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复读生准备复读生可以参加艺考吗 文化课不好 理科生 求建议播音编导影视表演

查看: 40138|回复: 58
UID9024帖子威望281 金钱5667 激情4723 贡献2421 在线时间43 小时注册时间
中级会员, 积分 2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9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1阅读权限30最后登录
2013编导艺考(影视传媒类)容易考到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1楼)、《公司的力量》(2楼)、《再说长江》(4楼)、《沙与海》(6楼)、《北方的纳努克》(7楼)、《听禅》(8楼)、《幼儿园》(9楼)、《大国崛起》(11楼)、《故宫》(13楼)、《美丽中国》(15楼)、《敦煌》(17楼)、《丝绸之路》(19楼)、《俺爹俺娘》(20楼)、《最后的山神》(21楼)、《复活的军团》(23楼)等。
一、舌尖上的中国
21:56 上传
附影评两篇以作参考:
舌尖上的中国&&影评&&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高调亮相在社会普遍关注食品安全敏感期。此片主要内容讲饮食文化,让我们见识美食光鲜的一面,饮食男女无所不爱。而片中拉拉杂杂地介绍全国各地的家乡菜和其中的故事,也让游子感动落泪。“当今的中国,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唯有饮食习惯,能成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标签。”同样,也让游子内心潜伏的乡愁得到寄托。
  用味觉见证时代文化的变迁是这部7集纪录片的主题。它用恰当的力度挠到各位吃货的痒穴,成功的在大众市场落地,同时也打破了国内观众对纪录片这种节目形态的偏见。其实纪录片不止为了学术研究、政治宣传而存在,它早该回归普罗大众的身边。
  就目前我国纪录片市场现状来看,此片水准已经接近国际水平,在业界中堪称带头大哥。片子大气、和谐的展现中华美食,落脚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其在故事架构上,主线铺陈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和一段由普通民众(厨子)的点点滴滴的故事汇编成民间美食历史;暗夹私货娓娓道来我国百花竞艳的美食背后,有段心酸史——人间美味山中可寻,厨艺只能口舌相传。饮食文化与其它传统文化一样面临着传承问题。片子中出现的一些人可能就是最后一代传承手艺的人。
  这部纪录片相比《美丽的中国》(WildChina)——追求真实精美的画面,实地取景记录大量野生动植物的状态和人类生存的活动,前者仍处于依葫芦画瓢的阶段。为了在制作上达到国际范,器材使用了索尼F3、单反相机(带短片拍摄功能)。在保证高画质的前提上,充分利用其便携式和低成本的优点。片中各种场景为追求浅景深都用到大光圈的镜头来拍摄,焦外成像呈奶油般的效果让人眼馋。行云流水般的剪辑、活灵活现地运用各种转场技法,不难看出,陈晓卿(此片总导演)的导演风格近似张艺谋式——他们都是摄影摄像专业出身,把主要工夫放在打磨画质上。
  然此种种卖相,终会顾此失彼——掩盖不住如何讲故事的短板。贯穿故事的线索上,设置戏剧性、话题性的兴奋点也很重要。此片中也见故事的起伏跌宕,引人入胜。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渔民捕鱼的故事,从打鱼前准备然后遇到失败到最后捕获返航,是一种很生硬且模式化的故事结构。明眼人看到了故事开始就猜到结局走向。其实,(电视剧评论)纪录片的制作过程是长时间不断累积取其精华的过程,把故事讲好是一个精细活,得靠片子本身来叙述。华丽丽的画质下是镜头语言的缺失,片中大都为固定镜头,略显单调。例如纪录片引以为傲的跟拍镜头(手持摄像)在片中难寻,缺失真实感、动感,弱化了镜头语言。镜头语言之外,旁白应是点睛之笔,表达画面之外的东西,更忌讳用来架构故事,太多的旁白会影响观众的思考和情绪。有时观众内心屏蔽做作和文绉绉的语言,诸如“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这种调子就是显摆和多余。总的来说不留痕迹的旁白才重要,扶正它只是辅助镜头语言的位置。如此大杂烩般的片子,较真的说更像一部旅游、美食类专题片。
  其实吃货不是“外貌协会”,他们只惦记舌尖上的乡味。片子拍得像花瓶,实用性太单一也只能博得一时好评。此片的故事讲得生动与否、节目形态是否走样已经无关紧要,纪录片的社会价值是呼吁保护正在消逝的文化与资深吃货叫嚣保持美食的地道这两者达成了共识。吃货在乎视听语言的局限中表现味觉的感官享受,在好故事的承载下“吃透”一道菜的精髓,让当地人都能感同身受,评析菜品给出真知灼见。不可否认,抓住观众喜闻乐见的事物的这个卖点上大做文章,俘获吃货心,早已赢得了市场的肯定。
2.以第一集为例分析
『影视评论』 《舌尖上的中国》影评——《自然的馈赠》
第一集 自然地馈赠
  1、当卓玛挖松茸的场景与大厨精心炙烤切片松茸的场景切换时,内心的感动险些从眼中流露。是什么打动了我?这值得让我好好分析。
  卓玛平均一公里才能挖到一颗松茸,到大城市一盘烤松茸能卖1600元。人们花大价钱买的其实是卓玛的劳动,是大自然的恩赐。我们安坐在食物链的顶端,对享用到的美食必须怀有敬意,尊敬自然、尊敬劳动、尊敬生命!也许这两个场景让我感觉到了这种近乎仪式化的思维,因而被震撼流泪。
  大厨翻烤松茸时的表情、特写画面的精美、以及音乐和解说词的烘托,更加庄严了这种仪式化。
  2、特写!还是特写!酥油煎松茸,那松茸在黑陶土锅所融化的酥油中,仿佛舞蹈的精灵,原来它是活的!
  3、“松茸收购,从产地就划分了48个严格的等级!”天哪,人类对于享受的欲望已经到了变态的程度!是什么感动了我?是艺术!松茸已经超越了它本身的物质属性,它身上附加了劳动、金钱、欲望和虚荣。“松茸的保鲜期只有两天。”“过了这一个月的雨季,松茸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它是精灵,是那美到极致而又快速凋零的花朵,你不能永久拥有它的美好,惆怅使美更加浓烈,青春也有类似的品性。
  4、松茸与竹笋内容切换时,采用了二者都是出于土地之下的特点。
  5、片中多次运用了对比和平行剪辑的技巧,例如浙江老包的冬笋与春笋和广西阿亮的大头甜笋的采挖和炮制。
  6、竹笋切换为诺邓盐时,采用了二者都是产于自然地特性。
  7、诺邓火腿令人感动的原因有三。其一,研制时间漫长,好火腿需要三年。其二,全手工制作,技艺繁复,十年的功夫也还不算高手。其三,原料上等。上千年的盐井与熬盐工艺、肉质独特的高原猪、海拔1800米的河湾所产生的温润气候、高原深山的昼夜温差,这一切的偶然和必然成就了人间美味。可见,人们认为不易得的是好东西,自然的东西健康,传统有其神秘的诱惑。这些因素成就了诺邓火腿,也成就了人们对于美食的新层次的理解和召唤。
  8、湖北嘉鱼挖藕的兄弟俩,在淤泥中从早挖到晚。色调的变化展示了晨与昏,高强度又充满技巧的劳动赋予了莲藕可爱的价值。片中音效的运用令人称道。每一个动作都赋予音效,尤其是特写镜头,另观者产生了强烈的现场感。清淤、下铲、切片、筷子与盘子的碰撞、搅拌肉馅…音效繁复细致的令人咂舌。看来拾音设备在记录片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9、莲藕与大头鱼的转场,利用的是职业捕捞者(采摘者)。
  10、“收获”另人喜悦。不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收获的喜悦是共通的情感。片中利用了这一点,另观者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我也要努力得到这样的收获!
  11、讲查干湖大头鱼这段,北京的夜与查干湖的夜交叉剪辑,从而产生了因果关系与对比关系,编辑的技巧令人称羡。讲究!
  12、“一场依靠经验的赌博,要持续数个小时。”好精炼精彩的解说词!
  13、众多渔工在冰面捕鱼,本是一场普通的劳作,但因为解说词平添了故事性心里描写而使场面变得紧张生动。
  14、老把头出面、盛大的祭祀、游客的围观、众渔工的劳作,来年的生计以及长达8小时的下网,这一切砝码积攒下来,将天平的这边压的死死的;天平的另一端——收网时刻!是否有足够多的鱼能够使天平平衡甚至反压过来,成了无比重要的、极富戏剧性的期待!
