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关系与南部非洲有什么关系

南部非洲国家持续严重干旱?面临粮食供应危机
[本站声明] 上网看看奇闻网刊载此文或图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本网站部分文章或图片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原标题:南部非洲国家持续严重干旱 面临粮食供应危机  据莱索托通讯社12月29日报道,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 近日发布报告,受严重旱灾影响,南部非洲地区均面临粮食供应危机,缺粮人口超过2850万人,其中31%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偏远地区。莱索托、马拉维和津巴布韦三国政府首脑已分别公开发表讲话,呼吁国际社会援粮。目前,莱索托缺粮人口达46.4万,马拉维280万,津巴布韦150万。受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缺粮问题还将持续至明年,甚至可能更严重。  年度,在营养不良指标方面,南部非洲地区发育不良率33%,体重超标率为7.3%,消瘦率2.8%。发育不良率最高的国家是马拉维和赞比亚,分别达到47.8%和47%,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紧随其后,分别达到43.3%和42%。体重超标率最高的国家是博兹瓦纳,达11.2%,其次是斯威士兰和赞比亚,分别达10.7%和8.4%安哥拉以8.2%的消瘦率位居第一,随后是刚果(金)8%,博兹瓦纳7.3%。  报告还指出,从今年11月至明年5月,旱灾将引发某些地区农作物病虫害、牲畜疫情爆发,还将导致牧场牧草减少、饮用水困难、放牧条件恶化等问题。目前,津巴布韦已爆发口蹄疫,恶劣的放牧条件将加剧疫情。除了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和塞舌尔,2015年南部非洲国家谷物产量从2014年的4298万吨减少至3384万吨,同比下降21%。南非是该地区最大的玉米主产国,2015年玉米产量同比下降22%,将可能在短期内导致周边缺粮国家粮食价格上涨。作为第二大玉米主产国,赞比亚今年产量仅能满足国内和小部分邻国的需求。来源商务部网站)美媒盘点中国与南部非洲关系:适应性政策获成功_中国频道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中国通过各种组织发挥影响力和适应不同执政模式的能力是关键。
当前美军士兵的全套装备约价值17500美元,主要是防弹衣等装具。
美媒盘点中国与南部非洲关系:适应性政策获成功
责任编辑:张程
核心提示:中国通过各种组织发挥影响力和适应不同执政模式的能力,是它在非洲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的关键。
参考消息网12月9日报道 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11月25日发表题为《适应性参与:中国的南部非洲政策》的文章,作者为南非金山大学传媒学讲师、英文论坛&中非项目网站&的创始人之一科布斯&范斯塔登。文章称,如今,中国的投资和参与已经触及南非经济的方方面面,包括基础设施、交通物流、贸易、制造业、农业和通信,当然还有资源开采。正因为这种参与的广泛性,评论人士常常会援引一些包涵甚广的观点,包括对于非洲在中非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的臆断,然而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中方参与者不是简单地将中国的政策强加在非洲的现实之上,而是通过在一定程度上适应非洲的独特体制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且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文章通过探讨中国与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南非这三个南部非洲国家的关系,为上述过程提供了实例。在简要介绍中国与三个国家的历史后,文章将通过案例分析来说明中国如何与非洲的三种执政模式互动,包括像莫桑比克这样名义上民主但政府机构孱弱的国家、像津巴布韦这样的专制政府以及像南非这样拥有强有力政府机构的老牌民主国家。最后,文章将跳出双边关系的框架,对中国如何参与地区和国际组织进行归纳总结。文章摘译如下:中国参与南部非洲事务简史&莫桑比克中国与莫桑比克的关系要追溯到殖民地时代晚期,受到了冷战时期中国与苏联紧张关系的影响。虽然程度有所不同,但中国和苏联当时都支持最终获胜的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解阵党)。在1975年莫桑比克独立后不久,中国就与该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莫桑比克成为中国在非洲最大的受援国之一。