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认识沙河白塔镇章村麻忠海的吗

&&&&沙河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全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办事处,290个行政村,总人口48万。地势西高东低,山区、丘陵、平原大体各占三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们通过大力实施工业立市、科技强市、城镇化带动、开放推动四大主体战略,积极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县域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连续四年进入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30强之列。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11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17亿元,全部财政收入13.45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4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沙河市地处晋、冀、鲁、豫的接壤地带,是沟通京、津、晋、冀、鲁、豫的交通枢纽。京广铁路、京深高速铁路、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市区,褡午铁路西延中部。107国道以及邢峰、平涉、南石公路等国、省干线纵横交错,沟通山东、山西的邢临&邢和高速公路擦境而过。本市距天津港504公里、距黄骅港408公里、距青岛港460公里。我市西依能源基地山西,东接胶东半岛经济圈和出海口,北联京津及环渤海经济区,南处中原经济区,是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和支点。优越的区位、便利的交通,使得沙河具有良好的产品辐射和物流条件。&&&&沙河市历史悠久,古为冀州地,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隋开皇16年置县,设县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1987年撤县设市。始于汉魏时期的沙河冶铁业,到宋代曾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沙河涌现出唐朝名相宋璟、元代中书左丞张文谦、明代右副都御史朱裳等历史文化名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杨春增是战争年代沙河优秀儿女的杰出代表。深远的历史积淀、丰厚的文化熏陶,形成了沙河人民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崇智重才、广纳博采的优良传统。&&&&沙河市矿产资源蕴藏丰富,现已发现的矿藏有40余种,探明储量的10余种。年产煤400万吨,铁矿石400万吨,铁精粉350万吨,瓷土120万吨,是全国50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和全国著名的优质铁矿石产地。沙河水源充沛,水质优良。西部山区有大中小型水库7座,蓄水量达5亿立方米;中部丘陵有两条地下河;东部平原是富水区,地下水可采储量达1.5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纵贯市域南北,邢沧干渠从市区北部通过,输水流量20&50立方米/秒。沙河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的秦王湖、北武当山风景区是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太行三峡开发前景良好,广阳山是老子修行六年得道之仙山,还拥有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宋璟碑、清乾隆皇帝题写的梅花赋等珍贵的人文景观。