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杨溪古代的地理书

本期推荐新闻
秦楚网()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管:中共十堰市委宣传部 主办:十堰日报社 
编辑部: 广告部: 技术部:&
推荐显示设置:1024像素*768像素湖北省简介:湖北省简称鄂。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春秋战国时为楚国地,宋时为荆湖北路,元属湖南江北行省,清置湖北省。湖北省现有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38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其中3个直管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全省面积18万多平方千米。省会武汉。
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
【地理位置与面积】 湖北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部,简称鄂。地跨东经108&21&42&P-116&07&50&P、北纬29&01&53&P-33&6&47&P。东邻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全省国土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 &&& 【地势地貌】 全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 &&& 山地。全省山地大致分为四大块。西北山地为秦岭东延部分和大巴山的东段。秦岭东延部分称武当山脉,呈北西-南东走向,群山叠嶂,岭脊海拔一般在1 000米以上,最高处为武当山天柱峰,海拔1 621米。大巴山东段由神农架、荆山、巫山组成,森林茂密,河谷幽深。神农架最高峰为神农顶,海拔3 105米,素有&华中第一峰&之称。荆山呈北西-南东走向,其地势向南趋降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地带。巫山地质复杂,水流侵蚀作用强烈,一般相对高度在700-1 500米之间,局部达2 000余米。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其间,形成雄奇壮美的长江三峡,水利资源极其丰富。西南山地为云贵高原的东北延伸部分,主要有大娄山和武陵山,呈北东-南西走向,一般海拔高度700-1 000米,最高处狮子垴海拔2 152米。东北山地为绵亘于豫、鄂、皖边境的桐柏山、大别山脉,呈北西-南东走向。桐柏山主峰太白顶海拔1 140米,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海拔1 729米。东南山地为蜿蜒于湘、鄂、赣边境的幕阜山脉,略呈西南-东北走向,主峰老鸦尖海拔1 656米。 &&& 丘陵。全省丘陵主要分在两大区域,一为鄂中丘陵,一为鄂东北丘陵。鄂中丘陵包括荆山与大别山之间的江汉河谷丘陵。大洪山与桐柏山之间的& 水流域丘陵。鄂东北丘陵以低丘为主,地势起伏较小,丘间沟谷开阔,土层较厚,宜农宜林。 &&& 平原。省内主要平原为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平原。江汉平原由长江及其支流汉江冲积而成,是比较典型的河积-湖积平原,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整个地势由西北微向东南倾斜,地面平坦,湖泊密布,河网交织。大部分地面海拔20-100米。鄂东沿江平原也是江湖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嘉鱼至黄梅沿长江一带,为长江中游平原的组成部分。这一带注入长江的支流短小,河口三角洲面积狭窄,加之河间地带河湖交错,夹有残山低丘,因而平原面积收缩,远不及江汉平原坦荡宽阔。 &&& 【河流与湖泊】 湖北境内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省内各级河流河长5公里以上的有4 228条,另有中小河流1 193条,河流总长5.92万公里,其中河长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41条。长江自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西起巴东县鳊鱼溪河口入境,东至黄梅滨江出境,流程1 041公里。境内的长江支流有汉水、沮水、漳水、清江、东荆河、陆水、滠水、倒水、举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汉水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境内由西北趋东南,流经13个县市,由陕西白河县将军河进入湖北郧西县,至武汉汇入长江,流程858公里。 &&&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面积百亩以上的湖泊约800余个,湖泊总面积2 983.5平方公里。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 &&& 【气候】 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为85-114千卡/厘米2,多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 100-2 150小时。其地域分布是鄂东北向鄂西南递减,鄂北、鄂东北最多,为2 000-2 150小时;鄂西南最少,为1 100-1 400小时。其季节分布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两季因地而异。全省年平均气温15-17&C,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温度多变,秋季温度下降迅速。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4&C;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C,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C以上。全省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各地平均降水量在800-1 600毫米之间。降水地域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鄂西南最多达1 400-1 600毫米,鄂西北最少为800-1 000毫米。降水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全省夏季雨量在300-700毫米之间,冬季雨量在30-190毫米之间。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最多,强度最大,是湖北的梅雨期。 &&& 【植物及动物资源】 全省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海拔高低悬殊,树木垂直分布层次分明,优越的森林植被呈现出普遍性与多样化的特点。全省已发现的木本植物有105科、370属、1 300种,其中乔木425种、灌木760种、木质藤本115种。这在全球同一纬度所占比重是最大的。本省不仅树种较多,而且起源古老,迄今仍保存有不少珍贵、稀有孑遗植物。