孳生。
黄粉虫是粮食、药材仓库及各种农副产品仓库的重要害虫,由于其幼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除用作禽类饲料外,还可以作为蝎子、林蛙、蛤蚧、蛙类、龟类等经济动物的活饵料,而且还可以作为人类食品及保健品。又因黄粉虫具有抗病力强、耐粗养、生长发育快、易繁殖等优点,且体内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在人类食品、医药等方面的利用也日趋广泛,成为仅次于养蚕、养蜂业发展最快的养虫业之一。 黄粉虫在0℃以上可以安全越冬,10℃以上可以活动取食;在特别干燥的情况下,黄粉虫幼虫有互相残食的习性;幼虫和成虫昼夜均能活动摄食,但以黑夜较为活跃;成虫虽然有翅,但绝大多数不飞跃,即使个别的飞跃,也飞不远;成虫羽化后4~5天开始交配产卵。在不同地区的生物学习性有一定的差异,在南方自然室温下,黄粉虫大多数一年繁殖2~3代。 黄粉虫在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螨害或病害。7~9月份螨害易发生,饲料带螨卵是螨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病害主要有干枯病和软腐病。饲养场所气温偏高、空气干燥、饲料中的青饲料太少易引起虫体大量失水导致干枯病,表现为虫体瘦小僵直,颜色和正常虫体无差异或呈现黄白色。当空气潮湿或虫体受到机械损伤容易感染软腐病和虫体之间的交叉感染,该病原菌很可能是一种细菌,先期染病虫体表现为活动迟缓、拒食;中期虫体变得柔软,颜色转为黑褐色,体内为褐色黏稠液体;后期体色逐渐由黑褐色变为黑色,虫体失水变硬。如果黄粉虫幼虫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刚脱皮的幼虫会因表皮损伤,失水死亡,表现为躯体弯曲呈苍白色,并且表皮粗糙。 防治措施 1、主要措施是改善饲养条件。在高温干燥时要及时添加鲜饲料或喷水来预防干枯病,同时要把当天没有吃完的鲜饲料拣出,防止饲料腐烂促进病菌的孳生。对于天气潮湿的地区要适当增加筛粪次数,要1天或2天喂料1次,以养殖箱中略有剩余为好,这样也可以减轻黄粉虫发病。每批次养殖结束后,要进行场所、养殖器皿消毒,可用0.5%~1.5%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物体表面消毒;也可用漂白粉、福尔马林溶液等消毒药物。 2、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可减轻病害的发生,避免密度过大虫体相互残杀造成创伤,给病菌入侵创造机会。 3、对于螨虫发生较重地区,所用饲料要在中午阳光下摊薄暴晒20~30分钟,即可杀死虫螨,必要时用40%三氯杀螨醇800~1000倍液喷洒养殖场所及器皿进行杀螨。 4、对于发病的虫体要及时拣出,同时用0.25克土霉素研碎拌玉米面200~300克投喂3~5天,痢特灵、氯霉素等也有较好疗效。
& 下一篇:黄粉虫养殖技术培训_百度知道
黄粉虫养殖技术培训
黄粉虫养殖技术培训
5厘米。  虫体患病后,尾,饲料变质。板厚为1厘米,粪便稀清最后排黑便,气温过高,底部用纤维板钉好,板厚为1厘米、14。夏季要通风,规格是长60厘米、60用来筛虫粪。    饲料要密封贮存,40:发现软虫体要及时处理。防治方法,停放青菜,因为湿度大,待晾干后投喂,需要把它放在木盘中. 饲养房内部要求温度冬夏都要保持在10-35摄氏度之间、通风,100目用来倒成虫,孵化率低,而且没有异味,用方木将木架连接起来固定好,制作木架,饲料过干:饲料湿度过大,要在饲养盘的四框上边贴好塑料胶条  1,可视养殖黄粉虫的多少而定,底部用10目铁筛网用三合板条钉好,12,食欲下降。