  15、捕鱼上网一段,快节奏的音乐与剪辑配合交织,有效的宣泄了刚刚渲染起的紧张气氛,使情节达到了高潮。
  16、看到现在,大略已经摸清了本集的思路。那就是劳动——收获——做菜——生活。
  与主题紧扣,自然赠予了人类生活的必须品——食物,而人类在感恩的同时,也必须留种于后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美味变得更加醇厚也充满智慧。
  17、从吉林查干湖转场到广西京族三岛,利用了水。从湖到海,顺畅自然。
  18、广西京族三岛最后五个浅海高跷捕鱼人,见证了浅海生物的没落。这是本集到此为止的第一次另人伤感的劳作。
  19、伤感很短暂,希望在继续。镜头马上切换到海南妈祖庙祈福,人类为了生存向远海索食的航程即将起锚。
  20、快节奏的摇滚音乐,让捕捞工作热闹却空虚,自然地馈赠第二次贫乏。热闹的捕捞过后,是凄凉的音乐和船长寂寞的船头祈祷。好在还有马鲛鱼的美味,美食冲淡坏心情,音乐又欢快起来,预示着好收成。好音乐编辑!
  21、从船上的马鲛鱼美味切换到南海西沙群岛的美食,干净利落,虽然带着些许惆怅,也颇为自然。
  22、好收成来了,但船长林红旗的压力传达了人与自然不和谐的音符,开启了观众的思考。
  23、镜头又回到了采松茸的卓玛、采莲藕的圣武、石把头等劳动者载体,尾声带入的很自然。又一次渲染了劳动者的笑脸,点明主题。林红旗亲吻海龟作为本集的收尾镜头显得可爱并意味深长。
  总结:本集作为“舌尖上的中国”之开局,大气磅礴,立意深远。以美食为载体传达了“馈赠与感恩”、“传统与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以重食重色诱之,贯以无色无味道理,很有大和尚讲经的风范。
UID9024帖子威望281 金钱5667 激情4723 贡献2421 在线时间43 小时注册时间
中级会员, 积分 2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9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1阅读权限30最后登录
二、公司的力量
21:58 上传
附影评两篇以作参考:
1.公司的力量纪录片解析
& & 《公司的力量》是中国媒体历史上第一部深刻探讨全世界公司制度的电视纪录片。它以世界现代化进程为背景,梳理公司起源、发展、创新、演变、强大或消亡的历史,讨论公司组织与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创造、社会生活等诸多层面之间的相互推动和影响,旨在以公司为载体观察市场经济的演进,探寻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成长的中国公司的发展道路。
& & 公司,作为迄今为止最为广泛高效的经济组织形式,被看作是”人类的成就”,因为公司的力量之大在深深地影响这这个世界。全球绝大多数人都生存在公司里。在各种公司形态中占据统治地位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被公认为现代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它集合各种资源,分散商业风险,成就商业传奇;它凝结个体生命,不断挖掘大部分人的潜力和才能,汇聚成任何个人无法比及的能量;它跨越血缘、地缘,连接起千里之外的陌生人,让他们祸福共担;股份有限公司开启了人类经济生活乃至现代文明的新篇章,它不仅仅是经济教科书上的一个简单的名词解释。
& & 今天,由公司编织的全球经济网络,几乎笼罩了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国家。公司已无处不在,公司的力量也无处不在,公司已化身为一种生存方式,并在不同的国家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公司的力量这部纪录片的意义就在于这一点,学习经验,吸取教训,创造辉煌。
& & 然而,就在公司扮演着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者、制度创新和文化再造的助推者的时候,在利润的指引下将一切明码标价的公司,也成为千夫所指的商业化祸首。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并且持续至今,而这次巨大的震荡却发端于某些公司的不良运作。这也是公司的力量的一种表现,显然人们并不希望以这种方式来展示其力量之大。从某一些公司的源起导致全球经济危机,也说明了公司作为世界经济网络的节点,其蝴蝶效应不容忽视!
& & 逐利得本质,自利的本能,道德的底线,公司从未摆脱过其间的矛盾纠结。对贪婪的讨伐、对生活的物质化、对市场的质疑,公司深陷功与罪的争辩。回顾历史,重大的危机常常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但到目前为止,经历了经济危机,我们并没有找到任何预兆告诉我们正面临一个新时代。
& & 全球化之下,公司历经的这场严峻挑战,会将世界引向何方?对于正在走向全球的中国公司,如何把握历史变革的机遇,在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指引下,发挥强大的公司的力量,真正成为世界性的公司?一切都在提示我们,让我们无法不去认真探究这个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组织,这个显示了足以撼动世界的力量的组织,这个正将全球带到新的历史转折点上的组织公司。
& & 公司如何诞生?如何发展演进?公司的力量源自哪里,公司的力量又如何改变了世界?所有这些疑问凝聚成了一个关于”公司”的故事。
& & 而公司缘起和植根的背景,公司自身变迁及其日渐扩张的路径,蕴含着人类不断认识财富、认识市场、认识机谋、认识权力、认识人性的思想历程,勾画出市场经济调适演化、国家竞争此消彼长的清晰脉络。
& &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三十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实践近二十年,公司作为市场运行中的重要角色,是我们寻找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的核心载体。了解各国公司走过的历程,无疑将有助于中国公司的健康、壮大,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
& & 还是按照我一贯认为的,公司的力量这部跟大国崛起贯穿着同样的一条主线,那就是重商主义。
UID9024帖子威望281 金钱5667 激情4723 贡献2421 在线时间43 小时注册时间
中级会员, 积分 2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9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1阅读权限30最后登录
三、再说长江
21:58 上传
附影评以作参考:
《再说长江》艺术及叙事分析
内容提要:1983年当中国大型纪录片《话说长江》出现荧屏上时,创造了40%的收视神话,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长江热,《长江之歌》也因此响彻大江南北。如今当央视再次步入长江时又制作出了一部里程碑式的大型纪录片,创造了一种新的神话。本文将从高新技术打造精美视听;多重视角展现发展魅力;关注人文成就浓厚文化;多重审美营造整体享受;深厚底蕴畅游知识经济;整合营销体验全新市场六个方面来分析这部纪录片。
关键词: 精美视听 多重视角 关注人文 多重申美 深厚底蕴 整合营销 
《再说长江》是央视今年重点推出的纪录片,播出后成为荧屏的一大亮点引起了又一股长江热,其中的艺术与文化价值也令人惊叹。下面是对该片的多角度解读,从中来分析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因素。
一.高新技术打造精美视听
&&《话说长江》是一个很大型的纪录片,关注的不仅有一个个的亮点,更有亮点组成的时代的剖面,因此在拍摄时也使用了大量的现代技术力求为观众打造一个精美的视听空间。通过对画面声音的高质量追求从视听上紧紧抓住审美的眼睛与心灵,用美感来吸引受众。
1.画面拍摄
这部纪录片从2004年开拍,历时两年,投资超过1000万,采用高清摄像机拍摄时间长达55000分钟,这是我国第一次运用高清晰数字电视技术拍摄大型记录片,在画面质量上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清晰体验。
同时为了给观众一种全新的视觉来领略长江的魅力,《再说长江》摄制组在制作上采用了多种飞行器,克服种种困难,对全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拍。尤其是对长江源头的拍摄,长江源头所在的青藏高原一直以“世界第三极”而著称,是有名的不可跨越的“飞行禁区。摄制组以沱沱河为基地,在海拔4700米的高原野外搭建临时机场,在中国电视史上首次动用了可以低气压飞行的高原黑鹰直升机,起降十几架次,其中最高飞行高度达5000米以上,对整个长江源头和七十多个现代冰川进行了航拍。并且第一次飞越长江全流域,飞越长江沿岸12个省,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航拍,从而使观众可以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欣赏长江独特的魅力,在万里高空俯瞰长江,一种由宏观与开阔带来的冲击深深吸引着,振颤着观众,带来一种更为完整的审美视角。
2.声音采集