除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水杉、珙桐、秃杉外,还有二级保护树种香果树、水青树、连香树、银杏、杜仲、金钱松、鹅掌楸等20种和三级保护树种秦岭冷杉、垂枝云杉、穗花杉、金钱槭、领春木、红豆树、厚朴等21种。藤本植物,种类多而分布广,价值较高的有爬藤榕、苦皮藤、中华猕猴桃、葛藤、括娄等10多种。全省的草本植物有2 500种以上,其中已被人们采制供作药材的有500种以上。 &&& 湖北在动物地理区划系统中属东泽界、华中区,有陆生脊椎动物562种,其中两栖类45种、鸟类415种、哺乳动物102种。全省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12种。其中,属一类保护的有金丝猴、白鳍豚、华南虎、白鹳等23种;属二类保护的有江豚、弥猴、金猫、小天鹅、大鲵等89种。全省共有鱼类176种,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占58%以上,其次为鳅科,占8%左右。全省鱼苗资源丰富,长江干流主要产卵场36处,其中半数以上在湖北境内。 &&& 【地质矿产】 湖北省矿产资源丰富,全省已发现矿产136种(不含亚矿种,下同),约占全国已发现矿种数的81%;其中已查明了资源储量的矿产有87种,约占全国已查明资源储量矿产的56%;已发现但尚无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49种。列入《湖北省矿产储量表》的矿种有80种(石油、天然气、地热、铀、钍、地下水、矿泉水等未列入)。已上《湖北省矿产储量表》矿区956个,矿产地1 287处,产地数较多的矿产有:煤、铁、磷、石灰岩、铜、金、硫铁矿、银、矿盐、铌、钽、芒硝、白云岩、粘土、石煤等。1 287个矿产地资源储量规模为中、小型的矿产地占90%,大型、特大型的矿产地仅占6.9%。磷、矿盐、芒硝、石膏、铁、铜、金、银、石灰岩等是湖北省具有优势的矿产。化肥用橄榄岩、碘、溴、石榴子石、累脱石粘土、建筑用辉绿岩居全国首位。保有资源储量位于全国前10位的矿产有57种。按2000年底保有矿产资源储量,全国统一计算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湖北省为14 728亿元,居全国第14位;人均潜在总值2.48万元,居全国第17位。
【建制沿革】 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简称鄂。湖北历史悠久。夏王朝时期,夏文化的影响已经到达江汉地区。商朝建立后,湖北即纳入商的版图。西周时期,湖北境内已出现诸多小国,春秋战国时期,南方诸国逐渐统一于楚。 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后,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湖北大部属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属汉中、南阳、长沙、黔中和九江郡,并置若干县。 &&&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湖北大部属荆州刺史部,东汉(25-220年)沿置南郡、南阳郡、江夏郡以及汉中郡、庐江郡等。 &&& 三国(220-280年)时期,魏、蜀、吴争夺荆州,后魏、吴分置江夏郡、武昌郡、南郡、宜都郡、建平郡、武陵郡、长沙郡、襄阳郡、南阳郡、南乡郡、义阳郡、魏兴郡、新城郡、上庸郡等。 &&& 两晋(265-420年)时期,湖北大部分仍属荆州之江夏、襄阳、南郡、建平、宜都、义阳、南乡、南阳、上庸、新城以及南平、长沙、天门、武陵、魏兴等郡,开始侨置州、郡、县。南北朝(420-589年)时期,湖北主要属南朝范围,仍设州、郡、县,侨置州、郡、县增多,变更频繁,建制紊乱。 &&& 隋朝(581-618年)统一全国后,先撤消侨置州、郡、县,隋大业三年又行恢复。今湖北除西北部分和东部一隅外,绝大部分属荆州,统领南郡、夷陵、竞陵、沔阳、清江、襄阳、舂陵、汉江、安陆、永安、江夏等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称鄂州,治江夏,后来鄂州又成为治所。今湖北简称鄂即源于此。 &&& 唐代(618-906年)初,全国分为十道,后增至十五道。湖北西部为山南东道,东部为淮南道,东南部为江南西道,西南部为黔中道。改江夏治鄂州,并改京山、富水置郢州,另有襄州、随州、均州、房州、峡州、复州、全州和蕲州、安州、黄州以及沔州等十五州。后设山南东道节度使、荆南节度使、武昌节度使,分领各州。 &&&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湖北境内的襄、均、房、随、郢、复、安七州一直属于五代,黄、蕲、鄂三州初属吴,后属南唐;黄、蕲二州复又归后周。江陵地区的南平国(924-963年)建都江陵,据荆、归、峡三州;施州属蜀。 &&& 宋代(960-1127年)在湖北中部设荆湖北路(湖北之名始此),有鄂、复、峡、归诸州和江陵府、德安府以及荆门军、汉阳军等(辖县33个),占湖北大部分地区;北部设京西南路,有随、金、房、均、郢诸州和襄阳府以及光化军等(辖县19个);东部约以长江为界,北部属淮南西路,有蕲、黄二州(辖县5个),南部属江西南路,为兴国军(辖县3个);西部的施州属夔州路;鄂西南为羁縻州。 &&& 元代(年)在全国设3个中书省、11个行中书省。今湖北境内,长江以南属湖广行省(治江夏,今武汉市武昌),有武昌路、兴国路、汉阳路、与归州;长江以北属河南行省,有襄阳路、黄州路、蕲州路、中兴路、峡州路和安陆府、沔阳府及荆门州;西北部一隅属陕西行省,西部夔州路、羁縻州属四川行省。 &&& 明代(年)初,湖北属湖广行省。后分全国为十三个布政使司。今湖北全境基本属于湖广布政使司(治江夏,今武汉市武昌),有武昌府、汉阳府、黄州府、承天府、德安府、荆州府、襄阳府、郧阳府。 &&& 清代()初仍沿用明制。至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南为湖南布政使司;北为湖北布政使司,定为湖北省,省会武昌。是为湖北省建省之始,省名从此确立并沿用至今。湖北领武昌、汉阳、黄州、安陆、德安、荆州、襄阳、郧阳等8府,湖北省行政区域之概貌已经基本形成。至清末,湖北省共领武昌、汉阳、安陆、襄阳、郧阳、德安、黄州、荆州、宜昌、施南等10府和荆门直隶州、鹤峰直隶厅共60县、6散州、1散厅。 &&& 民国年间,湖北省总体区划变化不大。1912年,废除府、州、厅建制,重新划分,省下设道、县两级政区;1927年,废除道一级建制,实行省、县两级行政区;1932年于省、县之间增设行政督查区;至1949年,湖北省共设1市(武昌市,汉口市为国民政府直辖)、8行政督察区、69县。另,汉口有时为省辖市,有时为特别市。 &&& 自192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建立过许多革命政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立过黄安农民政权,扩建为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苏维埃五县联县政府,后改为湘鄂西苏维埃政府、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抗日战争时期的1941年4月,成立鄂豫边区行政公署,1945年10月至1946年6月,扩大成立为中原解放区行政公署。1946年8月至1947年5月,在鄂西北先后建立过5个地区。1947年底,分别成立江汉行政公署和鄂豫行政公署。 &&&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行政区划进行过一系列变化调整。