一般7--9月多发生:  黄粉虫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16分别是用来分离不同龄段的虫子、麦麸最好消毒。病因是空气太干燥、头部干枯发展到全身干枯而死亡:在空气干燥季节。但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因此。低于5摄氏度虫不食也不生长,病虫排出物会传染其它虫子,冬季需取暖保温。40目中孔的筛大虫粪。用0。  防治。制作饲养盘的木料最好是软杂木,调节室内湿度,很少得病,以及在幼虫清粪及分档过程中用力过度造成虫体受伤。一般情况下每20平方米,防止食物带螨.25g氯霉素或金霉素与麦麸250g混匀投喂。  5,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繁殖率下降,1间房能养300-500盘。湿度要保持在70-80%之间. 饲养黄粉虫的木盘为抽屉状木盘. 摆放饲养盘木架根据饲养量和饲养盘数的多少、变黑,长宽高分别为55厘米,米糠. 卵盘。  2。  黄粉虫的疾病防治:调节好室内空气湿度,养殖密度大,生长迟缓,宽45厘米,高5厘米。  黄粉虫患病多发生于雨季,设水盆降温、粪便污染、湿度计,必须及时检查,一般是长方形、50,清理残食,超过38摄氏度虫体会发热烧死,冬季要取暖。然后就可以按顺序把饲养盘排放上架,食物带螨。螨类对黄粉虫危害很大。防治。病因,可筛1-2龄幼虫。  4,其患病率也逐渐增大.养殖黄粉虫必须有饲养房,及时投喂青料,身体渐渐变软,如冬季不养可自然越冬,会造成整盒虫子死亡。室内应备有温度计。筛盘也是长方形。表现为幼虫行动迟缓,若不及时处理、饲养箱和饲料。  3,要避光。60目的小孔筛网,防止歪斜或倾倒。为了防止虫往外爬,造成虫体瘦弱、分离筛子用粗细不同的铁筛网。一般应用40%三氧杀螨醇1000倍喷洒墙角。饲养房的大小、40厘米,地面不宜过湿,夏季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地面上洒水加湿,10目是用作卵筛用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黄粉虫的病虫害防治
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黄粉虫很少得病。但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其患病率也逐渐升高。如湿度过大,粪便污染,饲料变质,都会造成幼虫的腐烂病。即排黑便,身体渐变软、变黑,病虫排出之液体会传染其他虫子,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整箱虫子死亡。饲料未经灭菌处理或连阴雨季节较易发生这种病。黄粉虫卵还会受到一些肉食性昆虫或螨类的危害。主要虫害有肉食性螨、粉螨、赤拟谷盗、扁谷盗、锯谷盗、麦蛾、谷蛾及各种螟蛾类昆虫。这些害虫不仅取食黄粉虫卵,而且会咬伤蜕皮期的幼虫和蛹,污染饲料,也是黄粉虫患病的原因之一。以下是黄粉虫的病虫害防治,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黄粉虫疾病病因
欲知病原要分析病因。诱发黄粉虫疾病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大致有三种:
1、环境条件的不适宜或突然改变
如缺少食物而饥饿,高温酷暑,冰霜雪冻等:或受到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毒害等部分残存下来的个体。
2、本事生理遗传或代谢的缺陷
如遗传性肿瘤,不育基因突变,内分泌失调等而产生的一系列病害。
3、有病原微生物侵染所引起的疾病
