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历史特点到南宋的历史资料

关于宋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按投票排序
八卦时间到!宋太宗是个下毒高手,他在当皇帝之前就潜心研究,收集了上千种医药单方。他毒死南唐后主李煜等人用的毒药,叫做“牵机药”,服用之后全身抽搐,蜷曲成一个大虾一样死去。这种药后来人研究过,是马钱子,主要成分是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可以破坏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很强且难解。一百多年后宋徽宗当上皇帝,骑马巡视皇宫,就在一个没名字的仓库里发现了大量毒药,宋徽宗当场表示“如果大臣果然有不赦之罪,应该明正典刑,哪儿能这么干呢?!”然后下令销毁了。《水浒传》、《新龙门客栈》里都描写过杀客人的黑店,这真不是艺术夸张,宋朝有不少旅店真杀人吃肉。《夷坚志》里写过好几家杀人的邸店,“伺客熟睡,则从高以矛揕其腹,死则推陷穴中,吞略衣装,续刳肉为脯,售于墟落”,“待客熟睡,以巾缚客口,倒曳至窖中,生埋之”……是不是有一种看《新龙门客栈》的即视感?宋朝假冒伪劣也成风。北宋时开封的新郑门、西水门和万胜门,水产事业非常发达,每天数千担鱼运来。《清波杂志》记载,淮南的虾米用席裹入京,保鲜水平不够,到京都已枯黑无味。小贩用粪便浸一宿,早晨用水洗去,就红润如新,再卖给顾客。宋朝有首流行歌曲:“浙右华亭,物价廉平,一道会买个三升……这一瓶约迭三斤。君还不信,把秤来称,有一斤酒,一斤水,一斤瓶。”华亭就是现在的上海,这首曲子唱的就是上海的酒一贯纸币能买三斤,其实光瓶子就重一斤,掺的水又有一斤。宋朝商业服务业发达,有专门为人上门承办酒席、宴请的机构,号称“四司六局”,分工特别细。帐设司掌管各种陈设,茶酒司掌管茶汤、热酒,安排座次,迎送等,厨司掌管烹饪,台盘司掌管杯盏碗碟的传送之类。果子局、蜜煎局和菜蔬局负责三种食品的供送,油烛局、香药局和排办局负责灯烛、香料以及事后打扫。现在的海底捞送餐,服务也比不上那时。如今的广东广西南部,宋朝时称桂州,属于不很开化的地方。那里的人有个风俗,产妇如果生了男孩,全体亲友都会赶来……吃胎盘。史书中记载要“净濯细切,五味煎调之。召至亲者合宴,置酒而啖。”要是没给哪位亲友吃,一般都会引起家庭纠纷的。 宋朝士大夫流行蓄养姬妾,有一类姬妾是租的,跟现在的包养情人差不多,要签合同的——谁谁谁,跟谁谁谁几年,为此谁谁谁要付谁谁谁的家人多少多少钱。合同期满,就要把人退回去。宋朝也有普通话,洛阳、开封的地方方言就是那时的普通话。这两个地方还有微妙的区别,开封虽然是首都,但上层人士普遍认为洛阳口音才是最正统最有文化的。就跟北京话和普通话不完全相同一样,宋朝时候的开封话也是。开封有个军嫂,丈夫去戍边,他找个秀才给丈夫写家信。他们的儿子叫窟赖儿,她交待秀才:“你就写:窟赖儿娘传语窟赖儿爷,窟赖儿自爷去后,直是仡憎儿,每日根特特地笑,勃腾腾地跳。天色汪囊,不要吃温吞蠖託底物事”。秀才提笔楞半天,一声长叹:“大嫂,这钱还您吧,这信我实在不会写。”宋朝的“全国假日办”归祠部管,每年假期共100天,其中包括旬休36天。那时候没有“周”的概念,官方规定每10天休息一天,称为“旬休”。其它什么清明节、中元节、天圣节啥的都有假期,不同职业给定的假期还不一样。不过什么事都是越发展越松弛,到南宋时,有官员做过统计,发现全国官员一个月里有大半个月都在休假。讲宋朝的电视剧里,地痞无赖头上都爱戴朵花。其实这不是地痞无赖的专利,宋朝时候男男女女都戴花,男的戴的尤其积极。每次皇帝举办宴会,都会给宠爱的大臣亲自戴花,其它大臣花发下去自己戴。皇帝自己也戴花,宋徽宗每次出游都“御裹小帽,簪花乘马”,前前后后的从驾臣僚侍卫也一律戴花。上海人骂人称“赤佬”,不知道是不是从宋朝传下来的,北宋时骂大兵就说“赤佬”,因为北宋军服是红色的。来欣赏下宋朝人写的外语诗:“押燕移离毕,看房贺跋支,饯行三匹裂,密赐十貔狸。”这是刁约出使契丹时写的,移离毕是官名,相当于宋朝仅次于宰相的执政,贺跋支,如执衣防閣。匹裂是“小木罂,以色绫木为之,如黄漆”,貔狸“如鼠而大,穴居,食果谷,嗜肉,狄人为珍膳”。余靖使辽时也写了一首:“夜宴设逻臣拜洗,两朝厥荷情感勤。微臣雅鲁祝若统,圣寿铁摆俱可忒。”为了避免大家看不懂,他自己还做了注释:设逻,“厚盛也”;拜洗,即“受赐”;厥荷,即“通好”;感勤,即“厚重”;雅鲁,即“拜舞”;若统,即“福佑”;铁摆,即“嵩高”;可忒,即“无极”。宋真宗年间,有个叫萧立之的人高中进士。本来是大喜的事,结果被人爆料——这是个在逃犯。一查,这个人原名萧琉,太宗年间因为聚众赌博被抓,按照太宗诏令,聚赌者应该抓到就杀,但此人被杖刑后放了。这样的人最好是隐姓埋名过此生,却换了个名字来参加高考,关键是还考上了,真是戏剧的人生。身份暴露后,该人被夺去功名,罚款四十斤铜。宋朝时,相扑是一项全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运动,无论高级场合如朝廷朝会,还是低级场合如勾栏瓦肆,都经常有相扑比赛,且永远观者如堵,连皇帝都跑去瓦肆看相扑。这其中尤其受欢迎的是女子相扑,一般设在正式比赛之前,属热场表演。参赛选手当然也如男子一般衣着清凉。正人君子都不太看得下去,总有批判的,不过他批他的,我看我的,终宋一朝,女子相扑都很红火。在宋朝的广南,和尚是个有前途的职业,他们不仅可以做生意,还可以娶老婆。当地从事金融业的大都是和尚,且因此致富,富了自然也就有妹子,连富家女都愿意嫁给和尚好有钱人终成眷属。有外来人看到这样的景象曾经写过一首诗:行尽人间四百州,只应此地最风流,夜来花烛开新燕,迎得王郎不裹头。在整个大宋,和尚都是一门生意。当和尚要先申请度牒,这个度牒是收费的,且随着局势发展价格不一,在黑市上就更随行就市,所以度牒慢慢就成了一种硬通货,有时候皇帝给公主亲王什么的发钱都用度牒代替。光靠度牒毕竟太少,后来国家又炒出一种紫袈裟,作为国家认证的高僧标志,这个紫袈裟也成了硬通货。像宋神宗时对外用兵,就发度牒和紫衣给边关将士,作为奖励,将士们也觉得这个比发钱合算。椅子这种东西是唐朝末年才出现的,所以你要是看到写唐以前的电视剧里人物坐椅子那都是耍流氓。宋朝时椅子已经比较普及了,但宋朝初年人们还不是太接受新观念,大家闺秀是不坐椅子的,坐了会受人嘲笑。 《太平寰宇记》里记载过贵州地区在宋朝时的一个可怕习俗:一家人生下的第一个儿子要吃掉,当地人认为这样以后能多生儿子…… 大词人柳永的哥哥柳三复,在历史上唯一留下的名声是拍马屁。他中进士后,几年选不上官。当时丁谓正如日中天,他想走这条门路,苦于无人引荐。他听说丁谓喜欢踢球,就天天守在丁谓家球场的墙外。终于有一天,丁谓踢的球飞出了墙外,柳三复赶紧拾了球,抱着进去还丁谓,见丁谓后,把手中的球抛在空中,一面跪拜,一面用肩、背、头顶球,球一直未落地。靠这个打动了丁谓,之后走上政坛。宋代为什么读书人地位高?因为一旦登第做官,就真的会又有钱又有名走上人生巅峰。宋代官员的收入是历代最高的,比汉代增加近十倍,比清代高出二到六倍。 宋词真的是用来唱的,只不过北宋灭亡后,君臣南渡,好多曲子都遗失了,慢慢词才发展成一种纯文学内容。很多早期词人都通音律,像宋太宗,就曾亲制大小曲及因旧制创新声者三百九十首。宋仁宗也写过多首曲子赐教坊演唱。在他们的带动下,文人们都以给曲子填词为荣。 宋朝士大夫出入歌楼妓馆,是风流的表现,很多名人都在历史上留下过艳名。比如范仲淹,从鄱阳离任后,曾写过一首诗赠给自己当年在鄱阳的相好,并给她寄胭脂传情。诗云:“江南有美人,别后长相忆。何以慰相思,赠汝好颜色。”不过从莫君陈的《月河所闻集》里我们可以知道范仲淹的口味比较独特——他赠胭脂的这位相好,已经六十多岁了。 宋朝是第一个区分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城镇户口被称为“坊郭户”。而且各地区户籍拥有的特权也有区别,为了防止人占首都户籍参加科举录取比例高的便宜,特地规定拥有东京户口7年以上的,才可以被划到东京片区参加考试。不过地域黑勿喷,“好户口”也不是只有特权,根据宋朝的花样收税法,他们交的税也是最多的。 上学时都背过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里边描述岳阳楼和洞庭湖的优美风光,跟真的似的。其实范仲淹写得这么生动,他自己并没见过岳阳楼。《岳阳楼记》是他应知岳州的老朋友滕子京的请求而作的,而当时他自己正知邓州,离着上千里远,朝廷又不允许官员擅离职守。虽没办法亲眼目睹,但人家光凭想象也蒙了咱们这么多年。经济繁华时,时尚就很发达……到吃饱撑的程度。仁宗时流行过戴又高又长的白角冠,最长的到三尺有余,头发上插的梳子也超过一尺长,“两翼抱面,下垂及肩”。由于太长太大,登车时得侧着身子才能进得去门。 仁宗年间兴起的另外一个怪时尚是剃眉——把眉毛剃光,然后用墨画两道假眉。不太好想象那是什么样。 仁宗庆历年间,政府收入的很大一项来源是——酒税,占到了总税收的2/5。这怎么理解呢?你就想想现在烟草专卖制的状况就可以理解了,宋朝时酒是实行专卖制的。宋朝也有文工团。在宋代,百戏杂技都是被编入军队的,称为殿前司左军、殿前司右军,而且每月发工资,专门负责御宴朝会上的表演。不过赶上大宴,这个文工团常常会人手不足,也会从民间雇用艺人来充数。现在人称呼别人喜欢加上官名,比如x总、x董事长,这要是搁在宋朝能累死,比如您叫一下下面这位: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院修撰权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司马光。宋仁宗之所以被称为仁宗,原因之一就是心眼太好。他对人确实仁慈,有过几个著名的故事。