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作恶的前一句无心是什么来历

佛家对“有心行善,虽善不赏;无心作恶,虽恶不罚。”是什么看法?_百度知道
佛家对“有心行善,虽善不赏;无心作恶,虽恶不罚。”是什么看法?
这个时侯做了恶,还要计较这个人行善是否有心有预谋吗?是否以后也要有报应佛教不是讲究因果吗,也算作恶吗?那么行善了?就不算行善吗?我就是想做点善事,不太懂事?还有当人还是小孩的时候(10岁以下),这叫“有心行善”吗
susa8113 您的话太深奥了,能给我简单解释下吗?
提问者采纳
即无即有,从有心到无心,判断善。佛家修行是一心向善,时有时无这是儒家学说,进而“所灭亦灭”修成道果,而不是只看现实的行为结果,有与无已经等无差别,再到“有无俱灭”、非首先要看其动机是否纯正,而不是佛家或道家的说法、恶与是。到了这个境界,也要因果循环中。小孩子的无意识行为也是阿赖耶识的种子造成的行为。它的意思是说
提问者评价
同时感谢 木绎和回答问题的人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6条回答
只要行善就是好事,只是福报没有无心的大。第二,但是因果还在,其福德不可思量。有心执着的行善也是善行,行善有善报 是福报,这叫“有心行善”算行善:心上没有还不算恶。金刚经云:若菩萨不住相布施。长大后能够忏悔。我就是想做点善事第一。因果丝毫不爽。随喜 善心善行。种下的因还是会起现行、念佛可消业
心外无法啊。 善恶,因果。。。在心外么? 若在心外,那让我来说这句话吧:是名外道。佛法有句话叫:心外取法,是名外道。你的问题有个你自己默认的前提:善恶因果实有实物。这问题,其实并不能把你说明白了,但你的问题是可以通过修行解决的,只怕你又不肯哪!
佛家讲思想精神会化为虚无的没有命根的东西,比如草木金石,所以不要太计较佛教的各种末节,思想,要学习它的本质——人的自性创造一切。
善恶因果论,是佛给人讲法时随顺人的心理而呈现出的一种思想。它不是第一义,跟它计较,你就不能够究竟圆满。
所以,有心无心,都不要称赞他(赏是称赞的意思,不是因果报应的意思),在事实上他如果产生了好的效益,自然会有好的果报,当然可以说他行善,只不过是有心行善总比无心行善主动一点,做好事成功的机会总大一点,因为无心只能撞大运了,运气好撞上做成好事,不好可能就无心地做了坏事。但是对于无心的人,我们只能告诉他这是坏的,不能过份责难(罚的意思),因为他已经将来会受报应。
总之,佛经这句话不是否认因果报应,只不过对于因果论不需要太较真,它...
我的理解,在小乘时,主要以行为的表相来决定是善或恶,到大乘时,一切都在心上安立,比如释迦牟尼佛往昔行菩萨道时,为救五百商人杀死黑矛强盗,此行使黑矛强盗免犯杀业。世尊表面上杀了人,但因此行为却圆满了很多劫的资粮。不知道我的解释好不好
有心行善 执着于我 只有福德
无缘功德无心所做 虽不是恶 但也成&过& 皆由愚痴无明所至 恶有恶因 过有过因 因果法则 丝毫不容情
随喜 susa8113 南无阿弥陀佛
佛家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的位置: >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下面一句是一个意思:
  【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
  这两句是连在一起的,我们就一起来讲。我们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犯过失这也不是个不正常的现象。为什么?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这些烦恼习气,累积到今天非常的深厚,这些习气让我们不知不觉的就犯过失。比如说刚才看到苏东坡居士,听到人家赞美他,他就很高兴,洋洋自得,听到人家批评他,他就很恼怒,这些都是习气。犯了过失其实并不怕,怕的是什么?不肯改,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真正我们说什么叫行善?改过就是行善,每天能够改一过,三年下来这个人也都将靠近圣贤了。当然犯过失有的是有心的,有的是无心的,过失的大小程度就因此而不同了。