至1990年,湖北省管辖6地区:黄冈地区、孝感地区、咸宁地区、荆州地区、宜昌地区、郧阳地区;1自治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8省辖市: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沙市市、宜昌市、襄樊市、荆门市、鄂州市,22个县级市,46县,2自治县,1林区。今湖北省有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38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其中3个省直管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 【湖北历史简介】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位居华中腹地,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湖北郧县等地考古发现远古时代郧阳人、长阳人的化石表明,早在七八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湖北早期文化的代表是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遗址,这里出土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其中的蛋壳彩陶、壶形器和带谷壳的红烧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反映出当时农耕、水利、渔猎、手工业、纺织业已经发展到相当的程度,是楚文化发展的源头。夏王朝时期,夏文化的影响已经到达长江之滨,至商朝,湖北已纳入其版图。武汉市北盘龙城商代中期城址的发掘和省内许多地区商代铜器的出土,说明商代势力已经远播到湖北汉水流域和长江南北。 &&& 西周时期,湖北境内出现楚国为代表的诸多小国,这些小国后均被楚国所吞灭。东周时期,楚国以荆楚为基础逐渐壮大起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国力进一步强盛,势力所及,东达吴越、齐鲁之境,北至陈卫郑宋等中原腹地,南达湖南,横跨江淮,形成霸业,威服华夏。楚国社会经济大步发展,铜器生产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铁器生产得到改善和推广,丝织、刺绣、髹漆、采矿、水陆交通、城市建设、商品交易等各行各业欣欣向荣。精神文化方面的成就更是异常突出,从哲学到文学,产生了老子、庄子、屈原,历经800年,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楚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秦汉时期,荆楚地区人民以农业生产为主,利用江河湖泊纵横、沼泽密布、气候温湿、雨量充沛的自然条件发展林牧渔业,手工业、商业也比较发达,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医学、数学等科技、学术文化事业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发端于荆楚大地的绿林军农民起义,为推翻新莽政权建立了丰功伟绩。 &&&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分割荆州,在湖北境内发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战。由于战乱连年不息,北方流民大量迁入,随着农业发展需要,江汉平原水利事业得到发展迅速,经济作物和渔牧业也十分兴盛。武昌(今鄂州)、江陵、襄阳、夏口(今武昌)等城市的兴起与便利的水陆交通则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 唐代,荆襄鄂地区农业生产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成为全国著名的粮食产区之一。茶叶、柑橘等经济作物的生产与贸易得到空前发展,制漆业为全国之冠,麻丝织、竹编天下闻名。经济发展带来文化的兴盛,出现了一批著名诗人、学者如孟浩然、皮日休、岑参、陆羽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游历荆楚留下了大量瑰丽诗篇。 &&& 宋元时期,湖北农业经济曲折发展,城市经济与商品贸易比较活跃,教育事业蓬勃兴起;医学、文化、学术领域取得诸多成就,产生了著名的书法家米芾。 &&& 明代,湖北农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明中叶,汉口、沙市等城市迅速崛起,交通运输与转口贸易十分发达。明末,以李自成、张献忠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席卷湖北,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 清代,湖北政区正式形成。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湖北的农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棉花种植与纺织印染业兴起,经济比较发达。以商业贸易带动手工业发展,汉口、沙市、宜昌等城市经济发展迅猛,带动了整个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势力的扩张,汉口、宜昌、沙市相继开埠,湖北逐步沦为半殖民地,湖北的资源和农副土特产品被大量掠夺,地方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交通、金融、财政等重要领域被外控制,民族灾难日趋深重,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晚清时期,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洋务运动全面展开,湖北创办了一大批近代企业,推动了湖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洋务运动和新式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湖北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革命思想,聚集革命力量。日在武昌爆发了辛亥革命,率先敲响了满清封建王朝的丧钟。 &&& 民国时期,湖北经历了军阀混战、江城五四运动风暴,于1920年成立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湖北出现了新民主主义的曙光。1923年2月汉口爆发了著名的&二七&江岸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颠峰。大革命时期,武汉和湖北地区工农革命运动高涨,一度作为国民政府首都,成为大革命的中心。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湖北各地举行秋收暴动,建立了鄂豫边、湘鄂西等苏维埃政权。抗日战争爆发后,武汉又成为抗战首都。著名的武汉大会战和抗日民主根据地发动的武装斗争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抗战胜利后,湖北经济濒于崩溃。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建立革命根据地。