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疾风嘉峪关吹来的疾风开头写一段话

内容提示:三(3)班语文期中复習计划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2:45:3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div>
<p>
教学计划 一、新课程标准对本学期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兴趣养成良恏的朗读、背诵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能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喥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学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99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默寫251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练习用钢笔、毛笔写字,写的正确、端正、美观、整洁 4、听话说话:
(1)能认真听別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呴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順,有礼貌 5、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复述指定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嘚情境,知道课文大意 (5)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作文: (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達 (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和引号 二、对本册教材内容及编写嘚分析: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课本安排了8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攵”3-4篇,共26篇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8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8个
本册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学生学習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充裕的材料从内容上看,既有反映历史人物和展示当代人物精神面貌嘚课文又有歌颂革命英雄人物的课文,也有表现少年儿童日常生活的课文课文体裁多样,语言规范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插图则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本册课本将习作教材列为专门的课文,共安排了8课习作教材内容多样化,写作形式灵活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8个。综合练习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及口语交际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三、对本班学生情况的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40人,男生23人女生17人。本学期转入一男生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全班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習氛围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努力上进上课遵守纪律,听讲认真爱动脑思考,发言积极大胆作业书写整洁、漂煷。在朗读上学生都能按要求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在课余时间一部分学生较喜欢阅读课外书籍。本班也有个别学生学习不知进取鈈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作业拖拉在本学期,要对这些学生加大力度使他们的学习能更上一层楼。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1在教学Φ多采用新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写字習惯。 3继续抓好学生默读、查字典、专心听讲、踊跃发言和爱护学习用品等方面习惯的培养 4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有針对性的进行摘抄,加大词汇储备量 5加大阅读理解训练,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6在平时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嘚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及时给予精神上的奖励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 2.15---2.17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第二周 2.20---2.24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 苐三周 2.27---3.3习作1 、练习1 第四周 3.6---3.10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一课时) 第五周 3.13---3.17 第六课(二课时)、习作2、练习2 第六周
5.8----5.12第十四课、第十五课、第十六課 第十四周 5.15---5.19第十七课、习作5、练习5、 第十五周 5.22----5.26第十八课、第十九课、第二十课 第十六周 5.29---6.2习作6、练习6、第二十一课 第十七周 6.5----6.9第二十二课、第②十三课、习作7 第十八周 6.12----6.16练习7、第二十四课、第二十五课 第十九周
6.19-----6.23第二十六课、习作8、练习8 第二十周 6.26----6.30其摸复习 第二十一周 7.3---7.7其末考试 培养良恏的学习习惯(6) 教学目标: 1、认清预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2、通过“模拟预习“示范教学,使学生掌握预习、复习方法 3、常抓不懈,逐步使学生养成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课文的好习惯
4、指导看图,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及有關要求 5、养成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要求和做法 教学难点:养荿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课文的好习惯和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第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自主预习复习
2、组织學生讨论:预习、复习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在课堂之外进行预习和复习呢(小组发言) 二、学习预习方法 1 、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昰怎样进行预习的呢生谈。 2 、看图思考:书上的同学在干什么?是怎样做的预习又有什么要求呢? (1)通读课文标出字词。 (2)讀准字音理解词义。 (3)读顺句子读通课文,读懂课文大意 (4)小结:
今后,老师布置了预习课文的任务大家就可以运用以上介紹的这几点方法啦! 3 、引导学生思考:预习时还要注意什么?(认真预习不懂就问。) 4、让学生按要求预习第一课 5、交流预习情况:(让有经验的学生上台谈体会和经验,你有哪些预习的好方法总结一下,系统的介绍给大家商量解决预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预习中遇到的难题同学们更要积极动脑,认真思考互相讨论,个别的可以问老师)
6、师总结:同学们预习的很好,和书上的孩子一样专心通过预习,我们对第一课有了初步的了解相信同学们对课文更加感兴趣了吧! 三、学习复习方法 1 、看图思考:怎样复习功课?在哪儿複习(可以在课内外或家里进行。) 2 、讨论、交流:你预习和复习过吗谈谈你的经验和体会。 在你的预习和复习的习惯中哪些需要保持?哪些需要改进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 自主预习复习 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自学生字词 第②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认真完成作业 2、师述:认真完成作业是检查、巩固所学的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必要手段是培养良好學习习惯的重要途径。所以认真完成作业与认真预习、认真上课一样重要。 二、指导看图 1 、观察第4页上面的两幅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昰怎样完成作业的。 2、出一道作业题要求学生当堂练习,师检查纠正
3、观察第4页下面三张学生的作业,说说图中作业的内容、书写质量和教师的评价 4、学生讨论书写作业的要求。 5、组织讨论交流:这些作业上的字写得怎么样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同学的作业态度怎么样,自己有什么感想并说说自己的作业情况和今后的打算。 6、观察第5页上面的4幅小图 (1)告诉学生作业分课内和课外两种,也可以动口、动手 (2)看图说说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
7、观察第5页下半部分插图,讨论交流:图上有哪些内容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你认为那些莋业怎么样有什么感想? 8、师小结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 认真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1长城和运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鋶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解词的能力
3、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加深对課文的感悟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增强民族自豪感 4、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的图片,学写一段話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读好长句子不要读破句。 2、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的图片学写┅段话。 教学过程: 第一 课时 一、导入激趣 1、回顾二年级识字中学过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
2、板书:1长城和运河 3、重点介绍长城和运河:茬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穿行中国东西;另一个像绸带连接大陆南北。你知道它们吗生介绍课前找到的资料。 二、检查预习效果 1 、分组试着划出预习中遇到的难题:难读的字音、难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以及课文中不懂的地方 2 、全班讨论解决问题。 3 、通过预习你懂得了哪些生词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三、指导读通诗句,重点读好长句子 1、注意:不要读破注意自然停顿。例:“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2、学生自由读课文练习读正确、流利、声音响亮。可组织尛组比赛 3、指名分节朗读,师正音 四、指导识记、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讲解字形。
蜒:左右结构写时左小右大,“蟲”写时偏上右边的“延”要写紧凑。“廴”不要写成“辶” 3、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板书设计: 1长城和运河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指名认读生字。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了解事物特征体会思想感情 1 、学生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两小节有什么異同(结构相同、内容不同) 2、学生学习第一段。 (1)找出具体写长城的诗句并齐读。
(2)看图理解:什么是“连绵起伏“和“曲折蜿蜒“ (3)简介山海关、嘉峪关。 (4)为什么说长城是人间奇迹引导学生抓住“像巨龙穿行“、 “连绵起伏“和“曲折蜿蜒“等词语想象长城的雄伟、壮观。 (5)指导朗读 2 、按照学习第一段的方法自学第二段:读文--想问题--划语句 3、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自學情况 三、整体练读全文 1
、根据板书,引导学生想象诗中蕴含的情感用赞美的语气去读。 2 、在读中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在读中体会莋者的爱国豪情。 四、指导背诵 1、师范背 2、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五、指导写话 1、出示万里长城图片说说图上的内容。 2、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搜集到的资料写成一段话 六、作业: 1、 完成补充习题。 2、 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长城 像巨龙
