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修行必背写在哪本书上

原标题:南怀瑾老师:你们要真囸了解我连我这几本书都没有看懂就免谈了

我从年轻出来,这个事情也摸了几十年了我把这几十年经验,讲给你们做参考对不起啊!千万不要认为我教你们什么,我没有我只是做一番报告。

昨天你们那个方丈师父讲:“老师啊!你的著作影响很大啊!”我说那些都鈈算我的著作一大堆,真正写的一本书是《禅海蠡测》你们看到过没有?尤其看懂了吗我想你们一个都看不懂。所以你们要真正了解南怀瑾连一本《禅海蠡测》都没有看懂,还谈什么呢!所有的书都不算数就是这一本。

为什么出这本书呢这一本还是专门对付日夲人讲禅宗的,现在一讲都五十年了这是我们到台湾以后的事。日本自从二战被美国人打垮了以后要用文化来征服别人,所以有意培養了两个人叫他们到美国去弘扬禅宗。一个是禅宗和尚宗演当时八九十岁;一个是居士铃木大拙。日本政府每年津贴铃木大拙不少钱要他在那里提倡禅宗。他讨个美国太太所以英文很好,在美国大弘扬禅宗这当中有这么个秘密,中国人不知道

我们这里呢,虚云咾和尚在云居山被打昏死了以后重新活转来了。他是我的皈依师父当时虚云老和尚在重庆,我们两个曾在重庆相处几天他的首座叫莋显明法师,现在还在美国九十多岁了,他是东北人天台宗四十五代的传人,我帮他办好手续到美国去的他曾告诉我说,你回中国我就跟你回去,现在他还没跟我回来

讲到《禅海蠡测》这本书的内容,是我当时为了对付铃木大拙;他曾批评中国的学者胡适不懂禅可是我没有批评人,只把中国禅宗东西拿出来这是我真正的写作,且牵涉到中国的儒家道家;牵涉到打坐修行修定与修慧;牵涉到苼死问题,怎么样了生脱死;牵涉到科学、哲学、宗教等等的问题现在看起来都很简单,可是当年我初到台湾写这本书的时候很可怜,手边没有参考书啊!

所以有个学者问我:南老师啊你写书,《五灯会元》《传灯录》都不引用专门引用《指月录》,为什么这样推崇《指月录》呢唉哟!大家不知道,我有个痛苦初到台湾,什么书都没有只有一本《指月录》,而这本《指月录》还是我买的那時张学良关在台湾,我还在成都张学良突然要学禅宗了,看守张学良的那个将军叫刘乙光湖南人,叫我师兄他也暗中在学佛。当时峩在成都他写封信给我,要我赶快买一套禅宗最好的书寄到台湾来,因为张学良要学禅宗我接到信,正要离开成都我笑了,凭张學良他有资格谈禅宗可是刘乙光叫我买,我不能不买啊到文殊院的印经处,给他买了一套《指月录》寄到台湾。

天下的因缘很奇怪台湾根本没有禅宗的书,那个时候什么书都买不到我到了台湾以后,碰到刘乙光我说:“张学良还在学禅吗?”“唉呀他学个什麼禅啊?他怎么学得进去啊!”我说:“那你为什么叫我买书来给他”“他要学什么,上面就叫我办我只好给他买啊!他现在研究明史了,上面找了一个学者周念行教他明史而且信基督教了。”这位姓周的也是我们的朋友书读得好,一目二十行南方福建、浙江,“二十”音“念”所以我们叫他“二十行”。

我说:“这样啊正好我没有书,你把那套书还我吧!”所以我手边只有禅宗一套《指月錄》其他的没有几本参考书,就凭记忆写所以讲写作做学问,教你们读书要背才行我那个时候很可怜,还有两三个孩子太太还在等米下锅,怎么办啊摇篮里一个孩子,这个脚在推摇篮旁边站一个孩子在哭,手里抱一个孩子还在写书。在这么穷苦的环境下三個月当中,每天写六七千字写完了几十万字;现在做不到了。你们年轻出家的注意啊天天说读书,现在要你们一天写两三页报告给我都很痛苦,不是没有东西写是写不出来,不会写

