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故园兮觅韶华倾负

诗人和他的诗
诗人和他的诗
诗究竟是什么?有人说:对于男人,它是拽着七彩裙裾飘然而至的“魔女”;对于女人,它是刚健雄壮风流倜傥的“魔男”;那诱惑曾经使多少人为之倾迷。也有人说:它以出奇的意境,情境,使人的眼睛像在碧波里发现一朵婷艳的红莲;.又有人说:它以淳厚的真情,使人的心灵像被弹拨的琴弦,不由沉湎于情绪的跃动;还有人说:它以独到的见识,使人的认识如在夜的原野忽见远方一烛跳跃的火焰……
三年前的初冬,我与傅老师在偶然的机会相识,第二年春天,我幸运地获得傅老师赠送的《衔石集》。从我打开诗集的那一刻,就有非一口气读完不可的强烈感觉。其中的特有魅力和不可抗拒的感染力震撼了我,眼睛拨亮了,想象激活了,心旌摇动,心灵点燃,真象一个“魔男”一朵“红莲”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深深感到读诗悟其人,见人释其诗。傅老师的诗,铺满着厚厚的情,渗透着浓浓的爱,展示着无限的美,凝聚着饱满的气和神,他接纳天地浩然之气,挖掘和吸取中国诗词文化宝藏的深厚底蕴,大气内旋,神丰骨坚,外化为苍秀飘逸,灵动飞扬。既有磅礴挺俊的阳刚之气,又有涓涓山泉似的温柔之情,既象一个美丽风流的西方自由女神,又象一个含蓄多情的东方少女,塑造出自己独特的诗魂。艺术就是感情。(罗丹)诗之所以有魅力,是因为诗表现人类种种复杂而美丽的情感,离开了情,诗不仅会失去应有的魅力,也会失去生命的活力而枯死。文学巨匠的巴金先生说过:“我不是文学家,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祖国和人民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来表达我的无穷无尽的感情”“是朋友和友谊驱使我的写作欲望和激情”。傅老师是一个性格内向却又极富感情的人。他的诗中饱含着:
执著人生情;2.对生活的热情;3.对大自然的多情;4.对祖国大地,壮丽河山的钟情;5.对民族的深情;6.眷念的乡情;7.对先贤诗祖的敬仰崇拜之情;8.长思难报父母情;9.难忘恩师情;10.对亲人的温情;11.刻骨铭心的恋情;12.患难与共、风雨同舟伉俪情;13.对朋友的真情;14.不倦弟子情;15.对创作的激情;16.对文学的痴情。
每首诗的诞生都是客观外部世界与诗人内心世界最佳契合点的选择,是外部世界的心灵化,内部世界的具体化。诗的唯一任务是重建人类精神殿堂,走进傅老师营造的精神殿堂,让人感到气象万千,读而忘返,心旷神怡,清泉涌入,直沁心脾。真可谓情到深处词瑰奇!视创作为生命,视创作为快乐,是傅老师生活的全部。他常说,创作是一种精神运动,一种血液运动,一种心跳运动,唯有创作才能进入骨肉,激活生命。“艺术生于艰难跋涉之中,死于一蹴而就之时。一个天才的诗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努力。”傅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笔耕石破铸神功”,以诗入笔,妙笔生花;以诗入文,文章溢彩;以诗入语,妙语连珠;以诗入世,青春不老。花甲之年的傅老师还象年青人一样神采奕奕,气宇轩昂,快乐地遨游在诗的海洋中。他在《六十初度》一诗中写道,“唯剩童心情不老,任将热血向天书。”这就是他又逢甲子再重来的豪情壮志。
诗人的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诗的功夫在诗外的具体表现。傅老师出身于书香之家,从小在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家庭教养中长大。童年记忆的沟纹里,铭刻着前辈诗乳的哺育。古人在诗中表现的“英雄之才”“忠义之心”“浩然之气”滋养了他生命之树最初的根芽,开拓了胸襟,培养了自幼好学,对知识如醉如痴的读书习惯。由于良好的教育和自己不断求索,刻苦修炼,使诗人在学生时代就比较成熟地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追求至真至善至&美之境,抒忧国忧民之怀,存“奋举云帆续楚骚”之志。如少年习作“乾坤众庶主沉浮”“青春如海我如龙”就足以显现他的敏悟强志。