一是有一天他半夜里饿了,想吃烧羊肉,但怕他这么一索要,从此宫中就会成为定例,每天多宰杀,于是忍饥直到天明;还有一次他从外面回来,一进宫就要水喝,说渴得要命。嫔妃问他路上为什么不喝,他说他回头看了几次,没看到随行人员带烧水镣子,怕自己一问,会有人受罚,就忍渴没说。益州知州张方平有特别的藏书方法。他借别人书看,几天后归还,全书一字一句,都印在了脑海里,堪称古代kindle。他有这独门秘诀的原因是小时候家里穷,没钱买书,但又渴学,所以练成了这个本事。北宋时候在京公务员一般都是租房住,这一方面是因为开封房价太贵,另一方面是公务员流动大,今天在京明天没准就外派了。不过租房价也不便宜,宰相向敏中花5000贯钱买下薛安上的大宅子再租给薛家住,一天的租价就是两贯钱。如果是租一套普通住宅,每天租金500文钱也就是半贯。这价钱有多贵呢?如果是在地方州县,租一间房,一天的租金才几文钱而已。到宋徽宗朝,通货膨胀,房租又涨了一倍。 不过如果不用天天打卡,到开封郊外买块地盖个房住挺不错。仁宗年间,京西汜水县上好的地,一亩才300多个钱。那时在开封吃顿早饭都要二十几钱,省一个月早饭,就能置块地盖别墅了。不过当然,盖房还是要掏工费材料费的。那时候政府也搞公租房,有个店宅务,专门负责公租房业务,一年就能租出去两万多间,平均每间月租价4贯多,比公务员们租的民房便宜,不过估计质量差些。另外这个公租房也会随着通货膨胀上涨,到神宗时每间房就5贯多了。民族英雄岳飞也当过房东,他在盖了38间房出租,每天能收租金一贯四百三十文。宋朝时达官贵人流行喝福建建州所产的茶,蔡襄当福建路转运使时,给仁宗进贡建茶的小茶饼,一个饼才半两重,价值18贯钱,能买套房子了。到宋徽宗时候,这茶更贵,一饼茶能卖到40贯钱。到南宋,更炒到天价,每年的第一纲茶,跟腰带扣那么大的一小饼,才能泡几杯而已,卖到400贯。 开封城内的大相国寺,是北宋时的大托拉斯。据说北宋立国不久,宋太祖到大相国寺视察,在佛像前问陪同的住持赞宁应否跪拜,赞宁答:“现在佛不拜过去佛”,太祖会心一笑,即为定制。之后相国寺便被定为皇家寺,皇帝在上元节来寺游赏成为惯例,宋太宗还亲赐御笔金字匾额。大相国寺有庞大的寺产,神宗时仅本部就有六十四院,还在寺庙周边与京城内外经营着大量邸店、商肆、当铺与庄园,“每一交易,动即千万”,课租所得,由官府与寺方分成。 相国寺曾有个叫惠明的僧人,善于烹调猪肉,人们都把他住的僧院叫做“烧猪院”。 文豪杨亿也常带朋友去那里吃,有一次对他说:“这烧猪院不太雅观,不如改为烧朱院吧。”于是,烧朱院就叫出了名。 相国寺还出过娶妻的和尚。有一位法号澄晖的和尚,娶了一个艳娼,每次酒醉,就情不自禁地念叨:“如来快活风流,光前绝后!”有一个无赖少年求看看这位“梵嫂”的芳容,澄晖没同意。隔日,澄晖所居僧院的牌额蒙上了新纸,上面写着“敕赐双飞之寺”,估计是那少年干的。宋朝时候,女人都是当东西用的。韩琦在定州养门客,看其单身,买了个女人送他;欧阳修给已故宰相王旦写墓志铭,王旦的儿子为了答谢,除了支付润笔钱,还买了两个侍女送他。宗室赵仲騑买了一个女子为妾,不久因为醉酒,把人家脸烧坏了,竟然投诉到开封府要求退货,然后开封府是以“用坏了,不值钱,不能再卖”这种理由拒绝的,最后在皇帝干涉下把钱还了女子,遣其回家。在开封吃饭时叫歌女唱个曲儿,只花几文钱就行。要是叫妓女陪宴就贵了,一场多名妓女陪酒的宴会,要二三十贯钱,也就是两三万文。睡一晚妓女呢?分什么等级,曾有个名妓王美娘,号称花魁,陪睡一夜10两银子。 劳动人民这样改变历史:宋朝建国时袭唐制,开封是按里坊管理的,相当于全城分成很多个小区,每个小区都有围墙,一到晚上就关门上锁,百姓无故不能上街行动。但开封城区窄,人口发展快,经济又发达,很快地方就不够了,沿街住户都私搭乱建,还在坊墙上开窗开门,城坊形同虚设,夜间也热闹不休。官方几次试图治理,太宗、真宗时两次恢复宵禁,都没有成功,到仁宗年间,就彻底成了不夜城,里坊制就这样退出了历史。宋朝时也有风投。《苏魏公文集》记载宋太宗时候,开封有个正店老板看好一位酒博士,贷款给他100贯钱,让他去开一间脚店。这位博士果然不负他所望,一年时间就连本带利还清了。苏轼的第一个妻子王弗颇具人生智慧,她曾教育苏轼:“速成的交情靠不住”。王安石酷爱记日记,一共记了七十巨册。他曾在日记中这样评价自己曾经的上司,仁、英、神宗三代顾命之臣韩琦:“琦别无长处,惟面目姣好耳。”说得我还真想看看。写小黄文是很多文人的爱好,欧阳修写过一首《醉蓬莱》:见羞容敛翠,嫩脸匀红,素腰袅娜。红药阑边,恼不教伊过。半掩娇羞,语声低颤,问道有人知么?强整罗衫,偷回波眼,佯行佯坐。更问假如,事还成后,乱了云鬓,被娘猜破。我且归家,你而今休呵。更为娘行,有些针线,诮未曾收啰。却待更阑,庭花影下,重来则个。柳永官场不得意,情场却是香饽饽。他写过一首词,从中可见他的受欢迎程度:师师生得艳冶,香香于我多情,安安那更久比和,四个打成一个。宋朝有厚嫁的风气,嫁女儿的花费要远远超过娶媳妇的花费,因此娶老婆也是致富之道。进士黄左之娶了富豪王生的女儿,得到的嫁妆总值五百万贯,一夜之间进小康。辽朝出土的一个墓志铭里记载过一件好人好事:一个叫梁援的,跟哥哥一同去考进士,看他哥哥学艺不精,就把自己的卷子署上哥哥的名字,助哥哥中甲。这种冒名顶替在宋朝是严格禁止的,而在辽朝却作为一种美谈写进墓志铭里。了解一条司马光的社会观点有助于理解他对王安石的反对:他提倡妇女出门遮蔽面容,“妇女无故不窥中门,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如盖头、面帽之类”!盖头即唐代的帷帽,《清波别志》有解释:“妇女步通衢,以方幅紫罗障蔽半身,俗谓之盖头”。司马光还在《家范》里赞美过大家闺秀盖着脸出入公开场合。司马光还和王安石有过一次名垂千古的刑案之争,史称“登州阿云案”。神宗熙宁年间,登州十几岁的女孩阿云不满未婚夫貌丑,持刀砍杀他,但没有砍死,只断了其一指,事后阿云向官府自首。这个案子王安石认为属谋杀未遂,不应判死刑;司马光则认为这是挑战伦常,不杀阿云就会破坏社会秩序,因此主张杀。在神宗主持下,阿云被判了37年徒刑。而神宗死后,司马光回来主政,上台后立即翻案,将阿云以大逆罪处死。辽国女人流行“佛妆”。宋使至辽,见燕地“胡妇以黄物涂面妆,谓之物妆”,物妆就是“佛妆”,特点是“面涂深黄,红眉黑吻,谓之佛妆”。《鸡肋编》里有化妆法:冬天以黄瓜(不是现代吃的黄瓜)涂脸,不洗,到春天再洗掉,“久不为风日所侵,故洁白如玉也”。看来起到的是面膜的作用。苏轼受处理的“乌台诗案”里,受处罚最严重的不是苏轼,而是他的好朋友,驸马王诜,原因是神宗替妹报仇。神宗的亲妹妹宝安公主嫁给王诜,但王诜却先后娶了好几个小妾,对宝安公主实施冷暴力,导致公主忧伤成疾,唯一的儿子也在三岁时夭折,宝安公主不到30岁就死了。神宗跟这个妹妹关系特别好,为此哭得5日无法视朝,之后不仅贬了王诜,杖责了小妾,还把小妾们都发配给了士卒。这个理由,神宗写进了贬王诜的手谕里。《宋朝短信》正在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连载相关答案:
包子馒头都叫馒头。宋人王栐的《燕翼贻谋录》说:“今俗,屑面发酵,或有馅,或无馅,都谓之馒头。”宋朝卖雪糕已经比较常见了,桥门市井月时物。杨万里吃过一种名为冰酪的甜品,有诗曰:“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米盘底碎,雪到口边消。” 感觉像冰淇淋
太学和国子学加餐的“太学馒头”非常好吃,宋神宗尝过后称“朕以此养士,可无愧也。”《上庠录》中云:“两学公厨例于三八课试日设别馔,春秋炊饼,夏冷淘,冬馒头。而馒头尤有名,士人得之,往往转送亲识。”到南宋时市面上也开始出售“太学馒头”,岳飞的孙子岳珂尝过后激动得写了首诗:几年太学饱诸儒,薄伎扰传笋旋厨。公子彭生红缕肉,将军铁杖白莲肤。芳馨正可资椒实,粗泽何妨比抓壶。老去齿牙辜大嚼,流涎才合慰馋奴。 耐得翁《都城纪胜》云:“大酒店,娼妓只伴坐而已,欲买欢,则多住其居。”除了这种正规的酒楼茶坊外,还有一些挂名的茶坊,人称花茶坊。楼阁里专藏卖春的妓女,直到民国时还把狎妓称为吃花茶。宋朝对女子梳的髻高度有要求,仁宗年间有旨:“妇人所服冠,高无得过四寸,广无得逾一尺,梳长不得逾四寸,仍无得以角为之。”宋人爱簪花,处决囚犯时有时会给囚犯簪花,赦免囚犯时狱卒要簪花。《梦梁录》记载:“罪人皆绯缝黄布衫,狱吏皆簪花鲜洁,闻鼓声,疏枷放去。”宋人流行养一种黄白相间的宠物猫,名为狮子猫,《梦华录》记载其不能捕鼠,只为美观,还说在开封有专门的猫粮店,卖小鱼干的。梅尧臣家的猫咪名叫五白,五白死后梅尧臣非常伤心,写了首《祭猫诗》深切悼念,并为五百举办了水葬,祭与饭与鱼。喵喵喵。黄庭坚有《乞猫诗》和《谢周文只送猫儿》两诗,从行文措辞来看目测也是个猫奴,毕竟“买鱼穿柳聘衔蝉”嘛。宋朝迎猫如纳妾,是要裹盐和穿鱼的;如果是邻居朋友家的猫生了小猫你要过来,你要给猫主人盐,如果是从流浪猫或者卖猫人那里要过来,要给猫妈妈鱼。开宝六年,有落榜士子徐士廉击鼓状告当科主考官李昉取士不当,太祖怒而自任考官,于讲武殿出题重试考生,此为殿试之源,后成定式。池阳程氏(程颐之后)的女眷不缠足、不贯耳,道学家并非都是那般不堪。《京兆府小学规》是现存最早小学校规,十五岁以下犯规的体罚,十五岁以上的罚款充公。想到再补……
看到“冷”字我就笑了,话说咱中华人民饮食文化丰富无比,提到哪朝哪代不得有吃的,这一提到吃的,恍然想起咱大宋原来是有冷饮的!(其实我国冷饮历史悠久,诗经里面便提到过奴隶冬日凿冰以供贵族夏日享用。只不过到了宋朝初年冷饮大量进入市场,相对更加平民化。)
