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禅道文化分众传媒业绩真实性真实性

[转载]性命双修话禅道——论禅宗对两宋以来丹道的重大影响
性命双修话禅道——论禅宗对两宋以来丹道的重大影响
——以张伯端紫阳真人《悟真篇》为例(连载之三)
三、禅宗的衰落和丹道的兴起(非常重要,莫错过,如发现错字,请在博文下纠正,感谢)
(更正,昨天文中错把刘一明的《西游原旨》说成《西游真诠》,已转载者请更正,免错误流传)
在北宋禅宗已经衰落,应了前人“法久成弊”之言,口头禅、文字禅、义理禅大兴,文人百姓都热衷禅宗时,也就预兆禅宗要衰落了,盛极必衰,理之然也。禅宗经过初唐到五代,大师辈出,群星灿烂,同时预兆当一大批大师随时代消逝之后,必然会留下一段人才匮乏、星光黯淡的时期。北宋禅宗的衰退固然与五代乱世的冲击有关,但最重要的还不是政治上的不安定,而是人心的不安定,真正踏实修行的人越来越少了。与张伯端同时代的雪窦重显被誉为禅宗“中兴”之祖。宋代的禅宗已经没有大唐和五代时那么多伟大的禅师大行教化,教化的手段没有唐代那么丰富多彩。到了南宋,出现了大慧宗杲的“话头禅”,以“参话头、起疑情”寻求开悟,话头禅兴,“祖师禅”衰,参话头成了不得已的教学手段、修行方式。由“话头禅”再到“文字禅”、“口头禅”、“义理禅”流行,真修实证、令人开悟、即身成就的禅宗衰落了。当禅宗一开始标榜“顿悟成佛”、“不历僧劫获法身”、“一念觉,众生即佛,一念迷,佛即众生”、“砍柴挑水皆禅道”等自由、活泼、当机的、融于整个人生的禅宗理念时,也埋下了禅宗衰落的种子,一开始就埋下了衰落的种子,人们领略禅的风采的同时,往往也就忽视了对禅定实修实证。兴衰原本是同体的,就像生死本来是同体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也同时在走上死亡,事物在兴盛的时候,也同时走上衰落,这就是道的,阴阳此消彼长,相辅相成。高令印的《中国禅学通史》里把雪窦重显视为“文字禅”的代表,雪窦和圆悟克勤喜欢“颂古”,对前辈禅师的教化“公案”以诗偈做义理的发挥。宋代出现了很多禅宗语录如《景德传灯录》、《联灯会要》这些书里所记载的唐代大禅师中,不论是法身证量,还是神通化迹,大师辈出,事迹昭然。有宋一代,禅宗大师,少有三身成就者,能显现神通化迹者更少。在禅宗看来,神通是余事,但神通体现定慧成就与法身妙用,禅宗的衰落印证了达摩大师的预言:后世说理者多,行证者少。任何超前、优秀的文化,都会有鼎盛和衰落时期,而他的衰落时期,往往是学习、吸收其思想精华而开始变革的其它学派、思想、宗教的兴盛时期。越是后来兴起的事物(宗教、政党、学派、科学技术等等),越能吸收以往历史的经验和前人智慧的成果,站在大师们高山般的肩膀上看世界,眼界自异。宋明理学之兴起、丹道五派之流行,沾了禅宗思想文化的光,禅宗的自由活泼的学风、究竟解脱的境界、直指心性的修法、自性圆满顿悟成佛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思想文化的精神面貌和气象格局,使得禅宗异军突起,光华灿烂,如日之出,如潮之涌,经过三百年的发展,到了两宋,理学和丹道的大兴,也是禅宗衰落后的文化嬗变。这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常见现象。钟吕丹法”更多与全真教在宗教意义上的寻本朔源有关,更多的在于传说和托辞,大家都要找个祖师出来供在上面,表示自己有传承,就像李唐王朝建国后要把老子捧出来作为远祖、并封老子为“玄元皇帝”、宋朝的皇帝姓赵就抬出一个叫“赵公明”的神仙一样。“钟吕丹法”和“八仙传说”,从文化生发学上讲,也是王重阳的全真道大兴之后,是元明以来的事情。《钟吕传道集》和《灵宝毕法》的修持法,与张伯端、王重阳的修法并不一样,在宋代,这些修法并不被张伯端一系看好,南宗四祖陈泥丸就在《罗浮翠虚吟》里调侃过钟吕丹法的《灵宝毕法》和《西山群仙会真记》,根据张伯端《悟真篇序》里对当时很多流行丹法的批判,《灵宝毕法》一系的丹法,张紫阳并不推崇。自《悟真篇》问世以来,整个丹道的格局、气象、精神、修法,面目顿异,已经超越了钟吕丹法之《灵宝毕法》、《钟吕传道集》的修法,所以,我说,自宋以来,一千年来,整个丹道的兴起、发展,是以《悟真篇》的出版为标志的。而精神面貌、修持法门的大变,正在张伯端系统地完成了性命双修的理论和修法体系,而其中最关键的是“援禅入道”,完成了著作,不再是口传心授,而是写成著作,“)“平生所学,尽在是矣。愿公(张伯端友人、弟子马默,字处厚,《悟真篇》的传播者)流布,当有因书而会意者。”(宋·陆彦孚《悟真篇记》)。张伯端本来就有“藉书传道”的心意。
