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弥小熊维尼衣服真假之分是什么样的

请问沙弥(沙弥尼)与比丘(比丘尼)的区别
主题: 请问沙弥(沙弥尼)与比丘(比丘尼)的区别 &(阅读 5569 次)
0 会员 以及 1 访客 正在阅读本主题.
于: 七月 12, :04 下午 »
顶礼上师三宝!末学的问题如题。恳请各位解答!多谢! 阿弥陀佛!
帖子: 4854
« 回复 #1 于: 七月 12, :50 下午 »
怎么,在家人想了解出家人的戒律?这个是被禁止的。
帖子: 10469
« 回复 #2 于: 七月 12, :28 下午 »
此为所受戒律的区别。如楼上道友所说,在家居士除非已发心出家或确定自己决不会生邪见,否则禁止阅读出家人的戒律。
« 回复 #3 于: 七月 12, :27 下午 »
抱歉,可能末学没有说清楚,引起了师兄的误会。不是想了解出家人的戒律,而是共修时,提到“沙弥”、“比丘”等名词,有道友询问沙弥与比丘的区别(大家不明白,都是出家人,怎么分为沙弥、比丘以及沙弥尼、比丘尼)。有的观点认为:是所受戒律的区别(沙弥受十条戒律,比丘受几百条戒律),但还听到网上有说法“满二十岁出家,受比丘戒;不满20岁出家,受沙弥戒……”,所以我们不知道二者是按年龄还是按戒律区别,还是出家首先为沙弥,若干年后,再经过一定程序或受戒律成为比丘?
« 最后编辑时间: 七月 12, :21 下午 作者 大连无明 »
« 回复 #4 于: 七月 12, :05 下午 »
按受的何种戒律来区别,有的一辈子都只是沙弥或沙弥尼
帖子: 5921
« 回复 #5 于: 七月 12, :26 下午 »
即使是老年的时候出家,一般也是先受沙弥戒。满二十岁的说法应该是说自幼出家的沙弥要满了二十岁之后才能受比丘戒,并非说居士满二十岁以后出家的受比丘戒。
喇嘛钦!……
帖子: 10469
« 回复 #6 于: 七月 12, :24 下午 »
有各种情况,但所受是沙弥戒还是比丘戒是决定其是沙弥还是比丘的关键。
« 回复 #7 于: 七月 13, :49 上午 »
多谢辅导员法师和各位师兄慈悲解答。阿弥陀佛!
0 && this.options[this.selectedIndex].value) window.location.href = smf_scripturl + this.options[this.selectedIndex].value.substr(smf_scripturl.indexOf('?') == -1 || this.options[this.selectedIndex].value.substr(0, 1) != '?' ? 0 : 1);">
请选择一个目的地:
-----------------------------
-----------------------------
=> 意见建议区
-----------------------------
-----------------------------
=> 分类查询区
=> 基础课程
===> 亲友书
===> 佛子行三十七颂
===> 二规教言论
=> 入菩萨行论学习专区
=> 净土法门学习专区
===> 阿弥陀佛修法
=>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 五部大论学习专区
===> 因明论学习专区
-----------------------------
-----------------------------
=> 智悲讲堂
=> 网络共修小组组织区
===> 组长交流区
===> 加行组
===> 净土组
===> 闻思A组
===> 闻思B组
===> 2011年7月新班组织区
=====> 加行新班
=====> 净土新班
=====> 闻思B组新班
===> 2011年12月新班组织区
=====> 2011年12月加行组新班
=====> 2011年12月净土组新班
=====> 2011年12月闻思B组新班
-----------------------------
-----------------------------
=> 综合交流区
=> 慈慧之家
-----------------------------
-----------------------------
===> 学会共修小组组织区
=====> 欧洲小组
=======> 欧洲组2011年12月新班-入行论组
=======> 欧洲组2012年12月新班组织区
=======> 欧洲组2013年6月新班
=======> 欧洲组2012年12月新班-加行组
=======> 欧洲组2012年12月新班-入行论组
=====> 美国小组
=======> 地方组
=========> 西雅图小组
=========> 洛杉矶小组
=========> 北加州San Jose组(2012-6月预科班-入行论组)
=======> 网络组
=========> 基础课程
=========> 前行
=========> 净土
=========> 闻思A
=========> 闻思B《入行论》
=========> 2011年12月净土班
=========> 2012-6月预科班-加行组