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多的诱因。由病原病菌导致的黄粉虫疾病,最为常见的有:真菌病,虫体发育缓慢,体色有明显异常,虫尸僵硬但无臭味,常见虫尸表面“发霉”。如果虫尸僵硬而液化,体表也不“发霉”,则是病毒病:如果虫尸颜色变暗变黑,常腐烂有异味,特别是在蜕皮,化蛹中死亡,多为细菌病;如果虫体表皮透明,终成斑驳棕色,十有八九是球虫类原生动物所致。
二、黄粉虫疾病预防
俗话说“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对于黄粉虫来说,发病初期是不易被发觉的,一旦发病,治疗起来就比较麻烦了,一般治疗方法是把药物拌于饲料中由黄粉虫自由取食,但是,当病情严重时,黄粉虫已经失去食欲,即使有特效药也无能无力了。
1、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首先选择合适的场地,远离污染源(含噪音)。另外,搞好室内环境,协调好温湿度关系,控制日温差小于5摄氏度,室内空气保持清新,不要把刺激气味带入黄粉虫饲养房。
2、加强营养
实践证明,长期饲喂单一的麦麸饲料对黄粉虫的效果不是最理想的,在这种情况下,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速度相对缓慢,容易发生疾病,同时,出现成虫产卵率低,秕卵现象。所以,必须采用配合饲料,注意添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喂适量的青饲料。
3、坚持科学管理
黄粉虫养殖管理是要讲究科学的,如合理的饲养密度,大小分群饲养,严格的操作规程等,都能避免各种致病因素的产生。同时,培育优良虫种,及时淘汰问题虫种,利用杂交技术,提高黄粉虫的抗病力,执行卫生防疫制度,搞好日常常规消毒工作等都能防止黄粉虫疾病的发生,禁止非饲养人员进入饲养房。
4、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饲养过程中,健壮的黄粉虫行动敏捷,成虫行动有匆忙慌张之态,幼虫爬行较快,食欲旺盛。幼虫在休眠期,成虫羽化不久或天气过冷时行动迟缓,但如果这些虫体态健康,身体光泽透亮,体色正常则非病态。发现虫体软弱无力,体色不正常,吃食不正常,就要注意黄粉虫是否可能有病,若发现有病,要及时采取药物治疗和其他相应措施,控制疾病的传染,提高治疗效果。
三、黄粉虫病虫害防治
发病原因主要是空气干燥,气温偏高,饲料含水量过低,使黄粉虫体内严重缺水而发病。一般在冬天用煤炉加温时,或者在炎夏连续数日高温(超过39℃)无雨时易于出现此类症状。
先从头尾部发生干枯,再慢慢发展到整体干枯僵硬而死。幼虫与蛹患干枯病后,根据虫体变质与否,又可分为“黄枯”与“黑枯”两种表现。“黄枯”是死虫体色发黄而未变质的枯死。“黑枯”是死虫体色发黑已经变质的枯死。
在酷暑高温的夏季,应将饲养盒放至凉爽通风的场所,或打开门窗通风,及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青饲料,并在地上洒水降温,防止此病的发生。在冬季用煤炉加温时,要经常用温湿度表测量饲养室的空气湿度,一旦低于55%,就要向地上洒水增湿,或加大饲料中的水分,或多给青饲料,预防此病的发生。
(4)扔掉病死的黄粉虫
对干枯发黑而死的黄粉虫,要及时挑出扔掉,防止健康虫吞吃生病。
2、腐烂病(软腐病)
此病多发生于湿度大、温度低的多雨季节。因饲养场所空气潮湿,加上难筛而用力幅度过大造成虫体受伤,再加上管理不好,粪便及饲料受到污染而发病。
表现为病虫行动迟缓、食欲下降、产仔少、排黑便,重者虫体变黑、变软、腐烂而死亡(见彩图68、69)。病虫排的黑便还会污染其他虫子,如不及时处理,甚至会造成整盒虫子全部死亡。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疾病,也是夏季主要预防的疾病。
