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总是喜欢拿别人比较看他多能多能每天回来见到我瞪眼,从见到你的那一天起我买

哑巴父亲的爱
父亲是个哑巴,这一直是我心中一块隐隐的痛。
我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小镇,父亲就在小镇的拐角支了一个烧饼摊赚钱养活全家。听人说,我的老家并不在这儿,是父母后来搬到这儿的。每到逢年过节,父亲总是一个人回去给爷爷奶奶送纸钱,然后下午再回来陪我们吃年夜饭。有时我闹着要去,可他不让,娘说你是女娃娃,去个啥?这使我对父亲大为不满。
又加上与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时,他们总是排斥我说:“你父亲是个哑巴,我们不跟你玩!”只此一句,我就恨上了父亲,怪他是个哑巴,同时更怪母亲不该给我找了个哑巴父亲。母亲听了我的混帐话,立即就狠狠地扇了我一巴掌,父亲看见了,拦了过去,一把把我抱进了怀里,可我并不领情,而是把他一推,自己跑开了。这时的父亲就站在那儿呵呵地傻笑。
七岁那年的一天,我背著书包跟着父亲走进了镇子上最好的一所小学校,听着父亲哇啦哇啦地打着手势和老师“讲”话,我的脸羞愧得要命,特别是当我走进教室,有的同学指着我说:“瞧!她就是哑巴的女儿”时,我更是想在地上找个裂缝钻进去。从学校回来后,我就跟父亲约定:以后不准他再进我们学校半步,否则我就跟他翻脸。父亲想了一会,还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由于父亲的原因,我在同学们中间总是抬不起头,他们不和我玩,我也懒得和他们交往,在孤独中,我品尝到了受人冷落的辛酸,但也就是这样的环境给了我过多的思考空间和学习时间。为了使自己内心深处那一点点可贵的自尊不再受伤害,我拼命地学习,良好的成绩给我带来了许多安慰,每当听到别人拿我作榜样来教育自己的子女时,我的心里就会泛起难以抑制的喜悦,而这也成了父亲唯一向别人炫耀的资本,看着他满脸的笑容,
我心里很是激动,爸爸!要是你会说话该多好啊!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体会到了父亲生活的艰辛,每天天不亮,他就爬起来和面,等面发酵后,就收拾好东西,和母亲拉着架子车来到烧饼锅前,开始一天的忙碌,为了招揽生意,他总是满脸堆笑地哇哇地招呼着客人,有时碰到蛮不讲理的,吃饭不给钱外,父亲还要遭受白眼和侮辱。我是哑巴的女儿,尚且承受这么大的压力,父亲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每当想到这里,我都会为自己过去的想法和做法而羞愧,有好几次,我都想跑到父亲面前给他下跪,乞求他的原谅,可倔强的我实在没有勇气这样做,在父亲面前,我依然是那副不屑一顾的神色。母亲看了,总是大声训斥我的无礼,而父亲并不在意,他依然卑微地笑笑。
18岁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重点高中,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父亲高兴得脸上开了花,他把当天的烧饼全部免费送了客人。
离开了父亲,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我终于脱离那个让我伤心的地方。可这时,我又担心城里的同学会知道父亲是个哑巴,看着我一脸的愁容,父亲似乎猜出了这一点,他没等我说话,就在临上学前又用手势向我重申了那个幼稚的约定。就这样,每个星期天,父亲和我都准时来到城里那个最大的商场门前,他把钱交给我后,就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回去,望着他那恋恋不舍的目光,我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放寒假后,我又回到了那个小镇,父亲依然在他的烧饼摊前忙碌着,虽然他的身后没有一个客人。见到我下车,父亲高兴得搓了搓手上的面,然后就收拾东西,拉着架子车到了家。刚进屋,我才知道母亲病了,她人瘦了一圈,正痛苦地在床上呻吟着,不过见了我,她还是勉强坐了起来,她想笑,嘴还没张开,却“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我一时慌了,猜不出家里发生了啥事,就忙问母亲怎么了。母亲看了看父亲,父亲闷着头狠狠地抽着烟,这时,我才发现父亲比母亲瘦得还要厉害,瞧,他脸上颧骨老高,眼窝子黑深深的,而这一切,在上次父亲给我送钱时,我竟没有发现,想到这里,我不由得自责起来。