=======> 英语研讨班
=====> 大洋洲小组
=======> 新西兰小组
=======> 澳洲菩提学会网络共修组
论坛所讨论的话题和语言不代表本站立场沙弥尼是什么意思_沙弥尼在线翻译_沙弥尼什么意思_沙弥尼的意思_沙弥尼的翻译_英语单词大全_911查询
沙弥尼是什么意思
输入英文单词或中文词语查询其翻译,例如
沙弥尼是什么意思 沙弥尼在线翻译 沙弥尼什么意思 沙弥尼的意思 沙弥尼的翻译 沙弥尼的解释 沙弥尼的发音 沙弥尼的同义词
沙弥尼沙弥尼 网络解释1. novice nun& & 437.Gyalwa Gotsang 嘉华格桑 | 438.novice nun 沙弥尼 | 439.Indrabhuti 因扎菩提2. saama.nerii& & 沙彌 saama.nera 15,74,82 | 沙彌尼 saama.nerii 15,82 | 沙麻 saamaa 183沙弥尼 网络例句1. Today I will give Dharma names to those of you who have received the Shramanera precepts. & &我今天给你们几个受沙弥、沙弥尼戒的人,起出一个字。2. I never had sufficient good roots to get to know the Master personally, but when our group of Shramaneras and Shramanerikas left the home life in October, 1994, at Long Beach Sagely Monastery, we were fortunate enough to have him preside over the ceremonies. & &上人工作的范畴是很广大的,他在东西方的弟子就有几十万,我自叹善根不足,没有缘份亲近上人,但是在去年十月,我们在长堤圣寺剃度出家时的沙弥及沙弥尼们,十分幸运有上人在座主持剃度大典。沙弥尼是什么意思,沙弥尼在线翻译,沙弥尼什么意思,沙弥尼的意思,沙弥尼的翻译,沙弥尼的解释,沙弥尼的发音,沙弥尼的同义词,沙弥尼的反义词,沙弥尼的例句,沙弥尼的相关词组,沙弥尼意思是什么,沙弥尼怎么翻译,单词沙弥尼是什么意思常用英语教材考试英语单词大全 (7本教材)
出国英语单词大全 (5本教材)
大学英语单词大全 (13本教材)
高中英语单词大全 (6本教材)
初中英语单词大全 (13本教材)
小学英语单词大全 (33本教材)
别人正在查
911查询 全部查询 网址:
(共20个)占卜求签
(共17个)民俗文化
(共16个)交通出行
(共10个)学习应用
(共26个)休闲娱乐
(共10个)站长工具
(共9个)身体健康
&2016  京ICP备号-6 京公网安备30 沙弥、沙弥尼是受具足戒的基础 --宗宙上师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沙弥、沙弥尼是受具足戒的基础
出家众有五种,比丘、比丘尼讲了,还有“沙弥、沙弥尼”,要“终身具十戒”,终身受十条戒。就是八关斋戒的八条,把里边第六“香花鬘涂身歌舞娼伎等”分两条,再加上一条不捉持金银宝物,就是沙弥、沙弥尼的十戒。“著染衣舍俗,为具足之基”,沙弥是出家众,穿的衣服也是染的,就是袈裟色的衣,不能著鲜的衣。出家人不能穿鲜颜色的衣。五大鲜色,青黄赤白黑,鲜红、鲜黄、鲜白、鲜黑,乃至正黄、正红等等,都不能穿。黑是外道服,白是白衣服。出家人要著染(坏色)衣,就是不鲜的色。我们四分律部是袈裟色,就是树皮色。锡兰、缅甸、斯里兰卡的铜鍱部跟我们的昙无德部是最相近的,都是上座部,所以衣服的颜色也差不多。一切有部是紫色。所以说部派不同,袈裟也不同。就像部队那样,空军的服装跟海军不一样,海军的跟陆军的又不一样,不能混淆;如果海军穿著陆军的衣服,上级就要干涉,不能乱穿,空军也不能穿海军的服装。受了四分律戒的比丘,除非进藏去学法,为了要合众,可以穿藏地的衣服。在汉地的僧团里边,一个人穿一个紫色的,那你是有心表现,故意诈现奇特相的情况就有了。大家都是一样的袈裟,而且你本来就是四分律戒的,何必要穿一个紫色的呢?四分律戒是要求穿这个衣服,这是正规的,不是什么奇异相,比丘的衣服跟在家人当然不一样,这是佛制定的,《梵网经》里有。那么你如果在这个僧团里面穿其他僧团的服装,那就是有嫌疑。目的也很明确嘛,你为什么要这样穿呢?你受的是四分律,人家也是四分律,都是四分律的僧团,你为什么要穿一个其他部的衣服?出发点就是可以打问号的,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为具足之基”,沙弥、沙弥尼,他的目的就是准备要受具足戒的。因为时间没到或者是年龄没到,那么还在锻炼的时候。等于说是团员,将来是要候补党员的。(节选《律海十门讲记-第五讲》)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重点推荐:普劝大众恭敬三宝之倡议
.cn/s/blog_9ecct6.html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沙弥尼可以看比丘尼戒本吗? - 弘善佛教网
当前位置: >
沙弥尼可以看比丘尼戒本吗?
