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我想做一个这样的小学生诗歌朗诵稿

长沙一小学老师自创63首诗做学生期末评语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小学初中的时候,一到期末,除了成绩,老师的评语是小编最期待的啦,因为我想看老师怎么变着法夸我。
你收到过哪些评语,你的老师是在一本正经的描述?是苦大仇深地向家长告状?还是卖点萌,打温情牌?或是干脆用上
小学初中的时候,一到期末,除了成绩,老师的评语是小编最期待的啦,因为我想看老师怎么变着法夸我。
你收到过哪些评语,你的老师是在一本正经的描述?是苦大仇深地向家长告状?还是卖点萌,打温情牌?或是干脆用上&淘宝体&&凡客体&,跟上时代的潮流。
砂子塘小学的肖朝辉老师的期末评语别具一格,她为全班63名同学每人都写了一篇小诗,作为学期末的评价与祝福。她说:&孩子,我为你写诗,愿你们&&我的孩子们怀诗意她生活态度,过诗意的美好生活,拥诗意的尚善人生&&&
肖朝辉,2010年广西师大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任教于砂子塘小学,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2014连续三年获得&雨花区优秀辅导员&称号,2014年被授予长沙市雨花区&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榜样&荣誉。
从2015年年初开始,肖老师在下班回家的公交车上,中午休息的藤椅上,晚上散步的草坪里&&用手机的&记事本&为孩子们写诗,她想文字来记录同学们的美好,分享与学生的一点一滴。
肖老师亲述写诗过程:个性评语对学生和学生家庭的影响很深
&学生操行评定&俗称&评语&,是家长最盼而班主任最怕的事。对于家长来说,一个学期结束了孩子在学校发展得怎么样,评语最能说明问题;对于老师来说,一个学期结束了对学生了解得怎么样,评语也最能说明问题。学生对评语的态度恐怕是又盼又怕吧,既盼望知晓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印象,又害怕班主任老师在爸爸妈妈面前&参上一本&。评语是一面镜子,既照耀出学生的言行品质,也折射出老师的工作态度,实在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真正让我从心底意识到评语是一件大事,是2010年刚入砂小那年,期末评语发下去后,杨芝炜外公写给我一封热情洋溢的感怀信(那封信我至今仍收在抽屉里),向希雅爸爸在校园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情理共融的通讯。
他们不约而同地给予我的肯定、赞美和鼓励,让我意识到,原来,个性的评语对学生和学生家庭的影响如此深刻!评语,是学生日常成长的&浓缩版&,也是老师总评学生的&考核单&。一段段评语见证了学生经春历冬的发展路程。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开出个性化发展的&处方&,有对优点的褒扬,也有对缺点的规劝。每篇评语都是一篇人物小传,每一句话都散发着学生的个性也演绎着我的个性。
肖老师在课堂上
小编精选了十篇肖老师的小诗评语,看看肖老师笔下,同学们都有着怎样的个性。
寄语黎同学
你似一个小太阳,聪颖悦心放光芒。
课堂笔记有模样,赛绿会上把头昂。
家长讲堂父女上,那个势头真叫旺。
如将勤奋记心房,海阔天空任尔扬。
寄语李同学
笑容浅淡性温婉,课堂听讲是模范。
毛笔行书笔下酣,六一布置也不凡。
赛绿卷柏真稀罕,乒乓骑车都能玩。
发言再把信心闪,人生之帆定更宽。
寄语谢同学
心思细腻性情温,踏实认真基础稳。
语文讲堂巨来神,火箭班会有意蕴。
做菜拍照传芳芬,羽毛球里见乾坤。
循序渐进步步寻,千里征程脚下轮。
寄语胡同学
心地纯洁如冰桃,待人热情似火苗。
篮球场上给力号,拿茶送水两头跑。
六一海报做得好,能歌善舞光彩照。
学习基础再打牢,畅游人海任逍遥。
寄语屈同学
一颗七窍玲珑心,心潮逐浪比天高。
感情细腻似海深,语言表达独占鳌。
海纳百川成其大,人喜谏言方更好。
唯待静心凝志时,鸿鹄凌空冲云霄。
寄语邵同学
心地善良性情乖,书写工整很出彩。
卫生习惯领头排,乐于分享名在外。
上课要把精神摆,零花用钱要少带。
电子产品身外物,沉迷其间终生害。
寄语李同学
聪慧内敛一小童,身材弱小运动通。
勇斗鼻炎真是勇,关爱哥哥情谊重。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同窗开花结硕果,试问男儿思几重?
