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画幅选哪一个?A7?A7R?A7S

0&&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ustompage').value)页&&1&&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ustompage').value)楼&&
回复:27 &查看:6746 &
【转帖】【科普贴】全画幅与非全画幅哪个好?又好在哪?
财产: 5893 爱卡币
来自: 陕西省|宝鸡市
【转帖】【科普贴】全画幅与非全画幅哪个好?又好在哪?
全画幅与非全画幅哪个好?好在哪?首先在讨论全画幅和非全画幅之前,我们首先明确一下画幅的概念。
什么是画幅?画幅最初的概念指的是用来作画的画布的宽度,对应在摄影领域,相机的感光介质(胶片)或感光元件(CMOS或CCD)就是这张画布,用来作画的那支神奇的画笔当然就是光了。在数码时代,狭义上来讲,画幅指的就是感光元件的大小了。
明确了画幅的概念之后,您可能要问这个全画幅的“全”字从何而来。
摄影术发展之初,相机拍照采用的是胶片作为感光介质,徕卡的创始人奥斯卡?巴纳克将35mm高度的打孔电影胶片用于他发明的徕卡小型相机,并逐渐形成了标准。一直到数码相机出现之前,摄影行业中使用最广泛的就是35mm规格的胶片,也称作135胶片,使用这种胶片的相机也被称作135画幅的相机。这种胶片的高度是35mm,由于胶片上下两端打有齿孔方便送片,胶片的有效成像高度是24mm,一般采用3:2比例画幅的胶片长度相应的就是36mm。
全画幅的概念就是针对这种传统的135胶片而言的,数码相机发明之初,相机的感光元件要比135胶片小,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2001年康泰时才发布了具有135胶片大小的CCD,为了区别于更小的感光元件,具有24mm*36mm大小的感光元件被称作全画幅。
相对全画幅而言,显而易见的就是,非全画幅的成像面积要小于24mm*36mm,不过非全画幅根据成像面积的大小,也划分为很多不同的画幅尺寸(略微有点拗口)。下面我们来给这些画幅排排队。
[ 本帖最后由 纵马天涯 于
22:26 编辑 ]
[每日热点]:
财产: 5893 爱卡币
来自: 陕西省|宝鸡市
(27.28 KB) 22:07常见的画幅尺寸
[每日热点]:
财产: 5893 爱卡币
来自: 陕西省|宝鸡市
如上图所示,这些矩形代表的就是市面上常见的在售相机的画幅尺寸了。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将这些画幅尺寸划分为三类:
1.中小尺寸传感器
这个传感器尺寸阵营的相机一般都主打便携,涵盖了市面上常见的卡片机和复古单电等类型的相机。这个阵营中画幅尺寸最小的就是常见的大部分卡片机,其感光元件的尺寸为1/2.5英寸(5.38mm*4.39mm),不同厂家可能规格略有不同,如佳能的IXUS系列采用的是1/2.3英寸。形象的来讲,这种感光元件的大小和你小拇指指甲盖的一半大小相仿。有些以画质作为主打的卡片机或长焦机采用的是1/1.7英寸(7.49mm*5.52mm)的感光元件,如佳能G16。再稍大一点的,有2/3英寸(8.8mm*6.6mm)的感光元件,如富士X20。尼康1系列采用的CX画幅(13.2mm*8.8mm),就是这个尺寸阵营里的老大哥了,同样的索尼的黑卡RX100等采用的也是这个尺寸的传感器。
[每日热点]:
财产: 5893 爱卡币
来自: 陕西省|宝鸡市
2.APS-C尺寸传感器
这个传感器尺寸阵营涵盖了各大品牌的入门及中端单反、微单和单电相机,也是目前相机市场中销售量最高的一个分类。