刘海蟾、吕洞宾、陈抟开始在修行中结合禅学,还只是思想雏形,《指月录》记载的吕纯阳参访黄龙禅师的故事,道门人士不认可,近代陈撄宁先生写了《吕祖参黄龙事考证》、《吕祖参黄龙事疑问》、《吕祖参黄龙事评议》(见《仙学解秘——道家养生秘库》(大连出版社1991年版,近年出版了很多陈撄宁先生的著作如《中华仙学养生全书》、《仙学精要》等,这篇陈先生的名作都有收录),以为吕祖拜黄龙禅师为师是佛门编造的。,道学界在南宋夏元鼎开始,就为此书做注。
笔者喜欢天涯访道,最近访道终南山,我的老师止俗禅师修行的地方叫黄龙洞,传说是黄龙禅师修禅石窟,洞里有我的皈依师智光禅师所造黄龙禅师像。黄龙洞的对面是南五台,有吕祖洞、湘子洞,终南山有很多千古传说。我曾在终南山住山修行,对这里的掌故略知一二,黄龙禅师与吕祖相参佛道的故事我写在小说《终南修仙记》里。这是余话。
宋代各种灯录中,最早流通的是《景德传灯录》(1004年),此年,张伯端21岁。《联灯会要》出版时紫阳真人早已羽化。故《悟真篇序》提到的紫阳完成《悟真篇》后感觉“于本源真觉之性有所未究,遂玩佛书及《传灯录》,至于祖师有击竹而悟者,乃形于歌颂、诗曲、杂言三十二首,今附之卷末,庶几达本明性之道,尽于此矣。”此《传灯录》只能是《景德传灯录》。
张伯端参学了很多佛禅经典,在《悟真篇》内外集提到的经典有《楞严经》、《法华经》、《金刚经》、《心经》,也在诗句和文句里隐约提到一些佛经,如“释氏教人修极乐”,涉及《阿弥陀经》,《悟真篇后序》云:“”涉及《华严经》的道理:《维摩经·佛国品》也讲述此理:
(665--713)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张伯端《悟真篇外集》禅宗偈子《采珠歌》里云:“
《悟真篇外集》之《即心是佛诵》云:“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含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动不静不来往。无异无同无有无,难取难舍难听望。内外圆明到处通,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个同。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般无所为,即是南无及迦叶。”
与永嘉之偈子,皆言法身无相之境界。
《永嘉证道歌》里谈到证到空性之后,罪性本空,不为罪业所拘束。永嘉大师云:“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
张伯端《悟真篇外集》之《无罪福颂》云:“终日行,不曾行。终日坐,何曾坐。修善不成功德,作恶原无罪过。时人若未明心,莫执此言乱作。死后须见阎王,难免镬汤碓磨。”
证得实相,了知万法本空,罪性本空,心不迷境,情不附物,自然解脱;心不认幻,意不染缘,自然自在。若果没有证得空性,业力的作用依然强大,不可拨无因果,再造恶业。真得道,就是黄檗禅师所言,随缘了旧业,更不造新殃。
《永嘉证道歌》里批评那些限于文字义理的学者之修禅是“寻枝摘叶”:“直截根源佛所印,寻枝摘叶我不能。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
《悟真篇外集》之《禅定指迷歌》里也批评此等学禅是寻枝摘叶:“
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
《悟真篇外集》《禅定指迷歌》云:“
我大讲《永嘉证道歌》,在于,这部作品在禅宗历史上的地位仅次于《坛经》,就好比钟离权的《破迷证道歌》之于《周易参同契》一样。从这里我们会发现禅宗思想,特别是同为浙人的永嘉大师的禅学思想是如何影响张伯端的。这不仅仅是文句上的梳理,更是寻流知源。真要梳理,就要进一步阐述那些偈子中的道理,那叫“开示心性”,非明心见性者不能为也。我未明心,亦未见性,最多是个知解宗徒,故而避而不言。若真见性人,就能令根性深厚者“言下见性”。古代这样的大师并不少见。从达摩大师之接引二祖;二祖之接引三祖,三祖之接引四祖,都是如此。见即了,论即差,不是意识著述、思维辩解里的事情。当代学者之研究禅学,其实“不着边际”,只是像现代的张小娴、于丹、刘墉、戒嗔和尚之写作:讲一段生活故事,然后阐述、引申出一点小哲理。写哲理故事、文学故事、佛教故事、禅宗故事可以这样,但如果要讲禅机、禅意,早就偏离了方向,与真正的“言下顿悟”的禅机毫不相干。读上十万则禅宗故事,以及从故事里解析出来的“道理”,也不能令人开悟。这是文字禅,与心性的开悟无关,仅仅是意识的著述、文字的游戏。所谓:“拟思即差,动念即乖”。那些学者讲故事,析禅机的方式,于“禅文化”、道德教化、心性修养、淑世益生不无裨益,甚至大有功德,很有价值,于真正的禅,并不相关,在于不能令人“言下顿悟”也。不能言下顿悟,除了没有能够开示心性的明师,也在于修持者缺乏实习禅定的证量。