  『无心非』就是他不是真正存心做这个过失,他是不小心,或者不警觉,这也是一种错。要知道,无心所做的过失,它都有因果,更何况如果是『有心非』。「有心非」就是我故意做的,故意做的那是什么?心里真正起一种贪、瞋,所以他造出一种极大的恶业出来,这种叫恶。无心所做的是因为痴,愚痴。所以贪瞋痴这个心,就是过失的根源。而做了过失、造了罪业总有因果报应,比如说一句话不慎出口伤人了,在他那边他就怀恨在心,怀恨在心将来他寻机会来报复。当他报复的时候就是果报现前的时候,有时候这种果报也很惨,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他对我这么怨恨。更何况人有三世,前生所造的这些恶业自己忘掉了,对方也可能忘掉了,但是两个人一见面,阿赖耶识,心田里头那种业习种子就现行,他的怨恨起现行他就会报复。所以,无心犯的过失都有因果,更何况有心犯过失,那种恶报就更惨烈了。
  犯了过失怎么办?犯了过失我们最关键有个态度,就是要懂得忏悔,下面讲的『过能改,归于无』。能够改过,这个过失改掉了,将来不再犯,就没有了。所以《菜根谭》就告诉我们一句话,「弥天罪过,都当不得一个悔字」。如果我们犯了过失懂得后悔,懂得忏悔,这种弥天的过失都可以补救。怕的是什么?他不肯改,他不以为自己是过失,还要什么?掩饰,文过饰非。怎么办?『倘揜饰,增一辜』,本来你可能是无心所做的过失,但是你不肯承认错误,这一掩饰,无心非都变成有心非,恶业就造得更重。「一辜」,辜就是过失,所以文过饰非的人都是薄福之人。
  圣人并不会因为自己有了过失,而觉得自己好像低人一等,不会,反而会觉得有过失不肯改,那是最可耻的,那叫什么?自暴自弃。圣人跟我们其实是平等,在心性上是无二无别,不只是世间的圣人,出世间的圣人,佛,跟我们也是无二无别的。所区别的是他把过失都改过来了,所以称圣、称佛。我们有了过失都不肯改,没有改过来,那就叫凡夫。你看《了凡四训》都提醒我们,「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ㄧ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就是如果你这一天你不知道自己有过失,非就是过失,那你等于什么?安于自是,自以为是,那叫自暴自弃,自甘堕落。
  谁不会有过失?谁都会有过失。老法师经常说,两种人他看不到过失,第一种成佛了,佛没有过失,他是完全究竟圆满的善现前。另外一种人,叫一阐提,一阐提就是断了善根的人,没救了,必定是堕地狱的。为什么?因为他满身的过失,他自己就看不出来,他认为自己没有过失,反而天天说人家过失,那种叫一阐提。所以我们关键是学《弟子规》要常常反省自己,我们有没有这个过失?如果我们也是这样子,那不也是成了一阐提吗?所以,「一日无过可改」,一日你看不到你的过失,那就「一日无步可进」,就是没有办法进步。
  《了凡四训》说,「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你看我们这世间人,聪明的人很多,资质很不错的人很多,为什么他这一生下来好像没有什么建树?道德学问也并不怎么样,马马虎虎,平平常常,为什么?就是「因循」二字耽搁了他一生。因循就是苟且一生,不肯努力向上,所以本来可以成为圣贤君子,他没有办法成就,这很可惜。特别是我们今天闻到圣教了,儒释道三教的经典我们都有机会学习到,假如当面错过,不肯用功,不肯学习,那就叫做甘于自是,就是自甘堕落,这种人是最可耻,最可怜。
  这里讲的有过失,别人说到我们过失,不仅要不掩饰,掩饰的话显得自己很虚伪,以后他不再说你过失了。他不再说你过失,不是说你没过失,而是他看你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他就是不说。为什么?你这个人没救,说你干嘛!你看过去章太炎他就不说袁世凯的过失,他看袁世凯这个人实在是个小人,不值得我说他的过失。做人做到这个样子,真的觉得这是一种耻辱。不单对我们的过失不能掩饰,甚至还要做到凡是有过失都要归于自己。有些过失不是自己做的,比如说我们团体的工作,一起做的工作,这个工作可能因一些条件不具足,它失败了,它不完美,这个时候我要怎么做?我要归过于己,「这个事情是因为我没做好,导致这个工作不能够顺利的进行,这是我的过失,我向大家道歉」,归过于己。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大德,他有这样的胸量,他自然在一个团体里就受人恭敬,他就成为领导。