在这个分类里,我们也顺带说说M4/3传感器和1.5英寸传感器。胶片时代就存在APS胶片系统,APS-C也是基于胶片时代遗留下来的尺寸规格,其大小是24.9mm*16.6mm,这种尺寸的传感器可谓占据了目前相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M4/3画幅是由奥林巴斯与柯达共同研发推广的一个感光元件规格,目前奥林巴斯和松下的单电相机采用的都是这个尺寸的传感器。而1.5英寸的传感器则被佳能用在旗舰卡片机佳能G1 X上。
[每日热点]:
财产: 5893 爱卡币
来自: 陕西省|宝鸡市
3.全画幅尺寸传感器
全画幅现在就很好理解了是吧?即我们上文说到的24mm*36mm尺寸的传感器,目前佳能、尼康、索尼旗舰级及专业级的单反均采用全画幅传感器,索尼的高端微单A7、A7r、A7s和黑卡RX1、RX1R也是采用的全画幅传感器。
[每日热点]:
财产: 5893 爱卡币
来自: 陕西省|宝鸡市
了解了画幅的概念和各种尺寸规格之后,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
不同的画幅在成像上和拍摄上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每日热点]:
财产: 5893 爱卡币
来自: 陕西省|宝鸡市
(241.58 KB) 22:15
画幅成像面积
[每日热点]:
财产: 5893 爱卡币
来自: 陕西省|宝鸡市
试以上图为例:图呢?
这里用最常用的全画幅和APS-C画幅举例进行说明。
相对于全画幅而言,APS-C画幅相当于在全画幅中心截取了一部分面积作为成像区域,就像上图中标示的一样。
这就意味着,在同样的机位下采用同样的焦距和参数进行拍摄,APS-C画幅获得的照片比全画幅获得的照片视角要窄,如果要在照片上呈现相同的视角,那么APS-C需要采用视角更广的镜头,比如同样要拍上图中的碧海蓝天,全画幅相机需要36mm的焦距,那么APS-C就需要24mm的焦距,这中间存在这一个镜头焦距的转换系数。
根据非全画幅传感器与全画幅传感器的尺寸规格差距不同,这个镜头系数也不同,感光元件越小,这个系数就越大。比如在4/3系统中,这个焦距换算系数是2,在APS-C画幅下,换算系数就是1.5(佳能的APS-C画幅由于感光元件略小,换算系数是1.6),而APS-H画幅下换算系数就是1.3。全画幅和非全画幅的第一个差别就在此,镜头本身的视角在APS-C画幅下要打一个折扣,原先的广角镜头在APS-C画幅下显得不那么广了,而长焦镜头在APS-C画幅下则更长了。
[每日热点]:
财产: 5893 爱卡币
来自: 陕西省|宝鸡市
既然有这个镜头焦距的换算系数,那是不是意味着在采用相同拍摄参数的情况下,我在全画幅下用36mm焦距的镜头拍摄,和在APS-C画幅下用24mm焦距的镜头拍摄,就能获得完全一样的照片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每日热点]:
财产: 5893 爱卡币
来自: 陕西省|宝鸡市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理解:
假设采用两台全画幅相机,分别采用24mm和36mm镜头进行拍摄,然后在24mm镜头获得的照片中心裁切得到APS-C画幅下视角的照片,这两张照片的视角,及照片里面容纳的内容是一样的,但照片的景深却是不同的。
同样画幅下,决定景深的因素有光圈、对焦距离和焦距这三个因素,拍摄参数相同保证了这两幅照片拍摄的光圈和对焦距离是相同的,但焦距显然24mm更广,更广的焦距景深就越大。
最终我们得到的结论是,要想在APS-C画幅下获得与全画幅下相同的拍摄效果,你除了需要更广的镜头之外,还需要更大的光圈。
实际上,即使你采用了更广的镜头,设置了更大的光圈,但不同视角下的成像透视效果还存在这细微的差异,这就意味着,你不可能用全画幅相机和APS-C画幅相机获得一张完全相同的照片。
只不过有时候差异不是那么明显,你不容易分辨而已。
[每日热点]:
回复成功,收到1个大米!