寄语张同学
有思想不人云亦云,有坚持不随波摇摆。
有个性不迷信老师,有胸怀不斤斤计猜。
有追求不应付作业,有真情不看轻友爱。
要知性格决定命运,需明细节决定成败。
寄语许同学
心思玲珑喜笑颜,做事迅捷快人先。
左手右手热情显,助人为乐亮人眼。
六年弹指一挥间,养好习惯是关键。
待到成年忆往事,莫悔没听师长言。
寄语邓同学
大扫除干得最起劲的是你,
每天乐呵呵主动保洁的是你,
缠在我身后问要礼物的是你,
在妈妈的帮助下认真听写字词的是你,
看到老师搬堆作业第一个跑过来接的是你,
点点滴滴让我觉得:五5班真幸福,因为有你!
肖老师的每一首诗,都结合了学生的特点和平时的表现,有对学生品质的赞扬,也有对学生最诚挚的建议与寄语,有的还直接把学生名字带入诗中。
写诗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每一首诗都贴合学生特色,而这些都是源于肖老师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对学生的真切关心。对于肖老师的用心,学生家长赞不绝口。
学生向希雅家长:选择一所好小学不如碰上一位好班主任、好老师
如果说选择一所好大学不如选择一个好专业,那么我要说选择一所好小学不如碰上一位好班主任、好老师。您才情并茂,至情至性,用心至极,令人感动!为五班的孩子们在人生的起航中与您相遇感到幸运与幸福!面对你,作为家长,我感到汗颜,因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很难做到有您这么始终如一的用心。为此,致以崇高的敬意!替孩子们说声谢谢,真的很感谢!
你的老师是否也给你写过这样私人订制、个性满满的期末评语,你又见过哪样极具创意的老师评语,在十几岁APP广场说说中晒出你收到的期末评语,或密投编辑部给我们推荐你看到的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老师评语。
十几岁一直在这里!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黄秋霞]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我们是高三的学生,马上就要2摸了,请你们帮我想一个励志的口号,6句或者8句,对偶的,像诗那样的形式!(或者是藏头诗也可以,前8个字是 一五零二雄霸天下)快来回答吧!等的就是你的答案!