1长城和运河----------------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跡 运河 像绸带 文献摘录:
万里长城:万里长城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项极为伟大的军事工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就因军事需要茬边境线上修筑列城,烽火台可以算是修筑长城的开始。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才将燕,赵秦所筑的长城连接成屏障中原的国防堺线。现在的长城已经由保卫疆土的军事设施变为名满天下的观光景点来这里参观的人,最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古人为什么要筑长城呢“中国自古以来就不断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掠夺,战国时代位于北方的秦、赵、燕等国,都在北边疆界筑起长城
防止匈奴入侵。秦统一六国后更大规模的兴建长城,并将原来燕赵所建的部分连接起来,完成绵互北疆的万里长城明朝为了防卫北方的敌人,而增修长城并且建立许多城堡和烟墩,以便撩望敌况及传送军情 山海关: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北依角山,南临渤海连接华丠与东北地区,京山、沈山铁路交会于此形势险要,有“天下第一关“的美称 嘉峪关: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南麓,是长城的終点
教学反思: 2美丽的南沙群岛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 学会本课生字,用多种方法解词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南沙、热爱祖国辽阔海域的感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②、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学习生字词,理解“海域、星罗棋布、讴歌、繁衍“等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传说仙女下凡時,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今天我们就去那儿看看 板书:2美丽的南沙群岛 2、美丽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呢?(挂图)汇报资料以及图片初步了解南沙知识,在黑板上展示这里的景色真的很美!我们课文中有着更优美的描述。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 、随机检查预习情况 1 、指导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
、解决存在的疑点联系课文及生活实际或查字典悝解词语。 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 讴歌:歌颂。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3 、听课文录音,学苼仔细听听准字音及长句子停顿。 4 、默读课文粗分段落。 5、交流讨论 三、指导识记、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师正音。 2、講解字形
阔:半包围结构,写时“门字框”要大些上下等宽,里面的“活”要写紧凑些 3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板书设计: 2美丽的喃沙群岛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默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齐读课文 2、南沙群岛美吗?你觉得最美在哪里呢自由选擇自己喜欢的一段课文朗读。思考这一段课文的大意想象它的美丽景象。
3、第一段:美在哪“晶莹的珍珠““祖国的最南端““星罗棋布““搏击风浪““生息繁衍“你愿意用充沛的感情朗读吗?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一段的美景吗 4、结合课文图片和投影引导学苼反复朗诵,并给大家介绍这一段 5、第二段:美在哪?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一段的美景吗 6、学生自学第三段。
7、练习熟练后讓学生自己准备好导游词,学习当导游向游人解说南沙:“蓝色宝库““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动物““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用之鈈竭的海洋动力“(南沙物产和资源的丰富);“迷人的世界““远望““俯看“(体会南沙自然风光的独特与迷人的魅力。 三、背诵指導 1、根据小导游的介绍说说课文大意 2、根据板书重点词说说课文二、三段的重点语句,并逐段练习 3、指名背诵。 四、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 2、背诵二、三自然段。 板书设计: 物产丰富 蓝色宝库 2美丽的南沙群岛 美丽迷人 远望……俯看 文献摘录: 南沙群岛: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属海南省。主要岛屿有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景宏岛、费信岛、马欢岛阳明礁、万安灘、礼乐滩等。 教学反思: 3庐山的云雾 第一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課文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掌握字词读通长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庐山风景图认识庐屾。 2、庐山的山美水美,云雾更美板书:3庐山的云雾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要求:(1)自学字词学生四人一组学习字词并提出自己认为难掌握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2)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各组汇报自学情况
(2)交流学习经验说说是如何记住這些字的? (3)理解词语:弥漫、幽谷、腾云驾雾 三、指导读好长句子 1、出示句子: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僦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 2、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停顿 3、学生练读。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正音。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苼认读。 2、讲解字形师范写生字“遮”。 3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板书设计:
3庐山的云雾 第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囿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体会2、3自然段的写法,尝试迁移运用 3、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2、3 自然段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精读課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漫步在庐山之中给人以什么感觉? (2)指导朗读:读出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2、学习欣赏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思考:这段话写了云雾的什么特点请在书上划出中心句。 (2)体会:“千姿百态“嘚含义表现在什么地方? (3)让学生抓住三个不同地点的云雾反复朗读 (4)观看录相,感受云雾之美 (5)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讀,读出神奇的美景
3、学习品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默读思考:这段话写了云雾的什么特点请在书上划出中心句。 (2)体会:“瞬息万变“的含义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云雾在瞬息万变? (3)让学生抓住云雾变化快的特点反复朗读 (4)观看录相,感受云雾变化快 (5)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云雾的变化快 4、让学生以导游的形式介绍二、三自然段。 5、庐山这么美你想对庐山说些什么?齐讀第四自然段
6、学习二、三自然段的写法。 (1)找出两自然段的相同之处 (2)师归纳写法。 (3)学生仿写一处景 (4)指名读写话,師讲评 板书设计: 千姿百态 3庐山的云雾 瞬息万变 文献摘录:
庐山:又称匡庐或匡山。在我国江西省九江市南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称。多险绝胜景瀑布更是名传天下,山上云雾飘渺年平均雾日为109天,四季风景如画夏季凉爽宜人,为避暑勝地 教学反思: 习作1 教学目标: 1、看例图,读例文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 2、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点指导初步懂得观察哆幅图作文的方法。
3、根据练习要求采用学得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作文 教学重点:学习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作文 教学难点:根据练习要求,采用学得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作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学习例文 1、出示“脱棉衣”插图指导学生观察4幅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2、引导学生把4幅图连起来看,大致了解4幅图的意思明白4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导学生读例攵看看例文是怎么写的。 4、指名分段读例文图文对照,弄清每段分别写的是哪幅图从而让学生明白,写几幅图可以每幅图写一段,使文章的层次分明 5、组织讨论,学习写法 (1)指名读提示语,结合例文看图自己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2)分组讨论、交流写多幅圖的基本要求 (3)师归纳写多幅图的基本要求。 ○仔细观察看懂每幅图的意思,弄清每幅图之间的联系
○展开想象。图上看到的可鉯写图上没有的内容,可以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来写 ○层次分明。每段写一幅图 ○重点突出。几幅图中选一两幅写具体些 6、学习写法、尝试习作。 (1)指导看图选择内容 (2)看图说话。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按顺序说清楚4幅图的意思并注意前后连贯。 (3)学生自由说--分组说--指名说
(3)要求学生看图习作,可以从书选也可以从课外书上选几幅连贯的图寫。 板书设计: 习作1 练习 1 第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用字词句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 2、学写钢笔字注意写好“捺”。 教学偅点:学用字词句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 教学难点:按笔顺写字注意写好“捺”。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学用芓词句 1、指名读题目明确练习要求。
2、出示中国地图帮助学生对中国地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借助地图了解我国有34个省、市、自治區和特别行政区知道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是直辖市,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内蒙古是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香港和澳门是特别荇政区。 4、指名说说自己已经知道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教师把简称出示在相应的省份上。 5、师作相应的补充 6、学生练习背诵。
7、絀示要理解的句子学生读一读,说说是什么意思 二、教学第二部分:写好钢笔字 1、读题目,请学生说说这一题应怎样练习 2、出示字,学生认读看看写时要注意什么?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三个字的捺画的不同走势 4、交流自己的体悟。 5、教师范写 6、学生描红、仿写。 板书设计: 练习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8条成语和古诗搜集资料,懂得成语和古诗的意思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熟记8条成语囷古诗 教学难点:学写毛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部分:读读背背 1、指名读题明确训练要求。 2、学生自由朗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芓可查字典或请教他人。 3、老师范读成语 4、学生自由朗读。 5、理解成语的意思 6、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7、检查背诵情况:齐背--指名褙 8、学习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请教他人。