10&&parseInt(document.getElementById('custompage_down').value)页楼全画幅与非全画幅 到底选哪个好?|选购指南|全幅|传感器_数码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全画幅与非全画幅 到底选哪个好?
  很多爱好者在购买相机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是:我到底是买全画幅还是非全画幅?虽然是老生常谈,但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到底什么是全画幅,全画幅有什么好处,不同的摄影题材我该选全画幅还是非全画幅,今天编辑就针对这些困扰大家的问题,一一进行详细的阐述。
  全画幅与非全画幅到底选哪个好?
  首先在讨论全画幅和非全画幅之前,我们首先明确一下画幅的概念。什么是画幅?画幅最初的概念指的是用来作画的画布的宽度,对应在摄影领域,相机的感光介质(胶片)或感光元件(CMOS或CCD)就是这张画布,用来作画的那支神奇的画笔当然就是光了。在数码时代,狭义上来讲,画幅指的就是感光元件的大小了。
  明确了画幅的概念之后,读者朋友可能要问这个全画幅的“全”字从何而来。摄影术发展之初,相机拍照采用的是胶片作为感光介质,徕卡的创始人奥斯卡?巴纳克将35mm高度的打孔电影胶片用于他发明的徕卡小型相机,并逐渐形成了标准。一直到数码相机出现之前,摄影行业中使用最广泛的就是35mm规格的胶片,也称作135胶片,使用这种胶片的相机也被称作135画幅的相机。这种胶片的高度是35mm,由于胶片上下两端打有齿孔方便送片,胶片的有效成像高度是24mm,一般采用3:2比例画幅的胶片长度相应的就是36mm。
  全画幅的概念就是针对这种传统的135胶片而言的,数码相机发明之初,相机的感光元件要比135胶片小,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2001年康泰时才发布了具有135胶片大小的CCD,为了区别于更小的感光元件,具有24mm*36mm大小的感光元件被称作全画幅。
  相对全画幅而言,显而易见的就是,非全画幅的成像面积要小于24mm*36mm,不过非全画幅根据成像面积的大小,也划分为很多不同的画幅尺寸(略微有点拗口)。下面小编就为读者朋友给这些画幅排排队。
常见的画幅尺寸
  如上图所示,这些矩形代表的就是市面上常见的在售相机的画幅尺寸了。小编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人为的将这些画幅尺寸划分为三类:
  1.中小尺寸传感器
  这个传感器尺寸阵营的相机一般都主打便携,涵盖了市面上常见的卡片机和复古单电等类型的相机。这个阵营中画幅尺寸最小的就是常见的大部分卡片机,其感光元件的尺寸为1/2.5英寸(5.38mm*4.39mm),不同厂家可能规格略有不同,如佳能的IXUS系列采用的是1/2.3英寸。形象的来讲,这种感光元件的大小和你小拇指指甲盖的一半大小相仿。有些以画质作为主打的卡片机或长焦机采用的是1/1.7英寸(7.49mm*5.52mm)的感光元件,如(
)。再稍大一点的,有2/3英寸(8.8mm*6.6mm)的感光元件,如(
)。尼康1系列采用的CX画幅(13.2mm*8.8mm),就是这个尺寸阵营里的老大哥了,同样的索尼的黑卡RX100等采用的也是这个尺寸的传感器。
尼康1 V3的cx画幅传感器
  2.APS-C尺寸传感器
  这个传感器尺寸阵营涵盖了各大品牌的入门及中端单反、微单和单电相机,也是目前相机市场中销售量最高的一个分类。在这个分类里,我们也顺带说说M4/3传感器和1.5英寸传感器。胶片时代就存在APS胶片系统,APS-C也是基于胶片时代遗留下来的尺寸规格,其大小是24.9mm*16.6mm,这种尺寸的传感器可谓占据了目前相机市场的半壁江山。M4/3画幅是由奥林巴斯与柯达共同研发推广的一个感光元件规格,目前奥林巴斯和松下的单电相机采用的都是这个尺寸的传感器。而1.5英寸的传感器则被佳能用在旗舰卡片机(