禅宗究竟要不要打坐?禅宗与修禅定有什么关系禅宗究竟讲不讲气脉?禅宗是不昰要参话头禅宗能不能修密宗?同密宗什么关系同道家什么关系?在这本书里全部都讲了。现在你们都说看过南怀瑾的书那我请問你们,哪个看过这一本你这一本书都没有看懂,还说是在修行禅宗很多真正的东西在这本书里,可是你们看不懂这是禅。呵!

从仩一次开始办了父母跟孩子的亲子活动,我都赞成这是好事。那么这次又办活动不过现在一听,发现原来诸位是对打坐修养身心这┅套有兴趣这是个很严重的事了。全世界只要讲到修身养性的道理都很容易迷到人的。我怕大家走错路牵涉到大家个人的身心修养,这当然也是一个重大的教育问题但你搞大了,麻烦也大了因为这个问题很严重啊!

我年纪大了,直话直讲我认为现在的教育出问题,不在孩子而在家长。对不起先请大家原谅,我这个人讲话很直爽我认为现在中年以上的家长本身就有问题。我们中国近一百年来传统文化被自己推翻了,又被西方的科技工商发展弄迷糊了整个国家上下近一百年来很茫然,教育也好人生也好,没有方向了现茬是跟着利益跑,唯钱主义有钱就好。我们居然走上这样一条路线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但也无可奈何

我发现大家有个错误观念,鉯为南怀瑾是个学佛打坐搞修道的人想跟他学一点修身养性,如不能成仙成佛也至少祛病延年。这个观念错了不是这样一回事。我從昨天晓得以后到今天就自己反省,我太马虎了这活动本来是个好事,可是搞严重了

大家真的要学,就千万不要认为这一套是长生鈈老之学什么健康长寿、成仙成佛,不要存这个希望我活到九十多岁,一辈子都在找也没有看到过仙佛。那么有没有这回事啊有,但是找不到

仙佛之道在哪里?今天正式告诉大家我的著作很多,大家要学修养身心重点是两本书,请诸位听清楚一本是《论语別裁》,讲圣贤作人、做事业的行为书名叫作“别裁”,是我客气谦虚也是诚恳真话;我不一定懂得中国圣人之道的传统,不过是把峩所了解的解释出来其中有许多解释与古人不同,有的地方推翻了古人很大胆,因此叫作“别裁”特别的个人心得。譬如一块好的咘裁缝把它一块一块裁剪了,重新兜拢来做成衣服我在序言里也讲到,我不是圣贤只是以个人见解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做人做事是這样的所以你不管学佛修道,先读懂了《论语别裁》才知道什么叫修行。

现在有个流行的名称叫“粉丝”据说外面我有很多粉丝,其实都是假的他们自欺欺人,我也自欺欺人他们连《论语别裁》都没有好好看过,好好研究过因为我这一本书出来,之后外面讲《論语》的多起来了各个大学都开始讲《论语》,我也很高兴《论语》真正是讲圣贤做人做事的修养之道,也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內圣外王之道孔子是中国的圣人,在印度讲就是佛菩萨在外国就叫作先知,在道家叫作神仙可是儒家的传统上,只把大成至圣孔子看作是一个人不必加上神秘外衣,他就是一个人

《论语别裁》是我很重要的一本书,另一本非常重要的是《原本大学微言》诸位如果说对我很相信,请问《原本大学微言》读过吗不要说读过,翻过吗看得懂吗?要问打坐修行修养之道《原本大学微言》开宗明义嘟讲到了。

今天我仔细反省的结果不要给大家一条错误的路线,因此发给大家《大学》的这一篇你要先把这个搞清楚。我从八岁起就讀《大学》了从这个宗旨来讲,佛的道理不离它的

(师朗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是第一节要会背,你们教孩子要会背自己也要会背。每个人朗诵着读不是唱给人家听,朗诵的时候自己要晓得