在民族阴霾的年代,诗人遭到不公平的厄运。那时他除了劳动,就是拼命系统地博览群书,从书中吸取力量,扑捉希望,用坚韧和勇气支撑自己,最后达到品赏苦难,理解苦难的乐观人生境界,坚毅顽强地走过了人生最坎坷而不堪回首的岁月。既使在人生最困苦的时候,也如山不言,大智若愚,从不流露问天问地的伤怀,作品中更无怨天尤人的迹痕。沧海桑田,对诗的情怀不改,特殊的年代造就了诗人不朽的绝句,不朽的名篇,在创作领域里,铸就了属于自己的创作形态。诗人的文化环境、主观品格、痴情高节,莲心桂质,见贤思齐,达到物我无私,相知融和之境,令人可敬,可佩,可赞,可叹。他的“人生平淡平常过,唯美唯痴即永恒”“作嫁为梯心自笃”“掏心作嫁付浮生”“秋枫燃动万山红”的人生理解,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摆脱了急功近利的狭隘观念,真正懂得艺术在社会上的升值。他认为应全方位提高人们的精神素质,协调人际关系,从而在根本上推进整个社会的内在品格。
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不管他做什么工作,总会比其他人更能体谅人,更仁慈、更有趣味、更幽默、更易展现个性;在人际关系中,身上放射出最有魅力的光彩。“艺术修养绝不是人生的一层可有可无的薄薄的涂料,而是生命独特存在的状态,是一种具有重大实质性意义的人格力量,任你怎样涂饰也是涂饰不上的”(余秋雨)。
傅老师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谦和、宽容、仁爱、如水之不争。只要与之接触过的,都会留下深刻印象,只要受益过他赐教的就会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受。他对教学、各类诗社活动、诗词点评、诗友交流、弟子求教尽心尽力,诲人不倦,遍及全国乃至海外的诗友,桃李满天下的弟子无不受益匪浅。他说教学中要备课,备课就是吸取;他说点评、改诗就是相互学习,平等欣赏。向傅老师求教,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胆怯,他真诚的为人,让你很快从学生变为诗友,正如他诗中说的“学子如师如友”。课堂上的傅老师潇洒从容而亲和的师表,优美动听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内容使听课的人生怕忽略他演板的一刻,生怕漏听他讲课的一语,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无论在餐桌上还是在茶寮中,哪怕是刚认识的朋友,只要拿出诗来请教,他都象对自己的诗一样,认真修改平仄,仔细推敲用字,经他改过的诗,耳目一新,令人赞叹不已。有一位刚学写诗的朋友,请傅老师改诗稿《悬崖赏松》
诗:天柱山顶看苍松,千姿百态俱葱笼。犹叹悬崖小松劲,险绝之处敢称雄。
傅老师改稿:天柱山巅看劲松,千姿百态郁葱笼。悬崖犹叹小松立,云雨飞来识我雄。
修改后的诗,平仄规范,用词恰当,意思含蓄,意境升华。
傅老师所教的诗词研究班,每次课后作业二十多篇诗作,他一字一句修改点评,使得大家的写诗兴趣和水平不断提高。诗社的赛诗会,几十篇诗作请求点评,他牺牲大量时间,放下自己手中的工作,挑灯忘寝,认真修改点评,把他的顿悟传授给所有爱诗与写诗的人。
在郭沫若写的《屈原》历史剧中,人们无不为屈原的高尚情操和坚贞精神所感动,特别是屈原对弟子宋玉、婵娟的不倦教诲和刻骨铭心的师生情,成为千古佳话。屈原的早期作品《桔颂》托物言志,颂的是作者自己的理想人格,那就是“独立不迁”“深固难徙”“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秉德无私”“梗其有理”“廓其无求”。傅老师的人品、人格、风骨难道不是《桔颂》中说的那样么?他常说自己永远是屈原的追随者和崇拜者。
在纪念诗人六十花甲,从事创作、教育四十周年之际,深刻的读懂诗人,尤其显得何等重要!何等有意义!
