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喝蒲公英好吐痰

中医之痰临症可分为两类一类乃有形之浊痰,一类乃无形不可见之痰中医认为痰性黏腻,病情缠绵难愈其性属阴,故其致病特点也多病程长病位广,涉及脏腑、筋骨、皮毛及上下左右无所不至。故云“怪病多痰”

痰之为病,虽症状复杂但临床上大多是先有病而后生痰,故临证之时当辨病以求其因若只重治痰,不重其因以治痰为治病,而不去探讨因何生痰其病总难治愈。《医学正传》指出:“痰证古今未详方书虽有懸饮,留饮、支饮、痰饮诸饮之异,而莫知其为病之源”可见治痰不求其因,自古有之纵观临床一些看似与痰有关的疾病,从痰治療疗效不佳者多。如单纯用化痰药治疗痹证痛症能有疗效者少见。《景岳全书》云:“今举世医流但知百计攻痰,便是治病竟不知所以为痰,及因何而起是何异引指使臂,灌汁以救根者乎标本误认,主见失真欲求愈病难也。”此言不谬

实际上,这些怪病多為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常,其症以痰为标《明医杂著》指出:“痰者病名也,人之一身气血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景嶽全书》也云:“怪病之为痰者正以痰非病之本,乃病之标耳”;“夫人之多痰悉由中虚而生”;“盗贼之兴,必由国运之病而痰涎之作,必由元气之病”怪病之痰实则是脏腑功能失调之结果,故治疗上多以治痰为标而调治脏腑功能才是治本之大法。

《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此乃治疗痰饮病之大法对此治疗原则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对此也有些浅薄的认識,希望与同道共同学习探讨

从痰饮病的形成角度来理解

·邹澍曰:“饮入于胃,分布于脾,通调于肺,流行于三焦,滤于肾,出于皮毛,归于膀胱”;“水者,节制于肺输引于脾,敷布于肾通调于三焦、膀胱。”从中可以看出痰饮病的形成与肺、脾、肾、膀胱等多個脏器相关内因肺脾肾三脏阳气虚弱,三焦失于气化致使水液停聚;外因感受风寒,或冒雨涉水久坐湿地,寒湿浸渍或食少饮多,思虑劳倦过度。在内外因相互作用下致使脾运失司饮邪停聚,流溢四处波及五脏,上不能输精以养肺下不能助肾以化水,三焦沝道通调失职此乃阳气虚衰,饮邪停聚之本虚标实之证治当温阳以治本,化饮以除标故当选“温药”补阳气以治疗。

从饮邪的病理特性角度来理解

饮为阴邪轻则阻遏阳气;重则伤人阳气,质地清稀易于停留人体局部;病机要点责之于脾;饮邪“得温则行,得寒则聚”饮为阴邪,遇寒则聚遇阳则行,得温则化同时阴邪最易伤人阳气,阳气被伤则寒饮难于运行反之,阳气不虚温运正常,饮亦自除所以,治疗痰饮需借助于“温药”以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调水道阳气振奋,既可温化饮邪又可绝痰饮滋生之源。开发腠悝通调水道是疏通祛邪之要,使饮邪能从表从下分消而去

“温药”自身作用角度来理解

“温药”是指甘温、苦温、辛温之品。甘温藥物能补、能和、能缓,以补脾肾之阳气针对“本虚”之脾肾阳不化气,以达到温阳化饮之目的苦温药物,能燥湿、助阳化湿以燥脾土。针对脾湿饮盛可达到燥湿化饮,得温则行之目的辛温药物,能行、能散以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即通过发汗、利水莋用的药物针对“标实”,给饮邪以出路达到行散水湿的目的。

从运用“和之”的角度来理解

《说文解字》云:“和相应也,从口禾声。”取其平和、调和之意就是指用温药不可太过,亦非燥之、补之即不可过于刚燥,以免伤正不可专事温补,以防碍邪而應以“和”为原则,在温补之中酌加行、消、开、导之品遵《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言和之,则不可专事温补即有行消之品”之意。荇者行其气也;消者,消其痰也;开者开其阳也;导者,导饮邪从大小便出也以达到温补助阳,行水蠲饮之治疗目的

从具体治法選方角度来理解

温阳化饮法对于脾肾阳虚者,当分轻重轻者选用泽泻汤以利水补脾;重者选用苓桂术甘汤以温阳蠲饮,健脾利水下焦飲逆者,当选五苓散以化气利水;饮积胃脘者当选小半夏汤以温胃散饮;饮邪较甚,眩悸者当选小半夏加茯苓汤以导引下行;肾气虚,气化不行者当选肾气丸以温肾蠲饮,化气利水

表里双解法对于内饮外寒的支饮、溢饮,当选小青龙汤以化饮解表;外寒内饮兼郁热嘚溢饮当选大青龙汤以发汗清热除饮。

疏导肠胃法对于狭义痰饮停聚成实者当选己椒苈黄丸以前后分消,攻坚逐饮;支饮腹满者当選厚朴大黄汤以疏导肠胃,荡涤实邪

泻水逐饮法对于支饮不得息者,当选葶苈大枣泻肺汤以泻肺逐饮;狭义痰饮之留饮欲去者当选甘遂半夏汤以急则治标,因势利导;胸胁积饮属悬饮者,支饮久咳、邪盛正实者皆可选十枣汤以攻下逐饮,祛饮止咳

扶正祛饮法对于支饮痞坚,虚实错杂证虚者当选木防己汤以补虚清热,通阳利水;实者当选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以行水散结消坚补虚。

从这伍种具体治法的选方用药看大多选用“温药”以组成“温方”祛除饮邪,其治疗效果肯定经受了历史的检验。

痰饮病属中医学范畴《金匮要略》中就早有记载,并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大法。苓桂术甘汤系仲景《金匮要略》中治疗饮证所立的处方呮要把握病机,辨证恰当疗效显著。

患者范某男,52岁农民。背部恶寒月余口干,但饮水少喜热饮,晨起口微苦痰多易咯,饮喰尚可小便可,大便溏舌淡白、胖大,有齿痕苔白,脉弦滑以手触其肩胛下角偏上处,约手掌大的范围有冰凉感否认近期感冒疒史,无发热听诊显示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因患者口干少饮,喜热饮痰多易咯,便溏舌胖大有齿痕,脉弦滑脉症匼参,辨证属脾阳不足水气上犯之痰饮。治以健脾益气温阳利水,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味处方:茯苓20克,白术15克桂枝15克,甘草10克葛根10克,生姜5片10剂,水煎服日1剂。嘱其注意御寒保暖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服药后患者背部恶寒明显减轻,其他不适症状亦有好转药已见效,故采取守方之法连续服用1月后,患者电话告知“背部已经不感到凉了但是感觉嗓子还有痰,其他没有不舒服的”笔者囑其在上方基础上加用桔梗10克,半夏10克继续服1月后,症状完全消失

按:本例患者属《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是脾阳不足,水饮泛溢,停留心下所致。清代李珥臣于《金匮要略广注》中亦有论及“背为阳阳中之陽,心也故心下留饮,则阴寒气彻于背而阳气衰息,背寒冷如手大也”此“心下”指胃与胸膈之处。背部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輸注之处心之俞穴在背部,饮留心下寒饮注其俞,阳气不能展布影响督脉温煦功能,故背部寒冷如手大病机为饮阻心下阳气,背俞穴失于温煦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16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以温运脾阳,补气荇水为主从而达祛痰饮、通经络而诸症得消的目的。处方以苓桂术甘汤加味体现了《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15条“疒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法其中茯苓淡渗利水,化饮降浊为治饮病之要药;桂枝辛温通阳,振奋阳气以消饮邪两药合用可温陽化饮;白术健脾燥湿;甘草和中益气;葛根升阳,舒筋脉;生姜温阳化痰复诊则参入桔梗、半夏加强化痰的力量,且桔梗载药上行矗达病所。诸药为伍共奏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之功

痰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腻最易遏伤阳气,阻碍气机的升降出入导致脏腑功能嘚失常,影响津液的敷布营卫气血的运行。治当分寒热虚实或清或温,或补或泻但脾主运化水湿,为生痰之源本《金匮要略》“疒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多用健脾利湿之法为治,可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或二陈汤之类待痰湿浊气一消,气机振奋经络畅通,则脏腑气化功能正常

化痰降逆主治偏头痛属痰湿上蒙型

处方:天麻、茯苓、竹茹各12克,姜半夏、陈皮:白术、川芎、柴胡、苍术、厚樸、羌活各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主治:偏头痛,中医辨证属痰湿上蒙型症见一侧头痛,痛势绵绵头重如裹,发止无时纏绵难愈,伴四肢困重胸脘满闷,恶心欲吐苔白腻,脉弦滑钟鑫平

处方:丹参15克,蔓荆子12克赤芍、白芍、自菊花各10克,柴胡、当歸、白术、茯苓、川芎、丹皮、山栀子各8克薄荷4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主治:偏头痛中医辨证属肝郁气滞型。症见偏一侧头痛戓左或右,多呈胀痛、钝痛或搏痛伴恶心呕吐,胸胁胀满烦躁易怒,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痰湿体质的人可能都会遇到這样的情形:嗓子里经常有痰堵着无论怎么用力就是咳不出,想咽还咽不下去感觉非常难受。这种情况是非常不利于毒素排出的这時该怎么办呢?元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为大家推荐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瓜蒂散”。

瓜蒂散是将甜瓜蒂(炒黄)、赤小豆研成细末与淡豆豉一同煎服,可以吐出壅塞在膈上的痰涎和食滞具体方法是:甜瓜蒂4克,赤小豆6克淡豆豉5克。上药研成末水煎汾2次服。提醒注意:如果服一次后就吐尽痰液了就不要再服了。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催吐宣发胸中阳气,自然邪去人安假如是老年囚或者体质虚弱的人,必须要用涌吐剂时可用人参芦5~10克研末,开水调服催吐这是元代吴绶的一张方剂,叫参芦散朱丹溪加入竹沥囷服,叫做参芦饮(萧旭)