&&&&沙河位于邯(郸)邢(台)经济走廊中心,是河北省实施&一线两厢&战略中南厢的一个重要工业城,是华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玻璃、煤炭、铁矿石、球磨铸铁、炭黑、饲料工业基地,全市已形成了采掘、建材、医药化工、纺织、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正在培育冶金装备制造、机械通用零部件、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全市涌现出一大批国内、省内的知名企业,恒利集团生产的&康必得&抗感冒药享誉全国,迎新浮法玻璃位处全国同行业民营第一家,龙星炭黑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龙星集团跻身全国炭黑行业第二名,兴达和凯特集团分别成为河北省饲料加工企业一、二名。特色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沙河玻璃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享有&中国玻璃城&的美誉。&&&&沙河以&中原最具活力的现代工业生态城市&为发展定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承载力明显提高。城市规划区面积为28平方公里,建成区18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36.14%,市区人口13万人,城市化率达42%,是&省级卫生城&。市内路网完善,基础设施完备。我市是华北地区为数不多的通天然气县(市)之一,年供气量1.3亿立方米。此外,我市还拥有220KV变电站2座,110KV变电站7座,35KV变电站22座,8家企业自备电厂,全市年供电能力40亿千瓦时。市内路网完善,基础设施完备,水、电力供应充足,完全可满足全市工业生产大发展之需求。&&&&&十一五&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期,我们将力争实现从资源型经济向开放创新型经济的历史性转变,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在质和量两个层面上实现我市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把沙河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玻璃研发、生产、销售基地,全国著名的炭黑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机械通用零部件基地,中原最具活力的现代工业生态城市。
历史渊源&&&&&&沙河市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东与南和县交界,北与邢台市、邢台县为邻,南与永年、武安两县毗连。面积982平方公里。市人民政府驻褡裢,距省会石家庄140公里。&&
&&&&据《沙河县志》载,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析龙冈县(今邢台县)南境置沙河县,以境内有沙河横流而得名(《元和郡县志》称&以沙河在县南五里,因以为名&)。&&
&&&&今县境,春秋时先为邢国,邢灭属卫,后为晋国地。战国时期为赵国辖域。秦代为信都县域,属邯郸郡。两汉、三国(魏)、晋及北魏各代,均为襄国县(今邢台县)辖境。两汉时属冀州赵国(时国时郡),三国(魏)和晋代属冀州广平郡,北魏时属司州北广平郡(北周时又隶襄国郡)。到隋代,于开皇九年襄国县改名龙冈县。十六年(公元596年)析龙冈县南境设沙河县。故城在县东一公里处(据《河北通志》),先属邢州,后于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更隶襄国郡。唐代,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设温州,治领沙河县,四年废温州改隶邢州(于贞观元年起邢州属河北道。天宝元年罢州改为钜鹿郡,至德二年废郡复为邢州)。五代时,沙河县于后晋开运元年(公元944年)徙治今县城关(原沙河县城),属邢州。宋代,沙河县初属河北西路邢州,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改为河北西路信德府(邢州升府);入金后,于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复属河北西路邢州(信德府降为州)。元代,沙河县初隶真定路邢州,世相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改隶顺德路(中统三年称府)。此时,省南和县并入沙河县,不久即复置。明代,沙河县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迁治于今县城西之新城(原称小屯,徙治后改称),十八年即还治今城关,属京师顺德府。清代,沙河县属直隶省顺德府。&&