两年拍摄虽然漫长,但拍摄时几近苛刻的要求,使观众在每一个镜头中都能看到诚意,看到精致。因为这部片子所涉猎的不仅有自然环境,有民族特色,也有现代繁华与平凡生活,每一处都要求尽可能地进行原生态般的第三方拍摄,因而在声音的采集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拍摄源头时,总制片人要求最大限度地还原那种冰川融化水滴落下的声音,流水摩擦岩石的声音,微风掠过旷野的声音,甚至源头的夜晚人耳不能分辨的声音。采集到的呻吟近乎可以称为天籁,最大限度的去展现大自然自己真实的声音。
为了达到最好的还原效果,在这部纪录片中,摄制组第一次使用了杜比立体声录音技术,从而采集到了极富原始美感的大浪拍岸之声、潺潺流水之声、微风掠过原野之声……当他们与各类画面相配合时,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临其境之感。
3.电脑制图辅助解说
作为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的流域面积占了半个中国,不仅自身结构复杂,所涉及的历史,古迹等更是复杂难懂,为了能把长江“说”明白,《再说长江》第一次运用真实再现和动画合成演绎长江文明的源流、第一次运用高清动画和卫星遥感全景展现长江水系全貌。该片总制片人兼总导演刘文介绍,该片专门制作了200多幅精美的地理动画以更全面地表现长江的风貌。一幅壮美的长江画卷将点亮了电视屏幕前的每一双眼睛。同时还在片中用了大量的电脑动画技术制作了一幅立体、精细的长江脉络图,它的主干、支流、流向都一目了然。将抽象化为了具体,更利于解说与理解。
在后期制作过程中,还特意为《再说长江》制作了三维动画演示来辅助部分物理,水利知识的解说,如在对三峡工程的解说中就借助了三维动画清晰明白的展现了工程的原理与船闸的工作原理,以一种利于理解的方式人性化地处理了枯燥的专业问题,将精英文化进行了大众化的解读。
二.多重视角展现发展魅力
& & 纪录片是一种组合方式的叙述呈现,是按照一定的视角与方式去叙事或建构材料并依据这种视角与叙事方式对材料进行取舍编排,因而视角与叙事方式就是纪录片的灵魂,《再说长江》由于规模宏大所以要建构的体系也特别复杂,各类材料分散却联系复杂所以该片选择了多重叙事模式,大小视角相互支持从而构成一个整体,下面就逐个进行分析。
1.今昔对比的叙事模式
在该片播出前其总监制、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长明就说过,本片主旨在于反映最近20年间长江流域的最新面貌,社会民生、经济建设的巨变和长江历史文化传承及民族精神的不变。在创作过程中,《再说长江》以真实为立足点,注重故事细节、追求以情感人,力求达到接受、感染、共鸣的传播效果。在这里,将欣赏到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和一条浩浩大江的光阴故事,用人们的记忆连缀成一条鲜活的长江。
清华大学的尹鸿老师曾说过“任何过渡的时代都是艺术的黄金时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再说长江》便把住这一时代的脉搏,很好的表现了20年来的沧桑巨变。在拍摄时就很注意以“变化”为切入点,如在做三峡移民的专题时便以移民新旧生活的对比为点,抓住胡志满新旧居为典型,用最纯朴的今昔对比将点推为面从而表现移民工程的成功,朴实中不乏深动,以一种真实的力量打动观众。
这样的方法还大量运用在后期剪辑中,通过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以表现时代的巨大变迁。如成都专辑中的说书人,从一个人的穿着风貌的对比在无声中将变迁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重庆缆车、解放碑的画面对比;上海外滩的景色对比等,这些画面的对比给观众以眼见为实的真实冲动,进而引起了共鸣。
2.纵横视角交错,大小专题支撑
在记录片中抓住“长江”这一主题词,以长江自西向东的自然流域作为贯穿全片的纵线,从源头到入海,从追诉水流的前进中推进叙事的发展。沿江而下找寻每一处胜景与人类智慧的结晶从而形成该片的纵线也是主线。
长江的多元文化仅以一条纵线梳理是很难体现清晰明朗的,所以该片在纵线上又以自然或文化的亮点切入一个个断面,从中提炼出多个长江流域的主题性内容作为横线,使其33集的每一集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小专题。如《无梦到徽州》、《曲水姑苏》、《黄山无形》、《古蜀沉浮》、《水润锦官城》都是独立的文化单元,可以成为一个个小型的纪录片,他们又共同构成了《再说长江》中关于自然文化的大专题,相互支撑的大小单元呈现出一种清晰的叙事条理,构建出了一部脉络清晰的纪录片。
3.主旋律化与生活化的视角交融
这部片子的主题是通过长江为线来勾勒中国发展的壮美景色,因而带有主题化的倾向它涉及了举世注目六大工程: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世界水利史上最大的移民三峡百万移民潮、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以及重庆成为直辖市和上海浦东的开发,充分展现了时代的主旋律。
同时又注重对生活的关照,以中人的生活为依托,从生活的辐射中展现生活的视角,如在成都的专题中抓住成都是生活之都的特色截取清晨茶馆与宽巷子人家的生活场景,家庭中普通的对话来叙事;在《金沙余韵》中也截取了旅店一家的家庭会议作为叙事的源点带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UID9024帖子威望281 金钱5667 激情4723 贡献2421 在线时间43 小时注册时间
中级会员, 积分 2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9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1阅读权限30最后登录
2.& && &《公司的力量》——启人心智的经济科普片
& && &CCTV 日首播的10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以公司的发展史为线索,跨越世界各国,探讨公司的根源、性质、职能,从公司的兴衰反映国家的经济状况。
  我们不能看清未来,但我们可以回顾历史。以史为鉴,可以明智。
  关心历史,展望未来。更广阔的视角,可以让我们站得更高来观察世界,并且,作为判断我国现状的重要依据,结合当下国情做出一些较为客观的判断。
  下面摘录一些纪录片中出现的例子,也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
  企业家精神
   1776年,美国独立前夜,一本不到20页的小册子开始流传。小册子名为《常识》。北美独立战争期间,《常识》一书对美国民众的影响力仅次于《圣经》。
   1904年,美国《企业家》杂志选用《常识》中的一段话作为发刊词,此后百余年中,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但杂志扉页上的这段话却从来没有改变,它被称为企业家誓言。
  我是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的,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一位不寻常的人,我寻找机会,但我不寻求安稳,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国民,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骄傲而无所畏惧,我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自豪地说:在上帝的帮助下,我已经做到了。
  市场——看不见的手
  就在博尔顿-瓦特公司推出蒸汽机4天之后,格拉斯哥大学教授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一书,在这部著作中,斯密批判了用国家力量追逐货币财富的重商主义,倡导通过平等契约来发展经济的自由贸易。他最著名的观点就是看不见的手,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个体间的自由贸易,将会创造出高效的资源分配模式,并有利于提高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收入水平。
  斯密认为:
  每一个人为改善他的状况,而自然地做出的努力,当其具有施展的自有和安全时,就是一个十分强有力的原则,他进而指出,不需要借助其它,这种个人的努力就能给社会带来财富和繁荣。
   正是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成千上万的英国小公司,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并无政府强制力作为主导,在纺织、机械、冶金等行业中,几乎看不到必须经由政府特许才能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我们应该尽早结束非人道敛财方式
   1902年5月,美国宾夕法尼亚西部,15万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和承认工会的合法,这引发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危机。
   替工人辩护的克劳伦斯·丹诺做了一次情绪激昂的演说,这次演说让仲裁委员们开始对煤矿劳工有所支持。1903年2月,美国人听到了这样的辩护词。
  如果这个国家的文明,是靠矿工和劳工忍饥挨饿,靠年仅十二三岁的孩子在尘土飞扬的无烟煤矿捡煤维持的话,我们越早结束这种文明,越早重新开始新的文明,对人类就越有好处。
