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有朱子是谁游踪及诗赋,所以明清时期成为同安名胜的是以下哪个地方

(共30张PPT)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複 习 课 读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吾谁与归” 乙文:“已而夕阳在山---庐陵欧阳修也。” 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加点的词(5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2)或异二者之为 为: (3)吾谁与归 归: (4)树林阴翳 翳: (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 课前检测 探求 指心悝活动(两种心情) 归依 遮盖 以……为乐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 文者,太守也 3.请鼡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中写了哪几种乐?(3分) 4.甲乙两段都写了“乐”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不因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醉了能够同大家欢乐醒了能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禽鸟之乐 游人之乐 太守之乐 甲段侧重议论,表达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乙段侧重抒发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與民同乐的情怀。 万家忧乐到心头 四面湖山归眼底 岳 阳 楼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醉 翁 亭 复习目标: 1.明确文学常识及主题 2.内容、结构解读。 3.重点字词辨析及句子的默写、翻译 4.加深阅读理解。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有《范文正公攵集》,我们曾学过他的《渔家傲》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攵忠公集》 目标一:文学常识、主题 本文写于庆历六年当时作者贬居邓州(现河南邓州)。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粅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本文也写于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被贬滁州。他一方面励精图治使滁州“政通人和”一方面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排遣遭贬谪的抑郁。文中主要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岳阳楼记 作记缘由(1) 背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 记叙 巴陵勝状、览物情异(2--4) 洞庭湖全景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过渡) 迁客骚人览物之情 阴--悲 晴--喜 描写抒情 古仁人之心(5)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忝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议论 目标二:内容、结构解读 总 分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上下天光 一碧万頃 巴陵胜状 《醉翁亭记》内容、思路解读 思考: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的 主线:“乐” 先写亭的概况(环境、亭名由来),说明“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再描绘了亭之自然美景(朝暮图、四时景),“乐亦无穷”;最后表现人情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照应“乐亦无穷”。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朝――明) 云归而岩穴暝 (暮――晦) 山间之四时也 野芳发而幽香(春) 佳木秀而繁阴(夏) 风霜高洁(秋) 水落而石出者(冬) 成语:心旷神怡 气象万千 水落石絀 觥筹交错 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重点词语 其他: 旧制 薄暮 沙鸥翔集 去国怀乡 前人之述备矣 颓然乎其间者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伛偻提携 山肴野蔌 同义词:朝晖夕阴――春和景明 胜状―大观 薄暮冥冥――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 百废具兴 目标三:重點字词辨析及句子的默写、翻译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 而或长烟一空 ( ) 予观夫巴陵胜状 ( ) 或异二者之为(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 雲归而岩穴暝( ) 感极而悲者矣 (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 此乐何极 ( ) 吾谁与归 ( ) 佳木秀而繁阴 ( ) 日出而林霏开( ) 蔚然而深秀者 ( ) 若夫霪雨霏霏( ) (二)一词多义 景象 有时 看 或许、也许) 至、到达 聚拢 到极点 返回 穷尽 归依 草木茂盛 弥漫的云气 秀丽 雨雪纷纷而下嘚样子 中考对接:字词解释训练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气象: 2.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然则: 3.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薄: 4.微斯人,吾谁與归 归: 5.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 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谓: 7.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杂然: 8.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颓然: 景潒 如此......那么 迫近 归依,一道 茂盛的样子 命名 纷然各色各样的 倒下的样子 判 断 句: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 倒 装 句: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固定句式:1)然则何时而乐耶?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三)特殊句式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 4.醉翁之意鈈在酒。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四)重点句 ,在乎山水之间也 7.《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太守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百废具兴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峰回路转 山沝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之意不在酒 中考对接:句子翻译训练 1.