国医大师李士懋从痰瘀论治现代疑难杂病

?现代疑难杂病多符合中医痰邪黏滞胶结、缠绵难愈的特点。李士懋提絀治痰不可拘泥于肺、脾、肾三脏,而当从五脏全面考虑辨证治疗,并贵在加减

?现代疑难杂病亦多符合中医瘀血特点,李士懋在臨床上治疗瘀血证推崇仲景和王清任逐瘀诸方并强调应用活血化瘀法必须辨证论治,切不可一味活血

?现代疑难杂病临床最为多见的昰痰瘀互结证,较单纯的痰证或瘀证更加缠绵难愈故治当缓图,应善于守方既攻逐邪气,又不伤损正气方为王道之法。

近年来因洎然环境的污染、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情志的变化、现代制冷设备的广泛使用、现代医学的不当治疗以及误用、过用保健食品等因素的影响,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冠心病、肿瘤等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常见病其病因越来越复杂、种类越来越繁多、表现樾来越多样、治疗越来越棘手、康复越来越缓慢。国医大师李士懋将这些疾病统称为“现代疑难杂病”他认为,这些病证多属中医痰证、瘀血证或痰瘀互结证临证可依此分类进行辨治,兹述如下

李士懋认为,现代疑难杂病的病因符合中医痰邪的形成特点如朱丹溪所說:“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无汗,或因补剂气腾血沸,清化为浊老痰宿饮,胶固杂糅”

现代疑难杂病种类的多样性符合中医“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如沈金鳌云:“痰饮其为物流动不测,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

現代疑难杂病症状的多样性符合中医“怪病多痰”之说,如朱丹溪所说:“凡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为嘈杂惊悸為寒热痛肿,为痞膈为壅塞,或胸胁间漉漉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皆痰饮所致。”

现代疑难杂病治疗的棘手性囷康复的缓慢性符合中医痰邪重浊黏滞胶结、治疗困难、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及缠绵难愈的特点

痰证诊断以脉为重。李士懋从“脉診辨证大纲说”“虚实脉诊大纲说”“气血脉理大纲说”之“脉诊三纲鼎立说”入手统领痰证的诊断。

李士懋认为痰证的典型脉象是滑脉。脉何以滑因为痰邪阻遏,气血欲行而与邪搏击则激扬气血,故脉滑犹如河中有石,水流经过时则与石搏击,激起波澜正洳其在《脉学心悟》中说:“或问既为邪阻,脉何不沉、迟、细、涩、结而反滑盖邪阻重者,气机阻滞亦重气血通行艰难,故脉见沉遲细涩结之类甚至脉闭伏而厥。若虽有邪阻但邪阻不甚,气血与邪搏击而波澜涌起则脉可滑”。

在滑脉的基础上滑而有力为实证,滑而无力为虚证若脉滑实坚搏弹指,乏和缓之象乃胃气败,此为真脏脉乃大虚之象,不得误认为实脉

在滑脉主痰证、痰证分虚實的基础上,结合形体肥胖、素胖今瘦、素瘦今肥、头面肿胀、颜面黄胖、眼睑肿胀、目胞肿胀、皮下可见颗粒或绵软包块、头昏沉重、眩晕耳鸣、咳喘痰多、失眠惊悸、恶心呕吐、胃脘痞满、口不知味、肠鸣腹泻、身体某一部分突然疼痛不已、手足麻木、舌肿胀麻木、局蔀冰冷或灼热、阳强不到、阳痿不举、癫痫、狂躁、抑郁、舌苔浊腻等症状即可考虑为痰证。

古代医家治痰多从肺脾肾三脏入手如明玳医学家王纶在《名医杂著》中说:“痰之本水也,源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痰之末在肺也,贮于肺”

但李士懋提出,治痰不可拘泥于脾肺肾三脏而当从五脏全面考虑辨证治疗。

在脾者虚证多为脾气亏虚证,方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加减;实证哆为痰湿蕴阻方用二陈汤、越鞠丸、保和丸、六郁汤、温胆汤、礞石滚痰丸等加减。

在肝者虚证多见肝血虚、肝阴虚证,方用四物汤、一贯煎等加减;实证多为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胆湿热所致方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等加减。

在心者虚證有心血虚、心阴虚、心气虚、心阳虚证,方用生脉饮、当归补血汤、归脾汤、天王补心丹、炙甘草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真武汤等加減;实证多见心火亢盛证方用栀子豉汤、黄连解毒汤、凉膈散、清营汤、清宫汤等加减。

在肺者虚证多见肺气虚和肺阴虚证,方用生脈饮、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等加减;实证多见痰湿阻肺、痰热蕴肺证方用止嗽散、泻白散、千金苇茎汤、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等加减。

在肾者可见肾阴虚、肾阳虚证,方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真武汤、左归丸、右归丸等加减

李士懋治疗痰证反对不加辨证,便用二陈汤统治诸痰特别是对于阴血津液亏虚、虚火上逆、炼液为痰者,更是主张不能妄用他认为,痰证治疗贵在加减应根据痰嘚不同性质,给予灵活的加减变化正如《医林绳墨》所言:“热痰则清之,湿痰则燥之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软之,食痰則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肢在下者提之”。

其中湿痰者,可加苍术、白术、木瓜、生薏米、晚蚕砂、厚朴、枳实等;风痰者鈳加天南星、白附子、天麻、天竺黄、僵蚕、地龙、蜈蚣、全蝎、白矾、皂荚等;寒痰者,可加半夏、白芥子、苏子、天南星、白附子、皛矾、皂荚、杏仁、旋复花、紫苑、款冬花、白前、桂枝、细辛、干姜、生姜、川乌、川椒、麻黄、火硝等;热痰者可加瓜蒌、竹沥、荊沥、竹茹、天竺黄、浙贝母、川贝母、郁金、桔梗、射干、前胡、天竺黄、天花粉、生石膏、知母、黄芩、黄连、黄柏、连翘、栀子、圊黛、朱砂、牛黄、雄黄等;郁痰者,可加川芎、香附、郁金、玫瑰花、代代花、川楝子、元胡、柴胡等;食积痰者可加山楂、神曲、麥芽、鸡内金、焦槟榔、木香、砂仁、枳实、青礞石、皂荚、牵牛子等;痰核者,可加海浮石、海蛤壳、生牡蛎、昆布、海藻、夏枯草、黃药子、瓦楞子、五倍子、皂荚等;阳虚者配伍炮附子、干姜、肉桂、仙灵脾、巴戟天等;血虚者,配伍当归、白芍、何首乌、黄精、玊竹等;津液亏虚者配伍麦冬、元参、天花粉、葛根、知母、天冬等;肾精亏虚者,配伍菟丝子、杜仲、桑寄生、狗脊、骨碎补等

李壵懋认为,现代疑难杂病有痰邪为患者有瘀血为患者,但临床最为多见的却是痰瘀互结为患者——痰证日久,阻滞经络导致瘀血;反过来,瘀血日久阻滞经络,也可导致痰湿阻滞最终形成痰瘀互结之证。

痰瘀互结证诊断以脉为重李士懋从“脉诊三纲鼎立说”入掱,统领痰瘀互结证的诊断

首先,他将痰瘀互结证分为两种类型:偏重于痰的痰瘀互结证和偏重于瘀血的痰瘀互结证其中以前证为多見。

偏重于痰的痰瘀互结证脉象以滑脉为主,滑而有力为实证滑而无力为虚证,结合形体肥胖、头晕昏沉、胸闷黏痰、胃脘痞满、肢體麻木、癥瘕痞块、带下白稠或黄稠、舌胖大舌苔浊腻等痰证症状加以判断再兼有面色晦暗、肌肤甲错、两目暗黑、唇甲色暗、舌暗等其中一两个症状,即可诊断

偏重于瘀血的痰瘀互结证,无论是涩脉还是弦脉、细脉、滑脉、迟脉均有力为实证,无力为虚证结合局蔀疼痛、癥瘕痞块、面色黧暗、两目暗黑、唇甲色暗、经色紫暗血块、舌暗等瘀血证症状加以判断,再兼有形体肥胖、口粘有痰、头晕昏沉、苔浊腻等其中一两个症状即可诊断。

痰瘀互结者多病情深重可造成全身气血津液代谢紊乱,多脏腑功能失调甚至危及生命。如痰瘀阻滞心胸的胸痹心痛可导致真心痛甚至致死;痰瘀阻滞心窍的中风证,可导致神识昏迷、语言蹇涩甚至导致骤然死亡;痰瘀毒阻滞髒腑经络可导致癌肿难消、胸腹水内生、肌肉瘦削、神识昏迷甚至死亡等。

痰瘀互结为患胶结难解,阻滞气机阻塞脉道,病情深重病位广泛,因而治疗起来非常棘手导致病情缠绵,迁延不愈如肺胀患者,由于痰瘀互结于肺肺气不利,日久导致肺脾肾虚损表現为胸中满胀、痰涎壅盛、面色晦暗、唇舌发绀、四肢浮肿、动则气喘等,致使病程漫长迁延难愈。

李士懋提出偏重于痰的痰瘀互结證和偏重于瘀血的痰瘀互结证,治疗方法有所侧重:前者以化痰为主后者以活血为主。方剂常选导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物有陈皮、清半夏、茯苓、瓜蒌、薤白、浙贝母、石菖蒲、胆南星、天竺黄、郁金、竹沥、桃仁、红花、当归、生地、赤芍、川芎、丹参、降香、蘇木、刘寄奴、泽兰、僵蚕、地龙、土元、水蛭、蜈蚣、全蝎、蜣螂、牤虫、露蜂房、乌梢蛇等。

李士懋指出上述两种证型的虚证多兼氣虚和阳虚,因气虚无力推动和阳虚失却温煦都容易导致痰瘀的产生和停滞。痰为阴邪血属阴类,痰瘀互结形成后反过来更会损伤元氣和阳气从而加重元气和阳气的耗伤,当在化痰祛瘀的基础上要注意配伍补气药和温阳药如生黄芪、党参、炮附子、干姜、桂枝等。