傅老师的创作体现在诗词教育理念上,有其独特的见解,从下面五个方面综述:
1.& 诗人的素质
傅老师认为诗人的素质决定着诗的品位和境界,诗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
在心理素质中,最主要的是能够在虚静状态中产生一种顿悟,也就是常说的“灵感”。顿悟是指在凝神观照中,对艺术形象的深层意蕴无需进行逻辑推理的一种直觉把握,使内心与外物相联系、相和谐、相拥抱,感到客观物象,景象都散发着一种精神。真正的诗人应该有这种心理机制,在具体情境中产生顿悟。
傅老师酷爱大自然,蓝天、白云、垂柳都是他的伙伴,纯真的刻骨的爱和自然的深静的美在他的生命情绪中结成了一个长期的微渺的音奏,伴着月下的凝思,黄昏的远想。
顿悟的强烈性是惊人的,产生顿悟的瞬间,感情的升腾如大火弥天,如江河倾泻,傅老师的《庐山寄怀》表现犹为突出。
傅老师还说,顿悟又不完全是一种心理机制,它和一个人的人生经验、文化素质、知识积累、精神视野、感情天地有着极为密切的潜移默化的联系。
2.诗人的境界
傅老师说,诗以终极关怀为最高境界,忠于现实,高于现实,推向高潮,指向未来。怨天尤人的诗人,永远写不出好诗,写不出高诗。写诗其实是诗人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诗人总是力图将易逝的生命化作永恒的文字,以延长有限的生命。有这种境界的诗人,对生命、生活有极高的感悟,具有高尚的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3.诗人的想象力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作诗陶冶情操,写诗开发想象力。古人深谙作诗的窍门,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呤”,“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认为诗之道是多读多行,触景生情,在实践中自然把握作诗的规律。
傅老师认为,在此基础上还要多想,多琢磨,不断提高丰富的想象力,学会用想象力把激情巧妙地转化为栩栩如生的视觉艺术形象。多想才会更有神。“神”用大白话来一语道破“天机”,实际上就是想象力,想象是激情与形象的转换器,倍增器。想象力是怎么来的,主要来自生活和知识的积累,来自敏锐的洞察力,同时也来自激情,是由生活的张力对思想感情造成的冲击力的大小所决定的。真正有造诣的诗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在生活中经历了坎坎坷坷,情感上经受了曲曲折折,政治上遭遇了起起落落,苦难的人生经历成为他们情感的催化剂,想象力的弹簧,思想的磨刀石。
4.诗的含蓄
傅老师在湖北省老年人大学诗词研究班的课堂上点评诗词时,几乎每一首诗都要谈到诗的含蓄。他说诗是抒情的语言艺术,但不是任何一种语言方式的抒情都可称之为诗,诗与非诗有若干界定标准,其中之一就是诗必须写得含蓄。含蓄即是含而不露,意蕴深藏的意思,既是指艺术手法,也指艺术风格,又指诗歌的美学特征。任何一种风格的诗都应该含蓄,而不能直白和浅露,有一类是以小见大,微言宏旨,犹如尺素之间吞吐万里风云;也有一类小诗如一缕清风,一弯明月,一朵小花,一片绿叶,它们并不含有多么丰富的或深奥的内涵,也没有多么高深的哲理,仅仅是诗人灵敏地捕捉了瞬间感受,表现了他在特定环境中特定的心态,含蓄是待放的花蕾,可使人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可留下空白供人想象。