街边冷饮摊譬如北宋东京汴梁,一到农历六月份,街道两旁皆有冷饮摊,冷饮摊上撑着青布大伞,伞底下摆着红木桌椅,等着顾客买冷饮吃。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有“冰雪甘草汤”、“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凉水荔枝膏”名目。《梦粱录》记载,南宋首都杭州也有卖冷饮的。 制冰有冷饮就需要冷藏制冷,手段大致有二1.冰窖:冬天取了冰放在很深的地窖里,红楼梦里也提到过这方面。而且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用最原始的方法制冰了。《豳风·七月》即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的诗句,意思是说夏历十二月凿取冰块,正月将冰块藏入冰窖。(ps:非土豪不能用)2.把硝石溶解在水里,过程吸热使之结冰,根据此原理制作冷饮。皇帝吃冷饮吃到到拉肚子《宋史》第三百八十五卷记载,宋孝宗:“朕前饮冰水过多,忽暴下,幸即平复。”《本草纲目》也记载,宋徽宗因食冰多而致脾病,国医久治无效,召杨介诊之。传说中的雪糕人们把果汁‘牛奶、药茶、冰块等混合调制成冰冻的饮品,名叫“冰酪”,如北宋汴京的“砂糖冰雪冷元子”,南宋临安的“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等。南宋的西湖老人在《西湖老人繁盛录》“诸般水名”中记载有一种解暑的冷食品叫“乳糖真雪”。从字面推测“乳糖真雪”就是冰激凌。诗人杨万里《咏酥》诗,“”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虽然说的是酥,但是古代的冰淇淋一般做成半流质装盘子里的,个人觉得也有奶油冰淇淋的嫌疑。假使有人穿越到宋朝,还是有冰棍吃的(当然价格不菲···,)。有商业头脑的人可以考虑做冰棍生意,成为土豪。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有诗为云:粤犬吠雪非差事,粤人语冰夏虫似。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窖活一家。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甘霜甜雪如压蔗,年年窨子南山下。去年藏冰减工夫,山鬼失守嬉西湖。北风一夜动地恶,尽吹北冰作南雹。飞来岭外荔枝梢,绛衣朱裳红锦包。三危露珠冻寒泚,火伞烧林不成水。北人藏冰天夺之,却与南人销暑气。——《荔枝歌》从诗中可以推测出,卖冷饮的收入相当丰厚。以此为业,可以养活一家人。而且冷饮作为畅销品,受到群众热烈欢迎,若是冰雪事业开展得当,发家致富指日可待。(曾经看过的一本书提到宋代画家张择端之画作——清明上河图里面也有卖冷饮的摊子,但未曾找到切实的细节图,如有路过者知其详情者,恳请告知)
想到哪写到哪,随时更新。宋朝有中国历史上唯一封王的宦官,童贯。( 谢 提醒,童贯并不是唯一封王的,另外还有北魏的宗爱和唐朝的李辅国)据说童公公相较于其他公公有非常明显的特点,他有胡子,创造了中华医学史上的奇迹。(补充一下,据宋史记载,童贯“颐下生须十数”,虽然胡子不多,但是聊以自慰吧。)宋真宗在历代皇帝中存在感比较低,但是有首诗可谓妇孺皆知。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励学篇》 宋真宗宋代的教育真正是从娃娃抓起,神童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我的老乡晏殊14岁(虚岁)中进士,不过这也不算什么,与他同期的福建福清人蔡伯俙4岁(虚岁)为进士,秒杀一众神童。只不过长大后品行不良,历史上没啥名声。(补充:蔡伯俙考的是童子科,不同于普通的进士科,被宋真宗赐进士出身))说到进士,在宋代以前,就算考试成绩好,未来也不一定前途光明。宋太宗刻意提拔进士,于是未来将近一千年的时光中,中进士成为读书人的梦想 。据某些野史记载宋高宗赵构与女人在做羞羞事情的时候,金人追杀至,吓得阳痿,丧失了生育能力。根据宋朝法律,妻告夫要判处3年徒刑,李清照改嫁后就因为告改嫁的丈夫有幸监狱9日游(不是3年因为有人营救)。李清照与秦桧的老婆王氏是表姐妹。宋徽宗时期“六贼”之一梁师成自称是苏轼的私生子,许多书中都有记载,是不是真的很难说。不过梁师成相当照顾苏轼家族的人,苏轼的诗文也因梁师成得以流传(苏轼死后被编入元祐党籍,诗文不得流传)。另外,童贯也声称是韩琦的私生子。(囧)宋朝人民夜生活丰富,是第一个不执行宵禁(晚上不许乱出门)的朝代。南宋有二位奇葩皇帝,一个精神病,宋光宗(疯的很大原因在于他的老婆李凤娘);一个低能儿,宋度宗(可能比晋惠帝智商还要低)。宋恭帝最后被强逼到西藏做和尚,成为一代高僧。明初流传宋恭帝是元顺帝的生父,基本上可以肯定是伪造的,但也算是帮老赵家报仇了。
我们经常听的“反清复明”,在元末存在“反元复宋”,元末刘福通称韩林儿为宋徽宗八世孙,建国号大宋,很长时间内朱重八名义上也是给他打工。
宋仁宗是皇帝中脾气最好的一个(没有之一),有一次用餐,他正吃着,突然吃到了一粒沙子,牙齿一阵剧痛,他赶紧吐出来,还不忘对陪侍的宫女说:“千万别声张我曾吃到沙子,这可是死罪啊。”相关的记载不绝于史书。自从范仲淹死后得到谥号“文正”,之后宋朝官员以谥号“文正”为人臣的最高荣誉。每次看到宋代官制总是一个头两个大。元丰改制以前,一般官吏多有三个头衔,即官、职和差遣。例如真宗朝寇准曾为虞部郎中、枢密直学士,判吏部东铨。郎中是官,直学士是职,判吏部东铨是差遣,才是实际职责。号称“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的沈括曾经参与针对苏轼的挖坑行动(乌台诗案),差点让苏大学士扑街(沈括属于新党)。之后又因为在永乐城战役中惨败,负领导责任,被贬官,政治生涯完结。不过对于后人来说,这次贬官实在是贬的好,之后创作出了《梦溪笔谈》。还是关于沈括的轶闻。沈括的第二任老婆张氏是个母老虎,经常一言不合就殴打沈括,甚至有时将胡子连肉一起扯下来,还驱逐了原配之子(这还是封建男权社会?)。更为奇葩的是,张氏死后,沈括居然郁郁寡欢,一度想跳江自杀。这种重度受虐患者估计是没得治了...在宋代有着非常严重的地域歧视,北方人歧视南方人,尤其歧视福建人。寇准就极力反对南人做状元,也曾经打压晏殊,理由是““南方下国人,不宜冠多士”。到神宗朝,司马光直接说“闽人狡险,楚人轻易”,以此为据反对王安石当政。(今日地域黑的前辈)宋仁宗去世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就连讣告送到辽国时,竟“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道宗耶律洪基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史载其“惊肃再拜,谓左右曰:‘我若生中国,不过与之执鞭持盖一都虞侯耳!宋仁宗因为无子,将侄子赵宗实(后来的宋英宗)接到宫中抚养,曹皇后也将自己的外甥女高滔滔(后来的高皇后)接到宫中。两者年龄相仿,宫中上下都习惯将宗实称为官家儿,而把滔滔称为皇后女。之后,仁宗与曹皇后作主将高滔滔嫁给赵宗实为妻,宫中称此事为“天子娶儿媳,皇后嫁闺女”,一时传为佳话。元朝西藏藏传僧人杨琏真迦盗掘南宋六陵,见宋理宗尸身保存完好,将尸体倒挂在树上三天,结果流出水银,又以理宗头盖骨奉给帝师八思巴为饮器,是为骷髅碗。明太祖得知此事,“叹息久之”,派人找回理宗的头颅,重新安置。(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缠足兴起于北宋,最终成为迫害女性的封建象征之一。宋哲宗之孟皇后一生极具传奇色彩,3次被立、2次被废、2次垂帘听政。其生涯的波动与当时的政治斗争有着亲密的联系,靖康之耻后,孟皇后竭力保障南宋的半壁江山安稳过度。《宋史》奸臣称号获得者之一章惇曾经以“端王(宋徽宗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宋史》作者叹息的写到“使二人(章惇,赵良嗣)之计行,宋不立徽宗,不纳张觉,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宋史.本纪二十二》)《宋史》奸臣这一荣誉称号获得者的另外一人贾似道被誉为“蟋蟀宰相”,被认为是南宋灭亡的推手之一。然而,贾似道是名将孟珙推荐的接班人,另外忽必烈对贾似道也赞赏有加。之所以名声这么臭,一部分是私德不好,一部分是王朝覆灭原因的替罪羊。(个人意见,请轻喷)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产生于北宋,这个想必诸位都清楚。最初的交子只在四川地区商人间流行。之后被规定为政府官方货币,在宋代一朝中,纸币通货膨胀的情况经常出现。北宋尹洙说:“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宋朝重文轻武之风可见一斑。金兵攻下汴梁之后,掳走徽钦二帝,同时立太宰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不过张邦昌是个怂人,登上帝位完全是被逼无奈。金兵退兵后,张邦昌将帝位还给赵构。他最终的结局是被下诏赐死,而其实赵构并不想杀他。宋朝以周世宗留下孤儿寡母而开国,也因孤儿寡母(宋恭帝,谢道清)而亡国,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宋光宗被逼退位之后,与他一同失势的李凤娘一反常态,对光宗不再像以前一样咄咄相逼,反而有同病相怜之心。她惟恐触动光宗脆弱的神经,常以杯中之物(是杯中之物,不是怀中之物,有些淫荡的人啊)来宽解光宗心中的郁结,还反复叮嘱内侍、宫女,不要在光宗面前提起“太上皇”和“内禅”等敏感字眼。摆脱了权力的魔咒,爱情才姗姗回归。(01.10凌晨更新)宋代每当储君继位,京城的老百姓纷纷摩拳擦掌,比过年还要高兴(刚刚死去的老皇帝表示很伤心)。原因并不是帝都的市民政治觉悟高,坚决拥护新领导,而是一旦储君登基,市民可以去进去他的潜邸,看见啥都可以免费拿走,谓之“扫阁”。在宋代如果你儿子有幸成为了皇帝大人的乘龙快婿,那恭喜你,你会惊喜的发现你少了个儿子,多了一个兄弟。因为迎娶了公主,驸马大人的辈分往上升了一级,跟自己的老爹成为了名义的兄弟,目的是为了公主不必执儿媳之礼。这种不近伦理的规矩到宋神宗时期才废除。南宋最后一任太皇太后谢道清是现实版的“灰姑娘”。(谢@,比喻成丑小鸭更为合适)谢道清生下来时就皮肤黝黑,一只眼睛有毛病,活脱脱一副女屌丝像。之后,谢道清出了麻疹,过一段时间,皮肤蜕落,莹白如玉;医生又治好她的眼病,瞬间化身十分女神。从宋高宗到宋孝宗再到宋光宗,南宋连续三位皇帝禅位,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