发表时间:
作者:妙祥法师
  问题七、一尼众问:阿弥陀佛!师父慈悲,在黑龙江时候看到有一段开示,他老人家说,在美国万佛城,在头受戒之前,都把这些戒都背下来,才去给受戒的,有这一条。这和我们告清净的时候(诵尼戒时沙弥尼退出)念的好像有一点区别吧?我有时候就打,要按宣化上人这一条,(比丘尼戒本)好像我们也可以看一看嘛。只要你看了以后,不提僧人过,不提别人的过就可以了。  (编者注:提问的是一沙弥尼,问可不可以看比丘尼的戒本?)  这条在上是那么要求的,(众的戒条)受戒以后才能看戒,不受戒之前不能看戒。你比如说,像五戒了,那你可以提前背下来,那倒可以。  像,必须都得受完戒以后,、比丘尼戒,都得在受完戒之后才知道的,不能先知道的。知道以后,一个是犯盗(看)戒,另外对戒他也没有那种恭敬心。  这个我很有体会。我(以前)受戒的时候,也不知道菩萨戒讲的什么,也不知道比丘戒讲的是什么。但是,平时主要是按照五戒去做,而把五戒展开,在各个行为上都特别的加小心。比如说,饮食的问题,那是做的时候,吃饭那时候用碗,不用钵。我就是两个碗,一个碗装菜,一个碗装饭。吃饭的时候是次第吃,从这个(离我)最近的吃,一点点往前吃。那时我并不知道戒律上有一个次第食,但是平时就这么做。这两碗饭,拿过来装多少,我就吃多少,不再增加,也就够了。而且吃呢,也不挑食,一点点往前吃,遇到什么吃什么。实际上这些戒律,只要你严持五戒都可以做到的,就怕你不去严持。你不去严持,你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你在五戒如果下功夫,一样知道很多的戒律。  后来受戒以后,发现戒律有这么一条,自己生起了很多的欢喜,所以说这才是正确的。如果你提前知道了戒律,你再去做,都是被动性的。如果你知道五戒,自己把它展开了,去严持去做,你就有一个主动性在那儿。虽然做得不圆满,但你的主动性已经培养出来了。也就是说开发了你的,守戒的能力已经提高了。你再受戒的话,马上就容易能守住。否则光看戒条,虽然你暂时的守住了,但是那是戒条要求的,并不是从你自心所生起来的,而且你也没有守戒的能力。应该是在五戒的基础上把它展开。自己在五戒上去严格要求自己,培养成一个有守戒的能力,有发现自己毛病的能力。这样的话,你守戒才能守得好。  以后一旦受了戒了,你都能毫不畏惧的去把戒守好,甚至舍掉去。如果你要是平时,在受戒之前,对五戒没有那么认真,可能放纵自己,很随便。就是给你受戒了,也很快就破戒了。这也是我们现在受戒一个大的隐患,也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现在受戒的人多,守戒的人少,为什么?就是在五戒上不下功夫。看着五戒就是五条,实际一展开是很多的。  你看五戒,比如说盗戒。盗戒包括很多啦,一草一木都不可以盗。我讲我的例子,原先在盖县茅蓬的时候,做居士时去割草。这个草是当地农民的山林。跟他打过招呼,他说:“你去割草吧,可以。”当时跟他讲的就是割草。在割草的同时,突然的有时候镰刀不注意就割下一个小松树,这小松树啊,也就是一多,在草里藏着看不见。这一镰刀下去,就把这个树割了。虽然是小,它终归是树,就是长得再细,它也是树,绝不是草。  (编者注:一: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张开后,两端间的长度。)  而当时,我跟这个居士说的是割草。这割树怎么办?那毫无条件的就得赔偿。那时候,你赔偿人家肯定不要。这个小树在农民来讲,和草是一回事,他有时候平等对待。