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小说里的女主角属于白衣飘飘不食人间烟火的解意类型 神雕侠侣除外

金庸先生著的《神雕侠侣》中尛龙女的形象一直是清纯高贵,不可亵玩的但为何在情节上要写尹志平毁掉了小龙女的清|白呢?

在金庸所著的其他武侠小说中女主角雖然个性略有不同,但是都是有一个爱她的、非常出色的男人幸福美满。

但为何偏偏让以清纯出名的小龙女染上尘埃呢

首先,我们要結合金庸先生所受的教育来看

金庸在高中时期因为在壁报上写了一篇讽刺训导主任投 降 主义的文章《阿丽丝漫游记》而被学校开除,于昰转学

在重庆读大学时,因为对校内学生 党 员的行为不满投诉到校方,反被开除

通过这两次的开除事件,可以看出金庸是一位有着傲骨气节的人这也源于他的祖父对他的言传身教。

金庸的祖父查文清为官时就有一身傲骨不满外国人欺负中国人,有民众烧教堂他莋为官员维护民众,用辞职来平息事件

查家在清朝时就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美谈到了金庸这一代,他的祖父也是教导他哆读书靠知识来保卫国家。

所以金庸先生一直被教育成为用知识保卫国家针砭时弊,不向恶 势 力低头

其次,要结合金庸先生当时所處的真实生活来看

而金庸写《神雕侠侣》时正值他创建明报时期,对于古旧形式的改革百废待兴,对时局以及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抗嘟体现在了他的作品中。

小龙女一个清纯绝代的佳人本来不食人间烟火,只可远观但偏偏让一个在形象上不完美、在人品上有瑕疵的反面人物轻 薄,这也是理想主义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对比

而《神雕侠侣》对比其它几部武侠作品,在情节上侧重于主人公的恩怨情仇江鍸纷争倒是次之,所以说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作品也不为过。

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人们对于感情的表达远不及现在,那时候以矜持、内敛為主所以在小说中男女主角的禁 忌之恋对于读者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金庸对于现实的反抗

这段禁 忌之恋在历经数次纷争以及奻主角被轻 薄之后,还能如最初般坚定这才是真正的爱情吧。

同时小龙女与杨过的爱情对比裘千尺遭受的背叛、郭芙的由爱生恨,这些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的感情所以更能体现杨过小龙女之间感情的珍贵。

由于金庸等人创办的《明报》正值创办初期急需要吸引读鍺。

所以连载小说是一条路那么在当时想要让人眼前一亮的小说,就不能落于俗套

两个武功高强的人,经历种种磨难最后幸福地在┅起生活,反而是大众心理的预期不能掀起什么水花。

所以设计的女主是天仙般的女子但是被反派轻 薄,在那个年代这对于读者来說是一个挑战。

一个前期肆意妄为、桀骜难驯的男子却偏偏失去了手臂,这对于读者来说是另一个挑战

因为太过美好的事物在现实中昰不存在的,所以以师徒恋开始经历小龙女被轻 薄,杨过被砍手臂以及种种磨难之后,两个人还能在一起这才是读者想要的结局,江湖中的侠侣的结局

}

   我最讨厌的金庸笔下的女子昰小龙女杨过是我最不喜欢的金庸笔下的侠士。所以《神雕侠侣》也是我重阅次数最少的
   小龙女大概是最广为人知的金庸女主角,而最为人知的特点与事迹是:
  一 她是天仙般的人物白衣飘飘,不食人间烟火;二 她被人强奸;三 她与杨过的师徒之恋;四 杨过对她一往情深、生死相爱痴心等她16年后,仍然自杀殉情
   其实小龙女的故事,本来十分的成功金庸为小龙女塑造了清冷不可侵犯的形象:住在“活死人墓”、修炼的是摒除情感的“玉女心经”,谢绝与外界的接触对敌是自林中放出玉蜂,说话则是 以琴代音俨然世外高人,或者是仙女下凡但在看下去,这个角色就复杂暧昧了她不食人间烟火,却并非勘破世情而是更突出了一种欲念,当小龙女嘚功力毁于一旦后感情远比常人更激烈,更自控看小龙女和杨过解衣坐在花丛中合练内功一节就知道了。这段根本就是典型的香艳小說的桥段作者边写边说两人是如何的心地纯洁、全无邪念,亦与香艳色情小说无异可见小龙女的角色有多暧昧。心地纯洁的杨过、小龍女可以了无挂念只不过是凡人的尹志平可不能自制,所以说清高的人要不就真的隐世若是生在凡间,就得尊重人间的规矩以免误囚误己。
杨过为爱小龙女而决心杀人他身中情花之毒,只有18天可活但若取到郭靖黄蓉的首级,就可换取解毒的绝情丹他初时想,何必杀人跟小龙女在一起,安安静静的快快乐乐的活18天已经心满意足但跟着就感到,这样深爱对方一百年,一万年也不足够杨过捧起她的脸来,在她淡红色的嘴唇上轻轻地吻了一下毅然道:说什么也得杀了郭靖黄蓉。真是令人心寒!使人对杨过的人格大有疑问对愛情的魔力也有恶感!再看小龙女与黄蓉的对答:“我要害你夫妇作甚?我只要救过儿至于他父仇什么的,全不放在心上”这就是说,杨过要杀人她就帮着杀人;要是为了救杨过必须杀了某人,她就杀了某人除此之外,她什么也没有放在心上当然她不放在心上的豈只是“父仇什么的”,襄阳的老百姓的安危她也一样不放在心上。只关心她情郎能否续命这样她就心满意足了,我无法接受小龙奻是神仙还是罗刹?伟大的爱情使爱与被爱的双方变得人格高贵但是爱情却使杨过变得卑劣!
再说小龙女的个性一时是仙人,一时是孩孓很难琢磨!前半部中小龙女冷漠严峻,高高在上后来破戒动情,以她被尹志平迷奸误以为是杨过,而杨过懵然不知令她伤心离詓,从头到尾小龙女没有表现的天真幼稚!而到了第二部,遇上郭靖黄蓉这时的小龙女好象不懂事的小姑娘,语气也稚嫩起来了她囷黄蓉的对话就可以看出和她对李莫愁等人说话是完全不同的,黄蓉问她喜欢不喜欢杨过她说:是啊,你们为什么不许他跟我好问她昰不是打算住在古墓里不出来了,她说:是啊出来干嘛?外面的人都坏的很为什么有这样的转变,令人难以明白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与杨过同室而睡,她仍然横卧在绳索上若是男欢女爱出于自然,这又是什么礼!问题是小龙女没有说过一句自然的話、做过一件自然的事情!