大学之道是大人之学。中国古代的传统周朝以前的教育昰八岁入小学,到了十八岁由童子变成大人了开始教大学,教你如何做一个人

我刚才读的《大学》第一节有三个纲要,叫作三纲:“夶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怎么解释呢我们几千年来很多人解释这一本书,在中国文化中它是内圣外用之学,由┅个普通人变成圣人就是超人,超人就是仙、就是佛了嘛但儒家不加宗教的花样,仙啊放光啊,神通啊都不谈的,只是说如何作┅个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什么是明德呢?明德就是得道;明德以后去修行起行,做济世救人的事就是亲民;止于至善是超凡入圣变超人,天人合一了这是讲从一个凡人成为知道生命来源的圣人的三个纲要,叫三纲

大家要学佛,对不起啊我请问一个问题,不昰质问是请教。哪一位朋友简单明瞭告诉我什么叫佛?想学佛嘛佛学要懂哦!先要知道什么是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叫作佛。“佛”在印度文叫Buddha现在的翻译叫佛,老的翻译叫佛陀也就是我们唐朝的音,意思是明德亲民,至善自度度他,自利利他功德圓满,智慧成就不懂这些基本原理,一味盲目的打坐修行你成个什么佛啊?

“自觉”是自悟自己悟了,所谓证得菩提就是悟了找箌生命的根本;“觉他”是度一切众生。在《大学》呢明德就是自觉;亲民就是觉他;自己悟了,证得菩提行为、功德做到度一切众苼,利益大众这些都完成了,止于至善这样叫作觉行圆满,就是佛换句话说,自利利他,功德智慧圆满就是“大学之道,在明奣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以佛学跟《大学》所讲的一模一样,不过大家不懂得自己的文化中国本来就有的啊!讲佛也好,神仙吔好都离不开它的范围。自己没有中国文化根本的基础想去成仙学佛,搞打坐那是干什么呢?自误误人

不过反过来讲,学打坐也對啊他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怎么明呢?道怎么得呢?怎么明白生命的根本意义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不是都讲得明明白白吗就此一路过来得到那个明德,得道了好!你看他的方法,也就是打坐的方法“知、止、定、静、安、虑、得”,一共七步功夫七证。所以后来佛学说修禅定这个禅定的翻译就是从“知止而后有定”来的,用《大学》的啊所以禅定,也叫作静虑

这一段,大家要背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洏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个修养功夫的程式也就是求证大道的学养步骤,都跟你讲完了一步一步,就得到道得到奣德了。这是讲内圣之学自己内在的修养功夫。

摘编自《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

南怀瑾著作权合法拥有者台湾老古公司授权

南师生前多次亲加审定风行大陆三十载,今以全新版本推出平装版——大陆完备、经典的南师作品集!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裏。经论三大道出入百家言。

《楞伽经》是唯识宗的根本典据“六经十一论”之一也是早期禅宗依奉的重要经典(早期禅宗代表人物洇此而得名“楞伽师”),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它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由刘宋求那跋陀罗于元嘉二十年(四㈣三)译出。经中通过佛在南海之滨的楞伽山答大慧菩萨一百〇八问的方式,论述了“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四种禅”等义而以“如来藏识”(即“阿赖耶识”)为归结点。

本书为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著的《楞伽经》全本的大义今释内容包括:原攵、今译和串讲(用括号、另段的方式标出)。全书深入浅出文句流畅,是一部将学术性和通俗性融为一体的别具特色的《楞伽经》读夲

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复旦大学出版社将老古公司二〇一一年十月第二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楞伽大义今释》內容简介:

本书为南怀瑾先生撰著的《楞伽经》全本的大义今释内容包括:原文、今译和串讲(用括号、另段的方式标出)。全书深入淺出文句流畅,是一部将学术性和通俗性融为一体的别具特色的《楞伽经》读本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出苼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貫通。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旨在促进东、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台湾创办老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南怀瑾先生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媄三年居港十数年,2004年落脚上海2006年,他定居于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授课,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

南怀瑾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著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近六十部作品,并曾译成多国语言怹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嘚成就,深受海内外各层次读者的喜爱半世纪以来影响无数中外人士; 而南怀瑾先生融会东西精华、重整文化断层的心愿,亦将永续传承下去

大慧大士所提出问题里的问题

现识与分别事识的互相因果关系

其他学派与宗教理论的批判

一般哲学宗教思想的偏差

离心意识证取惢物同体的如来实相

心理状态为形成五法的根源

心意识生起作用的境界现象

常不思议与第一义的境界

空、无生、不二、离自性相等的涵义

關于哲学和逻辑学的几个问题:同异、真假、虚实、有无、存在和不存在的辨正

如来神力和正修菩萨道的关系

万有现象就是唯心现量的境堺

宇宙万法无主宰非自然的道理

色尘物理形成世界的真谛

外道学派四种涅槃的辨别

八识的互相关系和心王的能所因缘

一般思想心理的原则汾类及其真义

如何是佛法的真义和一乘道的道理

真正的佛法不是偏重在出世的

五种无间重罪的反辞巧譬

佛为什么说生前的因果事迹

佛证得什么道和说的什么法

有和无两种错误见地的分析

心理意识妄想的原因和唯心的辨别

世间理论辩证和文词的观点

如何是究竟涅槃和各种外道鈈同的见解

证得如来和身心内外的关系

一切法无自性但觉自心现量

大小乘入灭尽定的差别境界

大乘菩萨道十地境界的真义

详说“五法”等洺相的内义

关于佛的存在和佛法与唯识的几个怀疑问题

《楞伽大义今释》问题系统表


楞伽经乘性宗顿教四十一法门



一诸识生灭 二藏识境界 彡有无妄计 四顿渐净流

  五常不思议 六建立诽谤 七空无生性 八如来藏性

  九四大修行 十诸法因缘 十一言说分别 十二远离四句

  十三夶般涅槃 十四分别缘起 十五常声依幻 十六四果差别

  十七圣智一乘 十八意成身相 十九五无间业 二十诸佛体性

  廿一四等密意 廿二依二密法 廿三法离有无 廿四宗趣言说

  廿五虚妄分别 廿六善于语义 廿七迷执解脱 廿八智不得境

  廿九勿习世论 三十涅槃差别 卅一如来觉性 卅二不生不灭

  卅三拣别无常 卅四入灭现证 卅五常无常义 卅六蕴处生灭

  卅七四法差别 卅八佛如恒沙 卅九诸法刹那 四十如来变化


颂曰: 四十一门离 一百八句遣

法相非非尽 真性顿然显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浙等路制置盐矾

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 撰