  我在来这的路上就下定决心,要尽全力使劳资双方不再像以前那样互相仇视。
   这是二十世纪伊始,人们对建立社会经济新秩序的思考,因为财富阶层的贪婪,和贫困阶层的暴力是从不同方向威胁国家的两把利刃。
  市场也需要政府的干涉
   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开始,人们逐渐意识到,市场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是资本崛起的过程中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从此以后,监管一词出现在各国经济运行的轨迹中。政府对于经济运行的态度不再是放任自由,取而代之的是混合经济模式,这是人们对市场经济制度的一次重要修正。
   剑桥大学教授约翰·凯恩斯已然颠覆了传统思想。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
  凯恩斯创建了一个以国家干预为中心,以消除经济危机和失业为目标的学说体系。他说:政府应该在经济萧条时进行投资,通货膨胀也是发展所必需的。
   美国政府在加大投资、提供就业的同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公正的法律,经过几年的调整,美国的经济又有了好转。
   就像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提出的那样:
  政府有责任消除贫困,保护公民免于匮乏的自由,市场可以有效地筛选出强者,但它们无法保护弱者。因此,维护社会安全,保障基本公正的使命,政府责无旁贷。
  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政府也不是。也许,从来就没有无所不能的拯救者,公司的明天不能等待救星来开启。
  公司的文化
   就像明治维新时期一样,日本这位优秀的学习者总是善用自己所长,创造新地运用所学。
   丰田汽车的生产线上,有一根特别的拉绳被成为安东绳。任何一名员工只要发现异常就可以拉动绳索,停止生产,以防止次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美国公司的质量管理师末端控制,它的日本学生则把问题消灭在源头。拉动安东绳的责任和权力,让工人不再是生产线上的一颗螺丝钉,不再是可以任意替换的一个标准化零件。他们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情感、被重视的人。
  日本企业的成功,是在组织结构中,重新发现了人。归根到底,公司并不是豪华建筑、财政利润、战略分析和五年规划,而要想调动人的因素,文化的力量,无形胜有形。但文化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只有善于学习和开放的文化,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
   然而,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长达10年的经济停滞,它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同时,信息革命席卷全球,一场新的竞赛开始了。谁拥有更具创新力的文化,谁救能拥有更强大的公司。
   两个年轻人,创造了新的公司神话,白手起家建立两个帝国,微软与苹果,成为新时代的领袖,美国凭借新一代的公司之力,重新走上顶峰。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兹,他们和他们的公司,都带着美国文化的深深烙印,自由、独立、鲜明的个性,还有无止尽的创新追求。
  无论身处何种文化环境,唯有更好地调动起自身文化中激发个人潜能的优势,更好地解读人与组织的关系,才有可能赢得竞争。
  一个国家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它的人民,决定了它在人类进步历程中的位置和高度。而这一点,将深深地镌刻进本国公司的文化中。成为其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历史表明,唯有更具原创力的文化基因,才能长久地支撑起经济奇迹。
  创新的重要性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到:
  知识就是力量。而让知识真正成为力量的,让科技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并不是知识或者科技本身,而是面向市场进行创新的公司组织。因为,在创新活动的诸多要素中,制度大于技术。
   创新的力量推动了一大批高科技公司从美国硅谷诞生,并且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上的强势企业。
   当微软从一家小公司,逐渐变成全球技术霸主,美国司法部面临了一个新的反垄断难题。问题不在于微软在市场上实施垄断价格,而是技术垄断正在阻止更多的创新公司出现,为了保护更多中小公司的创新能量。政府不得不遏制本国乃至全球有史以来最有成就的公司。因为无论是行业垄断,还是技术垄断,都将破坏创新的生态环境。
   诺斯说过经典的一句话:
  什么样一种制度,是最能够刺激鼓励人们的创新,就是他创新对社会的贡献,和他取得的回报,这之间越一致,差距越小,越能够鼓励人们创新。
UID9024帖子威望281 金钱5667 激情4723 贡献2421 在线时间43 小时注册时间
中级会员, 积分 2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9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1阅读权限30最后登录
三.关注人文成就浓厚文化
该片总制片人兼总导演刘文曾介绍说:“《再说长江》策划时明确的主旨就是以长江沿岸风光地貌,风土人情的变化来反映中国20年的经济建设所带来的巨变。20年前的《话说长江》是部风光片,散文化的解说,让没走出过家门的老百姓看到了祖国各地人们的生活状态,20年长江沿途很多地方都是旅游胜地了,早已不再神秘,所以这次我们以人为本、以纯纪实手法讲故事,用对比来展现长江的变化、中国的变化。然而更重要的是,让观众看到变化的背后其实是不变,20年巨变的根源在于中华文化血脉相承的不变。”
该片的总编导李近朱也说:和《话说长江》是史诗性的结构相比,《再说长江》最大的特点是以人物为主体,以故事性为核心,以情感贯穿全片,以纯粹纪实的手段展示了长江边不同人们的生存状态。片中至少聚焦了五、六十个人的命运变化,通过这些小故事体现出大背景、大主题。
纪录片如果缺失了人文要素,就会变得一点也不令人感动,没有共振效应的纪录片很难与观众形成情感的交流,更难以达到传媒的致效,其中所包含的思想与内涵也很难传达。所以《再说长江》特别注重人,从普通人的小故事来折射大主题。如在纪录片中有一个叫李慧英的老太记了48年的帐,小到4分钱的冰棒,大到家庭装修。从家庭记帐本上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在80年代人们的生活变化最大。纪录片把镜头对准人,从人们形象生动的生活来展现时代的变迁特点,一种深厚的人情味从中缓缓流出。
纪录片还特别注重继承关系上的人情味,从真情寻访中引起人们的感动,很多20年前的人又再一次出现在了大家面前,向大家讲述他们的悲欢离合和长江的沧桑巨变。。最令人惊叹的一个画面,是当年年仅11 岁的李曦,是新落成的重庆大桥上的第一个晨跑者,而23 年后,已经34 岁的他,再次被镜头在同一座桥上捕捉到,从凝聚着中国变迁的历史的人生中人性化的展现了变迁与发展的迅速。被《再说长江》摄制组请进摄影棚的还包括1981 年6月1 日在南京中央商场带着儿子过节的张静,当时,张静的儿子年仅2 岁,《话说长江》记录了他的童年生活场景,如今,他已是英俊小伙。寻找20 多年前《话说长江》胶片素材中曾经出现过的人物,让这些染上淡淡怀旧色调的画面重新浮现绚烂的色彩,这也是《再说长江》的一个独特创意。展现具有人文冲击力的精彩画面。
除此以外,纪录片还注重对细节的采集,从沿途走过除了记录了各地的风貌文化外,还抓住了“语言”这一重要但却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人文要素,从人物的介绍中透出了各地的语言特色,成都话、重庆话、贵州话……共同构成了一个语言的融合,从方言中展现了另一种人文的精华。
四.多重审美营造整体享受
& & 纪录片的美不同于单一音乐或图画,而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对纪录片的审美也是一种整体效果的评判,只有进行了各种艺术片断的整合与调和后才能产生整体的美,《再说长江》便是多种艺术的结合。
首先是画面美。20年前《话说长江》的拍摄采用的是电影摄影系统,然后由底片直接转成磁带,虽然比同时期的电视摄影效果好,但与今天的高清晰摄影相比仍然相去甚远,并且《再说长江》在拍摄中更注重角度与取景的艺术,使画面更为精致。
第二是声音美。这一点在前面已经作了具体介绍。
第三是音乐美。《长江之歌》是拍摄《话说长江》时特意征集创作的,并且从4000多首中得到了最为普遍的认可,从而脱颖而出最终被选定,并且早已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唱,成为一个象征和符号因素,形成了一种声音的识别系统。《再说长江》依然采用了这样一个熟悉的老旋律贯穿始终,产生了一种令人信任与回味的美感。除此以外在片中的大量背景音乐与画面的基调和谐统一,悦耳动听,使这部纪录片散发出一种浓浓的音乐美感。
第四是解说美。解说词本身就有一种文采飞扬的文化美感,许多观众都用笔抄录,网上也有大量征求信息;再加上解说员李易富有磁性的声音冷静中又略带煽情,以娓娓道来的语气,讲述长江的过往与今天,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新的听觉美感。