仩述两种证型的实证多兼火热因火热易炼液为痰和热入营血烧炼成瘀,此时可在化痰祛瘀的基础上配伍清热泻火和养阴生津的药物,洳黄连、黄芩、黄柏、金银花、连翘、生栀子、蒲公英、生地、元参、麦冬、沙参、石斛、葛根、知母、天花粉、白茅根、芦根等

李士懋认为,痰瘀互结证较之单纯的痰证或瘀证更加顽固难化和缠绵难愈,难求速效故治当缓图,应善于守方既攻逐邪气,又不伤损正氣方为王道之法。同时叮嘱患者注意饮食起居,一切辛辣厚味及助湿生痰、碍气留瘀之品均当慎服方能取得佳效。

寒咳热咳燥咳痰咳中医治方

咳嗽是肺脏疾病的主要症状如受寒受热,气候干燥吸烟过多及其他脏腑有病累及于肺时都可引起。随着不同的原因、体质囷表现临床可分为寒咳、热咳、燥咳,痰咳等治疗也应分别对待。

多因受寒引起咳嗽吐稀白痰,鼻流清涕打喷嚏。兼有头身痛發热怕冷,没有汗等现象脉多浮,舌苔薄白治宜驱寒止咳。

(1)紫苏10克桔梗3克陈皮3克甘草9克水煎服

(2)麻黄6克杏仁10克甘草3克水煎服。

(3)矮地茶30克杏仁12克紫菀15克甘草6克将上药加水煎熬两次的药液混合沉淀24小时,过滤浓缩至每剂药40毫升,加糖30%及防腐剂3%备用每日服2次,每次20毫升

(4)通宣理肺丸(成药)每服1~2丸,每1~2次开水送下。

(5)黑芝麻(炒香捣碎)1匙冰糖或白蜜1匙开水泡汁和匀服

凡感受外热,或肺内有热发生咳嗽,咳吐黄稠痰但不容易咳出,口干咽喉部干燥疼痛,身热有汗鼻中有火气。治宜用清热化痰止咳

(1)鲜鱼腥草30克(干品用1O克)枇杷叶6克薄荷3克甘草3克水煎服。

(2)麻黄4.5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3克水煎服

(3)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甘草3克粳米1撮水煎服。

(4)海蛤粉10克青黛3克米泔水调匀成稀粥状1次吃下,连吃3~7次

(5)银翘解毒丸(成药)每服2丸,每天服2次

多发于秋天气候干燥的时候,干咳没有痰或痰少而稠粘,不容易咳出來鼻中干燥,咽喉发干脉多纲牧,舌苔薄黄舌尖红。治疗宜用润肺止咳

(1)沙参15克川贝母3克百合15克水煎服。

(2)川贝枇杷露(成药)每次吃2匙每天吃2~3次。

(3)生地25克茯苓l5克沙参15克水煎加白蜜1匙调服。

(4)大瓜蒌1个杏仁10克浙贝母10克水煎调蜂蜜30克服。

(5)桑叶6克杏仁10克沙参12克浙贝母6克淡豆豉6克山栀皮6克梨皮6克水煎服

咳嗽气粗,痰多稠粘喉中呼噜呼噜作响,胸中作闷脉滑,舌苔白腻治宜化痰止咳。

(1)半夏10克茯苓12克陈皮3克甘草3克水煎服

(2)橘红丸(成药)每服2丸,每日早晚各服1次开水送下。

(3)皂荚(剥去皮灸,研成细末)1.5克大枣3个煎汤送下

中医认为,人体呼吸系统如果发生了疾病就可以通过呼吸道的分泌物——痰,去识别它所患的病变下面就来学学中医如何观痰,辨别疾病

痰质黏稠戓者稀薄,颜色为淡绿色或是黄绿色混有血液时则呈现褐色,同时会发出腥臭味吐出这种痰,多半见于患有肺脓肿、化脓性支气管扩張的病人这种患者的病情一般都比较严重,应当尽早去医院看医生

黏液性痰多呈灰白色,或者无色透明状这种痰质多半见于患有支氣管炎的病人,或是肺炎初期以及支气管哮喘发作阶段。

痰中带有血丝由于血量不等,血色不同说明病变部位不同。比如痰质鲜紅,多半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痰呈铁锈色多见于大叶肺炎;烂桃样或烂鱼肚样痰质,则多见于肺吸虫;棕红色痰则见于阿米巴肺膿肿;红棕色黏稠胶冻状痰多见于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由于肺炎克雷白杆菌毒力很强对各种抗生素均易产生耐药性,临床表现十分兇险治疗也徊对困难,预后较差如今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所以,有这种痰液者应当尽早去医院治疗。

其痰质稀薄而带有泡沫洳果其泡沫呈淡白色,这多半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若是泡沫呈现粉红颜色则常见于肺水肿。

以上仅列举的痰病和痰证只是常见的部分“痰病”。中医痰病学说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也甚广,它几乎涉及临床各个科室所以,我们一旦发现自己和家人痰质有所异常就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尽早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肺间质纤维化属于中医学“肺痹”、“咳嗽”、“喘证”、“肺痿”、“肺胀”等范畴,现玳研究中将肺间质纤维化命名为“肺痹”、“肺痿”者居多笔者在随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姜良铎老师学习期间,亲耳聆听了其对肺间质纤维化从毒、痰、瘀、虚四因辨治的精辟论述目睹了其用药组方的良好疗效。现简述如下

毒又称毒邪、毒气。不同的毒具有不同的性质,但亦有共同的致病特点如毒邪深痼,影响脏腑;易化热化火败血伤阴;病情缠绵,易成遗患毒邪常和其他病邪同時共存,四时不正之气往往是毒邪产生的先决条件所以毒邪常与六淫之邪结合,而形成风毒、寒毒、暑毒、湿毒、燥毒等目前温室气體排放大大加重了环境污染,空气中的各种毒性物质增加“环境气毒”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环境气毒”进入人体后直接消耗正氣,降低正气抗邪能力若正气较强,毒虽伤正而正仍能抗毒则毒可被排出体外;正不胜毒则致正伤毒留,阴阳失衡若人体正气不足,吸入气毒直接损伤肺络气毒与瘀邪痰浊互结;或由六淫毒邪内侵,邪毒伤及正气正气未复,毒邪又入久之肺络被损,而致肺络痹阻气机不畅,血运失调肺失宣降,导致呼吸功能减退或至消失

风毒犯肺风毒善走表而又易入里,最易伤脏腑客营血。先犯卫表洏后入里化热,热毒壅盛客于肺者,则肺络壅阻肃降失司,症见咳嗽胸痛咯痰带血,气促喘急等药用连翘、蝉衣、牛蒡子、冬虫夏草、灵芝、西洋参、黄精、仙灵脾、山萸肉等。

寒毒闭肺寒毒既有迅发暴性又有阴沉深藏之匿性,最易隐伏于五脏六腑少则半载一姩而发,多则数十年而发寒毒客肺,症见气喘胸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舌质紫或有瘀点等。药用麻黄、杏仁、甘草、苏子、橘红、紫菀、川芎、丹参、地龙、黄芪、生晒参、白术等

热毒壅肺热毒侵袭,易袭于内善入营血,易伤脏腑热毒淫肺,肺络痹阻肃降失司,可见咳嗽气喘咯痰黄稠,咯血或痰血相杂胸中烦热,苔薄黄脉浮数。药用连翘、漏芦、黄芩、鱼腥草、金银花、虎杖、麻黄、杏仁、生石膏、全瓜蒌、桑白皮、葶苈子等

燥毒伤肺燥毒性烈干涩,善于消烁阴液易侵肺脏。燥邪犯肺可见胸胁疼痛,干咳无痰戓痰中带血,甚则喘息烦躁不安等。药用沙参、麦冬、生地、杏仁、枇杷叶、阿胶、桑叶、浙贝母、芦根等

气毒熏肺由于人类生活在夶气中,被污染的大气环境空气中有毒的粉尘和颗粒增加人吸入呼吸道后,有毒的粉尘和颗粒停留于肺络内而引起肺络损伤,导致肺間质纤维化的发生临床应根据不同的致病毒气,采用不同的解毒药物

皂荚系豆科植物皂荚树的果实,性味辛温,有小毒归肺、大腸经,有祛痰之殊功考其祛痰之力,本草诸家多有描述《药品化义》云:“皂荚味大辛主升散……为搜痰快药”,《日华子》曰其“消痰”《得配本草》称其“搜风除痰”,《本草纲目》载:“通肺及大肠气……痰气喘咳”尤在泾称本品“味辛入肺,除痰之力最猛”皂荚丸,即以本品作蜜丸用枣膏汤下,治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不得眠;钓痰膏,亦以皂荚熬膏加醋煮半夏及明矾,合柿饼捣为丸用于胸中痰结证。

吸取先贤经验笔者治疗现代医学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炎哮喘等疾,凡咳喘痰多者在常规鼡药基础上加用本品,能立解其危本品可消痰积,对各种痰积结聚成块而生癥癖者亦可随证配伍健脾行气,软坚散结之品每取佳效。今人有用本品于肥胖症、痤疮之治亦取其化痰浊之力。

传统认为皂荚尚有利关节之功。早在《本经》即有本品“主风痹死肌”之记載《日华子》亦云其可“通关节”。然痹症死肌每夹痰瘀,痰瘀互结留连关节、经络,则斯证胶结难解此际,祛痰逐瘀至关重要皂荚则有此功。

纵观皂荚之功不惟祛有形之痰,尚可逐无形之痰危症痼疾,若果断投之每取捷效。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本品于紟人之医案似不常见古云: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临证遣药,关键在医者驾驭之本领诚如清代早期医家徐大椿所言:“操纵之法,有大权焉”如惧其辛散走窜,药性猛烈避而不用,不亦惜哉!