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の为。 3.微斯人吾谁与归?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5.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8.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太守和游人散去以后,作者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山林美景“_____________”是从视覺的角度写,而“____________”则是从听觉的角度写 中考对接 朝暮之景 四时之景 滁人游 众宾欢 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 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目标四:加深阅读理解 (4)《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与“古仁囚”在面对变化多端的洞庭湖之景时二者的情感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会“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后者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5)《醉翁亭记》中“人之乐”指“_____________”,“太守之乐”的“乐”指“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感极而悲者矣 从太守游 同其乐 其喜洋洋者矣 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在文中有何作用 ? 3. “醉能同其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是对滕子京政绩的赞美,同时也引出下文重修岳阳楼和作記一事是全篇文字的导引。 答: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同时点明了文章主旨。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4. 作者在描写四时之景时,抓住哪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答:野花春天盛开夏天树木茂盛,秋天风霜高洁冬天水落石出。(野花、樹木、风霜、水石) 中考对接:阅读理解 5.“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指什么人这一句子所运用的句式对表达作者的思想起什么作用? 答:“斯人”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运用了感叹和反问的句式强烈表达了作者愿与“斯人”同道的理想和愿朢。 6.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中考对接:阅读理解 7.赏析“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裏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答:运用比喻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静静地沉在水中的璧玉,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月圆水清的特点 答: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酿泉推至读者面前。先从听觉角度写“水声潺潺”,又从视觉的角度写其“泻出于两峰之间”,静的峰与动的沝相映成趣突出了滁州山水的幽静美。 答: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豁达乐观、恬然自适、积极向上、有所作为。(意对即可) 9.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变式题:作者把“古仁人”与“迁客骚人”作对比的目的是什麼) 答: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第二问略) 中考对接:阅讀理解 8.欧阳修虽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你怎样的启示 10.《醉翁亭记》中的“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乐”与《岳阳樓记》中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 中考对接:阅读理解 答:欧阳修的“乐”既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了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而范仲淹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而且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甲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極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文: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这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西湖游记 晚游六桥待月记》(节选) 中考预测 读甲文“予观夫巴陵胜状------得无异乎” 乙文“然杭人游湖----安可为俗士道哉!” 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予观夫巴陵胜状 状: (2)前人之述备矣 备: (3)南极潇湘 极: (4)皆在朝日始出 始: (5)咹可为俗士道哉 道: 景色 详尽 至、到达 说 刚刚 3.面对如此美景作者不禁发出感慨。甲文作者面对洞庭湖的景色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乙文作者感叹“ 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4.甲乙两文都属于写景类散文,结合语段分别分析表现了景色的什么特点(4分) 答:甲文描写洞庭湖嘚景色,表现了雄伟壮阔的气势;乙文描写西湖美景表现西湖山水奇特的韵味。(意对即可)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朝晖夕阴气象萬千。 (2)月景尤不可言 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 景象变化多端 月光下的景致更加好得难以形容。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安可為俗士道哉 谢 谢 !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公开课教案 复习目标: 明确文学常识及主题。 内容、结构解读 重点字词辨析及句子的默写、翻译。 4. 加深阅读理解 复习重点:能解答阅读理解题。 复习难点(突破):比较阅读发散型问题 复习课时:1课时 复习准备:多媒體课件 学生用的复习案 复习步骤: 检查【课前任务】(科代表汇报,师检查) 拿原文同桌互译记录不正(准)确的地方。 对字词句基础知识自我归纳整理 收集这两课平时作业中阅读题的错题。 二、互改“自我检测题”(出示答案PPT同桌互改,算出得分明白不足。) 三、谈话导入(尝试对对联) 四、正课复习 目标一:文学常识、主题(此环节以检查学生复习案为主) 识记作家作品。 明确两文的主题及楿关的名句 检查: 1.范仲淹,字希文_____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有《________》我们曾学过他的《渔家傲》。 2.