在我的再三追问下,父母到底也没告诉我什么,他只是打手势说母亲得了小病,不碍事的,接着就是要我好好安心读书,家里的事不要我操心之类,得知这些,我更加不安了。那一夜,我展转返侧,最终也没能睡着。
第二天,父亲起得老早,他拉着架子车准备上街,我穿好衣服,走过去要帮他,他说什么都不让我去,非要我在家照顾母亲不可。吃过早饭,母亲就对我说:“晴儿,去到街上给你爸爸帮帮忙,我有病,你又上学,他一个人苦啊!”说这话的时候,母亲一脸的泪水。
刚出门,我就碰到了邻居李大婶,刚见面,她就一把拉住我的手说:“闺女!有句话,我本来不该给你说,可看到你爸爸瘦成那样,我不忍心啊!”接着,她就告诉我,就在我上学后不久,母亲就得了病,到医院一查,肝癌,晚期!父亲当时一听,就懵了,他立即哇啦哇啦地跪在地上请求医生救母亲一命,好心的医生对此爱莫能助,只好告诉他,母亲最多能活一年,还是留点钱,给病人买点好吃的是正事,在这儿住院等于拿钱往水坑里扔。父亲不相信,那一天,他在医院里发疯似的,见了医生就磕头,可头都磕出了血,医院最终没有收留母亲,后来父亲只好把母亲拉了回来,在家养病。母亲得病的消息传开以后,再也没有人买父亲的烧饼了,因为他们都说母亲的病会传染人。
对此,父亲只好含泪撤了烧饼摊,不过他又怕母亲知道这事后,心里着急,加重病情,于是每天天不亮,他照旧拉车出门,然后把车子搁在李大婶家,他就出去拾破烂挣钱,到了晌午再回家。可前天得知我要回来后,他又把烧饼摊重支了起来,目的是不想让我知道家里发生的一切。
听到这里,想起昨天那冷清的烧饼摊和父亲那忙碌的身影,我热泪盈眶地向街拐角跑去。可到了那儿,我只看到架子车和做烧饼的工具全都在那儿,而父亲却没了踪影,就在我疑惑的当儿,一位好心的街坊告诉我,父亲上县城去了,据说是买年货。霎时,我愣住了:买年货在这儿不就可以了吗?何必非要上县城呢?看来父亲一定有其他事。于是我把车子拉到了家,就赶紧搭车去了县城。
到了县城,刚下车,就听到有人议论说前面有一个人晕倒在前面的商场门前,我一听,暗叫不好,立即飞快地跑过去,果不其然,正是父亲,此时他已经醒了过来,看见我,他的脸上浮起一丝微笑,他颤抖地从衣袋里掏出了一叠钱,然后示意我去商场里买年货。我接过钱,不由得放声大哭,因为在那叠钱里面,我清楚地看到一张卖血的单子。进了商场,父亲要给我买新衣服,我说什么都不要,他生气了,一瞪眼,我就不敢坚持了,接着我们又给母亲买了呢子大衣和颇为流行的女式裤子,共花了420元,这也许是母亲今生穿得最奢侈的一套衣服了,此时我实在不明白,一向生活俭朴的父亲为何今天铺张起来。
回来的路上,父亲反复打手势不准我把他卖血的事告诉妈妈,看着父亲黑瘦瘦的脸庞,我的眼睛湿润了。
这一年的春节,是我有生以来过得最黯然的,可父亲却表现得比哪年都高兴,大年夜,他像个孩子似的嘿嘿着,拎着鞭炮围着院子跑,迎着鞭炮的亮光,我分明看到了他的脸上满是泪水。在父亲的感染下,母亲也有了精神,她穿着父亲给她买的新衣服,安详地坐在堂屋里,静静看着孩子般的父亲。吃过年夜饭,母亲和父亲就坐在饭桌前默默地对望着,他们那专注的目光让我局促不安。我走进了里屋,就躺在床上睡着了。
时间不长,父亲推醒了我,使劲拉我来到了母亲的床前,我才知道母亲快不行了,她已经神智不清,嘴里喊着父亲的名字,父亲坐在床头,捧起她的头,让她靠在他身上,好一会儿,母亲睁开了眼睛,看见我,她断断续续地说:“晴儿!--你爸是好人,--要听话!”说完这些,她眼睛死死地盯着父亲,父亲仿佛读懂了母亲的目光,他“呜呜”地哭着点点头。凌晨时分,母亲躺在父亲的怀里微笑着走了。
听到哭声,好心的邻居都跑过来,帮助把母亲入了殓,望着躺在棺材里的母亲,父亲的眼睛一片茫然。有人问父亲,是不是运回老家?父亲摇摇头。这下我困惑了:不把母亲运回老家,还能埋哪儿?
到了中午,我家就闯进来一群人,一见他们,父亲脸色大变,他“嗷嗷”大叫,死死地压在棺材上。来人什么都不说,他们上来几个人,把父亲拉开,然后就准备抬母亲的棺材,我一下子傻了,我不知道眼前要发生什么!只能呆愣愣地看着这一切,最后还是邻居们上来拦住了他们,他们这才说要把棺材抬回家埋了。接着他们就拿出了一个结婚证,说当年父亲把他们村的女人拐来的,还带个孩子。
什么?我呆住了,我夺过结婚证,上面正贴着一张照片,那是母亲和另外一个男人的合影,看到这,我一下子跑到父亲面前,紧紧地抱住他拼命地喊道:“爸爸!我不相信这是真的!”
