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距离海门西乡镇最近的酒店乡镇是什么镇

和丰村(江苏省启东市寅阳镇)_百度百科
?江苏省启东市寅阳镇
(江苏省启东市寅阳镇)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和丰村隶属于
位于启东市寅阳镇镇区,又是寅阳镇政府所在地。交通便捷,区位优越,人文荟萃,商机无限。
和丰村区域人口
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2]
显示,该村总人口2217人,其中党员95名,困难群众252名,共有25个村民小组,耕地2138亩。
和丰村经济建设
南通东方船用设备有限公司、南通蒙得制衣有限公司及江苏省三星级重点高中-江海中学位于该村。在船舶工业带的带动下,我村特色农业:玉米,棉花,黄豆,油菜等发展良好。现有蔬菜大棚30多亩。
和丰村社会发展
村支部一班人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扎实做好村庄绿化、美化、洁化和生活污水处理,不断加大投入改善群众生活。本村基础设施完善,水泥路全覆盖,道路两侧、农户房前屋后进行了绿化及绿化补种,彻底改善了区域内的整体环境。
村党支部积极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参与各项创建活动,促进了村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提升了和丰村的形象,加快了小康村建设的步伐,为创建文明村、民主法治村、生态村等打下坚实的基础。2003年至今,多次被市镇评为文明村。
和丰村文体卫生
该村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为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本村兴办“农家书屋”,给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实用书籍报刊和音像制品。
村委一班子对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尤为重视,特别提供场所作为老年活动室,桌椅台凳、杯具饮水、乒乓球等体育用品一应俱全。各项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也锻炼了老百姓的身体,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受到了中老年人的广泛好评。
江苏省启东市江海中学,诞生于1956年,坐落在江苏省启东市和合镇和丰村,是全市七所老完中之一。半个世纪以来,在历代先贤与前辈的引导下,艰苦跋涉,不懈追求,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铸就了一座座教育丰碑。学校于2006年7月晋升为江苏省三星级高级中学,有31个教学班,近两千名师生员工,占地约一百亩。
和丰村远程教育
和丰村远程教育电教室,设备齐全,拥有电脑、彩电、音响、DVD各一台。本村专门配备一名远程教育人员,组织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收看远程教育内容。[2]
和丰村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井都镇下辖村
井都镇和丰村地处练江以南,与潮阳区海门镇隔海相望,南临南海,北邻潮阳区中心城区。辖区面积3.9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1872人,2215户,中共党员124名,“两委”干部8名,其中支部委员4名,村委委员5名。村委会先后多次光荣获得市级、区“先进基层组织”称号。
和丰村是个纯农业村,村民收入依靠旱园种植与渔业养殖,近年来,年轻村民外出务工人数逐渐增加。现有旱园1969.3亩,鱼池800余亩,农业从业人员约600人,年产值约120万元。[3]
和丰村广东省广州从化市良口镇下辖村
和丰村位于从化市北部山区,面积约12.5平方公里,下辖9个经济社,总人口约10738人。和丰村委距离从化市区41公里,离105国道11公里,地缘优势较弱,环境优美。和丰村委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小水电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丰村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石屋、锣鼓石等具有开发价值的自然景观。[4]
2014年党(总)支部班子成员情况及分工[5]
1黄清云书记男党支部全面工作2黄立光组织委员男党支部组织工作3黄志明宣传纪检委员男党支部宣传纪检文化工作2014年村委会(联社常务理事会)组成及分工[6]
1黄志明委员男民政、青年民兵、就业2黄立光委员男财务、国土、林业3黄务坚委员女妇联、调解、电教、卫生4黄清云书记、主任男村两委全面工作5罗光灵副主任男农业技术、治保、统计6刘静雯计生专干女计生、医保、农保
.汕头市农村(社区)基层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引用日期]
.广州市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引用日期]
.广州市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引用日期]
.广州市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海门县_百度百科
江苏省海门县,现为县级市海门市。在沪陕公路海门出口,在南通市和启东市中间,毗邻上海的崇明县。
海门县基本介绍
海门江苏省海门市地处黄海之滨,位于长江和沿海两大开放带的交汇点上,东临黄海,南依长江,是中国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T”字型的结合点。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
1930年代的海门县公共体育场