【网络综合 - 励志口号】这篇关于高三最新励志标语口号,是无忧考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在人生的舞台上没有“预赛”,每天都是“现场直播”2、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犹灭3、意志能使生命继续,奋斗能使人生辉煌4、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5、苦干加巧干,本科重点有希望6、保专科,争本科7、忍耐一分期...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题文】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片段,根据要求完成题目。(4分)(a)校园的生活如一首歌,带给我激情澎湃的旋律『 』又如一首诗,带给我意气风发的憧憬……只有富于理想的人,才会有勇往直前的信心。(b)人生如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曲调,少一些悲哀的咏叹。(c)是否富于理想,是我们成功的重要因素。树立方向,实现理想,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小题1】(a)句中的“『 』”应加上的标点是        。(1分)【小题2】如用格言警句来替换(b)中划横线句子的意思,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小不忍则乱大谋
B.不到黄河不死心
C.长风破浪会有时
D.心有灵犀一点通
【小题3】(c)句中的一个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答案】【小题1】分号或; (1分) 【小题2】C (2分) 【小题3】去掉“是否”或者改为“是我们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1分)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 a句是一个并列句,所以要用分号。考点:本题综合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点评:在单重复句中,并列分句不包含逗号时可用逗号或分号分隔,包含逗号时宜用分号分隔。【小题2】试题分析:“多一些昂扬的曲调,少一些悲哀的咏叹。”,“昂扬的曲调”即乐观的精神,所以所选诗句应体现出这种精神,应该选C。A.小不忍则乱大谋主要表达的是忍让。 B.不到黄河不死心: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境地不肯死心。D.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考点:本题考查对格言警句的理解。点评:生活中有一些常用的格言警句、俗语谚语,知道它们的意思,要学会结合具体的语境,加以运用。【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的语病是搭配不当,前面是否是正反两面,后面的句子只有一面,去掉是否,或把“是我们成功的重要因素”改成“是我们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考点:本题考查语病辨析及修改能力。点评:病句类型的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阅读小说《听出心灵的杂音》一文,完成小题。(15分)去年夏天,从省医科大学毕业后,经朋友介绍,我随五六个同学一起,来到本市一家三甲医院实习。院长告诉我们,三个月实习期满,如果我们表现良好,就可以成为医院的正式人员。实习第一天,我们来到心脏科报到。早听说心脏科主任医师吴春玉是一位全国赫赫有名的冠心病专家,人很亲切。果然,见到我们的第一眼,他便和蔼可亲地说:“年轻人,往后,心脏科就是你们的家了。好好努力吧,这可是好多医科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事儿哟!”听了吴大夫的鼓励,我们都暗暗攒足了劲儿,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应对每一个病人。终于,三个月实习期到了,我们得到了吴大夫的夸奖和赞赏。吴大夫说,我们将要应诊最后一位病人,如果不出现任何差错的话,我们便全都可以得到医院的正式聘用。那是一位五十上下的中年人。吴大夫将我们上下打量一番,说:“这是一位心脏僧帽瓣硬化症患者,从农村来的,你们可以先听听他心脏的声音。”关下心脏僧帽硬化症的病理知识,我们在书本中早就学过。我知道这种病的心跳规律是先有一阵清晰的强音,接着是两下微弱的杂音。但就在我们准备取出以往都随身携带的听诊器时,才想起今天不知何故,听诊器早已按吴大夫的吩咐放在办公室了。“用我的听诊器吧。”吴大夫笑笑说,“这是一具特制的听诊器,它可以听出任何来自心灵深处的杂音。你们要仔细地听,这个病患的心跳强音一向都很明显。”接过那具听诊器,我们依次凑近了病患的心脏。“嗯,没错,果然他的心脏具有很重的强音!”我的同学们听过后,都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是最后一个听诊的。我仔细地聆听,但半分钟后,一丝失望的表情浮在我脸上:我没有听到半点儿声音!“怎么样?”