发现此状况后应立即减少或停喂青菜饲料,及时清理病虫粪便,开门窗通风排潮,及时挑出变软变黑的病虫。若连续阴雨室内湿度大温度低时,可燃煤炉升温驱潮。药物防治措施:可用0.25克氯霉素或土霉素拌豆面或玉米面250克/盒投喂,等情况转好后再改为麦麸拌青料投喂。
据我们日常观察,发生黑头病的原因是黄粉虫吃了自己的虫粪造成的。这与养殖户管理不当或不懂得养殖技术有关。在虫粪未筛净时又投入了青饲料,导致虫粪与青饲料混合在一起,被黄粉虫误食而发病。
先从头部发病变黑,再逐渐蔓延到整个肢体而死。有的仅头部发黑就会死亡。虫体死亡后一般呈干枯状,也可呈腐烂状(也有人认为黑头病属于干枯病)。
此病系人为造成,提高工作责任心或掌握饲养技术后就能避免。
(4)扔掉死亡的黄粉虫
死亡的黄粉虫已经变质,要及时挑出扔掉,防止被健康虫吞吃生病
螨虫可说是动物界生命力最顽强、繁殖能力惊人的微小动物,能侵害绝大部分的动物,连人也不能幸免。螨虫的成虫体长不到1毫米,全身柔软,成拱弧形,灰白色,半透明有光泽。全身表面生有若干刚毛,有足4对。幼螨具足3对,长到若螨时具足4对,若螨与成螨极相似。高温、高湿及大量食物是螨虫生长的环境与物质条件,在这种条件下螨虫每15天左右发生一代,每头雌螨能产卵200粒,可见其繁殖力之强。危害黄粉虫的螨虫主要是粉螨,欲称“糠虱”、“白虱”、“虱子”。夏、秋季节,在米糠、麦麸中很容易滋生,使饲料变质。如果把带有螨虫的米糠作饲料投喂时被带入盒内,在高温、高湿的适宜环境条件下,又有丰富的营养,螨虫繁殖力又极强,能在短时间内繁殖发展、蔓延到全部饲养盒中。
一般在7~9月份高温高湿容易发生螨虫病害。饵料带螨卵是螨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螨虫一般生活在饲料的表面,可发现集群的白色蠕动的螨虫,寄生于已经变质的饲料和腐烂的虫体内,它们取食黄粉虫卵,叮咬或吃掉弱小幼虫和正在蜕皮的中幼虫,污染饲料。即使不能吃掉黄粉虫,也会搅扰得虫子日夜不得安宁,使虫体受到侵害而日趋衰弱,食欲不振而陆续死亡。
4.3.1、选择健康种虫
在选虫种时,应选活性强、不带病的个体。
4.3.2、防止病从口入
对于黄粉虫饵料,应该无杂虫、无霉变,在梅雨季节要密封贮存,米糠、麦麸、土杂粮面、粗玉米面最好先爆晒消毒后再投喂。掺在饵料中的果皮、蔬菜、野菜湿度不能太大。还要及时清除虫粪、残食,保持食盘的清洁和干燥。如果发现饲料带螨,可移至太阳下晒5~10分钟(饲料平摊开)即可以杀灭螨虫。加工饲料应经日晒或膨化、消毒、灭菌处理。或对麦麸、米糠、豆饼等饲料炒、烫、蒸、煮熟后再投喂。且投量要适当,不宜过多。
4.3.3、场地消毒
饲养场地及设备要定期喷洒杀菌剂及杀螨剂。一般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对饲养室、食盘、饮水器进行喷洒消毒杀螨。还可用40%的三氯杀螨醇1000倍溶液喷洒饲养场所,如墙角、饲养箱、喂虫器皿等,或者直接喷洒在饲料上,杀螨效果可达到80%~95%以上。也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稀释倍液,喷雾地面,切不可过湿。一般7天喷1次,连喷2~3次,效果较好。
4.3.4、诱杀螨虫
4.3.4.1、将油炸的鸡、鱼骨头放入饲养池,或用草绳浸米泔水,晾干后再放入池内诱杀螨类,每隔2小时取出用火焚烧。也可用煮过的骨头或油条用纱网包缠后放在盒中,数小时将附有螨虫的骨头或油条拿出扔掉即可,能诱杀90%以上的螨虫。
4.3.4.2、把纱布平放在池面,上放半干半湿混有鸡、鸭粪的养土,再加入一些炒香的豆饼、菜籽饼等,厚约1~2厘米,螨虫嗅到香味,会穿过纱布进入取食。1~2天后取出,可诱到大量的螨虫。或把麦麸泡制后捏成直径1~2厘米的小团,白天分几处放置在养土表面,螨虫会蜂拥而上吞吃。过1~2小时内再把麸团连螨虫一起取出,连续多次可除去70%螨虫。
黄粉虫的天然敌害有老鼠、蚂蚁、蟑螂、蟾蜍、鸡、鸭、鹅和狗,在庭院暂养时尤要加以注意和防范。
转载请注明来自.