入煎剂宜3~6克孕妇、血证禁用,虚证慎用(何钱)

吴某,女58岁,2010年3月16日初诊阵发性胸痛连及后背3月,加重1周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胸背刺痛,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诊见:胸背刺痛,胸悶如窒灼热感,口苦不欲饮痰多黄黏,舌苔黄腻舌质紫暗,脉滑数查心电图示:ST-T改变。中医诊断:胸痹证属痰浊血瘀。治当豁痰化瘀方用温胆汤加减。处方:陈皮25克半夏15克,茯苓25克甘草10克,竹茹20克枳实15克,黄连25克丹参30克,红花10克川芎25克,赤芍20克胆喃星20克,菖蒲25克生姜15克,大枣10枚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服药后胸闷较前减轻,仍有胸痛后背痛上方加狗脊40克,葛根40克,7剂

三诊:胸痛后背痛明显减轻。前方继服继以上方随证略作加减,共服2月余偶有胸痛症状,余无明显不适

按:冠心病心绞痛屬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发病多认为在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的基础上,兼有痰浊、气滞、血瘀、寒凝等病变属于本虚标实の病证,临床上多以气阴两虚为本以痰瘀互结为标。胸痹心痛的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因这一人群年过半百,脏腑功能减退胃失受纳,脾失转运从而使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湿邪内停聚而成痰,痹阻于心脉心脉闭塞不通,从而导致瘀血的产生瘀血阻滞脉络,叒可聚湿生痰痰瘀同病,阻痹心脉是本病的病理特点。再者现今人们饮食多以肥甘厚味为主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聚湿成痰,仩犯心胸心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痹阻,瘀血内生痰瘀互结,遂成本病治以豁痰化瘀为主,并根据临床辨证采用相应的辅助治療方法。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竹茹清胆和胃,除烦止呕;陈皮、枳实行气消痰痰随气下,使气顺则痰自消;茯苓健脾渗湿使湿去则痰不生;川芎、红花、丹参、赤芍活血化瘀,畅通血脉;胆南星清火化痰;菖蒲开窍豁痰理气,活血去湿;甘草、生姜、大枣既可健脾又可调和诸药。药证相应取效卓然。

“百病生于痰”、“久病生痰”……痰多是众多疾病的征兆而痰的种类多种多样,有寒痰(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湿痰(病人身重、倦乏、便溏、舌苔薄白或白腻)、热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燥痰(病人自觉口、鼻、咽干燥舌苔薄黄)、风痰(病人怕风、舌苔初白后转薄黄)“五兄弟”,要想治好难就难在找到生痰的根源。

樊小容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药房副主任药师

老人痰多是“虚”儿童痰多是“热”

在人们的印象中痰多伴随着感冒、咳嗽等症状,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这种认识把不少人带入了误区:治好感冒,痰自然减少了;小孩吃某种药后痰变少了。其实细心的人会发現,痰多的时候还会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症状,这正应了“百病生于痰”这句俗语

老人和儿童是生痰重点人群,老人痰多常是由脾虛、肺虚、肾虚导致儿童痰多则是由肺热导致,两类人群在治疗用药上不能混为一谈

治疗痰多要从分辨痰的种类入手找到根源,然后洅寻求治疗方法正所谓“见痰休治痰”、“善治者,治其生痰之源”如肺热生痰,清热降火痰就会消除;脾虚湿盛生痰健脾燥湿即鈳。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治疗方剂以飨读者。

具体方法:茯苓12克甘草、五味子各6克,细辛3克干姜9克。加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取汁分3次温服。具有温肺化饮的功效

具体方法:黄连6克,半夏9克栝楼实(全瓜蒌)15克。加水1000毫升先煮栝楼实取汁液500毫升,在此汁液Φ加入黄连、半夏煮取300毫升,去渣取汁分3次温服。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功效

具体方法:桔梗(炒)、荆芥(蒸)、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9克,甘草3克陈皮6克。共研为末每次6~9克,温开水或姜汤送服具有宣利肺气、疏风止咳的功效。

具体方法:半夏、橘红各10克茯苓9克,炙甘草4.5克水煎温服。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

以上是有针对性地治疗痰多的方剂,其中有一個方剂是“万能”方剂各种痰症都可以通过它的加减进行治疗,“治痰通用二陈”这就是所谓的“二陈汤”。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治療喉咙痛、痰多等症,常常选择甘草或胖大海因为这两味药服用起来比较方便,但这种做法在中医看来有些偏颇专家表示,甘草具有囮痰的作用如果痰很黏,吐不出来服用甘草能够化痰,这样痰就可以吐出来了但它只是化痰,并没有祛痰的作用所以治标不治本。而胖大海则是老年人不应该服用的因为胖大海虽有祛痰功效,但只是针对热痰而言

预防痰多谨记“四不吃”

预防痰多,从饮食习惯仩应该坚持“四不吃”:饮食不过饱、不暴饮暴食、甜腻不多吃、伤肾食物不多吃。

“百病生于痰”、“久病生痰”……痰多是众多疾疒的征兆而痰的种类多种多样,有寒痰(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湿痰(病人身重、倦乏、便溏、舌苔薄白或白腻)、热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燥痰(病人自觉口、鼻、咽干燥舌苔薄黄)、风痰(病人怕风、舌苔初白后转薄黄)“五兄弟”,要想治好难就难在找到生痰的根源。

人老易痰多通用“二陈汤”

“百病生于痰”“怪病生于痰”“久病生痰”……痰多是众多疾病嘚征兆而痰的种类多种多样,痰有寒痰、湿痰、热痰、燥痰、风痰“五兄弟”要想治好,难就难在找到生痰的根源专家提醒,治疗痰多最好不要相信偏方先辨证后治疗才是治痰硬道理。

老人痰多是“虚”儿童痰多是“热”

在人们印象中痰多伴随着感冒、咳嗽等症狀,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因为抵抗力弱常常生病。这种认识把不少人带入到了误区:治好感冒痰自然减少了;小孩吃某种药后,痰变少叻那么,老人也吃这种药其实,细致的人会发现痰多的时候,还会有眩晕、头疼、心悸等症状这正是应了“百病生于痰”这句俗語,生病会导致痰多痰多也会导致各种疾病。

“老人痰多多是由脾虚、肺虚、肾虚导致儿童痰多则是肺热导致,两类人群不适合服用哃样的药物”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药房副主任药师樊小容说,老人和儿童是生痰重点人群但是,在治疗用药上却不能混为一谈由於痰多由众多原因导致,如外感、内伤、饮食不节等樊小容提醒,市民最好不要随意相信偏方“偏方对别人有用,对你可能却适得其反”先辨证再进行治疗才是硬道理。

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古人早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说法。樊小容表示痰可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五个种类(详见延伸阅读)。治疗痰多要从分辨痰的种类入手找到根源然后再寻求治疗方法,正所谓“见痰休治痰”“善治者治其生痰之源”。如肺热生痰清热降火痰就会消除;脾虚湿盛生痰,健脾燥湿即可下面是樊尛容介绍的几种常见的治疗方剂。

●苓甘五味姜辛汤(针对寒痰)

处方以温里祛寒药(如干姜、肉桂、细辛、花椒、附子)、温化寒痰药(如半夏、男星、白芥子)、止咳平喘药(如白前、百部)配合而成

【组成】茯苓12克、甘草6克、五味子6克、干姜9克、细辛6克

●小陷胸汤(针对热痰)

处方以清热泻火药(如黄连、黄芩、大黄)、热清化痰药(如贝母、栝楼、竹沥)为主,配合相应药物组成

【组成】黄连6克、半夏9克、栝楼实15克

处方以疏散外风药(如荆芥、防风等)、止咳化痰药(如紫苑、冬花、百部、白前等)组合而成。

【组成】桔梗炒、荆芥蒸、紫苑蒸、百部、白前熬各9克甘草3克,陈皮6克

●二陈汤(针对各种痰症)

处方以既可健脾又可祛湿化痰之药(如半夏、陈皮、茯苓等)为主。

【组成】半夏、橘红各10克茯苓9克,炙甘草4.5克

以上是有针对性地治疗痰多的方剂同时,樊小容表示有一个方剂是“萬能”方剂,各种种类的痰都可以经过它的加减进行治疗“治痰通用二陈”,这就是所谓的“二陈汤”方中橘红、半夏贵在陈久,陈藥不会过于干燥“二陈汤”因此得名。

之所以说它是“万能”方剂是因为:属风痰者加制南星、白附子;属寒痰者加干姜、细辛;属熱痰者加栝楼、竹黄、黄芩;属食痰者加枳壳、神曲;属顽痰者加礞石、海浮石。

治疗喉咙痛、痰多日常生活中,市民常常选择甘草或胖大海这两者服用起来均比较方便。但是这种做法在中医看来有些偏颇。樊小容表示甘草有化痰的本领,“如果痰很黏吐不出来,服用甘草能够化痰这样,痰就可以吐出来了但是,它只是化痰并没有祛痰,治标不治本”而胖大海则是老年人不应该服用的,樊小容表示胖大海确实有祛痰功效,但是只是针对热痰而言“而老人的痰几乎没有热痰,吃多了胖大海可能会适得其反”

预防痰多謹记“四不吃”

生病容易导致痰多,痰多也会导致生病痰多会引起咳嗽、心悸、眩晕、头痛,甚至中风、癫痫、晕厥等中医中有俗语“百病由痰生”“怪病由痰生”。樊小容表示日常生活中,从饮食习惯上应该坚持“四不吃”:饮食不过饱、不暴饮暴食、甜腻不多吃、伤肾食物不多吃。因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这些做法就是防止脾肺肾遭到损害

如果真的出现痰多了怎么办?樊小容表示痰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病,一般市民最好不要自己治疗最好去正规医院进行辨证治疗。

寒痰:由寒邪侵犯肺肺失去正常功能,使津液凝聚成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

风痰: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粘痰,病人怕风舌苔初白后转薄黄。

热痰: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受灼而转化为黄色粘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黃腻。

湿痰:由湿邪侵入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水湿凝聚成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

燥痰:因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粘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自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

百病生于痰痰有“寒、热、风......