1949年湖北全境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湖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揭开了湖北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湖北经历了3年的国民经济恢复,随后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开展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经历了&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恢复,湖北经济建设遭受到严重挫折,仍取得长足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其后,湖北克服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湖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改革进程,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把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落后的省份建设成一个以工业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一二三产业结构比较协调、交通发达、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科技教育文化水平较高、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欣欣向荣的新湖北。
人口与行政区划
【人口】 2006年底,湖北省总人口(指我省户籍人口及外省流入长期居住我省的人口)为6 050万人,常住人口为(居住本省半年以上人口)5 693万人。总人口与2005年相比,增加19万人,增长速度为0.32%,与年两次人口普查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0.95%相比,降低0.63个百分点,人口总量呈现持续低速增长的态势。总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 135.1万人,女性人口为2 914.9万人。全省平均每户人数为3.37人,人口密度为325人/平方公里。人口出生率为9.08&,人口死亡率为5.95&,自然增长率为3.13&,与2005年相比,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略有上升,人口出生率上升0.31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上升0.08个千分点,但仍稳定在较低水平。全省5 693万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为2 493.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43.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 199.5万人,占总人口的56.2%。与199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时的28.75%和40.22%相比,分别上升了15.05和3.58个百分点。 &&& 全省17个市、州的人口(公安户籍人口)分布情况是:武汉市818.8万,黄石市254.4万人,十堰市346.5万人,宜昌市400.2万人,襄樊市578.8万人,鄂州市106.7万人,荆门市294.9万人,孝感市514.6万人,荆州市647.1万人,黄冈市728.9万人,咸宁市281.8万人,随州市251.6万人,恩施州387.9万人,仙桃市148.4万人,潜江市100.0万人,天门市169.7万人,神农架林区7.9万人。 &&& 【行政区划】 截至2006年底,全省有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38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其中3个省直管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省辖市依次是武汉市、黄石市、襄樊市、荆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自治州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民族&宗教情况
【民族】 湖北省少数民族基本情况: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湖北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257.97万人,共有53个少数民族成份(缺乌兹别克族、德昂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4%。人口在万人以下、千人以上的民族有9个:壮族、白族、朝鲜族、畲族、彝族、藏族、瑶族、维吾尔族、布依族。人口在千人以下、百人以上的民族有10个:黎族、土族、京族、仡佬族、羌族、锡伯族、仫佬族、哈尼族、傣族、纳西族。百人以下的民族有28个:水族、东乡族、佤族、高山族、撒拉族、僳僳族、毛南族、哈萨克族、达斡尔族、塔吉克族、拉祜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独龙族、景颇族、普米族、赫哲族、布朗族、鄂伦春族、珞巴族、门巴族、裕固族、柯尔克孜族、怒族、保安族、塔塔尔族、阿昌族、基诺族。 &&& 湖北省是全国8个既有自治州又有自治县的省份之一。少数民族主要分布: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2万人)、宜昌市(43.5万人)、武汉市(5.4万人)、荆州市(3.3万人)、荆门市(1.5万人)和十堰市(1.3万人)。1个自治州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个自治县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全省散居少数民族聚居区有10个民族乡镇,即:钟祥市九里回族乡、洪湖市老湾回族乡、仙桃市沔城回族镇、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神农架下谷坪土家族乡、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宣恩县晓关侗族乡、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有11个民族村(居委会),即:郧县杨溪镇清凉寺沟回族村、襄樊市友谊街居委会、竹山县城关镇东门回族村、枣阳市顺城回族民族村、石首市槐树堤回民居委会、郧县南化镇马纵岭村、襄阳县双沟镇双北回族村、房县化龙镇长望回族村、丹江口市三官殿办事处马湾回族村、枝江市江口镇回族镇、鹤峰县三家台蒙古族村)。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区域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6。湖北少数民族呈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除土家、苗、侗族主要聚居在自治地方外,约有15万少数民族散居在全省各地,其中回族主要散居杂居在武汉、襄樊等大中城市以及鄂西北和江汉平原的一些乡镇。湖北民族地区均属武陵山区,是我国中西两个经济带的结合部,自然资源丰富,是湖北振兴崛起战略后方。湖北民族自治地方的10个县市,其中有9个属全国重点贫困县,有6个属全省特困县市,需要国家和省予以重点扶持。 &&& 【宗教】 湖北省宗教基本情况:湖北省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省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教俱全。全省有7个省级爱国宗教组织,即省佛教协会、道教协会、伊斯兰教协会、天主教爱国会、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基督教协会,有35个市、州、县成立了爱国宗教组织。全省正式开放宗教活动场所1 744处。受国务院宗教事务局的委托,开办了2所面向中南6省区招生的宗教院校,即天主教中南神哲学院、基督教中南神学院。经省政府批准,省佛教协会恢复重建了武昌佛学院。