五.深厚底蕴畅游知识经济
《再说长江》力求用真人、实事来表述长江的现状与历史性的变化。从对长江的说与看,扩展到了思考,开阔到了生态、人文、发展等多个领域,并以人为主体,以故事为核心构成了表现手法上的特色,从而揭示出一个更广阔、更鲜活、更生动也更耐人寻味的新时代的新长江。在创作理念上,纪录片《再说长江》主题分为自然与人、开拓发展、历史与人文。
欧洲纪录片界有句话:我只坐那些迟到的火车。这句话的意思是,纪录片的选题应该是定位在那些本来是很重要但却被世人所遗忘的题材。《再说长江》便抓住这一突破口从现在社会中最活跃的中年与青年两个层次进行突破,以对《话说长江》的知识延续与变迁来抓主中年一代的回忆,保持它们的审美新鲜感;同时又抓住信息爆炸时代资讯焦虑与文化恐慌的特点突出知识的多元性从而抓住青年一代对信息需求的审美关注,进而通过镜头的选择来彰显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美德,唤醒潜藏在人们心中的深厚底蕴达到文化的共鸣,使《再说长江》能以一种厚重的韵味在知识经济时代畅游。
如在《大佛东渐》一集中,纪录片抓住旅游的亮点,以最佳镜头向观众展现了大佛套小佛的奇观,对大佛也进行了全方位的拍摄满足了手中的审美需求,同时还介绍了修造大佛历经的90载风云与海通禅师的人身经历,蕴藏了深厚的人文知识;同样还引入了丽江的激沙沙文化,黄山古松文化,周庄的双桥文化,苏州的园林文化。如在介绍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三星堆’文化时,既介绍了其神秘性,同时又解读了‘三星堆’古国中人类消失之谜。在《天生赤水》中引入了中国的酒文化,还解读了茅台的酱香之谜。成为了一部深动的传统文化宝典。
六.整合营销体验全新市场
  传媒经济时代带来的是一种传媒产品的市场化革命,因而在传媒界“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趋势日益明显,再加上传媒机构的增多,受众选择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冲击,传媒产品也走上了营销的道路。“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央视在面对这一精心打造的大型纪录片时也采取了整合营销的方式,多重突破拓宽市场。
1.同步出书
当《再说长江》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同时,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同名图书也在首播当天同步上市。类似纪录片的播出和图书出版实现同步,在中国电视史和出版史上还是首次。从而形成了产品的品牌,从更多的价值链上增加附加值。
2.独立的宣传项目
  《再说长江》是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奉献的电视纪录宏片,因此中央电视台特地为该片录制了开播特别节目——《以长江的名义》,这开了中央电视台为纪录片开办特别节目的先河。并且还在第四套国际频道播出,以满足海外华侨华人的要求。
3.央视力推
中央电视台不仅在央视一套20:47的黄金时段播出该纪录片,还在其官方网站上开设了专栏,设置了动态、边看边谈、全景展示、视频回放、真情寻找、今昔对比、散记、俯瞰江源、话说长江、图片、百科、博客访谈、论坛等项目,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再度进行影响力的宣传,利用自身的宣传优势不断为《再说长江》造势。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央视的这部纪录片再对传统的纪录片模式上进行了多角度的艺术重构,在撕裂传统中找到了突破,建构出了一种全新的多维视角,结合了多重艺术与理念,成为了我们当代纪录片高水平的代表,在拍摄、制作、文化、主题与影响上产生了里程碑的意义。
UID9024帖子威望281 金钱5667 激情4723 贡献2421 在线时间43 小时注册时间
中级会员, 积分 2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9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1阅读权限30最后登录
四、沙与海
22:19 上传
附影评以作参考:
纪录片《沙与海》 ——生命的礼赞
空旷辽远的大漠和茫茫大海中的孤岛,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极端,但是艺术这双神奇的大手却把他们紧密相连,在艺术家眼中,沙是固体的海,蕴含着大海的辽阔,海是流动的沙,凝聚着沙漠的雄浑。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类型下有着淳朴奋斗的人们,在严酷的大自然面前顽强地生活着,世世代代谱写着生命的赞歌。
纪录片简介
纪录片《沙与海》是康健宁和高国栋共同完成的作品,他们分别选取了内蒙古沙漠中刘泽远一家和辽宁一个孤岛上刘丕成一家进行拍摄,通过他们生活状况的对比,反映了他们在恶劣环境之下顽强的生存意志。作品开头,在大漠黄昏中牵着骆驼缓缓走来的牧民刘泽远,在海浪翻腾下紧握渔船罗盘的渔民刘丕成,二人依次以能够显示身份的影像入画,之后分别定格。刘泽远的生活围绕羊、骆驼和草场,他们一家生活艰难但欢欣,但子女们的憋闷与孤单正是刘泽远这种生存状态所独有的内心景象、情感景象。刘丕成对自己家业的不满,对家业继承的担忧正反映出这类家业较发达的劳动者的内心空间和情感诉求。两个人的故事都是建立家业的故事。
影像的背后——父子打枣
片子中有一个很有特点的段落——刘泽远父子打枣,广阔的沙漠中两个小小的人影走向两棵孤独仅存的枣树,这幅画面产生了很强烈的悲情,在人与自然的对立中,人显得那么渺小,而在几近死寂的沙漠中,孤独的生命仍然顽强地活着,再有,那双在沙子中捡沙枣的老手的特写镜头,由于时间的持续,逐渐使人产生联想,老人似乎永远在沙漠中寻找着生活的希望,尽管它的果实是那么微不足道。父子俩打沙枣的行为和孤独的人、树以及广阔的沙漠与天空构成的对比,难免给人两种感觉,一是劳作的艰难,一是追求生存的渴望与悲壮。
意象的境界
将现实的外在之物化作一种可感受、可领悟的精神境界,是审美认知过程的基本模式。在纪录片创作中,将景物、将现实、将历史投入作者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经验,这是摆脱单纯追求生活实录,而使影像超越现实以获得美感意蕴的要点所在,人们凭借自己的体验去领悟被画面的强化了的“意”的内涵,使得景物画面即产生造型的感染力,又又富有象征的意蕴。
依旧是刘泽远父子打枣的的例子:
直接意义& && && && && && && && && &&&内涵意义& && && && && && && && && && &美学意义
沙漠中的两棵枣树& && && && &&&壮阔荒蛮中的生命& && && && && && &孤独悲怆的感受(景别)
两个人向枣树走去& && && && &&&人与自然地对立
打枣& && && && && && && && && && && & 生存的劳作& && && && && && && && && & 生存艰辛的感慨(行为)
一个老人的脸& && && && && && && &岁月的痕迹
枯老的手在沙中捡枣& && && &永远淘不完的希望
生命意识的震撼(长度)
根据上面所示可以看到,沙漠中的树,因它的大远景的画面构成的冲击力使人产生孤独的悲怆感;捡沙枣,也是因为超出一般忍受限度的时间持续,使人脱离只是一个简单动作的认知,而去想象其象外之意,从而产生震撼。这时,由于影像的表意作用,是一个客体的审美价值以感性的特有形式彰显出来,并且引导了主体的审美体验。
音乐的恰到好处——以父子打枣为例
音乐与解说、画面的关系看,在第二段解说的后半部加入的现场声,而在解说结束以后,音乐渐起,音乐与现场声并行,然后现场声渐弱、音乐渐强,而在音乐渐起时,画面已由原来的全景转向了特写。当镜头由毛毯上红枣摇至沙地上红枣最后到刘捡枣,音乐达到高潮。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镜头在这一段落的画面当中是个极其醒目的亮点,音乐在这里也予以了强化,解说词在这里却退出了。究其原因,在于通过音乐与画面已经把观众的情绪调动了起来,特别是音乐,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不需要解说词再来画蛇添足。因而,解说词在这里适时地退出,把声音的空间留给音乐去表现,体现的是一种音乐与解说、与画面的有机配合。
艺术化审美
《沙与海》中有一段采访牧民大女儿的镜头,问她对婚姻的看法,她说结婚是为了来开这里,之后有一段长时间的沉默,这是一段现实性很强的内容,但从她的语言和沉默时手无意识的动作中,可以使人感到她内心复杂的情感波澜。这时影片中出现了一个长长地镜头:一个小女孩独自在沙丘上玩耍、行走,女孩清纯可爱,她先是把自己的鞋顺着沙丘滑下去,鞋过之处留下两行长长地印记,接着女孩自己也顺着沙丘滑下去,她的身后是一条更宽的印记,镜头拉开成大远景,女孩慢慢融入黄沙中。这是一个脱离了前面写实情境的镜头,但在这里却是对前面内容的一种情绪延伸,它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既可以被视为女青年对童年的美好记忆,又可以被视为对未来的憧憬,也可以作为生命轮回生生不息的象征。这里没有语言而境界自出。
突发的灵感
《沙与海》的作者曾经谈到过,有一次,他在拍摄间歇时突然看到一个景象,在一个沙丘上有一棵孤零零的树,一个小女孩在沙丘上走着,在一片黄色中,小女孩的红衣服格外显眼,他马上拿起摄像机去拍这个小女孩,小女孩在沙丘中走了很长一段路,然后头冲下向下滑,一直融进黄沙里。这显然是小女孩在玩耍,当时他拍下后,自己也不知道这个镜头有什么用,但是节目中,他把这个镜头安排在一个牧民大女儿的讲话后面,创造了一个为人称道的情绪意境。