我说的是我开悟后的内证境界,与你无关。香严对自己很失望,便将经书付之一炬,说:“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粥饭僧,免役心神。”放下了妄想,放下了执着,辞别沩山,四处行脚。一天他来到南阳慧忠国师道场遗迹,有感遇慧师道行,留下守着这个曾经辉煌的道场。一日,智闲禅师在芟除草木时不经意间抛起一块瓦砾打在竹子上,“啪”的一声,在此瞬间,香严大悟,便急忙回到禅室,沐浴焚香,遥礼沩山,道:“和尚大慈,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香严当下作颂曰:“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沩山禅师听到传诵的香严偈子,对仰山禅师道:“此子彻也。”香严开悟了。仰山禅师道:“此是心机意识,著述得成。待某甲亲自勘过。”仰山怕香严读的、听的禅宗故事太多了,意识造境,不是真悟,于是仰山往见香严,说:“和尚赞叹师弟发明大事,你试说看。”
2012(8)(怀海是马祖道一的弟子;道一是南岳怀让的弟子;怀让是六祖慧能的衣钵弟子,与永嘉玄觉是师兄弟)都得达摩、六祖一脉最上一乘心法,假如张伯端因为参研《永嘉证道歌》而豁然开悟,也就可以说“则知伯端得闻达摩、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可因一言而悟万法也。”(《悟真篇后序》)这“得闻”之“闻”,是听的意思。应该他还参访过一些禅宗大师而亲自聆听法要。不可否认,《永嘉证道歌》是张伯端禅学思想的源流。尽管,没有文献具体明白地说明,通过如上梳理,也能寻流知源。
张伯端广交禅师,曾向禅宗大师雪窦重显学禅,也与高僧澄一交厚。《陕西通志》以及《历代仙真体道通鉴》都记载过张伯端和禅僧澄一出神观琼花的典故。《陕西通志》记载的公案是:“尝有一僧修成戒、定、慧,能入定出神,数百里间顷刻即至,与紫阳雅志契合。一日,紫阳曰:‘禅师今日能与远游乎?’僧曰:‘可。愿同往扬州观琼花,’于是,同处静室,相对瞑目,趺坐出神。紫阳至时,僧意先至,绕花三匝。紫阳曰:‘可折花为记。’少顷欠伸而觉。紫阳曰:‘禅师琼花何在?’僧袖皆空。紫阳拈出琼花,与僧把玩。弟子问曰:‘同一神游,何以有有无之异?’紫阳曰:“我金丹大道,,是故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所至之地,真神见形,谓之。彼之所修,欲速见功,不复修命,直修性宗。故所至之地,人见无复形影,谓之阴神。阴神不能动物也。”
所写乃紫阳性命双修之成就。有丹道之长,有禅宗之见。性命双修,生死无碍,隐现自在。从丹道的成就而言,出神摄花,不过神通游戏,也是金丹证量。这则故事在明人徐应秋著《玉芝堂谈荟·卷二十·阳神阴神》篇收录,篇末徐氏道:“……以此知释迦性命双修分晓。其定中出阴神,乃二乘坐禅之法,宅舍难固,不免迁徙,一念差误,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夺舍而已。此非道家纯阳之仙。”徐氏精研过《悟真篇》,这段话从《悟真篇序》和《悟真篇》诗句而来。假如承认紫阳的修行达到了“阳神出有入无、隐现自在、千里摄物”的境界,承认这些文献具有修道与研究价值,那么,《山西通志》、《临海县志》所载紫阳“死而不亡者寿”的显化,不是妄言,本来如此,道果如是,成就如是。如是,才能真正真诚地探讨丹道与禅修的精华,否则,我们的结论多成戏论。试想,学者否定了神通游戏、丹道证量的真实存在,《悟真篇》之于世间还有多少意义?毕竟,这是一部指导人实修正道、明心见性、解脱圆通的证道之书,离开修道、证道的价值,《悟真篇》的意义所剩无几,也不会成为一部伟大著作而具有不朽的价值。随着人类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丹道之真相、生命之真宰,终会揭开。到那个时候,更能彰显丹道、禅宗和《悟真篇》的价值。