  所以我们晓得,在一个单位里面做领导的人,要想想我们有没有做领导的心量?我们有没有做领导的修养?不能够一件工作不成功,责备你的下级,自己干干净净,一个过失都没有,那不可能的。起码你的过失在于你用错人了,你为什么用他来做这个工作?至少这条过失是归于你的。你看古代的圣王商汤,商朝的汤王,他就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看到所有的这些平民百姓,如果看到谁有过失,汤王会想到那个过失不是他的,是我自己的。有「罪己」的这种修养,所以才能使得他成为一代圣王。
  师父上人的老师雪公老人,当时他在台中教导大家,也开经学班,师父上人也是经学班的一位学员,在他门下学习经教。雪庐老人就非常重视德行的培养,有一次学生们因为可能讲学各方面没有认真努力,讲得不好,讲错了,向老师来请罪。拿着一个教鞭来到老师面前,跟老师说,「我们真正是没有好好用功,辜负了您老人家,我们犯了过失,向您老人家请罪,请老师用教鞭责打我们。」这个时候李老师看到这个情形,他一句话没有说,拿起教鞭就往自己身上打,在场的同学们看了之后都流眼泪。李老师就说,「是我自己没有教好,你们没有过失」。你看看雪公老人这种圣德,确实令我们非常的敬佩和感动。
  所以真正懂得过归于己,这是培养自己大德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其实人把过归于自己,别人看到好像吃亏了,其实没有吃亏。为什么?假如你真没有过,你把别人的过失归到自己,甚至被人嘲笑,被人辱骂,吃这个大亏。要知道吃亏是福,别人的讥嫌、别人的嘲笑正好帮我消业障,求之不得。每天还用去拜佛消业障?就在这个当下,业障就能够消掉,所以吃亏是福。过归于己,功归于人,一件事情做顺利了,事情办好,有功了,这时候要赞叹别人,这是你做得好,我都没有帮什么。这样子你跟大家合作,一定会受到大家的恭敬、受到大家的爱戴。
  这里就把第四章「信」学习完毕,「信」这章主要的目的是让我们养成诚信的品格。当人诚信到了极处的时候,他的这种品德修养就跟圣贤人一样。印光大师都讲,其实圣贤之道就两个字,非常简单,「诚」与「明」,就两个字,诚就是真诚,明就是他事事不迷,能够觉悟,这就是圣贤。从哪里修?从这些日用平常的小事,洒扫应对、待人接物,修自己的诚信之心。所以《弟子规》它的目标、它的宗旨就是培养圣贤。一个小孩在家里、在学校能够在这些德行上面扎下根,他长大以后确实就是圣贤人,就是正人君子。我们如果家里有小孩,要懂得要在德行上给他扎好根,扎了根之后将来教什么都好教。根没扎好,出去之后受社会的污染,将来就成为一个废人了。
  请看下面一章,第五章「泛爱众」。《弟子规》我们一开头就讲到它总共讲七桩事情,「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这里是「泛爱众」,下去还有「亲仁」和「学文」,总共七章,都是孔子在《论语》当中教诲自己的弟子。在前面的这些德行修养成熟以后,前面德行主要是修养自身,你看孝、悌、谨(恭谨)、诚信,都是养自己的厚德,这是自利。这一章「泛爱众」是利他,就是广泛的对大众要有仁爱。这个爱,这里讲的是泛爱,就是广大的爱,也就是说博爱。他的心量是很广阔的,决定不是指好像情人之间的那种爱,那是很小很小的爱,那个并不广大。甚至爱父母、爱兄长、爱家里的人,这种爱还是小爱,要把这种爱拓展开来。
中国·河南·郑州
弟子规文化网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若教有口便哑,且要无心作恶,中...
若教有口便哑,且要无心作恶,中间若没肚肠,外面任生棱角 (打一字)
发布时间: 13:42:04
若教有口便哑,且要无心作恶,中间若没肚肠,外面任生棱角 (打一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句无心的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