蒙太奇手法
《沙与海》的创作者有着明确的蒙太奇意识。不管是牧民刘泽远还是渔民刘丕成,也不管两家人的具体生活有多大差异,创作者紧紧抓住他们的共同点来结构作品,这就是他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那种顽强的生存意志、那种与自然抗争的精神。
在《沙与海》中,有一段对两家女儿的同期声采访,这一段采访典型地体现了平行蒙太奇的结构思维。先是对刘丕成女儿的采访,通过她的爱好、她对婚姻的看法,展示出一个渔家少女极其健康的人生态度。尤其是她对婚姻的看法,语言质朴却又出人意表,她不把金钱作为选择对象的标准,认为有钱人太狂,而愿意找一个海上的平常人家,不说有钱也不是太穷那样的。这样的择偶观,既有少女的矜持又有大海的坦荡,而通过一个少女之口不经意地说出来,显得质朴自然。接下来是对刘泽远女儿的采访。因为问及了爱隋这样敏感的话题,她显得有些羞涩,通过大笑而予以回避。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之下,她低着头进行了回答,而在记者问她想不想离开这个家时,她陷入了沉默,从而把一位少女对家的复杂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解说词引导观众情感
《沙与海》中的解说词虽然很多是客观的描述,但也不缺乏创作者自身的观点。其实,无论是客观描述,还是主观立场,它都会引导着观众的情感,让观众在娓娓叙述的解说词中与创作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在讲到刘丕成的家业时,有这么一段解说词:“钱挣得多说明这条路通,总不能放着路不走,把已经到手的家业毁了,虽然各种事情压得人喘不过气,可越是这样越停不下步子,就像被海水推着走一样。”虽然解说的是刘丕成自己的生活感受,但就在这解说词中,让观众有了对其生活境况的一种了解,从而体会到刘丕成生活的艰辛。
解说词扩展影片意蕴
创作者的一些主观评述,在引导着观众情感的同时,对影片意蕴的扩展也有着强大的作用。因为创作者的主观评述往往都是精练且富含哲理的思想概括。专题片中最有概括性的主观评述,创作者一般会放在影片结尾,让观众在与创作者产生共鸣的层次上更加对影片的思想主题有进一步的深思和回味。《沙与海》中创作者所说:“然而无论是沙漠的刘泽远还是海洋的刘丕成,他们在建立家业的时候都经历了曲曲折折,无论是穷还是富,他们同样做出了努力。有一点他们相信,人生一辈子,在哪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沙与海》中,并没有过多的煽情成分,而侧重于冷静、客观的纪录,表现他们日常的生活状况,在这种冷静的纪录之中,作品有了真实性,也具有感人的力量。
UID9024帖子威望281 金钱5667 激情4723 贡献2421 在线时间43 小时注册时间
中级会员, 积分 2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9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1阅读权限30最后登录
五、北方的纳努克
22:24 上传
附影评以作参考:
《北方的纳努克》分析
首先,《北方的纳努克》体现出罗伯特·弗拉哈迪的浓厚的“边缘文化情结”。萨杜尔便称弗拉哈迪是“电影方面的卢梭。”
弗拉哈迪并不是第一个拍摄爱斯基摩人的导演。但是,以往大白人种族主义者在拍摄边缘民族时,往往是以倨傲的目光俯瞰殖民地的奇风异俗和美妙风光,是一种猎奇和把玩的心态。弗拉哈迪却在《北方的纳努克》中注入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人文关怀。弗拉哈迪与爱斯基摩人情感相通,对他们质朴自然的生活方式持一种极欣赏的态度,对爱斯基摩人与艰难的生存环境搏斗所体现出的坚韧的生命力赞叹不已。他就像一个带着摄影机的“行吟诗人”,在边缘民族区域流连往返,为古老文化的行将消逝深深叹息。正是由于这种理解与崇敬的态度,使《北方的纳努克》远远地超越了过去和后来所有以猎奇或审视的态度拍成的同类影片。
《北方的纳努克》打动观众在于人在残酷环境中顽强生存的伟大主题。这是弗拉哈迪一向乐于表现的,这个主题是通过纳努克这个理想化的人物体现出来的。
纳努克是爱斯基摩的著名猎手。他身上体现出弗拉哈迪的浪漫理想。当时,商业文明侵入未开化的少数民族地区,已非常普遍。弗拉哈迪为此感到心痛、震惊与自责,尤其是当他逐渐认识到作为探险家和勘测者来到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区域,他的所作所为正在使他所景仰的文化、他认为美的东西慢慢消逝,自已也是破坏边缘文化的一分子时。
面对这个现实,弗拉哈迪的作法是,避开产业文明入侵这一问题,把现代文明的所有丑恶都从他的镜头里剔除掉。于是,现代文明与人的矛盾都被弗拉哈迪一概回避。弗拉哈迪影片中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实际早已逝去。纳努克被弗拉哈迪打造成一个未受文明沾染的“纯洁的野蛮人”。除了凶恶的大自然外,纳努克再没有别的敌人。他和家人的生活成为弗拉哈迪浪漫的想象。
第二,弗拉哈迪首创了“交友式”的纪录方法。
在拍摄《北方的纳努克》的过程中,弗拉哈迪为了挖掘生活,把握和有效地组织材料,三度深入实地,和拍摄对象朝夕相处,等待“故事”逐渐成型。弗拉哈迪改变以往“旅行片”拍摄那种走马观花式的工作方法,第一次把游移的镜头从风俗猎奇转为长期跟踪一个爱斯基摩人的家庭,表现他们的尊严与智慧,关注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并且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这种选择一个具体的拍摄对象——把镜头对准一个爱斯基摩人和他的家庭的纪录方法,可概括为“三个一”:一个主人公、一条主线、一个主题。这种拍摄模式直到今天仍为纪录片工作者所尊奉。
在雷维尼翁公司驻当地代表的帮助下,弗拉哈迪找到了纳努克作为拍摄对象。在弗拉哈迪的影响下,纳努克热爱上了电影。他不仅积极配合弗拉哈迪拍摄,而且给弗拉哈迪出了不少主意。作为向导,纳努克不仅把弗拉哈迪带进了一个个爱斯基摩人的生活现场,同时也带他进入一种生机勃勃的文化传统。在拍摄程中,弗拉哈迪与爱斯基摩人朝夕相处,打成一片。弗拉哈迪开创的纪录方法就是:把拍摄活动和现实的人与人的交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种与被拍摄者长期共处,籍以掌握其真实面貌的拍摄方式,长期以来为纪录片作者所采用。一直到今天,如何与拍摄对象沟通仍是每个纪录片工作者在拍摄现场不得不面对的最基本的命题之一。
第三,影片体现了弗拉哈迪的真实观,那就是创造性地纪录现实。
弗拉哈迪拍摄《北方的纳努克》,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不是科学的精确纪录,而是对现实生活充满诗意的再创造。弗拉哈迪对现实是持积极参与的态度的。因此,弗拉哈迪是浪漫的诗人而非科学家。他需要的是摄影机前的真实,是拍摄结果的真实。这是弗拉哈迪的真实观。比如他曾对纳努克说,如果拍摄捕猎海象,“在影响拍摄的时候,你和你手下的人可要放弃猎物。你要知道,我要得是你捕海象的镜头,而不是它的肉。”
又如片中爱斯基摩人居住的房子冰屋(伊格鲁)纯粹是为了拍片才搭建的。冰屋通常大约为12英尺宽,弗拉哈迪需要的却是25英尺。纳努克没造过这么大的冰屋,花了几天时间实验才终于建成。冰屋是黑的,纳努克用冰做窗户,还借用太阳的反光照明,这是爱斯基摩人在生活中的创造。冰屋在拍摄时被迫削去一半,因为没有照明,拍摄只能在露天状态下进行,纳努克一家在冰天雪地的刺骨寒风里表演起床。结果要真实,为了真实不惜搬演,这是弗拉哈迪的信条。
此外,还有一个传说:据说那个著名的猎取海豹的场面里,纳努克从冰洞里拖出的海豹其实已经死了多日。整个场面都是事先安排好的。
其实,在弗拉哈迪拍摄《北方的纳努克》的年代,当地的爱斯基摩人捕海象已经不用鱼叉,而是用步枪。为了拍到更为原始的场景,纳努克才用他爸爸的方式猎捕海象。弗拉哈迪在后来的《摩阿拿》、《亚兰岛人》和《路易斯安娜州的故事》等影片中一再重复这种拍摄方式,让人们用父亲或祖父的方式表演生活。
有人据此斥责弗拉哈迪“做假”。弗拉哈迪却认为在艺术创作中,创作者的行为方式是积极主动,而不是客观冷静。这就要求把非虚构的生活场景同想象和诗意完美结合。摄影机前的生活只有合理干预才是更真实、更合理的。这种思想观念对后来的纪录片创作影响深远。
第四,弗拉哈迪借鉴了当时故事片的叙事技巧,为后来的纪录片奠定了讲故事的传统。
弗拉哈迪的年代,正值故事电影崛起,电影的叙事艺术日臻成熟。人们发现:在电影的叙事中,可以通过诸如机位的调度、角度和景别的种种变化,尤其是通过剪辑,可以自如地改变观众的视点,在叙述过程中从容地实现时间空间的转换,从而有效地组织情节,使得叙事的线索变得更加清晰、紧凑,结构上更加匀称。在《北方的纳努克》中,弗拉哈迪吸收了故事片的叙事技巧(剪辑、角度、距离等),创造性地运用到(既非作家、导演创作,也非演员表演的题材)真实场景中的纪录片中,使纪实影片主题描述的原始状态,有力地传达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勃勃的生命力。观众看到的不再仅仅是一堆七拼八凑地连接在一起的新闻素材,而是一部被有机地结构起来的完整影片。