丹道的兴起,与那些伟大的丹道家博大的思想、高远的认识有关。他们积极学习,广博吸收,才有了包罗万象、海阔天空的宏大气象。不是说只有禅学对丹道有重大的影响,丹道理法也影响禅学。老庄哲学影响禅学思想,大乘空宗与老庄思想融合,成了禅宗在中国思想界的潜在源流。这是学界公论,而我这里说的是“丹道对禅宗的影响”。根据《五灯会元·二祖慧可》记载,禅宗二祖慧可出家为僧之前,精通《老子》、《庄子》、《周易》三玄之学。慧可本姓姬,家有善德,父母向神明求子,慧可出生时,产房有光明出现,或许是密乘所言“生光明”。父亲因此给孩子取名“姬光”,慧可乃是达摩大师给出家后的姬光取的法号。姬光不满足于儒道义理,乃出家学佛,皈依宝静禅师门下,修禅定八年。一次,姬光在禅定中听见神人劝他去求大法。此后姬光头痛欲裂,而神人告诉他,这是“换骨”。“姬光”由此改名“神光”。当代修禅者悟义所著《茶密禅心》提到这则公案,在表述上是:后来宝静禅师看到神光头骨隆起如峰,说这是“三花聚顶”。我不知悟义所言出自何种资料。悟义的老师是韩国禅学专家静岩,静岩的老师是南怀瑾先生。若从“三花聚顶”此丹道专用词语推断,神光可能修学过仙道,参拜达摩大师,仿佛是为丹道的修炼找到究竟解脱之路。文献里没有具体说神光修仙。但“神光”、“换骨”、“三花聚顶”,皆丹道法语。根据朱谦之所译日本学者忽滑谷快天所著《中国禅学思想史》看,二祖慧可寿长107岁,一定是性命双修的大师。六祖的弟子石头希迁著有《参同契》,是不是因为读了丹道名著《参同契》而借名抒志?希迁的《参同契》第一句说:“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把达摩称“大仙”,借仙道名,称禅宗祖。佛法真理也用道家标榜的“道”来表述,虽是唐人风尚,不无丹道玄学气息。希迁还说:“谨自参玄人,光阴莫虚度。”参玄是丹道之语。道家也称“玄宗”、“玄门”。六祖慧能留下不朽肉身,石头希迁也留下不朽肉身,注重肉身的修炼正是丹道所长。龙门派刘一明、当代吴云青这些高道都留下了不朽肉身。禅宗秘传修身之道,是否受过丹道影响?隋末唐初慧思禅师的《发愿文》有愿词云:“愿诸贤圣佐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疗治众病除饥渴,常得经行修诸禅。愿得深山寂静处。足神丹药修此愿。藉外丹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己身有缚,能解他缚,无有是处。以此求道誓愿力,作长寿仙见弥勒。不贪身命发此愿,既是凡夫未得道。”慧思禅师发愿,愿意修学丹道而健康长寿,以便弘法利生。可见当时一些修禅大师没有门户之见,虽然学佛,也修丹道。有唐一代,因国主对仙道的喜好,国人修仙学道者众,甚于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潜在的文化之潮、修炼之风,或许影响了禅宗的修行。从文化交流的层面可以推想之。毕竟那些高僧是中国人,学习了很多儒释道的精华,难免会把所学融化到禅法传承里。彻证法身,会因法身妙用而达成三身成就,则六祖、希迁,留下肉身,不足为奇,未必缘于道法之修持。《伍柳仙宗》的作者之一、柳华阳禅师曾质疑:为何五祖给六祖传法,如《坛经》所写:“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既然要说《金刚经》,为何要用袈裟遮围,不令人见?禅宗说是避免他人发现五祖给六祖私下传法而避祸,在柳华阳这位既是禅师,又是丹道宗师的人看来,一定是五祖弘忍给六祖慧能传了实修的法窍(如丹道修命之法)等。
。比如在柳华阳禅师所著丹道经典《慧命经》之《禅机论》里,专门论述“禅”(定慧境界)与“机”(丹道火候),文字全是功夫、内景的描述与火候梳理、把握,如果不是真诚做功夫,有如此禅定境界的人,绝难理解其所云禅机为何物。如:“心静者,为禅也;肾动者,为机也。……斯谓之生灭灭已,二炁永定矣。夫寂定之中,一物超然而出,又曰机矣。从丹田而来,有华而无形,悬于太空,稍稍而待之,又曰禅机矣。二三息之间,随而又出焉,又曰机矣。亦从丹田而来,有华而无形,与前物相合,收而藏之,用秘密天机法,收守胎中,寂照柔而默守,又曰禅矣。无事于无为,常寂而常觉,寂照柔默之中,二物从涌泉而出,又曰机矣。有二道纯阳之物,从涌泉直升于顶,降于中宫矣。取而静定,又曰禅矣。鼻无出气,六脉俱宁,斯谓之寂灭也。从无出入之迹,且寂灭之定久,纷纷白雪满空,又曰机矣。斯实出定之辨机,乃是真景。不令其迟阻,速以出之。若夫滞于胎中,缺少神通之变化,又是一愚夫矣。即当而出之。从顶而出。斯谓之超出三界,宁而待之。离凡身一二尺候之,又曰禅矣。一片金光来,悬于当空,又曰机矣。收而入之,定而又定,又曰禅矣。久久长定,形神俱化,而禅机之说,从此毕矣。上下万古,禅机从此,今则尽漏泄矣。余愿学佛者,休误入于邪师外道,口头之禅机,认为真机,则非禅机矣。”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转载]性命双修话禅道——论禅宗对两宋以来丹道的重大影响
