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是论文作者上标什么意思思

论文第一作者是什么意思
一篇文章,在几个作者共同完成的情况下,第一执笔人,也就是对这篇文章贡献最大的,为第一作者,依次为第二、三………作者评职称的时候各地的要求不一样,有些地方规定,在有第二作者的情况下,第一作者加分就有所限制,有些地方就没有影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若有关部门兴起“学术反腐”之风,查查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不是同一单位的论文,相信必将大有斩获!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BMC撤销的中国论文仅仅是“冰山一角”BMC已经成为当今生物医学期刊出版界当之无愧的“巨无霸”!从这次一次性撤销41篇中国...
欢迎点击「科学网」↑关注我们!BMC撤销的中国论文仅仅是“冰山一角”BMC已经成为当今生物医学期刊出版界当之无愧的“巨无霸”!从这次一次性撤销41篇中国“问题”论文的动作来看(),一是体现了欧美学术期刊一贯的严谨、求真的作风,二是“杀鸡给猴看”,给今后试图弄虚作假者敲响警钟! 中国论文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我把论文问题归结为“知情”问题与“不知情”问题两大类,前者是故意捏造数据,弄虚作假,后者是“第三方”在论文投稿时伪造评审人及评审意见欺骗编辑。这次被撤销的中国问题论文当属后者。 现在国内外提供论文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各自的服务项目千差万别,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其中被普遍认可的服务项目似乎仅限于语言润色(polishing),但是有少数论文服务公司为了捞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不断突破这个许可服务“底线”。 据我所知,某些服务公司已经不满足于润色带来的微薄利润,不断拓宽可提供的服务范畴,包括(1)代写稿;(2)代投稿;(3)代写稿和代投稿;(4)“一条龙”服务,从课题申请、项目实施到课题汇报、论文发表全包,当然服务价格不菲。如果谁来查一查这里面的“猫腻”,可能比我说的以及你想象的还要严重! 我就曾被某个服务公司“咨询”是否有兴趣代写SCI论文,对方给出的条件是3分以上,付款5万,还可以讲价。对方不限制学科领域,也不限制特定杂志,这篇论文可以在他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表,只要署上他作为第一作者的姓名和单位就行。 乍一想来,似乎达到他的上述要求并不太难,因为我们经常发表文章,而且他作为第一作者排名第一完全不影响我作为通讯作者排名最后。退一步说,我的学生还可以作为共同作者与他并列第一。但是,我果断地拒绝了这个颇有“诱惑力”的邀请,原因不言自明。 因此,若是有关部门兴起“学术反腐”之风,查查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不是同一单位的论文,我相信必将大有斩获!不能排除这次被撤销的论文是否也是“花钱买论文”,但估计绝大部分论文的问题还是出在投稿环节,即审稿人完全由公司敲定,作者完全不知情。 那么,是不是作者不知情就能完全免责呢?这要看作者的主观故意是什么。有关部门应该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慎重调查这41篇论文中有多少篇属于“投稿造假”(作者亲自完成实验,但公司投稿造假),还有多少篇属于“实验造假”(作者没有做过任何实验,全部由公司代办),然后再追认相关责任,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做出不同的处理。 我们曾于2011年在一份BMC期刊(非SCI)——BMC Reserch Notes上发表过一篇论文,记得当初好像没有给编辑部推荐任何审稿人,而是由他们自己寻找审稿人。论文经2位审稿人评审后,一位同意修改后发表,另一位不同意发表,但都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见下)。我们据此认真修改有关专业问题后,还特意请英国的一家服务公司为文章润色,最后编辑部同意发表。 在作者与编者信件往来中,总的感觉是编辑程序严谨规范,编辑人员认真负责,但也许是因为这份杂志刚刚创刊,还没有被SCI收录,所以他们接受文章的门槛也较低。我推测,如果另一份不愁稿源的知名期刊得到这样的评审意见,编辑多半会做出退稿处理。至于我们这篇论文学术水平怎样,发表在这份名不见经传的期刊上是否亏了,我在这里不表达意见,我的一贯做法是奉行publish or perish的信条,因此发表论文吃亏也不奇怪。 话说回来,我现在仍然认为英语为非母语的中国人花钱请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修改论文的语言错误无可厚非,而且如果想往“顶尖”杂志上挤可能还要找专业公司画那些质量上乘的矢量图,至于该不该追求高影响因子则另当别论。 这次撤稿事件再次证明,发表论文与晋升职称挂钩无异于“逼良为娼”,而且今后会愈演愈烈,让中国的学术声誉荡然无存,现在彻底摈弃恰逢其时。我的建议是:论文应该不强制而是凭兴趣发表! 附:评审意见及答复(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此文来自科学网曾庆平博客如果您觉得本文还不错,欢迎转发分享。并在下面的拇指处点一下赞,感谢支持!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sciencenet-cas
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科学社区,科学网()致力于全方位服务华人科学与高等教育界,以网络社区为基础构建起面向全球华人科学家的网络新媒体,促进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其它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论文为啥不能同时属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
来源:科学网
令无数医学生和医生们“折腰”的科研论文统计数量是怎么出来的?论文为什么要统计第一作者单位,而跟通讯作者单位没有半点联系?