跟那几个同学一样,吴大夫又例行地问我,“心跳强音是不是很明显?”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我怀疑到底是我的耳朵出了问题,还是我根本就不是块做医生的料?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吴大夫又对我说:“再给你一次机会,再听一次吧。”我又凑近了病患者的心脏,结果,依然没有一丝声音。“怎么样?”吴大夫对我投过关切的眼光,那几个同学全都向我使眼色。犹豫了半天,我终于实话实说了:“对不起,大夫,我什么也没听到。”同学们发出了一阵不屑的笑声,吴大夫的脸上也出现一种怪怪的表情。我想我是彻底没希望了.一个失去听觉的人,还有什么资格做一名医师?就在我灰心地转身离去时,没想到身后传来院长的声音:“王贞虎,你被录用了。”我惊诧地转身,不知何时.院长已站在吴大夫的身旁,两人正微笑着注视着我。“为什么?”我讷讷地问道。“就为这个。”吴大夫笑了关.从怀中掏出一把镊子,竟从听诊器里夹出一团棉球。天啊,闹了半天,原来这根本就是一个没用的听诊器!院长瞄了一眼那几个面红耳赤的同学,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我跟吴大夫事先商量好的一堂特珠的听诊课,目的是想听听来自学员内心深处的杂音。也许,为了能正式留在医院,你们一个个假装清醒地撒谎,的确可以蒙过主管人员的眼睛,但在应诊的过程中,你们将要结束的,却极有可能是一个患者的生命啊!”终于,仅我一人,成了留用在这家三甲医院的幸运儿。在往后的人生履历表上,我写下了这样一句座右铭:“做一名心无杂音的人,去听诊每一个生命!”小题1:本文标题“听出心灵的杂音”有哪两层含义?(4分)小题2:选文写道“我的同学听过后,都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指什么?为什么他们“都得出这样的结论”呢?(4分)小题3:在“我”整个听诊过程,“几个同学”和吴大夫的表情表达丰富的”潜台词”,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全都向我使眼色”的潜台词是“还不快跟我们一样说,你太不够哥们意思”。
B.“发出了一阵不屑的笑声” 的潜台词是“你这个傻冒,榆木脑袋,你会吃亏的”。
C.“脸上也出现一种怪怪的表情”的潜台词是“人家都听到了,你耳朵肯定有问题”。
D.“面红耳赤”的潜台词是“吴大夫,你怎么骗人,我们可是为你撒慌,你害苦我们”。
小题4:如果你是落聘的实习生,你会喜欢吴春玉大夫吗?请谈谈对它的评价。(3分)小题5: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很好的阅读积累方法。下面是一张尚未完成的读书卡片,请将其填写完整(启示应围绕摘句内容并联系实际去谈)。(2分)做一个心无杂音的人,去听每一个生命。启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7分)林徽因传(节选)张清平①1920年初夏,林徽因伴随父亲来到了欧洲。②各处景物走马灯似的从眼前流过,各种印象叠加在了一起:巴黎街头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空气,罗马游览胜地绿色松林如波涛般望不到尽头,阿尔卑斯山上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法兰克福一碧如洗的蓝天上盘旋的鸽群,钟声、鸟鸣、树林、草地组成了和谐的交响,风情万种;遗址、遗迹如珍奇宝石穿成的项链,浪漫多姿;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③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敞开心灵摄取吸收来自这个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识,纷至沓来的杂驳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同时,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在父亲频繁外出的时间里,孤零零的她时常想,父亲出去给别人演讲些什么呢?他讲的那些问题有那么重要吗?他怎么根本就不在意近在身旁的女儿呢?④一个人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偎在壁炉旁,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英文版的书刊。此时,她才对北京培华女子中学严谨的学风心怀感激。来到英国后,她没有怎么费力就能够自如地与人交流和用英语阅读。她读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读丁尼生、霍普金斯、勃郎宁的诗,读萧伯纳的剧本。刚开始,她的阅读还带有学习英语的目的,可读着读着,这些书就引领着她进入了一个令她心醉神迷的世界。尽管其中的一些作品她早在国内就看过林琴南的中译本,可如今读过原著,她才知道那些文言的译本是多么蹩脚,简直不能传达原文的情致于万一。徽因天性敏感细腻,文学唤醒了她对生活的种种体验,激起了她强烈的共鸣。⑤伦敦的天气仿佛永远只有好坏两极。春夏之际,太阳明媚而艳丽。垂柳柔柔的枝条在风中软软地飘荡,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着青葱绵密的草坪,一切都有着鲜明的色彩,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这时节,徽因总爱跟着女房东一同外出。女房东是一位建筑师,徽因常和她一道出去写生、作画。她最爱去的地方是剑桥一带,那里有画不完的各种建筑和景致。徽因拿着一本书,坐在草坪上,四下望去,皇家教堂富丽庄严,皇家学院散发着宁静、幽雅的气息,“三一学院”图书楼上,拜伦雕像风神潇洒地凝视着遥远的天际。⑥在国内,徽因随着家庭的搬迁,南来北往走过许多地方,出国后跟着父亲也到过一些城市。可只有在这里,在尽情领略了英国剑桥脱尽尘埃的景色后,她才恍然觉察,那