性命双修话禅道——论禅宗对两宋以来丹道的重大影响
——以张伯端紫阳真人《悟真篇》为例(连载之三)
三、禅宗的衰落和丹道的兴起(非常重要,莫错过,如发现错字,请在博文下纠正,感谢)
(更正,昨天文中错把刘一明的《西游原旨》说成《西游真诠》,已转载者请更正,免错误流传)
在北宋禅宗已经衰落,应了前人“法久成弊”之言,口头禅、文字禅、义理禅大兴,文人百姓都热衷禅宗时,也就预兆禅宗要衰落了,盛极必衰,理之然也。禅宗经过初唐到五代,大师辈出,群星灿烂,同时预兆当一大批大师随时代消逝之后,必然会留下一段人才匮乏、星光黯淡的时期。北宋禅宗的衰退固然与五代乱世的冲击有关,但最重要的还不是政治上的不安定,而是人心的不安定,真正踏实修行的人越来越少了。与张伯端同时代的雪窦重显被誉为禅宗“中兴”之祖。宋代的禅宗已经没有大唐和五代时那么多伟大的禅师大行教化,教化的手段没有唐代那么丰富多彩。到了南宋,出现了大慧宗杲的“话头禅”,以“参话头、起疑情”寻求开悟,话头禅兴,“祖师禅”衰,参话头成了不得已的教学手段、修行方式。由“话头禅”再到“文字禅”、“口头禅”、“义理禅”流行,真修实证、令人开悟、即身成就的禅宗衰落了。当禅宗一开始标榜“顿悟成佛”、“不历僧劫获法身”、“一念觉,众生即佛,一念迷,佛即众生”、“砍柴挑水皆禅道”等自由、活泼、当机的、融于整个人生的禅宗理念时,也埋下了禅宗衰落的种子,一开始就埋下了衰落的种子,人们领略禅的风采的同时,往往也就忽视了对禅定实修实证。兴衰原本是同体的,就像生死本来是同体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也同时在走上死亡,事物在兴盛的时候,也同时走上衰落,这就是道的,阴阳此消彼长,相辅相成。高令印的《中国禅学通史》里把雪窦重显视为“文字禅”的代表,雪窦和圆悟克勤喜欢“颂古”,对前辈禅师的教化“公案”以诗偈做义理的发挥。宋代出现了很多禅宗语录如《景德传灯录》、《联灯会要》这些书里所记载的唐代大禅师中,不论是法身证量,还是神通化迹,大师辈出,事迹昭然。有宋一代,禅宗大师,少有三身成就者,能显现神通化迹者更少。在禅宗看来,神通是余事,但神通体现定慧成就与法身妙用,禅宗的衰落印证了达摩大师的预言:后世说理者多,行证者少。任何超前、优秀的文化,都会有鼎盛和衰落时期,而他的衰落时期,往往是学习、吸收其思想精华而开始变革的其它学派、思想、宗教的兴盛时期。越是后来兴起的事物(宗教、政党、学派、科学技术等等),越能吸收以往历史的经验和前人智慧的成果,站在大师们高山般的肩膀上看世界,眼界自异。宋明理学之兴起、丹道五派之流行,沾了禅宗思想文化的光,禅宗的自由活泼的学风、究竟解脱的境界、直指心性的修法、自性圆满顿悟成佛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思想文化的精神面貌和气象格局,使得禅宗异军突起,光华灿烂,如日之出,如潮之涌,经过三百年的发展,到了两宋,理学和丹道的大兴,也是禅宗衰落后的文化嬗变。这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常见现象。钟吕丹法”更多与全真教在宗教意义上的寻本朔源有关,更多的在于传说和托辞,大家都要找个祖师出来供在上面,表示自己有传承,就像李唐王朝建国后要把老子捧出来作为远祖、并封老子为“玄元皇帝”、宋朝的皇帝姓赵就抬出一个叫“赵公明”的神仙一样。“钟吕丹法”和“八仙传说”,从文化生发学上讲,也是王重阳的全真道大兴之后,是元明以来的事情。《钟吕传道集》和《灵宝毕法》的修持法,与张伯端、王重阳的修法并不一样,在宋代,这些修法并不被张伯端一系看好,南宗四祖陈泥丸就在《罗浮翠虚吟》里调侃过钟吕丹法的《灵宝毕法》和《西山群仙会真记》,根据张伯端《悟真篇序》里对当时很多流行丹法的批判,《灵宝毕法》一系的丹法,张紫阳并不推崇。自《悟真篇》问世以来,整个丹道的格局、气象、精神、修法,面目顿异,已经超越了钟吕丹法之《灵宝毕法》、《钟吕传道集》的修法,所以,我说,自宋以来,一千年来,整个丹道的兴起、发展,是以《悟真篇》的出版为标志的。而精神面貌、修持法门的大变,正在张伯端系统地完成了性命双修的理论和修法体系,而其中最关键的是“援禅入道”,完成了著作,不再是口传心授,而是写成著作,“)“平生所学,尽在是矣。愿公(张伯端友人、弟子马默,字处厚,《悟真篇》的传播者)流布,当有因书而会意者。”(宋·陆彦孚《悟真篇记》)。张伯端本来就有“藉书传道”的心意。