虽然我和父亲极力阻拦,但他们还是凭着人多,打着号子抬走了棺材。就在母亲的棺材走出院门之时,父亲突然像想了什么?他钻进里屋,拿出了鞭炮,点了起来,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父亲跪在地上不停地朝着母亲远去的方向磕着头。
后来,我终于弄清了事情的真相。父亲并不是我的亲生父亲,他年轻的时候也不是个哑巴,刚开始他就和母亲自由恋爱了,哪想到我的爸爸也看中了母亲,他是临村的一个无赖,为了得到母亲,他暗中找了一些地痞流氓,把父亲毒打了一顿,还割去了父亲的舌头,就这样父亲永远不会说话了,在爸爸的强迫下,母亲最终嫁给了他,并生下了我。好景不长,爸爸因参与打架,砍死了人,被政府枪毙了,父亲得知了这一切,就暗中找到了母亲,并带着我们母子俩来到了这个小镇。我们在这里相安无事过了这么多年都,谁承想就在母亲死后,他们却把母亲抬走与爸爸合葬。听到这,我这才想起母亲临死前那复杂的目光,以及小时候为什么不让我回家的目的所在。想着想着,我情不能自已,一下子来到父亲面前,郑重地跪下去泪流满面地说:“爸爸!我是你的女儿,我是你的亲女儿!”话没说完,父亲就蹲下来,捧起了我的脸仔细地端详着,瞬间,两行清泪也从他的眼睛里涌了出来。
学校领导得知我的情况后,他们找来了父亲,要他在学校门前支起烧饼摊,挣钱供我上学。可父亲却怯怯地看了看我。我的心一寒,我又想起了那个遥远的约定,这一定成了父亲心中永远的痛,想到这里,我毅然拉着他的手说:“爸爸!原谅我过去的无知,不管今后世道如何变幻,你都是我最好的爸爸!”听到这,父亲笑了,很灿烂,从他那阳光般的笑脸上,我才真正读懂了父爱,就是这如山般的父爱,一定能伴我走得很远,很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十二、&&我心中的太阳
北京有个金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这首歌是我童年里最爱唱、最想唱的一首歌。
高兴的时候我爱唱它,郁闷的时候我想唱它,闲下来没事时嘴里还哼着它。一唱起这首歌就想起北京有个我心中最爱的姑姑。
她是我心中的太阳,生命中的脊梁;她像航帆一样指引我迎风破浪前进。在我遇到困难时,她又像一盏明灯照亮我的航程;她给予我的不仅仅是温暖和呵护,更重要的是一种人文的平等关系,是对父母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给了一定的冲击。她是亲属中最喜欢我的唯一亲人,是她给了我鼓励和自信。
她让我小时候常常怀揣着一颗向往的童心,仰慕的童心;每每向小伙伴提起北京的姑姑心里有着美滋滋的感觉,那一刻充满了自豪和幸福感……北京——姑姑,姑姑——北京也是我经常向好朋友和身边的同志炫耀的一个话题。
每次进京,姑姑都用博大的爱给予我。曾无数次用心教育我怎样从小事做起的道理。我从她的身上渐渐悟出和懂得了更多的是“只奉献不索取以及为人低调”的做事原则。她曾是唯一给予我精神食粮的导师,50年后的今天,当我用心坐下来总结自己时,更明白我从她身上获得的更多的是无尽的做事宝藏,是我一生取之不完用之不尽的源泉啊!
姑姑——我心中的太阳,谢谢老天爷把我们的血缘紧紧的联系在一起;隔山隔水隔不断我们亲情和血脉。我有生能认识您,能得到您的恩赐和教诲是我一生由衷的幸福啊!如今我有这样坚强的性格除了有遗传基因外,更多的是您的谆谆教导在规范我的行为准则。现在,人到中年了回想起来过去那些片段除了感恩就是感谢了!它像一本书藏在我心中……
一、孝心——在我心中生根
1967年4月中旬的一天,父亲回长春办完爷爷的丧事后,把奶奶接到了郑州我们的家。奶奶的到来我们家打破了原有的家庭环境,家中多了一位老人又增添了新的气氛。
我记得很清楚,奶奶常常会在我放学后,把我叫到身边背着母亲偷偷的给我1元钱,让我买回一斤鸡蛋糕。那会一斤鸡蛋糕0.85元,买回来后,奶奶总是分给傻哥、我和弟弟。我们都会很高兴的和奶奶分享吃蛋糕的快乐。奶奶时常也会从兜里拿出一两块水果糖待我们放学后发给我们。那会有块糖如同过年一样,是欣喜和乐呵啊!但母亲回来后,我们三人都会假装没有发生一样各干各的事。因为,母亲常常会对奶奶给我们吃的东西不是摆手,就是瞪眼,我从小从母亲的眼睛里会看到她很嫌弃奶奶窝囊和脏的感觉……
奶奶到我们家那会大概是65岁的高龄老人了,常常身上一身臊气味。听母亲说:“奶奶28岁才后续到爷爷跟前(爷爷前妻去世,留下一个儿子),生叔叔已经是36岁了,月子里落下的毛病”。那会我才10岁,每次放学回家,奶奶见到我都会拍着手表示很高兴的样子,然后摸着我的头很亲切的样子跟我说话,我却很不在意她老人家的存在,忙着去做自己的事情。现在想起来很对不起奶奶,她老人家年龄那么大,毅然离开了故土,离开了周围熟悉的邻居朋友,离开了自己营造几十年的家,尽管来到了我们(她二儿子)的家,但新的生活在她的视线里又是那么的陌生和不熟悉啊,有谁能知道没有人理解她和她交流的痛苦啊?奶奶——孙女长大到今天才明白这个道理,悟性太晚了。真诚的道一声对不起啊!请原谅吧!