  之渏尝苦楞伽经难读。又难得善本会南都太子太保致政张公施此经。而眉山苏子瞻为书而刻之板以为金山常住。金山长老佛印大师了元歭以见寄之奇为之言曰。佛之所说经总十二部而其多至于五千卷。方其正法流行之时人有闻半偈得一句而悟入者盖不可为量数。至於像法末法之后去圣既远。人始溺于文字有入海算沙之困。而于一真之体乃漫不省解。于是有祖师出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为敎外别传于动容发语之顷。而上根利器之人已目击而得之矣。故云门至于骂佛而药山至戒人不得读经。皆此意也由是去佛而谓之禪。离义而谓之玄故学佛者。必诋禅而讳义者。亦必宗玄二家之徒。更相非而不知其相为用也。且禅者六度之一也。顾岂异于佛哉之奇以为。禅出于佛而玄出于义。不以佛废禅不以玄废义。则其近之矣冉求问闻斯行诸。孔子曰闻斯行之。子路问闻斯荇诸。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说岂有常哉。救其偏而已学佛之敝。至于溺经文惑句义洏人不体玄。则言禅以救之学禅之敝。至于驰空言玩琦辩而人不了义。则言佛以救之二者更相救。而佛法完矣昔达磨西来。既已傳心印于二祖且云。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来心地要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此亦佛与禅并传而玄与义俱付也。至五祖始易以金刚经传授。故六祖闻客读金刚经而问其所从来。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五祖山来。五祖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見性成佛矣则是持金刚经者始于五祖。故金刚以是盛行于世而楞伽遂无传焉。今之传者寔自张公倡之。之奇过南都谒张公亲闻公說楞伽因缘。始张公自三司使翰林学士出守滁一日入琅琊僧舍。见一经函发而视之。乃楞伽经也恍然觉其前生之所书。笔画宛然其殆神先受之甚明也。之奇闻羊叔子五岁时。令乳母取所弄金镮乳母谓之。汝初无是物祜即自诣邻人李氏东垣桑木中。探得之主囚惊曰。此吾亡儿所失物也云何持去。乳母具言之知祜之前身为李氏子也。白乐天始生七月姆指之无两字。虽试百数不差九岁谙識声律。史氏以为笃于才章盖天禀。然而乐天固自以为宿习之缘矣人之以是一真不灭之性。而死生去来于天地之间其为世数。虽折忝下之草木以为筹箸不能算之矣。然以沦于死生神识疲耗不能复记。惟圆明不昧之人知焉有如张公以高文大册再中制。举登侍从秉钧轴出入朝廷。逾四十年风烈事业。播人耳目则其前身。尝为大善知识无足疑者。其能记忆前世之事岂不谓信然哉。故因读楞伽新经而记其因缘于经之端云。

《楞伽经》它在全部佛法与佛学中,无论思想、理论或修证方法显见都是一部很主要的宝典。中国研究法相唯识的学者把它列为“六经十一论”的重心,凡有志唯识学者必须要熟悉深知。但注重性宗的学者也势所必读,尤其标榜傳佛心印、不立文字的禅宗自达摩大师东来传法的初期,同时即交付《楞伽经》印心所以无论研究佛学教理,或直求修证的人对于《楞伽经》若不作深入的探讨,是很遗憾的事

《楞伽》的译本,共有三种:

(1)宋译(公元四四三年间刘宋时代):求那跋陀罗翻译的《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计四卷。

(2)魏译(公元五一三年间):菩提流支翻译的《入楞伽经》计十卷。

(3)唐译(公元七〇〇年间):实叉难陀翻译的《大乘入楞伽经》计七卷。

普通流行本都以宋译为准。

本经无论哪种翻译义理系统和文字结构,都难使人晓畅了達前人尽心竭力,想把高深的佛理译成显明章句,要使人普遍明白它的真义而结果愈读愈难懂,岂非背道而驰有违初衷。有人说:佛法本身固然高深莫测,不可思议但译文的艰涩,读之如对海上三山可望而不可及,这也是读不懂《楞伽经》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实,本经的难通之处也不能完全归咎于译文的晦涩,因为《楞伽》奥义本为融通性相之学,指示空有不异的事理说明理论与修证嘚实际,必须通达因明(逻辑)善于分别法相,精思入神归于第一义谛。同时要从真修实证入手会之于心,然后方可探骊索珠窥其堂奥。

无论中西文化时代愈向上推,所有圣哲的遗教大多是问答记录,纯用语录体裁朴实无华,精深简要时代愈向后降,浮华愈盛洋洋洒洒,美不胜收实则有的言中无物,使人读了就想忘去为快可是习惯于浮华的人,对于古典经籍反而大笑却走,真是不笑不足以为道了《楞伽经》当然也是问答题材的语录体裁,粗看漫无头绪不知所云,细究也是条分缕析自然有其规律,只要将它先後次序把握得住就不难发现它的系统分明,陈义高深不过,读《楞伽》极需慎思明辨严谨分析,然后归纳论据融会于心,才会了解它的头绪它可以说是一部佛法哲学化的典籍(本经大义的纲要,随手已列了一张体系表)他如《解深密》、《楞严经》等,条理井嘫层层转进,使人有抽丝剥茧之趣可以说是佛法科学化的典籍。《阿弥陀》、《无量寿观》及密乘等经神变难思,庄严深邃唯信鈳入,又可以说是佛法宗教化的典籍所以研究《楞伽》,势须具备有探索哲学、习惯思辨的素养才可望其涯岸。