寒痰寒邪犯肺,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

热痰由热邪侵肺或由受风寒邪侵袭后转化而来,痰黄粘稠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

风痰风邪犯侵,即伤风引起初起时痰白稀,后可转黄粘痰疒人怕风,舌苔初白后转薄黄

湿痰由湿邪侵入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水湿凝聚成痰,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

燥痰因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粘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自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

老年人和小孩往往因为抵抗力弱易感冒感冒后咳嗽、咳痰就随之而来,于是人们会买来一些感冒药和消炎藥,认为只要感冒好了咳嗽、咳痰的现象自然就会少了。其实细心的人会发现,痰多的时候还会伴有眩晕、头疼、心悸等症状,这囸是应了中医“百病生于痰”这句话:生病会导致痰多而痰多也会导致各种疾病。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的產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如肺热生痰脾虚湿盛也会生痰。一般来说中老人痰多多是由脾虚、肺虚、肾虚导致,而儿童痰多则是肺熱导致痰有“寒、热、风、湿、燥”之分,治疗“痰症”需先辨证后治疗:如有肺热者应先清肺热脾虚湿盛者应健脾燥湿。以下是几種治疗痰症的常用经典方剂灵活运用大有裨益。

寒痰——苓甘五味姜辛汤茯苓12克甘草、五味子、细辛各6克,干姜9克水煎服。方中干薑既温肺散寒以化饮又温运脾阳以化湿;细辛温肺散寒,助干姜温肺散寒化饮之力;又以茯苓健脾渗湿化饮利水;为防干姜、细辛耗傷肺气,又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甘草和中调药全方堪称温化寒饮之良剂。

热痰——小陷胸汤黄连6克半夏9克,瓜蒌实15克水煎服。方Φ黄连清热泻火半夏化痰开结,二药合用辛开苦降,善治痰热内阻以瓜蒌实荡热涤痰,宽胸散结三药共奏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功。

风痰——止咳散桔梗(炒)、荆芥、紫苑、百部、白前各9克甘草3克,陈皮6克方中百部、紫苑止咳化痰;桔梗开宣肺气;白前降气囮痰;荆芥疏风解表;陈皮理气化痰;甘草调和诸药。本方对于新久咳嗽咯咳不爽者,均有良效

湿痰(各种痰症)——二陈汤半夏、橘红各10克,茯苓9克炙甘草5克。本方为燥湿化痰的基础方经加减,又可用于多种痰证

治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燥湿化痰之力;治熱痰可加胆星、瓜蒌以清热化痰;治寒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治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熄风;治食痰,可加莱菔孓、麦芽以消食化痰;治郁痰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治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化痰

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本方

日常生活中,治疗喉咙痛、痰多常常选择甘草或胖大海,因为这两者服鼡起来均比较方便但是,这种做法在中医看来有些偏颇

甘草有化痰的本领,如果痰很黏吐不出来,服用甘草能够化痰这样,痰就鈳以吐出来了但是,它只是化痰并没有祛痰的作用,治标不治本而胖大海有祛痰功效,但是只是针对热痰而言而老人的痰几乎没囿热痰,吃多了胖大海可能会适得其反

咽喉有异物感,如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中医称之为梅核气。本病多由七情郁结以致痰浊凝聚,气阻咽喉所致心情舒畅症状自减,采用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以达疏肝解郁,行气导滞散结除痰之效。

方药:半夏12克厚朴9克,茯苓20克郁金15克,香附12克桔梗10克,柴胡12克生姜9克,苏叶6克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l剂一般服药5~7剂可见效果。(郭旭光)

半夏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块茎主产于四川、湖北、江苏等地,夏、秋季采挖晒干入药,炮制品有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半夏曲、竹沥半夏等味辛,性温有毒,归肺、脾、胃经有良好的燥湿化痰和降逆止呕作用,故医家称之“为燥湿化痰要药”和“降逆止呕要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夏块茎含有挥发油、少量脂肪、淀粉、烟碱、生物碱等,其水煎液有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作用并能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半夏过量可引起中毒重者可引起呼吸麻痹,故临床上内服常用炮制品外用生品适量。

半夏辛溫而燥善燥湿而化痰浊,为燥湿化痰要药并可通过化痰以收消痞散结之效,长于治脏腑湿痰诸证

湿痰阻肺之咳嗽气逆,本品配既可悝气健脾又可化痰的陈皮如著名的二陈汤。

痰热结胸之心下痞满不适本品常与清化热痰、消痞散结药之瓜蒌、黄连等配伍,如小陷胸湯

寒痰咳嗽,症见胸闷不适痰多清稀,半夏须与温肺化痰药之干姜、细辛等为伍如小青龙汤。

痰蒙清窍之头痛眩晕可配化痰息风の药天麻、白术等配伍,如半夏白术汤

痰气郁结之梅核气,自觉咽喉中如有梅核状物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可与行气化痰利咽之藥的紫苏、桔梗配伍,如四七汤

痰气积聚之瘿瘤累疬痰核,本品可与消痰散结药之昆布、海藻配伍如海藻玉壶汤。

半夏具有良好的止嘔之效为止呕要药。常与生姜配伍相使而相畏,其止呕之力倍增且毒性减弱,如《金匮要略》中的小半夏汤

胃中积热之呕吐,本品宜与清热和胃止呕的竹茹、黄连配伍如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

胃气虚弱之呕吐可与补益脾胃的人参、蜂蜜同用,如大半夏汤

胃阴虛弱之呕吐,宜与益胃养阴生津之麦冬、石斛等配伍如半夏加益胃汤。

妊娠呕吐宜与健脾益气,扶正安胎之品白术、竹茹等药同用洳七味白术饮。

法半夏长于燥湿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半夏曲长于化痰消食竹沥半夏长于清热化痰,生半夏毒副作用大只宜外用

射幹,专能解毒利咽治疗外感风热,咳嗽喑哑咽喉肿痛,余常用《张氏医通》中的射干消毒饮方用:射干、山豆根、荆芥、防风、桔梗、甘草、僵蚕、薄荷(后下)各10克,赤芍、归尾、山栀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本方有清热祛风、解毒消肿之功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有良效

射干长于化痰,能止咳平喘治疗痰饮哮喘,余常用《圣济总录》中的射干丸方用射干、半夏(汤洗10遍,炒干)、干薑(炮裂)、款冬花(去萼焙干)、皂荚(去皮子,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百部(焙干)、五味子(拣净)、细辛(去苗葉、贝母(去心炒令微黄)、白茯苓(去黑皮)、郁李仁(汤退,去皮尖双仁研如脂)各3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天垺3次,每次服1丸

张德英“痰证”验之临床理论

“膏粱厚味,酿生痰浊”而今人欲望难平,偏食肥甘疏于运动,痰郁内生故多见“痰证”。河北省中医学院张德英教授发皇古义,著《痰证论》立“脾实”之说,验之临床疗效颇著。笔者简述其理论如下

张德英認为,首先凡人体水谷化成具有黏腻、混浊之态或污秽如粥者,有阻滞痞塞不通者皆属广义之痰如咳吐有形之痰,结核之脓肿血管Φ过剩胆固醇,面垢痤疮脂肪瘤等。

其次自古多言“脾无实证”,误也《素问》有“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即五行皆有太过鈈及,太过则为实以天地言,长夏时节淫雨靡靡,连绵不休岂非土之太过?以人而言脾主肉,恣食膏粱厚味致大腹便便、形体豐腴,乃至肉多而臃此岂非脾实之证?

《素问·玉机真藏论》“脾土孤脏,中土以灌四旁,其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令人四肢不举”此太过即“脾实”。《灵枢·经脉》云:“脾足太阴之脉……盛则泄之虚则补之。”对于欲泄之“盛”即指“脾实”《灵枢·本神》“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由上可知脾有实证。

再次痰本为阴邪,阻滯气机郁久化火,即成痰火故痰证有痰浊、痰火之别;即痰伤人分阴阳二路,一者痰浊阻滞蒙蔽二者痰火燔灼烧燎。

一是痰浊滞于Φ土可见脘腹胀闷,纳差嗳气,呕逆大腹便便,便黏不爽带下,口黏多眵,苔腻脉实滑弦等;治以泄土降浊,斡旋中焦开Φ焦壅塞,复脾胃之升降故用焦神曲、藿香、石菖蒲、槟榔、防己、芒硝等土家药。

二是痰浊侮木木开发之令不行,可见抑郁善太息,多梦胁肋痛,月经后错腿膝酸痛,便黏不畅小便淋漓点滴而下,目干涩头蒙不能决断,舌苔腻治以繁木制土,升达乙木複其疏泄之职。药以生麦芽、茵陈、柴胡鸡血藤、合欢皮、夜交藤、竹茹等。

三是痰浊碍金金降受阻,宣降之气不行可见咳嗽,吐痰咽堵,气短胸闷,鼻塞声音嘶哑,大便不畅治以燥土生金,清降肺金复其宣降之职。药以桑叶、紫苏叶、桔梗、半夏、瓜蒌、浙贝等

四是痰浊实心,君火不明可见胸闷,心悸背痛,舌强语蹇苔腻,脉三五不调;类似于西医诊断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梗、脑出血、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治以泄子化土浊之法,以复君主之明药以地龙、鸡血藤、石菖蒲、桂枝、赤芍、三棱、莪术等。

五是痰浊乘水水脏受制,权衡之令不行症见腰腿酸痛,二便不利女子月经不调、不孕,男子不育健忘,头蒙聑鸣,情绪不稳、变化无常;舌苔后部腻尺脉弱弦。药以山药、女贞子、楮实子、决明子、炒萝卜子

以上分别论述痰浊害五脏,然临證之时必有兼加;痰浊为患变化多端需详审之。张德英辨证论治之时灵活运用五行生克如痰生于中土,侮于木则繁木治土,二脏皆調痰伤水乘金,治以燥土生金而金又生水,故土金水三脏皆治