宋朝有一群赤胆忠心、上阵杀敌、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太监太监窦神宝:太平兴国年间攻打北汉,破获三十六座军寨;击破岌伽罗腻等十四族叛乱,平定边疆;永熙年间攻破依附契丹的牛家族二十八部;攻破党项李继迁军寨,后又在灵武击破李继迁;太监王继恩:太祖年间以内侍行首身份攻破江南采石;永熙年间,和翟守素、田仁朗、郭延濬,四人分守河朔诸路;以剑南两川招安使身份,讨伐李顺、王小波起义,破获十万余众。太监李神福:以右领军卫将军身份与宋太宗一起征伐太原,做官做到了宣政使。太监刘承规:平定泉州士民叛乱;与张绍勍等人屯驻定州大营,防备契丹军;真宗年间,修筑玉清昭应宫,因功劳也做了宣政使;掌管内藏期间,制定了权衡法。死后追赠为侍中。太监阎承翰:以川峡招安都监协助剿灭李顺起义;修筑从嘉山到定州又到蒲阴东的百里运河。太监秦翰:与李继隆一同平定赵宝忠叛乱;在河朔地区击溃进犯莫州的契丹军,斩获数万;以川峡招安巡检使平定川蜀王均之乱;在镇、定、高阳关前阵钤辖,歼灭契丹两万人,俘虏铁林大将等十五人;安抚边戎少数民族,使三千余帐归附;击破康奴族叛乱;任命为邢洺路钤辖,和主力军队在德清军相会,互成掎角之势;以驾前西面排阵钤辖身份,环城挖掘沟渠抵御契丹,七十多日不脱甲,和契丹达成议和。太监张继能:以高阳、镇、定路先锋都监身份,和崔彦进一同,在长口、唐兴口击破契丹;以监军身份协助李继隆平定赵宝忠叛乱;率军协助郑文宝在威州、清远筑城;以灵环庆、清远军后阵都监身份,击破党项;以副使身份,随同曹利用平定两广卢成均之乱。太监杨守珍:神射手,曾从家堂上一箭射穿堂下路过的孩童的发髻;以镇、定、高阳关行营同押先锋事身份,安抚边疆;以驻泊都监、安抚都监身份,跟随曹明克降服水州蛮。太监韩守英:跟随王继恩平定李顺、王小波起义,为先锋官,击破剑门;以代路兵马钤辖身份,和张志言在朔州小胜契丹军,破获数百;太监张唯吉:出使党项李元昊处,预言了李元昊叛乱;以澶州修河都钤辖身份治理商水涝灾;太监卢守勤:以陕西钤辖身份,参与三川口会战。太监李宪:与王韶一同,开边河湟,收复踏白城,大破贼军;监管财政,省去冗费十分之六;五路伐夏熙、秦军统领,攻破在高川石陕大破西夏军,一直打到葫芦河,但最终这次五路伐夏以失败告终;兰州之战击败西夏,解围兰州。另外欢迎大家关注家师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林屋读书(linwudushu),文史作家林屋公子创办。我们的宗旨是大众、新锐、趣味,热点知识化,知识娱乐化。
宋朝是一个奇葩的国度,有趣好玩的事太多,随便说几个,有时间再更新。1、宋徽宗是史上生孩子最多的皇帝,竟然有80多个子女~~~尼玛性功能真牛,不得不服!他活了53岁,在位25年,爱美人胜过爱江山,在中国古代帝王玩女人、生孩子史上他算NO.1了。据《宋史》记载,北宋灭亡之前,后宫有美女一万多,徽宗38子、42女。单凭这份官方的不完全统计,宋徽宗已经毫无悬念地坐稳了历代皇帝中孩子数量最多的头把交椅。2、宋高宗用处女选太子~~~~~~~~~~~这个方法还颇有创意宋高宗要从赵瑗和赵琢两个儿子中选太子,考验之策:给两人分别送去十名绝色处N,半个月后将召回查验,谁破处最少,谁是皇位的最佳人选。赵瑗的十个佳丽召回来完好如初,而赵琢的十个佳丽却尽已破瓜。最终,赵瑗通过了考验,顺利立为太子,直至登上皇帝的宝座。3、宋朝男子头上爱插花~~~真会臭美啊男人簪花,唐朝时已经出现,到北宋蔚然成风。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说:洛阳的风俗,大抵好花。初春时节,城中百姓无论贵贱,皆插花。甚至还有“四相簪花”的典故:北宋的韩琦、王王圭、王安石、陈升之四人相约在广陵城各插一枝芍药,把酒吟诗,不亦乐乎。神奇的是,这四人在此后30年内竟然全都当了大宋的宰相……《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简直就是“花团锦簇”——杨雄“鬓边爱插芙蓉花”;阮小五“斜戴着一顶破头巾,鬓边插朵石榴花”;而刽子手蔡庆,生来爱戴一枝花,于是人家干脆叫他“一枝花”……4、宋人也爱看报纸~~~~~偶们也会娱乐八卦滴在两宋首都的中产阶级家里,往往有两份报纸:一份是官府的“朝报”,相当于现在的党政刊物,一脸严肃;一份是私人办的“小报”,相当于如今的娱乐周刊,往往爆出“朝报”不愿报或者不敢报的宫廷秘史、名人八卦等,特别能博人眼球。 5、宋朝也有“足球”俱乐部~~~~~不知有没有吹黑哨、踢假球蹴鞠运动发展到宋代,可以说已非常成熟了,出现了类似足协、足球俱乐部的蹴鞠组织。宋朝有自由结社之风,热爱蹴鞠的人都可以组织或参加“打球社”之类的社团,其中最著名的足球俱乐部是“齐云社”,民间又称之为“圆社”。6、原来在大宋朝也有饮料哦~~~~偶们也有“星巴克”宋代人爱饮茶就如现在我们爱喝咖啡一样,时髦!《清明上河图》中,在“久住王员外家”旅店门前,有一个撑大遮阳伞的小摊,挂着一块木牌子,上写“香饮子”。“香饮子”是什么?就是饮料。下图是清人临摹宋人的《卖浆图》,几个卖饮料的小贩正在品评汤茶。下图是清人临摹宋人的《卖浆图》,几个卖饮料的小贩正在品评汤茶。7、日本女性为改良日本人种到宋朝“借种”~~~~~~原来小日本也是混血儿宋人周在《清波杂志》记载:“倭国(日本)一舟飘泊在(宋)境上,一行凡三、二十人。(日本)妇女悉被发,遇中州(中国)人至,择端丽者以荐寝,名‘度种’。这则记载说日本妇女来到宋朝,遇到宋朝美男子就要而主动献身,目的是生下后代,来给日本改良人种。8、宋朝女子相扑“很黄很暴力”~~~~~~~~假如传到现在可以大饱眼福了,嘻嘻女子相扑在当时堪称京城开封的一绝,是最能吸引看客眼球的一项娱乐表演。宋仁宗就因为爱好巾帼力士们的胴体秀而被司马光上书《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劝谏,文中说:我听说这个月十八号,圣驾在宣德门观看艺人表演,赏赐他们银绢。表演者当中还有女子相扑手,而且也得到了赏赐。我以为,宣德门是国家的象征,是布告法令的地方。十八号那天,在天子、后妃和官员妇人的面前,在万千百姓面前,竟然有女子赤裸身体表演相扑,十分荒谬。对仁宗皇帝的“不检点”提出公开批评,并强烈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环境治理,对此类伤风败俗的演出开展一次集中“扫黄”行动。9、宋朝排斥同性恋,官府出文禁“男淫”~~~~~~~~~~宋人口味不是一般重宋朝对男色活动充斥的现象进行打击,陈师道写的《萍洲可谈》云:“书传载弥子瑕以色媚世,至今京师与都邑无赖男子,用以图衣食,盖未尝正名禁止。政和间始立法,告捕男子为娼,杖一百,告者赏钱五十贯。”可见从事男色活动是公认的非法行为了。官府更贴出官府更贴出“禁男淫文”之类的公告,用威胁和恐吓的语气宣称要对男妓采取措施,如“宜断其钻刺之根,兼塞其迎送之路”,说白了,就是要把男同性恋者的阳具切掉,再把肛门堵上。不过山高皇帝远,京城法网严密,但其他地区的男色色情业放纵如旧,以至于周密在《癸辛杂识》感慨地说:“……吴俗此风(指男娼)尤甚。新门外乃其巢穴,皆敷脂粉,盛装饰,善针指,呼谓亦如妇人,比比求合。其为首者号‘师巫’‘行头’,凡官家有不男之讼,呼使验之,败坏风俗,莫此为甚。然未见有举旧条以禁止之者。”10、宋朝一年有五个“黄金周”~~~~~~~~~~这个好,真想穿越到宋朝,哈哈哈宋朝每年有多少天的节假日呢?——113天休假宋人庞元英在《文昌杂录》里对北宋中前期公务员休假制度有写道这里的这里的“祠部”,相当于“国务院节假日办公室”。可以看出,宋代的法定节假日挺多的,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元日(春节)、寒食、冬至等传统大节;一是“天庆节”、“天圣节”、“先天节”、“降圣节”、“天贶节”这几个官方设立的政治性节庆日。宋代公务员每个月还有三天的旬休,一年合计36天;再加上77天节日假,可以算出来,宋朝人一年有113天的休假,与今日中国大陆的节假日天数差不多。但宋朝公务员享用的休假天数,应该比今人更多一些,因为还有探亲假(父母住在三千里外,每三年即有30日的探亲假)、丧假、婚假等未计在内。从宋朝祠部的休假清单中发现,宋朝的七天长假有五个,分别是元日(春节)、元宵节、寒食节、天庆节、冬至。换言之,宋朝人可以过五个“黄金周”。11、宋朝妓女史上最昌盛~~~~~~~~~~~~不愧是繁荣而“娼盛”啊在宋朝,青楼就像饭馆一样,妓女的影子遍地可寻,据不完全统计,仅当时由政府登记在册的“职业”妓女就有一万多人。这只能说明其数量、范围之广。像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苏东坡,出外旅游一次,都能呼来一千多名妓女陪伴左右。恐怕这浩浩荡荡的阵容,也会把现在的土豪们得吓得吐血吧。烟花业的繁盛在此可见一斑。