奶奶是三寸小脚老人,身体胖胖脚又是很小,走起路来一晃一晃,常常给人是头重脚轻的感觉。每天在门口走上500米,早上一圈,傍晚一圈,回来后便坐在床上上下拍拍手、拍拍头。每天一日三餐都是我母亲的事,她总是第一碗饭让我端给奶奶,奶奶吃上第一口时我们大家才动筷子。奶奶从来都未和我们坐在一起吃过饭,她总是一个人坐在里屋写字桌上吃饭。我们一家人在外屋小饭桌上乐融融的开饭。偶尔奶奶也会帮助我们家烧烧水,灌灌暖壶、扫扫地等干一些她力所能及的事。她的衣服多半是母亲给她洗。有时候小东小西的也会自己洗洗。总之,奶奶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是一位很笨拙的老人。
1968年8月上旬的一天,傻哥哥想出去玩,奶奶说什么都不让,把他关到后院,后院是8平方的面积四周扎着木棍连在一起围成的小院,半个小时后奶奶心疼开门看他时,他见奶奶又急又气在地下打滚耍赖,奶奶弯腰拽他,一不小心他把奶奶带倒,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奶奶瘫痪到床上,从此再也不能动摊了。
奶奶出事的第三天,爸爸就把她老人家送到了北京姑姑那里了。那年奶奶67岁,因偏瘫住进了北京301医院心内科四楼病房。从此姑姑身上又多了一份孝心和责任。
那会姑姑有三个孩子,最大的和我同岁,老二比我小三岁,最小的才1岁,除了工作和家庭外,一下班姑姑就到病房看望奶奶,姑父在部队做政委工作,两口根本管不了孩子们,在病房里帮助奶奶洗洗刷刷身挑重任。待把一天的事打理完后,已经是半夜了。姑姑常常都拖着疲倦的身体和星星相伴回到了家中……
后来奶奶病更重了,常常吃饭的时候流含啦子一流满身,姑姑从来都为嫌弃过,抓起身边的毛巾就给奶奶擦,奶奶常年卧床大便很容易干结,姑姑就义不容辞的下手掏,为了奶奶姑姑多少次不怕苦、不怕累。父亲生前赞誉他的妹妹时常常会很动情用这些事例启发教育我,我当时没有经历过对这些事总是左耳听右耳冒早跑到九霄云外了,根本不往心里阁,直到有一天父亲重病卧床时,姑姑再次现身教育我才大彻大悟的明白起来了……
1969年9月奶奶病更重了,我和母亲从郑州前去北京探望她老人家。入京后的当天下午,我们来到了301医院,奶奶见到我们很是高兴的样子,在病床上唔哩哇啦语句不通,双手在空中比划希望我能到她跟前,我哪会才12岁,懂得不了多少东西,躲在医院病房门口旁窥测着就是不进去,怕奶奶、嫌奶奶那个样。奶奶几度呼唤我,我也不知怎么搞的就是死活趴在门口不愿进,奶奶流泪了,姑姑难受了流泪了,母亲站在一旁也不管不问我,那是我一生最后一次见到我的奶奶,不久她老人家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人世。留给我更多的是遗憾。
一个月后,爸爸带着傻哥哥参加奶奶的追悼会,一到姑姑家,姑姑家中都是穿解放军衣服的人忙来忙去。直到奶奶追悼会完毕后送行大家时,傻哥哥在一旁不断的说:“感谢共产党,感谢解放军!感谢叔叔阿姨!感谢大家”!所有在场帮助的人无不震惊,都怀疑傻哥到底傻不傻?后来这件事作为傻哥的佳话父亲传给了我们。
姑姑用爱心和孝心伺候卧床不起的奶奶一年半时间,克服了常人想不到的困难,当时没有勇气和决心是做不到的。她当时的三个孩子最大的11岁,老二才7岁,最小的才1岁,除了上班,还要照顾家庭;还要把奶奶养老送终,没有向父亲、叔叔提出任何条件,她把孝敬老人的责任和义务全都拦到自己身上。她无私无畏的壮举无形中给我留下深深的烙印,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扎下了根。