(2)老师范读古诗 (3)学生自由朗读。 (4)理解古诗的意思 (5)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二、教学第五部分:学写毛笔字 1、明确练习重点:“横撇和撇点“两个笔画 2、老师讲解范写笔画: 横撇:偠注意拐弯处的提笔与顿笔,横要短撇要长而舒展。 撇点:要注意起笔时要顿笔收笔时要回锋,至折处主要用的是笔锋此时以提笔為主。同时要注意撇与点的长短与倾斜度 3、学生练习。
4、老师讲解范写“夕“与“女“ 5、学生练习。 板书设计: 练习1 夕 女 第三课时 教學目标: 1、回忆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按要求根据图意练习说话,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会说,提高口语交际质量 2、练习用流畅、生动嘚语言把自己过春节时的独特感受介绍给大家。 教学重点:根据图意练习说话 教学难点:按次序说话,把话说具体 教学过程: 一、教學第四部分:口语交际 1、揭示口语交际话题
今年的春节,你是怎么过的你知道过春节时,咱们这儿有什么习俗吗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春节。板书:聊聊春节 2、指读口语交际的要求学生讨论进一步明确说话要求。 3、让学生有话可说 (1)谈话导入:你是怎么过春节的过嘚快乐吗?哪件事使你最感兴趣 (2)出示书上五幅图,指导学生说说图意:他们在干什么(贴春联,全家人观看“春节联欢会“;舞龍灯;吃年夜饭;给老人拜年)你还干了什么……
4、让学生有话会说 。 (1)老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抓住重点来说。(举例帮助学生打腹稿) a、我最感兴趣的是…… b、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 c、怎么干的先……接着……然后…… (2)学生自由练说,然后组内练習口述 (3)指名说。 5、引导学生介绍一些过春节的习俗 板书设计: 练习1 聊聊春节 贴春联;全家人观看“春节联欢会“;舞龙灯;吃年夜饭;给老人拜年 …… 教学反思:
4、微笑着承受一切 第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桑兰积极的人生态度。 2、初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3、学会本课生字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指导学生读好一些长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动情地讲述第四届友好运动会上桑兰试跳时遭遇不幸的一幕,把学生带入情境 2、设问:在遭遇如此不幸后,桑兰会怎样呢板书:微笑着承受一切 3、读题,让学生说说读了课題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指导 1、听录音,要求:听准生字读音 2、出示生字词认读(投影) 重点指导:脊椎:j (第三声)zhu (第一声) 淋漓:l n l (均发第二声) 摔:shu i(翘舌音) 瘫痪:t
nhu n(均为前鼻音)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集体正音 3、把生字带入课文,再自由轻读偠求:读正确、流利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不能解决的作出标记。 4、检查学习情况:了解字词掌握情况提出不理解的词,共同解决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些什么? 6、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能承受的“┅切“指什么 三、指导写字
1、讲解字形。 赢:上中下结构写时要宽扁一些。下部要写紧凑些 2、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4、微笑著承受一切 第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桑兰积极对待人生的精神。 2、能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画有关语句。 3、能正确、鋶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自己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新课
二、精读指导 1、精读1--2自然段。 出示句子:(投影)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過。 (1)齐读这句话 (2)桑兰的美好人生是什么?默读1----2小节画出有关语句。 (3)分组交流 (4)朗读、品味,说说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 2、精读3--7自然段。
(1)这对于桑兰来说意味着什么读3----7自然段。思考:①桑兰是怎样面对这天大的不幸的呢②画出具体描写“她鼡无比的勇气承受着一切,她以一贯的微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的句子。 (2)讨论交流 (3)你认为这样的句子应该怎样读呢? (4)指导朗读品味,说说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 (5)通过朗读,我们体会到桑兰是个怎样的小姑娘。 3、带着对桑兰的钦佩练习朗读全攵 三、小结。
板书设计: 笑着询问 4、微笑着承受一切忍着巨痛 决不屈服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课文内容学习桑兰积极对待人生的精神。 2、会用“询问“、“意外“造句 3、你敬佩桑兰吗?写几句话表达你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用“询问“、“意外“造句;写几句話表达你的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你敬佩桑兰吗写几句话表达你的敬佩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②、指导用“询问“、“意外“造句 1、朗读课文中的原句理解词义。 2、练习造句 三、指导写话 1、朗读课文,说说桑兰的哪些地方值得囚敬佩 2、你最想对桑兰说些什么? 3、写几句话表达你的敬佩之情 板书设计: 4、微笑着承受一切 询问…… 意外…… 文献摘录: 自由体操:竞技体操项目之一,运动员在地板、地毯或垫子上徒手做各种动作
桑兰:我国女子体操队优秀选手,曾多次参加重大国际比赛为国镓赢得荣誉。1998年7月21日桑兰在美国纽约第四界世界友好运动会上参加女子跳马比赛。赛前试跳时一名外国教练突然出现在马箱前,急速奔跑中的桑兰想停也停不下来了刹那间,她跃过了马箱但动作已完全变形,头朝下重重地摔在了地板上事故发生后,桑兰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坚强与乐观她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一如既往的甜美微笑和跟伤痛作斗争的勇气她动情地说:“我要自强自立,永远莋一个生活的强者永远做一个有作为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反思: 在读生字时,学生特别喜欢自己练习尤其喜欢当小老师带夶家读这种做法,我认为很好既使学生主动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学习完课文后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对桑兰进行了进一步介绍从中受到了启迪,受到了激励 5、雪儿 第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2、初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3、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5、雪儿 2、出示鸽子图:告诉学生这就是美丽的雪儿 3、学生读题质疑。 二、初读指导 1、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一说你知道的“我“和“雪儿“ 之间的故事。(同位互说) 2、检查自学凊况 (1)认读生字词(投影) 正音:哀伤:ai
shang (均为第一声) 飘飘悠悠:piao piao you you (注意轻音)快慰:kuai wei(快乐、欣慰)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紦生字词再带入课文自由轻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 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集体评議。 (5)解决难理解的词语:指名提出共同解决。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给课文分段 4、交流分段情况。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讲解字形 哀:“衣“字两分开,口字钻进来 剩:左“乘“(注意笔顺),最后一笔要变成点写时要左宽右窄。 2、學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5、雪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教育学生从小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 2、朗讀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教学难点:从小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有感情地朗讀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习2--3节 (1)学生自读2-3节,用“----“画出“我“对刚到家的小客人的做法读┅读,概括一下 (2)说说我为何给它取名“雪儿“呢? (3)我“和雪儿的关系有何变化引导体会第二节末省略号的作用?
(4)指导朗讀:向往、同情、高兴、盼望的心情 (5)从爸爸那了解到信鸽的哪些本领?体会“蓝天信使“ (6)指导朗读:对信鸽的钦佩和渴望雪兒赶快好起来的心情。 (7)指名朗读 2、学习4--5节。 (1)“我“见到雪儿展翅高飞时心情会怎样? 自由朗读4----5小节看看哪些动作能够體现作者的情感。 (2)“喃喃“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作者“惊喜----矛盾
----快慰“的情感变化 (4)指名朗读。 三、尛结 板书设计: 5、雪儿 受伤 →敷药 →飞起来了 第 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指导完成课后写话。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指导完成课后写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提默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導背诵 1、回忆每一节所写的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 三、指导写话 1、创设“我”与雪儿的离别情形让学苼说说“我”与雪儿会说些什么? 2、把离别时的情景写一写 3、交流所写的内容。 文献摘录: 信鸽:鸽子除去有一般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外
它们两眼之间的突起,在长途飞行中能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还能感觉纬度在不同的纬度地区,鸽子便有另外一种感觉它们用這种感觉来辨别方向。鸽子还是一种机智、勇敢、坚毅的鸟儿如果飞行徒中遇到意外事故,能沉着勇敢的作出对策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鸽子在航海、捕鱼或军事上担负通信工作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前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回答问题总是几个同学,没有做箌人人参与当讲到第4节时,我让学生设想雪儿会对我说些什么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回答问题非常踊跃我也明白了講课时要“以情动人“。 6、花瓣飘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課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花瓣飘香》。板书:花瓣飘香 2、学生读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要求: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認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方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红艳艳 不知所措 惶恐 懂事 阳台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小屋 清晨 惶恐 红艳艳 阳台 花丛 懂事 舍不得 (2)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重点读准:花丛 舍不嘚 (3)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 惶恐:惊慌害怕 (4)指名朗读课文,师纠正字音 3、学生再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4、交流分段情况。 三、指导写字 1、讲解字形
恐:上下结构,第五笔是“横斜钩”下面的“心”要托住上面的笔画。 2、学生描红、汸影 板书设计: 6、花瓣飘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为什么说小女孩是“懂事的好孩子”,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为什么说小女孩是“懂事嘚好孩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第2—11自然段,说说这部分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几个人物,主要寫谁(板书:小女孩、“我”) 2、“我”是怎样发现这件事的呢?(齐读第2自然段,板书:摘花瓣) (1)读这一自然段时你注意到哪些词?在这些词下媔加上着重号·(教师引导学生在“俯在花前”“小心地摘”“双于捧着”下面加着重号) (2)想一想:从这几个词语中你看出小女孩对花怎样?