宋朝妓女有分官妓和家妓。什么东西贯上个“官”字,都会顿显地位显赫。官妓就是高级妓女,个个不是林黛玉,就是奶茶妹。不过他们要为官府服务,当然有时也免不了为官宦服务。而家妓则多出身于散,杂剧之家,也是多才多艺,是纨绔子弟的寻欢对象。还指一些在自己家中卖淫的妓女,又谓之“私窠子”。但宋朝妓女还是以官妓为主。《东京梦华录》全书共有19处提及汴京城内外娼楼妓馆,这还不包括宫廷教坊,杂戏女乐。而《武林旧事》所记载,杭城已有23座之多。宋朝龚明之写的《中吴纪闻》说:“乐天(白居易)为郡时,尝携容满、张志等十妓,夜游西湖虎丘寺,尝赋纪游诗。为见当时郡政多暇,而吏议甚宽,使在今日(宋朝),必以罪闻矣!”从中不难发现两层意思,一是官员夜间召妓在宋代是违法的,二是妓女“侍寝”官员亦是不允许的。这就为官员与妓女之间设定了基本的规范:娱乐可以(歌舞佐酒),涉性免谈(不准“私侍枕席”)。有了这样的规范,宋代妓女的幸福生活也就开始了。12、恋爱、夜生活、怕老婆……宋朝比我们还摩登宋人也有自由恋爱。宋话本《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就讲述了一个"女追男"的凄美故事:东京有一个十八岁少女,叫做周胜仙,一日正好在茶坊遇见了令她怦然心跳的心上人范二郎,两人"四目相视,俱各有情"。周胜仙自思量道:"若还我嫁得一似这般子弟,可知好哩!今日当面错过,再来那里去讨?"于是主动向心上人透露:"我是不曾嫁的女孩儿。"可谓胆大无忌。宋笔记《青琐高议》中则有一个"男追女"的故事:京城人周默,对邻居一老秀才的二十一岁妻子孙氏一见钟情,展开猛烈攻势,接连写了几封情书。孙氏对周默似也有情意,但既已婚嫁,便严词拒绝了周的追求。后来周默宦游,写信告诉孙氏:愿终身不娶,等她,直至她丈夫去世,便回来迎娶她过门。三年后,周默回乡,得知孙氏丈夫已离世,便托母亲遣媒求婚。两人终结成秦晋之好。孙氏是嫁过三次的妇人,但周默以及彼时社会,都没有对她有什么歧视。宋代社会之开放,可窥一斑。宋朝也流行怕老婆历代"惧内"佳话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河东狮"与"胭脂虎",两个典故都出自宋朝。"河东狮"指北宋名士陈季常的妻子,"胭脂虎"的故事来自陶谷《清异录》:"朱氏女沉惨狡妒,嫁陆慎言为妻。慎言宰尉氏,政不在己,吏民语曰'胭脂虎'。"说的是,尉氏县知县陆慎言的妻子朱氏很是"狡妒",陆慎言对她言听计从,连县里的政事都听老婆定夺,当地吏民都称朱氏为"胭脂虎"。宋代最聪明的科学家沈括,也是出了名的惧内。他的第二任妻子张氏"悍虐","存中不能制,时被棰骂,捽须堕地,儿女号泣而拾之,须上有血肉者,又相与号恸,张终不恕"。这个张氏对沈括不仅破口大骂,而且大打出手,将沈括的胡子连皮带肉揪下来,血淋淋的,子女看了都大哭。但沈括似乎跟妻子的感情很好,后来张氏病逝,朋友都为沈括高兴,沈括却"恍惚不安。船过扬子江,遂欲投水,左右挽持之",未久也郁郁而终。王钦若、夏竦、秦桧、周必大、晏殊、陆游……这些我们熟知的宋朝大臣与名流,也都有"惧内"之名。王钦若官至宰相,但"夫人悍妒",不准他"置姬侍"。王在宅后建了一个书房,题名"三畏堂",同僚杨亿"戏之曰:'可改作四畏。'公问其说,曰:'兼畏夫人'"。成为一时笑传。13、宋朝有意思的二套房政策
宋朝出台过一些很有意思的政策。宋真宗咸平六年,规定中高级官员的子孙不能“主掌两京诸路场务、津渡、坑冶”(《宋会要辑稿》刑法2之11),意思是禁止官二代去国企当老总。宋真宗咸平七年,“禁内外臣市官田宅。”(《宋会要辑稿》刑法2之11)意思是无论中央干部还是地方干部,都不能购买公房。宋仁宗天圣七年,“诏现任近臣除所居外,无得于京师置屋。”(《宋会要辑稿》刑法2之16)现任京官最多只能拥有一套住宅,禁止在首都购买第二套房。还有宋孝宗淳熙三年,朝廷严禁官吏和其他人等在临安私设黑监狱,非法关押进京上访的老百姓(参见《宋会要辑稿》刑法2之118)。不让官二代主掌国企,是为了防止他们跟父辈勾连,上下其手,把国企当成取款机。不让国家干部购买公房,是为了防止低价入手,高价倒卖,把贫苦百姓的住房保障 变成权贵阶层的分赃盛宴。不让京官在首都购买第二套房,是因为首都房价太高,供需矛盾太突出,当官的少买一套,住房市场上才能多出来一套。至于不让私设黑 监狱关押访民,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14、宋朝有趣的福利政策~~~~宋代人真幸福如果你是一个宋朝人,从你被怀在母亲肚子里开始,到你出生,到你受教育,到生老病死。你都会得到宋朝国家福利政策照顾。基本是这样:◆在娘亲肚子里5个月就要登记,国家派人照顾起居,快生时有官派稳婆接生。◆出生后如果丈夫在家照顾老婆给老婆以温暖,可免除杂役一年。◆养不起孩子的话,国家补助“奶粉钱”。◆不用担心孩子生病,婴幼儿专科中医院很多。◆倘若生于战乱年代(比如北宋末年南宋初期)不幸遭遗弃,国家来养。长大了还负责上学结婚。皇帝主婚哟。为避免弃婴,国家规定孩子多了,免的各种税也多。◆快上学了,一切免费还有补助。没有培养费,没有书杂费,没有食宿费,给发“食钱”。如果当地有大儒办私学书院,更幸运了,教材是他们自编的,也是免费的。范仲淹同学读的就是私学。助学钱根本不用担心有人贪拿不到手。宋朝人人识字,十分之八九的人家能著书。著书!!!有没有!!!◆关于结婚,婚姻法得专门另外好好写下,实在好的太激动人心了。女同胞:结婚前女方可分得一半家产作为嫁妆,离婚后嫁妆全部带走,结婚期间自己赚的私房钱也可带走,离婚后改嫁才是正常的。比如李清照美人。男同胞:没钱没房子没车不要紧,只要考上进士,就有官做,老婆房子钱全都有,丈人早在榜单那等着呢。考不上发个优秀奖“同进士”。书中自有黄金屋以及美人玉。好多人为了讨个有钱的漂亮老婆,一直考到四五十岁。范进同学。。。◆不会没地方住。租公房很便宜。廉租房不太好,太高了不方便,有七八层。“居养院”是安排流民和贫困户的。◆老了病了残了发生灾荒了,国家有“居养院”。◆生病算什么,没钱治的话,国家有“安济院”。◆死后特殊情况的,什么客死他乡的,国家有“漏泽园”。还给超度。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朝廷颁发了“惠养乞丐法”,并于次年开始实行。“惠养乞丐法”规定,每年十月入冬之后,天下各州政府必须“差官检视内外老病贫乏不能自存者(包括流浪乞丐)”,将他们一一登记在册,每人一日“给米豆一升,小儿半之”,每三天发放一次,从本年十一月初一开始发放,至来年三月的最后一天停止。宋室南渡之后,也继续采用“惠养乞丐法”。元符元年(1098年),宋朝政府颁布了居养法:“诏鳏寡孤独乏不能自存者,以官屋居之,月给米豆,疾病者仍给医药。”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高宗下诏在全国推行“胎养助产令”,诏曰:“禁贫民不举子,有不能育婴者,给钱养之。”《宋史》卷一百七十八:“若丐者育之于居养院;其病也,疗之于安济坊;其死也,葬之于漏泽园,遂以为常”。所谓“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是职能不同的社会福利机构。15、宋朝GDP 曾经是世界第一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艺术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在这里可以提供两个学者关于宋朝GDP的统计:一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刘光临先生,据他的统计与推算,宋朝的人均国民收入位于历代最高峰,为7.5两白银,远远高于晚明2.88两,要到十九世纪的晚清,才追上宋代的水平。二是英国的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他认为:“在960~1280年间,尽管中国人口增加了8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由4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增加了1/3;以后一直到1820年都保持着此水平。欧洲在960~1280年间,人口增加了70%,人均国内总值则从400美元增至500美元,只增加了1/4。”也就是说,宋代的经济与生活水平,不但在纵向上优于其他时代,而且在横向上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16、宋朝也流行取叠音名字咱们现代人给女孩子取名,常常会用到叠音字,例如范冰冰、李冰冰、干露露、郭美美、朱媛媛、孙菲菲、金巧巧、盖丽丽……诸如此类。像这样使用叠音,写着简便,读着顺口,听着可爱,很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宋朝女生会不会也用叠音做名字呢?会。陆游您知道吧?宋朝最多产的诗人,他中年以后娶了一个小妾,那小妾给他生了个女儿,取名叫陆女女,就是典型的叠音。陆游的好朋友杨万里也有一个女儿,取名叫杨闰闰,也是叠音。宋神宗他妈姓高,是开国大将高琼的曾孙女,乳名叫高滔滔。宋徽宗的女朋友、当年在东京城艳压群芳的名妓、《水浒传》里浪子燕青的干姐姐,我们都知道她的名字:李师师。宋徽宗20多个女儿,其中两个用叠音名,一个叫赵珠珠,一个叫赵珞珞。宋徽宗还有100多个妃子,其中5个用叠音名,一个叫席珠珠,一个叫奚拂拂,一个叫卢袅袅,一个叫徐癸癸,一个叫郑巧巧。南宋话本《碾玉观音》里有个丫鬟,在清河郡王张俊府里上班,因为跟人私奔,惨遭张俊杀害。但她的名字叫秀秀,也是叠音名。由此可见,无论在民间还是在宫廷,宋朝都刮起了叠音取名的流行风。