最近一位博友问我一个问题:一篇论文是否可以同时归属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所在单位。要在中国语境下回答这个问题,就得扯远些,说说本所的论文统计工作。1987年,当时的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批示说(大意):我国每年到底发表了多少论文?现在心中无数。于是,本所开始了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工作。我们一开始选定了4个国际数据库:SCI、EI、ISTP(CPCI-S的前身)和ISR(科学评论索引)。后来,又很快建立了CSTPCD(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换句话说,本所从论文统计一开始就不是唯SCI的。近年来,本所又增加了对Medline、SCOPUS等数据库的统计,就更不是唯SCI了。开始论文统计没几年,考虑到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综述评论论文实在是太少,且ISR论文是SCI论文的一个子集,我们就取消了对ISR的统计。我们从论文统计一开始直到今天,在发布统计结果时都将每篇论文归于第一作者所在单位,为什么这样做呢?有以下主要理由:1.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局部统计之和等于总和。也就是说,所有机构发文之和等于全国发文总数,所有省份发文之和等于全国发文总数,所有学科发文总数之和等于全国发文总数,等等;2.合著论文越来越多,如3000名作者以上的巨型合著论文已经问世,数百、上千人合著的论文也是家常便饭。如果统计全作者(不管排在第几都统计),就意味着对于一篇合著论文也许需要加工数百、数千个作者所属机构、地区与国家的信息,工作量太大,而“效益”不大。3.本所论文统计工作的目的是获得宏观和中观层次的数据并加以清洗,为国家、省市、机构的科研管理者服务,并不打算将这些数据用于评价个人绩效。实际数据表明,对于机构评价来说,统计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全作者(不管排第几),对排序的影响很小。4.统计第一作者,是个易于操作的、单纯的原则;如果改为统计通讯作者,那么在原文未标注通讯作者的情况下,数据库生产者就“缺省”认为:第一作者便是通讯作者。换句话说,在后一情况下,通讯作者中“混进”了第一作者,统计原则是混乱的。以上便是我们按照第一作者统计来发表统计结果的考虑。重申一遍,该统计完全不是为个人绩效评价服务的。必须承认,现在一些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有点懒,他们说:既然中信所只统计第一作者,那我们也只承认第一作者。这个做法应当说是有问题的。在科技人员绩效评价中引入文献计量学指标,是为了促进科技工作,而不是为了排名。因此,各单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定位、根据自己欲解决的问题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并不断调整改进。例如,对于工科院校,只看SCI恐怕就不合适,还应看看EI论文,看看发明专利,看看技术交易;对于计算机专业,只看期刊论文而不看论文就非常不合适;如果本单位的论文挂名现象较严重,那就可以坚决地只认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论文;如果本单位的科研人员为了追求第一作者论文都不愿意与外单位合作了,那不妨统计全作者;如果大家都积极投身科研、自觉撰写论文了,那根本就不需要再考核论文指标了……我们的统计原则不能变来变去,但各单位的考核方式则应该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原文标题: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那些事儿)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
相关附件下载:
意见内容:
还可输入500字
(C)2012&&北京华媒康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注册地址:北京&&联系电话:
京公网安备54号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论文署名原则中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已有 42456 次阅读
|系统分类:|关键词:通讯作者 学术论文 第一作者 署名原则
最近科学网的赵帅飞和罗德海两位博主分别就学生和导师的论文署名问题,发表了两篇博文: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作为通讯作者的导师,署名应该在哪里?是否还可以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这里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见闻,说说对论文署名原则的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首先,第一作者通常是论文工作的主要完成人,这一点当无异议。在多数情况下,第一作者也是论文的主要执笔者,但这一点常有例外。例如,不少导师在为顶级学术刊物撰写论文时,往往亲自执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更漂亮,也更容易中),但是仍然把做具体的学生放在第一。近年来,在各顶级学术刊物上,共同第一作者的现象越来越多。这是现体制下看重论文的第一作者、以及科研合作日益增多的必然结果。事实上,很多高水平的科研工作,由多人共同完成,并且可能都起到了关键作用,确实很难分清谁的贡献更大。再说说通讯作者。设置通讯作者,其原本目的是为了方便读者和论文作者联络。因为学生、博士后等人员的流动性,因此导师提供固定地址(主要是email地址),作为通讯作者。同时,通讯作者也是和编辑部直接打交道的人,往往需要一定的cretit和经验。在目前科学界的评价体系中,通讯作者被看作是论文学术credit的所有者。