然而,虽然两国至今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官方关系,但中国与莫桑比克的全面交往却曾因为该国在1978年至1992年陷入内战以及时任总统萨莫拉&莫伊塞斯&马谢尔倾向苏联而受阻。莫桑比克解阵党与中国共产党早在1988年就签署了新协议,但双边关系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获得新的动力,特别是在2006年的中非合作论坛会议之后。自从发现大量近海天然气储备并有望于2018年启动开采工作后,莫桑比克的经济前景显著好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与其他国家的许多企业和财团一道,参与开采这些天然气储备。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很可能会成为这些天然气出口的主要目的地,而此项贸易也可能使莫桑比克进一步融入新出现的东非与印度洋经济体系。&津巴布韦中国与津巴布韦的关系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反殖民斗争期间。和在莫桑比克一样,中国与津巴布韦的交往曾受到中苏对立关系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在津巴布韦体现为对合作伙伴的选择:北京支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民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应对莫斯科对民盟主要竞争对手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的支持。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会在独立斗争中脱颖而出,但民盟最终获胜,穆加贝当选总统,使得津巴布韦成为中国在该地区最长久的伙伴之一。随着津巴布韦与西方的关系恶化,特别是2000年该国针对白人农场主的强制性土地改革运动招致西方制裁后,中津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报道称,通过定期国事访问、公开的相互称赞以及军事合作等方式,北京与穆加贝领导的哈拉雷政府一直保持着政治关系。不过研究员阿比奥登&阿朗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似乎正在为后穆加贝时代做准备,一面讨好穆加贝在民盟内部的候选接班人,一面向反对派政客献殷勤。此外,中国拒绝遵循针对穆加贝的制裁措施,也使中国企业在该国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南非虽然中国人移民南非可以追溯到18世纪,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现代南非的官方政府关系却相对较晚,这主要是因为以前的南非种族隔离政府一直与台湾保持着关系。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的克里斯&奥尔登和吴玉山(音)曾指出,南非民主化之后,曼德拉政府在试图通过磋商与双方都建立关系未果后,才转而宣布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与中国建交后,南非很快成为中国在非洲最重要的伙伴之一。在现任总统祖马领导下,这种伙伴关系还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在2010年中国推动南非加入金砖国家集团之后。中国与南非的经济联系已经远远超出采掘业的范畴。中国的汽车和电器制造企业在南非设立了大型组装工厂;中国和南非的电信公司建立了复杂的协作关系;约翰内斯堡成为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市场的一个主要物流港口。中国共产党与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日益密切的关系也增进了上述联系。这种关系有时也会引发争议,比如南非政府曾拒绝达赖喇嘛的数次签证申请,被认为是受到了中国直接或间接的压力。中国与这三个国家拥有历史悠久的关系,而它作为经济和政治伙伴的重要地位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显著提升的。历史联系以一些复杂的方式同时促进和限制了它们的关系。苏联在该地区日渐式微之后,中国曾设法利用历史联系在当地建立了新的关系。虽然政治和意识形态关系仍很重要,但它们必须被放到中国作为非洲重要经济伙伴特别是矿产原料买家的背景下来理解。中国崛起为新的经济中心,构成了它在非洲地区政治影响力的基础,可能也使得穆加贝这样的人物更容易反抗来自西方的压力。非洲的统治如何影响中国的参与在有关中国的参与对非洲的统治是有利还是有弊的争论中,非洲政府本身在形成这种互动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常常被忽视。