西靠港口城市南通,北倚广袤的江海平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境内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交通发达,经济繁荣。江苏省海门市地处长江入海口,东濒黄海,南倚长江,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直线距离仅为60公里,兼具“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之优势,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全市总面积1149平方公里,人口101万(2006年),下辖2个省级开发区、2个园区和17个乡镇,是全国闻名的“科技之乡”、“纺织之乡”、“”、“教育之乡”、“”,被誉为“金三角上小浦东、江风海韵北上海”。海门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市)之一,处于环上海浦东经济辐射圈内,已形成新材料、医药化工、轻纺服装、建筑业等支柱产业,拥有全国最大的、被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列为“中华之最”的绣品专业市场。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中国最具潜力十强县市”之一。2010年,海门实现生产总值500.1亿元,号,出炉的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名单中上升至第28位。海门行政区划大调整。撤销海门镇、、三星镇,设立海门街道、滨江街道和新的三星镇。
撤销三厂镇、临江镇,以八匡河为界,分别设立三厂街道、新的临江镇。撤销常乐镇、麒麟镇,设立新的常乐镇;撤销悦来镇、万年镇、三阳镇,设立新的悦来镇;撤销四甲镇、货隆镇,设立新的四甲镇;撤销余东镇、树勋镇,设立新的余东镇;撤销正余镇、王浩镇,设立新的正余镇。将包场镇、东灶港镇、刘浩镇合并设立新的包场镇。同时,为方便群众办事,在被合并镇设立办事处。本次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市将形成“一中心五片区”的区划布局。“一中心”即中心城区,包括海门街道、滨江街道、三厂街道。“五片区”即:西北部片区,即三星镇;东南部片区,即临江镇、海永乡;东北部片区,即包场镇;中部片区,即常乐镇、悦来镇、余东镇;北部片区,即四甲镇、正余镇。
海门市辖19个镇、1个乡:海门镇、三星镇、德胜镇、、常乐镇、、悦来镇、万年镇、三阳镇、四甲镇、货隆镇、余东镇、正余镇、包场镇、刘浩镇、东灶港镇、临江镇、王浩镇、树勋镇、海永乡。
2008年末总人口100.12万。车牌号码:苏F-Q、R、S 、Y 、W 出租车号码:苏F-Q、苏F-BQ
海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从海门出发去上海虹桥、浦东国际机场只需2-2.5小时,乘飞机可达世界各地。海门是苏东南离国际大都市——上海最近的地方;去南通机场只需三十分钟,可达国内主要城市;货物运输通过南通国际集装箱码头可发往亚洲各大港口和西欧等地。
海门交通优势十分突出。一是长江口越江通道工程,即浦东到崇明的越江隧道和崇明到海门的越江大桥——崇海大桥。目前大桥的立项设计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届时长江入海口将形成一条南北贯通的大通道,海门到浦东只需一个半小时。海门将成为苏东南地区与浦东经济接轨的桥头堡,成为连接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二是苏通大桥工程,即南通和苏州之间兴建长江公路大桥,该桥处于该市市区西侧,其建成后将进一步缩短海门与苏南其它城市的距离。三是宁启铁路工程,即南京至启东铁路。四是宁通高速公路东延工程,该工程横穿该市全境,已正式通车。
海门市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市)之一,处于环上海浦东经济辐射圈内,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新材料、医药化工、轻纺服装、建筑业等支柱产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被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列为“中华之最”的绣品专业市场——江苏叠石桥绣品城。201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500.10亿元,人均55634元。近年来,海门市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国明星县”、“全国科技先进市”等多项国家级殊荣,被誉为“金三角上小浦东”。
海门县地理位置
海门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濒黄海 ,南倚长江,
民国时期的海门县地图
素有“江海门户”之称。与上海隔江相望,被誉为“北上海”。市境位于北纬31°46'-32°09',东经121°04'-121°32'。境内地势平坦,沟河纵横,地表平均海拔4.96米(以废黄河为基准)。地势呈西北略高、东南偏低,西部最高处海拔5.2米,东部最低处海拔2.5米,南北横截面呈孤形,两头低、中间高。
海门市位于万里长江入海口,素有“江海门户”之称。海门,东濒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距长崎、釜山等国际大港仅400海里;南倚长江,与上海的直线距离仅60公里,全市土地面积1148.77平方公里。
海门县区域人口
2001年4月区划调整前,全市设有18镇,4乡,1场,3个街道办事处,52个居民委员会,726个村民委员会。调整后,王浩、树勋、临江撤乡建镇。年末,全市共有21镇,1乡,1场。3个街道办事处,52个居民委员会,239个村民委员会。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907598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97.71人。当年人口出生率7.9‰,自然增长率0.6‰。