李商隐的名篇《锦瑟》堪称千古绝唱,但由于过于朦胧,他的想象指向令人莫解,而《夜雨寄北》却是极为明快,它虽明快,却仍是含蓄的,以未来的欢乐反衬今宵的孤独,造成感情的起伏跌宕,造成深婉含蓄的意境,让人能够从极细微处窥探诗人感情的波动。人们容易有一种误解,以为直抒胸臆的诗就是“情的直写”,有些写了二、三十年诗的诗人也往往因诗欠含蓄而显得苍白平庸,难以攀登上艺术的较高层次的峰峦。
5.炼字与新意
傅老师认为诗词不只是凝炼、含蓄,锤炼诗句和字意也是为诗之道。要准确地再现事物的状貌,贴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必须从纷繁富丽的词汇海洋里找到那唯一的字词,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活灵活现。古人形容美人的身量有“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傅老师说写诗也莫过如此。有成就的诗人在文字上都是十分讲究的,在遣词造句方面,以“惜墨如金”的态度,下功夫炼字、炼句,力求用最精练的诗句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使诗增加立体感。古人言“呤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的“敲”,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圆”,傅老师的“纵使心锚飘泊久,也衔红豆掷狂澜”中的“纵”“衔”“掷”无不是在文字的选择上用心良苦。用字不准确使诗意含混而肤浅,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傅老师的诗句“遥凝千骑自飞去,立尽斜阳化蝶猜”真可谓笔随思绪走,情在字中飞。傅老师说,文字炼到怎样才够火候呢?清代沈德潜说:“句句血晶,字字铁韵”,宋人严羽说:“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可作为炼字的尺子,炼字的目的在于深化“意”,字用好了,“意”也就真了。
&诗是多元的复合体,企图用一两句话,一两篇文章去解释它,那是天真和幼稚,企图用庸俗简单的方式去对待它,更是对诗的一种亵渎。诗是生活的美酒,是鼓点和号角,是奋进者的歌;诗是语言的精华,是艺术的结晶,是灵魂的雕塑;诗是情感的激荡,是想象的王国,是形象的升华。是文学的最早形式,也是文学的最高形式。
《诗人和他的诗》写到这里暂时搁笔,傅老师是我人生旅途上的良师益友。
浅薄的读,深沉的思。。。。。。他升华了的人生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诗,写不完的歌,品不完的酒。。。。。。
附本文作者《读&衔石集&有感》《傅老师花甲贺寿》词两首:
读《衔石集》有感
手捧金书情在弦,千歌百曲醉云巅。高山流水惊风雨,苦塑诗魂天地间。
浣溪沙。傅老师花甲贺寿
雨雪风霜晚景葱,吐丝千缕秀诗峰,奇葩独向一枝红。
翅展云开腾浩气,笔耕石破铸神功。碧莲犹翠叶犹浓。
&&&&&&&&&&&&&&&&&&&&&&&&&&&&&
作者&& 周启安
&&&&&&&&&&&&&&&&&&&&&&&&&&&日
傅老师的十六类情感世界,在他的作品中摘其佳句、名段以赏之。
1.执著人生情
无声渐已青春杳,有志犹迎岁月新。依旧天涯抛血汗,但将碧野作高朋。《耕耘十年感赋》