但实际情况是,不管在非洲碰上哪种体制的政府,中国往往都会加以适应,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和南非等例子就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统治孱弱的民主国家:莫桑比克在名义上民主但政府机构孱弱的国家,中国企业常常因为腐败活动而受到抨击,在莫桑比克的木材业等采掘行业中尤其如此。国际林业研究中心2013年的一份报告发现,在莫桑比克官员的帮助下,中国企业参与了非法伐木活动。他们相互勾结,暗中破坏了莫桑比克一些重要的林业管理机制,包括伐木配额、出口记录以及一套旨在发展当地锯木业的许可证制度。这与莫桑比克等国家存在的一个更加广泛的问题有关:老百姓与政府之间存在信任鸿沟,例如,2006年,莫桑比克政府曾邀请中国帮助改造此前因内战而荒废的该国第一大灌溉工程&赛赛灌溉项目&。一家名为湖北联丰的私营企业拿到了重建当地大型农场的合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学家则在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支持下展开试验,以研发适合莫桑比克环境的杂交水稻品种。然而这项看似充满希望的项目却很快就令人感到失望,特别是在莫桑比克政府强制数以千计的自给农民离开土地的消息曝光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将土地租给中国企业的做法成为该国2014年选举中的一个争议话题。类似的例子证明,在莫桑比克等国家,中国对政府间双边关系的依赖性也会导致它的脆弱性。从国家政府到省级政府再到私营企业,各种中方参与者的行事依据是假设它们与莫桑比克政府达成的协议体现了民意和共识,或者至少莫桑比克政府能够像北京一样压制地方对于中央规划发展项目的抵制态度。因此,对于统治不力和缺乏沟通渠道所突然引发的政府与地方民众的决裂,中方参与者并未做好准备。一般说来,双边协议是以假设国家政府得到民众授权为基础的。由于中方机构过于依赖非洲国家政府的合法性,当本指望得到非洲伙伴推动的项目突然遭到民众抵制时,它们往往会措手不及,当有人以此为依据将非洲的困境归咎于中国时则更是如此。莫桑比克近来发现了大量天然气储备,进一步加大了该国政府建立与民众沟通的新机制的紧迫性。如果莫桑比克政府不这样做的话,中国企业也许还会面临眼下在莫桑比克的邻国坦桑尼亚所遭遇的问题&&天然气管道工程因为民众抗议而多次中断。为了避免碰到此类问题,中国承包商或许不得不绕开政府,与当地民众直接进行沟通。
相关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参考消息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更多境外媒体报道,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
新闻热搜榜
来源:百度新闻
国新网备2012001 京公网安备
- 参考消息报社 版权所有 -下一篇:没有了
当地时间11日上午,美联储新任主席珍妮特耶伦首次在国会接受众议院金融服务...
2013年土地市场的火热得到官方数据印证。昨日(2月11日),国土部发布数据显...
台湾教育部微调历史课纲,去掉其中具有一边一国意识的用词,绿营强烈质疑马...
全媒体产品
电子杂志: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中国大学生艺术团在南部非洲高校献艺
  新华网哈博罗内10月4日电(记者吕天然)受孔子学院总部派遣,南京工业大学学生艺术团4日在位于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的博茨瓦纳大学进行文艺演出,庆祝全球“孔子学院日”。
  艺术团带来了精彩的舞龙和舞狮表演、古筝合奏、武术表演等,演员们还与博茨瓦纳观众进行互动,教授中国舞蹈、中国书法、汉语等。一名博茨瓦纳大学生在演出后告诉记者:“演出很棒,我最喜欢太极表演,音乐和动作很吸引人。”
  博茨瓦纳目前有一所孔子学院,由博茨瓦纳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合办,创立于2009年,已培养超过4700名毕业生。
  今年8月,博茨瓦纳大学孔子学院也用自己的方式庆祝了“孔子学院日”。在为期一周的“博茨瓦纳消费者展”中,孔院展台前聚集了众多参观者,博茨瓦纳民众在这里品尝中国茶、学习剪纸和十字绣、了解筷子使用方法和中国书法等。
  南京工业大学学生艺术团此行在南部非洲国家南非、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的6所高校演出,博茨瓦纳是第二站,此前已在南非进行了表演。
  为庆祝孔子学院成立10周年,2014年9月27日被定为首个“孔子学院日”,此后,孔子学院总部确定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为“孔子学院日”。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