&&&&民国时,沙河县初为直隶省冀南道,三年(公元1913年)改为大名道,十七年(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春划归河北省十五督察区。&&
&&&&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9年创立了太行区抗日根据地,沙河县为冀西专区所辖。1941年9月,晋冀鲁豫边区成立,辖太行区,自此沙河县一直为太行区之六专区。抗日战争胜利后,沙河县改属太行区一专区。1948年1月沙河县还隶太行区六专区。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沙河县随太行区六专区归属华北行政区(晋冀鲁豫边区撤销)。1949年3月,沙河县又改属太行区一专区。同年8月1日成立河北省人民政府,沙河县即划归河北省邢台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沙河县仍为邢台专区。1958年撤销邢台专区,沙河县划属邯郸专区;同年又撒销沙河县,并入邢台县。1960年撤销邯郸专区,沙河县境随邢台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4日复设邢台专区,邢台县(含沙河县境)即还隶;同年7月9日恢复沙河县建制,仍属邢台专区。1968年,沙河县人民政府由城关(亦称沙河城)迁驻褡链。1970年邢台专区改称邢台地区,继辖沙河县。1987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称邢台市管辖。
沙河市位于河北省南部。总面积999平方千米。总人口48万人(2007年)。
市政府驻地邮编:054100。
代码:130582。区号:0319。拼音:Shahe&Shi。
&  【行政区划】&&&  沙河市辖5个街道、5个镇、5个乡:褡裢街道、桥东街道、桥西街道、赞善街道、周庄街道、沙河城镇、新城镇、白塔镇、十里亭镇、綦村镇、留村乡、册井乡、刘石岗乡、柴关乡、蝉房乡。
&  历史沿革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龙冈县南境置沙河县,以境内横贯东西的大沙河而得名。据《元和郡县志》称&以沙河在县南五里,因以为名&。1987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  2000年,沙河市辖5个街道、5个镇、5个乡:褡裢街道、桥东街道、桥西街道、周庄街道、赞善街道、沙河城镇、綦村镇、十里亭镇、白塔镇、新城镇、留村乡、柴关乡、册井乡、刘石岗乡、蝉房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47426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褡裢街道&36443 桥东街道&39077 桥西街道&20623&
  赞善街道&31286 周庄街道&15166 沙河城镇&37573&
  新城镇&41546  白塔镇&44433  十里亭镇&25470&
  綦村镇&31075  留村乡&47827  册井乡&25760
  刘石岗乡&24297 柴关乡&16948  蝉房乡&15685&
  第廿冶金建设公司虚拟街道&15281& 
  华北冶金矿山建设公司虚拟街道&5770 
  2002年底,沙河市面积970平方千米,人口45万。辖5个街道、5个镇、5个乡,10个社区居委会、290个村委会。
褡裢街道 办事处驻京广路。面积19平方千米,人口5.50万。辖5个社区居委会、6个村委会:太北、广阳、晨光、新华、庆阳;褡裢、西崔、东崔、南汪、中汪、东升。&
  桥东街道 办事处驻建设北路。面积54.35平方千米,人口3.18万。辖3个社区居委会、14个村委会:园西、风阳、温泉街;新杨庄、普通店、常庄、毛村、田村、葛村、辛寨、西杜、杜一、杜二、杜三、高一、高二、高三。
  桥西街道 办事处驻桥西大街。面积14.9平方千米,人口2.01万。辖2个社区居委会、7个村委会:太西、兴农;赵泗水、正招、辛庄、兴固、曹一、曹二、曹三。&
  赞善街道 办事处驻赞善村。面积34.97平方千米,人口2.73万。辖13个村委会:赞善、许庄、尚贤、岳坪、下郑、上郑、霞渠、丈八、官庄、福益、大掌、新石岭、东侯峪。&
  周庄街道 办事处驻周庄村。面积41.4平方千米,人口1.42万。辖16个村委会:周庄、王庄、冀庄、老庄、姚庄、张庄、韩庄、申庄、高庙、竺村、淮庄、刘庄、毛庄、河北庄、东南庄、西八里庄。&