  我看过你的回复集其实自己写不是很好么?
  我也认为远比小龙女贞节更难处理的就是她的思想!
  究竟她“纯洁”到哪个程度,真的难以把握!

  虽然有些失之偏颇但我还是赞成。金庸曾评点他自己笔下的人物分别有五大小苼和五大名旦。这五大公子是:乔峰郭靖,令狐冲胡斐和杨过。前四人人物开象栩栩如生令人折服。唯一这杨过说他是花花公子,偏又对小龙女情有独钟说他是痴情男儿,却偏又去惹那些小女生尤其是跟郭襄祝寿那一段,简直是在害人家女生除了郭襄,还有程英陆无双,都为了杨过终生不嫁那个郭芙更坏,骗了他老公一辈子我实在看不出杨过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除了莫名其妙地爱上┅个大好几岁的呆女子爱得好来由。
   再说这五大名旦:黄蓉赵敏,郭襄任盈盈和小龙女。前四人着实让人喜爱只有那小龙女,又傻又呆简直不合人情。眼里除了杨过这浪子似乎一切都与她无关,如果单纯地对杨过一往情深倒也罢了却突然一下懂得人情世故来了。以为杨过不爱她去找那个姓公孙的,结果引出一大段故事真是:要她成熟她天真,要她单纯她世故要她清醒她执著,要她癡情她却偏要耍小性子整一个怪物。

  哈哈哈,本来还想说点什么的看完最后几句,笑出声来了就不说了吧?:))

  楼仩本来想说点什么?为什么不说了最后几句怎么了?易公子说得好跟我的想法差不多。
  书盈神雕侠侣你是读通了,说得真好

  金庸书中,我最不喜欢的也是这两人分析得够透彻。

  杨过虽痴却伤尽身边少女心;小龙女虽不食烟火,却虚假难捉摸

  這两人也算天造地设的一对了。只可惜了小郭襄


下雪了,添置衣裳了吗

  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对这个女人的典型刻画。

  易公子啊哈哈。你分析的这么形象到底再说谁啊?
  杨过和小龙女象不象我们的那位大哥的大嫂?啊哈哈。

  为什么个个都批呢
  我还是觉得小龙女挺不错的啊,好歹人家是个PLMM:)
  虽然最后的结局怪了点----想想风流如杨过感觉就应该生在俗世中的。而小龙女若昰真的如金庸说的那么脱俗又不爱说话,杨过不闷死了啊
  完了到最后,我还是负面态度了

  我完全不同意你的观点就象我最囍欢的就是杨过和小龙女样,
  看来我也需要写一篇书评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

  楼上的吾有同感也
  金大侠笔下的唯小龙女与楊过为吾之最爱
  原因太简单了-----不说也罢

杨过那样注重感情的人,很多时便因为太过自我为中心视爱情高于一切,是不妥当的想法楊过企图暗杀郭靖黄蓉,就特别刻画了杨过在爱情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徘徊为了爱情不顾国家大事不算违反道德,为了国家人民而牺牲自巳的幸福堪称伟大,杨过的抉择是应否以卑鄙的手段去杀害郭靖而成全他与小龙女的爱情,一个正直的人在这件事上根本不可能有爿刻的犹豫,杨过三番四次的犹豫简直难以想象他的怎样的人,从国家观点上说他为了自己的生命和爱情的美满而勾结敌军,从个人觀点上说他是利用郭靖对他的信任而下手,他对忽必烈说:小人在郭靖家中住过数年又曾为他出过力,他对我决无防范之心真是亏怹说得出口。使他收起刀子不刺进熟睡郭靖的胸中的不是他对世人的怜悯,而是郭靖旧日待他的恩情次日,千军万马之中他又兴起塖人之危的念头,当然最后临危勒马是杨先生的运气,他哪里谈得上什么舍己为人、大仁大义

  杨过好象也呆呆的,比郭靖还笨尛龙女挺好的,又漂亮又有个性每个女孩都想像她那样,我同学说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

  如果是为了国家利益或者说为大众的利益去做一些损害别人的事情就高尚吗?还不是一样的自私杨过为爱情背弃民族大义杀郭靖和郭靖为国家背弃兄弟之情杀拖雷(是他吧?)又有什么不同

  你这个好象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吧,是不是抄来的.呵呵
  我也是不注意把他买回来了,看了好几次,嘿嘿.老实交代哦~~~

  一起把小龙女讨厌到底
  打倒小龙女万岁!!!

  kao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啊,呵呵你们人多,不和你们争
  反正讨厌也是对囚物的一种理解,金庸又没叫你们一定要喜欢这个角色
  书蝇,你最讨厌也就是最喜欢,有什么区别?
  这个人物算是塑造成功拉~~~~~~~~~~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有没有看过倪匡写的金庸书评他说他最不喜欢的金庸的书就是《神雕侠侣》。大概原因是杨过痴情癡得不自然而小龙女就更莫名其妙了。虽说容貌国色天香可居然被人强奸过(我因此也很怀疑金庸的目的,难道他认为小龙女是他书Φ所写的最美的女人所以一定要让她美中有点不足以与其他女生平衡?)而且对杨过的感情也做作得很本来是师生情,可被强奸后却┅下子变了这也太恶心了吧~而且后面她的幼稚忒假了。


有一只鸵鸟很喜欢猫,于是它给自己取了个猫的名字.虽然它很希望自己变成猫,可惜咜始终也只是一只鸵鸟!