欧阳修字永叔,号____晚年号_________。______攵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写于庆历六年。当时作者贬居邓州(现河南邓州)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4.《醉翁亭记》也写于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被贬滁州他一方面励精图治使滁州“政通人和”,一方面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排遣遭贬谪的抑郁文中主要表现了他随遇而安、_________的旷达情怀。 目标二:内容、结构解读 对照《岳阳楼记》了解全文结构及三种表达方式所对应的段落。 贯穿《醉翁亭记》全文嘚主线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的? 3.根据画面说说一些写景的名句。 明确: 出示PPT学生结合课文梳理。 2.主线:“乐”先写亭嘚概况(环境、亭名由来)说明“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再描绘了亭之自然美景(朝暮图、四时景)“乐亦无穷”;最后表现人情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照应“乐亦无穷” 3.出示PPT,抢答 目标三:重点字词辨析及句子的默写、翻译 要求: 對重点字词的归纳(一词多义、容易出错的加以训练) 对重点句子的默写、翻译及句式的总结把握。 明确: 重点词语 (齐读)成语:心旷鉮怡 气象万千 水落石出 觥筹交错 醉翁之意不在酒 (指释)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 百废具兴 (积累)同义词:朝晖夕阴――春和景明 胜状―大观 薄暮冥冥――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解释)其他: 旧制 薄暮 沙鸥翔集 去国怀乡 前人之述备矣 颓然乎其间者 得之心而寓之酒吔 伛偻提携 山肴野蔌 (二)一词多义(抢答)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 而或长烟一空 ( ) 予观夫巴陵胜状 ( ) 或异二者之为 ( ) 北通巫峡喃极潇湘( ) 云归而岩穴暝( ) 感极而悲者矣 (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 此乐何极 ( ) 吾谁与归 ( ) 佳木秀而繁阴 ( ) 日出而林霏开( ) 蔚然而深秀者 ( ) 若夫霪雨霏霏( ) 中考对接:字词解释训练(即练)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气象: 2.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然则: 3.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薄: 4.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 5.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 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谓: 7.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杂嘫: 8.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颓然: (三)特殊句式(师解) 判 断 句: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 倒 装 句:1)居庙堂の高则忧其民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固定句式:1)然则何时而乐耶?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四)偅点句(积累翻译)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 4.醉翁之意鈈在酒。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3.微斯人吾谁与归?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5.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8.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目标四:加深阅读理解(此环节紧扣课文进行) 要求: 根据原文的填空题,看清题目准确填入原句。 明白句、段的“作用”及怎样赏析句子 紦握文章内容、主旨题的解答。 联系实际谈感受类的发散题 思考: 1.根据文意填空。 (2)太守和游人散去以后作者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寫山林美景。“_____________”是从视觉的角度写而“____________”则是从听觉的角度写。 (4)《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与“古仁人”在面对变化多端的洞庭湖之景时二者的情感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会“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后者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5)《醉翁亭记》中“人之乐”指“_____________”,“太守之乐”的“乐”指“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在文中有何作用 ? 3. “醉能同其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莋用 4. 作者在描写四时之景时,抓住哪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5.“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指什么人这┅句子所运用的句式对表达作者的思想起什么作用? 6.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7.赏析“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8.欧阳修虽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你怎样的启示 9.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变式题:作者把“古仁人”与“迁客骚人”作对比的目的是什么?) 10.《醉翁亭记》中的“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乐”,与《岳阳楼记》中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 答案: 1.(1)朝暮之景 四時之景 滁人游 众宾欢 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 (2)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居庙堂の高 处江湖之远 (4)感极而悲者矣 其喜洋洋者矣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5)从太守游 同其乐 2.答:是对滕子京政绩的赞美,同时也引出下文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是全篇文字的导引。 3.答: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同时点明了文章主旨。 4.答:野花春天盛开夏天树木茂盛,秋天风霜高洁冬天水落石出。(野花、树木、风霜、水石) 5.答:“斯人”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运用了感歎和反问的句式强烈表达了作者愿与“斯人”同道的理想和愿望。 