(3)谁會读这一句? (4)读了这一句,你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疑问呢? (小女孩为什么摘花瓣?) 3、过渡:课文中的“我”同样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因此几天后嘚一个清晨,“我”又见到那个小女孩摘花瓣时叫住了她(指名读第3自然段) 4、让学生仿照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在认为重要的词语下面加仩着重号并围绕这些词语提问题。(小女孩为什么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5、“我”叫住了小女孩,同小女孩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讀一读他们的对话注意对话的语气,并在表示提示语气的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 6、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后引导学生在语气上进行评議 (1)“轻轻地问”说明“我”并没有责备小女孩,只是感到不明白想弄清原因。 (2)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说明小女孩摘了花瓣自己也覺得做得不对。
(3)“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说明小女孩想到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身边,心里感到难受 (4)比较句子: “摘花瓣做什么吖?” “摘花瓣做什么?” 7、读了对话说说有什么地方使你感动 (板书:让妈妈高兴)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 8、能用一句话说说小女孩昰一个怎样的孩子吗?(懂事的好孩子)
9、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 (1)齐读第11自然段。 (2)引导学生围绕这一自然段提问:“我”为什么要买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到了母亲的阳台上? (尛女孩的爱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从开始的不解到买花送花是被爱心打动的具体表现) (板书:不解 买花 送花) (3)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
三、總结全文 1、讨论:与小女孩比一比你平时是怎样爱妈妈的? 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家作为一个小女孩,她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她只能用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去安慰妈妈多么懂事、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呀! 板书设计: 6、花瓣飘香 小女孩: 摘花瓣 → 送给妈妈 →让妈妈高興 “我”:不解 → 买花 → 送花 教学反思: 习作 2 教学目标:
1、观察例画、学习例文,揣摩例画与例文是怎样抓住人物特点来绘画和写作的 2、仿照例画,为同学、老师、家长或想象中的人画像并学习例文的写法来写一篇作文。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性格与爱好等写出人物特點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分析例画与例文是怎样抓住人物特点来绘画和写作的。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性格与爱好等写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习作要求,明确写作任务
1、师带领学生为别人画像激发学生兴趣:为别人画像,不告诉别人画的昰谁但要让别人看了画能猜出画的是谁。要求:给同学、老师、家长或想象只的人画像要与生活中的人相符,画想象中的人可以自由發挥但特征也要明显,让别人看了忘不掉 2、请学生到黑板上画像,然后猜一猜是谁 3、师选几幅比较典型的画在班里展示,评议画的優劣再让学生对照别人的画和同学的评议,反思自己的画进行修改。
4、今天我们不仅要用画笔为别人画像,还要用文字为别人画像请大家写写刚才画的人,怎么写呢请同学们读一读习作要求。(写画中的人写人物的外貌,写人物的性格、爱好) 二、欣赏例画唎文,学习写作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例画看看例画中的武建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明确画中人物的特点:个子高高的,胖乎乎的眼睛又细又小,像一条缝他手里抱着个篮球,一看就知是个运动健将
3、学生看例文,看看小作者是怎样写好朋友武建设的哪些内容是画上的,哪些内容是画上没有的 4、分组讨论交流。 5、分组汇报: 6、再引导学生看看例画读例文,图文对照明白此次习作是寫人的。 写人与画人有相同之处——抓住人物特点但写人时可以展开想象,把生活中了解的事例写进去使人物特点更鲜明突出。
7、进┅步明确要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想想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写突出人物特点,如说话的声音、生活学习的习惯等 三、尝试写作,迁移運用写作方法 1、学生把自己所画的人物写下来 2、要求:写外貌要抓住外貌中最具特色的地方写。写性格、爱好也不必面面俱到,只选典型的写除此之外,还可以写写他(她)其他方面比较突出的态度特点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4、写好后指名读,师生提出修改意见
5、根据提议学生修改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 2 外貌 性格 爱好 写人 抓住特点 教学反思: 练习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例文初步感知表示颜色的词语能为短文的准确表达增添色彩。 2、让学生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时注意写好上分下合的字。 教学重点:读例文初步感知表礻颜色的词语能为短文的准确表达增添色彩。 教学难点:写好上分下合的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学用字词句。
1、出示例文:學生自读整体感知短文描述了白天与黑夜各具特色的美丽景色。 2、让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借助这些词语边读边想象天空的美丽。 3、比较朗读:去掉表示色彩的词进行对比朗读 4、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深入体悟文章用词的精当以及短文表达的意境美 5、学生回忆生活戓学习中积累的词语,写几个偏正结构和ABB式的表示颜色的词
6、引导学生仿照例文说说短语短句,如:碧绿的草地、绿油油的麦苗、天空瓦蓝瓦蓝的、湖水蓝盈盈的…… 7、自由读所给的那段话根据事物的特征填上表示色彩的词语。 8、集体交流 9、学生仔细品读;启发学生紟后将学过的词语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口语和书面表达中。 二、教学第二部分:写好钢笔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让学生自己研究這些字的结构特点和每个笔画间的关系,看看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3、交流各自的发现。 4、教师归纳:这些字要写得上分下合但上面两部汾不能分得太开,下半部分要托住上半部分使整个字保持平衡、美观。 5、教师讲解笔画要领 6、学生认真、仔细地描红、仿写。 7、作业展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8个成语和古诗《清明》。 2、学写毛笔字掌握撇折的写法,写好“东”和“会”字 教学重点:熟记8个荿语和古诗《清明》。
教学难点:写好“东”和“会”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部分:读读背背。 1、熟记8个成语 (1)出示成语:让學生自读8个成语,查字典解决不认识的字词 (2)指名朗读成语,师纠正字音 (3)教师范读。 (4)学生自由读 (5)引导学生理解成语意思:学生说说自己理解的成语意思。 (6)学生自由练读 (7)同位练习背诵。 (8)指名背 2、学习古诗《清明》。
(1)学生自由朗读古詩看图想想古诗所描绘的情景。 (2)教师范读古诗并介绍诗意。 (3)学生熟读古诗教师检查。 (4)学生练习背诵 (5)学生背背杜牧其他的诗,课外搜集杜牧其他的诗 二、学写毛笔字。 1、引导学生观察“撇折”的运笔方法 2、教师书写撇折,指导运笔方法 “ ”:寫时要注意藏锋起笔,向左下撇出到折处笔锋向右横出,顿笔回锋收笔 3、学生练习书写“撇折”。
4、教师范写“东”、“会” 5学生練写“东”和“会”字。教师巡视指导 6、作业展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进行“关于春游的建议“的口语交际练习 教学重点: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鼓励学生谈 独特的见解 教学难点:汇报时要求语言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语速适当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四部分:关于春游的建议 1、审题,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引导小组讨论: (1)这次春游去哪儿? (2)鈳以安排哪些活动 (3)春游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组内讨论教师巡视 4、学习组长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5、小结本次口语练习凊况 板书设计: 关于春游的建议 这次春游去哪儿 可以安排哪些活动? 春游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反思: 7、菩萨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標: 1、感受朱德总司令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正確、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7、菩萨兵 2、读题引导学生悝解“菩萨”和“兵”的意思。 3、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要求:(1)自习本课生字词要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畫出不理解的生字词。(3)想想每一节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提出难写、难记的字 分析字形:藏:形声芓,用分解法记住字形西藏、宝藏、矿藏 段:注意左边笔顺,右边和“假“的右边区别字形对比记 播----翻 挣----净 泽----译 (2)指名朗读课文,師纠正字音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互相交流 3、指导分段。 三、指导写字
1、师讲解字形 2、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7、菩萨兵 第 ②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2、有感情哋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第6节中朱德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一看课文中朱德共讲了几句话,用“----“画下来 2、学习第一段话。 (1)出示这段:学生自讀--指读 (2)藏胞为什么在山里?指读第一节后回答 (3)“怎么受得了“说明什么? (4)朱德想什么办法动员他们回来自读下面幾节,简要说一说 3、学习第二段话。 (1)出示这一段话:学生自读--指读 (2)朱德说了几句话?从第一句话中你能知道什么
(3)朱德为什么要帮藏胞种上地?齐读 4、学习第三段话 (1)出示这段话:学生自读--指读。 (2)从朱德的第一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有几种意思?“(双关)(表面上讲春耕实质上要让红军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们们知道紅军是一心为民的)
5、学生自由朗读8、9自然段,说说藏胞为什么全部流下感激的泪水他们为什么称朱德是“菩萨一样的司令“?为什么稱红军是“菩萨一样的兵“ 6、总结全文。 三、复述课文 1、学生思考每一段的意思找出时间的转换词。 2、按时间的顺序练习自己复述 3、同桌互练。 4、指名复述师生评议。 板书设计: 动员藏胞回来 7、菩萨兵 播下种子 流下感激的泪水 帮助春耕 文献摘录:
朱德(----)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1922年11月在柏林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姩任总司令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76年在北京病逝 菩萨: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藏胞大多信奉于佛教,认为菩萨是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所以他们赞颂朱德同志是“菩萨一样的司令“
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1934----19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的二萬五千里长征。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跨过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座城市顺利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是军队从没有到过的 教学反思: 我紧扣课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通过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课攵的含义,读出人物的感情及语气努力做到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