二、热心——在我心中开花
1971年8月大伯的长子张文远得了重病前来北京301医院医治,当时我正在北京姑姑家中度暑假,亲眼看见姑姑为他们一家人忙来忙去。大伯是我爷爷前妻的儿子,爷爷67年去世后,她完全可以不管不问,但姑姑是个热心人,只要有求于她,她都会放下手中工作积极为亲人想办法,安置好床位后又到病房探望。偶尔我也听她背后絮叨大伯对爷爷生前怎么……怎么…….但在她儿媳、儿子面前又把对大伯的意见咽了下去。积极热心的态度让你从心里感到温暖。半年后大伯的儿子去世时,姑姑伤伤心心的哭了一场。(这些都是后来从姑姑和父亲的通信内容中得到的信息)。
1986年4月长春的叔叔患直肠癌再次住进北京301普外进行手术治疗,那是叔叔一生中最怕、最黑暗的日子。手术时姑姑亲临手术台和主刀大夫一起对叔叔肚子里的坏肠子进行切割,取出癌变部位,又重新进行结肠,手术进行了3个小时,叔叔顺利推出了手术室。
因家中还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婶婶在医院伺候叔叔一星期后就走了。我和母亲去看他时,叔叔已经手术一星期了,他很坚强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他告诉我说:“手术后伤口很痛,什么都不能吃,每天吃4个蛋黄,一个蛋黄要吃2个小时,为了生存再不好吃也坚持,就是这4个蛋黄让他生命出现了转折,他竟然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和他一起手术的病号8个人,半年后7个都先后去世了,唯有他现在依然健在。
那一次,我和母亲给叔叔带了很多很多东西,学姑姑讲话带了个郑州的“小卖部”来北京,父亲背着母亲又给姑姑寄来2000元人民币转送叔叔那,那会,我才开50元钱。父亲每月工资150元。这份礼物无疑是很重的啊……!
姑姑是唯一照顾叔叔的亲人,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洗刷后就往医院赶,7点左右就来到了301医院,是8位病人中第一个家属来探望叔叔。邻居病床的病号都很羡慕姑姑助人为乐的精神。其他病人有难处也都询问她,姑姑是个妇科主任医生,医生对待病人都有相同规律性和不变性的学问。姑姑对待叔叔病房的病人又特别擅长问寒问暖了解病号心思,有了姑姑的到来这个病房里说说笑笑就充满了阳光。叔叔后来自豪的对我讲:“姑姑一到病房看我,病号都非常羡慕我有个好姐姐,说我有福气啊!”我的岳母曾说过:“一个长春市都找不来你二哥和姐姐这么好的人,你真幸福啊!……”
40天后,叔叔康复回到长春。姑姑在我们老张家的家史里,重重填写了一笔热心助人的感人篇章,她的事迹载入我们老张家的里程碑。是她大胆、无私无畏用热心和爱心救活了叔叔的生命。至今叔叔身体安康。
2001年9月父亲在郑州检查出来是贲门癌时,姑姑知道后不断的打来电话告诉我们立即进京复查。
9月29日我和父亲乘次D134次早上7.22进京。车到了邯郸以后,我问父亲为什么在铁路中心医院住的好好临时决定不治非要来京呢?父亲说:“我把我的生命交给你姑我放心啊!”听完父亲的话我沉默了,是啊,兄妹之间这种浓浓的信任和情意上哪找啊?这是金钱也能买不到的阿!