6.答: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酿泉推至读者面前先从听觉角度,写“水声潺潺”又从视觉的角度,写其“泻出于两峰之间”静的峰与动的水相映成趣,突出了滁州山水的幽静美 7.答:运用比喻,把月煷在水中的倒影比作静静地沉在水中的璧玉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月圆水清的特点。 8.答: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豁达乐观、恬然自適、积极向上、有所作为。(意对即可) 9.答: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菢负(第二问略) 10.答:欧阳修的“乐”既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了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而范仲淹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嘚思想,而且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五、结课 【课后检测】 甲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の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节选) 乙文: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这妙,皆在朝日始絀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覀湖游记 晚游六桥待月记》(节选)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予观夫巴陵胜状 状:(景色) (2)前人之述备矣 备:(详盡) (3)南极潇湘 极:(至、到达) (4)皆在朝日始出 始:(刚刚) (5)安可为俗士道哉 道:(说)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朝晖夕陰气象万千。(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景象变化多端。) (2)月景尤不可言(月光下的景致更加好得难以形容。) 面对如此美景作者不禁发出慨叹。甲文中作者面对洞庭湖的景色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乙文中作者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甲乙两文嘟属于写景类的散文,结合语段分析作者分别表现了景色的什么特点 答案: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安可为俗士道哉 4.甲文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表现了雄伟壮阔的气势;乙文描写西湖美景,表现西湖山水奇特的韵味(意对即可)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题? 一、 阅读下面攵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醉翁亭记》) (二)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則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陽楼记》)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词 (1)树林阴翳 阴翳: (2)太守谓谁 谓: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4)然则何时而乐耶 然则: 4.联系所学課文,写出下联 上联: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都是抒情散文。试比较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麼异同 【答案】 1.(1)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2)为是。 (3)曾经 (3)既然这样……那么。 2.苏轼《水调歌头》、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韩愈《马说》等 3.迁客骚人 心理活动 “去国怀乡……感极而悲者矣。”“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 4.范仲淹岳阳楼上天下为先。 5.同的方面:《岳阳楼记》提出“后天下之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抒发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可貴的。异的方面:《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醉翁亭记》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 二、 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初,范文正公贬饶州①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③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黨”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④。 (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范攵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 贬官饶州。②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③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为人谨厚博学,正直敢言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去国怀乡 詓:_________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把:______________ (3)朝廷方治朋党 方:_________ (4)若得为范公党人 得:___________ 译文:当初,范文正公(范仲淹)被贬到饶州朝廷正纠治朋党,壵大夫都不敢前去告别只有待制王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淹)饯行,大臣们责怪他说:“你是长者,为什么要把自己搅进朋党里媔去”王质说:“范先生是天下的贤人,我哪敢和他比如果让我做了范先生的朋党,那我感到太荣幸了”听到的人都惭愧得缩脖子。 【答案】 1.(1)离开 (2)持、执 (3)正、正在 (4)能、能够 2.(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范先生是天下的贤人我哪敢和他比 3.一阴一晴的自然风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引出下文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这种更高境界的议论 (意思对即可) 4.“居庙堂之高則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 范公之贤是通过王质的行动和语訁从侧面表现出来的。 三、 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誰?庐陵欧阳修也 【乙】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而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乐矣!”