《北方的纳努克》在结构上分成三大段落:(1)天暖时期,人们补修原始的工具。(2)寒冷天气中人们面临的艰辛生活。(3)大风雪。其中影片的主干部分都是与寻找食物有关,大如猎海象、海豹;小如钓鱼、捕兔纳努克教儿子射箭的细节(淳朴动人,祖辈传统在劳动的间歇传递,简单的动作传达出父子亲情)。仿照好莱坞故事电影高潮/噱头/兴奋点的设计,弗拉哈迪别致地安排高潮点和兴趣点,令观众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有所发现”的喜悦。正是这种结构方式,使《北方的纳努克》避免了拖沓冗长的“照相式”纪录。弗拉哈迪的这种创造,令我们联想到现在纪录片界提出的“纪录片向故事片靠拢,故事片向纪录片靠拢”的观点。影片的文字语言——字幕的运用也非常巧妙。同当时的故事片一样,《北方的纳努克》运用字幕来说明背景,交待环境,连接情节的发展。其作用等同于电影声音诞生之后的解说词。但是,弗拉哈迪的字幕说明措辞巧妙,文字简洁,从不说多余的话。在造“冰屋”的段落里,巧妙运用“且慢,还有一件事”字幕,引起观众的心理期待。
《北方纳努克》不仅是弗拉哈迪一年零四个月拍摄的成果。正如埃立克·巴尔诺所说:也是弗拉哈迪和爱斯基摩人水乳交融的产物,是弗拉哈迪对未开化民族文化的仰慕,对这种宝贵文化即将消亡的惋惜,对西方文明进入未开化地区的迷惑,乃至对自身行为的困惑等等情绪结晶而成。也是弗拉哈迪三次北极探险的结晶,所以它会影响那么大。它不仅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会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也为记录电影提供了一种至今仍在使用的拍摄模式。《北方纳努克》是世界记录电影史光辉的起点。1964年,在曼海姆电影节上,《北方的纳努克》在世界优秀纪录片评比中名列前茅。
UID9024帖子威望281 金钱5667 激情4723 贡献2421 在线时间43 小时注册时间
中级会员, 积分 2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9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1阅读权限30最后登录
22:38 上传
附分析两篇以供参考:
1.段落结构
张以庆新作《听禅》段落结构
十一的时候,看了三部关于佛山的纪录短片,梁碧波的《佛山潘玉书》,孙曾田《梁启超变》,张以庆《佛山听禅》。据说,这是佛山投资拍摄的十部纪录短片中的前三甲。一部说人,一部说政治理念,一部表达诗意的感受,都是十几分钟的短片。
因《听禅》是诗意的内容和诗意的表达,是最难效法、掌握和摸透的,花时间拉了一遍片。
下面是大体结构:
& & 古老与现代,噪杂与安静
& & 印章:佛山听禅& && &标题:听禅
【段落一】
度:公车上书
& & 康有为故居
& & 广东越剧学校 陈家欣
& & 粤曲《渔歌唱晚》 “渡”
& & 渡口渡人,自行车自渡,东平大桥
& & 西樵山宝峰寺僧侣&&“渡”
& & 公车上书&&“普度”
& & 诵书女童揉鼻镜头 结
【段落二】
浮生:陈家欣坐唱
& && &康有为成立不缠足会,自梳女不嫁
& && &清晖园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春秋”
& && &烹饪大师&&民以食为天,食以茶为先。食在广州,厨在顺德
& && && && && &“五色五味,人生亦然”&&“浮生若茶”
& && &康有为故居&&陈家欣枯坐
【段落三】
遗存:佛山是黄飞鸿、叶问、李小龙故里
& && && & 太极拳师 马建超&&京剧鼓点
& && &佛山是粤剧发祥地
& && && & 粤剧表演+武术+歌剧(普契尼咏叹调)
& && &宗祠
& && && & 大旗头村村民,82岁谦伯开宗祠门
& && && & 谦伯是某广东水师提督后人,大旗头村是清代遗存村落
& && && & 陈家欣古装背影远去
& && && & 谦伯摇椅听收音机&&“有声听音,无声听自己”
& && && & 陈家欣+公车上书
& && &陶瓷、龙窑、石湾公仔、冯氏木版年画、陶艺大师、民间剪纸、开脸师、市民平叔、民间收藏家、僧侣
【段落四】
心: 菜市是卖花的&&16岁卖肉人 “有空用功,没空用心”
& & 《大同书》+陈家欣
& & 香云纱发祥于佛山 染纱、洗澡、狗看纱&&“不是风动,也不是纱动”
& & 陈家欣回头
【段落五】
得失:东华里部分废墟 拆&&“广厦万间,夜眠八尺”
& && &七代住户+粤剧《江上渔火》
& && &油纸伞&&东华里原是广东保存最完整的清代街区
& && && && &&&“已失去,未得到,正拥有,孰重孰轻”
& && &湖水船人悠悠&&“若水三千,只取一瓢” “同船不同路,渡人亦度己”
【段落六】
& && &生活禅:格兰仕工人、媒体人、操作工、架子工、印染工匠、交警、技工
& && && && &&&82岁谦伯一声唱
& && && && &&&陈家欣拜佛&&“其实&&用心什么都是 禅”
& && &结尾:&&月儿悠悠,顺风,送船儿走
& && && && &&&老幼观月
& && && && &&&佛山,简称禅。
& &&&那天跟作者电话聊了一小时,说到创新、虚焦镜头、公车上书、“若水”和“弱水”、120天的创作时间,“结构出来浑身发抖,笔跟不上脑子”,百米赛跑+弯道——结构的困难和关键,结尾轮回和传承的含义,以及作者概括每个看片人的感受、得到大众认同的愿望……
但是,没有跟张导核对这个拉片结构,其实当时刚刚捋出这个结构,只是没顾上说。实际上这只是个人做的拉片场记——&&一边拉片,一边断出段落,一边给每个段落一个主题。
禅—《佛山听禅》浅析
《佛山听禅》一部以张以庆一贯包容态度进而将佛山几乎所有元素都融入其中的影片。通过板块式的结构为我们呈现出佛山这座都市的丰富多姿,更揭示出“只要用心,什么都是禅”的真谛。
影片采用了很多艺术手段,其中最值得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声音和画面的精妙了。
《佛山听禅》里的声音运用的独具匠心。张以庆运用六段音乐,《渔舟唱晚》、《蝴蝶夫人》、京剧中的《贵妃醉酒》、《苏三起解》、西洋歌剧《咏叹调》以及广东音乐《旱天雷》在丰富了音乐的同时给予观众以震撼而多变的视听享受。另外运用声画对位的方式给京剧配太极、咏叹调配粤剧这样创意十足的混搭,凸显了佛山这一城市里即传统又国际的一面,也使整部影片富于情趣。当然,雨声、钟磬声、脚步声…这些同期声的运用让许多平日里被我们遗忘的声音经过放大,瞬间变得光芒万丈,给人以真实感的同时多了一些冲击力和感染力。最后在声音上不得不提的就是片中重复蒙太奇的使用即《公车上书》的反复出现。它宛如一句警语使我们心中多了一份责任和一股爱国情怀,也从侧面烘托出了一种历史的厚重之感与心灵的审视,当然它更表达着佛山人的精神与品质。
而在画面上,《佛山听禅》绝对称得上是充满禅意与哲理的。伊始运用祖庙、古窟以及南风古灶等历史遗迹和现代城市的繁忙和快节奏形成对比,寓意着当今社会下历史文化和现代潮流的碰撞。定格镜头的使用在片中的反复出现,第一次是描绘一幅夕阳西下时东平大桥驶过的两辆自行车,它突显的是一种宁静的气氛,揭示了“渡”的含义。第二次则是给予了一锅美味的汤食,所表达的又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与做人的方式,诠释着人生的要义“五色五味,人生亦然”。而在影片后半部分的一个片段中导演运用对比蒙太奇将东华里部分废墟以移镜头和中景的方式和高楼大厦进行对比鲜明地突显出历史传统事物在当代社会所面临的危机和人们对于这一现象的惋惜,也为接下来骆筠郿的出现铺下伏笔。渲染了一种“已失去,未得到。正拥有轻重孰知”的悲凉。最后,导演一逆光的拍摄角度描绘着两人一老一少仰望天空的图景,揭示着无论那一代人都期待明天却又不知那些过往的该何去何从的无奈,也许只有携手并进才是唯一出路的道理。而那蹲坐在门口的一老一少则似乎象征这古老的历史和新兴的现代文明。
该纪录片从宗教、历史、民族、山水、冶炼、粤剧、粤菜、功夫、现代制造等多领域,多视角地记录了佛山,让人们不再单纯的用繁华来描述它,让人们知道佛山背后那浓厚的禅意。
UID9024帖子威望281 金钱5667 激情4723 贡献2421 在线时间43 小时注册时间
中级会员, 积分 2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9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1阅读权限30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凫兮シ 于
22:52 编辑
七、幼儿园
22:46 上传
附影评以作参考:
纪录片《幼儿园》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幼儿园》中,张以庆立足于客观纪录的“生活碎片”,大胆采用了一系列艺术表现手法,使作品最终臻于完美。某种程度上说,《幼儿园》的成功,就是电视综合艺术手法充分调动、巧妙运用的成功。下面试从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1. 拍摄--从“不拍什么”拍起
在《幼儿园》中,张以庆在经历了最初的茫然无措之后,确立了该片的拍摄原则:就是“不拍什么”比“拍什么”重要--我知道我不拍什么。他的所谓“不拍什么”,即舍弃“概念性的东西”:不拍上课,不拍老师,不拍家长,不拍室外实景,甚至不拍“六o一”……总之,大家熟悉的概念性的东西一概不拍。
张以庆说:一天一天在幼儿园那么待着,于是有一些东西我们就可以确定了,就是要从看似常态的生活中,捕捉那些意想不到的、非常态的、生动的东西,捕捉那些异样的、瞬间流露出来的东西。
直觉与感性主导的张以庆,即便面对原生态的纪录,依然是一副叛逆者的姿态。这种面临着将幼儿园边缘化表现的风险取舍,着实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超强的审视能力。惟其如此,才能出奇制胜。而这,也正是张以庆的理念追求和看家本领。不拍什么,既是张以庆处心积虑的选择,也是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判断。在这方面,他的个性特质及另类思维方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张以庆的眼里,什么样的东西才是感性的呢?首先,他采取了平视的手法,以孩子们的视野来看待幼儿园。这样,自然就要剔除成人眼中的概念化的元素,并进而筛选出鲜活的、极富感染力的符号。在这里,张以庆将对拍摄内容的取舍变成了一门艺术。