  白塔镇  镇政府驻白塔村。面积78.17平方千米,人口5.76万。辖34个村委会:白塔、白涧、新村、秦庄、新王、西赵、浅井、下元、赵窑、中关、下关、章村、王窑、马庄、栾卸、温窑、权村、温庄、天生、贾庄、窑坡、养儿河、李家庄、朱金紫、王金紫、南金紫、西郝庄、王下曹、林下曹、张下曹、樊下曹、塔子峪、显德汪、东下河。&
  綦村镇  镇政府驻綦村。面积123.8平方千米,人口2.46万。辖18个村委会:綦村、綦阳、西左、西毛、岗冶、朱庄、张峪、纸房、赵册、峪里、后坡、孔庄、称湾、黑硇、东苏庄、西苏庄、西南沟。&
  新城镇  镇政府驻新城村。面积52.37平方千米,人口3.36万。辖21个村委会:新城、侯庄、三王、东冯、西冯、北冯、后河、白错、王庄、新章、店上、河头、北掌、南掌、台上、胜利、前升、小屯桥、西许庄、东郝庄、西石岭。&
  十里亭镇 镇政府驻十里亭村。面积65.18平方千米,人口2.24万。辖15个村委会:十里亭、西葛泉、东葛泉、上申庄、大油、西油、南高、中高、高店、柳沟、下解、王岗、曹章、王窑、水涧。
  沙河城镇 镇政府驻沙河城。面积60.59平方千米,人口3.48万。辖21个村委会:南街、北街、北关、东户、西户、留客、端庄、新建、东马庄、西马庄、东赵庄、西赵庄、大赵庄、刘胡庄、十里铺、九里铺、洛阳东、洛阳北、洛阳西、东九家、北张庄。&
  留村乡  乡政府驻留村。面积71.72平方千米,人口4.57万。辖27个村委会:西留、东留、潘庄、仁里、杏花、西赵、东赵、段庄、大村、青介、北俎、六方、薛庄、南阳一、南阳二、南阳三、北阳东、北阳西、前大流、后大流、郭龙庄、新荣庄、西南俎、东南俎、善下北、善下南、东北流。&
  册井乡  乡政府驻册井村。面积60.58平方千米,人口2.31万。辖23个村委会:西北街、西南街、东南街、东北街、八十县、北盘水、功德汪、通源井、小南沟、张沟、高窑、康川、全呼、锁会、贾沟、常庄、蛇身、新庄、后井、蔡林、白庄、刘庄、魏庄。&
  柴关乡  乡政府驻柴关村。面积85.59平方千米,人口1.52万。辖20个村委会:柴关、彭硇、刘硇、王硇、杜硇、康硇、陈硇、南站、西沟、峡沟、高庄、安河、东沟、温家园、阴河沟、石门沟、杏花庄、绿水池、五里碑。&
  蝉房乡  乡政府驻蝉房村。面积168.71平方千米,人口1.49万。辖35个村委会:蝉房、南沟、花木、后欠、前欠、中欠、大欠、口上、连沟、大台、小台、寨底、渐滩、侯峪、西寨、王茜、寺沟、连庄、朝阳、良峪、石盘南街、石盘北街、前渐寺、后渐寺、石岩沟、后王峪、中王峪、前王峪、小汉坡、温家沟、南台沟、碾子沟、小东沟、水磨头、梧桐沟。&
  刘石岗乡 乡政府驻刘石岗村。面积75.37平方千米,人口2.20万。辖20个村委会:刘石岗、李石岗、南石岗、后石岗、孟石岗、东柳泉、西柳泉、将军墓、八里庙、御路、上关、梁庄、寺庄、新庄、渐凹、渡口、石岭、北沟、小仓、大坪。
沙河市地处太行山东麓,河北平原西缘,自西向东依次为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各占约三分之一。山地群峰耸立,沟谷纵横,最高峰老爷山海拔1437米,山川主要有渡口川、柴关川和孔庄川。丘陵区山丘低缓,谷地开阔,台地多为冰川泥砾组成,地下多煤铁矿藏。平原为洪积冲积而成,地面坡度约四百分之一,市境东南隅为境内最低处,海拔47.2米。&
  沙河系境内最主要的河流,自西而东横贯全境,市内段长86.4公里。其中下游河床宽达数里,皆是漫漫白沙。平日无水,系典型的季节性泄洪河。境西南还有马河等小河川分布。
  沙河市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1℃,平均无霜期207天,平均降水量529毫米,多集中于夏季。
【植物资源】
沙河地形复杂,有多种植物群落,故植物品种繁多。
据1983年普查,全市有木本植物88种,分属37科。其中用材树36种,经济树25种,灌木27种,林木覆盖率13.7%。
用材树主要有
刺槐  解放后引进的绿化树种,主要分布在大沙河两岸及渡口川、册井川,多成片林地,面积约5万亩。
油松  1952年引进。分布在西部山区。约1.4万亩。
 杨  本地品种为大白杨和小青杨,沿河或零星分布。解放后引进大量新品种,加拿大杨、沙兰杨、北京杨、意大利杨等。因生产迅速易栽植,多作为路旁或农田林网绿化用树。
 柳  本地有旱柳、杞柳等,以沿河较多,垂柳多绿化用树。
 椿  分臭椿、香椿两种,本地树种。山畔、田头院落均有零星分布。
 槐  也名国槐,古老树种。零星分布。刘胡庄、王下曹、王窑、东下河等村皆有树龄数百年的古槐。
侧柏  古老树种。安河、东沟、功德汪等村有成片栽植,余多在坟地、庙宇等处零星分布。沙河城梵爱寺古柏传已有千年之久。古人赞其&老干轮困,蔽拂云日&。
橡栎  系山区天然次生林中的主要树种。耐旱耐瘠,本质坚硬,也叫菜木。
山梂  山区古老树种之一,耐旱耐瘠,可接核桃。
泡桐  60年代引进树种,生产迅速,本质疏松。多作为绿化树。
 榆  本地树种,多零星分布。旧时多有食其皮、叶者。
合欢  通元井、柴关、温家沟一带有少量分布。