找一个很冷门但又能反映出宋朝特色的。宋真宗的皇后(献明肃皇后)刘娥,是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虽一生传奇,功勋赫赫,但的确在历史上过于低调了。刘娥从一个家道中落,以击鼗(即拨浪鼓)为生,且已经嫁人(还是做妾)的普通下层妇女,传奇地进入当时还不是太子的真宗赵恒的王府中(他的丈夫为把她送入王府,谎称是她的表哥,当然这一点有争议)。后被太宗知道后赶出王府,刘娥在宫外与赵恒偷偷摸摸私会,这样一直过了15年。太宗死后,赵恒即位(即为真宗),刘娥被接回宫中,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四品美人,此时她已经36岁了,可是她聪慧温柔,一直获得真宗的专宠,很快晋封为二品修仪,又封为一品德妃。更牛逼的是刘娥让她的前夫(谎称表哥)龚美改名刘美,继承父亲的香火。刘美此后做官一直忠心耿耿,不阿附权贵,也不培植私人势力,深得真宗信任。其实,真宗应该知道刘美其实是刘娥的前夫,可他却对刘美十分信任,必须为刘美的眼光和真宗的宽容点赞。真宗的郭皇后死后,真宗想立刘娥为后,可惜刘娥出身低微,没有为真宗生有儿女,群臣一致反对,真宗很不高兴,索性一直让后位空缺。刘娥虽然长年受宠,却无法怀孕。她身边的侍女李氏,突然一日梦到仙人下降为子,真宗和刘娥大喜,想出“借腹生子”的方法来。李氏生下一子,赵受益(即后来的仁宗赵祯)。皇子虽然是李氏所生,却只会认刘娥为母。真宗早在孩子出生三月前,便已宣布刘娥怀孕,册封刘娥为修仪,与刘娥交好的杨才人则晋封婕妤。皇子虽然是刘娥的儿子,刘娥却没有亲自抚养,而是交给杨婕妤抚养。杨婕妤亦是成都人,比刘娥小16岁,与刘娥情同姐妹。真宗爱的既是刘娥,对杨氏也有好感,因此刘娥每每晋封,也少不了杨氏一份。时刘娥四十多岁,精力自然不如二十多岁的杨氏充沸,便让杨氏代行哺育之职。然而,刘娥并未杀害仁宗真正的生母李氏,而是封李氏为崇阳县君。不久,李氏又生下一女,晋封才人,正式进入妃嫔行列。不幸的是,小公主很快夭折。李氏自认命薄无福,终其一生,都并未与儿子相认。这就是著名“狸猫换太子”故事的来源。刘娥既已“生子”,真宗便诏告群臣,欲立为后。然而不少高级官员都知道刘娥“生子”的真相,真宗无奈,几次欲“立之”,刘娥都不得不“固辞”。于是,真宗先晋封刘娥为德妃,并给百官加官进爵,册后礼仪一应从简,既不让官员进贺,也不搞封后仪式,封后诏书也回避朝臣公议,只下令将封后诏书传至中书省,自己家里宣布一下就完事。就这样,44岁的刘娥终于成为大宋王朝的皇后。身为皇后的刘娥,不像其他妃嫔只知争宠,她才华超群,通晓古今书史,熟知政事,每每襄助真宗,真宗根本离不开她。每日批阅奏章,刘皇后必侍随在旁。外出巡幸,也要带上刘娥。当时的宰相寇准(大名鼎鼎)和李迪反对刘娥干预朝政,而刘娥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以钱惟演(著名词人,刘美后来的大舅子)和丁谓(《包青天》中的著名奸相,钱惟演的亲家)为首。个中孰是孰非,后人只知表面,总之后来寇准落败,从宰相贬为知州远离朝廷。刘娥能斗垮如此牛逼的寇准,政治头脑绝对让人生畏。之后真宗患病,难以支持日常政事,上呈到皇帝那里的政务实际上都由皇后刘娥处置。后来,真宗更是病重,下诏:“此后由皇太子赵祯在资善堂听政,皇后贤明,从旁辅助。”此诏书便认可刘娥裁决政事的权力。群臣不安起来,刘娥虽非太子生母,却对他视若己出,克尽母职,根本不是旁人所能离间。真宗赵恒病逝时,遗诏曰:太子赵桢即位,皇后刘氏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军国重事权取皇太后处分。而仁宗赵桢这时只有11岁,实际上就是将军国大事交由刘娥处理。然而丁谓想独揽大权,欺上瞒下,以为刘娥是女子无见识,刘娥虽然当初因为后位不稳培植他,多年下来早已查知丁谓的不法举动,此时更是怒不可竭,决心除掉他。仁宗即位的当年六月,与丁谓勾结的宦官雷允恭被诛,丁谓遭罢相贬谪。丁谓被贬后,刘娥开始和仁宗赵桢一起听政决事,正式垂帘。刘娥号令严明,赏罚有度,虽然难免有些偏袒家人,但并不纵容他们插手朝政。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更尊重士大夫们的意见,贤臣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都得到了她的重用,刘氏姻族也没有做出为害国家的祸事。而仁宗生母李氏,刘娥也升封她为顺容,迁往真宗永定陵,成为守陵的先帝诸妃之一。而且早在真宗年间,便寻访到李氏家人封官,真宗去世后,刘娥依然沿用李氏,未下杀手。刘娥也非常简朴,当初身为皇后时服饰简朴,当了太后依然未改习性。宫中侍女见皇帝侍女服饰华丽,觉得自己身为太后侍女,怎么能被比下去呢?报与刘娥,刘娥不为所动,“那是皇帝嫔御才能享用的,你们哪有这样的资格。”明道二年(1033)三月,刘娥病重,仁宗大赦天下,四处征召名医,然而却无法挽留刘娥的命,三月甲午,刘娥病逝于宝慈殿,享年65岁。第二日,仁宗在皇仪殿召群臣,哭道:“太后临终前数度拉扯身上衣服,可有什么心愿未了?”参知政事薛奎曰:“太后不愿先帝见她身穿天子服入葬。”仁宗恍然大悟,下令给刘娥换上皇后冠服。仁宗正自伤感,群臣却纷纷上议,说刘娥并非他生母,生母是李宸妃,而燕王更说李宸妃是太后毒死的。仁宗震惊,派人召来李用和,让他亲自去查看李宸妃的棺木。见李宸妃葬品如一品夫人,甚至身穿皇后服,仁宗大悔,叹道:“人言岂可尽信。”来到刘娥牌位前拜谢自责:“从此后大娘娘的生平可清白分明了。”而上谥号之时,刘娥谥为四字:庄献明肃皇后(后改章献明肃皇后),而一般皇后只谥二字;生母李宸妃谥为庄懿皇后(后改章懿皇后)。刘氏一族最后也都得善终。题主你说牛逼不牛逼。
泻药~咱家就说一个其他人没说过的吧。大宋药丸之内参随便卖宋代的重要大臣往往也是著名文人,所以死后往往会将其生前发表的文章结集出版,以为纪念。什么欧阳文忠公文集啦~什么范文正公文集啦~以及生前的写过的其他的书信集啦~总之就是死后还能卖一道钱的各种文章结个集子卖个钱,也很正常嘛,斯文人做斯文事嘛~问题是,这些大臣往往曾经边事,掌握军务,或历任宰辅,入决兵机,他们的文章里有很多是给中央政府的情况汇报、处理意见、作战情报、战略策划等机密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在架阁库中属于机密中的机密,是被最严密的保护起来的文件档案。结果人一死,这些东西就果断结集出卖。。。。。。枢密院曾一度汇报过,这些玩意满街都是,各国使臣都可以随便买,保密就是筛子啊~!别说,枢密院警惕性虽然高,他们自己的情况好得了多少?把绝密级的文件当街当废纸卖的事情,他们自己干得少过咩?!更有甚者,连内参都拿出来卖钱的~!例如,大宋庆历年间,范仲淹、杜衍、富弼等人搞改革,史称庆历新政。杜衍的女婿苏舜钦被提拔起来管监进奏院。这进奏院是个要害环节,又叫奏邸,管什么呢?“受诏敕及诸司符牒,辨其州、府、军、监以颁下之,并受天下章奏、案牍、状牒以奏御,分授诸司。”上传下达都经过他,对照一下本朝,这厮管的是多机要的部门。据史料记载,这厮好喝酒,能以汉书下酒,于是在进奏院祠神日,卖废纸换钱,然后开席饮酒召妓。结果事为御史中丞王拱辰(派下属周询、刘元瑜)所发,参与人基本上都滚蛋了。有个参加酒会的,叫王益柔,自吹自擂什么“醉卧北极遣帝扶,周公孔子驱为奴。”(即评论里的某位同志所叙之诗),结果一样是“并以谤讪周、孔坐之”。这次事件沉重的打击了改革派的二线梯队,史料记载:同时斥逐者,多知名士。世以为过薄,而(王)拱辰等方自喜曰:“吾一举网尽矣!”好好的一个改革,因为卖内参东窗事发,结果二线梯队几乎全部完蛋,改革派的梯队建设受到沉重打击,范仲淹、杜衍、富弼等老同志眼睛都怕是哭瞎了。多年以后,位极人臣的欧阳修同志为苏舜钦写墓志铭,还专门提到这一码事,言中痛心疾首的说“三四大臣继罢去,天下事卒不复施为!”咱家看啊,这大宋啊,真TM药丸~!大宋药丸之“妄议中央”这个,咳咳,先看史料:“近撰造事端,妄作朝报,累有约束,当定罪责。。。。。。严切差人缉捉,并进奏官密切觉查”这是宋徽宗大观四年时的一道诏书。这诏书里透漏出三个信息:1、妄作朝报,说明这不是官方的通讯邸报的内容,什么什么日报,什么什么八道之类。2、累有约束,说明这种东西出现很长时间了,也曾管理过多次,但似乎没有什么卵用。3、当定罪责等等,说明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了,以前的措施要进行加强。这些“撰造事端,妄作朝报”的载体,即所谓小报,即非官方的报纸。这些报纸在当时的社会上非常流行,造成了什么效果呢?“方陛下颁诏旨,布命令,雷厉风行之时,不无小人(言寿)张说炫惑众听,无所不至。如前日所谓旧臣之召用者,浮言胥动,莫知从来”具体举一个例子。南宋时,朝廷诸臣大致分为主战派和投降派(主守派是墙头草,支持者也少),其中投降派的主要领导人是秦桧,而主战派的领导人是张浚。在绍兴十一年,投降派取得高宗的支持,发动了大清洗,主战派的主要军事负责人岳飞死于狱中,另一军事负责人韩世忠被检举之后罢黜。此外,还清洗了摧锋军等地方军,迫害了韩京等主战的地方军负责人,同时在政坛上横扫了主战派的众多政界高层人物,对南宋的国防力量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风水轮流转,秦桧死后,长期被压制的主战派势力又活跃起来,他们借用民间小报,伪造新闻,“妄议”中央(的人事和外交政策),甚至还到处造势,声称遭遇多年政治迫害但一直坚持斗争的张浚同志将复出执政。由于张浚同志对敌斗争立场坚定,在中央和地方都有相当的威望,这种假新闻给当时的社会舆论造成很大的影响。一时之间,朝野评论蜂起,要高宗对全体人民明确表明对金的态度。虽然之后高宗费了很大力气,才摆平了朝野舆论,又对军民表面安抚了一番,总算勉强过关,但造成的影响是无论如何无法挽回了。大家来说说,这妄议中央,影响多大?!不禁止行么?可是,连这个都禁不住,咱家看啊,这大宋真是药丸~