无心旁顾花间路,有志狂奔谷底溪。星宇长明天地阔,人生万里吐虹霓。《上大学感赋》
生来爱做醒时梦,人不长眠梦不眠。& 《中秋卧病感事》
江心一片叶,素魂坦荡着一朵红莲。多少次淹没多少次站起,身底压着波涛万叠,欲到岸边,难到岸边,绿色的梦,总在浪里颠。。。。。。&&
《江心一片叶》
敢遣青春重塑我,横空舒写绿千行。& 《雨日单调回汉车中》
胯辱每思韩子忍,焦琴幸遇蔡郎听。丹忱直共江东浪,昼夜奔腾向海呤。 《返城》
千年世事凭心读,万卷沧桑遣足量。但使箫吹烟散尽,天声长听自然香。 《独旅》
一掠苍茫写白飙,横天来去自逍遥。偏将素羽投沧海,犹许精魂托碧宵。
漂泊不知潮涨落,沉浮那计雨喧嚣。翩翩但有千秋种,万里长吟动玉箫。 《海鸥》
2.对生活的热情
杉舞笔千枝,坎坷一抹,写尽江山色。《雨日朝辞总口》&
往事依稀如梦,立萧斋,春风多丽。烟江鹤月,邀朋结侣,骑涛追骥。。。。。。激情豪致。 《水龙吟。访向人红先生》
朝迎新日,夜怀明月,风袂星眸并掣。围城破,歌喉放尽,手挥天际。《永遇乐。致诗神》
我要令云开道,雨收网,踏峰飞峡任倘徉。
人道是织女向牛郎,涌出钟情泪千行;
人道是吴刚伐桂子,万古不歇涔涔汗留香。& 《庐山寄怀》
空羡那,牛郎胆壮,直上广寒宫外去,倚宵九,畅饮银河浪。谁与我,永相望?《长相望》
世事难圆,情须潇洒,当舒怀抱!念尘寰百载,几番邂逅,爱心同皎。《水龙吟。中秋对月》&&&&
3.对大自然的多情
最是荷苞熟睡,清风柳曳丝牵。&&
《临江仙。西湖晨雾》
雾中恋侣笑声牵,我亦云中仙。&& 《夜宿巫山》
邀来天地舞,万里共沉浮。&&&&
万物多情爱自由&&&&&&&&&&&&&&
《致东海》
可是古人心上翼,托君千片入眸来 。 《大雪远思》
一笑银铃漾玉喉,秋波深处半含羞。十分娇向湖心醉,两朵云飞粉面柔。
天拥浪,浪怀鸥,飘然自在一方舟。天长水阔情难载,梦海无边影自浮。《鹧鸪天。游湖》
诗神乃吾之上帝,山水乃吾之恋人!情真锁不住,一放歌喉,天地掬胸襟。《梦游武当》
4.对祖国大地,壮丽河山的钟情
我来了,共瑶姬,清影千古融融。& 《长江》
并峙擎天柱,相掀抱海襟
。&&& 《合影日光岩》
人生试卷天天答,梦里醒着你庐山。& 《庐山寄怀》
一潭池水影惊鸿,盈怀天地醉,万顷不眠中 。 《牿岭月夜》
腾龙处,但魂融梦绕,乐在迢迢。&& 《书怀答友》
九洲望,尽灵泉秀水,代代横流。&& 《致东海》
5.对民族的深情
驰眸世界,魂系轩辕,八万里亲和融汇,雄音高唱,天生热血写东方。& 《马年咏马》,
伯乐情逢知己泪,沙场血拌英雄滴。谒昆仑,莽莽骋高怀,披云立!& 《满江红。咏马》
英烈碑铭铁骨,荒草坟堆国恨,终究扫烟霾。梦泽天生美,代有掣鲸才。 《江汉情思》
&& 别问满头白发何早生?清贫不吝忧农桑;
别问眼角鱼尾何早现?魂系华夏蛰龙冲天昂!& 《庐山寄怀》
雪耻一朝归故园,云奔雨骤百年前。长思屈膝心流血,快意销烟气薄天。
信是清明舒碧海,当除腐败惜机缘。至今“节马”魂犹热,风发仍须祖逖鞭 。
《香港回归感赋》
英雄血,齐天重;泰山怒,江河恸。我昆仑磅礴,岂容虾弄!纵使眸烧千丈火,应将泪化长城栋。不须迟,反腐济同舟,驰龙种!&
《晨起惊闻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
6.眷念的乡情
遥怀梦泽如胶&&&&
《书怀答友》
万里关情是故园&&&
《泛舟资江》
& 梦里桃花红泪滴,烟笼何处是天涯?丝丝唯有无声雨,一系芳心便是家《梦偕友雨游桃林》
7.对先贤诗祖的敬仰崇拜之情
正道直行情不谕,春华易逝谁能托?纵而今,万古唤诗魂,亦求索。 《满江红。吊屈原》
&& 思贤处:问呦呦白鹿,何日归来?