2006气候及其主要特征
【概况】 2006年,湖北省属于明显的高温偏干年份。年平均气温比常年明显偏高且气温变化幅度大,多数气象站出现了1951年以来最高值。全年总降水量普遍偏少2-4成,时间分布不均匀。主要气象灾害有冬季冻害、春季寒潮大风、夏季高温干旱、局部暴雨及强对流引发的风雹灾害、秋季寒露风,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农业气象年景为平偏丰年景。 全年平均气温15.0-18.5℃,较常年偏高1.0℃以上,鄂东大部、江汉平原、鄂西南北部(三峡河谷)17.0-18.5℃,其他地区15.0-17.4℃,呈现东南高,西北、西南低的格局。气温显著偏高主要出现在3-8月、10-11月,尤其是3、10月气温异常偏高,大多数站比历年同期偏高2-3℃。 &&& 年降水量全省在605-1 463毫米之间,鄂东南889-1 463毫米、鄂东北818-1 068毫米、江汉平原897-1 227毫米、鄂西南753-1 234毫米、鄂西北605-761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鄂西南南部、鄂东东部偏少2-4成、其它地区偏少1-2成。 日照时数鄂西南1 329-1 865小时,其他地区1 404-2 802小时。与历年同期相比,西部偏多,东部分布不均,其中1、2、11月全省大部地区偏少50-100小时。春季全省日照偏多,夏季日照分布不均,鄂西大部地区偏多,中东部地区大部偏少。
主要天气气候时间及其影响
【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多次出现雨雪灾害】 2005年12月中上旬,冷空气活动频繁,湖北省大部温度比历史同期偏低1℃-2℃,空气干冷。月出现了6次大范围雨雪过程,分别是1月4至5日,18至20日,2月2至5日,8至9日,17至18日,27至28日。其中2月17至18日雨雪过程主要发生在鄂西南和鄂东北部分地区,1月18至20日,2月2至5日,8至9日,27至28日为全省性的雨雪天气过程。 &&& 2月2至5日,全省自西向东出现了中到大雪,局部暴雪,最大积雪深度为10厘米,强降雪位于宜昌、钟祥、红安一线;该过程使省内数条高速公路封闭,180个航班延误。其中,郧县部分农房倒塌,乡镇交通、通讯、电力中断,牲畜冻伤冻死,早春蔬菜育苗、农作物和经济作物遭受严重冻害。 &&& 2月26日至28日,受较强冷空气南下影响,全省自西向东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过程,全省86站(次)出现了积雪,其中有30站(次)积雪深度超过5厘米,有6站(次)超过10厘米,天门达20厘米,江汉平原局部还伴有雨凇、冰冻发生;此次雪灾涉及十堰、襄樊、孝感、黄冈、荆州、宜昌、潜江、仙桃的21个县(市)。 &&& 【春季风灾严重】 4月11日至12日,受地面强冷空气南下和中低层低涡等系统的共同影响,湖北省大部地区出现了入春以来最强大风、降温和降水天气。中东部地区27个县市出现了8-9级大风,省内瞬时最大风速(金沙)达到29.2米/秒,武昌最大瞬时风速达25米/秒。同时,全省大部地区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22个县市24小时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枝江、荆州分别达到110、100毫米,局部地区还出现了冰雹。 &&& 此次大风灾害维持时间(近24小时)和风力均为近年同期少见。本次风灾造成房屋倒塌、损坏,电力、通信线路中断,农作物被砸被冲,出现大面积倒伏,百年古树被连根拔起,河堤、渠道、塘堰等水利设施也受到不同程度损毁。 &&& 【春、夏局地降雨强度大,强对流引发灾害】 2006年春夏暴雨与强对流天气,使我省农作物、公共设施、人民生命财产等造成较严重的损失。 &&& 4月3至4日、8至9日和11至12日,受高空低槽和地面冷空气影响,湖北省大部地区出现三次明显的强对流天气过程,5月,受高空低槽和中低层切变线影响,全省共出现4次全省性降水过程,并伴有局地强对流天气,造成我省荆门、襄樊、仙桃等县市受灾。 && 7月3至6日、7至9日,全省先后出现两次较明显的大范围降水过程。21至22日鄂西北和鄂东北下了中到大雨,局部出现了暴雨、大暴雨。26至28日,受&格美&台风影响,我省中东部发生较强降水。降水缓解了旱情,但局地暴雨也引发一些地区的暴雨洪涝灾害。 &&& 8月受华北低槽和6号台风、8号台风倒槽影响,我省多次出现阵性降水过程,并伴发局地强对流天气。 &&& 9月7至8日,受高空低槽和中低层切变共同影响,我省发生明显降水过程。西部山区局地暴发山洪,8日凌晨2点30分,恩施州山洪暴发导致境内209国道部分地段垮塌,国家一级干线汉渝光缆中断,天然气管道损毁,官店镇遭受暴风雨袭击。 &&& 【梅雨期降水偏少3-7成,发生严重稻飞虱虫害】 5至10月全省气温偏高,降水异常偏少。其中,梅雨期降雨量偏少3-7成,梅雨特征不明显,出现中等偏重干旱。干旱开始时间早,结束时间晚,期间虽有多次降水过程,但只对部分地区旱情有所缓解,而没有完全解除,因而形成了全省各地旷日持久、此起彼伏的旱情。 &&& 干旱首先发生在鄂西北,然后逐渐向南向东扩展。5月15日开始,全省大部无明显透墒雨发生。6月中旬至7月上旬干旱最为严重。截至6月30日,全省28县市出现较为严重干旱。其中,鄂西北的郧县48天累计降水仅58.7毫米,江汉平原的荆门48天累计降水58.9毫米。由于持续的晴热高温天气,8月全省发生历史罕见的稻飞虱病虫害。 &&& 同时,由于受全省及上游地区干旱少雨影响,2006年7月以来长江主汛期出现异常枯水,汛期宜昌、沙市、武汉水位均降至100多年来的最低值,接近常年长江枯水季节水位,形成&汛期枯水&现象。 &&& 【秋热历史罕见】 10月1日至11月10日,全省降水偏少5-8成,气温偏高2-4℃,大部地区出现近50年以来气温最高值,武汉市(20.6℃)为1905年有气温记录以来同期最热。湖北省中东部地区入秋时间(10月12至18日)比常年偏晚约20天。异常秋热导致秋季雾早发、多发,武汉市空气质量下降,与秋热、秋燥有关的腹泻、皮肤干裂、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和干燥性鼻炎患者增多。物候出现异常、本应在明年四五月间开放的牡丹和杜梨花在中科院武汉植物所错季开放,高温少雨使湖北省东部地区油菜移栽推迟10天左右。(周芳)