火车是下午2.15到北京西站。站台上姑姑、姑父在等待着我们,姑父特意派一辆军车接了我们。3.30到家后姑姑很快把父亲的病例拿出来认真研究,找一找突破口。为了及早找到病例答案制定决策,姑姑决定9月30号去301医院看病。
第二天早上,我们6.00全体起床。7.00钟我们准时出发。姑姑、姑父、我和父亲前往医院,姑姑心急走起路来小碎步急步流星。我和父亲常常会跟不上她的步伐,也常常会被她拉的很远。
来到了301医院,姑姑先给我们挂了号,接着姑姑拿着郑州铁路医院拍的胃镜彩片找主治医生会诊。姑姑是那里的医生,找起来自然方便的多。父亲再次做了CT胃片、和钡餐,再次判断是否有癌?当天下午这两个结果都出来了,姑父再次跑到医院取得片,那一年姑姑71岁,姑父72岁,虽然年迈已高,但他们对我父亲的关心依然在闪耀热情和光芒。
10月1日那一天,姑姑把三个孩子和孙女都叫到一起团聚,我和父亲和他们一起共进食堂午餐,姑父拿出两瓶茅台特意请我和父亲喝。并祝了欢迎贺词。这是父亲生前享受的最后一次最高级礼节性的待遇。
10月7号,我们再次到301医院请胸外科医院确诊,考虑到父亲已73岁,年龄太大了不易手术,医生建议保守治疗。
姑父10月8号第三次拿着各种X片和证明到北京肿瘤医院请专家确诊,结论是一致的。这些天把姑姑、姑父给累坏了……
10月10号,我和父亲返郑,姑姑、姑父再次到车站送行。所有父亲在北京花销的2千元药费姑姑全报销,说什么都不要,临走时又给我们5千元人民币。姑姑这种奉献的精神让我体会更深切。
耳闻目睹姑姑的事例和我亲身感受到她对父亲关心及看病的经历,她的光辉形象早已在我成长的心目中成为我最最尊敬和爱戴的老张家中的英雄。英雄的事迹在我心中会永远是遍地开花的。
三、成长中接受的启迪和教诲
我儿时先后数次进京到姑姑家小住一段。那会是文化大革命,红卫兵、造反派冲啊、杀啊满街乱喊,子弹经常在头顶上乱飞嗖嗖吱叫,母亲一看形势就果断送我到姑姑家避难。
1967年11月我和母亲第一次来到了姑姑家。二姨家在八角村,姑姑家在玉泉路,坐38路公共汽车10多站就到了。我住在八角村每一周来去姑姑家住上一两天再往返二姨家中。
有一次,我从玉泉路上公交后看人多故意不愿买票,想着人小服务员看不见就蒙着混呗,服务员阿姨很负责一路上多次提醒大家买票,我就是装着不是说我的,暗自想:“我人小她不会介意的”,车上的人陆续下完了,我还是不离乎服务员阿姨,车到了八角村,阿姨先下到车下,然后很有礼貌的请我出示票,我傻了,忙掏兜拿出一元钱来,车上有个伯伯替我讲话说:“她人小让她走吧”,服务员阿姨那肯放过我,撕下一张票扔给我就上车,临上车时还抛给我一句话:“我就是要教训教训她”!车开了,我灰溜溜的回到了二姨家没敢吱声。
只到有一天,叔叔从长春也来到北京,我们再次到姑姑家和叔叔碰上面,我才将这件事告诉姑姑。我像犯错误一样小声给姑姑、叔叔叙述不买车票的事件经过,姑姑认真听完后,先表扬我诚实,后又批评我不能养成处处想占便宜的思想。做事要光明磊落的道理。叔叔还特意带我到王府井买了一双花棉鞋以此奖励。从那时起我就树立和要求自己让占便宜的事永远离我远去吧!
1971年8月,我再次来北京。姑姑因眼底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在309疗养,我和阿晶、阿革还有姑父在家。阿磊因肾炎在医院住院。
一个星期六上午,姑姑从309疗养院回来告诉我们,她的一位同学想请我们到他家做客。明天一大早中吉普就在院门口等我们。到那才知道她的同学嫁给是X
X军区李司令员,她家的警卫员各负其责,有倒水、有管接待的、有开车接送我们的、有采购的、有炊事员一切井然有序,我第一次知道这么大的官,国家配有一个班的警卫。好羡慕啊!
到了他家,我们受到司令员伯伯和阿姨热情接待。一位解放军叔叔过来给我们倒水、拿来糖,瓜子招待我们。我哪受过这种待遇好不自在啊,坐那装模作样像个人样,其实,空壳什么都不懂。叫干啥就干啥老老实实连动都不动!姑姑、姑父和他们寒暄起来,谈同学你、我、他。午饭很丰富,但阿姨讲究力行节约。我们把饭菜吃的很干净。直到午饭后过了好一阵,姑姑才告别阿姨和李司令伯伯家。警卫员用同样的车又把我们送了回家。这是我有生以来受到最高级的待遇。它让我懂得了节约也是美德的道理。