另外,还有楸树、苦栋、黑叶树、本地桐、白腊树等等。
经济树主要有
漆树  石岩沟、大欠、小欠、石盆等村附近山中有零星分布。70年代调查有5000株。
 桑  清代中期柴关川曾大量种植。现只有零星分布。
花椒  以山区、丘陵分布较多。&&
核桃  系古老数种。有绵核桃、薄皮核桃、夹核桃等。主要分布在蝉房、柴关、温家沟等乡。&&&
板栗  栽培历史悠久。分布于西部山区,以蝉房乡最多。&&
 梨  栽培历史悠久。平原广泛种植。尤以洛阳马场秋梨最为著名。解放后引进不少新品种,如鸭梨等。&
苹果  本地品种为绵苹果。旧时以产于马峪者为最佳。现多为引进品种,如富士、国光、元帅、金冠、秋光等。以蝉房、赞善、柴关、孔庄种植较多。
柿子  古老树种。有方柿、火柿、盖柿、台柿等。山区及丘陵均有种植,以渡口川最多。&&
萄葡  旧时仅在庭院中有零星种植。近年周庄、沙河城、赞善等乡多成片种植者,有龙眼、巨丰、玖瑰香、牛奶等品种。&
 枣  各地均有种植,旧时以左村小枣最有名。另外野生酸枣全市有分布,以低山丘陵生长最多,如孔庄、高庄、葛泉等乡。
  此外,还有杏、桃、花红、奈子、海棠、杜梨、黑枣、石榴、沙果、槟子等。
灌木类&&主要有荆条、酸枣、山榆、胡枝子、榛子、六道木、棒棒木、紫穗槐以及山萄葡,山豆蔓等。&&
2、作物类
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谷子、黍子、红薯、高粱、大豆、小豆、绿豆、荞麦等;
经济作物 棉花、花生、芝麻、油菜、线麻、烟叶、扫帚等;
蔬菜类  白菜、马铃薯、北瓜、东瓜、黄瓜、葱、茄子、蒜、辣椒、西红柿、菜豆角、眉豆角、白萝卜、胡萝卜、蔓菁、君达、菠菜、韭菜、芹菜、茴香苗等。
3、花草药材类
&&据不完全统计,草本植物约54科,180多种,以山区为多。主要有:
野草  白草、麦草、茅草、蒿类、沙蓬、马唐、狗尾草、王不留、莎草、马兰草、绣根草、抓地蔓、鬼圪针、苍耳、蒺藜、刺儿菜、灰灰菜、野菊花、苦苦菜、芦苇、山韭、山葱、牵牛花、白奶蔓、节节草、菖蒲等。
花木  丁香、牡丹、紫薇、指甲草、干枝梅、菊、火石榴、夹竹桃、木槿、蔷薇、月季、玫瑰、葵花、山丹、鸡冠、茉莉、榆叶梅、迎春、西番莲、仙人掌、文竹、夜来香、海棠、蝴蝶花、兰花、荷花、冬青等。
药材  生地、柴胡、黄芩、桔梗、山豆根、当归、黄莲、瓜蒌、山芝麻、细辛、四瓣草、七叶一枝花、&渐凹参、车前子、茵陈、兔丝子、蒲公英、葛根、益母草、香附、天门冬、桑白皮、瞿麦、透骨草、半夏、薄荷、马兜铃、荆芥、刺仁、桑叶等共695种。另外,动物类中药:如水蜈蚣、桑螵蛸、蝎子、蝉退、胡燕卵等161种。矿物类中药:如磁石、寒水石、夜明砂、滑石等26种。
【动物资源】
饲养动物 有马、牛、羊、猪、驴、骡、鸡、鸭、兔、狗、猫、鱼等。70年代蝉房曾养鹿,平原个别村曾有养骆驼的,今无。
野生动物 狼、土豹、狐狸、野兔、狸猫、黄鼠狼、松鼠、獾、刺猬、田鼠、蝙蝠、家鼠、蛇、草鱼、泥鳅、鲤鱼、青蛙、蟾蜍、壁虎、蜥蜴、螃蟹、鳖。
鸟类中主要有麻雀、喜鹊、鸽、灰喜鹊、燕、石鸡、鹌鹑、鹰、鹞、猫头鹰、布谷鸟、乌鸦、啄木鸟、黄鹂、斑鸠、鹳、雉鸡等。
其它如蝗虫、蝴蝶、青蛙、蜗牛等。
【矿产资源】
沙河已知矿产资源有20多种,其中初步探明储量的有十多种,如煤10亿吨,铁矿石3.4亿吨,硫铁矿810万吨,瓷土870万吨,铝钒土1470万吨,大理石5亿立方米,石灰石6亿立方米,耐火土1500万吨,石英100万吨,长石80万吨,白陶土830万吨,重晶石20万吨,石膏50万吨等,以上矿藏主要分布在丘陵,部分在山区,平原分布有极其丰富的建筑用砂。
主要矿产简述如下:
铁矿  多为由岩浆侵入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矽卡岩型铁矿床,分布于太行山前丘陵地区,面积250平方公里。如綦村,葛泉、冯村、上郑、小屯桥、东郝庄、高店、三王村、中关、白涧、王窑、锁会等地,已探明大小矿体114个,探明储量占邢台地区总储量的97%,其中王窑和中关的主要矿体规模较大。矿石主要是磁铁矿、共生有赤铁矿、黄铜矿等,矿石畲铁量平均在45%左右。山区的大欠有石英岩型铁矿,但矿体小,品位低。
煤矿  广泛分布于丘陵地区的葛泉、十里亭、三王村、章村、窑坡、显德汪、栾卸、李石岗、上关、李家庄、赵窑等村附近。多为无烟煤。
石灰石 丘陵及浅山区普遍分布。其中西毛村石灰石矿,含CA054.6%,为邢台地区诸矿中含量最高者。
瓷土  分布在丘陵地带的北掌、侯庄、章村、白错、三王村、马庄一带,其中马庄储量最多,达1&000万吨以上,章村附近储量近800万吨,含绢云母或水云母。
宋璟碑 &&&&&《宋璟墓神道碑》位于唐代名相宋璟故里&&沙河市十里铺村西1.5公里。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亲笔撰文并书丹的艺术珍品,全国同类颜体碑刻仅存两座。&