海门县自然资源
海门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较足,土地肥沃,水、气、肥比较协调,有利于多种杂粮旱谷和棉花、油料、薄荷、黄麻、药材等作物生长。市境盛产元麦、玉米、水稻、蚕豆、大豆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其次还有油菜、黄麻、薄荷、留兰香、海门朝天椒辣椒、香芋、药材、水果、花卉等。全市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畜牧业有猪、羊、鸡、鸭、兔、蜂、牛、马、驴等产品以及水貂、鸽、鹌鹑、花鸟等特种饲养产品。海门频江临海,丰富的长江水和黄海水资源为发展水产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内河产鱼、河蟹、镘鲡、黄鳝、鳖、龟、牛蛙及河蚌育珠,近海产对虾、梭子蟹、锯缘青蟹、文蛤、牡蛎、扇贝、养殖海带、条斑紫菜等。另外还有蚕茧、食用菌、蔬菜和瓜果等。矿产资源有磁铁矿、大理石和矿泉水。其中磁铁矿石储量2565万吨,另有海盐。
海门县气候概况
2001年全市平均气温15.9℃,比常年偏高能0.7℃,。其中1月、2月、3月、5 月、10月显著偏高,4月、7月偏高;8月偏低,其余月份为正常。2001年,极端最高气温是7月22日36.70℃,极端最低气温是1月15日-5.5℃。
2001年,全市降水量1348.0毫米,比常年显著偏多。其中1月、4月异常多,6月22日-24日受飞燕(2号台风)和梅雨锋影响本市普降特大暴雨,降水量262-347毫米,以悦来为最大,全市出现暴雨5次。8月降水量显著偏多,其余月份正常或偏少,其中3月、5月、9月显著偏少。
2001年全市日照总时数2121.5小时,与常年相仿,其中3月231小时,比常年平均值多75.4小时,为异常多;其次为5月偏多13小时,7月偏多33.5小时,11月偏多20.3小时。其余月份为正常或偏少,其中2月、12月显著偏少,比常年平均值少34.5和55.2小时。
海门县历史沿革
海门 公元前,长江大量泥沙沉积于长江口,形成大小不等的,大约经过800多个春秋,至唐末,出现东洲和布洲两大沙洲及成群小沙洲,沙洲渐次连片。
明代海门县治图
至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建县,县治设于东洲镇,名海门县。由于长江主泓道北移,至明朝中,境内大片土地坍没,坍至吕四、余东、四甲一线,县治迁于徐涧(今南通县兴仁镇)。并废县归并通州建静海乡。清初,江流主泓南倾,长江北岸开始涨积,涨出40多个新沙,绵亘百余里。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建江苏省海门直隶厅,设治于茅家镇,民国元年(1912)复称海门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海门人民护坡治坍,根除了坍害。海门县隶属苏南政区南通区(1953年为江苏省南通区,1955年4月改为江苏省南通专区,1971年4月,改为江苏省南通地区)。1983年实行市管县,南通地区撤销,海门县隶于江苏省南通市。 1994年6月撤县设市,成立海门市,属于南通市代管,市人民政府驻海门镇。
海门县行政区划
邮编:216100
区号:0513
拼音:Hǎi Mén Shì,Haimen Shi
海门市位于江苏省东南。总面积1200平方千米(2010年底)。
总人口907598人(日零时的常住人口)。
海门市辖21个镇、1个乡,233个村民委员会,57个居民委员会。海门镇、三星镇、天补镇、、、三厂镇、常乐镇、麒麟镇、悦来镇、万年镇、三阳镇、、、余东镇、正余镇、包场镇、刘浩镇、东灶港镇、临江镇、王浩镇、、海永乡。市人民政府驻海门镇。
按南通市政府《关于调整海门市部分镇行政区划的通知》,《通知》明确,将海门镇与三和镇合并,设立新的海门镇,镇政府驻海门镇秀山西路581号;将三星镇与天补镇合并,设立新的三星镇,镇政府驻三星镇宝成路44号。调整后,海门镇行政区划面积达109.5平方公里,人口20.1万人,辖19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三星镇行政区划面积达69.7平方公里,人口11.5万人,辖3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
下辖3个街道、9个乡镇(其中镇8个、乡1个)。
街道:海门街道、滨江街道、三厂街道
镇:三星镇、临江镇、包场镇、常乐镇、悦来镇、余东镇、四甲镇、正余镇
乡:海永乡
海门县民俗文化
海门设县初期,居民多以煮盐为业,经济文化不发达。明代起文化开始兴盛,民间的祭神乐活动已成习俗,戏曲活动也开始出现,文风渐兴。由于土地涨坍不定,文化也随之兴衰。
海门县历史名人
清代中叶以后,海门文化受江南吴文化的影响而迅速发展,呈现出繁荣景象。明清两代,海门曾涌现出崔桐、周家禄等文史学家,程源、、、、李芳梅等近10位书画家,尤以有“外八怪”之称有丁有煜为代表。近代涌现出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琵琶演奏家沈肇洲等。至当代,海门更是人文荟萃,涌现出书画家,文学评论家陈辽、林非、翻译家、文学家卞之琳,中国古典文学家陆侃如,音乐家龙飞等。海门民间文化传统底蕴深厚,从江南传入的吴歌逐步演变为具有海门地方特色的海门山歌,并于建国后发展为新兴的地方剧种――海门山歌。通东民歌在海门北部十分盛行,民间舞蹈丰富多彩,如跳财神、跑五方、跳判等。清末,诞生了海门第一个京剧戏班――张洪福班,评弹演唱遍于城乡。以沈肇洲为代表继承和发展了瀛洲琵琶流派,并于1920年灌制了中国音乐史上第一张琵琶曲唱片。建国后,海门曾建过越剧团、评弹团、京剧团、杂技团,产生过广泛影响。
海门县地方文化
清代至民国初年,境内一些集镇及庙宇,一年中要有数次庙会,俗称“出会”,也叫迎神赛会。庙会的日期按规定,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菩萨”出会、五月十三“关帝菩萨”出会、十月初一或十五“城隆菩萨”出会、还有“猛将会”、“娘娘会”等。县境北部地区一些集镇一两年就要有一次 庙会,如都天会、元帅会、观音会等,其中都天会的规模为最大。庙会非常隆重,先将寺庙里供奉的菩萨用轿子抬出,前后有各式仪仗队迎送。有撑花伞的、捕盾牌的、提灯笼的,还有踩高挠、跳师子舞的,前呼后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菩萨“出巡”途中,有些人摆香案跪拜,围观者人山人海。许多善男信女,穿红戴绿,欢天喜地,热闹非凡。此种庙会,40年代以后逐渐减少,与50年代基本停止。