又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姑姑请东海舰队的刘师长和阿姨到北京饭店吃饭。我和姑姑、姑父及他家的三个孩子一起坐地铁来到了北京饭店,快到中午11.30,刘叔叔和阿姨也一起到位,姑姑找了一个包间,我们坐在一起。那会包间很了不起的。屋内简单却很漂亮,窗台上摆的花素雅大方。
姑父号召我们几个饭前洗手,我们一起来到了洗手间。洗手间很漂亮还有镜子,我慌慌张张洗洗就跑,姑父把我叫住批评我说:“你看看你手洗干净没有?慌啥呢?”我好羞愧又回来洗第二遍手。那一顿饭好丰富,个个菜都好吃,特别是油焖大虾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吃,那是我长这么大吃的最好的一桌菜。真好吃啊!如今油焖大虾却是我上手的特色菜。那顿饭姑姑花了38元,饭后又给我特意给买了一件游泳衣18元。那时候我母亲一月工资才开32元。这也是我一生难忘的一顿饭。姑姑的热情好客留给我终身的记忆。
姑父是学校政委很忙,天天忙学校工作的事,早出晚归是经常的。我那会是学校体操队,每天在二楼凉台练练腿板板腰是常有的事。
一天,我正在练功,姑父走到我跟前问:“梅伽俐入团没有?”,我诚恳的摇摇头,他拍着我的肩膀说:“要写申请啊,要做红色的接班人。要跟党走做革命的人……”说完他忙工作走了。望着他的背影我在想,是啊!入团——革命的人在我心中陡然升起。那一刻我懂得了入团写申请书的程序,那一刻我明白我要做个红色接班人和革命的人。那会“革命人”意思是跟着毛主席走的人。嘿嘿……
从北京回来我第一件事就是写入团申请书递交给王老师,第一篇作文就是《立志要做革命的人》。姑父对我的人生迈步的启发可以说太重要了,从那一刻就奠定了我人生起步的基调。
我来北京时,母亲的同事听说后,这个叔叔让捎一双布鞋,那个阿姨让捎一双布鞋都不给钱。我还记得小纸条上密密麻麻写了一堆,算下来有5、6双。临回郑时,姑姑问我:“你妈让你买鞋不给钱咋卖?”我哼叽说:“姑姑那你先垫出来吧”,姑姑虽然很不乐意,但还是按小纸条去玉泉路给买回来了,那会3、4元一双北京布鞋很亚克西了。母亲落了人情又赚钱双丰收。嘿嘿……苦了姑姑有口难言啊……
姑姑不是很有钱,她可肯自己奉献别人。一条秋裤补了又补,最多能补7、8块,内衣也是的,一问都是穿了7、8年。她很少买新衣服,常常穿着发的军装,她家的日常用品大都是70、80年代的锅啊,盆啊,刷子、板啊,什么都舍不得扔,你要给她的旧货偷偷给扔掉,被她发现后她会很不满意埋怨你几天,天天念叨她的那点东西。就是再给她买新的她也不稀罕。用她的话讲:“我们攒钱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钱的花到有用的地方,需要了好不吝啬的帮助他人,不用时就得勤俭节约”。这就是姑姑的做人风格——高风亮节。
她也是几十年如一日给叔叔寄钱的人。她告诉我说:“救叔叔是应该的,要不婶婶带着一家老小咋过?我们经常说要帮助别人,自己家人有困难更应该先帮助啊!你说是不?”我点点头默许了……
每次进京都带来一次受教育和新的学习收获。使我学会了热心待人、诚心做事;学会了厉行节约,懂得了进步,懂得了做事的规范和从小事做起的道理。在我成长的历程中我努力遵循姑姑爱的轨道,在学着开辟自己的路。从而使我的道路越走越宽广。这种生命中早期的启迪和教育为我日后人生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四、爱心——在我心中结出果实
1989年9月弟弟在郑州举行婚礼。姑父、叔叔不远万里从长春、北京赶来,前来为弟弟祝贺。这是老张家的喜悦。他们都带来很多礼物。亲人的到来无疑给弟弟婚礼上增添更多的喜庆气氛。
父亲不高兴他希望低调处理儿子的婚礼,不希望摆排场兴师动众。所以,弟弟的婚礼父亲根本就不去吃饭。还把我们家门口贴的婚庆对联愣给撕掉,然后振振有词的说:“这是我的家,去你(指弟弟新家)家贴去”。看着父亲不讲理的态度,我拦都拦不住,很是无奈啊,这也是母亲憎恨他不会处事的原因之一。
三天后弟弟婚礼结束,姑父、叔叔启程回北京和长春,父亲给姑父买了一张卧铺,我给叔叔买了一张郑州——长春卧铺票。大概200元左右,母亲给叔叔带了一些礼物,叔叔非常高兴。他哪知道这是我潜移默化受姑姑、父亲教育结果啊!