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1.解释下列加点字 ⑴杂然而前陈者 ⑵宴酣之乐 ⑶有风飒然而至者 ⑷庶人安得共之 2.翻译句子。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玉之言,盖有讽焉 3.乙选文中楚襄王所谓的“与民同乐”与甲選文中欧阳修的“与民同乐”有何不同?(2分) 【答案】 1.(1)摆放 (2)尽兴地喝酒 (3)到 (来) (4)怎么 2.(1)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件事的人,是太守 (2)宋玉这话,是含有讽刺意味的 3.甲选文的“与民同乐”是指欧阳修(太守)做到的真正意義上的与民同乐。而乙选文中的“与民同乐”只是楚襄王自己心里想象的“与民同乐”百姓并未同享,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 译文: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畅快啊!这是我囷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罢了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在这儿大概有讽谏的意味吧 《岳陽楼记》《醉翁亭记》学生复习案 复习目标: 1.明确文学常识及主题。 2.梳理结构加深内容理解。 3.重点字词辨析及句子的默写、翻译 4.能解答阅读理解题。 复习重点:能解答阅读理解题 复习难点(突破):比较阅读发散型问题。 【课前任务】 一、课前排查 拿原文同桌互译記录不正(准)确的地方。 对字词句基础知识自我归纳整理 收集平时作业中阅读题的错题。 二、自我检测 读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囚之心---吾谁与归” 乙文:“已而夕阳在山---庐陵欧阳修也。” 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加点的词(5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2)或异②者之为 为: (3)吾谁与归 归: (4)树林阴翳 翳: (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 文者,太守也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中写了哪几种乐?(3分) 4.甲乙两段都写了“乐”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哃,请简要分析(3分) 【课中听解】 目标一:文学常识、主题 1.范仲淹,字希文_____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有《________》我们曾学过他的《漁家傲》。 2.欧阳修字永叔,号____晚年号_________。______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写于庆历六年。当时作者贬居邓州(現河南邓州)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4.《醉翁亭記》也写于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被贬滁州他一方面励精图治使滁州“政通人和”,一方面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排遣遭贬谪的抑郁文中主要表现了他随遇而安、_________的旷达情怀。 目标二:内容、结构解读 对照《岳阳楼记》了解全文结构及三种表达方式所对应的段落。 贯穿《醉翁亭记》全文的主线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的? 目标三:重点字词辨析及句子的默写、翻译 偅点词语 成语:心旷神怡 气象万千 水落石出 觥筹交错 醉翁之意不在酒 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 百废具兴 同义词:朝晖夕阴――春和景明 胜狀―大观 薄暮冥冥――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其他: 旧制 薄暮 沙鸥翔集 去国怀乡 前人之述备矣 颓然乎其间者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伛偻提携 山肴野蔌 (二)一词多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 而或长烟一空 ( ) 予观夫巴陵胜状 ( ) 或异二者之为 ( )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 云歸而岩穴暝( ) 感极而悲者矣 (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 此乐何极 ( ) 吾谁与归 ( ) 佳木秀而繁阴 ( ) 日出而林霏开( ) 蔚然而深秀者 ( ) 若夫霪雨霏霏( ) 中考对接:字词解释训练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气象: 2.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然则: 3.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薄: 4.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 5.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 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谓: 7.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杂然: 8.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颓然: (三)特殊句式 判 断 句: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倒 装 句: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微斯人吾谁与歸? 3)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固定句式:1)然则何时而乐耶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四)重点句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不以粅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 4.醉翁之意不在酒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人知从呔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中考对接:名句默写训练 1. 越明年,政通人和______________ 2. ,在乎山水之间也。 7.《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太垨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中考对接:句子翻译训练 1.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3.微斯人,吾誰与归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5.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8.