2006湖北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概况】 200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省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生产总值7 497.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是1998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主要经济指标大多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全面超额完成,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 【农业】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新农村建设实现好的起步。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21.9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5.1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8.20万公顷,增加2.11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5.37万公顷,减少10.65万公顷。粮食总产量2 210.14万吨,比上年增产32.76万吨,增长1.5%;棉花总产量44.86万吨,增产7.36万吨,增长19.6%;油料产量279.75万吨,减产14.15万吨,下降4.8%。畜牧、水产业稳步增长,肉类总产量349.99万吨,比上年增长2.2%;水产品产量达到331.39万吨,增长4.1%,再创历史新高。全省全年造林面积16.23万公顷,比上年有所下降。林产品保持稳定增长,主要林产品如松脂、板栗产量分别增长了18.8%、9.3%,木材采伐量138.91万立方米,增长2.1%。二是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基本形成了粮食、棉花、油料、畜禽、水产、蔬菜、果茶、林特等八大优势产业和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新增种植业优质基地248万亩,畜禽养殖小区203个,&中国名牌农产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品牌480个。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5亿元和出口创汇过1 000万美元的龙头企业分别达到5家、12家和8家。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以&六改五通&(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改垃圾堆放,通路、通电、通水、通沼气、通信息)为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通村水泥(沥青)路2.3万公里,解决了5 155个行政村不通水泥(沥青)路的问题;新建户用沼气池25.2万口,120多万农户用上清洁能源,沼气普及率达到12%;解决了9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100%的行政村通电;推进&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新建和改造乡镇超市及村级农家店3 600家。 &&& 【工业】 工业经济增长加快,结构和效益继续改善。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 30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 231.18亿元,增长13.0%。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一是轻工业快速增长。轻工业完成增加值658.82亿元,增长24.6%;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 644.71亿元,增长18.7%,轻工业增速比重工业快5.9个百分点,轻重工业结构由2005年的27:73变为28.6:71.4。二是非国有工业增长强劲。国有企业增加值552.72亿元,增长10.0%;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和&三资&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 088.77亿元,14.40亿元和497.44亿元,分别增长23.7%,22.9%和24.7%。三是工业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0.77,比上年提高16.7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及增幅均为近几年来最好水平。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08.87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83.48亿元,增长23.3%。四是工业结构进一步改善,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钢铁、汽车、烟草等行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企业生产能力、利税水平大幅度上升。扎实推进&三个一百&建设,支柱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汽车、钢铁行业成为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和近千亿元的大行业;烟草行业实现利税达126.89亿元。积极实施&千亿元产业计划&,6个重点培育的产业中4个增加值增长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其中电子信息行业增长49.1%,汽车行业增长21.4%。全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68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9.6%。 &&& 【投资】 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 572.69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3 232.97亿元,增长2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12位,在中部地区居第3位;房地产开发投资564.76亿元,增长26.1%。国有经济投资1 473.7亿元,增长34.5%;集体经济投资110.7亿元,增长39.3%;城乡个体投资636.25亿元,增长32.6%;其他经济投资1 352.04亿元,增长19.2%。投资建设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地方投资、民间投资增长较快。地方项目完成投资2 997.60亿元,增长23.5%;民间投资完成1 084.86亿元,增长35.1%,比国有经济投资增幅高7.6个百分点。二是优势产业投资快速增长。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烟草工业完成投资分别为146.6亿元、89.4亿元和4.2亿元,增长19.4%、下降17%、增长35%。高新技术和装备工业投资力度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70.72亿元,增长28.7%;装备工业完成投资271.23亿元,增长11.5%。同时,高耗能工业投资得到有效控制。高耗能工业完成投资191.61亿元,增长16.8%,比工业投资平均增速低4.8个百分点,高耗能工业投资占全省工业投资的比重为15.6%,比上年下降了0.9个百分点。