梅花赋&&&&&&&&&&&&《梅花赋》是唐代名相宋(王景)尚未步入仕途时写的一篇咏梅小赋。乾隆皇帝对宋景的品德和他的《梅花赋》推崇之至,于1750年秋,在十里铺梅花亭亲笔书录了宋景的《梅花赋》,并赋诗一首,画古梅一幅。乾隆遗墨较多,而他的画现存于世的却实为罕见。&
广&阳&山&景&区&&&&&广阳山位于沙河市区西行30公里处的渡口村北,主峰海拔718米,是中华道教圣地北方名山。&
&&&&太行渡槽:该渡槽跨度101米,全长220米,高53米,是一座浆砌单拱渡槽,主拱为空腹式变截面悬链线无铰拱,小拱17孔,单孔单跨6米,渠道墙高2.3米,厚1米,过水深2米,过水宽2.4米。1973年11月动工,1976年5月竣工。该渡槽犹如一道彩虹飞架两山之巅,主拱上的8900块弧形石,每块重1.2吨,该渡槽原为中国第一单孔宽度浆砌石拱桥,现为华北第一。它以令人惊叹的气势,展现了沙河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广阳山远景:此山座落在山川之北,一日间其东、南、西三面均可看见阳光,故名广阳山。广阳山主峰海拔718米。在绿树辉映的山石间,处处都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
&&&&&山前流水:传说古时有一口老君泉,四季常温,用泉水洗浴可去除百病。后来,只因一位年轻后生说了句不敬重的话,惹得老君一怒之下,将泉搬到了山后,这就是今天的映雪湖温泉。&
&&&&&三教堂:此处元代有一尼姑庵,明代扩建为三教堂,儒、释、道三教并存,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对宗教的包容性。明、清时期一直是庙堂齐整,香火旺盛。&
&&&&小石桥:当地人称通天桥。这桥石后边山岩上的指印,人说是老君担水时手攀山石留下的。&
&&&&老君洞:传说老子修行时住的山洞,古县志上叫老君洞,也叫圣人室。老子姓李名耳,亦叫老聃,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石典文学中被塑造成玉皇大帝身旁长生不老仙丹的太上老君。他身边这头断了一只角的青牛,人说是老君放牛时,不小心吃了临村八里庙的庄稼,给打断的。&
&&&&老君台:洞前有块平地叫老君台,过去曾有石碾、石磨,传说是老君用过。在这儿,山青景秀、赏心悦目。明代沙河知县肖泮游览到此,乐不思返,曾题诗赞曰:&万仞当空壁立秋,山声水色自悠悠,何为谢却人间事,赤脚骑牛洞中游。&&
&&&&草帽洞:洞口小,里面却别有天地,顶似草帽,壁如螺旋,游人进入洞中转动身体,石壁好假也转动起来,大有飘然欲仙之感。&
&&&&壁上题词:石壁上有一首首的即兴之作是各个时期文人墨客游览此地时留下的。&老聃修行处&这块石碑是我国著名词作家乔羽老先生所题。他先后多次在渡口村居住,《刘三姐》、《红孩子》和《上甘岭》插曲歌词等都是在此居住时创作的。&
&&&&广阳山远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石人语其:&前有渡水,后有温泉,左有罗汉洞,右有漆泉寺&、&云封洞口、雾锁玄门、草木先春、樵歌牧舞,使游者心旷神怡,荣辱皆忘,堪称一方圣地也。&在历史上慕名而来者多不胜数,如尹喜追随老子到山顶上的尹家寨居住,清初畿南四才子之一的申涵光也到此隐居多年。六十年代,中国歌剧舞剧院曾把该村作为体验生活的基地。在今天,广阳山也同样得到了千千万万游人的称赞。中国老子研究会经过多次考察论证,得出了老子在涵谷关写下《道德经》之后去所就是这座广阳山,从而解开了这个千石之迷。&
乘车路线:市区乘车西行至白塔---渡口办事处即到。&
&观音寨风景区&&&&&&观音寨位于沙河市西部蝉房乡寨底村北小西天主峰南侧,即山顶上是观音寨,山势险峻,状若坐莲观音,俗称观音寨。山下有一村庄,位置最低,名为寨底村。
&&&&&&景区内主要文物景观有玉皇殿、三奶奶碧霞元君殿等。传说东岳大帝的三元儿碧霞元君在此修行,越过石门坎,跨过登天石桥后,羽化成仙。碧霞元君生性刚烈、法术盖世,怀有一付菩萨心肠,专管人间不平事。被人们尊称为三奶奶,至今还留一了许多美好的神话传说,受到人们的普遍颂扬。关于碧霞元君契约修行的石门坎、过仙桥、石碾、石灶、修行石、车辙印、马蹄泉等遗迹随处可见。&
&&&&景区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很好。在自然的山石沟岔间,长满了高低错落、千姿百态的野生林木,山林中有野鸡、野猪、山兔、短尾雉等十几种野生禽兽,林间建造了一些草木搭建的小屋,供游人居住。&&&&&乘车路线:从沙河市区乘车至温家沟下车北行寨底即到。
九龙沟风景区&&&&&九龙沟风景区位于沙河市西南35公里的罄山脚下。是一处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的沟谷型景观。主要景点有:九龙庙、九龙潭、后龙池、吊尸崖、虎丘山、桃花庵、九龙湖等20余处。199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约21平方公里。该景区周围有九条山梁,似九条巨龙盘旋延伸沟口,故取名&九龙沟&。
