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算是近似平面构成黑白图中的黑白对比构成吗?

论平面构成在艺术设计当中的应用-牛bb文章网
论平面构成在艺术设计当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
摘要:平面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在我国发展起来的,只有学好平面构成才能在未来的艺术设计当中合理应用。在平面构成课程中我们要学会平面构成的基础法则: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还有黑白灰关系,合理运用于这些基本的法则在到我们的设计中,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提升我们的审美。关键词:平面构成;形式法则;应用;重要性;艺术设计1平面构成在艺术设计当中的重要性平面构成来源于1919年的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最初起源是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荷兰风格派运动,随着包豪斯设计学院的逐渐发展并结合了现代设计理念,形成了现代的平面构成的雏形。在包豪斯的基础教学中是以抽象的图形和色彩、材料和肌理等元素的形态构成作为研究对象,更加主张工艺技术与艺术和谐统一,随着包豪斯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现代的平面构成,包豪斯的这种设计理念的发展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统称三大构成,平面构成是学习一切构成的基础,也是学习艺术设计当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平面构成适用于任何的艺术设计,特别是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建筑设计等,应用之广泛,平面构成也会随着专业方向的不同在设计风格上和运用细节上有所差别,所以学习平面构成是非常重要的。2平面构成的艺术法则1.1对比与统一平面构成的造型元素是点、线、面的综合运用,任何画面的组构的基本单位都可以是点、线、面的不同形态,都是点、线、面的变形而得来的,不同的组合可以创造出千万种丰富多彩的设计作品。当然在平面构成的法则中,对比与统一是我们研究的首要法则。世界万物的任何形态都存在对比与统一,在我们艺术设计当中对比与统一应用非常广泛。黑与白的对比,大与小的对比,刚与柔的对比等等,任何一幅作品更是要有对比才有趣味和美感,有统一才有和谐,所以在一幅作品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变化与冲突的关系,是合理组织好画面的问题。一个单独的字符或者元素是不能够丰富一幅作品的,要想作品有内涵,它的构成元素是肯定要丰富,丰富不代表元素的多、繁,而在于它的构成中内涵的丰富性,对比与统一就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在矛盾中寻求和谐,在对比中找到统一,形式的丰富更是胜过各种元素的累加。1.2对称与均衡对称是最初的美的法则,欧洲的景观园林设计在中世纪的时候几乎全部是用的对称的法则,人体就是对称形态当中对称的代表,以人的身体中线为对称轴,人的耳朵、鼻子、眼睛、双手、双脚全部都是对称关系。平面构成中的对称就是指中心线的两侧的形态在位置大小上的对应。平面构成的对称的概念是区别与数学上的绝对对称,因为在平面构成中对称是一种概念性的,它是可以相对对称的。从古代中国的原始纹样开始研究,我们以前的很多原始纹样都是对称的,所以对称的美是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如果说对称是有概念的,那么均衡则是一种视觉上的平衡,它是一个艺术上的审美意识,更是一种主观的情感表达。在一个画面中,画面的左右均衡,上下均衡都是可以在画面当中体现的,出现画面的协调性不统一就可以通过对称与均衡来改变我们的画面效果。1.3节奏与韵律节奏来源于诗歌和音乐,它是不同强弱、长短的声音有规律交替出现的现象。韵律就是跳动的音符,是声音演奏和谐的标志。节奏与韵律是非理性的,是每一个审美者在设计作品时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和感受的表达。由于节奏与韵律是感性的表达,所以无法界定他的具体运用法则,但是我们就是要增加自己的审美意识,不断完善自己的艺术修养,用我们对艺术设计的敏感度来提高我们的节奏和韵律的把握,把这些这种精致的审美意识运用到我们的艺术设计当中。1.4黑白灰关系任何一个画面都是黑白灰关系的组合,在平面构成中黑白灰关系不仅仅是明度的简单对比,它是一个甚至是一个元素以上参与构成在画面上产生的黑白灰关系。黑白灰关系可以用元素的大小、位置的变换、排列的分布来体现出来。注重黑白灰关系在平面构成中的运用可以增加画面感,丰富画面的表现,是平面构成中要注意的重点。3平面构成在艺术设计当中的应用3.1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当中的应用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当中应用的是最多的,我们设计的海报,书籍装帧,版式设计等等。在应用性平面设计作品中,都是平面构成的几大形式法则的综合运用。我们在巧妙设计我们的版式设计中,对平衡、节奏、对比以及黑白灰关系进行理性而巧妙的安排控制,有了完美的构成关系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我们在板式设计中对于版式的疏密、大小、位置都是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我们要注意应用我们四大法则在作品当中的体现,设计出好的作品。