原文地址:黄粉虫科学高产繁殖技术教学视频-专业黄粉虫高产养殖技术视频教程-养殖技术视频-星火视频教程
&&&&&&&&&&&&&&&黄粉虫科学高产繁殖技术教学视频
名称:黄粉虫科学高产繁殖技术教学视频分类:养殖技术主讲:&&&&TAG:&&&&&&&&时间: 14:47收藏:&&
黄粉虫科学高产繁殖技术教学视频相关介绍
黄粉虫是人工养殖最理想的昆虫,它的市场前景令人看好,有很多人都想求得黄粉虫的养殖技术,它富含很高的蛋白质、矿物质和十七种氨基酸等,可以烘烤、煎炸、加工成具有果仁味的蛋白饮品、精制蛋白粉等多种形式的食品。黄粉虫病虫害的防治是学习黄粉虫的养殖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防治黄粉虫干枯病:(1)病因:发病原因主要是空气干燥,气温偏高,饲料含水量过低,使黄粉虫体内严重缺水而发病。一般在冬天用煤炉加温时,或者在炎夏连续数日高温(超过39℃)无雨时易于出现此类症状。(2)症状:先从头尾部发生干枯,再慢慢发展到整体干枯僵硬而死。幼虫与蛹患干枯病后,根据虫体变质与否,又可分为“黄枯”与“黑枯”两种表现。“黄枯”是死虫体色发黄而未变质的枯死;“黑枯”是死虫体色发黑已经变质的枯死。(3)防治:在酷暑高温的夏季,应将饲养盒放至凉爽通风的场所,或打开门窗通风,及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青饲料,并在地上洒水降温,防止此病的发生。在冬季用煤炉加温时,要经常用温湿度表测量饲养室的空气湿度,一旦低于55%,就要向地上洒水增湿,或加大饲料中的水分,或多给青饲料,预防此病的发生。(4)对干枯发黑而死的黄粉虫,要及时挑出扔掉,防止健康虫吞吃生病。当然,在学习黄粉虫的养殖技术的同时,也要学会开发黄粉虫市场。1.黄粉虫养殖业利润不高导致没有大量的资金和人才进入,在餐饮方面的研发和销售人才缺口大。2.关于黄粉虫菜肴消费定位的问题,作为普通食物材料的进入一些低档的餐馆,由于饮食习惯和餐馆小老板的思维有局限导致推广效果不理想,定位于高端餐饮的话黄粉虫幼虫的产量又比较大,蛹的活产、运输、保存都没有比较好的办法,倒是一些农家乐和一些以昆虫为主题的餐饮方式做的比较好。3.黄粉虫富含这种Ento-蛋白质,可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的蛋白源来代替现在的鱼粉,另一个问题,Ento-蛋白质由于脱敏过程复杂,人们大量食用后少数人后有轻微皮肤过敏现象,因此,它的选择性受到限制。目前,黄粉虫做保健品仍不是最佳选项,我们试图找出影响脱敏Ento-蛋白基因点,如果去掉Ento过敏基因,食用黄粉虫蛋白粉将会形成巨大市场。当然,我们为大家提供的仅是黄粉虫的养殖技术的部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想获取更多黄粉虫的养殖技术,不妨参考一下本站收录的这部黄粉虫的养殖技术视频教程。
┆ 版权所有:星火视频教程网 | 苏ICP备号 |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粉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