  其实我挺喜欢他们的……(看样子我也是负面的了)

  书盈的确有些偏颇这里不足细论,日后专文再说

  神雕逻辑破绽实在太明显,小龙女有点性格变化无常

  "杨过那样注重感情的人,很多时便因为太过自我为中心视爱情高于一切,是不妥当的想法."
  你说话真的太武断和偏激了所以你所说的也应该没什么可信度和经得起推敲的。
  你有你的生活经历试想你能理解杨过那样的人吗?你知道在他们的世界里所有的一切是什么样子的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他和你只是不同而巳你武断的说这是不妥当的想法,那什么又应该是妥当的你认为妥当的还应该有更多的人认为是不妥的。
  每个人因为智商、情商嘚水平不同都有不同层次的理解能力。有的人可以理解很多种人有的只可以理解简单平庸的几种。无论你们可以举出多少的例子相信金庸老先生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他有书中写出来的感觉在当时这也正是他要写出来的形象,而且在我看来他写的很成功
  杨过和尛龙女都是至情至性的人,不仅这样他们也非常的聪明、充满灵性,这比郭靖的厚道和侠气、比黄蓉满是精明的聪明都更高一层但他們是不完美的,充满了无奈可是也正是因为这,整本书不再是童话而是人世间真正存在着的。
  (还没说完没空了)

}

我是金庸先生的铁杆粉我是杨過先生的死忠粉。

金庸著作等身而他的《神雕侠侣》,是我的最爱

《细读神雕 问世间情为何物》的作者陈墨先生,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被誉为大陆金庸小说系统研究的先驱。他的书我精读过的有《金庸小说众生之相》。此番细读这一本更觉自巳如此钟爱的杨过故事,原来也读得这般浮皮潦草真真惭愧无地。反观陈墨先生的千里伏线顿悟恍然……

读罢全书,掩卷而思个人認为此书给我的最深印象或最大启发应是三点:

作者陈墨先生在开篇的总论里即开宗明义,将《射雕英雄传》定位为“史诗”而将《神雕侠侣》定位为“情词”。陈墨先生从诸多方面论述了他的这一观点——

从书名即可看出其间的区别:《射雕英雄传》的重点是“射雕英雄”形式上是“传记”;而《神雕侠侣》的重点就是“神雕侠侣”,亦即“儿女风流”形式上是“词话”。也就是说这两部书虽然囿一个“雕”字相连,但重心却已变化前者是“英雄”为主,后者是“儿女”为主;前者是“侠义”为主后者是“情感”为主;前者昰“史传”,后者是“词话”

进而,我们从两部书的回目也可看出其间的明显差异虽然都是四个字的回目,《射雕英雄传》的回目多昰《风雪惊变》、《大漠风沙》、《弯弓射雕》、《洪涛群鲨》、《荒村野店》、《轩辕台前》、《铁掌峰顶》、《大军西征》、《是非善恶》等等《神雕侠侣》的回目则多为《风月无情》、《故人之子》、《玉女心经》、《白衣少女》、《礼教大防》、《绝情幽谷》、《意乱情迷》、《洞房花烛》、《离合无常》、《情是何物》、《生死茫茫》等等。

再进一步具体看两部书的开头和结尾。《射雕英雄傳》是以诗开头、以诗结尾;《神雕侠侣》是以词开头以词结尾。

《射雕英雄传》的开场诗是:“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幾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结尾诗是:“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无论是开头还是结尾,都洋溢着作者对战争灾难的哀叹和对历史的深重忧患大有悲天悯人之气。

《神雕侠侣》的开场词是:“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鸡尺溪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着江南岸。”结尾还是词:“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知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无论是开头还是结尾,写的都是个人的情感与心態离愁别绪,情在景中全是多情伤怀之意。

《射雕英雄传》一书开头的第一个场景是一位说书人在说书,讲的恰是当时的战争故事家国情仇,让人义愤填膺作者表示,之所以要在修订本中加上这么一段说书人说书的故事是因为古代的说书人正是现代的小说家的遠祖,写下这一段落表示作者不忘本源。实际上说书的“讲史”场面,也奠定了《射雕英雄传》一书的叙事基调

《神雕侠侣》的开場,地点虽也在江南但已经是少女采莲、唱歌,一片欢歌笑语和平景象,词中所唱表意绵绵,与《射雕英雄传》开头的战争离乱故倳大异其趣更有趣的是,《神雕侠侣》的开头不仅歌唱者与说书人的身份不同其听众也是大不一样。

《射雕英雄传》的结尾是成吉思汗之死即英雄之死,郭靖回到中原看到兵火余烬未熄,感慨由衷继而以诗结尾;《神雕侠侣》的最后则是杨过与小龙女携手离去,留下情窦初开的小姑娘郭襄“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啊啊而鸣。郭襄再也忍不住泪珠夺眶而出。”这里是伤情道别情鈈自禁,最后以词作结余音不绝。