清代中叶后,江南移民把吴歌传入,经海门劳动人民世代口头传唱,不断润饰创造,清末明初发展成为广泛流传于境内的海门山歌。山歌分两类,一类是即兴山歌,大多在田间劳动或劳动之余,随口编成,歌词有四句、六句、八句等。另一类是叙事山歌,歌词有十多句、几十句、乃至几百句不等。 民国24年(1935),管剑阁、丁仲皋搜集的海门山歌整理成《江口情歌》,在上海大趱大学校刊上发表,随即辑成专集。次年,管剑阁所搜集的长篇叙事山歌《》发表于武汉《天地人》杂志。1954年,海门山歌搬上舞台。50-60年代,有山歌剧本发表于全国性戏剧刊物上。80年代,许多山歌和研究山歌的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984年,海门山歌研究会成立。1985年8月,县举办首届海门山歌会唱,50多名歌手演唱山歌40多首,《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先后对此作了报道。1986年7月,宋卫香演唱海门山歌《小阿姐看中摇船郎》,随南通民间艺术团赴京演出。1987年,《海门山歌选》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录海门山歌250余首。1995年,海门山歌《青龙角》赴京演出。流传较广的部分山歌目录 长篇叙事山歌,摇船郎、拔蒜苗、贩桃郎、接小姨、张二娘、秧歌、九姑娘、麦花姐、绣落衣、绣汗巾、庵堂相会、爱情十里亭等。
情歌 :采桑 、采木香、采红菱、采青梅、花望梦、哭望郎、四季歌、绣郎衣、五更调、梳妆台、郎想想、挑水歌、思曲山歌、日落西山、结出私情、约郎山歌、西湖栏杆、情郎山歌、新打水车、绣花肚兜、弯弯络络一条河、远望江南一颗桑、红嘴绿鹦鹉等。
十字歌: 十张台子、十个苦恼、十只香袋、十双拖鞋、十房媳妇、十个姑娘、十把扇子、十约情郎、十姐见郎 、十双绣花鞋、十个铜细、十条手巾、十里亭劝郎、十稀才、十娘子、十个月、十告郎、十二月花名、十二杯酒、十二月长工歌、三十六条虫,等等。
通东地区人民在劳动中,随着劳动节奏自编自唱形成口头音乐。凡集体性的劳作,如车水、打麦、挑泥、拔花秸、打夯、扛棒、木工、拉船、采耥等,都有与之配合的号子。
通东号子一般为一唱一和的对歌号子,还有一些较长叙事号子;每段有十多句乃至数十句,如莳秧和利市歌。
通东号子调式多样,曲式多样,有的抒情优美,节奏自由,如车水号子;有的雄浑开阔,高亢有力,如挑泥号子;有的起伏和缓,节奉规整,如拉船号子;有的节奉规整和自由相间,如挑粪号子等。
建国后,有专人对通东号子进行挖掘整理。1979年5月,《海门民歌选》中收录各类通东号子21首,其中拉船号子、拔锚号子和挑粪号子被选编进《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1984年,号子独唱《新嫂嫂领了独生证》在上海电视台播放。
海门景色 县内古时有诗文散见于旧地方志,著作流传后世的有明代崔机桐著《东洲文集》,清代周家禄著《寿恺堂集》,清代画家丁有煜著有《双薇园集》、《双薇园续集》、《与秋集》等,但都毁于乾隆年间的文字狱中,幸存的很少。 民国时期,较有影响的有影评家王尘无的散文集《浮世杂拾》,龚庭槐的爱国诗集《粟寰》、《荒原》、《沪上集》等。二十世纪50―—60年代,县内歌剧创作十分兴盛,较有影响的有《淘米记》、《采桃》、《把关》、《银花姑娘》等。1976年,《人民文学》发表许乃平的儿童文学《》,《人民日报》发表成汉飚的散文《红旗如火映征途》。80年代全县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文学作品有67篇,其中28篇获全国、省级奖励。1995年,华夏出版社出版郁斌诗集《回声》;2005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张正忠诗书画——田园山水百图》,收入张正忠诗160首,美术散文108篇。
明代有大书法家张成、崔桐师徒俩。南通博物苑存有其书法长卷一卷,是其代表作。书法家崔思唯、盛鼎、李潜昭等的作品,也闻名国内外。 清代书法家成宏龄有&草圣&之称。李方梅闻名县内外,县文物管委会存其楷书作品真迹。清时还有书法家许士观、李如林、李来翰、李联绣、李樘、张謇等。 民国时期,书法家黄祖谦精隶书,陈家干师宗颜碑,兼学汉魏,自成一体,蜚声大江南北;其弟陈家六临仿兄体;其女陈淑贞为县籍书法家名人中唯一女性。姚应春书法体学赵孟,县内有&无姚不厅&之说。沙玉照驰名县内外,苏州玄妙观题匾出自他手。陈拔书法曾受梁启超推崇。 现代艺术家王个簃,爱好书法,用石鼓笔法入行草,尤精金文、石鼓,富有浓厚的金石气息。 1984年,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书法协会,有会员22人。1990年,发展到55人。当代书法家有张宝恒、刘延驰、成汉飙、张正忠,青年书法家有黄继革、王新(篆刻)、胡新、梁东雷、沈剑仲(篆刻)等。其中黄继革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和全国首届手卷展荣获全国奖,王新在中国书协主办的“邓石如奖”全国书法展荣获全国奖,胡新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建党85周年全国书法展中荣获三等奖,在外地书法家有王蓝青、许雄志,篆刻家蔡毅强等。目前海门书协有中国书协会员6人,他们分别是:成汉飙,黄继革,王新,沈剑仲,胡新,葛文明。
清代有画家丁有煜,擅水墨花卉,尤擅鸟竹,画风与“扬州八怪”相近;其外甥成文士,风格接近丁有煜;画家成携,擅山水。
民国时期,画家黄贤少时学龚庭槐,擅山水花鸟;龚云鹏,擅画花卉;黄蕴香性喜兰花,作品散见于屏条、扇面,她与陈淑贞并称“巾帼书画双秀”;画师张荔村专攻人物写生;画家黄松庵、陈尔益、施云辉等。
近现代有:王个簃,擅写意花鸟画,为国画大师吴昌硕传人,深得吴派艺术精髓,兼擅诗书画印,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