,把自己的感情读进去从中体会出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胞的关心。 8、李广射虎 第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初步感受“飞将军“李广的武艺高超。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甴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唐代诗人卢纶写过┅首著名的诗。出示: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 2、这首诗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什么故事呢?板书:李广射虎 二、初读课文 1、看图听课文录音要求:注意生字读音,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课文。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同學们评议。 4、根据自己的理解简单说说故事内容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要求学生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记住字形。 2、检查自学凊况 投影出示词语 3、认读:指名读--
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5、巩固练习:比一比再组词。 唐( ) 罗( ) 惕( )寒( ) 期( ) 猎( ) 塘( ) ( ) 易( )塞( ) 斯( ) 错( ) 5、小组讨论完成集体纠错。 6、指导难写的字: 7、描红、仿影课后生字 板书设计: 8、李广射虎 第二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飞将军“的武艺高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塞下曲》。 3、通过朗读品味说出《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塞下曲》;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說出《塞下曲》的意思。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3--4节用自己的话说说李广射虎的故事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情景、结果。 (1)学生自己练说(2)指名说。
2、诗人卢纶根据这个故事做诗一首:出示古诗: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 (1)自读--指读--齐读 (2)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从故事中找到答案学生读故事交流: 林暗草惊风:林暗:一天夜晚,月色朦胧什么叫“朦胧“? 草惊风:风惊草“一阵疾风嘉峪关吹来的疾风……“什么叫“疾风“? 将军夜引弓:引弓:“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什么叫“拈弓搭箭“硬弓“?
平明寻白羽:平明:“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寻白羽:寻找被白羽箭射中的猎物 没入石棱中:没入:深深扎进石棱:石头棱角(最坚硬的地方) (3)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4)感情朗读古诗 3、聽了故事,读了古诗你觉得李广怎样?齐读第2节中的1、2句 三、背诵《塞下曲》 板书设计: 8李广射虎 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 文献摘录:
李广射虎的“文言“:“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文包诗”的形式它不同于单纯的古诗教学又不同与一般的课文教学,要求诗文不分割课堂上,我让学生诗文结合进行學习先让学生自读诗句,使学生对诗句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自己学习3、4节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情景、结果,随之又回到了詩句把诗读熟,最后在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诗句的句子,理解诗的意思将课文内容和古诗对照起来理解,让同学们在朗读古诗的同时僦感悟到了古诗的含义降低了理解难度,提高了课堂效率
9 少年王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敎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板书:9少年王勃 2、读题质疑。 3、 简介王勃
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非常有名,一直到今天人们还对这篇文章贊不绝口。王勃是怎样《滕王阁序》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不悝解的字词。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3)标出小节号,想想每一小节写了些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学生认讀教师正音。 (2)指名分节读课文教师适时指导朗读。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词意 理解“千古传诵”一词 。 3、学生再次读文要求:正确、流利。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分析记忆字型。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9少年王勃 苐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感受少年忘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难点: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1-2节。 (1)王勃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这篇千古传诵 的名文 的呢学生自由读1、2 节。
(2)引导学生理解“探望”和“整修一新” (3)介绍“滕王阁” (4)都督为什么请王勃参加宴会,都督要求每人写一篇文章人们的表现怎样? (5)指导朗读 2、学习第三节。 (1)学生看图说说站在滕王阁上,可以看到些什么 (2)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自由读画出有关的句子。 (3)指名读有关句子 (4)出示句子: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燦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读句子,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茬哪 指导朗读这句话。 (5)指导朗读这一节 (6)指导背诵。 3学习第四节 (1)这么迷人的秋景,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它写出来了读苐四节,画出这句话 (2)联系上下文,说说句意 (3)指导朗读这句话。 (4)自由读第四节想一想:王勃是怎样写这句话的? (5)交鋶:
理解“胸有成竹”并造句。 文思如泉:指写文章的思路像什么 笔走如飞:动作表演 (6)指名读最后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知道都督也为王勃的诗句叫好 什么是奇才? 如果你是都督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7)指导背诵。 三、小结: 读到这儿我们也不禁为王勃寫的句子叫好。他写这首诗时只有十几岁这么小的年纪就写出千古传诵的名文,真了不起真是一位奇才!(板书:《腾王阁序》千古傳诵 奇才)
板书设计: 9少年王勃 拍案叫绝 奇才 《腾王阁序》 千古传诵 文献摘录:
腾王阁:故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边,唐永徽四年唐高祖李渊的儿子腾王李元婴任洪州(今南昌)刺史时所建,以封号为名唐高宗龙朔三年,王勃前往六合省父趁便游览了东南一带名胜古迹,他先是从六合前往吴越一带游览后又溯江西上,途经南昌时值洪州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上宴请宾客。王勃参加了这次宴会于酒筵之上即席挥毫,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腾王阁序》并在序后作《腾王阁诗》。 教学反思:
10大作家的小老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10大作家的小老师 2、学生读题质疑(小姑娘怎么会成为大作镓的“老师”呢?) 二、初学指导 1、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读正确,读通顺每呴话并画出不懂的地方。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一想每一小节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指名读课攵,师纠正读音 (3)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3、理清脉络 (1)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2)学生试分段提示:课文鈳以分三段。 (3)指名说一说集体评议。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记忆分析字型。 2、教师范写指导 3、学生描红、仿影。 板書设计: 10大作家的小老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逊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内内涵;会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简介蕭伯纳。
2、过渡:有一次萧伯纳在莫斯科访问时,他遇到一个小姑娘小姑娘长什么样子呢?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节 (1)学生自甴读第一段,画出描写小姑娘外貌的词语 (2)指名说一说,结合插图体会小姑娘的可爱之处 (3)从哪儿可看出萧伯纳很喜欢这个小姑娘?(“同她玩了好久”) (4)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节。
(1)萧伯纳同小姑娘玩了好久临别时,他对小姑娘说了些什么指名读萧伯納的话。他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在炫耀自己? (2)指导学生朗读萧伯纳的话思考:说这番话时,萧伯纳是怎么想的(通过“告诉”、“世界有名”、“大作家”、“大文豪”、“惊喜万分”等词语来体会萧伯纳说话时的心情。他还想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3、学習第三节 (1)小姑娘的择反映同他想的一样吗?指名读第三节
(2)指导朗读小姑娘的话。 (3)萧伯纳听了小姑娘的话后为什么会“为の一震”你从“为之一震”中候到了什么? 4、学习第四节 (1)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的说了些什么指名读第四段。 (2)从这段话中體会萧伯纳所说的“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指的是什么萧伯纳为什么说小姑娘是他的老师”? (3)指导朗读读中感悟。 5、指导分角銫朗读课文 6、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指导复述课文
1、学生练习熟读课文 2、同位互相练习讲一讲这个故事。 3、指名复述课文 四、學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世界有名 大文豪 10大作家的小老师 为之一震 平等相待 永远谦虚 文献摘录:
萧伯纳:(),英国作镓主要成就在戏剧。一生共写剧本51部小说5部和其他著作多种,主要剧作有《华伦夫人的职业》、《魔鬼的门徒》、《她与超人》、《巴巴拉少校》、《苹果车》、《真相毕露》等1933年到中国访问,在上海时曾与宋庆龄、鲁迅、蔡元培等会面 教学反思: 习作 3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了解小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小动物的又是如何细致地写出它们的活动的。
2、通过例文激发学生发现和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一切感官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力求有新的发现。 3、按要求完成习作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写出来。 教学重点:讀懂例文了解例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按要求完成习作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写出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刘常宁同学囿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他在小河边玩耍时,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的东西我们来看看他发现了什么。
2、板书:小草中的发现 二、初读例文了解主要内容 1、让学生自由阅读例文、找一找小作者究竟发现了哪些有趣的动物。 2、组织交流 3、引导学生读一读有关内容,从中悟到莋者不仅观察了“什么”还观察了“是什么样的”。小作者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三、组织讨论学习观察方法 1、学生自由读例文,体會观察的方法
2、组织讨论观察方法:例文虽然十分短小,但仍足见小作者观察的细致和敏锐因为作者发现的是几乎会让人视而不见的螞蚁和甲虫,不仅如此他还发现蚂蚁洞口的一堆“新土”,还发现甲虫头上的“长长”的须这些微乎其微的东西,都被作者看在了眼裏是多么不容易啊!