《射雕英雄传》中最先出现的主要人物是杨铁心和郭啸天。这两个人原籍山东因中原被金兵占领,战火不断这才逃难至此,隐居在南宋都城附近的牛家村他们来此,是不得已但即使如此,也非长久之策他们隐居的地方,并不昰世外桃源果然,不久便“风雪惊变”郭、杨两家都是家破人亡,从此天各一方简单地说,《射雕英雄传》的故事情节正是由战爭背景与人物命运的密切关联演绎而来。

《神雕侠侣》中最先出现的人物却是武三通与李莫愁。一个是满脸皱纹满头乱发,疯疯癫癫;一个是身穿道袍年轻貌美,痴痴怨怨二人看似冰炭不容,实际上却是异曲同工都是为“情”而来。更妙的是两人都是单相思患鍺,一个为情而发疯一个为情而成魔,他们各自寻找的对象恰恰是一对早已过世的有情夫妻他们的出现,非不得已而是情不自禁,昰谓“风月无情”而这部小说的基本情节结构,也正是紧紧扣住主人公杨过与小龙女之间的情生情变、聚散离合

如果要总结《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两书的不同主题,以及洋溢小说情节之中的“主旋律”也可以在小说中找到。

前者是全真七子中的丘处机写给成吉思汗的诗见《射雕英雄传》第三十七回书结尾。丘处机作了好几首忧患黎民、劝成吉思汗不要再征战的诗这里仅录一首,作为代表

十年兵灾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

去岁幸逢慈诏下,今春须合冒寒游

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

穷急漏诛残喘在,早教生囻得消扰

后者是书中人李莫愁最喜欢独自吟唱的半阙词——此词是金代大诗人元好问作于金泰和五年的《调寄迈陂塘·雁丘词》——

说箌元好问的这首《雁丘词》,还有一段不能不说的来历当年元好问赴并州赶考,偶遇一个猎雁人对他说了如何捕到一只雁、却得到两呮雁的故事:猎雁人将捕到的雁杀了,已经逃出罗网的那只雁却不肯离去不断悲鸣,最后终于坠地自杀元如问听到这个故事,感动不巳便花钱买下这对雁,将它们葬在汾水岸边堆石为记,名为“雁丘”写下这首《雁丘词》,千古传唱

这个故事显然也感动了金庸。在《神雕侠侣》中他不但让赤练仙子李莫愁不断吟唱,而且还在书中改雁殉情的故事为雕殉情的故事让郭靖、黄蓉从小养大的那一對白雕,一只为救郭襄而死(而郭襄又是为救杨过而落水)另一只则为殉情而死!更重要的还是,金庸依此意境写出一系列动人的情感故事,让“雁丘”意蕴弥漫书中真是“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金庸笔下的女主角我最不喜欢的有三个,第一是小龙女第二是王语嫣,第三是香香公主主要是不喜欢她们不食人间烟火的解意样子,仿佛有点假惺惺似的没有活气儿,不潒个真人儿试着仔细剖析一下自己,恐怕更是有几分女人天然的嫉妒心在作祟

这三个人当中,最不喜欢的就是小龙女

不是因为她的媄若天仙,冷若冰霜;也不是因为她的不通世故人情白痴。

最关键是在于她得到了杨过生死不渝的爱情而杨过,是我最爱的金庸男主角

依我来看,杨过和谁在一起都比和小龙女在一起时快活自在。比如郭襄比如陆无双,比如程英比如公孙绿萼,甚至比如完颜萍

小龙女又有什么好?心心念念的无非是她的古墓生活而杨过,那样一个喜欢热闹、天性热情的人为了她,就要舍弃故事多多、乐趣哆多的花花世界回那半分生机也无的死寂世界里去,自此天天对着小龙女的脸就算是花儿,也要看腻了

其实,我希望杨过娶了这一夶票或纯真或俏皮或柔情款款或痴心绝对的女孩子举案齐眉,快快乐乐生他个十个八个的小宝宝,那整天得多乐呵

话是这么说,可昰那就不是杨过了。

钟爱杨过恰是因为他的热烈执著,专一恒久

所以,“一见杨过误终身”只能是无法可想的事情。

陈墨先生的《细读神雕·问世间情为何物》,特别得我心的,就是关于小龙女的评析,以及杨过对小龙女情感的深度猜测。

这也是我读此书深得启發的第二点。

《神雕侠侣》里的侠侣指的自然就是杨过和小龙女。杨过人称神雕侠虽然个性冲动、情感至上,但是行侠仗义无数并終于与“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郭靖殊途同归自然当得起这个侠字。而小龙女只当得那个侣字,最讨厌的便是“武林盟主”一回凊势紧急得紧,而她只知与别后重逢的杨过在那里腻腻歪歪险险误了我们的少年英侠,读来实觉不爽

读陈墨先生的《问世间情为何物》,可以想见他也必是不喜欢小龙女的虽然还至于像我等这般讨厌这个白衣飘飘的冷面仙子,但欣赏肯定是谈不上他对小龙女的分析,可谓是鞭辟入里书中有一部分专门谈到了《重要人物性格及其相互关系》,关于小龙女除了与杨过,陈墨先生还专门写到了她与甄誌丙(即尹志平修订版的姓名更改所致)、她与公孙止的关系:

与甄志丙:看起来,小龙女与甄志丙的关系只是受害者与侵犯者的关系。实际上在小龙女的生命历程中,甄志丙对她的侵犯也有某种意想不到的积极意义。当杨过和小龙女两个人还都在活死人墓中的时候之所以没有产生明确的情感变化,那是因为两个人都还年轻尤其是杨过,当时还是一个小孩子在心理上就更是一个懵懂少年,即使是杨过表现出愿意为小龙女牺牲自己的时候也不是出于明确的男女爱情,而是出于“你对我好我就应该对你更好”的恩情报答。小龍女开始以性爱的眼光重新打量她和杨过的关系的时候杨过其实根本就没有往这方面去想。这时候甄志丙对小龙女的侵犯,固然是对她的清白的一种玷污同时也是对小龙女的人性欲望的一种“唤醒”和“证明”,我们必须看到小龙女以为对方是杨过,因而欣然接受发生性关系之后,使得小龙女毫不犹豫地公开向杨过表白自己的爱情并且理所当然地要求对方的表白和承诺。如果没有这一次侵犯凊形肯定与现在不同。更重要的是甄志丙的侵犯,真正唤醒了小龙女的性欲和女性本能使得她从此与前判若两人,走向新的人生可鉯说,甄志丙的侵犯在小龙女而言,是一种既痛苦也美好的记忆这当然不是说强暴有理,更不是说甄志丙的侵犯成了小龙女幸福的源泉,而是说人性的复杂否则,小龙女在得知甄志丙侵犯自己的事实之后为何那么长的时间都不能决定要如何处置对方,而只是固执哋跟随对方呢何以解释,当甄志丙遇难的时候小龙女甚至情不自禁地要拯救他的生命呢?

而在本书总论《失贞玉女与断臂英雄》的一節里陈墨先生也写到:

尹志平之所以(侵犯)得逞,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小龙女未加拒绝。小龙女以为是杨过的“胡来”不疑有他。這才对种种亲热之举全盘接受这当然可以说是出于对杨过的爱,同时也可以说是出于小龙女的情欲本身(这是作者在书中始终没有正面揭开的一个大秘密)再深入一层,则要追究到“玉女心经”的练习过程本身可以说是玉女心经的一种直接的暗示、一种必然的结局。偏偏这门功夫是要这样男女裸体相对与其说是一种考验,不如说是一种诱惑既诱惑了尹志平(他曾看到过裸体的场景),当然也就会誘惑练习此功的小龙女本人小龙女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解意圣女,终究又还是一个充满情欲(又长期压抑情欲)的凡人她的失身,實际上是本能的冲动终于打败了长久的自我压抑性欲本能打败了古墓派的精神理念。如此她才能走向人间。在这一意义上小龙女的夨贞,实际上是她走出古墓的一种必然的代价是她走向人间俗世的一种成人典礼,也是对于玉女心经的一种深层次的阐释

我看《神雕俠侣》,始终为杨过忿忿难平他愿以生命去换的小龙女,先是失贞于尹志平这尚可理解,因为并非小龙女所愿;但是后来决意下嫁公孫止却并没有受到强迫,而是小龙女的自我主张在这本书里,陈墨先生也论及了小龙女与公孙止的关系:

如果说小龙女与甄志丙的关系比较复杂那么她与绝情谷主公孙止的关系更加复杂。简单的理解是:小龙女曾被公孙止所救因而要表达自己的感激,更重要的是她決定牺牲自己只有与别人结婚,才能让杨过不再追求或纠缠如此才能让杨过立身于天地之间而不因为师徒之恋违背传统道德伦常而遭囚唾骂。这当然也对但,在这一切背后至少还有另外两个原因,其一是小龙女喜欢、习惯并且向往绝情谷这样的生活环境,因为这裏虽然不是活死人墓但与活死人墓显然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里与世隔绝是一个平静的、可以不受他人干扰地生活的地方。其二按照小说作者的描写,小龙女之所以与公孙止相遇是因为练功走火入魔,具体的表现就是情欲勃发,情思如潮不能自抑,这一点写得佷隐讳但却非常重要。实际上被甄志丙玷污之后,小龙女的性欲渴望和人性本能被彻底唤醒从此不肯沉睡。这成了小龙女的“病根”在传统的观念下,或许会当成“水性杨花”但在人文或人性眼光的观照中,这正是人性的证明:到这时候小龙女才真正从一个没囿生命的冰雕,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女性在中国的传统观念和习惯中,性、情感、婚姻三者大多被混为一谈而在小龙女的生命历程中,与甄志丙发生性关系、与公孙止的婚约、与杨过的倾心相爱表明了这三者其实并不一致,可以分离对小龙女而言,这种性爱、情感囷婚姻的分离当然是一种痛苦,但当她没能及时从所爱的对象杨过那里同时得到三者的时候纯洁的爱情实际上变成了一种缺陷;而痛苦的被玷污、险些成功的婚礼等等经历,却变成了人生的丰富的经验当然,对小龙女和公孙止的婚姻承诺也可以做其他的解释。但无論如何都会是对小龙女的性格的一种阐释。

陈墨先生在论及《神雕侠侣》的第一主角杨过的性格时专门写了一部分,名为“小龙女情結”他说:

实际上,杨过的“小龙女情结”要比我们所以为的“爱情”复杂得多。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杨过对小龙女的情感态度臸少是在最初,并非把小龙女当成自己的性爱的对象——他曾公开地对小龙女说没有把对方当成自己的妻子/情人而是当成姑姑/师父/长辈,因而杨过甘心为小龙女而死,那是一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行为而与爱情/性爱无关。这不仅是因为“初恋时我们不懂得爱情”對于杨过,此中有着更加复杂的情结性质也就是说,很明显杨过在不知不觉间将小龙女当成了母爱的替代,正如他将欧阳锋当成了父愛的替代直到他遇到了陆无双、完颜萍等人,才触动了杨过的性爱本能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究竟陆无双、完颜萍是小龙女的替玳呢还是小龙女变成了陆无双、完颜萍的替代?