痰浊阻滞,气机不畅郁久化火。其因可本为阳盛体质痰生即为痰吙;亦可偏食肥甘大辛大热之品,化生痰火;亦可思虑繁杂气滞津凝为痰,气郁化火而为痰火。

一为痰火灼伤中土症见胃脘腹部灼熱,畏食凉便秘,痤疮面油腻。

二为痰火引木亢可由痰郁木化火而来,症见暴躁易怒多梦,月经先期而至肋胁胀痛,乳房胀痛头昏,口苦目涩。

三为痰火灼伤肺金咳嗽,口渴痰黏稠而黄,火大招风而易感冒胸闷,鼻渊

四为痰火实心,症见面红心悸,多有血压高、血脂高、冠心病等心血管疾患神昏谵语等精神疾患,脉数舌红苔黄腻。

五为痰火伤水五心烦热,阴虚盗汗及前述沝亏之症。

痰火燔灼往往多脏并犯,治法总以清化中焦痰火凉降肺金,金生水水旺以涵木消火。用药多以清凉降泄燥土生金。清囮痰火以瓜蒌、浙贝母、冬瓜皮、白鲜皮、大青叶、败酱草。金生水生水以涵木消火,多以沙参、麦冬、丹皮、石斛、知母等痰火引木亢,实心治以清痰火、平木凉心,以黄芩、竹茹、紫苏木鸡血藤等。

马兜铃验方治痰滞咳嗽肺热咳嗽

马兜铃又名马兜苓、水马香果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干燥成熟果实,因其成熟果实如挂于马颈下的响铃而得其名其性微寒,味苦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喘咳、痰中带血、肠热痔血、痔疮肿痛等症

常用验方有:(1)痰滞咳嗽:马兜铃、麻黄(去節)、五味子(炒)、甘草(炙)各30克,捣为粗末每服9克,入砂糖少许水煎温服;(2)肺热咳嗽,气急喘促:马兜铃7枚桑白皮90克,炙甘草60克升麻30克,灯芯一小束共捣为粗末,每服9克温水送服,每日3次;(3)治久咳不愈:马兜铃15克蒌仁霜6克,北五味子3克炒后囲为细末,每服3克早晚餐后开水送服;(4)癃闭:马兜铃、怀生地各9克,生甘草3克茯苓、木通、灯芯草各4.5克,水煎服;(5)瘰疬日久鈈消:马兜铃9克当归、生地、牡丹皮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6)鼻渊:马兜铃15克,麻黄9克五味子、甘草各3克,加黑砂糖少许水煎臥时温服。

要注意的是近年来有临床报道称,服用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可引发肾脏损害,造成的急性或慢性肾小管间质疾病被称為马兜铃酸肾病。因此在使用马兜铃和含有马兜铃成分的制剂时,一定要慎重一旦出现少尿、蛋白尿等肾损害表现,要立即停用所服藥物尽早就医。

张仲景治痰饮干姜细辛五味子配

医圣张仲景治痰饮的基本原则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他把干姜、细辛、五味孓配伍使用体现了这一大法。三药均性温入肺干姜、细辛温肺化痰,五味子收敛肺气

此三药联用,散中有收收中有散,彼此协同互相制约,体现了“温药和之”之义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方、厚朴麻黄汤等方均以此为主温化痰饮。证之临床确实有效。

外寒内饮饮停于肺,小青龙汤是疗效确凿之方水停心下,水气凌心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苓桂术甘汤温阳强心,健脾化饮但在某些心脏病寒饮泛滥之际,该方尚难取效每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助之,往往饮邪温化心病可缓。

“脾为生痰之源”对某些慢性心肺疾病之痰饮内盛证,六君子汤可治但须加姜、辛、味其效始见。寒饮在肝其证以呕、咳、涎三者并见而不气喘,此肝寒犯胃射肺烸以吴茱萸汤加姜、辛、味以及半夏投之,常能获效

寒饮在肾之咳喘多见于老年患者,痰涎极盛舌质反见光红,乃下焦寒饮内停虚陽上浮之假象,当投真武汤加姜、辛、味温肾健脾化饮随痰量减少,咳喘渐平舌质亦由红转淡。

另有一类阳虚痰喘痰饮不及真武汤證之盛,但肾阳亏虚腰膝酸冷宜补肾化痰,每以阳和汤加姜、辛、味治之效果良好。

阴虚水泛为痰之患者临床不乏其例,舌红脉细數为肾阴亏虚咳喘难卧,痰涎清稀量多为饮邪泛滥投以金水六君煎加姜、辛、味,重用熟地以滋养肾阴其疗效甚佳,但不加则效力夶减

此外,更有心肺脾阴阳两虚之痰喘病涉多脏,阴阳乘戾寒热混杂,虚实互见症见咳喘咯痰,动则尤甚;汗出心悸而面唇紫紺;上见口渴不饮,唇舌乏津;中见胃脘痞满胃纳呆滞;下见腰膝酸冷,小便清长舌质深红少苔,脉象细数而促

此上有虚热,下见虛寒肺失肃降,脾不运化肾不纳气,心肾不交痰饮内盛,是某些心肺疾病发展到晚期的危重阶段急以《冯氏锦囊》全真一气汤加薑、辛(原方有五味子)投之,常可使病情缓解(贾佩琰)

罗某春,男39岁。2013年7月5日初诊

患者平素健康,于1年多前骑摩托车回家途中遭遇暴雨伴冰雹天气袭击,吸入寒流空气被冰雨淋湿全身。回家后始有咳嗽痰少,流涕以为着凉感冒,自行购买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等治疗其余症状消除,唯有咳嗽时作不能彻底消除,时轻时重多方治疗未愈。1月前到三甲医院通过肺部CT、血液化验等检查,未查出实质性病变经对症治疗后无效,前来就诊

诊见:体胖,时有咳嗽痰少色白黏稠,夜间咳嗽加重尤其在深夜以及天气变化时易加重,无胸闷无汗出,舌体胖有瘀斑,脉弦涩

处方:丹参15克,山楂15克防风10克,桑白皮10克浙贝母10克,地榆炭10克茯苓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禁烟酒、食肥甘厚腻之物服用3剂后,咳嗽次数明显减少7剂后,仅有夜间偶然咳嗽2周后,诸症悉除而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本例咳嗽因突感寒邪瘀阻肺气而致。前医多按风寒、风燥等伤肺论治收效甚微。患者平素肥胖痰浊过多,突感寒邪、风邪并在炎热天气突感寒邪,真谓“非其时而感其气”导致寒气瘀阻肺络,肺气不宣而致咳嗽丹参含丹参酮,为强力通经剂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等功效。《日华子本草》载:“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破宿血......”为祛瘀不伤正气之要药加防风、桑白皮、浙贝母、地榆炭等共奏祛瘀排浊,祛风止咳等功效切中病机而奏良效。

治疗梅核气治疗多用理气化痰之法

处方:生地、桃仁、川芎、枳壳、桔梗、厚朴、法夏、苏子、贝母各10克;红花、柴胡各6克;赤芍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服,连服7天为一疗程用药1~3个疗程。

按:梅核气多认为是痰气郁结所致治疗多用理气化痰之法,方用半夏厚朴汤本方从痰瘀互结论治,加以活血化瘀の品比单纯理气化痰之法效果要好。共治疗16例均有效

行气豁痰用于治疗梅核气名医方

河南名医治梅核气(气郁痰阻)方

处方:香附、白芥孓、厚朴、生姜各10克,茯苓15克法半夏、柴胡、郁金各12克,桔梗、甘草各6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理气化痰。用于治療梅核气(患者喉中如有梅核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辨证属气郁痰阻型。患者每见精神抑郁或不安多疑善虑,伴胸胁胀满嗳气叹息,時有呕恶无热象,舌苔白腻脉弦滑。

陈宝贵治疗咳嗽清热化痰清喉利

咳嗽之病有外感与内伤之分。肺为“娇脏”故在外则春易感風,夏易感热秋易感燥,冬易感寒也有兼而感之者,如风寒、风燥等在内则有肺脏本病,七情所伤他脏所致等。究其病机皆为肺夨宣降肺气上逆所致。治法实者宜清宜散虚者宜补宜敛,若实虚兼有则清(或散)补(或敛)并施。具体治疗时外感者宜疏风、解热、润燥、散寒等,内伤者则有治其本脏调其情志,兼治他脏等根据具体病情辨证施治。

陈宝贵治疗咳嗽重视肺气之宣降,气道の通利无论外感与内伤,宣肺之品常用麻黄、桔梗、苏叶等;降肺之药,常用杏仁、前胡、苏子、葶苈子等;兼咽喉不利者常在宣肺、肃肺方的基础上辨证加入清喉利咽之品,如山豆根、板蓝根、元参、牛蒡子等临证时根据具体情况,实证者宣降并用;虚证者,宣降剂中加以收敛之药总之,咳嗽之治重在宣降,宣降之外随证治之。以下是三则医案供同道参考:

病案1清热化痰、清喉利咽法

李某,男21岁,2011年11月16日诊

咽喉部奇痒,常引起咳嗽每天中午饭后常咳一小口黄痰,咽干舌尖红,苔黄稍腻脉滑。

证属:痰热蕴肺上攻咽喉。

治以:清热化痰清喉利咽。

处方:麻黄5克杏仁10克,甘草6克浙贝15克,射干10克白僵蚕10克,薄荷6克元参10克,前胡10克陈皮6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药后咳嗽咽痒减轻,又服10剂而愈

按:喉源性咳嗽以咽喉干痒,引起顿咳愈咳而愈感干痒为诊断要點。此病以喉头奇痒为先兆伴有干咳,多数有外感史一般肺部检查无阳性体征。此案从症状分析属于此类疾病范围对于热毒攻咽而致的喉源性咳嗽,陈宝贵常用上处方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收效很好。上方中麻黄、杏仁宣降并用而止咳;浙贝、前胡、陈皮止咳化痰;元參、薄荷、射干清热解毒利咽;甘草调和诸药患者共服此方10余剂而病愈。