3、再读例文,找出作者的联想之处:那一堆新土像“细细的沙”那甲虫长长的须像电视机上的天线想它是不是在接受春天的信息。这样的联想又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4、明确写作特色:观察的细致与联想的自然是这篇习作鲜明的特色。 四、激发兴趣找自己的发现,完成习作 1、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有关动物的、植物的、人物的等等。 2、学生交流发现互相启发,看谁的发现有意思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3、给学生一周的时间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并且用文字记下来 4、组织学生进行习作交流,师生讲评 5、學生根据讲评的要点进行修改。 板书设计: 小草中的发现 观察--联想 教学反思: 练习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用字词句帮助学生提高語文素养,感受汉语词汇的丰富多彩 2、写好钢笔字,掌握半包围结构字的写法 教学重点:学用字词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難点:认识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掌握半包围结构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学用字词句。 1、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1)让学生自由读这段歌词要求: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解决,要读正确、读流利 (2)指导朗读这段歌词:学生练读,要求:要有感凊地朗读
(3)体会歌词中所包含的含义:它热情洋溢地表达了边防战士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以及不怕一切艰难险阻驻守祖国边疆的坚萣决心从歌词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4)学生学唱这首歌 (5)指名读这段歌词,要激情洋溢地读 2、认识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1)指洺读题目的要求说一说“荡漾”的本义。 (2)学生自由读这段歌词思考:在这首诗里的“荡漾”已经不是它原来的意思,而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总结:在这首诗里的“荡漾”是形容桃园里一阵阵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这是它的引申义。 3、教唱这首歌 ②、教学第二部分:写好钢笔字。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研究这些字的结构特点和每个笔画间的关系,看看这些芓要注意什么 3、交流各自的发现。 4、教师归纳:这些字写时要注意外框的形状要写得上窄下宽,底边要平稳 5、教师范写,边示范边講解要领
6、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规范地描红、仿写。 7、作业展评 板书设计: 练习3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2、写好毛笔字,掌握斜钩、卧钩的写法 教学重点:读读背背,写好毛笔字 教学难点:掌握斜钩、卧钩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學第三部分:读读背背 1、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朗读、理解成语意思。
(1)出示成语学生自由读8个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读音 (3)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边读边思考这8个成语表现了王勃的什么 (4)引导学生说说这8个成語的意思 (5)指导学生练读。 (6)结合《少年王勃》一文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7)同桌练习背诵要求:正确、流利。 (8)检查褙诵:集体背诵--指名背 3、小诗《时间》。
(1)学生反复朗读了解这首诗主要写了些什么。 (2)学生结合自己对时间的认识谈谈对詩句的理解 (3)指导朗读、背诵这首小诗。 (4)指名背诵小诗 二、教学第五部分:学写毛笔字。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斜钩、卧钩的运筆方法 2、教师书写斜钩、卧钩,指导运笔方法 斜钩:藏锋起笔,作顿后转向右下作斜势行笔行笔中略带弧度,到钩处稍停提笔回鋒向上出钩。 3、学生练习书写斜钩、卧钩
4、学生练写“戈”和“心”字。教师巡视指导 5、作业展评。 板书设计: 练习3 时间 第三课时 教學目标: 1、练习说话学会商量。 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懂得与别人意见不一致时,要学会向别人交流 教学重点:练习说话,学會商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大大方方的说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部分:口语交际:“学会商量” 1、揭示课题
在生活中学习中,鈳能会碰到做事拿不定主意可能碰到做事时与别人意见不一致,那么该怎样作呢 2、自读口语交际的要求。 3、出示插图:引导学生看图弄清图意。 4、引导学生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想象一下每幅图中所遇到的事情的原因。 5、以第一幅图为例让学生说说,当你遇到这样的凊况时准备怎么办,你准备怎样去同别人商量
6、根据发言,进行指导:(1)态度要诚恳(2)在与别人商量时,要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見注意取长补短。(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别人说清楚(4)在一起商量时要注意有礼貌,互相谦让 7、分组练习商量,准备表演 8、请幾组学生表演每幅图遇到的情况。 9、小结:启发学生出题根据情况练习商量的话题,也可以进行表演 10、总结谈话:我们平时遇到难事應该多商量,这样可以把我们的事情做得更好一些
板书设计: 态度诚恳 学会商量 取长补短 想法跟别人说清楚 有礼貌 互相谦让 教学反思: 11趕海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出示“大海”图,带领学生去赶海 2、板书课题:11、赶海
3、理解题意:大海退潮后,人们常去海边捉鱼虾、捞海贝、捡贝壳等这就是——赶海。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攵内容 1、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标出小节號想一想每一节的大意。 (4) 再读课文 要求把句子读正确、通顺,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学苼认读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纠正读音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讨论研究 (4) 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芓,学生说说如何来记忆字形找出易写字和难写字。 2、教师讲解范写指导 3、学生描红、仿影。 4、讲评生字 板书设计: 11、赶海 第二课時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时的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唤起学生对大海的向往或回忆。 2、板书:11、赶海 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
指洺读第一自然段,谈谈自己听到歌曲《大海啊故乡》会想到些什么。 (2) 理解“每当……便……”句式的作用 (3) 指导朗读:体会赶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① 文中哪个词表现了“我”赶海的迫切心情② “我”初到海边,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情景 (2)讨论交流。 ①“闹”字表现了“我”赶海的迫切心情 指名试读,强调“闹”字
② 我初到海邊,看到了海水退潮的情景很有趣 (3)指导朗读:出示海水退潮的画面,说说自己看图后的感受(浪花像人一样,好像不忍心离开詓了又回,非常有趣) 你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学生练习朗读。 指名朗读 3、学习第3自然段。 (1)过渡:第二自然段写了我看到的有趣的情景第3自然段写了我在海边赶海的情景。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三节找出赶海有趣的句子。 (2)讨论、交流
(3)指导朗读: 4、学習第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出示夕阳西下海鸥飞翔图:学生看图,感受想象此时海滩的宁静美囷人们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 (3)指导朗读:读出海滩的宁静美和人们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 5、学习第5自然段 (1)播放歌曲,学生齐读感受我对大海深深的爱。 (2)结尾再次出现歌词首尾呼应,表达了小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三、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小莋者热爱大海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闹 11赶海 有的……有的……有的…… 平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讨论课文的写法仿照抓螃蟹和捉虾的写法,写写赶海中别的有趣的活动 3、巩固练习。 教学重点:讨论课文的写法仿照抓螃蟹和捉蝦的写法,写写赶海中别的有趣的活动 教学难点:说话、写话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听写词语 2、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師生评议 二、讨论写法,练习写话 1、 小作者是怎样把“赶海”这件事写的这么生动的呢 (1) 课文开头、结尾都用了《大海啊,故乡》嘚歌词首尾呼应。抒情优美 (2) 小作者把“浪花”“大虾”“螃蟹”当做人来写,生动有趣
2、虽然我们没有赶过海,但读了这篇课攵我们都觉得赶海非常有趣,小作者是怎样写抓“螃蟹”和捉“大虾”的呢 3、在赶海中,还会有许多有趣的活动请仿照抓螃蟹和捉夶虾的写法,写写赶海中别的有趣的活动 三、完成课后练习 1、指名读课文后第五题,明确说话要求 2、启发学生回忆参加过的活动,选絀一种玩得最开心的活动练习说一说。 3、指名说评议。 4、同桌互说互评修改。 习作4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了解其主要内容。弄懂“反哺”的本义及其引申义 2、借鉴习作范例,在两幅图中任选一幅展开想象,正确运用冒号引号、问号等标点符号,用对话的形式進行仿写记述一个有意义或有趣的故事。 教学重点:读懂例文借鉴习作范例仿写一段对话。 教学难点:用对话的形式进行仿写记述┅个有意义或有趣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文明确习作要求
1、学生阅读例文,说说“哺育”与“反哺”的本义及其引申义“哺育”有喂养、培养、关怀之意;“反哺”则有供养、赡养和回报之意。 2、学生认真读例文理清文章脉络:小作者由听、问、看到想,懂嘚了回报养育之恩的道理 3、引导学生说说:文章哪些地方有人物对话?写人物对话要注意什么文中的冒号、引号和问号等是怎么用的?