3.2平面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的应用所有的设计是相通的,平面构成在环境艺术当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室内设计当中的电视墙的设计,我们景观园林设计当中的地面铺装等等,都是运用了平面设计的法则。平面构成是点、线、面三种元素的综合设计,那么在我们的环境艺术当中,可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因此我们要学会综合运用我们的设计法则,对比与统一,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黑白灰关系,注意把握画面的疏密、大小、位置等,合理布置我们的设计元素,合理应用到我们的设计中,充分体现设计的美感。4小结平面构成是学习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更是学习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基础,由于平面构成是广泛性,因此我们要加强平面构成的学习,在设计中提倡多元素参与设计,多种形式并存,在设计的广阔领域里,运用我们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创新我们设计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的高品位精神文化和物质需求。参考文献:[1] 刘春明.平面构成[M].四川美术出版社,2009.[2] 张鸿博,明兰.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快速发布设计需求着急设计不用愁&&十秒响应&最快60分钟完稿急速设计
相关“对比构成”9 张图片
相关素材红动创办于2005年,老品牌值得信赖
在线客服 :
客服热线 :咨询电话 周一至周日:8:30-22:30(12:00-13:00及法定假日除外)服务咨询周一至周日:8:30-22:30(12:00-13:00及法定假日除外)意见反馈您的意见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09-0609-1809-1309-05
01-1302-0102-1902-24
◇本站云标签
◇热点推荐你没意识到身边的平面构成(五)调和与对比 - 为程序员服务
你没意识到身边的平面构成(五)调和与对比
在造型的基础能力中,对平衡的感觉非常重要,这正是支持构图组合的基础性能力。优异的平衡感觉对造型家是极其重要的。
使用对称性构图是最容易得出平衡的方法,但显得并不高明。蒙德里安十分厌恶对称性或数学规则性,并完全按自己的感觉,把造型材料自由地组合于画面上。
△对称性平衡,较易构建。但也因此而比较容易“没有设计感”。
△有重点,有方向,不对称的平衡,更容易有形式感。往往也更难把握。在设计中,也是个需要不断调整感受的过程。
在平衡之中,相对于单纯调和型的静态平衡,为形成动态平衡,则必须在画面中制造某些“变化”。在“变化”中有许多方法与种类,其中最为强烈的方法则是对比。
所谓对比,其目的是使性质相反的因素产生对比,进而造成紧张感。所谓“具有相反性质的因素”有时是指形态,有时是指色彩或质感,甚至是指大小或组合,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其目的是把异质因素组合起来,造成极端不同的状况,或以某些方法在多种造型材料之间造型差异极大的对比效果。
△想要显露出来的信息,都可以使用对比以突出。但要小心对比的数量,对比过多的话,就等于没有对比了。
对比,由于它具有极大的刺激性,无疑是引起快感的重要因素。但是,各种造型材料如果全是零零散散地各行其是的话,那么从整体看来,便无法感觉到高层次的美感。此时,便需要某种足以统一画面全局的东西。有机地保持“变化”与“统一”,呈现充满生机的状态,才能获得高层次的审美快感。美学上所谓的“多样的统一”便是对此而言。
△统一与平衡是有差别的。平衡在于画面的稳定,而统一则在于元素的合理。一个作品里,如果出现过多不合理的元素就会强化统一感。最基本的,所有的元素在作品里都应该让人感觉自然。
从前画坛对于对称形的嫌弃倾向如今业已消失。对称形已根据需要而被方方面面使用。在几何艺术的领域里,为使几何学结构合于画面之中,常常使用对称形。对称形适于表现明快统一,井然有序,明确坚实,严肃神秘的画面。
按照渥尔夫的《对称》一书说来,对称的基本操作包括了“平移”、“镜像反射”、“回转”、“扩大或缩小”四者。如再加上它们互联同时使用,那么操作的种类将多达十余种。
平移也可称之为“并进”。形状不改变方向,只是保持原状地移动位置,十分明确而井然有序。
△既然是最简单的形状,但排列开了,因其内在的联系,也能够具备形式感。相同的重复方法,稍作变化就能得出很好的效果。
平面图形的“回转”操作,有两种方法可供使用。其一是在同一平面的回转,其二是在空间中划出立体形回转。后者的180°回转,与“镜像反射”操作相等。花瓣的配列多半兼有“回转”与“镜像反射”的双重操作。
△人们看到图形时,会自动寻找其规律。有规律而又需要略作思考的手法,能够十分有效地吸引眼光。
△镜像反射是生活中所最常见的对称形式,自然也是人类所最熟悉的。设计中保证一个形式的存在,即使是最简单的,也能产生设计感。
通过形的“扩大或缩小”,使对称的种类随之激增,并由于加上此操作而产生了动态感觉。
在造型上,有一种虽不完全对称,但大致上仍可称之为对称的形体,或者在对称之中只有小部分地打破了平衡。这种情况熊掌是在相当整齐端正的整体中,即使是微量地,却是故意掺进一些“变异”造成一些变化。
△亚对称也依然具有数学的规律之美。
平面设计的个人点评
原文地址:, 感谢原作者分享。
您可能感兴趣的代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近似平面构成黑白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