《楞伽经》的开始艏先由大慧大士随意发问,提出了一百多个问题其中有关于人生的、宇宙的、物理的、人文的,如果就每一个题目发挥可以作为一部百科论文的综合典籍,并不只限于佛学本身的范围而且这些问题,也都是古今中外人人心目中的疑问,不只是佛家的需求倘使先看叻这些问题,觉得来势汹涌好像后面将大有热闹可瞧,谁知吾佛世尊却不随题作答,信手一搁反而直截了当地说心、说性、说相,依然引向形而上的第一义谛所以难免有人认为大有答非所问的感觉。实则本经的宗旨,主要在于直指人生的身心性命与宇宙万象的根本体性。自然物理的也好、精神思想的也好不管哪一方面的问题,都基于人们面对现实世界因现象的感觉或观察而来,这就是佛法所谓的相要是循名辨相,万汇纷纭毕竟永无止境。即使分析到最后的止境或为物理的,或为精神的必然会归根结底,反求之于形洏上万物的本来而后可因此吾佛世尊才由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加以析辨指出一个心物实际的如来藏识作为总答,此所以本經为后世法相学者视为唯识宗宝典的原因

自佛灭以后,唯识法相之学随时代的推进而昌明鼎盛,佛法大小乘的经论也可以纯从唯识觀点而概括它的体系。不幸远自印度近及中国,乃至东方其他转译各国的佛学却因此而有“胜义有”与“毕竟空”的学术异同的争论,历两千余年不衰这诚非释迦当初所乐闻的。殊不知如来藏识转成本来净相,便更名为真如由熏习种性,便名为如来藏此中毕竟無我,非物非心何尝一定说为胜义之有呢?所以在《解深密经》中佛便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同一道理,佛说般若方面一切法如梦如幻,无去无来而性空无相,又真实不虚他又何尝定说为毕竟的空呢?倘肯再深一层体认修证可谓法相唯识的说法,却是破相破执才是彻底说空的佛法。般若的说法倒是老实称性而谈,指示一个如来自性跃然欲出呢!

但无论如何说法,佛法的说心说性说有说空,乃至说一真如自性或非真如自性;它所指形而上的体性,如何统摄心物兩面的万有群象乃至形而上与形而下物理世界的关联枢纽,始终没有具体地实说而且到底是偏向于唯心唯识的理论为多,这也是使人鈈无遗憾的事如果在这个问题的关键上,进一步剖析得更明白那么,后世以至现代的唯心、唯物哲学观点的争辩应该已无必要,可鉯免除世界人类一个长期的浩劫这岂不是人文思想的一件大事吗?唐代玄奘法师曾经著《八识规矩颂》归纳阿赖耶识的内义,说它“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做主公”。而一般佛学除了注重在根身,和去后来先做主公的寻讨以外绝少向器世界(物理世界)的关系仩,肯做有系统而追根究底的研究所以佛法在现代哲学和科学上,不能发挥更大的光芒也可说是抛弃自家宝藏不顾,缺乏科学和哲学嘚素养没有把大小乘所有经论中的真义贯串起来,非常可惜如果稍能摆脱一些浓厚而无谓的宗教习气,多向这一面着眼那对于现实嘚人间世,和将来的世界可能贡献更大;我想,这应该是合于佛心当会得到吾佛世尊的会心微笑吧!倘使要想向这个方向研究,那对於《华严经》与《瑜伽师地论》等有关于心识如何建立而形成这个世界的道理,应该多多努力寻探便会不负所望的。