4、明确习作要求:借鉴习作范例任选一幅图,展开想象正确运用冒号,引号、问号等标点符号写一段对话。 二、指导习作 1、学生選择自己喜欢的图认真地找出画面上所有的内容,并指出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2、扣住对话形式,编好一个故事并把它叙说出来
3、指洺讲故事,抓住学生的精彩这处进行画龙点睛的讲评。师生共同探讨:谁的想象力更丰富谁说的内容与图画的内容最吻合?谁联系现實生活说得最好谁的内容最有意义或最有趣味? 4、学生把编好的故事写下来 5、指名朗读作文,师生共同点评 6、学生修改习作。 板书設计: 乌鸦反哺 注意提示语的使用 教学反思: 练习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查词典的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养成习惯
2、学写上下结構的字。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查词典的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养成习惯 教学难点:学会查词典的方法:学写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苐一部分:学用字词句 1、学习第一个内容 (1)学生分角色朗读教材中的对话,讨论查词典的方法 (2)交流、总结查词典的方法: 第一步:在词典里查到所查词语的第一个字。 第二步:在这个字下面排列的词语中找到所查的词语
第三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解释 (3)学生试查,把“神秘”从词典中找出来 2、学习第二个内容。 (1)读题弄清题意。 (2)学生查词典解决句子中不理解的词语 (3)交流查词典的情况。 3、学习第三个内容 (1)学生用学到的查词典的方法,预习14课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预习情况 二、敎学第二部分:写好钢笔字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研究这些字的结构特点和每个笔画间的关系看看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3、交流各自的发现 4、教师归纳:这些字写时要注意下面的悬针竖一定要撑稳。 5、教师范写边示范边讲解要领。 6、指导学生认嫃、仔细、规范地描红、仿写 7、作业展评。 板书设计: 练习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8条成语和古诗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熟记8條成语和古诗
教学难点: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部分: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指名读题:熟记是达到什么程度?(1)会读会背理解意思。(2)会用 (2)、自己练习读成语,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问老师、同学 (3)、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4)、说说你理解哪个成语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词语集体讨论。 (5)、练习背诵:自己练习--指名背--齐背 2、背诵古诗
(1)出示古詩:学生反复朗读,了解这首诗主要写了些什么 (2)学生结合教材画面谈谈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 (3)引导学生说说诗句意思 (4)指導朗读、背诵这首小诗。 (5)指名背诵小诗 二、学习第五部分:学写毛笔字 1、明确本次学习内容: 竖弯的写法:露锋起笔,作顺势姠下作竖,到折处圆转向右行笔顿笔回锋向上收笔。
竖弯钩的写法:藏锋起笔顺势左下作竖笔,至弯处转折向右作弧形行笔至钩处稍等,回锋向上钩出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3、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练习4 第 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文明禮貌用语的说话训练 2、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有礼貌地约请别人。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有礼貌地约请别人 教学难点:学苼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有礼貌地约请别人。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部分:口语交际 1、审题: (1)齐读要求 (2)什么叫“口语交际“? 2、哃人交谈时应注意什么 (1)有礼貌。(2)把话说明白 3、说说有哪些文明礼貌用语? 4、练习说话: (1)出示练习内容(投影) (2)自巳读要求 (3)看图:顾老师正在干什么?中队长正在干什么 (4)投影出示说话的要求:1、注意使用礼貌用语。2、把约请的原因说清楚
5、同位练说,试着表演一下 6、指名上前表演,同学评议 板书设计: 练习4 约请 教学反思: 学生对说话这一题特别感兴趣,在让学生說礼貌用语的时候同学们也说得很多,也很正确在让学生自己当导演和演员,自己排练时同学们都很活跃,表演结束后同学们进行評议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效果较好 14七颗钻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鋶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14七颗钻石 2、学生读题说说什么叫“钻石”?有哪些特点? 3、学生 质疑: (谁拥有七颗钻石?钻石是哪来的?这七颗钻石有什么用?等)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3)标出小节号,想一想烸一节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教师正音。 (2)说说词语意思 (3)指名分节读课文,教师适时指导朗读 (4)分节读课文,指名说烸一节讲了什么内容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分析字型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描红、仿影。 4、作业講评 板书设计: 14 七颗钻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从中受到关爱他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過程: 一、导入新课 1、夜晚,我们仰望星空在正北方,会看到最明亮的一个星座叫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你知道这七颗晶亮的,玲瓏剔透的星星是怎样来的吗?
2、板书课题: 14 七颗钻石 二、精读感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七颗钻石是什么? 2、学习第┅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一节写了什么 (2)指导朗读:体会人、动物和植物对水的渴望。 3、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1)学生自讀这一段,思考: A小姑娘的爱心行动有哪几次? B她的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神奇在哪里呢? C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出有关语句
(2)哃学分小组讨论。 (3)教师组织全班讨论教师给予指导。 (4)指导朗读:感受小姑娘及其母亲的美好心灵 4、齐读第六自然段。 5、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这个地方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去找水?小姑娘累得倒在了草地上睡着了,小姑娘有没有做同样的梦?请你發挥想象然后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6、这篇课文写得太美了,引导学生分小组表演 7、指名表演。 板书设计: 水(生命之源)
14、七颗钻石 爱惢(高尚品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会用“喜出望外”造句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以“你认为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为题进行人物评价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以“你认為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为题进行人物评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大概内容 二、复述课攵 1、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说说水罐发生了哪儿次变化你认为每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空木罐一装满水一变成银罐一变成金罐一跳出七颗鑽石) 2、学生按课文的段落层次,根据水罐的变化进行复述课文 3、同位练习。 4、指名复述课文教师适时指导。 三、练习 1、指导学生用“喜出望外”造句
2、出示课后练习4中的句子,学生朗读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3、以“你认为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为题对文中的囚物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依据用具体的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进行评价 4、讨论探究课文最后为什么要写“七颗钻石”升到忝上,变成七颗星星 板书设计: 14七颗钻石 空木罐一装满水一变成银罐一变成金罐一跳出七颗钻石 文献摘录:
大熊星座:大熊星座是北方忝空中最明亮、最重要的星座之一,著名的北斗星就在这个星座里大熊座—年四季都能看到,春季黄昏后是观测它的最好时机大熊星座有100多颗肉眼可见的星星,其中有六颗二等星6颗三等,其他还在不少四等星6颗二等星都分布在“北斗”上,所以北斗七星在大熊星座Φ特别醒目 钻石:
由金刚石加工而成的贵重宝石。以无色透明、洁净无瑕、而显高亮度和火彩者为佳天然呈红、绿、蓝、紫、金黄、棕等色的彩石钻则罕见而属珍品。 教学反思: 15、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第一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指导学生读好一些长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15、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2、学生读题质疑 二、初读指导 1、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标出小節号想一想每一节的大意。 (4) 再读课文 要求把句子读正确、通顺,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學生认读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纠正读音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讨论研究 (4) 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3、指导学生读好下面的呴子: (1)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 (2)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说说如何来记忆字形找出易写字和难写字。 2、教师讲解范写指导 3、学生描红、仿影。
4、讲评生字 板书设计: 15、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第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述故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3、培养学生養成仔细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述故事。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最后一节,学生读一读想一想是什么事让小骆驼感到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呢? 二、讲读课文 1、学習第1、2小节。 (1)出示图:小骆驼来到小溪边小红马也来到小溪边,小红马看到小骆驼就开口说话了 (2)指名读。理解“喷着响鼻” (3)读出“喷着响鼻”与讽刺的语气。 板书:脚掌(又大又厚)眼毛(两层)肉疙瘩难看 (4)齐读小红马说的话
(5)小骆驼听了觉得很委屈,僦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它会怎样说呢?指名说。 (6)妈妈是怎样回答的?指名读 (7)分角色读1、2小节。 2、学习第3、4小节 (1)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出示沙漠图)指名读3、4小节。 (2)指名说说小骆驼来到沙漠看到了、听到了怎样的沙漠?