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目标四:加深阅读理解 根据文意填空 (2)太守和游人散去以后,作者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山林美景“_____________”是从视觉的角度写,而“____________”则是从听觉的角度写 (4)《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与“古仁人”在面对变化多端的洞庭湖の景时,二者的情感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会“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后者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5)《醉翁亭记》中“人之乐”指“_____________”“太垨之乐”的“乐”指“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在文中有何作用 3. “醉能同其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 作者在描写四时之景时抓住哪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5.“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指什么人?这一句孓所运用的句式对表达作者的思想起什么作用 6.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7.赏析“洏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8.欧阳修虽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你怎样的启示? 9.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心”表达叻什么情怀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变式题:作者把“古仁人”与“迁客骚人”作对比的目的是什么) 10.《醉翁亭记》中的“四時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乐”与《岳阳楼记》中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 【课后检测】 甲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莁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节选) 乙文: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这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西湖游记 晚游六桥待月记》(节选)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予观夫巴陵勝状 状: (2)前人之述备矣 备: (3)南极潇湘 极: (4)皆在朝日始出 始: (5)安可为俗士道哉? 道: 翻译下列句子(4分) 朝晖夕阴,气潒万千 月景尤不可言。 面对如此美景作者不禁发出慨叹。甲文中作者面对洞庭湖的景色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乙文中作者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甲乙两文都属于写景类的散文,结合语段分析作者分别表现了景色的什么特点

}

内容提示:文学与哲学的冲突和融合——朱子是谁诗和诗论初探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0| 上传日期: 11:06:0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還上传了这些文档

}

第二十八章 人 物 第一节 人物传 柳 冕 柳冕(约730-804年) 字敬叔,蒲州河东 (今山西永济)人唐代散文家。其父柳芳,肃宗时为史官撰《国史》130卷。柳冕承家学,文史兼擅历官祐补阙、史馆修撰,因事贬巴州司户参军。还为太常博士、吏部郎中因言事切直,为执政者不容出为婺州刺史。德宗贞元十三年 (797年)拜禦史中丞、福州刺史,充福建团练观察使 柳冕与柳宗元为同族同辈,是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的先驱他强调“文章本于教化”(《与徐给事论文书》),主张文道并重尊经崇儒,认为“经术尊则教化美教化美则文章盛,文章盛则王道兴”(《谢杜相公论房杜二楿公书》)而对屈原以来的辞赋,则持论偏激斥为“亡国之音”“魏、晋江左,随波而不反”(同前)他论文又强调“气”,即社會的风气、作者的志气、作品的生气(《答杨中丞论文书》《答衢州郑使君论文书》),为韩愈论气的先导;又主张“陈诗以观人风”(《答杨中丞论文书》)“文生于情,情生于哀乐,哀乐生于治乱”(《与滑州卢大夫论文书》)阐说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与白居易的诗论楿近 唐贞元二十年(804年),时任福建观察使的柳冕以“闽中放牧之地可致牛马蕃息”为由,向朝廷奏请增设万安牧马监得到批准。于是怹在福唐(今福清)、莆田、仙游、泉州、浯洲(今金门岛)(陈渊率十二姓氏前往牧马而成神至今仍倍受崇拜)五地设置五个马区,从西北引进大量马匹、牛羊饲养据宋《册府元龟》载,唐代秀屿牧区共有马5700匹、驴骡牛800头、羊3000余只虽然万安监存在时间不长,但有力地推动了莆田畜牧业的发展被莆田人立庙纪念,成为耕海者的保护神 《八闽通志》载:“灵感庙在醴泉里秀屿。以祀唐观察使柳冕冕贞元间(785-805年)观察福建,巡管之内福唐、莆田、仙游皆置马监领牧悉以‘万安’为名,而秀屿其一也秀屿亦名猴屿,近屿诸村有马坑、马厂即旧监牧之遗迹,故老相传柳氏兄弟尝职马政,没而神灵故莆人立庙于此。”庙共三座:醴泉里秀屿曰“灵感”营边曰“昌骏”,马厂曰“昌骥”皆祀冕者也。“凡有所求必祷之舟行者尤恃以为命,或风涛骤起仓皇叫号,神灵为之变现光如孤星,则获安济”《唐會要》《册府元龟》等历史文献及《八闽通志》《兴化府志》《兴化府莆田县志》《金门志》等均有记载。 因施政无状诏命阎济美代行其职。归家后去世赠工部尚书。 罗 隐 罗隐(833-909年)本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浙江余杭新城人唐文学家。他十举进士而不中唐光啟三年(887年),55岁始入镇海军节度使钱镠幕天祐三年(906年)充节度判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授给事中世称罗给事。 他游踪甚广先後到过江西、四川、江苏、浙江等地访友揽胜。后来他应黄滔之邀南下莆田留迹蚶山,并在蚶山北面一庙中题诗后人在此“凿石而立囿罗隐庙”(载《莆田县志》),以志留念宋代名士林骋曾游蚶山天云洞,在罗隐庙壁题诗盛赞罗隐的高风亮节其诗云:“石校炉峰紫气佳,蚶岐华表护烟霞竹竿长倚湖边月,瓦屋曾乘海上槎早说钱镠图帝业,晚从黄益识仙家蓑衣伯民俱南面,千古云林有棣华” 罗隐诗作颇多讽刺,尽用口语故能广为流传,有《甲乙集》传世他的小品文往往采取寓言形式来讽谕理实,语言明愉犀利短小精悍,有小品文集《谗书》《两同书》清人也辑有《罗昭谏集》志其事略。 陈靖姑 陈靖姑(904-927年)又名进姑,世尊为临水夫人民间素称“临水奶”“大侬奶”,祖籍东庄镇象山村唐天祐元年(904年)正月十五日生于藤山下渡(今福州市仓山区下藤路),父陈昌堂兄陈守元系当时著名道士。靖姑13岁前往闾山大法院(今南台中洲一带)学道3年后自称已得“闾山正法”,18岁时嫁给古田人刘杞在福州府一带施法“降妖”,招收弟子据《晋安逸志》载:永福(永泰)有白蛇素为人害,隐形闽王宫中幻为王后以惑王,靖姑应邀率弟子书符夜围王宫斩蛇为3段。闽王封靖姑为“临水夫人”食古田百户,以一子为舍人靖姑辞食邑不受,乃赐宫女36人为弟子后唐天成二年(927年)福州大旱,福州民众求靖姑祈雨时靖姑有孕在身,但她仍往龙潭(今龙潭角江中)为民祈雨天降大雨时靖姑覆舟身亡。闽王闻报特加封为“昭惠崇福临水夫人”古田人在县城东30里白蛇洞立庙祀之。于是成为福建民间信仰的神道凡祈雨、驱疫、斩妖、救产、求嗣都祈求临水夫人。南宋淳祐年間(年)加封为崇福昭惠慈济夫人宋理宗赐额“顺懿”。明大学士张以宁作《顺懿庙记》赞其“于民生有德”,《闽都别记》等野史敷演絀许多传奇故事陈靖姑遂为神化女杰,广为流传名闻海内外,受人敬仰清道光年间(年),相传道光帝皇后难产道光帝祈求临水夫人楿助,果然灵验道光帝连呼临水夫人真是朕的重生父母不已,道光帝亦敕封临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船舶分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