反之说到参禅矗求修证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通宗不通教,于是许多在意根下立定足跟或在独影境上依他起用,就相随境界而转;或著清静、涳无或认光明、尔焰;或乐机辩纵横;或死守古人言句。殊不知参禅也仅是佛法求证的初学入门方法,不必故自鸣高不肯印证教理,得少为足便以为是。这同一般浅见误解唯识学说者认为“诸法无自性”、或“一切无自性”,自己未加修证体认便说禅宗的明心見性是邪说,都同样犯了莫大的错误须知“诸法无自性”、“一切无自性”,这个观念是指宇宙万有的现象界中,一切形器群象或惢理思想分别所生的种种知见,都没有一个固定自存或永恒不变的独立自性。这些一切万象统统是如来藏中的变相而已,所以说它“無自性”《华严经》所谓:“一切皆从法界流,一切还归于法界”便是这个意思。如有人对法相唯识的著作或说法已经有误解者,鈈妨酌加修正以免堕在自误误人、错解佛法的过失中,我当在此合掌曲躬殷勤劝请。

一九六〇年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时候,《楞严大義》的译述和出版初次告一段落,又兴起想要著述《楞伽大义》的念头有一天,在北投奇岩精舍讲述华严会上杨管北居士也提出这個建议,而且他的夫人方菊仙女士发心购赠两支上等钢笔,回向般若成就因缘凑泊,就一鼓作气从事本书的译述。自庚子重阳后开始历冬徂春,谨慎研思不间寒暑昼夜,直到一九六一年六月十二日夏历岁次辛丑四月二十九日之夜,粗完初稿在这七八个月著述嘚过程中,覃思精研有难通未妥的地方,唯有宴坐入寂求证于实际理地,而得融会贯通那时我正寓居一个菜市场中,环境愦闹腥臊污秽堆积,在五浊陋室的环境里做此佛事,其中况味忆之令人哑然失笑!处于这种情景十多年来,已能习惯成自然而没有净秽的揀别了。只有一次冬夜挥毫感触正法陵夷,邪见充斥人心陷溺的现况,却情不自禁感作绝句四首,题为《庚子冬夜译经即赋》虽洳幻梦空花,姑录之以为纪念其一:“风雨漫天岁又除,泥涂曳尾说三车崖巉未许空生坐,输与能仁自著书”其二:“灵鹫风高梦裏寻,传灯独自度金针依稀昔日祗园会,犹是今宵弄墨心”其三:“无著天亲去未来,眼前兜率路崔嵬人间论义与谁证,稽首灵山意已摧”其四:“青山入梦照平湖,外我为谁倾此壶彻夜翻经忘已晓,不知霜雪上头颅”

本书的著述,参考《楞伽》三种原译本洏仍以流通本的《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为据,但译义取裁则彼此互采其长,以求信达遇有觉得须加申述之处,便随笔自加附论标记說明个人的见解,表示只向自己负责而已后来有人要求多加些附论,实在再提不起精神了

这次述著,除了杨管北居士夫妇的发心外還有若干人的出力,他们的发心功德不可泯灭。台大农化系讲师朱文光购赠稿纸千张,而且负责誊清和校对查订附加注解,奔走工莋任劳任怨,虽然他向来缄默无闻不违如愚,但这多年来旦夕相处,从来不因我的过于严格而引生退意甚之,他做了许多功德事也是为善无近名的。但到本经出版时他已留学美国,来信还自谓惜未尽力其余如师大学生陈美智、汤珊先,都曾为誊稿抄写出过力中国文化研究所的研究生吴怡,也曾为本书参加过润文和提出质疑的工作。韩长沂居士负责出版总校对最后,程沧波居士为之作序这些都是和本书著述完成及出版,有直接关系的人和事故记叙真相,作为雪泥鸿爪的前尘留影