没有办法,他怎么对待是他的事,作为我来讲,不能妄语。后来我就把这个树给拿出来,那时候有钱呐,拿两毛钱,拿草给它系那个树枝上,往旁边一放。不管是他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我必须赔偿。这就是五戒的不盗。你只有这么样做,等到一旦受戒的时候,不盗的戒律很多很多,但是看到这戒律,只能生起欢喜,没有恐惧。  如果你平时就犯盗,受了戒以后,你认为那个戒条,这也约束你,那也约束你。哪个都不自由,很快的时间就会犯戒的,甚至破戒,这是很危险的。所以说我们的基础是很重要的,不要小看了这个五戒。所以你没受戒之前,就先把自己的戒律守好。能做到多少就做到多少,绝不含糊,从五戒展开。不是说我受了大戒以后,我再去学戒,我去再守戒,不是这样。而是应该从五戒就开始,这才行。  还给大家讲个例子,原先有一个女居士,她从五台山受的菩萨戒,那时候我也是居士。她就问我,说:“我问你个问题,菩萨戒啊,我们受的戒条里有那么一条,‘不允许一个人独行\’。”她说这什么意思,这目的是干什么?她不知道。  那时候我刚学佛也就不长时间,我说:“佛是保护你,怕你出危险。”她一听:“啊,这明白了。”后来她就问我:“你怎么知道这个戒条这么解释?”我说:“我也不知道。反正你问,我就这么答的。”为什么能给她答出来,就是你要持戒了,如果严谨的话,不管是你将来受比丘戒,受菩萨戒,它都有息息相通的地方。并不一定你把戒条都背下来了,我就是学了戒,而是你现在能做到哪点,先做到哪点。因为戒的条数虽然很多,但终归一个目的,都是息息相通的,都是为清净心服务的。  明白这个道理,你再持戒,不管戒条多少,只要能够严持戒律,对戒律才能够圆融贯通。不是说我们受了比丘戒、菩萨戒,就到圆满了,而且我们应该展开,应该更多的戒律我们也能守住,这才是正确的。关键不是在戒条上,而是在我们的心里,是否能够对戒律生起了一个极大的信心,以生命来持戒,这样对戒律才能够真正的深入进去。  我们知道,菩萨戒讲,持戒的人,好的程度可以嘴上发光,在嘴里放光。这不是假的。我们平时持戒应该达到这个目的,这才叫持戒。但是这种持戒还只是很好的一种表现,更主要的还要持到什么程度呢?要有戒相,戒相生起。这里所说的“戒相”,不是指哪一条叫戒相,也不是说我能解出那个戒律的含意叫戒相。  什么是“戒相”呢?我的理解就是,戒在你心中是一体的,戒就是你,你就是戒。你和戒没有分割了,这叫戒相。有的人说,受(比丘、菩萨)戒以后,我严持戒律才会生起戒相,这不一定。有时候你持五戒,持得严谨,它也会生起戒相,也会口放光芒。所以我们不要轻视这个戒律的多少,而要在严持戒律上下功夫。也就是说,每一条戒律我都要把它圆满下来。这才为正确的。
本周阅读排行榜
本月阅读排行榜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弘善法德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Copyrights reserved&&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联系方式:中国?广东?汕头&&联系电话:2&&联系人:黄易&&邮箱:admin@gming.org&&联系QQ:&&工信部ICP备案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沙弥尼律仪要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