的朝晖晚霞,好像可以随着空气、星光一起渗透进人的灵魂。⑦她想起小时候住在祖父家,看过好多宋元名家的山水画。那时她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画卷上,总是画着那么雄奇的山川,那豆大的房舍和米粒大小的人物。如今她懂了,人在自然的怀抱里真是很小,小到只想变成一株草、一朵花、一滴露珠。在与女房东的交谈中,徽因知道了建筑师与盖房子的人的区别,懂得了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果然就对这些建筑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⑧从这时起,徽因萌生出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相关链接】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曾参与国徽设计和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改造传统景泰蓝,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小题1:第⑥段横线上填写的词语依次是
A.潺潺奔涌无边青青明艳灿烂窈窕玲珑
B.无边青青窈窕玲珑明艳灿烂潺潺奔涌
C.无边青青潺潺奔涌窈窕玲珑明艳灿烂
D.潺潺奔涌窈窕玲珑无边青青明艳灿烂
小题2:第②段画线句“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4分)小题3:第③段中提到“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的感受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
(4分)小题4:阅读第⑦段,完成题目。(5分)(1)根据上文,“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句中“这样的眼光”具体指的是
。(2分)(2)用“这样的眼光”看苏州园林,从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字数不限;3分)
小题5:下列对结尾画线句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徽因喜欢欧洲优美的风光,因此产生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
B.林徽因领悟了建筑学的真谛,从而立下成为建筑学家的愿望。
C.林徽因立志成为建筑学家与身为建筑师的女房东也有一定的关系。
D.林徽因的立志源于她顿悟了中国传统美学和欧洲建筑艺术的共性。
小题6:结合本文内容和相关链接,我们知道,林徽因的成就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请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80字左右;8分)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小题(22分)他是一片温暖的湖泊
(张守仁)①我和汪老曾有较多的接触,时间最长的一次是1991年4月红塔山笔会期间,俩人共住一室达半个月之久,我面对面地向他学到了许多东西,终身难忘。②汪老对我说:写作就是写语言。一篇作品的语言,好比河中的流水,切不断,割不开,互相融合,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他年轻时写的作品都能背出来,因为作品的语言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记得《沙家浜》剧本在传阅过程中,有一场戏的稿子丢失了,团里领导和打字员急得团团转。汪老安慰他们,叫他们放心,不要着急。然后,他坐在打字机旁,将这场戏从第一个字一直背到了最后一个字。③汪老说:要随时随地注意用文学语言描写你所见到的生活现象。他下放到张家口劳动住羊舍时,外面有一带树墙,夜班火车驶过时,车窗里的灯光一一照射在树墙上。怎样描述这种现象呢?他在《羊舍一夕》中是这样写的:“车窗蜜黄的灯光,一一照在树墙上,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地追赶着……你总觉得刮下满地枝叶来似的……”“刮”字,表示火车灯光的力度和速度。④汪曾祺到美国做访问学者时,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演讲的题目就是《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由此可见他对文学语言的重视。⑤我喜欢写散文,利用深夜长谈的机会,向汪老请教写散文的经验。