高冠华,王个簃表弟,曾在海门工作过。国画大师潘天寿弟子,擅写意花鸟、诗词、书法,画风独特。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吴世桢,三厂镇人,擅花鸟。
1984年成立美术协会,有会员29人,首任理事长王燕平。
1994年成立东洲画院(即现海门画院)有画师14人,首任院长张正忠。
当代画家有:
张正忠,擅中国画、书法、诗词、理论,高冠华先生入室弟子。《暮雨急》获文化部、中国美协作品二等奖,以及全国性、国际性奖项20余次。早期艺涉中西,后倡导并专攻田园山水画创作、研究,出版专著《张正忠诗书画-田园山水百图》、《田园山水画法》及画册《张正忠田园山水画选》等2本。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上海书画院签约画师、海门画院院长。
王燕平,擅版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副研究馆员,海门美协前理事长,海门画院顾问;
王皆欣,擅中国画、刊头画。师从汤知辛。《苇塘春雨》获省文化厅“群文干部书画摄影展”铜奖。2002年,《王皆欣画集》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海门市图书馆馆长、副研究馆员、海门美协理事长。
张济珊,擅油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副研究馆员;
崔兴无,擅油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副研究馆员,海门美协副理事长;
姚锦发,擅油画,出版有《姚锦发油画专集》。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海门高等专科学校高级讲师,海门画院艺委会副主任,海门美协副理事长;
蔡 欣,擅版画,南通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海门画院艺委会委员;
郁异人,擅连环画,出版有连环画《张謇》等。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海门画院艺委会委员。
海门籍在外地的当代画家有:崔雄、施永成、施作雄、张烨、顾凤珍、顾斌礼、黄迈人、吴永康等;美术史论家有万新华、王彬、张蔷等;雕塑家管定畏等。
海门民间舞蹈起源于祭神活动。明代逢年过节就有祭神娱乐的习俗。清代中叶起,随着宗教仪式和庙会活动的兴盛,海门民间舞蹈不断发展,有跳财神、跑五方、调狮子、舞龙灯、荡湖船、蚌壳精、踏高跷、挑花担、打莲湘、腰鼓舞、马灯舞、秋千台、红扇舞、等数十种,其中大部分舞蹈是在宗教仪式中出现的,如道教仪式“放施食”中的“跑五方”等;有的是从宗教仪式中分解出来后在民间流行的,如“跳财神”;有的是从外地流入的,如打莲湘、腰鼓舞等。1949年前,部分民间舞蹈失传。50年代,县派专人负责民间舞蹈的发掘和整理,龙灯舞、狮子舞、送菜头、挑花担、打莲湘、腰鼓舞等先后搬上舞台。县举办的文艺会演,每次都有一定数量的民间舞蹈。1983年,县文艺部门对民间舞蹈进行普查。经过整理的民间舞蹈“跳财神”,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
1949年前,部分民间舞蹈失传。50年代,县派专人负责民间舞蹈的发掘和整理,龙灯舞、狮子舞、送菜头、挑花担、打莲湘、腰鼓舞等先后搬上舞台。县举办的文艺会演,每次都有一定数量的民间舞蹈。1983年,县文艺部门对民间舞蹈进行普查。经过整理的民间舞蹈“跳财神”,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
1984年12月,县摄影协会成立有会员21人。1989年5月,李翔摄影作品《采文哈》参加南通市摄影展。1990年他的摄影作品《乡场》,参加“生活之美”全国竞赛,获优秀奖,9月,北京《健康咨询》杂志发表李翔摄影作品《馋》。是年,县摄影协会有会员24人。
海门县民间故事
县境东北部紧靠黄海,当地居民常为接触,故常借自然天象、海神龙王一类虚幻缥缈、形象生动的故事,反映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对美的向往,如木桩港的传说等。南部、西部“沙地”,交通方便,人口稠密,产生了不少反映人们生活、劳动和体现“沙地”民风民俗的趣味故事,其中“憨婿”的故事,在当地妇孺皆知。“曹秀珍”和“杨圣岩”两个机智人物的故事,分别流传于北部和南部地区,“曹秀珍”源于通东地区流传的“曹瘦脸儿”;“杨圣岩”由崇明传入海门。还有关于地名的传说和民俗典故,记载着海门的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
旧式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包办婚姻。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青年男女根本没有婚姻自由,更不可能自由恋爱。男女联姻,先要有媒人说媒,男女双方要门当户对。境内南部地区,男女经人说合,双方父母有意,就先“并八字”、“相亲”、“访人家”,然后“定亲”。北部地区则先由父母托媒人或媒人主动做媒为双方说亲,双方父母认为“门当户对”以后,由男方拣好日子请媒人带生月钱包,去对方索取女方出生年月日,即生辰八字帖,称通草帖。媒人将此草帖压在灶台的香炉脚下,如在3日内发生打碗坏盏,即推托不合,将八字帖退给女方。男方认可,则请算命先生“排八字”,进行合婚;如八字不合,请媒人将女方的庚帖退还,生月钱不退。
正由于包办婚姻,有些孩子在娘胎里就由父母听从媒灼作主和人家定亲;有些男孩只十四五岁,父母就为他联姻聚妻。
旧社会寡妇不准改嫁,同姓不准结婚。还有早婚、重婚、纳妾、遗弃、抢亲、拔亲、带童养媳等许多不合理现象,妇女备受欺凌,不少男子终身光棍
旧社会,境内北部地区的聘约过程比较繁琐,首先是小定,八字拼合后,男方择吉日、托媒人带礼物去下聘,正式谈妥,从此不能反悔,否则被看作赖婚而起诉讼。男方赖婚,聘礼不退;女方赖婚,退还聘礼,赔偿办酒损失。小定礼物一般是手镯、戒子、钏儿等金银首饰或衣料及必要的茶食糕点。再是送节礼,每年端午、中秋、春节,男方备以鱼、肉、糕、酒、糖和茶食等礼品,通过媒人送给女方。女方除肉外,其他都退一半,并需成双成对,还要有糕,象征“高来高 去”,称之“回礼”。然后是送日子,男方择吉日将迎娶的婚期写在“龙凤帖”上送交女方,随帖送去龙凤喜饼,茶叶与糖、枣、鱼、肉以及女方索要的红纸袋各一只。再后是抬嫁妆,结婚前,男方给女方带一定数量的迎亲礼,如鱼、肉、糕、糖、粽和名目繁多的红纸包、香烟、茶叶和一条“还娘席”,派上亲朋好友上门取嫁妆。待女方满意后,才允许抬嫁妆。最后是待 媒酒,结婚前天晚上, 男方以上规格的餐宴酬待媒人,并计划次日的婚礼顺利进行。