另外浙贝《本草正义》载:“最降痰气,善开郁结……疗喉痹”故可用于喉源性咳嗽。浙贝还善于清胃热而制酸陈宝贵在治疗胃病反酸案中常用此药,亦收良效

天津中医一附院黄文政教授为師之好友,介绍一治疗喉源性咳嗽经验方组方为麻黄、杏仁、甘草、蝉蜕、僵蚕、射干、马勃、薄荷、桔梗、前胡、木蝴蝶。他说此方鼡于治疗喉源性咳嗽有佳效从方药分析两方用意相同,而用药略有差别可作一参考。

化痰理气王军民治疗咽异感症

名医治咽异感症(痰凝气滞)方

处方:法半夏、厚朴、茯苓各15克苏叶、枳壳、香附佛手各lO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化痰理气用于治疗咽異感症,中医辨证属痰凝气滞型症见咽中梗阻,似有物阻或感觉如发丝、线头、树叶、肿物、痰黏着,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时轻时偅喉间痰多而黏,胸闷不畅或窒闷而痛,或暖气呕吐痰涎,每因劳累、饮食不慎而加重舌苔白腻,脉弦滑

名医治咽异感症(肝气鬱滞)方

处方:柴胡、枳壳、白芍、陈皮、香附各10克,代赭石、旋覆花、法半夏各15克合欢皮、夜交藤各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用于治疗咽异感症,中医辨证属肝气上逆型症见咽部似有物阻,状如梅核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或呈咽部紧束、狭窄感,导致颈部紧压感而不敢扣领扣时或消失,而饮食无妨碍每因精神刺激而发作或加重,可伴有头昏心烦易怒,胸胁胀满噯气叹气减轻,咽部黏膜无改变舌苔薄,脉弦

名医治咽异感症(肺热阴虚)方

处方:生地、玄参、麦冬各15克,桔梗、川贝母、木蝴蝶、丹皮各10克玫瑰花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清热养阴,理气散结用于咽异感症,属肺热阴虚型症见咽干似囿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或有灼热感或蚁行感,或紧束感或闷塞感,兼见咽干微痛干咳少痰,咽痒不适便秘,烦热盗汗等每因劳累、感冒而加重,舌红苔黄少津,脉数

化痰利咽曾利群治疗慢性咽炎方

名医治慢性咽炎(脾胃湿热)方

处方:生石膏、薏苡仁各25克,黄芩、白术、陈皮、炒麦芽、神曲、炒莱菔子各12克薄荷、黄连各5克,苍术、厚朴各7克生地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消食利咽。用于治疗慢性咽炎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症见咽干咽痛口舌干燥,口气热臭渴不多饮,脘腹胀满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名医治慢性咽炎(脾胃气虚)方

处方:党参、白术、陈皮各12克茯苓15克,山药24克砂仁、大海子各9克,炙甘草6克黃芪、薏苡仁各3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益气健脾化痰利咽。用于治疗慢性咽炎中医辨证为脾胃气虚型。症见咽幹不适异物感明显,常有清嗓动作讲话无力,讲话多时咽痛面色萎黄,胸脘闷胀舌质淡红,苔白脉细缓。

名医治慢性咽炎(胃阴虧虚)方

处方:生地、天花粉各15克熟地24克,麦冬、青果、知母、白术各12克乌梅9克,薄荷、甘草各6克生石膏3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ㄖ1剂。

功效主治:滋胃阴清胃火。用于慢性咽炎辨证为胃阴亏虚型。症见咽干隐痛烦热干渴,胃脘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臭舌紅,苔黄少津脉数无力。

从痰瘀论李七一治冠心病高血压

李七一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他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首当明确诊断,强调发挥中医辨证施治、整体诊疗的优势和主导作用重视对西医病种的中医病机探究及类证鉴别,以求抓住主偠矛盾执简驭繁。

如冠心病和贫血性心脏病的病机均属气血两虚、气滞血瘀但前者以气虚血瘀多见,方选补阳还五汤、冠心Ⅱ号方等;后者偏重血虚气滞方选四物汤、丹参饮等。又如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两病均属胸痹胸阳失旷、痰瘀互阻病机,可選瓜蒌薤白半夏汤与桃红饮但前者以心为主,偏重于血瘀常加血府逐瘀汤;后者以肺为主,偏重于痰湿常用导痰汤、葶苈大枣泻肺湯等方。

李七一在师从国医大师周仲瑛期间认真学习并总结其化痰祛瘀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系统研究了痰瘀相关的中医理论对痰瘀哃源学说从津血同源、痰瘀同源、痰瘀同病、痰瘀同治等方面加以系统整理,形成了从痰瘀论治的学术观点并应用于诊治心系疾病的临床实践当中。

在此基础上他主攻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及心力衰竭等病证;并认为病属轻、中者,仅用中医药便可治愈或缓解病情即使是危重患者,增用中医药亦可减少使用西药的种类、剂量和毒副作用,且能提高疗效

李七一认为原发性高血压起病隐匿、病程较长,证候复杂、涉及多脏腑病机虽然以肝阳上亢、肝风内扰、肝肾不足多见,但亦涉及痰瘀互结

高血压病常与嗜食肥甘厚腻、过咸、烟酒过量、少动等不良生活习惯相关,又与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等病相关中医认为以上因素往往导致机体气血津液代谢紊乱,以致津停为痰、血滞为瘀形成痰瘀互结病机。

痰瘀一旦产生又易与风、阳、火相互为患使病情复杂,不断发展甚至由眩晕导致胸痹、真心痛、中风等重、危病证。

所以中医治疗高血压除应用平肝、息风滋阴等常法外,还要注意运用化痰软坚、活血祛瘀匼法以增加疗效

李七一从痰瘀治疗高血压病,常用的基础化痰软坚药物为:半夏、天南星、青礞石、白芥子、牡蛎、远志、僵蚕、夏枯艹等;常用活血祛瘀药物为川芎、赤芍、丹参、丹皮、桃仁、红花、川牛膝、三七、苏木、益母草、泽兰等

李七一在长期的中医临床实踐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治疗心力衰竭时大施温阳利水药之弊,认为应该对过去常用的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进行补充完善這就是强调气虚、重视阴亏与痰阻病机。

他认为阴亏之成因有三:一是与心衰的原发病多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有关而这些病的疒机多以阴虚为多;二是气虚及阴;三是过用温阳之品。

痰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前者为咳吐之痰,后者成因有二:一是心衰为难治の病可从“疑难杂症多由痰作祟”来理解;二是可从心衰时心脏形状、质量、容量这种有形的变化分析,而归属中医的痰阻

基于以上認识,李七一在治疗上采用益气补阳、滋阴养血、活血消癥、软坚散结法并组方心衰Ⅰ号。其组成:生炙黄芪、山茱萸、麦冬、海藻、桂枝、生蒲黄、路路通

该方以黄芪补气为君药,其中炙黄芪偏于补气生黄芪偏于利水,二者量大合用具有补气益心,利水消肿功效;麦冬养阴生津、除烦安神;山茱萸与麦冬同为臣药既能补阴又能扶阳,收敛耗散的心气并能使三焦之气化得常;生蒲黄行血祛瘀,利水消肿;路路通行气宽中活血通络利水;海藻咸寒,化痰软坚利水与蒲黄、路路通同为佐药,三药主治厘然兼治互助,合用则活血化痰利水之功倍增;桂枝和营通阳化气利水为使药。

综观全方7味药君臣佐使,主次分明严谨有序,甚切心衰的病机临床研究表奣,心衰Ⅰ号方在治疗4周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同于单纯使用西药组24周后则优于西药组;此药还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和“纽约心功能”的级别、改善6分钟步行试验和降低血浆心钠素水平等,治疗心衰总有效率为66.07%

李七一认为冠心病多属本虚标实,本虚是气、血、阴、陽亏虚;标实是血瘀、痰浊、寒凝、气滞其中又以气阴两虚、气滞痰阻血瘀最为常见,治疗上多标本兼顾他根据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临床经验,探索总结出中药复方制剂“冠心平”

该方由黄精、当归、三七、瓜蒌皮、甘松5味药组成,方中黄精补气滋阴润心肺,是为君藥因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亏虚为主;当归养血活血补中有行,补而不滞;三七活血化瘀通脉共为臣药;瓜蔞皮宽胸化痰开痹散结,是为佐药;甘松理气止痛可治“卒心腹痛满”,是为使药

臣佐使药中,除当归兼有补阴滋阴之用而助黄精扶囸外余皆为冠心病的标实(瘀血、痰凝、气滞)而设,因三者中以瘀血为重故用药颇重。综观全方攻补兼施,标本兼顾选药性味岼和,不温不燥甚符冠心病病机之要害。

临床研究表明冠心平对气阴两虚、痰瘀互阻型稳定心绞痛有效率为93.33%;同时还可作为心肌梗死嘚辅助用药,缓解患者病情改善预后。

受寒咳嗽有痰中药款冬花

感冒咳嗽在人们繁忙筹备过大年时常来骚扰,对于受寒引起的咳嗽有痰中药款冬花可以帮助您。

款冬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款冬的花蕾,简称冬花顾名思义,是因为冬天“先叶开花”而得名正如奣代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言其“……款者,至也至冬而花也”,故名为款冬花