幼儿园里每天司空见惯的上课、学习、游戏等等早已被大家所熟知的内容,无论多少台摄像机,都只能拍出同一种意思。因此,在张以庆的眼里,这些都成了了无生气的画面。老师和家长,本身就是一系列概念的代表者或制造者,也很难构成幼儿园原生态的东西,因此也只能放弃。至于室外的场景,在孩子们的眼中,只是一个懵懂的印象,当然可以人为地忽略……如此一来,张以庆的幼儿园顿时就清静了、干净了、纯粹了。相形之下,那些意想不到的、非常态的、生动的东西,那些异样的、瞬间流露出来的东西就自然地进入了张以庆的视野。而这些,也正是幼儿园小居民们的生活写真:其实孩子们面临着好多好多的问题,比如衣服总也穿不好,鞋带系了个死结,摞不上板凳……说张以庆独具慧眼也好,匠心独运也罢,反正正是这一艺术化的构思设计,使《幼儿园》一着得手,全盘皆活。
2.外景--虚化处理的艺术价值
在《幼儿园》中,外景几乎都是虚化的拍摄、剪辑效果--操场上热闹的活动、大门口人们晃动的身影,乃至哗啦啦的下雨情景……都被刻意虚化。看到《幼儿园》中诗化般的外景,人们在叫绝的同时,也不禁掠过一丝隐忧:假如张以庆不能突发灵感,没有采用此种艺术处理方式,将会给整个节目带来怎样的损失啊?不过,非常庆幸,张以庆及时发现了它,并成功地运用了它。
在电视节目创作过程中,镜头虚化(虚焦)这一艺术表现手法也经常被采用。但在纪录片这样重大而特定的题材中,将外景几乎全部使用虚焦处理,光靠灵感或者胆识是不够的,更主要的还得看是否能更好地为主题思想服务。
除此之外,虚焦画面的巧妙运用,从传播效果上看,还别有一番意蕴:
其一,外景之虚,更映衬了幼儿园生活的环境之实,使孩子这一主体元素越发突出。
其二,外景之虚,更加烘托出孩子们的思想、行为之实,使他们真实的另一面得以张显并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其三,外景之虚,更加切合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感觉之实,是他们眼中朦胧而又真实的世界。 因此,经过这样一种艺术手法的
处理,可以让孩子们形成一个相对透明的空间,并不受干扰地演绎他们的故事
当然,虚化的外景,也让张以庆找到了一个仿佛空灵般的圣殿,并顺利地捕捉到了一连串灵动的符号,最终将其变成了一串串成功的果实。
3.对话--黑白影像的思想深度
在《幼儿园》里,从练习数学心算的孩子熊经纬,到后来与家庭、生活、理想、情感及至国际国内时事政治等项内容相关的一系列对话,这些画面均采用了黑白艺术处理。
在色彩斑斓的幼儿园,在五彩缤纷的儿童内心世界,为什么要用黑白色调处理孩子心算及展示思想灵魂的场景,让儿童的心灵深处如此地不明朗,甚或灰暗?这确实是颇耐人寻味的话题。
UID9024帖子威望281 金钱5667 激情4723 贡献2421 在线时间43 小时注册时间
中级会员, 积分 2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9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1阅读权限30最后登录
撇开结构样式的说法,张以庆没有过多地谈及黑白手法究竟“负载着”哪些“非常多义的、丰富的、多功能的内涵”。
诚然,从一部近70分钟的大片来说,如果不充分考虑片子的结构形式,张以庆5000分钟的幼儿园“碎片”是很难粘贴在一块的。因此,没有前面心算数学题的的介入,后面的对话就显得唐突和刻意主观。同样,如果没有前面常态性的心算学习场面出现,就不会衬托出后面对话的精彩。这种结构样式,不仅体现了《幼儿园》别具一格的结构美学,更巧妙地避开了故事化纪录片的情节高潮--因为《幼儿园》是无故事化的纪录片。
除了结构的需要之外,黑白影调这种“妙手偶得”,其实还有更精彩的意蕴--它能够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在影像作品里,运用黑白艺术手法处理的作品是最具视觉冲击效果的。如作为“希望工程”形象代表的“大眼睛姑娘”,就是《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采用黑白照片刊发出来并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经典范例。
同样道理,《幼儿园》中黑白色调的表现手法,将孩子们成人般的思想表达出来之后,在人们审视的目光中,他们俨然已经是一个个小小的思想者了。而且,这种深沉的、成熟的思想表达,是与人们想象中、概念中天真无邪、纯洁浪漫的孩子大相径庭的,由不得不发人深省。此外,这种深邃的蕴涵,从另一个侧面也折射出成年人的童年岁月,由此又反衬出时代的变迁烙在一代人身上深深的印记。而这,才是纪录片纪录时代、关注人文的真实精神体现和深刻含义所在。
4.解说--画面语言代替“上帝之声”
通篇不用解说词,是《幼儿园》新的创作特点。相对于较早前大量使用解说词的《舟舟的世界》和只用了千把字解说的《英和白》,《幼儿园》在纪录片长期以来多遭病诟的解说词方面,算是来了一次“彻底革命”--全部采用画面语言。
纪录片解说词,作为记录过程中的必要交代和有机补充,往往在节目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而恰到好处的旁白,更是被称作“上帝的声音”。但这一传统的电视艺术创作手法,却因为被质疑记录不真实,或创作者容易导入过多的主观意识而屡屡受到指责。在《幼儿园》中,向来以“主观表现”见长的张以庆,偏偏这次要彻底地客观一回,全部用表达能力强、内涵极其丰富的画面语言来展示所要承载的一切。丢弃了“解说词”这根拐杖,对张以庆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同时又是其主观创作回归纯客观的一次大胆尝试。这种极限跨越,尽管是纪录片最原始的追求,但却像陈景润破解哥德巴赫“1+2”命题一样,既无比简单,又无比复杂。值得庆幸的是,张以庆在设法解决了一系列相关难题之后,终于涉险过关。
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名誉会长陈汉元说:《幼儿园》没有解说词,但它比有解说更具有说服力。
5.《茉莉花》--生命的咏叹与升华
以北方曲调的《茉莉花》作为片子的主题音乐,并且在节目中前后出现了五次,是《幼儿园》又一处成功的妙笔。
由于《幼儿园》所揭示的是一个内涵丰富、主题思想深刻的领域--人们熟知而又陌生的幼儿世界,因此,随着片子的逐步展开,观众的认知与情绪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着的感觉与不同阶段渲染主题的《茉莉花》旋律交织在一起,便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共鸣。
起初,人们听到《茉莉花》音乐响起时,可能是一种轻松的、快意的、欣赏的心境,看到的也会是孩子们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场景。但随着孩子们幼儿园真实生活画卷的一幕幕揭开,《茉莉花》的旋律便有了变味的感觉,人们的心情也开始复杂起来。到后来,尤其是孩子们的对话部分完成之后,幼小孩子思想的深刻、性格的成熟,使人始料不及,更使人思绪沉重。最后再来感受《茉莉花》,音乐的氛围顿时变得压抑而凝重,甚至可以听出里面一个个幼小生命的深沉诉说,仿佛前面学心算的孩子熊经纬独自冥思苦想的孤苦状,以及第三次心算卡壳那样让人心里发涩。天籁般的童声,传导出人之初的无奈与现实;天使般的孩子,原来承受着太多的时代与社会特性;茉莉花的芬芳,却夹杂着淡淡的愁绪与忧伤。但是,这就是《幼儿园》,这就是生命的最初交响--我们在审视的同时,我们在反问是谁让这些孩子失去了可贵的童真、童年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接受她,并试着努力地去做些什么。
6.故事--在“碎片”中合成与完美
讲故事是一般纪录片最基本的功能,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是创作者所追求的理想效果。但是,在《幼儿园》中,我们却看不到明显的故事,也没有完整的情节,有的只是“生活的碎片”。这种无故事、无情节、甚至无主题的“三无”片,要想仅仅用蒙太奇的手法将其组接到一块,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片子,几乎是不可能的。
的确,张以庆并不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尤其惧怕故事情节中复杂的逻辑关系,况且一所普通的幼儿园,其故事又从何讲起呢。
在这里,张以庆靠着他敏锐的感悟能力,靠着上述一系列“空中芭蕾”般的高超技巧,成功地又走了一回钢丝。不过,综观全片,除了一些精致的元素恰到好处的运用,使片子结构匀称、画面精美、段落层次分明、思想意境深刻之外,《幼儿园》还是呈现出一个多元的、丰满的故事架构。
传播文化研究学者董子竹说:片子整体感非常好,看似杂乱,却在不经意的结构中,延伸着主题,它穿越了社会层面、文化层面,直抵生命层面。他做了一件很有价值的事。
张以庆说,“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幼儿园》是一则成人寓言。说童年是美好的,只是成人的一厢情愿;说孩子是单纯的,也只是成人的一种预设。《幼儿园》让我们在孩子身上看到成人社会。对于下一代,我们并不了解。
《幼儿园》是张以庆大胆挑战的又一次空前成功,但同时也是一次有力的证明:她的感性层面是很难复制的。
友情提示:不要插楼哦~剩下一半楼主明天弄完~
WOKO!脑残粉
本站注册会员荣誉勋章
Powered by Discuz!}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艺考生文化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