旧社会,境内南部地区聘约亦有规矩,订婚(俗称吃小喜酒),男方向女方赠送聘礼,互换庚帖,确定婚姻关系。订婚后,逢年过节,男方频繁送礼(俗称“”),结婚之前通过媒人“送通风”(礼金、四包礼品),直到女方接受婚期为止。
海门人对丧葬礼仪极为重视。人死了,由其直系亲属,主要由其配偶及子女负责料理丧事。丧事繁琐,迷信色彩浓厚。对诸亲及长辈,由亲生长子披麻戴孝,亲自前往报丧。去时手持雨伞一把,进门即向长辈跪拜;亲威家招待糖茶一杯,并回赠毛巾或布匹。一般亲戚则由主家请人前往报丧。同时,到庙里为死者求神保佑,叫做“告庙”。
先为死者剃头、洗身、换衣,然后将遗体安放在灵堂里,一般要搁3天。停尸的房前用毛竹、廉子搭起丧棚,还要请“吹鼓手”吹打,道士做道场,扎库,剪冥衣,写牌位,布置灵堂。请木匠做棺材,邻居帮忙磨麦牺,买菜,准备吃素饭等。
海门 到入验前夜,请人扎一顶纸轿,内供死者牌位,连同死者生前衣服、被褥等,在宅旁点火焚烧,称“烧床柴”,也叫“送西方”。烧完后,子女及亲属回到灵堂发孝衣。这时,儿子身穿白布孝服,脚穿蒲鞋,头戴麻布凉帽(帽边挂4个白绒球),手持孝棒(俗称“触活棒”),向各长老行脆拜礼。晚上有人守灵、陪夜。
这天宅前竖幡忏两根(状如旗杆)。上午,远近亲朋邻里陆续前来吊丧,带上纸帛、纸锭,有送纸币的,称“代帛”,也有送挽联、挽幡、被面等。吊丧者都向死者牌位行脆拜礼,儿子在旁还拜,请的“吹鼓手”每当有人跪拜就吹一次号筒。请阴阳先生、道士和和尚诵经、拜忏、做道场。下午入殓前,由和尚诵经,化“九千七”、“二万四”,即一人边哭,亲属边烧纸帛。亲属依次向死者遗体跪拜,随即将尸体安放在棺材里,各亲属再绕棺一周向遗体告别,叫“小殓”;接着盖棺,用大铁钉钉盖封棺,叫“大殓”。最后,将棺材移放在公堂屋的东侧,棺前摆上供桌(称“”),桌子横档放置布鞋l双,桌上放死者牌位、画像或照片、香炉、蜡杆、斋供等。每天早、中饭时间,由家人端饭。
50年代以前,死者去世满3周年,举行安葬,将棺材从家里抬出,移葬坟墓。出葬时仪式很隆重,子女亲友组成送葬队伍,随棺送到墓地。有钱人家还用砖石或水泥混凝土在墓穴四壁砌坑。一般安葬仪式,均在“大寒”前后。安葬完毕,子女才可脱下孝服,换上红鞋子,叫做“释服”或“脱孝”,至此,3年丧事才算结束。穷苦人家死了人,没有钱办丧事,只好东借西挪,买一口薄板棺材,有的用草席或芦菲卷着,送到墓地埋葬了事。墓地一般要做在自己的土地上,没有土地的,或租人家的土地埋葬,或葬入荒滩乱坟之中,真是死无葬身之地。
通东地区,丧葬习俗大同小异。人死后,传说“亡灵”还有“回丧”之日,也叫“回煞”,并有亡灵显灵的种种传说。具体日期由阴阳先生掐算,少则3天,最多18天,选在单日夜里,家里人把死者原来的房间、床铺摆设依旧,灵台前供上酒菜,烟囱旁扎一芦梯,屋内放点纸钱和香火,然后家人躲开,静候“亡灵”返回,待纸钱燃烧后,家人再出来叩头号哭,表示迎接“亡灵”。
建国后,丧葬习俗,如报丧、戴孝、入殓、七数、周年祭日等仍沿用旧习,但较前简化,迷信色彩也逐渐淡化。50年代,各地仍用土葬形式,葬具都用木棺,后改用水泥棺。70年代开始推行火葬,死者搁三朝后出葬,家属将尸体火化后装入骨灰盒保存。吊丧采用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戴黑纱等形式。80年代,普遍实行火葬,一般都用手扶拖拉机或卡车将尸体运至火葬场火化,子女和亲戚随往送葬。出葬时燃放鞭炮,子女在死者户体上打一把雨伞,一路化纸帛。火化后,将骨灰盒放在家中或入土安葬。丧葬中也带有一些迷信色彩,旧的习俗重新抬头。
旧时,从死者入殓那天起,每隔7天须由家人烧经祭祀(俗称“烧羹饭”),一般由儿子烧,逢三七由女儿烧。烧六七那天,要请亲邻好友吃酒饭。六七前夜也有人守灵陪夜。北部地区群众和一般富裕人家烧五七很隆重,要请和尚诵经、放施食、做道场、扎库,也有亲友前来吊唁,并将死者棺材送往墓地安葬。六七由女儿、女婿备了酒菜前来祭祀,娘家准备糕点鱼肉款待。中饭后,女儿要早回家,近邻亲友随送,一路燃放鞭炮,直送到她家门口为止。第七个七数,称“断七”,再祭祀一番,七数结束。一般贫苦人家七数照做,但一切从简。以后逢百日、七月半、八月半和九月初九,还要烧祭。逢到农历春节,自年初一至年初十,又有亲朋前来拜年、送人情的。
在死者七数期间,女儿每天早、晚要在坐台前长哭一次,叫做“哭七七”,儿子不剃头,夏天出门不撑伞,不戴凉帽,鞋子或帽子上要缝块白布,冬天不穿皮毛衣裳(羊皮袄可穿),女儿不戴金首饰。明、清时代,读书人和做官的为父母奔丧期间,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不能外出做官,须在家守孝3年,称“丁忧”。
海门人一向重视生儿育女。若头胎生男孩,男方第一天就要向外婆家和亲威邻居发红蛋报喜;第三天要向所有邻居送米饭一碗,俗称抬“猫米饭”。在产妇分娩后的12天内,忌外人(包括亲威)进入产房,免除婴儿夭折“做朝数”(死亡)。12天后,各亲戚都来探望送礼,俗称送“产母羹”,一般都送红糖、鸡蛋、油面、糕点等物,也有给钱的。外婆家在小孩出世前送来全套婴儿衣服、尿布、被褥等。海门人婴儿开奶也很重视。一般要寻找头胎母亲或比较聪明有名望的人家的母亲的乳汁开奶。
婴儿满月,做圆子,请至亲吃满月酒。还要请理发员到家里为婴儿剃头修面,称剃胎毛。
婴孩周岁时,宴请各亲友饮周岁酒,俗称吃“纪箍圆子”。通东地区孩子周岁日叫“纪箍”,宴请亲友吃“纪箍”,面。中饭后,让他玩“抓鸡”。小孩坐在桌上,上面放着算盘、书本、秤、葱、泥土等物,让他任意抓取一物,借此猜测小孩长大以后的性格和出路。
人满50岁生日,其子女和亲戚前往庆寿。一般逢9(如49、59岁......),先为其预庆,建国前,富裕人家祝寿,张灯结彩,设寿堂,挂寿幛,大摆筵席,收受礼物。父母寿庆,女儿做寿桃、寿糕,于寿辰前夕即来“暖寿”。当天,晚辈都要向老寿星拜寿。全家都吃面条象征长寿,并用大蛋糕祝寿,还要放鞭炮,热闹一番,70年代后,人们不但为老年人祝寿,甚至要为满30、40岁的中年人祝寿,经济条件好的要办十几桌、几十桌寿筵。也有提前庆寿,只自家人吃面团聚。80年代,有为10周岁儿童祝寿的。通东地区一般50岁不祝寿。如今,祝寿的形式逐渐在简化,寿筵的规模、档次,因人因事而定。