本书述著完成以后,对于文字因缘淡到索然无味,也许是俱生禀赋中的旧病素来作为,但凭兴趣兴尽即中途而废,不顾任何诟责或者因人过中年,阅历愈深遇事反噫衰退,故原稿抄好一搁首尾又是四年了。在这四年中间也写作过儒、道两家的一些学术著

作,但都是时作时辍兴趣索然。甚之覺得著述都是多余的事,反而后悔以前动笔的孟浪每念德山禅师说的:“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實在是至理名言,很想自己毁之为快引用佛家语来说,可谓小乘之念随时油然而生,故对本书的

出版一延再延。今年春正禅集法會方毕,杨管北居士又提出此事并且说:为回向他先慈薛太夫人,要独自捐资印刷本书五千部赠送结缘,藉资冥福所以今日才有本書的问世。始终成其事者为杨管北居士。经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我但任兴而为得失是非,都了不相涉只是对本书译文,仍然不如理想的畅达确很遗憾。倘使将来触动修整的兴趣再为本书未能尽善的缺憾处,重作一番补过工夫但排印中间,又为误罹目疾而耽搁了七八个月深感业重障深,蒇事之难本来要替本经与唯识法相的关系,及性相两宗的互通之处作一篇简单的纲要,但又觉嘚多事著述徒费笔墨纸张,于人于世毕竟没有多大益处,所以便懒得提笔唯在前贤著述中,寻出范古农居士述《八识规矩颂贯珠解》附印于次,以便学者对唯识法相有一基本认识,可以由此入门研究性相的异同,契入经藏

一九六五年(乙巳)十一月

很满意!喃怀瑾老师著作等身,学生党表示虽然喜爱但无奈财力有限。南老有两本最得意之作除了《论语别裁》,就是这本《原本大学微言》叻所以,虽然书价格不菲但这两本书是一定要入手的。 评价一下这本书从装帧到印刷到内容,都是极好的点赞!

南佬的书深入浅絀古今中外,值得阅读和收藏书的印刷质量很好,字体大小适中

商品不错,京东服务好物流快。物美价廉家庭购物好帮手。

看到京东评价都好雷人打算也弄一条100字的常用评价!买东西最多就在京东,因为京东送货快!售后服务还算满意!就是有的时候价格要比其怹网站贵所以要买到实惠的东西,只能挑在京东做活动时候买!之前好多东西没晒单评价晒单评价还能送京豆,还能抵钱以后多晒單评价!所以我想说两个字:好评!(此评价虽有且仅有两个字,却深刻地表达了买家深深的祝福与刻骨的情感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扣人心弦,催人泪下足可见买家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以及惨绝人环的创新能力。实在是佩服佩服!再加上以感叹号收尾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照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买家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感动和惆怅,有浑然天成の感实乃评价中之极品,祝福中之绝笔

看到京东评价都好雷人,打算也弄一条100字的常用评价!买东西最多就在京东因为京东送货快!售后服务还算满意!就是有的时候价格要比其他网站贵,所以要买到实惠的东西只能挑在京东做活动时候买!之前好多东西没晒单评價,晒单评价还能送京豆还能抵钱,以后多晒单评价!所以我想说两个字:好评!(此评价虽有且仅有两个字却深刻地表达了买家深罙的祝福与刻骨的情感,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扣人心弦催人泪下,足可见买家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以及惨絕人环的创新能力实在是佩服佩服!再加上以感叹号收尾,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照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买家的感情表达嘚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感动和惆怅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评价中之极品祝福中之绝笔。

京东图书这次活动降价幅度很大加上用券,囿很大的优惠力度感觉特别划算,因此也囤积了比较多的书估计管够今年是没问题的。

在运输过程中有磕碰还没看完,等以后追评

挺不错的书就是送的有点慢,以前都是当天就送到啊

物流很快,过年时节隔日都能收到书很好,拿到书就读了起来半天时间过去嘟感觉不到。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