)的APS-C画幅传感器
  3.全画幅尺寸传感器
  全画幅即我们上文说到的24mm*36mm尺寸的传感器,目前佳能、尼康、索尼旗舰级及专业级的单反均采用全画幅传感器,索尼的高端微单A7、A7r、A7s和黑卡RX1、RX1R也是采用的全画幅传感器。
)的全画幅传感器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都说索大好 多达6款的索尼A7系列怎么选?|索尼|全幅|微单_新浪科技_新浪网
& 数码导购 &&正文
都说索大好 多达6款的索尼A7系列怎么选?(2)
  索尼A7:约 2430万有效像素,关键词:高性价比
  相较于A7R/A7S系列,索尼A7是6款机型中卖得最火爆的一款,虽然它特点不突出,但价格是王道。7500元打包买到套机(FE 28-70mm)是目前全画幅相机中最低的,很难说它哪方面比较强,但是这个价格没有对手,完全是一支独大的产品。
索尼微单TM a7
  索尼A7采用2430万像素的全画幅传感器,对焦系统为117点相位差对焦系统与25点对比检测系统相结合,支持最高5张/秒的连拍,并且WiFi、NFC无线连接功能一应俱全。综合能力强。
  机身方面,采用镁铝合金与工程塑料混搭,外观和其他两款一代产品一致,操控也是一样的。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A7该有的功能都有了,能用这样低廉的价格过全画幅瘾,索尼A7并没有太多可以挑剔的地方。
  索尼A7 II:约2430万有效像素,关键词:五轴防抖,对焦增强,手感更好,防护性高
  在索尼A7上市一年后迎来了新产品的更新,A7II最大的提升在于搭载了五轴防抖功能,可以实现机身防抖。对于拥有一堆老镜头的爱好者来说,终于可以脱离镜头防抖的限制,让所有的镜头包括转接的老式镜头都支持防抖功能,完全是买买买的节奏。
索尼 A7 II (ILCE-7M2)
  当然索尼A7II不只一个提升点,搭载了增强型混合对焦系统和提供更优质的静态/动态影像,在对焦速度上提升了约30%。同时通过优化算法使跟踪对焦的准确度提升了约1.5倍,可在EV -1的低光照环境下准确对焦。对焦性能进一步提升,整体操控速度比A7好用许多。
  总的来说,索尼A7II防抖功能表现相当不错,更难能可贵的是也为转接镜头的用户考虑,使得防抖功能有了更广的应用。视频功能可看作是A7S的去4K拍 摄版本,专业功能很完善了。最后,A7II还优化了机身设计,机身金属部分增加,提高了耐用性,同时支持防水溅防尘功能。
  购买建议:
  索尼A7的画面细节丰富且高感光下的画质表现相当不错,不足八千的全画幅相机能有这样的效果,表现已经出人意料。如果你是预算吃紧的摄影初级用户,索尼A7已经绝对够你把玩;
  而相比开荒牛A7来说,A7II在技术上成熟很多,尤其是五轴防抖功能的加入,使得玩转接镜头的用户没有拒绝的理由,同时,索尼A7在对焦/防抖/连拍 /手感方面的短板也一并提升,如果三千元的差价对于你来说不是考量因素,这两款机型的选择并不难。如果你购买相机的预算不足万元,妥妥地上A7,然后用省 下来的钱来升级镜头,而如果有万元以上的预算,上A7II不会错。
启动速度将更快、照片将更清晰、日程提醒将更易设置。
该机仍保持了全键盘特色,但它的实体键盘是固定的。
出错原因是苹果公司使用了过期的安全证书去验证应用。
大部分用户都使用智能手机拍照,GoPro正在被边缘化。
参考价格3698元
双曲面屏幕
参考价格未上市
参考价格2699元
骁龙820旗舰芯片
超高性价比
造型无革新
参考价格未上市
可更换电池
独立模块设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7ii a7rii a7sii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