身为老赵家人,也写上几句(当然顺序有点乱,和上面已有的回答尽量不重复):1.宋高宗曾经违背了祖训,杀了上书言事的太学生陈东。2.某些史料说宋理宗并不是皇室血统,而是当时的宰相史弥远从民间挑选来即位的(当然可信度是有待证实的)。3.宋朝是一个文官集团的势力可以说是达到巅峰的朝代,巅峰到司马光曾经上书劝诫宋仁宗要多管管政事,不要把事全放权给大臣们。4.司马光在哲宗即位后得到高太后的支持成为宰相,当时西夏索取兰州、米脂五寨(这五寨曾经在王安石变法期间被宋军夺回),司马光一口应允,并说反对者是“见小忘大,收近忘远,惜无用之地”。更神奇的话,司马光曾经提议把熙河一带(今甘肃临洮)一并送给西夏,只不过遭到强烈反对,没有成功。5.明朝那些事中“大议礼”这段戏份五百年前在宋朝也发生过,就是宋仁宗和宋英宗这两人。仁宗有三子,均早夭,英宗的爷爷作为太宗的四子,真宗的弟弟,自己被仁宗当做皇储即位。6.女真人攻陷开封时候勒索黄金白银,开封城中百姓曾经自发抵抗,但被政府军所镇压。7.檀渊之盟最初达成时是每年宋输银十万,绢二十万,但后来辽要求增加数量,宋使富弼出使辽国,最终银绢各加十万,此后未再变化。所以最终版本是银二十万,绢三十万,总数量五十万,还是超出了寇准不得多于三十万的要求。8.宋朝出过四任太上皇——宋徽宗,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其中高宗、孝宗和光宗属于太上皇帽子戏法,宋高宗还是中国历史上唯四的超过80岁的皇帝(另三位:梁武帝,武则天,清高宗)。9.《水浒》梁山有几位将领后来是跟随刘光世(为啥是他)和吴玠破过金国的(呼延灼、朱仝、金节)。事实上,梁山伯起义失败后,部分水军以梁山伯为据点,以张荣为首领依然在抵抗。宋廷南迁后,斗争对象变成了女真人。10.宋朝皇帝的名字即位前是很寻常的,即位后为了常用字成为避讳子会改名,比如赵匡胤即位后,弟弟改为了赵光义和赵光美,赵光义即位后改名为赵炅,弟弟改名为赵廷美。11.赵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理论上自秦以后唯一一个存在时间超过300年的朝代(960—1279)。12.科举取士扩招是从宋太宗开始的。13.太宗太平兴国年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出现夜市,标志了里坊制的消失(五代年间里坊制已经趋于崩溃,但正式消失是在宋初)。14.王安石这个人性格有点偏执乖张,和人一言不和就会吵起来,经常坚持己见。争论到面红耳赤时,还经常冷不丁冒出一句“公不读书”,类似于今天我们吵架时候有人骂了一句“你这小学生的智商”。但王荆公的私德是无可厚非的,司马光虽然和他政见不同,但是私底下还是很好的朋友。15.枢密使在宋代是掌管军事的重要机构,但是最初在唐朝设立这个机构时,是由宦官担任其中的官职的。16.1141年的绍兴和议中有这么几条内容:宋金边界,宋不得布防有重兵;宋朝不得追赶从宋逃至金的人;如果金朝有人逃至宋,宋需将此人交还给金。(看着是不是有七百年后辛丑条约的即视感)。另外,绍兴和议中规定,宋给金每年五十万的银绢是“岁贡”,注意是“贡”,也就是说金并没有把宋当做一个独立的国家来看待,而高宗方也自称是“弊邑”,并接受了金朝封自己为宋国皇帝的敕令。直到23年后的隆兴和议,“岁贡”才改为“岁币”,南宋外交地位有所提高。
随便写几个,想到再补充1.根据北宋《大驾卤簿图》记载,宋代皇宫仪仗规模浩大,组织严密。但仅限于皇帝去南郊祭天地是使用,人数五千余,马三千匹,每个人穿着道具都是有明确规定的,望之气象蔚然上张局部图大家感受下2.大家都知道火药起源于唐宋间,但最早记载火药配方的书却是在宋代出现。宋仁宗时期两位文臣曾公亮和丁度奉命编写的《武经总要》,其中不仅有火药配方,还有其他大篇幅关于各种武器的描写。3.镇起源于北魏,五代以前主要是军镇。入宋以来旧镇渐渐变做商品经济活动的集散地,镇的地位低于县,市的地位又低于镇,当时的市大多是自然形成的草市,天下承平之后商品经济大潮席卷全国,成千上万的自然聚落逐渐兴盛起来变成镇,北宋地理书《元丰九域志》记载了1900个以上的市镇名。官府一般在镇上设官收税,个别小镇不收税,将税务交给个人承包,称“买扑”4.北宋市井商业剧场称“勾栏”5.宋代女子外衣叫做“背子”,亦可作礼服6.宋人习惯用陶瓷或竹木制成的硬枕,他们认为这样对养生有好处(?)枕头造型大多猎奇,设计脑洞惊人,还有往里灌水的,各位上眼你猜我能不能睡得着?你猜我能不能睡得着?7.北宋东京有不少大酒楼。宋诗中常见的樊楼,为五座三层高楼,各栋之间有廊道相连,内有不少单间,门口挂着珠帘,公子哥儿在此彻夜狂欢。宋代的大酒店一般大门都绘有彩画,设红绿杈子,悬翠绿帘幕,挂红纱栀子灯。三园楼在进门后有一条主廊,中间一个天井,南北的长廊及楼上都是一个个精致的小阁子,一到夜晚,灯火辉煌,几十个浓妆艳抹的妓女聚于主廊上,以待酒客召唤,望之宛若神仙。内行的人说:“大酒店的娼妓只是伴坐而已,另有所谓奄酒店,谓有娼妓在内,可以就欢,而于酒阁内暗藏卧房也。”这种酒店的标志是在门首的红栀子灯上加盖一顶箬笠。8.讲个关于赵匡胤的霸气故事,赵匡胤的皇位得来容易,可要巩固下来就不那么简单了,且不说割据一方的霸主与在外拥兵自重的草头王,就是都城之内也潜伏着不少虎视眈眈的野心家。有次皇帝车队从京城桥上驶过,突然,一支冷箭飞了过来,穿过宋太祖头上的黄旗,卫队亲兵都愣住了,而这时太祖从容下车,敞开衣襟,笑着喊道:“射呀!射呀!”(……)9.北宋时,皇室每年都要在京城汴京的宣德楼前举行盛大的车骑演象活动,以示与民同乐,普天同庆。10.在大多数场合里,瓷器是被广泛接受的。而那些做工精良价格不菲的银器,只有在地位显赫的有钱人家,或者是高档场所里被使用。11.北宋公主被称作“帝姬”12.唐末五代,门阀士族遭到毁灭性打击,研究贵族血统的旧谱牒学随之衰落。宋代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再承认世袭官职田产的特权,随着社会秩序的恢复,士大夫意识到必须加强家族内聚力,以作为国家统治的补充。宋仁宗时欧阳修和苏洵首倡编写新族谱。范仲淹在苏州置良田十多顷,作为族产,称为“义庄”。范仲淹亲定规矩十三条,规定各房选一名子弟共同掌管,义庄所得租米按人口分给本族男女,族人嫁娶、丧葬、赴科举考试等都可得到一定资助。以后范氏子孙又不断增补修改规章,使义庄得以延续扩大,到南宋理宗时,范氏义庄达三千多亩。两宋官员纷纷仿效,在各地建立了一些义庄,有的扩大为赈济本地穷苦百姓。与义田相类似的族产,还有义屋、义学、义冢等。新的家族制度陆续形成,其影响远及明清。13.宋代官员因公外出,可以在驿馆住宿,公家发给“驿券”,作为免费食宿的证明。士人赴京参加科举考试,也可领到“驿券”。根据官员品级的高低,在驿馆的享受也不一样,如低级武馆三班奉职的待遇是“驿券肉半斤”,邸店为私人旅馆,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邸店遍布城乡。北宋时东京州桥以东,沿着汴河散步众多邸店。为适应各阶层的需要,邸店有不同等级,如东京的“无比店”,原是某高官的豪宅,无疑是家高级旅馆。而为适应行商需要,有的邸店附有仓库,乡镇草市的小店甚至有关猪鸡的地方;为适应久住者的需要,有的邸店甚至提供炊具,让旅客让自己做饭。14.北宋时开封居住的犹太人因为习俗和回回有些相似,被称为“蓝帽回回”15.七巧板发明于宋代16.宋人缔婚约不重世家大族,而重女婿本人,由于进士前程远大,故成为大家千金的争夺对象。每逢科举考试发榜那天,达官贵人便清晨出动“择婿车”,满城拉外地来的新科进士,这时不管阴阳八字,也不闻其家世,拉到家里就是东床高婿,后连京城的富豪大贾也为本家千金拉婿,则局面更为混乱,故一日之间,新科进士往往十之八九有了归属。王安石诗云“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苏轼诗云“囊空不办行马春,眼眩行看择婿车。”有的达官贵人甚至采用强制手段,如外戚张尧佐派人将新科进士冯京拖至家中,用金带捆起,假称皇帝圣意逼其就范,又搬出陪嫁财报诱其点头,新进士只好陪笑力辞。有些女子或其父母坚持非进士不谈婚嫁,一直错过是适婚年龄,因而终身不嫁。17.宋士大夫普遍蓄有姬妾,但买妾大多不是一次买断,而是有一定年限,有约三年或五年者。有的小妾期满后不忍离去,但如妾父母不同意,也不能留下,又被迫嫁给他人。妾的地位低下,往往妾婢连称,若将宠妾升为夫人颇费一番周折。婢女的来源有罪犯家属、卖身或被拐卖者,但宋朝婢女主要来自雇佣,订有契约,雇主在订立契约时很注意被雇者的来源,并要求有人担保。法律规定雇佣婢女最高年限为十年,其间转雇于他人年限也要另计。有的使女雇值是按月或按年领取的,若婢女几经转雇其身价往往看涨,具有特殊才能的使女相当昂贵。法律对于奴婢犯上明令严惩,但亦明令雇主不许私自设公堂处置奴婢,不许私刺其面。一般士大夫家庭也承认所谓奴婢本出良家,期满多送之回家,让其及时婚嫁,但也有不少富家地主以各种方式超期或终身役使婢女,如在契约内将婢女谎称为“养女”等;或雇佣双方通过转雇等方式隐瞒受雇年限。总之,宋代婢妾的地位高于唐代。18.北宋王灼的《糖霜谱》是最早的关于蔗糖的专著19.传说妈祖就是宋人,生于福建莆田,叫林默娘20.宋代对中医教育比较重视。宋政府设立“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材的最高机构。学生所学课程包括《素问》、《难经》、《伤寒论》和《诸病源候论》等。教学方法完全仿照太学的办法,每月一次初试,成绩评定分为“优、平、否”三等,学习成绩优良者补升内舍。图为太医局的考试试题及其标准答案。