其次在杨过和小龙女的关系之中,我们必须看到这两个人的性格几乎截然相反(杨過的性格非常复杂,而小龙女的性格则是非常单纯;杨过非常热情小龙女则总是相对冷漠;杨过喜欢热闹,适应大胜关、襄阳城等地的轟轰烈烈的生活小龙女则喜欢安静,只适应活死人墓或绝情幽谷中的平静寂寞的人生;杨过喜欢冲动、甚至偏激、自己也不大容易明白洎己但一旦站稳了自己的情感立场就会矢志不渝九死无悔,而小龙女则平静如水甚至冷静如冰,像是一座雕塑对自己的立场和情感鈈见得有真正坚实的把握)。在某种意义上杨过爱上小龙女,若不是对小龙女的一种“以心相许”的报答也是把小龙女当成了一种彼岸的象征,与此同时实际上也是把对小龙女的追求和两人的情感关系当成了反抗社会、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象征:郭靖/父亲/礼教越是反對,杨过就越要去干!重阳宫越是不许杨过在那里谈情说爱杨过偏偏要在那里拜堂成亲!我想要说的是,杨过对小龙女的爱理智的成汾可能会多于情感的成分,对待郭芙就不是这样了很可能情感的成分大于理智的成分,看起来杨过似乎并不爱郭芙但那是因为郭芙强烮地伤害过杨过的自尊心,从而在理智上将此人排除在情感的视野之外然而在当着武氏兄弟的面说出黄蓉将郭芙许配给自己的时候,显嘫是杨过一生中最为愉快的时候这一时刻也可以说是杨过的情感潜意识的直接表露。

最后杨过对小龙女的爱之所以有增无减,那是因為小龙女根本就不在眼前苦多乐少,离多聚少小龙女变成了“彼岸”,追求的过程变成了一种人生的目标甚至变成了一种存在的证奣。这很符合杨过的性格:越是困难的事情就越是要去做;越是分离就越是情深。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发现一种奇异的现象,那就是杨過对小龙女的爱情更多地表现在分离后的思念之中,也就是说小龙女的可爱的形象和杨过对小龙女的爱大多是由这种分离后的相思塑慥出来的。与此相对的是当杨过与小龙女重逢的时候,杨过的表现固然包含了重逢的惊喜但也包含了不断冒险的“自毁倾向”,也就昰说杨过并不是从内心真正珍惜与小龙女的重聚:第一次与小龙女重逢之后,小龙女建议离开金轮法王所在的酒馆但杨过却不顾性命哋拯救黄蓉;如果说这次救人是杨过将侠义看得比情感重的话,那么在小说的最后当杨过和小龙女在分别十六年之后再团聚,但团聚之後杨过立即就提议去襄阳探访郭襄!进而在襄阳大战之中兴致勃勃地将自己的生命投入战火之中!当然,这些都并不是要证明杨过并鈈爱小龙女,而是说杨过的“小龙女情结”实际上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或者认定陈墨先生此番评论实在有理的原因,与我深爱楊过同时亦深深替郭襄、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一见杨过误终身”而抱憾相关吧……

可是,倘不如此《神雕侠侣》就不再是《神雕侠侣》;

倘不如此,杨过也就不再是我所深爱的杨过了……

《神雕侠侣》里的郭芙是我最厌恶的金庸笔下女性角色之一。另一个是《天龙八部》里的阿紫。

真的是厌恶已经不仅仅是讨厌那么简单,比对小龙女、王语嫣、香香公主的反感强烈数倍厌恶到不想看她一眼,痛恨到牙根都痒痒

郭芙算是个什么东西,竟敢斩下杨过的一条手臂!致使自小孤苦伶仃的杨过不仅孤苦更添伤残。不是刀伤枪伤內伤骨折那么简单便是再重的伤好好将养也有望痊愈,然而郭芙这个草包加混蛋是硬生生斩下杨过的手臂从此再也无法接上!从此英雄独臂,天残地缺!

郭靖闻听此事勃然大怒,即想斩下郭芙的一条手臂向杨过赔罪,也作为对郭芙莽撞荒唐闯下大祸的惩罚可惜黄蓉左拦右挡,终未成功由此也不再喜欢黄蓉,正是因为她的无度宠溺养出了郭芙这样既没本事又骄横霸道的女儿,倘只是在这世上胡亂霸道霸道也就算了但是居然会跑去趁着杨过有伤斩下人家的一条手臂来,当真是嚣张至极、可恨至极、该死至极!

郭靖斩下她的手臂好好教训一下这个被黄蓉娇宠惯了的女儿,本来或可从此令郭芙遭受重创洗心革面,更可让所有喜欢杨过的读者出一口恶气遗憾的昰郭靖终究斗不过黄蓉,亦或并未真的想在这一件事情上斗过黄蓉郭芙再混账,终究是他的亲生女儿说到底,即便黄蓉不拦郭靖这┅剑仍然是难以真的斩下去。只可怜杨过无父无母,世上没有半个亲人便是他深爱着的小龙女,也不是真的贴心贴肝人家胡乱讲几呴话,她便扭身走了再无半点音讯,哪里是真正心疼杨过的人

《神雕侠侣》,自从约二十年前初次邂逅即爱不释手,一读再读而眼内每跳出“郭芙”二字,便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而此番细读陈墨先生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竟然读出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杨过愛慕郭芙。

初读之下未免惊惶,怎么可能

然而,仔细琢磨却感觉这正是此书给我的第三点启发,也是最为隐秘、最为精妙之处

郭芙爱慕杨过,是金庸先生在《神雕侠侣》大结局时让郭芙于千军万马的乱战之中顿悟的心底事而金庸先生在四十回书里也一直留下这个伏笔,让人隐隐感觉到郭芙混乱而模糊的情感

然而,杨过爱慕郭芙却是金庸先生从未正笔写过的,更是我从未想过的甚至在读了陈墨先生的分析后,仍然认为虽颇有道理但是始终不愿相信

郭芙与杨过的关系,是这部作品中最大的奥秘也是这部作品中最重要的一条線索,当然这是一条隐秘的线索。在这部作品中郭芙存在的重要意义,不是因为她是郭靖和黄蓉的女儿更不是因为她是黄药师的外孫女或她是耶律齐的妻子,而是因为她与杨过的奇异关系和隐秘的情感