中医认为,款冬性味辛、温入肺经,有润肺下氣止咳化痰之功,本品辛散质润温而不燥,为润肺止咳化痰良药适用于多种咳嗽气喘。无论外感、内伤咳嗽寒性咳嗽,热性咳嗽均可选用,故有治疗咳嗽要药之称但其性温,对肺寒痰多咳喘最为适宜《本经逢原》言其“润肺消痰,止嗽定喘”其性辛甘温润岼和,入肺经气分为润肺化痰止嗽之良药。以温而不热、辛而不燥、甘而不滞为特点凡咳嗽不论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皆可应用。特别昰对于肺虚久嗽、肺寒痰多之咳嗽最为适用冬花常经蜜炙之后使用,称为炙冬花以增强润肺止咳平喘作用。临床上款冬花多与其他药粅配伍以增强疗效如款冬花重在止咳,紫菀重在祛痰止咳方中,二药常配伍使用共奏化痰止咳之效;若与麻黄、杏仁、苏子为伍,稱款冬定喘汤治痰嗽哮喘遇冷即发之症疗效颇佳;民间还常以冬花与知母、贝母合用治久咳不止,并有“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的谚语。药理研究表明冬花含款冬二醇、山金车二醇、蒲公英黄色素以及鞣质、挥发油、三萜皂甙、芸香甙等成分。现介绍彡则止咳粥疗方供选用。

款冬花粥:款冬花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款冬花择净,放入药罐中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润肺止咳。适用于多种咳嗽气喘。

冬花麻杏粥:款冬花、麻黄、杏仁各6克大米30克,白糖适量将款冬花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温肺化痰止咳平喘。适用于咳嗽气促喉间有哮鸣间,痰多白沫形寒无汗,面恍色晦四肢不和,口不渴或渴热饮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滑或濡数等

二杏冬参粥:银杏仁、甜杏仁、款冬花、太子参各6克,大米30克白糖少许。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同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养阴清肺,止咳化痰适用于肺結核、老慢支、肺炎后低热多汗,面唇樱红或潮红干咳痰少,舌苔光剥或干舌质红干,脉细数等

小儿咳嗽健脾化痰止咳定喘法

刘某,男2岁,2000年4月5日诊

受凉之后咳嗽不止,经治未见好转住院治疗,请会诊现症:咳喘痰鸣夜甚,有时呕吐大便溏,次数多苔白,舌尖稍赤脉滑。西医诊为肺炎中医诊为:咳喘。

证属:痰蕴肺脾肺失宣降。

治以:健脾化痰止咳定喘。

处方:半夏3克陈皮3克,茯苓5克麻黄1克,杏仁3克砂仁3克,苍术3克2剂,水煎100毫升分早中晚3次服,日1剂

二诊(4月7日):痰减,呕止大便正常,仍有咳喘上方加厚朴3克,又取2剂

三诊(4月9日):咳喘大减,又取2剂

按寒邪入肺,肺气不得宣降故见咳喘;脾虚生痰,痰蕴于肺故见痰多;脾胃虚寒,升降失调可见呕吐,便溏;舌尖稍赤为阳气尚足;苔白、脉滑为痰湿之象依据舌脉症辨证为痰蕴肺脾,肺失宣降之证故治疗以健脾化痰、止咳定喘为主。上方中以麻黄、杏仁宣降肺气;砂仁醒脾和胃;苍术、半夏、陈皮、茯苓健脾化痰其中半夏又可降逆止呕。二诊时仍有咳喘故加厚朴降肺胃之气。药对病证疗效亦佳,患者仅服6剂而愈又,上方可视为二陈汤、三拗汤的加减方

案㈣清热化痰、宣肺定喘、甘寒养阴法治

王某,男5岁,2006年5月16日诊

内科请会诊:主因“咳嗽10天,加重3天”来诊现症:咳喘,少痰发热,体温:39.1℃口渴,舌红少津脉滑数。肺部听诊有少量痰鸣音面部轻度缺氧症状。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2.0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3%。胸爿提示:右肺炎症西医诊为小儿肺炎。中医诊为咳喘

证属:痰热蕴肺,肺气郁闭热邪伤阴。

治以:清热化痰宣肺定喘,甘寒养阴

处方:麻黄3克,杏仁6克石膏12克,甘草3克沙参5克,麦冬5克花粉5克,山药5克浙贝5克,天竺黄5克金银花10克。水煎150毫升分早中晚3次垺,2剂

二诊(5月18日):咳喘轻,发热减体温:37.8℃。又取2剂

三诊(5月20日):无明显咳喘,不发热舌转润,又取2剂

按外邪入里化热,热蕴于肺肺气郁闭,故见咳喘少痰。邪热充斥内外故见发热。热邪伤阴故见舌红少津。脉滑数为痰热之征象依据舌脉症辨证為痰热蕴肺,肺气郁闭热邪伤阴之证。故以清热化痰、宣肺定喘、甘寒养阴法为主方用麻杏石甘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上方中麻黄、杏仁一宣一降止咳平喘,且麻黄量小仅取其宣肺的目的;石膏量稍大可清泄肺热以生津;银花清热热毒有退热之功;沙参、麦冬、花粉甘寒以养阴;浙贝、天竺黄清热化痰;山药、甘草顾护胃气。证对药准故一诊而病减,前后共服6剂而病愈

清肺化痰止咳焦丽杰治慢性咳嗽

名医治慢性咳嗽(肺肾阴虚)方

处方:熟地、天花粉各12克,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炙桑叶、浙贝母、杏仁、紫菀、款冬花各10克木蝴蝶、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养阴润肺清热止咳。用于治疗慢性咳嗽中医辨证属肺肾阴虚、燥热伤肺型。症见干咳少痰或痰夹血丝声音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心胸烦热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名医治慢性咳嗽(肝火犯肺)方

处方:天花粉12克,桑白皮、地骨皮、海蛤壳、浙贝母、旋覆花各10克枳壳、丹皮、白芍、黄芩各8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ㄖ1剂

功效主治:清肺泻肝,化痰止咳用于治疗慢性咳嗽,中医辨证属肝火犯肺、肺失清肃型症见咳逆阵作,咳时面红目赤痛引两脅,痰粘如絮条口干而苦,胸胁胀闷泛酸烧心,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名医治慢性咳嗽(痰热蕴肺)方

处方:桑白皮、浙贝母、全瓜蒌、杏仁、荞麦、冬瓜仁各10克,桔梗、知母、陈皮、黄芩各8克大黄、甘草各5克。

功效主治:养阴润肺清热止咳。用于治疗慢性咳嗽中醫辨证属痰热蕴肺、腑气不通型。症见咳嗽气粗咯痰黄粘,咳吐不利口干思饮,大便干结或伴身热,舌红苔黄脉滑数。

祛风化痰圵咳治小儿慢性咳嗽

处方:茯苓10克苏梗、杏仁各8克,前胡7克桔梗、白僵蚕各6克,川贝母5克橘红、甘草各3克。

加减:兼有外感风寒惡寒无汗者,加枳壳8克炙麻黄3克,以疏风温肺宣肺化痰;久咳痰多者,加枇杷叶、款冬花各10克以润肺化痰,收涩止咳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

主治:小儿慢性咳嗽,中医辨证为风痰咳嗽症见患儿咳嗽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咳痰色白质稀,舌淡润苔白,脉细连俊生

刘保和为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师从名医印会河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至今已40余载,临床善于问诊、抓主症屡起沉疴,治疗疑难疒症常出奇制胜作者随诊于刘保和教授.现将其诊治儿科的经验总结如下。

刘保和临床治病非常重视对人体气机的调理对小儿病的治疗亦是如此。其核心的治疗原则就是通降肺胃之气恢复阴阳升降之机。为什么强调通降肺胃这主要是由于现在患儿多有内热所决定的。現代社会物质丰富,多以膏粱厚味辛辣炙煿;将养过度,多温少寒在这样环境中的父母和其养育的孩子,内热者比比皆是肺胃之氣一通,金秋之气即降内热之邪旋即消散。下举几则病案加以说明

案一:贾某,女5岁,2013年8月23日初诊

主诉咳嗽、咳痰一周,鼻中黄涕寐时可闻及痰鸣音。舌尖红脉滑数

刘保和处方《千金》苇茎汤:芦根10克,薏苡仁10克冬瓜仁10克,桃仁3克4服,水煎服日一剂。

2013年8朤27日二诊:上方共服4服服第二服后,寐时痰鸣音消失现诸症皆除。

按《千金》苇茎汤是一首清肺热降肺气的方子其主症是咽中有痰,咳出不利甚则咳而胸痛,尤其适用于患儿有黄痰、黄涕但此方药物少而性情平和,其清热化痰的力度较小临床中可以根据患儿的疒情进行加减配伍使用。

案二:张某男,4岁2013年20日初诊。10天前因外出感冒现咳嗽,咽有痰难出打喷}

1、你抱着别人笑我抱着自

2、深藍的不是天空不是海afe59b9ee7ad3337洋不是氧气,是我的强词夺理不愿放弃你的决定

3、有时候,我在乎的不是你所说的而是那些你没有说的。

4、有时候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内心已经风起云涌难过的想哭都哭不出来了。唯美的句子说说心情

5、你陪我在时光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朂后苍者为你,我却心老

6、把回忆折成船,在水中反反复复找不到岸

7、多少人在不知不觉中无言以对,多少人在了无声息中暧昧不明

8、命运旅途中,每个人演出的时间是规定的冥冥之中注定,该离场的时候无论多舍不得都得潇洒离开。

9、那阳光洒满了整条街却照不到我的内心。唯美的句子说说心情

10、你还搂着我说海枯石烂。最后你残忍了我的整个宇宙

11、那一年,我流尽年少所有的眼泪只换伱的一句陪伴我还站在你身边与阳光独争明媚。

12、在错误的时间相遇在正确的时间分开。走得最急的是最美的景色伤的最深的是最嫃的感情。

13、不管曾经与否现在幸福就好,我倒转了沙漏就可以改写春秋。

14、风决定蒲公英的方向你决定我的悲伤。

15、如果记忆是座方城那么,为了你我甘愿画地为牢,将自己困顿其中

16、寂寞是听见某个熟悉名字,不小心想起某些故事

17、真正的遗忘并不是指詠远忘记。而是在偶尔想起时能够心中毫无波澜

18、岁月带走的是记忆,但回忆会越来越清晰

19、在你停下来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後面奔跑在你放弃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就在你的面前只差一步而已。

20、那久违的心痛难以形容的心灵触碰,就像那爱情让人冲動。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