在多个课题组平等合作、贡献相当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共同通讯作者。对于一篇论文,其学术思想来自第一作者还是通讯作者?这点非常难说。一般来说,刚刚入门的学生,多数情况下是根据老板提出的想法完成工作。对於比较资深的如课题组成员,如高年级的博士生、博士后等,他们的工作独立性较强,作为第一作者往往对于学术思想的贡献也很大。就作为通讯作者的导师这方来说,很多的大老板主要时间和精力都在外面跑经费和拉关系,具体的学术细节常常无暇过问。这种情况下,他们是很可能指出研究方向的人,但是却不一定是提出具体研究思路的人。必须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署名原则,虽然是有国际通行惯例的,却因学科、国家和地区、课题组的习惯风气而异。比如说,欧美的导师,通常作为通讯作者把名字署在最后。而我注意到,日本某个做纳米材料的大老板,从来都是作为通讯作者把名字放在第二。欧洲一个做计算材料学的课题组,则是学生自己投稿、自己做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导师并不在文章上打星号。尽管从选题到具体工作和论文修改,导师都是很负责地作出了贡献。我本人2006年回国建立课题组以来,在论文署名上大致按照这样的原则:(1)尽量由完成主要工作的学生自己执笔写出论文初稿,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2)如果工作的完成过程中,其他学生(或博士后)的贡献有限,那么我作为通讯作者和第二作者,其他学生根据贡献放在后面;(3)如果除第一作者外的其他学生对本工作也有较大的贡献,那么依照贡献分别作为第二、第三作者等,我的署名在这些学生的后面;(4)如果论文写作过程中,有校内其他老师的参与,那么哪个老师的贡献较大,就作为通讯作者,同时名字出现在其他老师的前面。至于和校外或国外课题组合作的论文,则并未完全遵循以上原则,而是双方协商决定如何署名。这六年间,我自己也陆陆续续写过15篇左右的第一作者论文,主要包括这三种情况:(1)我本人为主完成论文的主要工作,同时本人执笔撰写的研究论文,博士后或研究生有少量参与;(2)我本人执笔的综述论文,博士后或合作者参与撰写了其中的少部分内容;(3)我本人参与了相当大部分的具体工作,同时由我执笔完成了论文初稿。举这个例子想说明的是,导师是通讯作者兼第一作者,不一定就是导师的人品有问题,应该看师生在科研过程和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具体贡献。在中国现阶段的学术评价体制中,过分强调第一作者,甚至在年终考评、职称晋升时,第一作者的权重远大于通讯作者,而非第一、非通讯作者的论文则几乎完全不作数。在科技奖励、学科评估时,成果的归宿也只承认第一作者第一单位。这样的结果,就造成了导师抢学生的第一作者,不同单位的合作者之间争抢第一作者,在外访学的研究人员在第一单位归宿上和现所在学术机构出现矛盾等种种问题。我甚至于听说过一个例子:一位科研业绩很好的副教授因此论文署名从来按照国际惯例,不和研究生抢第一作者,自己作为通讯作者署名在最后;结果到了评教授的时候,竟然被评委指责为自己不做科研,差点没上。由此可见,中国的学术规范与国际接轨还有相当的距离,关键还在学术管理和评价体制上。处理不好,会影响学术合作,引发师生矛盾。最后总结一下我的观点:通讯作者的具体署名位置,虽有国际惯例,并无完全通行的标准,因实际情况和国情而异。在中国现体制下,作为导师,应该多为学生的前途和未来考虑,根据论文的实际贡献决定署名次序。而作为高校、科研院所的管理层,更应该考虑到师生关系的和谐和国际惯例,不要从政策制定上逼迫导师抢学生的第一作者。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纪军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73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关注今日:79 | 主题:506145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下载丁香园 App
即送15丁当
【经验】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作用区别
页码直达:
这个帖子发布于2年零304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论文的执笔人或主要撰写者应该是第一作者;贡献相同作者的表达:— 共同第一作者,— 共同通讯作者,— 这些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贡献是相同的避免随意&搭车&署名、不能遗漏应该署名的作者、不可擅自将知名人士署为作者之一以提高论文声誉和影响。文章的成果是属于通讯作者的,说明思路是通讯作者的,而不是第一作者。第一作者仅代表是你做的,且是最主要的参与者!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要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等。当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是同一个人时,可省略通讯作者。当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不一致时,才有必要加通讯作者。国外期刊很看重通讯作者,如果是自己很有分量的文章不要随便将别人作为通讯作者,通讯作者是课题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通讯作者的好处是能和外界建立更广泛的联系。一些杂志会约你审稿,写综述。这些会大大地提高你在科学界的地位。第一作者一般是本文工作中贡献最大的研究人员。此作者不仅有最多和最重要的图表(即体力上的贡献),也是文章初稿的撰写人(即对本文的智力贡献)。通讯作者的责任:给予所有对此工作有贡献的人员恰当的承认。那些对研究工作有显著贡献的人应该被列入共同作者。在投稿时,通讯作者要确认所有被列入作者名单的人都同意投稿,承担包括所有共同作者并且仅仅包括共同作者的责任。通讯作者代表所有作者签署版权证书。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讯作者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