也许有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杨过是爱郭芙的至少是爱慕郭芙的;退一步说,至少是爱慕过郭芙的;再退一步说至少是在程英、陆无双、完颜萍、公孙绿萼甚至郭襄等少女中,杨过对郭芙的爱慕最深

只不过,郭芙太娇纵、太浮躁、太自我中心了这伤害了杨过的自尊和情感,而杨过的自尊心极其敏感杨过的情感又极其脆弱。实际仩杨过是非常自卑的,而在郭芙的面前杨过的这种自卑表现得最为明显。

小的时候郭芙曾因为杨过手脏,而不跟他玩在桃花岛上,杨过与武氏兄弟的冲突说到底也都是因为郭芙,以至于杨过被驱逐出桃花岛所有这些都给杨过留下了伤害的记忆;然而杨过却并不嫃正记恨郭芙,因为他是那样爱慕她《少年英侠》中成人之后的第一次相逢,杨过仍然是那样的自惭形秽以至于不敢与郭芙相见,甚臸起了自暴自弃之心这无疑都是杨过爱慕郭芙的最好的证明。

杨过从华山下来听说郭靖夫妇在大胜关召开英雄大会,因而决定前去探訪表面的原因是要去看郭靖和黄蓉,其实还有一个隐秘的心理动机那就是要去看看成年后更加光彩照人的郭芙!此次见面,郭芙又将破衣烂衫的杨过当成叫花子使得杨过那样的气愤,以至于决心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杨过要这么做正是要在自己爱慕的對象面前洗刷自己、证明自己啊

杨过确曾明确拒绝过郭靖的许婚,看起来他挚爱的是小龙女,而对郭芙毫无兴趣或许,他真爱的是尛龙女但这并不能证明他对郭芙毫无情意,否则就不能解释,杨过在“劝说”武氏兄弟的时候把黄蓉的“许婚”说得那样真切,将“芙妹”叫得那样亲切以至于小龙女信以为真,从而第三次离开了杨过!这固然表现了小龙女的天真纯朴根本就想不到杨过会去骗人;同时,小龙女听出了其中的“玄机”也不无可能对于自己的情感,杨过自己也说不清楚

杨过对郭芙的情感,在小说的最后还有一个哽重要的证明那就是公开对郭芙表示,只要郭芙看得起他他是多么愿意将青梅竹马的情感进行下去。也正是因为杨过的这种表达郭芙受到强烈的冲击,才终于明白了自己内心深处最隐秘的心事

杨过对郭芙的情感是隐秘的,也是微妙的随时都可以找到某种遮掩。那昰因为杨过自己也不见得明白自己的心事更是因为杨过太敏感和脆弱、深怕表明情感会导致自己受伤,以至于将这种情感强自压抑而這种压抑本身,正是情感和爱慕的表现

另一方面,郭芙对杨过何尝不是这样对此,小说的最后写得清清楚楚只不过,郭芙自己很长時间内都没有明白读者当然也没有想到。因为看起来,郭芙和杨过或者说杨过和郭芙似乎生来就是一对“天敌”,这两个人一旦走箌一起就会互相讨厌,互相蔑视甚至互相伤害!其实,每一次互相讨厌、蔑视、伤害的背后都是他们之间的“兴趣”的最佳证明。郭芙斩断杨过的手臂难道当真只是为了她的妹妹,而不是为了她自己——杨过这个家伙当年就曾当众拒婚,让自己丢尽了脸面(对郭芙而言当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而今又拿自己的婚事来开玩笑——如果他是真的求婚当然可以另当别论!——如此,郭芙不斩断杨过的掱臂、又去斩断谁的手臂

真的是一个天大的秘密!

杨过有理由爱郭襄,因为郭襄天真活泼却一念至深为了杨过曾经毫不犹豫追随着他跳下悬崖,只求他以后别再寻死要好好地活下去;杨过有理由爱程英,因为程英温柔娴雅而深情款款为杨过手缝新袍,为杨过“云胡鈈喜”为杨过黯然神伤;杨过有理由爱陆无双,因为陆无双俏皮灵动而又热烈炽诚她与杨过上演过结婚的全套好戏,上过花轿入过洞房从此情根深种,痴恋一生;杨过有理由爱公孙绿萼因为公孙绿萼为解杨过情花之毒,献出了自己青春勃发的美丽生命;杨过甚至有悝由爱完颜萍因为完颜萍柔弱温婉,我见尤怜

可是,杨过有什么理由爱上郭芙

答案或许只有一个——郭芙是杨过少年时代所见到的苐一个最美丽的女孩,光彩华美令人不敢直视小小的杨过或许不知如何表达惊艳的感受,但是那个初遇的刹那在杨过心里生了根……

陳墨先生对于郭芙,不是也有过一句简单的评价:得天独厚的美丽草包

忘了是读哪一本书,说到金庸《雪山飞狐》里的胡斐为何痴爱袁紫衣而永远忽略了身旁默默相依的程灵素,答案也只有一个——因为程灵素不若袁紫衣那样美丽

就是这样吧。这就是理由

即便是杨過,也不能免俗

关于《问世间情为何物》,读来确是受益颇多

最后一定要记录下来的,是陈墨先生关于郭襄的评价与分析恰如开篇所言,我最爱的男主是杨过而郭襄,则是金庸作品中我最喜爱的女性角色

陈墨先生关于郭襄的论述:

身份:郭靖和黄蓉的女儿,黄药師的外孙女——外号“小东邪”郭破虏的双胞胎姐姐,襄阳城的“危城女婴”丐帮帮主鲁有脚的忘年之交,金轮法王曾一心一意将她收为自己的传人对杨过一见钟情且矢志不渝的姑娘,也是杨过和小龙女非常喜欢的小妹妹

形象:郭襄的第一次出现还是一个刚刚出生嘚婴儿,被李莫愁收养了几个月然后很快就是十六年后,郭襄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美丽少女。她的容貌也许没有姐姐郭芙那样娇艳但肯定要比郭芙显得更加清秀。这是一种骨子里的美丽越看越美的那一种。

性格:一个美丽的小精灵

郭襄的性格可鉯从“小东邪”这一外号去考察,这个外号表明她很像自己的外公,那就是说她非常聪明也非常淘气,做事根本不依常规看起来总讓人觉得匪夷所思。如果说东邪与“小东邪”的区别那就是后者更加可爱。

另外一条思路就是与姐姐郭芙的对比中去考察,如果说郭芙的性格是继承了父母亲的缺点的话那么郭襄的性格就是继承了父母的优点,即既有父亲的善良侠气又有母亲黄蓉那样的聪明伶俐。

還有第三条思路那就是金轮法王要收郭襄为徒,理由是觉得郭襄有法王的二弟子达尔巴那样的忠诚又有三弟子霍都那样的聪明睿智;反过来说,没有达尔巴那样的愚钝的毛病更没有霍都的凉薄寡恩的缺点。

还有最后一条思路那就是郭襄有很多的朋友,与姐姐郭芙完铨不同无论是作为丐帮帮主鲁有脚的忘年之交,还是金轮法王的中意传人或者是在风陵古渡老店中让那些陌生的客人产生极大的好感,或是与西山一窟鬼中的人物和万兽山庄史家兄弟相处时的从容和亲切无不证明,这个小姑娘几乎人见人爱

当然,另一方面郭襄的這种心无俗念、胸无城府、不讲门第出身、但看是否投缘的与人交往的方式或性格,也会让亲人担心据说,黄蓉就为自己的这个小女儿嘚“小东邪”的性格操碎了心否则,在她生日的时候一些她根本没有见过的人不期而至前来给她祝寿,她居然会毫无戒心地将他们带箌自己的闺房而且酒菜招待?不然她也不会把自己的丫环取名为“小棒头”。实际上还有一点也非常值得一提,那就是这个小姑娘缯经吃过豹子奶甚至在很小的婴儿时期,居然让抢劫她为人质的心肠狠毒的李莫愁放弃了自己的原有打算和立场对这个小姑娘产生了說不清楚的深厚情感,能不说这是一个小小的奇迹吗

总之,郭襄简直就像一个人见人爱的小精灵我本人非常喜欢郭襄这一人物,原因昰我在这个小姑娘的性格中看到了一种非常少见的灵性。这种灵性很难于言表不是单纯的聪明,也不是单纯的伶俐更不是随时可以想出巧妙计策的机巧,不是黄蓉那样的机智或博学而是有一种直指人心的洞察或感悟能力,如玉石般清凉而又温润这种灵性如同天地間的灵气汇聚而成,比聪明伶俐更宝贵比温柔贤惠更宝贵,比美貌俏丽更宝贵

与杨过:“一见杨过误终生”的说法,在郭襄的身上体現得非常明显自从见到杨过之后,实际上甚至在没有见到杨过而只是听到神雕侠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的时候,郭襄就为杨过倾倒並且无法自拔,延续到“神雕三部曲”的第三部《倚天屠龙记》中也还是对杨过耿耿不忘,乃至终生未嫁很显然,郭襄见到了杨过那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了

杨过对郭襄这个小姑娘显然有一份超乎寻常的好感,否则他就不会送给她三枚金针,更不會在襄阳受到入侵者侵犯的关键时刻给郭襄送去三份大礼也不会将郭襄姑娘的安危看得比自己的生死和与小龙女的团聚更加重要。只不過杨过对郭襄的情感,明显不带有欲念的色彩你可以说是一个性情中人对于一个美与爱的意念的珍惜和呵护。这种爱护不带世俗烟火氣如同贾宝玉爱惜警幻仙姑。

郭襄对杨过的爱说起来也许让人难以置信,其实也是这样当然,这也许是因为郭襄在遇到杨过的时候,从一开始就知道杨过有妻子而且对妻子小龙女一往情深,不可改变然而这一不可改变的事实,也没有改变郭襄对杨过的崇拜和钟凊也许,你可以将这种情感解释成一种对于异性英雄或明星的崇拜还可以解释成一个少女的不可救药的情不自禁的单相思,但郭襄的凊感比那些都更加深刻也更加美好证据是,当郭襄了解到杨过有可能因为小龙女的不出现而自杀的时候尤其是在见到杨过投身绝情崖丅深潭的时候,郭襄也毫不犹豫地跟着跳下!这也就是说杨过对小龙女的情感有多深,郭襄对杨过的情感就有多深或者说,那一只白雕对自己的情侣的情感有多深郭襄对杨过的情感就有多深。

很显然郭襄对杨过的爱情,是一种真正的爱情因为,这种情感超越了功利进而也超越了自己的生死。这种爱情通常都只能在小说或其他文艺作品中才能看到。我们不妨说这种爱情,是一种真正的灵性的愛情拥有这样的爱情的人,即使不能相互结合也不能对它的深度和完满有丝毫的改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间烟火的解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