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火车站发车语音到宁城几点发车

永宁城的古往今来
&&&&&&&&&&&&&&&&&&&&
永宁城的古往今来
&&&&2012年的金秋十月,我去北京参加外甥女的婚礼期间,有幸游览了延庆县的永宁古镇,并品尝了誉满京城的永宁“豆腐宴”。
永宁古镇是京郊文化第一镇,历史久远,文化底蕴厚重。五帝时代为缙云氏所都,战国时期为燕地,汉朝属夷舆县,唐代归儒州,辽时属缙山县,金为神峰乡。距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
&&&&永宁城郭始建于唐代。当时城池南面有一条大河,俗称寒江,故称永宁为寒江城。相传,当年武艺超群的女将樊梨花曾经镇守此城,永宁城东门和北门外至今还留有樊梨花驻守时用过的校场、点将台、牧马场和马厩等遗迹。城中央建有高28.2米的“玉皇阁”,此阁建于唐贞观十八年(645年),比著名的南昌的“腾王阁”还早8年,距今已有1367年。现在的“玉皇阁”是2002年重新修缮,是永宁古镇的标志性建筑。
明朝初年,永宁称“中所屯”,意为屯兵之所。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明成祖朱棣北巡,驻跸于永宁西北15公里的团山(又称独山,永宁八景“独山月夜”即在此)。当时延庆百姓已于明初被迁往关内,妫川大地日渐荒凉。朱棣见这里山川秀美,沃野百里,遂下诏,复置隆庆州并分置永宁县。以《书经》“其宁唯永”,取名“永宁”。明宣德五年(1431年),阳武侯薛禄奉命统兵前往永宁县修城驻守。到了明正统四年(1439年),又在原土石城基础上加以重建,城为正方形,周长六里零十三步,高三丈五尺,间以砖石砌筑。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因大水致城郭多处坍塌。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朝廷派参将方振,总监工扬大节予以整修,城高增至四丈。
当地还流传着一个“先有永宁城,后有十三陵”的故事。说,明成祖朱棣在北京称帝后,想寻一块陵寝宝地,就派刘伯温四处勘查。刘伯温来到永宁,一下子就看中了九龙山。当时九龙山前有个村庄叫跑马湾,村前还有条小河叫泔水河。刘伯温想,明朝皇帝姓朱,“猪”在这里有泔水吃,再理想不过了。朱棣视察后也欣喜万分,决定迁移这里的百姓,兴建陵寝。可跑马湾的百姓不愿搬走,就想出一个主意,把村名改成屠家营,还刻石,做旧,立于村边。等刘伯温再次带人来时,发现村名变了,很恼火。因为“屠”就是杀,屠家就是杀猪的,那还得了!于是把族长抓来拷问究竟。族长说,这个村的正名是屠家营,从元朝起就一直这么叫着。那时,驻守在永宁的蒙古人整天在这个村屠宰牛羊,所以把村子叫屠家营,后来,老辈人还立了界碑。至于跑马湾,只是个俗名罢了。刘伯温看过界碑后,十分无奈,便报告朱棣,打消了其在这里建陵寝的念头。后来,朱棣把明朝皇陵建在现在的昌平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所以,就有了“先有永宁城,后有十三陵”之说。
永宁古城是宣府东路的一座军事重镇,是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永宁古城建在北京中轴线上,也是延庆县地理中心。永宁古城“面临陵寝,背负缙云”,历来为军事重镇,京畿屏障。本世纪初,永宁镇政府对这座历史古城制定了恢复明清时期古城原貌的五期建设规划,城墙、玉皇阁、县衙、文庙、显化寺等重点古迹按原貌复建,同时建设明清风格的步行商业街,古文化一条街、手工作坊一条街等。全部建成后,明清时期永宁古城的风貌就会展现在我们现代人的面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宁城火车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