&&&&九龙庙建在沟壁直立,狭如线天的九龙沟底,上有丹崖古柏苍翠欲滴,下有九个龙潭溪中纵列,常年不涸。明代著名诗人陈荩赞曰:&双壁虽分疑欲合,半天似闭忽微开。&明、清皇帝和彰德府、顺德府、广平府等府县曾多次到此祈雨祭祀,并赐金敕封修缮。今仍留存明成化三年皇赐&护国灵侯&匾额。
&&&&九龙沟风光旖旎,传说动人,被誉为冀南一大奇观,是一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访古寻幽的好去处。&&...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章村煤矿_百度百科
章村煤矿是一座古老的,地下煤藏相当丰富,属于无烟白煤,是化肥工业的重要原料和民用生活然料。
章村煤矿煤矿简史
为了发扬煤矿工人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让青年矿工了解老一代矿工的艰苦奋斗情况,增强主人翁思想,通过老职工座谈和走访调查,搜集了建矿以来至“文化革命”前的历史资料,并参照《沙河县志》及河北省矿务局1949年编印的《章村煤矿情况汇集》等材料,编写了本矿简史。
一、解放前的情况
本矿地处河北省沙河市境内,属于邯邢基地的一部分。南有峰蜂、邯郸两个矿务局,北有邢台煤矿、綦村铁矿,西临显德汪煤矿,东距京广铁路十七公里。
煤炭为人类所认识所利用,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程,章村煤田的开发,也有其历史的功绩。根据《沙河县志》记载,早在九百年前的北宋仁宗皇佑四年,公元1047年,窑坡村附近就有煤矿开发。当时把煤叫做“石炭”,章村、三王村、窑坡、显德汪一带,到处都有前人开掘煤矿留下的废矿井与矸石堆。据有关资料记载,章村煤矿在清道光年间,有山东杨、牛两个 道台开过矿。 现在的章村煤矿二井一带在清朝咸丰年间即有人井采过。光绪初 年有个宋道员曾采用机器在此地吸水采媒,至光绪四年因连绵大 雨,山洪成灾,井筒淹没,此窑报废。据《沙河县志》记载:当 时官府对煤矿捐税很重,三王村同心坡煤矿因抗交捐税在道光元 年被官府封禁,后于光绪二十二年才恢复生产。古时开煤矿,提 升排水都是用人绞辘轳,遇到流沙层和大量涌水就无力抗拒。由 于这一带煤炭储量多,面积大,地表覆盖薄,没有流沙层,凿井 比较容易,所以小煤窑星罗棋布,到处皆是。
本矿区大量采用近代化的蒸气机作动力,是从1922年开始的。 这年北京资本家冯树选定在这个地方投资开煤矿,经国民政府批 准领了营业执照,委托代理人武清县李席珍、山东李松年来此建 井,地址在三王村西一里,定名“公孚葆矿”。送就是章村煤矿 的前身(俗称公司煤窑.解放初期叫大众煤矿)。李席珍刚来开
矿时,这一带有民办小窑三十多处,都是人绞辘护,手工开采。而李开矿,则采用蒸气锅护,蒸气绞车,速度快,效率高,建矿仅 用两年时间,1925年即正式产谋,日产原煤24吨左右。此后,新 矿井不断增加,到1935年,先后建成柏树地、宋家岭、上小窖、 麦子地、孝子台、高楼窑等十六处矿井,平均日产原煤一百吨以 上。资本家冯树每半年一次派其二子冯士其来矿检查并索取利 润。1931年至1938年最盛时期,工人达一千多,日产原煤400余 吨,在八对矿井中,有两对矿井提升使用蒸气绞车,井下排水 使用手扳水泵和牛皮包,成了沙河、邢台一带最大的煤矿。当时矿 上主要管理人员、管账先生是从北京、天津带来的,机电技术骨干是从河南彰德府等地招聘的,其他工人和井下工头、窑匠等都 是从附近农村招收的。管理机构首席是经理李席珍。其次是副经 理李松年及总办吴某。下有管理地面供应销售的叫“大金章”, 管井下生产技术的叫“窑匠”,管招工、记工、发工资的叫“寻 人铺”,管财务的有头柜、二柜记账先生,负责治安维护秩序的 有矿勇70多人和沙河县派来的十二名护矿巡警。
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里,本矿区曾是帝国主义、 国民党军阀、土匪豪绅互相争夺之地。1922年建矿以来,反动军阀、土匪、会道门、汉奸卖国贼都把这个矿着成一块肥肉,你 争我夺,互相吞并,都想到这里榨取工人的血汗。1927年河南反 动会道门天门会赶跑资本家,夺取了本矿经营权,利用迷信骗人, 宣扬刀枪不入,对矿工及周围农民残酷迫害。天门会匪徒的恶 行,迫便当地工农群众奋起反抗,各村农民都成立自卫武装组 织,并向驻扎在邢台的奉军告状。半年后,驻邢奉系军队打来, 只在距矿十多里的王岗岭上放了两炮,炸毁煤矿一座楼角,天门 会匪徒就仓惶逃命。在逃走时被群众打死很多,只跑掉一些头目 和十八名带枪的骨干,其余全部落网。会首张文明也被白塔群众打死。天门会走后,李席珍又返矿组织生产。