联姻旧式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包办婚姻。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青年男女根本没有婚姻自由,更不可能自由恋爱。男女联姻,先要有媒人说媒,男女双方要门当户对。境内南部地区,男女经人说合,双方父母有意,就先“并八字”、“”、“访人家”然后“定亲”北部地区则先由父母托媒人或媒人主动做媒为双方说亲,双方父母认为“门当户对”,以后,由男方拣好日子请媒人带生月钱包,去对方索取女方出生年月日,即生辰八字帖,称通草帖。媒人将此草帖压在位台的香炉脚下,如在3日内发生打碗坏盏,即推托不合,将八字帖退给女方.男方认可,则请算命先生“排八字”进行合婚;女日八字不合,请媒人将女方的庚帖退还,生月钱不退。 正由于包办婚姻,有些孩子在娘胎里就由父母听从媒灼作主和人家定亲:有些男孩只十四 五岁,父母就为他联姻聚妻。旧社会寡妇不准改嫁,同姓不准结婚。还有早婚、重婚、纳妾、遗弃、抢亲、拔亲、带童养媳等许多不合理现象,妇女备受欺凌,不少男子终身光棍。
旧式婚事,多数穷苦人家限于条件,婚事简单,办喜酒菜只有10碗头,客气一点用12碗头。接新娘用独轮人力小车、黄包车、自行车或术船,坐不起花轿。有的娶不起媳妇,甚至用“抢亲”的办法,达到“成亲”目的。有钱人家的婚礼,办得十分隆重,讲究排场,大摆筵席。境内南部地区,结婚这天中午,新郎要去女家拜见父母,有钱人家随去3顶花轿、新郎、媒人、新娘各一顶。新娘用的是大红珠花轿,其余两顶是宝兰呢轿,还抬去“食箩”(用术框制成)多只。内装 白鹅、满坛绍兴酒、沙鱼皮、猪肉、大青鱼、大鲤鱼等礼品,配以粗细乐队。下午,新郎等一行先行回府。新娘则待到夜晚时分(根据路途近远而定)出发,随带大批嫁妆,包括大量家具、铜锡器、 瓷器、各式绸缎布匹、日用化妆品等,都用“食箩”抬着,排成行列,一路吹打,送抵男家。新娘出门上花轿时,头上盖2尺见方的丝绸红布,脚下踩铜烘缸,盛满火灰;离娘家时,还由她的弟兄在花轿后面泼水,谓“嫁出门的姑娘,泼出门的水”花轿抬到男宅时,男方用稻草点“三叮旺火”请属龙属虎的男女宾相抬花烛。迎新娘出轿,并用布袋摊地,让新娘穿着花鞋从袋上走过, 不沾尘土,谓之“传代”。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同坐新床,饮合欢酒,吃和喜团圆,然后拜堂,向福禄寿三星行跪拜礼,由长辈及亲友朗读《诗经》“关睢”三章及“桃夭”三章,祝颂新婚。
民国后,逐步改为文明结婚。新娘头上不戴红方巾,改戴墨镜,废除跪拜礼,改向国旗及孙中山遗像行鞠躬礼,由证婚人、介绍人及来宾分别致贺词,主婚人致谢词,新郎新娘在结婚证书上用印,互换首饰。婚礼上不断奏乐、唱歌,还有余兴节目。婚礼以后,新郎新娘同座,请亲朋作陪客饮花烛酒。回房后,即有人闹新房,称为“吵亲”。次日中午祭祖,向长辈行见面礼,长辈向新娘出“见面钱”,新娘也回赠若干礼品,叫“抬礼”。通东地区的婚礼与南部地区稍有不同,一是迎亲。择吉日,男方同媒人带领喜轿一乘或几乘,和迎亲的吹鼓手以及带给女方姑表姨舅的礼物,到女方宅前,先鸣炮竹,女方响应后,从左侧上首进场,轿门对外停放。女方点燃男方带来的红蜡烛,请来人吃糕棕糖茶。新娘请两个丈夫健在有子女的妇人梳洗“上头”男方3次“催亲” 鞭炮响后,新娘罩上“红盖头”,一定要在日落前,向父母兄弟长辈一一挥泪告别。上轿时,脚踩门前铺的草席,以表“传裔”然后由父或兄抱上轿,轿内有烘缸安放,代表“兴旺”。起轿时,双方鸣炮庆贺、泼水。在点灯后,女方才可到男家。新娘花轿进场前,女方鸣炮轿到,男方鸣炮相迎,花轿进场,鼓乐喧天,轿门对内停下,说合者即景出合。新郎在姨们的示意下,掀轿帘,挽出新娘,新郎手拉新娘手踏在预先铺设好的布袋上进门。新郎新娘进入中堂进行“一拜天,二拜地, 三夫妻对拜”。拜天地后同跨七星灯送入洞房,由妆妈婆扶至踏板的小方凳上“坐富贵”,共饮“和气茶”,新婚夫妻各呷一口后,先男方父母、兄弟姐妹,后诸亲等依次呷茶,以示阖家和气、幸福,新郎再应酬发喜糖喜烟。二是贺房酒。这是男方宴请亲朋好友的当晚,预先留下新郎平辈的表弟兄、姨弟兄、堂弟兄及其好友,参加陪新娘的两桌并台酒宴,酒台点燃一对舅舅送来的龙凤烛。宴时边饮边说合,有新郎发烟、发糖、倒酒、上菜。你我他都可说,伴随猜拳罚酒,向新郎劝酒,互相比酒,山歌利市,此起彼伏,热闹欢乐。三是闹新房。“新婚三日无大小”,新娘与亲威间不分大小辈份,无论老少亲友都可以戏言戏态逗新娘,新娘只得低头“作富贵”此时闹得笑声震天,喜气倍加。四是撒百花、种籽。由亲威中的民歌能手,用青蓝腰布兜上花生果,俗称“长生果”(长生不老开花结果),枣子(早生贵子)、桂圆(贵在团团圆圆)、蜜糖块(甜甜蜜蜜)等物, 撒向新床的四角,撒向亲友,边撒边说百花、种籽令。直到深更半夜放鞭炮,以示“科”,他人才退出新房。五是开颜。次日清晨,鸣放炮竹,催新郎新娘起来,门一开,预先站在门口的人蜂拥而进,争到新娘被窝里摸糖果糕点,新娘由妆婆将前看发剪掉,颈后毫毛也用棉线绞去,称“开颜”或称“车脸”,表示已婚。这一天,吃拜堂酒,新郎领新娘与男方长辈行见面礼,长辈们个个“出手钱”。女方兄弟或姨妹携带礼物到新郎家来作客,叫“接满月”,男方办酒款待新亲,并约定“回门”时间。一般婚后第三天新娘新郎到娘家“回门”也有新娘到男家整月不能出家门一步,等满月后夫妻双双才到娘家“回门”但逢八日子不能回娘家,称为“七不去八不归”。
送红蛋、“猫米饭”,海门人一向重视生儿育女,若头胎生男孩,男方第一天就要向外婆家和亲威邻居发红蛋报喜;第三天要向所有邻居送米饭一碗,俗称抬“猫米饭”,在产妇分娩后的 12天内,忌外人(包括亲威〉进入产房,免除婴儿夭折“做朝数”(死亡)。12天后,各亲戚都来探望送礼,俗称送“产母羹”,一般都送红糖、鸡蛋、油面、糕点等物,也有给钱的。外婆家在小孩出世前送来全套婴儿衣服、尿布、被褥等。海门人婴儿开奶也很重视.一般要寻找头胎母亲或比较聪明有名望的人家的母亲的乳汁开奶。
做满月 婴儿满月,做圆子,请至亲吃满月酒。还要请理发员到家里为婴儿剃头修面,称剃胎毛。做纪箍 婴孩周岁时,宴请各亲友饮周岁酒,俗称吃“纪箍困子”。通东地区孩子周岁日叫“纪箍”宴请亲友吃“纪箍”面。中饭后,让他玩“抓鸡”。小孩坐在桌上,上面放着算盘、书本、秤、 葱、泥土等物,让他任意抓取一物,借此猜测小孩长大以后的性格和出路。
海门县地方特产
颐生茵陈大曲酒是用粘籽红高梁为原材料,配以颐生特制大曲酒药,入老作坊池发酵酿得得优质大曲酒,加上藏红花、茵陈、佛手、玉竹、通心草等数十种药料浸出液,通过独具匠心工艺调配,长期老窑储存而成。茵陈大曲酒色泽呈杏黄,是红花等各名贵药材浸出得天然混和本色,品评绵甜醇和、回气生香“颐生酒”后,不仅顿感赏心悦目,感悟酒文化之真谛,而且具有保肝、护肝、健脾胃、舒筋骨、除风疾之独特风格。
