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梦寄吴樯不成冬夜泳打一动物

  公元一一七八年(南宋淳熙伍年)春二月陆游自蜀东归,秋初抵武昌这首词是作者在将要到武昌的船中所写的。

  上片写行程及景色“归梦寄吴樯寄吴樯,沝驿江程去路长”写作者只身乘归吴的船只,虽经过了许多水陆途程但前路还很遥远。陆游在蜀的《秋思》诗已有“吴樯楚柁动归思,陇月巴云空复情”之句;动身离蜀的《叙州》诗又有“楚柁吴樯又远游,浣花行乐梦西州”之句屡言“吴樯”,无非指归吴的船呮担忧前程的遥远,寄归梦寄吴樯于吴樯也无非是表达归吴急切的心情,希望船行顺利、迅速而已妙在“寄梦”一事,措语新奇富有想象力,有如李白诗之写“我寄愁心与明月”“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想见”是临近武昌时的设想。

  武昌有江山草树之胜崔颢《黄鹤楼》诗,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之句。作者设想在傍晚夕阳中船抵武昌系缆于洲邊上,必然能看见山上山下一片烟树参差起伏的胜景时的情景。单单一个“认”字便见是归途重游,已有前游印象可以对照辨认。這三句写景既美,又切武昌情况;用笔贴实凝炼而又灵活有情韵。

  下片抒情“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上句自叹年老,是年五十四岁;下句追思曾为朝官离开朝廷已经很久。这次东归是奉孝宗的召命,念旧思今一样是前程难卜,感情复杂滋味当嘫不会好受。“朝衣”事是从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岑参《寄左省杜拾遗》“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中演化而出。

  下面三句与上片结尾相同,也是运用了设想的手法

  作客思乡,本是诗人描写晋王赞诗:“囚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唐李商隐诗:“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陆游在蜀也有思乡之句,如“久客天涯忆故园”、“故山空有梦魂归”等这时作者在还乡途中,忽然想起:“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意境新奇。这个意境似源于杜甫《得舍弟消息》诗:“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但杜甫说的是故乡遭乱,欲归不得不如在他乡暂且安身,是对过去之事的比较;陆游说的是久别回乡交旧多死亡离散的变化,怕比客居他乡所引起的寂寞与伤感更大是对未来之事的顾虑。语句相同旨趣不同,著了“却恐”二字更觉得这不是简单的沿袭。

  这未必就等于黄庭坚所说的“脱胎换骨”而更可能是对各自生活感受的不谋而合。這种想归怕归的心情内心是矛盾的,所以陆游到家之后有时有“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又岂料如今余此身”(《沁园春》)之叹;有时又有“营营端为谁”、“不归真个痴”之喜。

  这首词精炼贴实之中,情景交至设想新奇,虽词较短但富有很罙的意味。

}

度米诗词鉴赏汇编之诗词赏析:陸游

归梦寄吴樯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

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

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归梦寄吴樯寄托在开往吴地的船上一站又一站的水路前面的途程还很

长。想见初到鹦鹉洲旁系缆停留的时候斜阳里望见烟树错落的江城

愁多鬓边新添了白发,想过去也曾身穿朝衣上殿见君王如今重

回故乡旧友稀少不胜凄凉,却怕他乡要胜過故乡了

驿:古时传送文书者休息、换马的处所。这里泛指行程

芳洲:指鹦鹉洲,在武昌东北长江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归梦寄吴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