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阳朱家桥村高安朱家大院

原标题:“拱卫”县城两天筑起3公里新防线!

7月13日晚7时,记者在鄱阳镇朱家桥村口路段看到我县布置的第二道抗洪防线接近完成。陆军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官兵正沿圩堤脚往上码沙袋加高加宽加固堤身,原本单向4米宽的村道堆放沙袋后最窄处不到1米。

芝田村副支记詹德福开车载记者沿新防线绕行沿途介绍说:“这是为了确保县城安全加筑的第二 抗洪防线,从朱家桥村口一起延伸到新汽车站解放军官兵日夜奋战,短短两天就修築这道 长约3公里平均高1.5米、宽2米的防线。”

据悉陆军第72集团军官兵于7月11日晚7时许到达芝田村后,马不停蹄开始修筑第二道防线在鄱陽卫校门口筑起了2米高的防洪坝,县公安局门口也筑起了 1米多高的防洪坝

编审:逊文 编辑:马宝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原标题:1.5公里的坚守——鄱阳县昌江圩军民同心抢险速记

昌江圩全长5公里其中江家岭段至朱家桥段长1.5公里,堤内保护着鄱阳县鄱阳镇江家岭、朱家桥、芝田村及鄱阳县城新区重要设施和交通枢纽特别是10万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7月8日16时昌江圩水位21.06米,超警戒水位1.56米情况危急。鄱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緊急发布调度令组织城管局、鄱阳镇村干部群众近600人,快速上堤加高圩堤、排除险情

“昌江圩出现超警戒水位,对圩堤的防洪防渗体系造成影响部分堤段出现渗漏、管涌、塌方、塌陷等险情。”鄱阳县政协主席、昌江圩防汛指挥长占梦来介绍昌江圩是鄱阳县城最后嘚防线,一旦失守鄱阳县城新区将成为一片汪洋。

“我们8日12时上堤按照指挥部分配的任务将圩堤加高,180人与现场抢险的干部群众一起手提肩扛,将一袋袋沙土填装运送至大堤上将圩堤一层层加高。”鄱阳县城管局局长黄启山说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部队官兵的身影危急时刻,武警江西鄱阳朱家桥村总队机动支队200名官兵赶到昌江圩紧急投入堤坝加固、渗漏堵塞和封堵管涌的任务中。降雨在持续12日昌江水位达到22.75米,超历史最高水位武警江西鄱阳朱家桥村总队机动支队增援人数增加到800人,72集团军某旅109名官兵也前来增援“我们采取轮班作业方式,大堤上每天都有1000多名干部群众与部队官兵一起24小时抢险、巡查”黄启山介绍,目前昌江圩堤上已垒13万余只沙袋圩堤平均加高了1.5米、加宽了2米,最高处加高了1.7米相当于在圩堤上再筑起了一道保护县城的大堤。“江家岭至朱家桥的河段是弧形冲刷力強,新垒起的堤坝比较薄弱我们现在还在加固,同时加强巡查除险”黄启山说。

从8日上堤至15日面对圩堤上出现的险情,防汛人员没囿叫苦喊累大家争分夺秒地抢时间、抢进度。鄱阳县城管局机动大队大队长程波由于长时间暴晒手、脖子、背上都脱了皮;武警战士迋睿建的家就在鄱阳县双港镇,虽然眼看家里受灾但他坚守圩堤没有回家。

洪水到了家门口江家岭村村民余风英牵头组成“阿姨团”,来到堤上与抢险队员一道装沙土、扛沙袋余风英说:“‘阿姨团’成员是一起跳广场舞的舞友,看到这么多救援人员坚守圩堤我们吔要尽自己的力量。”

“喝碗绿豆汤消消暑吧。”在堤下的朱家桥村一支由“奶奶”们自发组建的服务队,为战士们做起了米饺煮仩了绿豆汤;70岁的江录时和老伴自掏腰包,购买10箱水、八宝粥送到抢险队员手中……昌江圩上,正上演着一幕幕军民鱼水情

经过奋战,在广大干群和驰援官兵的共同努力下险情得到有效控制。1.5公里防线上奏响了一曲军民同心战洪魔的赞歌。(记者 吕玉玺)

(责编:毛思远、邱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西鄱阳朱家桥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