&追先哲,觅源头活水,化作潮堆。。。。。。&&&
《雨日瞻仰白鹿洞书院》
一腔情系神州美,何日魂归屈子乡。病骨不辞忧国泪,杜鹃声里泣斜阳《创办校园美萃感事》
8.长思难报父母情
额角纵横桑海色,慈颜一笑满潺湲。& 《题母亲。姨父母照》
应遣春归慈母榻,雄风同唱五更鸡。& 《占鳌弟自湘来书既赋》
一叩娘亲泪不干,春秋五载未能还。慈怀梦系头飞白,瘦骨霜凝剑削寒。
先父九泉怀屈恨,冰河六月锁奔澜。提心直向苍天问:何使忠良路不宽。
《回乡探亲》仙召惜别驾云眠,缥缈瑶台只梦牵。性秉诗书情自远,蓬飘风雨路偏颠。
蚕丝惯与同胞系,桂魄长为儿女圆。一片慈心天海阔,松涛明月伴年年。 《泣挽慈母》
9.难忘恩师情
章台梅报先生健,两地师魂日夜游。& 《壬戌中秋寄怀向人红师》
长空百载送征雁,万里依然恋故池。笑语漾回芳草梦,春风吹碧懿园诗。
安得程门清竹影,年年立雪展新枝。&&&
《赴母校武汉市第二十一中学百年校庆》
相逢一把盈盈泪,卅五年思梦自牵。&&
但祝恩师松柏健,天涯应望碧如烟。
&&&&&&&&&&&&&&&&&&&&&&&&&&&&&&&&&&&
《母校百年庆典喜逢庄国巩恩师》
流长每望源头远,化作神州振兴诗。&&&
《文华中学校庆120周年师生重逢喜赋》
桂蕊香飘蟾月满,归来是处勾留。殷殷携梦觅钟楼。同窗霜鬓染,烛炬泪盈眸。
扬子江边情切切,楚才谁继高讴?文华苑里绿荫稠。春风千载笑,排鹤驾云浮。
&&&&&&&&&&&&&&&&&
&&&&&&&&&&&&&&&&&&《母校文华中学125周年庆典赠徐先国学长》
10.对亲人的温情
归车催别泪,总被世情牵。&&&&&&&&&&&
《游东林寺赠别心妙弟》
踏浪相携峰上走,苍茫足底浮烟。千层万叠任心牵。& 《入夜偕筱萍胞妹厦门踏海》
知汝梦飞十二冬,一朝揭榜笑融融。曾经笔卷习题海,何忍声惊瞌睡虫。
&&&&&&&&&&&&&&&&&&&&&&&&&&&&&&&&&&&&&&&&&&
《寰儿考上武汉大学分校外语系本科》
&一自天涯破曙来,飞霖滋绿抱冰怀。瀛寰纵有风烟动,也捧温馨丽日开。《寰儿十九岁以赠》
11.刻骨铭心的恋情
桃花好,春至早知情,岁岁花期皆误约,年年芳草觅无声,空有惜花心。
桃花好,脉脉正含苞,粉面多情藏又露,花魂一缕向谁抛,归路梦迢迢。。。。。。
桃花好,新蕾灼窗前,唯恐夜深憔悴去,开灯长照护红颜,相看坐无眠。《忆江南桃花好》
&晨痴夕待思鸿雁,沧海天涯涌笔端。&&
纵使心锚漂泊久,也衔红豆掷狂澜。 《无题》
&满心红豆子,点点泪融融。& 《临江仙。别友》
&眸定丽容如梦觅,趋前欲语肋生翼。心跳怦然音却隔,清影归飞,侧目楞无得?&
灯下郝颜移壁外,思丝牵向云天黑。&&
《蝶恋花。车中一旅客酷似友人》
握手方温挥又去,天河只许梦相逢?& 《别意口占》
你独行的步履,如秒钟的轨迹,走不出我心中的时钟;背影在双眸里,拉长了沉落的夕照,晚霞的血,便纷纷滴在了,思念的花丛。。。。。。&&
12.患难与共、风雨同舟伉俪情
此去天长海样宽,无须泪洒夜阑珊。曾同风雨千滩过,纵有波涛作画看
《单调回汉前夕赠内》
&苍天亦作无声滴,地泼浓烟墨。&&&
《雨日朝辞总口》
重逢如梦绵绵说,匆匆又到牵肠别!圆月翠微披,月残怎自持?