号,叔叔闻讯父亲的癌症后再次从长春来郑州前来看望。叔叔的到来使家里又添了新的气氛,父亲很是高兴。这期间叔叔闲下来陪父亲打打麻将,又带父亲洗了最后一次澡。父亲拉稀不止又再次住进了医院。叔叔和我轮流伺候。2002年元月2日叔叔离开郑州了回长春,路费我再次给报销。还给姑姑添置了一些新的厨房日用品。比如:面板、菜板、锅啊什么的。反正我心里认为姑姑家应该添置的尽量买齐,因为,我们欠她的情债太多了。
日,“非典”蔓延全国,姑姑在家坐不住心里牵挂她二哥,70岁的人依然决定坐火车来郑。那一天姑姑下午4点多钟的车,我去接的她。下了火车不坐出租愣是和我走了40分钟到家。路上姑姑告诉我,奶奶我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养老送终的,一个人要学会经常做好事,身体里的荷尔蒙就会促进免疫系统增强,这就是体内功能。父亲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再嫌麻烦谁能去管呢?母亲对她有成见,我们应该孝顺和尽义务啊?你说是不?我点点头认可。受到姑姑的鼓励和教育,我更加坚信自己伺候父亲没错的原则。
姑姑一进门见到父亲叫一声:“二哥”就呜呜的哭了起来,她一边擦眼泪一边说:“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呢?二哥……清明过后我天天做梦梦见你,想你啊二哥,”说着又哭了起来,父亲微笑着说:“傻妹妹,还像小孩一样,我不是挺好的吗?就是没气力起不来啊!想你们,想父母、想弟弟,想我们在一起长大的日子”。姑姑抹着眼泪又是哭了起来。我也在一边偷着落泪。过了好一阵,姑姑控制了情绪,父亲和她啦瓜起了家常。姑姑给我们带来了2千元钱。母亲和弟弟各500元,我和父亲各500元。姑姑又给了母亲300元伙食费。这次母亲表现还不错,给姑姑做了饭。
第二天,姑姑把带来的葡萄糖营养针给父亲注射起来。姑姑一心一意伺候起她二哥。兄妹俩唠嗑沉浸在孩儿的快乐时光。这次姑姑的到来无疑给父亲带来的礼物是惊喜和感动。父亲每每提起这件事来,脸上充满了笑意,心里荡漾着幸福和快乐的情感。姑姑不顾自己的高龄,一心想着他人的境界无疑是伟大的。她用自己的阳光照亮了一个癌症病人的心房。
4月30日姑姑不顾“非典”的传播毅然回到了北京。姑姑走了,父亲把姑姑带给自己美好的往事沉浸在一遍一遍的回忆中……
2003年8月,凤琴和玉海的孩子纷纷考上大学,父亲拿出1000元奖励他俩经常看望父亲。父亲这一壮举再次震撼和教育我。他一辈子不愿意欠情,宁肯委屈自己也要宽厚别人。他的精神得到了我的传承和延续。
日姑姑受父亲的邀请第二次由北京来到了我们的家。母亲8月20号去深圳送格格上学。父亲躺床上已经半年之久了,尾骨上长了一个小褥疮。见到姑姑高兴极了。兄妹俩回忆小时候在一起玩耍的日子,回忆邻里小伙伴,回忆爷爷、奶奶把他们哺育大的日子,高兴地时候忘记了疼痛,忘记了有病乐啊,吃的也多了。姑姑给他褥疮上每天上药。回忆把他们的距离拉近,亲情凝聚着兄妹的心。那三天父亲非常快乐和幸福。三天后姑姑离开郑州。
日,姑姑第三次来到我们家。父亲已经是皮包骨了,身上亮晶晶的还有浮肿现象。脸也变形了,一对深凹的眼睛迷恋着对亲人的期盼,什么都吃不下去了,每天喝奶、喝露露是唯一的食粮。姑姑见到二哥被病折磨成这样忍不住大哭了起来。父亲第一句话告诉她说:“如果有安乐死我第一个报名。不给大家再找麻烦了”。说完父亲摇摇头很是无奈继续说:“活着太受罪了”。我和姑姑再次呜呜的哭了起来。这次姑姑的到来,母亲非常不欢迎她指桑骂槐骂了姑姑三天。姑姑又受委屈又受气又伤心。没法啊!清官难断家务事啊!
日父亲带着对亲人的眷恋离开了我们。姑父、叔叔前来吊唁。处理完父亲的后事,我仿照着姑姑的行为给姑父、叔叔买了返程的车票。特意给叔叔买了卧铺票,以告慰父亲的在生灵魂。父亲走了,姑姑的母爱照我心……
五、我心中永远不落的太阳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姑姑比母亲,母亲只生我的身,姑姑的光辉照我心……
姑姑一生用“孝心、热心、爱心”绘画了我心中的一个永远不落的太阳。心有多大,爱有多深,朋友有多少。受过她的阳光雨露的人,就是铁石心肠也能开花。这就是爱的力量啊!她的模范举措在我心灵中早已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悄然的融化在我的血液中,并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不断效仿从而再次让“爱心”闪耀着光芒。
我心目中最最崇拜的人是——姑姑,她像阳光一样照亮我前进的航程,无论前方的路有多么披荆斩刺,我都会有能力去克服困难的,这就是姑姑给予我生命中的力量啊!
我爱姑姑,更爱她用博大的胸怀处理这些年来家中这些繁琐事情,她像星星之火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从她身上读了一本人生哲学书。学会了处理矛与盾的关系。更加懂得了爱是一门学问,是我人生无尽的宝藏,它能有效的战胜和克服各种顽“敌”。
姑姑,我心中永远不落的太阳,我会把这份爱传递给我的儿子、孙子,让子子孙孙接过这爱的接力棒,让我们的家共建和谐、健康,平安!让世世代代在和谐的社会里共享人生幸福、快乐的时光。姑姑万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亲节时间是那一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