刘海蟾、吕洞宾、陈抟开始在修行中结合禅学,还只是思想雏形,《指月录》记载的吕纯阳参访黄龙禅师的故事,道门人士不认可,近代陈撄宁先生写了《吕祖参黄龙事考证》、《吕祖参黄龙事疑问》、《吕祖参黄龙事评议》(见《仙学解秘——道家养生秘库》(大连出版社1991年版,近年出版了很多陈撄宁先生的著作如《中华仙学养生全书》、《仙学精要》等,这篇陈先生的名作都有收录),以为吕祖拜黄龙禅师为师是佛门编造的。,道学界在南宋夏元鼎开始,就为此书做注。
笔者喜欢天涯访道,最近访道终南山,我的老师止俗禅师修行的地方叫黄龙洞,传说是黄龙禅师修禅石窟,洞里有我的皈依师智光禅师所造黄龙禅师像。黄龙洞的对面是南五台,有吕祖洞、湘子洞,终南山有很多千古传说。我曾在终南山住山修行,对这里的掌故略知一二,黄龙禅师与吕祖相参佛道的故事我写在小说《终南修仙记》里。这是余话。
宋代各种灯录中,最早流通的是《景德传灯录》(1004年),此年,张伯端21岁。《联灯会要》出版时紫阳真人早已羽化。故《悟真篇序》提到的紫阳完成《悟真篇》后感觉“于本源真觉之性有所未究,遂玩佛书及《传灯录》,至于祖师有击竹而悟者,乃形于歌颂、诗曲、杂言三十二首,今附之卷末,庶几达本明性之道,尽于此矣。”此《传灯录》只能是《景德传灯录》。
张伯端参学了很多佛禅经典,在《悟真篇》内外集提到的经典有《楞严经》、《法华经》、《金刚经》、《心经》,也在诗句和文句里隐约提到一些佛经,如“释氏教人修极乐”,涉及《阿弥陀经》,《悟真篇后序》云:“”涉及《华严经》的道理:《维摩经·佛国品》也讲述此理:
(665--713)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张伯端《悟真篇外集》禅宗偈子《采珠歌》里云:“
《悟真篇外集》之《即心是佛诵》云:“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含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动不静不来往。无异无同无有无,难取难舍难听望。内外圆明到处通,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个同。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般无所为,即是南无及迦叶。”
与永嘉之偈子,皆言法身无相之境界。
《永嘉证道歌》里谈到证到空性之后,罪性本空,不为罪业所拘束。永嘉大师云:“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
张伯端《悟真篇外集》之《无罪福颂》云:“终日行,不曾行。终日坐,何曾坐。修善不成功德,作恶原无罪过。时人若未明心,莫执此言乱作。死后须见阎王,难免镬汤碓磨。”
证得实相,了知万法本空,罪性本空,心不迷境,情不附物,自然解脱;心不认幻,意不染缘,自然自在。若果没有证得空性,业力的作用依然强大,不可拨无因果,再造恶业。真得道,就是黄檗禅师所言,随缘了旧业,更不造新殃。
《永嘉证道歌》里批评那些限于文字义理的学者之修禅是“寻枝摘叶”:“直截根源佛所印,寻枝摘叶我不能。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
《悟真篇外集》之《禅定指迷歌》里也批评此等学禅是寻枝摘叶:“
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
《悟真篇外集》《禅定指迷歌》云:“
我大讲《永嘉证道歌》,在于,这部作品在禅宗历史上的地位仅次于《坛经》,就好比钟离权的《破迷证道歌》之于《周易参同契》一样。从这里我们会发现禅宗思想,特别是同为浙人的永嘉大师的禅学思想是如何影响张伯端的。这不仅仅是文句上的梳理,更是寻流知源。真要梳理,就要进一步阐述那些偈子中的道理,那叫“开示心性”,非明心见性者不能为也。我未明心,亦未见性,最多是个知解宗徒,故而避而不言。若真见性人,就能令根性深厚者“言下见性”。古代这样的大师并不少见。从达摩大师之接引二祖;二祖之接引三祖,三祖之接引四祖,都是如此。见即了,论即差,不是意识著述、思维辩解里的事情。当代学者之研究禅学,其实“不着边际”,只是像现代的张小娴、于丹、刘墉、戒嗔和尚之写作:讲一段生活故事,然后阐述、引申出一点小哲理。写哲理故事、文学故事、佛教故事、禅宗故事可以这样,但如果要讲禅机、禅意,早就偏离了方向,与真正的“言下顿悟”的禅机毫不相干。读上十万则禅宗故事,以及从故事里解析出来的“道理”,也不能令人开悟。这是文字禅,与心性的开悟无关,仅仅是意识的著述、文字的游戏。所谓:“拟思即差,动念即乖”。那些学者讲故事,析禅机的方式,于“禅文化”、道德教化、心性修养、淑世益生不无裨益,甚至大有功德,很有价值,于真正的禅,并不相关,在于不能令人“言下顿悟”也。不能言下顿悟,除了没有能够开示心性的明师,也在于修持者缺乏实习禅定的证量。