先这二十个吧,好累……其他再补……===================================================================答主来补档了,今天还是二十条21.我国第一部雕版印行的佛教经籍总集叫《北宋官版开宝藏》,开雕于宋太祖开宝四年22.宋代泼皮无赖甚多,城乡衣食无着的贫民沦为游民,大批老实正直的游民无路求食,只得饿死路边。迫于生计游民往往成为城中丑恶的一族,开封及临安的泼皮无赖数以万计。他们或沦为富人的玩偶,成为男妓,涂脂抹粉、盛装打扮、善做女红,称呼也如同妇人,以之为业,其为首者号“师巫行头”。或以行乞为生,甚至结帮成团,其团头得以致富。或为盗贼,以城市的下水道为窟,自称为“无忧洞”,甚至偷藏骗来的妇人,称为“鬼樊楼”(樊楼是东京有名的大酒楼兼色情中心)。或依傍富人做走狗,成为无恶不作的流氓;凶恶者结成黑帮与官府勾结,成为不可一世的黑势力。或以坑蒙拐骗为生设置骗局,邀请人家到佳丽喝酒,妻妾满堂、财宝满床、屋宇华丽,然后假说财物丢失,逼来者赔偿或诱其赌博,将其财物骗光,受害者再访其门则已经封门走人。就是能干的府尹对这种丑恶的现象也无可奈何。23.豆腐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宋初年24.宋代杂剧往往取材于民间,以市井小人物,如周身挂满眼睛招幌的卖眼药的走方郎中、手臂刺青的走街游民等,作为剧中主人公。这种演出形式虽偶尔也在正式宴饮场合被召来助兴,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它是在街头的棚子里受到市民们的追捧的。此为宋人所绘《眼药酸图》25.《水浒传》中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头衔挺吓人的,当时我以为皇城之内的军队都八十万这得多少银子才养的起啊。实际上宋代的禁军已经没有了皇帝近卫军的含义,不过是国家正规军的代号而已。宋初,为了架空节度使,便不断扩大禁军,削弱地方军。朝廷不仅使禁军获得最好的装备,而且到地方军中挑选武艺精良的士兵编入禁军,为了获得最强壮的兵员,甚至将一根根粗长的木棒颁于各地(?)这根木棒称为“兵样”,要求新兵起码要达到这一尺寸,我是说身高。禁军挑剩下的老弱及武艺不合格者组成厢军,承担运输、建筑等劳役,而禁军驻扎各地,成为主要的军事力量。就在这期间,汉族从尚武走向崇文,此后宋禁军成为汉文明有史以来最弱的王朝军队,其战斗力甚至不如地方临时招来的民兵,以至接战时,契丹人一听对手是禁军,便以手加额表示庆幸。26.大家现在对于江南农村的想象中,有一副常见画面就是孩童牧牛吹笛,实际上这种风俗也是起源于北宋27.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宋代的运输业也获得了发展。在当时,骆驼已经和牛,马等牲口一样,成为陆上运输业的主要工具。和其他牲口相比,骆驼更加适合长途跋涉和恶劣多变的气候。这是宋人朱锐所绘的《闸口盘车图轴》28.“天子门生”是电视剧中常见的说法,科举起源于隋唐,但“天子门生”这个说法却是到了北宋时才有。北宋初年举行殿试,皇帝亲临,以后遂成制度,这才有了“天子门生”一说29.少林寺“太祖长拳”的名头大家应该都听过,那这个太祖根据民间说法就是宋太祖本人,真假不知,但宋太祖武艺高强是有名的,当初做后周大将时一条盘龙棍耍的是威震三军30.缠足出现于五代,但在北宋时并不流行。大致由内宫传至教坊,再由教坊传至京城,京城再传至全国城乡,大约在北宋末年缠足风俗及于民间。南宋初人张邦基曰:“妇人之缠足起于近世,前世书传皆无所自。”随着宋室南迁,缠足风俗渐渐由北方传向南方。为适应小脚女人需要流行起尖底鞋。徽宗宣和末年,妇人鞋底尖以二色合成,名“错到底”。尽管南宋妇女缠足更流行,但时有士大夫愤而抨击。如车若水曰:“妇人缠脚,不知起于何时。小儿未四五岁,无醉无辜,而使之受无限之苦,缠得小来,不知何用!”直到宋末,如理学家程颐后裔等世家名族仍坚持不让女人缠足,其族聚池阳,妇女不缠足不贯耳。至元代仍坚守这一家规。直到元代,缠足方才普及,民间反以不缠足为耻。图为衢州南宋墓小脚银鞋,鞋底刻有幕主之妻名“罗双双”。鞋全长14厘米,宽4.5厘米。宋时一尺约合今30.66厘米,故此鞋可谓“四寸金莲”,若穿袜,则可适合于“三寸”足穿。通常陪葬之鞋多为锦帛麻等制作,这双银鞋可以说较为罕见。图为衢州南宋墓小脚银鞋,鞋底刻有幕主之妻名“罗双双”。鞋全长14厘米,宽4.5厘米。宋时一尺约合今30.66厘米,故此鞋可谓“四寸金莲”,若穿袜,则可适合于“三寸”足穿。通常陪葬之鞋多为锦帛麻等制作,这双银鞋可以说较为罕见。31.关羽封王的历史久远,但最早可考的时间是北宋,当时他老人家就被封为武安王32.麻将雏形始于北宋末年,形制规则与现代差别不大,最初有32张牌33.相对来说,宋朝对士大夫特别优待,虽待遇因品级而迥异,但总的来说较为优厚。宋初承五代弊端,官员俸禄往往打折扣,或将官员俸钱折成实物,摊给商人发卖,再征钱给官员,这种扰民制度于太宗初年被废。真宗时,大幅度增加文武职官的俸钱;仁宗时定制《禄令》,进一步拉开了官员的俸禄差距。中高官员俸禄的目前多于前代,额数较大。以宰相为例:北宋前科钱每月三百贯(时每石米价六七百文至一贯),禄栗每月一百石,春、冬各发绫二十匹,娟三十匹,冬增棉百两,还有其他名目,如发给七十个随从的衣食,发柴禾,发炭,发盐等。担任实际工作,有的还另支取钱,增发饭钱等。地方官大多分有职田,朝廷另给地方官以“公使钱”,用作官员往来供应酒食之费,但往往为官员私用。朝廷的各种临时赏赐,也是官员的重要经济来源。如此待遇,虽未可轻言“养廉”,而的确算高薪了。 34.宋代文人中聚会宴饮之风十分盛行,而且宴会规模大,持续时间长,至少是一整天,有时长达数天。宋画家马远所绘《西园雅集图》就是表现了这样的情形,图中苏轼和他的一班文友们在仆人的服侍下吟诗作画,饮酒弹琴,生活富足而又浪漫,无拘无束,不拘小节。35.历朝历代都喜欢把儒家经典刻在石头上,其中北宋石刻因为采用篆,楷两种字体刻成,又被称为“二体石经”36.宋人喝茶不喜用杯而爱好用碗,其间有不少艺术精品。例如下图这只瓷碗具有不规则的耀斑纹理,在黑色背景的衬托之下,乍看就像天上神灵在黑夜中张开的双目一般,因此这种风格的瓷碗被宋人起名叫做“天目”。天目釉是瓷器家族里的特殊成员,耀变天目又是最为珍贵的品种。耀变天目的烧成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其釉下一次高温烧成的耀斑,在阳光和一定温度条件下会闪耀出七彩光晕。此次亮相的同类耀变天目,目前只有日本三家博物馆的藏品。我国目前还没有收藏的记录。 曜变天目釉的特点:在黑釉里自然浮现着大大小小的斑点,围绕着这些斑点四周还有红、绿、天蓝等彩色光晕在不同方位的光照下闪耀。而且从器皿的整体来看,也会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出现大面积的色彩变幻,就仿佛是一只变色龙一样。37.宽敞的书房,精致的桌椅几榻,巨幅屏风画环绕四周,前有书童殷勤服侍。正在书几前校勘书册的学者一手挖耳,一目微闭,袒胸赤足,一副无拘无束、悠闹自得的神情。随着宋代科举的风行,印刷术的不断改良,从事书籍编校出版的书坊从业者获得的利润也是十分的可观。总设计师说得好,科技永远是第一生产力啊。此为宋人所画《勘书图》。38.宋代所谓吏胥即官员下面打杂的人,其明目极多,中央及地方的吏胥皆有定额,但各地往往以各种名目超额录用,以致人满为患。吏胥来源可分为差役、招募与下级官员充当三大类,北宋前期,相当多的吏并无工资,神宗时改行雇募制。此后基本不变,有验明身份、取保‘考试等程序。神宗首先给仓吏高薪,并以重罚防止贪污盗窃,但乡吏仍行差役,州县吏虽行募役,但也不一定领工资;当财政困难时,地方官又以各种借口拖欠或不支付有禄吏胥的工资;候补试用的吏胥更拿不到钱,由于官场的文牍主义及官员的昏庸无能,也由于官有任期,且有不能任于本乡的限制,尤其在朝政昏暗时,奸吏往往能玩弄权柄,上下其手,欺压百姓,转嫁赋税,贪污敲诈,在某些地方甚至形成吏强官弱的局面。故能治恶吏的官员往往得到士林称赞,但在整个统治阶级之中,吏胥是被蔑视的低贱一族,受到士大夫的极力压制。39.宋代文人生活雅致,方方面面都很讲究,起居用具绝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么随便。拿砚台举例,这款砚色棕褐,砚侧及砚背则多碧眶黄睛的长形石眼。砚面的墨池畔有一凸起的短柱,柱中心有石眼象征月亮,并浅雕隐起的云纹回绕之。砚背则就石眼位置,高下错落雕成六十余细长柱,柱端各一眼象征众星。砚右侧则刻有传为苏轼所写的短文,将黑色墨水掩去砚面石眼的意象,比拟成黑夜的天空。乌云飘来遮掩了月色,直到风起云移,星月才又重现光芒。“月之从星,时则风雨。汪洋翰墨,将此是似。黑云浮空,漫不见天。风起云移,星月凛然。”故此砚名为“从星砚”40.宋朝的高官由皇帝选定,但陈述升迁或罢黜理由的“制词”要找人代笔,为此翰林学士每晚都要轮流在学士院值班,以备皇帝召唤。通常晚间宦官到来,学士以客礼相见,宦官取出封好的皇帝手书,上面写有用某人做某官的“词头”,然后学士被关在院中写制词草稿,宦官走时要点蜡烛仔细查看门户铁锁。五更未到,宦官带来两个书吏将制词抄成两份,以备皇帝过目及交到门下省宣布,学士 校对好后封好交给宦官。等到早朝宣布后学士才恢复自由。如果是任命宰相,就更为神秘。学士被召到宫中,皇帝穿便服见学士,御座旁设有笔砚,待侍卫退下后,皇帝才轻声告知任某人,学士就在皇帝身边疾书制词,写完后皇帝立即塞进袖中,然后才赐学士坐下喝茶。事毕学士仍被押送回学士院锁于院中,待到第二天宣布后方才放出。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宋代历史阶段特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