他告诉我:写散文应克制,要像画画似的留白。有的散文家的作品像一团火,熊熊燃烧,但看完觉得空空洞洞,留不下什么印象。写散文需要阅历,没有坎坷,没有痛苦,便写不出好文章。散文不能落入俗套,切忌拿腔拿调。所以,他一直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易自然,写得平淡一点,像家常话,亲切、朴素;当然也可以工笔、繁密,如何其芳的《画梦录》,别有风采,像一丛秾丽的花,“但这样的散文,我写不出来。”⑥有一次我对汪老说:“我不是京剧迷,但对您执笔写的《沙家浜o智斗》中阿庆嫂的那段唱词特别欣赏,即:‘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汪老手里夹了一支烟,凑到嘴边猛吸一口,笑道:“你对这段唱词别太认真,我在那里搞了一组数字游戏。‘铜壶煮三江’,是受到苏东坡诗词的启发。‘人一走,茶就凉’,也是数字概念,它表示零。”⑦我说:“没有诗词修养,古文功底,是写不出这段唱词的。”于是,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他的祖父汪嘉勋是清朝末年的拔贡,从小就督促他握笔描红,背古文。到了小学五年级,祖父亲自给他讲《论语》,叫他多练毛笔字。祖父说:“你要耐心,把基础打好了,够你受用一辈子。”汪老说:“我13岁那年写了一篇八股文,祖父见了叹息道,‘如果在清朝,你完全可以中一个秀才。’祖父见我有了长进,就送我几本名贵的碑帖和一方紫色端砚。”⑧在南国的那些春夜里,汪老跟我畅谈西南联大。谈在张家口时农科所叫他画土豆和马铃薯花,画成了一部《中国马铃薯图谱》,可惜没有像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样留传下来。那部《画谱》的原稿在“文革”中被毁掉了,他十分遗憾。⑨有一天到了大理,我们在下关市游了洱海,参观了蝴蝶泉,晚上看了大理白族歌舞团演出的三道茶歌舞晚会。回到宾馆就寝,汪老把头靠在床栏上,颇为得意地对我说:“小张,你知道吗,我之所以写这几篇论述烹饪的文章,是因为我是《中国烹饪》杂志的特约撰稿人。要当一个名厨,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不能墨守成规,要不断创新,创造出新菜、新味来。照着菜谱做菜,绝没有出息。”⑩汪老是美食家。一路上他坐到哪一桌吃饭,大家便众星捧月似的围着他,跟到哪一桌;他爱吃什么菜,大家跟着吃,很快那盆菜就吃得精光。(11)经过那次笔会,我和汪老互相熟悉了起来,他把出版的《蒲桥集》签上名送给我,还写了一首七言诗,叫我去拿。记得前两句是“独有慧心分品格,不随俗眼看文章”。(12)汪老的诗好,画好,文好。他不仅古诗写得好,白话诗也极有味道。但就是因为一首新诗《早春》,给他带来了灾难。(13)1992年春天,我和《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徐迟,还有王元化先生,在深圳西湖度假。一日,徐迟到我的房间小坐,见桌上放着一本《汪曾祺作品自选集》,拿起来翻了翻,突然用书掩住脸,怀着歉疚的心情说:“是我害了他。”我吃了一惊,问他何出此言?他说:“1957年6月,我在《诗刊》编辑部工作,看到汪曾祺寄来的一组新诗《早春》。第一首是《彩旗》,只有两句:‘当风的彩旗,像一片被缚住的波浪’,我很欣赏,给他发表在《诗刊》上,这就惹了祸。‘反右’运动以后,《早春》和《彩旗》受到了无情批判,说作者诬蔑红旗是不自由的、被束缚的。他因此被划成了右派,下放张家口劳动。如果我不发他这组诗,也许他就没有这样的遭遇了。”(14)汪老遭遇重重坎坷,却始终淡定、幽默、乐观地笑对人生,是许多人的良师益友;他虽未曾高居要职,却以自己的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影响了几代读者——汪曾祺,是一片温暖的湖泊。
(原文有改动)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一路上他坐到哪一桌吃饭,大家便众星捧月似的围着他,跟他到哪一桌。小题2: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对“一篇作品的语言,好比河中的流水,切不断,割不开,互相融合,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句话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3分)小题3:第⑤段中汪老教给作者哪些写散文的经验?(3分)小题4:第⑦段中作者插叙了汪老童年时的哪几件事?叙述这几件事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5分)小题5: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说说第(14)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小题6:第③段叙述汪老对作者写作方面的指导时,汪老的“用文学语言描写你所见到的生活现象”的写作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请结合你的观察与体验,用文学语言写出生活中的某一情景。(5分)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我的梦想诗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