我说的是我开悟后的内证境界,与你无关。香严对自己很失望,便将经书付之一炬,说:“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粥饭僧,免役心神。”放下了妄想,放下了执着,辞别沩山,四处行脚。一天他来到南阳慧忠国师道场遗迹,有感遇慧师道行,留下守着这个曾经辉煌的道场。一日,智闲禅师在芟除草木时不经意间抛起一块瓦砾打在竹子上,“啪”的一声,在此瞬间,香严大悟,便急忙回到禅室,沐浴焚香,遥礼沩山,道:“和尚大慈,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香严当下作颂曰:“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沩山禅师听到传诵的香严偈子,对仰山禅师道:“此子彻也。”香严开悟了。仰山禅师道:“此是心机意识,著述得成。待某甲亲自勘过。”仰山怕香严读的、听的禅宗故事太多了,意识造境,不是真悟,于是仰山往见香严,说:“和尚赞叹师弟发明大事,你试说看。”
2012(8)(怀海是马祖道一的弟子;道一是南岳怀让的弟子;怀让是六祖慧能的衣钵弟子,与永嘉玄觉是师兄弟)都得达摩、六祖一脉最上一乘心法,假如张伯端因为参研《永嘉证道歌》而豁然开悟,也就可以说“则知伯端得闻达摩、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可因一言而悟万法也。”(《悟真篇后序》)这“得闻”之“闻”,是听的意思。应该他还参访过一些禅宗大师而亲自聆听法要。不可否认,《永嘉证道歌》是张伯端禅学思想的源流。尽管,没有文献具体明白地说明,通过如上梳理,也能寻流知源。
张伯端广交禅师,曾向禅宗大师雪窦重显学禅,也与高僧澄一交厚。《陕西通志》以及《历代仙真体道通鉴》都记载过张伯端和禅僧澄一出神观琼花的典故。《陕西通志》记载的公案是:“尝有一僧修成戒、定、慧,能入定出神,数百里间顷刻即至,与紫阳雅志契合。一日,紫阳曰:‘禅师今日能与远游乎?’僧曰:‘可。愿同往扬州观琼花,’于是,同处静室,相对瞑目,趺坐出神。紫阳至时,僧意先至,绕花三匝。紫阳曰:‘可折花为记。’少顷欠伸而觉。紫阳曰:‘禅师琼花何在?’僧袖皆空。紫阳拈出琼花,与僧把玩。弟子问曰:‘同一神游,何以有有无之异?’紫阳曰:“我金丹大道,,是故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所至之地,真神见形,谓之。彼之所修,欲速见功,不复修命,直修性宗。故所至之地,人见无复形影,谓之阴神。阴神不能动物也。”
所写乃紫阳性命双修之成就。有丹道之长,有禅宗之见。性命双修,生死无碍,隐现自在。从丹道的成就而言,出神摄花,不过神通游戏,也是金丹证量。这则故事在明人徐应秋著《玉芝堂谈荟·卷二十·阳神阴神》篇收录,篇末徐氏道:“……以此知释迦性命双修分晓。其定中出阴神,乃二乘坐禅之法,宅舍难固,不免迁徙,一念差误,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夺舍而已。此非道家纯阳之仙。”徐氏精研过《悟真篇》,这段话从《悟真篇序》和《悟真篇》诗句而来。假如承认紫阳的修行达到了“阳神出有入无、隐现自在、千里摄物”的境界,承认这些文献具有修道与研究价值,那么,《山西通志》、《临海县志》所载紫阳“死而不亡者寿”的显化,不是妄言,本来如此,道果如是,成就如是。如是,才能真正真诚地探讨丹道与禅修的精华,否则,我们的结论多成戏论。试想,学者否定了神通游戏、丹道证量的真实存在,《悟真篇》之于世间还有多少意义?毕竟,这是一部指导人实修正道、明心见性、解脱圆通的证道之书,离开修道、证道的价值,《悟真篇》的意义所剩无几,也不会成为一部伟大著作而具有不朽的价值。随着人类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丹道之真相、生命之真宰,终会揭开。到那个时候,更能彰显丹道、禅宗和《悟真篇》的价值。