2、  “海门山羊”是全国著名得山羊地方品种之一。海门山羊素以皮肉毛兼优而著称。其肉膻味少,脂肪分布均匀,无论红烧、白煮,均肥而不腻,鲜美可口。其营养价值之高,蛋白质含量之多,为其他肉类所不及,据分析测定,每百克鲜羊肉中含蛋白质11.1克,脂肪28.8克,碳水化合物0.8克,热量3.07千卡。由于羊食百草,羊肉具有暖中补虚、开胃健身之功能,冬季食之尤有温补效能。因此为本地和外埠广大消费者所普通喜爱,很早就驰名于沪宁一带。
3、文蛤  文蛤得营养价值很高。据测定,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得含量分别为10%、1.2%和2.5%,还有丰富得磷、钙、铁、维生素以及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蛤肉得烹饪方法较多;旺火电厂快炒;配以它菜同炒,色佳清鲜;酱醉,是酌酒佳肴;作佐料调味,使主菜易熟易烂;腌制,可作家常小菜;制干品或罐头,可常年应市。
4、海门大红袍赤豆  “海门大红袍”赤豆粒粗饱满,皮薄肉厚,粉质细腻,营养丰富,是食用价值很高得副食品和治病良药。它可煮制丰富多样、惹人喜爱得饮料、糕点等副食品,如赤豆棒冰、冰冻赤豆汤、赤豆包子、豆沙包子、豆沙汤圆、豆沙饺子、八宝饭、印糕等。
5、海门大白(青)皮蚕豆  “海门大白(青)皮”蚕豆是海门在100多年蚕豆种植历史中经历代农民长期选择、改良而形成得两个具有地方特色得优良品种。“海门大白(青)皮”蚕豆营养丰富,尤其是粗脂肪是一般蚕豆得2.5倍。另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核黄素、菸酸等。其食性糯,适口性好,特别是青食菜用,皮薄嫩,肉细腻,确为餐桌佳肴  6、海门椒  “海门椒”是我市三星镇一农民用云南米椒与本地羊角椒杂交选育而成,因椒果朝天生长,又称“海门朝天椒”。“海门朝天椒”成熟后颜色鲜红,其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得含量达1.5--2.0%,胡萝卜素及铁、磷等营养元素含量之多亦是其它蔬菜所少有。它所含得辣椒素,能刺激舌头上得味蕾,可增加食欲,帮助消化。
7、白扁豆  白扁豆又名沿篱豆,因白皮(种皮)、白肉(子叶)、白脐而得名。干白扁豆营养丰富,其蛋白质、钙、磷、铁等营养元素含量在蔬菜中居领先地位干子白煮煨汤味鲜可口,是滋补佳品,与鱼类红烧别有风味。
8、大小黄鱼  黄鱼,是我国最重要得经济鱼类,是“鲥、甲(长江鲟)、鲳、黄”四大名贵鱼类之一。大、小黄鱼得营养均很丰富,黄鱼得烹饪方法甚多,红烧、糖醋、煨汤、清炖或配以它菜煮成蛋蓉黄鱼羹、卷筒黄鱼、雪菜大汤黄鱼、松鼠黄鱼等。肉鲜味美,色彩艳丽,香气四溢,形态美观,色香味形俱佳,是喜庆筵席上菜肴佳品。大黄鱼鳔含有胶体蛋白和粘多糖,是我市历史上传统食品,其肉质松软,醇香味美,鲞鱼可久存,供常年食用。
海门香沙芋 9、  香沙芋,属香梗芋类,是海门农民精心选育而成得一种芋艿优良地方品种。海门香沙芋以质量优异而闻名各地,在蔬菜市场上久负盛名,深受消费者欢迎。
10、海蜜系列甜瓜  由海门市农科所农业科技专家历经五年精心选育而成得海蜜系列甜瓜,以其产量高、抗病力强,质地脆、甜度高等优点而轰动了国内园艺界。经全国著名甜瓜专家李式军等人鉴定,其综合水平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填补了江苏空白。
11、海门山药  海门山药是海门农民长期选育改良形成得一个优良品种,是本市得名特蔬菜之一,其块根圆直,质地细腻,肉色清白,粉性足,糯性好,烧煮易酥,口感柔软,营养丰富,食用价值很高。“海门山药”得烹饪方法很多,可切成刀片、丝、块、糊状,加鱼、肉、蛋等荤素食品,经清炒、白煮、红烧、红焖成各式各样得佳肴。
海门县教育事业
江苏省海门中学:全国示范高中,江苏省个四星级普通高中,每年高考侪居江苏省前列,正勒准备申报五星级高中。
: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学校。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江苏省个四星级普通高中。
海门市海南中学
海门市东洲中学
海门市东洲小学
中国大陆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
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
中国明星县
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
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
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区)
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县(市)
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市)
全国文化先进市
全国体育先进市
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全国文明交通先进县(市)
中国物资流通百强县
全国[两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苏南、苏中、苏北地区首个实现小康社会县(市)
福布斯大陆商业百强城市
中国最具潜力十强县市
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市、区)
2008年度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
2009年度十大活力县级城市
2009年度中国城市化进程十大活力县级城市
.海门日报.日[引用日期]
.海门日报.日[引用日期]
.海门日报.[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门乡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