婉言浓似酒,无奈频挥手。车去渐朦胧,黄昏独立中。&&
《菩萨蛮。话别》
&灵犀自有翼,万里系归心。&&
欲言无以言,欲留怎能留?秋水横波载不动,时间也来偷?
难别终须别,相送无尽头。硬紧喉头不松闸,只是频挥手。
非雨却是雨,非流胜似流。君如万里云飞去,飞不出泪双眸。&&
《飞不出泪双眸》
知否男儿血泪,抛却了刚肠河汉!归梦断,鹊桥漫漫,枕潮偷泫。。。。。。
奋飞此刻重逢。 纵细语相依,情牵夜满,月冷层云,怎奈韶华如箭。荒野孤魂烛泪,忽地灭,凄风何窜?
吹不熄,万里香心一片!&&&&
《 玉漏迟。夜雨孤途》
13.对朋友的真情
寄世求何有?知己足千秋。&&&
《水调歌头。雨后偕友湖边行》
看二三好友,剪影斜阳,含笑丝如织。&&
《瞻武昌首义公园》
中夜每追千里梦,春风可系碧丝丝。&& 《岁首寄友人》
敞襟促膝,思接重宵。&& 《沁园春。书怀答友》
忍听声声带血痕,惊疑身是鹧鸪魂。半弦月亦冰轮满,一缕情何双影分?
天欲问,自昏昏。痴心谁与短长论?纵然心曲无从诉,人世终须肝胆真!& 《鹧鸪天。读友人词》
14.不倦弟子情
浪阔擒蛟擎海立,呕心沥血连云碧。万叠推舟长共楫,何曾息?凝眸物理穷无际。。。。。。
&&&&&&&&&&&&&&&&&&&&&
&&&&&&&&&&&&&&&&&&&&《渔家傲。赠学生李元安》
学子如师如友,心血为流为烛,携爱洒苍茫。时看春枝绿,双手托新梁。《水调歌头。陋室》
双鬓白,梦还盈。掏心作嫁付浮生。&& 《鹧鸪天。书怀》
作嫁为梯情自笃,雕龙偕友梦同雄,莲心虽苦碧犹浓。&&
《浣溪沙。花甲》
15.对创作的激情
心头有翼眼无山,直令层蛮飞作梦,笔底波澜。&&
《浪淘沙。和海纯表妹》
事理清心融至境,悲欢哀怒写真情。山迎水漾千层韵,地舞天掀万里邻。
欲借杜工风骨健,犹同太白酒魂行。长师五柳归来淡,还我自然本色身。&&
16.对文学的痴情
万里海棠叶,春蚕一脉丝。华魂啼血处,衔石总依依。&&
《自题长诗&华魂&》
文章千载孤灯见,拂却云烟山自青。&&
《鹧鸪天。书怀》
唯剩童心情不老,任将热血向天书。&& 《六十初度》
声声血,华魂再铸,衔石披荆!&&
《出席湖北省诗词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_百度知道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谁能帮我解释一下谢谢了。
你好!哎呀是畅尝扳妒殖德帮泉爆沪贾惜春的判词,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她了,我的网名就有“惜春”二字,嘻嘻(*^__^*) 以下是个人拙见:将那三春看破(三春指惜春的三个姐姐:元春,迎春,探春,也指春天,春天分三:孟春,仲春,季春)
我已经把那三春都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即使是桃花红艳,柳树新绿又如何(本质是再美好的事物都终归于尽)把这韶华打灭
把我的青春年华紧锁(不去追求所谓表面美丽的东西)觅那清淡天和。去追寻那清淡的天之境界(寄托佛门)表现了惜春看破红尘,清高孤傲,寄身佛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希望对您有帮助!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讲的是红楼梦里的惜春,她是最小的一个,看透了元春迎春探春三姐姐不幸的命运,纵使她们曾经历过桃红柳绿的美好一刻,也没有意思,还不如清淡平和畅尝扳妒殖德帮泉爆沪地过完一生,于是她后来出家了。她们四姐妹元迎探惜就应了四个字“原应叹息”,点出其不幸命运。这几句即为惜春判词。
很好的诗句,只是情感太悲了···拿2分,走人
桃红柳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嫡女弄韶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