丹道的兴起,与那些伟大的丹道家博大的思想、高远的认识有关。他们积极学习,广博吸收,才有了包罗万象、海阔天空的宏大气象。不是说只有禅学对丹道有重大的影响,丹道理法也影响禅学。老庄哲学影响禅学思想,大乘空宗与老庄思想融合,成了禅宗在中国思想界的潜在源流。这是学界公论,而我这里说的是“丹道对禅宗的影响”。根据《五灯会元·二祖慧可》记载,禅宗二祖慧可出家为僧之前,精通《老子》、《庄子》、《周易》三玄之学。慧可本姓姬,家有善德,父母向神明求子,慧可出生时,产房有光明出现,或许是密乘所言“生光明”。父亲因此给孩子取名“姬光”,慧可乃是达摩大师给出家后的姬光取的法号。姬光不满足于儒道义理,乃出家学佛,皈依宝静禅师门下,修禅定八年。一次,姬光在禅定中听见神人劝他去求大法。此后姬光头痛欲裂,而神人告诉他,这是“换骨”。“姬光”由此改名“神光”。当代修禅者悟义所著《茶密禅心》提到这则公案,在表述上是:后来宝静禅师看到神光头骨隆起如峰,说这是“三花聚顶”。我不知悟义所言出自何种资料。悟义的老师是韩国禅学专家静岩,静岩的老师是南怀瑾先生。若从“三花聚顶”此丹道专用词语推断,神光可能修学过仙道,参拜达摩大师,仿佛是为丹道的修炼找到究竟解脱之路。文献里没有具体说神光修仙。但“神光”、“换骨”、“三花聚顶”,皆丹道法语。根据朱谦之所译日本学者忽滑谷快天所著《中国禅学思想史》看,二祖慧可寿长107岁,一定是性命双修的大师。六祖的弟子石头希迁著有《参同契》,是不是因为读了丹道名著《参同契》而借名抒志?希迁的《参同契》第一句说:“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把达摩称“大仙”,借仙道名,称禅宗祖。佛法真理也用道家标榜的“道”来表述,虽是唐人风尚,不无丹道玄学气息。希迁还说:“谨自参玄人,光阴莫虚度。”参玄是丹道之语。道家也称“玄宗”、“玄门”。六祖慧能留下不朽肉身,石头希迁也留下不朽肉身,注重肉身的修炼正是丹道所长。龙门派刘一明、当代吴云青这些高道都留下了不朽肉身。禅宗秘传修身之道,是否受过丹道影响?隋末唐初慧思禅师的《发愿文》有愿词云:“愿诸贤圣佐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疗治众病除饥渴,常得经行修诸禅。愿得深山寂静处。足神丹药修此愿。藉外丹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己身有缚,能解他缚,无有是处。以此求道誓愿力,作长寿仙见弥勒。不贪身命发此愿,既是凡夫未得道。”慧思禅师发愿,愿意修学丹道而健康长寿,以便弘法利生。可见当时一些修禅大师没有门户之见,虽然学佛,也修丹道。有唐一代,因国主对仙道的喜好,国人修仙学道者众,甚于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潜在的文化之潮、修炼之风,或许影响了禅宗的修行。从文化交流的层面可以推想之。毕竟那些高僧是中国人,学习了很多儒释道的精华,难免会把所学融化到禅法传承里。彻证法身,会因法身妙用而达成三身成就,则六祖、希迁,留下肉身,不足为奇,未必缘于道法之修持。《伍柳仙宗》的作者之一、柳华阳禅师曾质疑:为何五祖给六祖传法,如《坛经》所写:“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既然要说《金刚经》,为何要用袈裟遮围,不令人见?禅宗说是避免他人发现五祖给六祖私下传法而避祸,在柳华阳这位既是禅师,又是丹道宗师的人看来,一定是五祖弘忍给六祖慧能传了实修的法窍(如丹道修命之法)等。
。比如在柳华阳禅师所著丹道经典《慧命经》之《禅机论》里,专门论述“禅”(定慧境界)与“机”(丹道火候),文字全是功夫、内景的描述与火候梳理、把握,如果不是真诚做功夫,有如此禅定境界的人,绝难理解其所云禅机为何物。如:“心静者,为禅也;肾动者,为机也。……斯谓之生灭灭已,二炁永定矣。夫寂定之中,一物超然而出,又曰机矣。从丹田而来,有华而无形,悬于太空,稍稍而待之,又曰禅机矣。二三息之间,随而又出焉,又曰机矣。亦从丹田而来,有华而无形,与前物相合,收而藏之,用秘密天机法,收守胎中,寂照柔而默守,又曰禅矣。无事于无为,常寂而常觉,寂照柔默之中,二物从涌泉而出,又曰机矣。有二道纯阳之物,从涌泉直升于顶,降于中宫矣。取而静定,又曰禅矣。鼻无出气,六脉俱宁,斯谓之寂灭也。从无出入之迹,且寂灭之定久,纷纷白雪满空,又曰机矣。斯实出定之辨机,乃是真景。不令其迟阻,速以出之。若夫滞于胎中,缺少神通之变化,又是一愚夫矣。即当而出之。从顶而出。斯谓之超出三界,宁而待之。离凡身一二尺候之,又曰禅矣。一片金光来,悬于当空,又曰机矣。收而入之,定而又定,又曰禅矣。久久长定,形神俱化,而禅机之说,从此毕矣。上下万古,禅机从此,今则尽漏泄矣。余愿学佛者,休误入于邪师外道,口头之禅机,认为真机,则非禅机矣。”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阳喜文化婚庆传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