三是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建设进展顺利。全省69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63.93亿元,占城镇以上项目投资的20.5%。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 &&& 【消费】 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 41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 783.21亿元、餐饮业零售额455.73亿元,分别增长15.2%和17.6%。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一是农村消费增长加快。全省农村县及县以下消费品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首次突破1 000亿元大关,为1 016.42亿元,增长13.2%,增幅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城市实现零售额2 39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农村消费与城市消费的增长差距不断缩小,其中,2006年11月农村市场增幅超过了城市市场1.2个百分点,这是多年来没有过的现象。二是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汽车、住房、高端家电产品、通信产品等产品以及享受型、发展型商品正在持续成为市场消费的热点和闪光点。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统计看,吃、穿、用的商品类销售均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汽车类增长77.4%,通讯器材类增长19.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2.1%,木材及制品类增长14.5%,家具类增长20.7%,金属材料类增长25.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5.1%,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8.7%。消费结构升级正逐步成为推动湖北消费增长的最大动力。三是大的商业企业带动作用明显。麦德龙、沃尔玛、家乐福、群光、百安居、王府井、国美、苏宁等国内外大型零售连锁企业的入驻湖北,以及省内大的商业集团在市场竞争中的不断发展壮大,消费品市场发展格局正在逐步改变,大中型商业企业已逐渐成为湖北消费品市场的主导力量。 &&& 【体制改革】 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入推进。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省财政筹措3.5亿元资金,对改革后的乡镇和重点贫困村村级组织运行及活动场所建设给予补助,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正在形成,精简分流财政供养人员5.2万人,减幅42.6%;乡镇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建立,有7.3万人退出事业编制管理。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纳入&三个一批&的50户大型国有企业基本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任务;省直部门与所办工商企业脱钩改制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全面推进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改革,公开的财政专项资金从2005年的17项增加到53项;编制政务公开范围扩大到除涉密机构以外的所有纳入编制管理的部门、单位及其人员。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等各项改革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 【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一是利用外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60个,其中总投资在1 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82家。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及其他投资30.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4.49亿美元,增长12.1%;外商其他投资6.35亿美元,下降7.3%。二是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达到1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1%。其中,出口62.59亿美元,增长40.6%;进口54.79亿美元,增长18.0%。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三是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加强。国外经济合作业务完成营业额4.11亿美元,新签合同额6.37亿美元,分别增长29.1%和77.2%。截止2006年年底,全省经商务部批准仍在运营或即将开业的境外非贸易型企业82家,总投资额2.36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2.15亿美元。 &&& 【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全年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69.82亿元,比上年增长25.6%。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工商税收321.11亿元,增长22%。全年财政支出1 029.13亿元,比上年增长32.9%。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 570.97亿元,比年初增加1 349.09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 103.43亿元,增加637.87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 430.44亿元,比年初增加780.7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 527.20亿元,增加122.66亿元;中长期贷款3 363.10亿元,增加597.92亿元。 &&& 【社会事业】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加快发展。