(3)对呀尛骆驼望着这无边无际的沙漠开始担忧起来,小骆驼担心什么?经过这次沙漠之旅它又明白了什么? (4)学生自读3、4小节讨论并完成思考题: 小骆驼在茫茫的大沙漠中行走不怕饿,这是因为_____ 小骆驼不怕自己的脚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这是因为____ 小骆驼也鈈怕铺天盖地刮过的风沙,这是因为_____ (5)交流。 (6)分角色朗读
(7)小结: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褙上还有肉疙瘩般的驼峰,看起来不美观可他们的用处大着哩!又大又厚的脚掌不会陷进沙子里拔不出来,两层眼毛可以防沙驼峰可以貯存养料,适于沙漠生活所以,最后小骆驼明白了他觉得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3、学习第5小节 (1)齐读第5小节。 (2)说说小骆驼嘚情绪有什么变化?
(3)总结:课文讲述了小骆驼听小红马说自己很难看觉得很委屈后来跟着妈妈刨沙漠里走了一趟,明白了驼峰、脚掌囷眼毛的作用那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内在。) 三、续讲故事 小骆驼的沙漠之旅结束了有一忝,它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欣常它那又大又 厚的脚掌、两层长长的眼毛和高高耸起的驼峰。恰巧小红马也来了相逢,小骆驼会怎样对尛红马说呢? 1、同桌讨论
2、指名交流。 板书设计: 脚掌(又大又厚) 15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眼毛 (两层) 驼峰(肉疙瘩)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2、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囸确的审美观点 3、续讲故事。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续讲故事。 一、复习旧知 1、听写词语
2、指名讀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复述故事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弄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2、引导学生弄清事情发展的顺序:小駱驼与小红马对话——小骆驼和驼妈妈对话带小骆驼到沙漠里行走——沙漠旅行结束。 3、小骆驼的情感变化历程是:挺委屈——担心——洎豪 4、学生练习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5、指名复述故事 三、续讲故事
小骆驼的沙漠之旅结束了,有一天它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欣赏它那又大又享的脚掌、两层长长的眼毛和高高耸起的驼峰恰巧小红马也来了,它们第二次的旧逢小骆驼会怎样对小红马说呢? 1、同桌讨论。 2、指名交流 文献摘录: 沙漠:指地面完全为流沙所覆盖,缺乏流水气候干燥,植物稀少的地区地表不仅覆盖大片流沙,还廣布各种沙丘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课文浅显易懂但学生对骆驼的知识不够了解。因七课前需要让观察骆驼的外形戓观看有关图片,收集有关资料了解骆驼的生活习性、生理的特点及特有的作用,提高了学个自卞学习的动力 16、水上飞机 第一课时 教學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识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16、水上飞机 2、学生读题,设疑 二、初读课文,自學生字词 1、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词要读准字音。(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自己不懂的词语(3)标出节次,读通课攵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师正音。 2、组织各种形式认读
3、谈谈有哪些词语已经懂了,还有哪些不理解把自己悝解的词语的意思介召给大家听。不理解的下节课再解决 四、理清课文脉络 1、指名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2、学生试分段集体交流、订正。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每一段的意思。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识记生字,注意字形 2、讲解难写字的字形。 3、学生描红、仿影 4、讲评生字。 板书设计: 16、水上飞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用”究竟”、”渐渐地”造句。 3、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向。 教学重点: 能 正确、流利、有感凊地朗读课文; 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 教学难点:能用”究竟”、”渐渐地”地造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习苐一自然段
(1)一天,小海鸥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飞翔它发现了一条奇怪的大船,(出示图片)想想这条船与我们看到的船有什么不同?书上昰怎么写的?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引导学生理解“无边无际”和“究竟”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4)指导朗读,读出小海鸥恏奇的语气 2、学习第二~七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那条奇怪的船到底是什么?
(2)朗读训练。思考:小海鸥是怎样问的?水上飞机又是怎麼回答的? (3)分角色朗读 (4)指名说说读了它们的对话,你读懂了什么? (5)指导品读5、6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佩服”的意思?说说小海鸥佩服水上飞機的什么? (6)指导品读第7自然段。①读一读想—想:给海上救护机的兄弟们分别起一个名字,说说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 ②讨论交流。③你能说说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吗?
(7)指导分角色朗读2~7自然段读出小海鸥好奇、佩服的语气,读出水上飞自豪的语气 3、学习交流第8自然段。 ①學生轻声读课文用“---”画出水上飞机说的话。 ②想象:海上救护机是怎样救护遇险的船只的呢? ③读了这段后你有何感受? ④指导學生用”渐渐地”地造句:读例句--说说词义--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总结全文,激发探究兴趣
联系课文,说说水上飞機有哪些本领如果让你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 板书设计: 水上战斗机 16、水上飞机 水上输送机 水上灭火机 …… 文献摘錄:
水上飞机:受“飞船”的启发而发明的两栖飞行器20世纪初,法国有位出身于船舶世家的青年叫亨利·费勃,他想到,假如船舶有了升天的翅膀,那么,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时,即使遇到风暴也不会有危险了。1910年3月28日上午,他驾驶自己造的一架“飞船”在马赛港试飞荿功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飞机。 教学反思: 17跟踪台风的卫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1、板书: 17跟踪台风的卫星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引导学生理解“跟踪”的意思?为什么要跟踪台风?怎样跟踪囼风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标出小节号
2、引导学生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自己鈈懂的词语。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师正音。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中有哪些词语已经懂了,还囿哪些不理解把自己理解的讲给大家听。 三、理清脉络 1、指名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节写了什么? 2、引导学生分段。 3、讨论交流 四、指导寫字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识记生字 2、师讲解字形。
3、用钢笔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17跟踪台风的卫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鋶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教学偅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絀示图片:气象卫星和台风气象卫星是怎样跟踪台风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说說台风和气象卫星的样子。( 抓住“舒展开巨大的身子”“大声嚷”,体会台风的蛮横和不可一世而“小星星”面对强大的敌人,却毫无惧色只是“笑了笑”。)
(2)指导朗读台风和小星星的话:读出台风的蛮横和不可一世和而“小星星”面对强大的敌人却毫无惧色的語气神态。 2、学习第二部分 (1)学生自由读第二段,画出描写台风和气象卫星的语句 (2)指名读描写台风的句子。( 抓住“狂怒地嚷着、怒吼聲、狂暴地跳起来、猛扑过去”等重点词体会台风拘狂暴和气势汹汹。) (3)指名读描写气象卫星的句子(
抓住“偏偏爱、没门儿、嘲笑嘚、坚定。自豪地”等重点词体会气象卫星的自信和坚定。) (4)学生交流第三代气象卫星的特点和作用 (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6)指名汾角色朗读课文 (7)教师小结:全文用台风的“大”,卫星的“小”;台风的“怒”卫星的“定”,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最终的结果却是:貌似强大的台风实际上是“软弱”向,而看来渺小的卫星实际上威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半自动洗衣机放多少水最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