一是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778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14项,应用技术成果737项,软科学成果27项。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5 327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4.49亿元。全省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9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占生产总值的1.24%。全年安排&863&计划项目148项,经费1.64亿元,&973&计划项目6项,经费5 250.5万元。争取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15个,项目总投资38.34亿元,安排国家资金0.51亿元,银行贷款11.43亿元。二是全省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义务教育稳步发展。筹措2.6亿元资金,将农村学生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扩大到了151万人。年末全省幼儿园在园幼儿64.22万人;小学在校生391.33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301.08万人;高中教育继续发展。普通高中招生45.55万人,在校生134.77万人,毕业生41.07万人;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6.92万人,在校生79.95万人,毕业生16.86万人。高等教育进一步得到发展。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4.39万人,在校生109.23万人,毕业生26.26万人;研究生招生2.8万人,在校研究生7.59万人,毕业生2.35万人。三是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各项社会事业欣欣向荣,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精神产品。2006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8个,文化馆108个,公共图书馆102个,博物馆92个,电影放映管理机构93个。广播电台11座,电视台12座,有线电视用户576.26万户。全年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18.44亿份,各类期刊2.08亿册,图书2.01亿册(张)。四是各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全省共有卫生机构10 052个,卫生技术人员21.8万人,病床床位14.24万张;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30个,卫生技术人员1.0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继续稳步推进,试点县市达到52个,参合农民达1 588万人。市州县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艾滋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取得新的进展。五是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取得新佳绩。2006年全省运动健儿在国际比赛中共获得27枚金牌、4枚银牌和5枚铜牌。在全国比赛中,有5人夺得第一名,5人夺得第二名,4人夺得第三名。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5.53亿元,列全国第8位。六是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2006年全省继续保持低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3&。年末全省户籍总人口为6 050万人(包括本省户籍人口和在本省常住半年以上的外省户籍人口)。长江干流水质总体较好,14个监测断面的水质为Ⅰ&Ⅲ类的占92.9%,为Ⅳ类的占7.1%。与上年相比,长江水质总体无明显变化。全省17个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中,达到一级、二级标准的城市占64.7%。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进一步加强。全省已发现矿种138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89种。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3处。全省自然保护区达到62个,其中国家级生态示范区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7个。 &&& 【人民生活】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 803元,比上年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3 419.35元,增长10.3%。二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比上年增加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社会保障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50.6万人,比上年增加45.3万人,其中:在职职工630.6万人,离退休人员22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93.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562.6万人,增加60.6万人。年末全省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207万人,100%实现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年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1.6万人;全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42.4万人。农村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2006年,全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2万人,农村特困救济对象108.4万人。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省各类社会福利收养床位18.7万张,收养16.7万人,城镇社区服务设施6 995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6.57亿元。(孙军)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古代地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