1931年,驻守邢台的反动军阀石友三,为了筹敛军费,又将 李席珍绑架到邢台,后用一千元大洋赎回。“七·七,事变后,日 寇入侵,治安紊乱,经常有人到矿哄抢财产。李席珍为了维持生 产,请来窖坡村石京兰为首的民团武装到矿防守。不久:永年县 土匪杨兰子部侵入矿内,骑在工人头上作威作福。当时国民党不抗 日,只顾南逃,本矿职工连遭过路军队抢劫,尤其是国民党孙殿 英部队曾经来矿骚扰,住在芝麻地矿井楼上,随便抢劫和抓人, 闹得人心惶惶,生产中断。
1938年春,我八路军由晋东开来,赶走顽匪,对工人进行革 命教育,并支持工人罢工,与资方谈判增薪。当时我党干部王征 (沙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姚广录等同志经常深入在矿工中宣 传抗日救国,并代表工人与资方代表崔德成等谈判,使矿工工资 由每天0.82元增到1.15元,并允许工人上井时往家背煤。当时我 党在矿工积极分子中吸收邢应勋、王林秀等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 于1938年5月成立起党支部,八路军地方工作团姚广录同志任支 书,邢应勋任组织委员,王林秀任宣传委员。党支部建立后,接 着又召开了工人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工人抗日救国会”,选 举郑东芳(小工头,争取对象)为主席,邢应勋为付主席,王林 秀组织委员,陈长生宣传委员,郑和尚除奸委员,李同保武装委员,刘双生活委员,并召并了全体工人参加的庆祝工人抗日救国会成立天会。
1938年6月.日寇及皇协军高德林部队大举进犯,我军当即 与工人一起撤道。伪匪军高德林即以本矿区为据点,一面强迫留在 矿上的工入为其挖煤,一面依仗日寇势力搜刮民财。高匪经营煤 矿,没有坑木,就到附近农村砍树、抢木料;财政紧张,就发行 自制的纸币,凭着皮鞭、刺刀在矿区内流通。他们在矿区挖深沟、 垒城墙、建碉堡,把煤矿变成军事要塞,并在其司令部围墙内办 起兵工造枪局,能造机枪、手枪、手榴弹等。造枪局共有 八十多人,车床二十多部。高匪所属三个团不久全部换上新生产 的“德林”式枪支。高德林得此宝地后,野心勃勃,在日寇卵 翼之下得意忘形,先称旅长后称司令,经常下乡烧杀抢掠, 几乎每天公开杀害群众。桃树地矿井西沟,地名叫“午朝门”, 是高匪的刑场,经常尸骨迫地,血腥熏人。1941年7月,八路军 为了惩戒伪匪,援救矿工,在群众配合下,对矿区搞了一次武装 袭击.将桃树地、麦子地两对矿井的锅炉、绞车炸毁,高德林匪 伙龟缩在司令部围墙内不敢出窝,在日本飞机掩护下才得逃生。 此后,麦子地、桃树地两对矿井被水淹没,高匪怕死,将司令部 与造枪局搬往邢台,派其内弟主碧堂与赵副官留在矿上镇守,并 到孝子台恢复旧矿井继续出煤。苑们把“孝子台”改名“将军 岭”,这里有两对矿井,一对井采用蒸气机提升,一对井是人绞 辘轳生产,直到1945年解放。
煤矿工人在旧社会是人下人,被称为“煤窑子”,身上压着 三座大山,地主资本家、日寇、皇协军等反动统治阶级只管发财 享福,不把工人当人看。当时,工人每一个班在井下劳动24个小 时,把头“大轱辘”(即工头)在井下,手里拿着用腊条、麻绳 做成的鞭子,看到那个工人干活慢,就劈头盖脸地毒打,当时挨 打最多的是小运工与刮水工。刮水工整天泡在水里,一人管一个 地主,用柳斗从低处往高处倒水,水是一直舀,一直长,24小时 不能停,稍一打吨,坑水长满往下流,就挨一顿打。小运工是用 带车轮的腊条筐从煤头往井底拉煤,许多人排成队,一人拉一个 筐,工头坐在井底监工,随身常带的打人用具有腊条(叫作麻 糖)、麻绳(叫作面条),小运工的筐装不满挨打,跟不上队挨打,煤倒得靠后挨打,煤里有石头挨打,缺了趟更是挨打。谁敢 反抗,他们就交给伪军,轻者吊打一顿,重者致死。在井下劳动 不给工作服,胶鞋、安全帽、照明又不足,多数工人从头到背都 被石头碰成一块一块的伤疤。白塔村老工人刘寿,背上有二十一 块伤疤,就是在井下碰的。当时有一个工人,因受不了这些罪, 就在井下上吊自杀。白涧村工人李群保,在井下挨打后藏到老塘 水坑里,整夜不敢出来。后来.他哥哥把他找出来,也没躲掉工 头的再一次毒打。那时候资本家只叫工人千活,每班干24小时给 工资八角二分(折算十斤小米),其它没有任何福利。一班干24小时,两天才能上一个班,一天只挣五斤小米,又吃饭,又带干粮,不休班也仅能顾一人生活,家里有几口人根本顾不住 ,连煤 也买不起.有时从井下用干粮袋装点煤,被把头们发现就 要挨打。下元村考工人纪四片,一次在孝子台矿井背煤,被狗腿 子左忠发现,吊在井口辘轳上毒打一顿,还让洋狗咬伤腿,鲜血 直流。那时矿上没有澡堂、食堂和宿舍,只在寻人铺院子里摆几 个木盆子,让工人洗脸用,别说肥皂,连热水也没有。当时工人 外地人不多,多数住在矿周围三、四十里以内的农村。有的无家可 归,就住在砖窑或土窑洞里。孝子台矿井工人住在土窑洞里,一 次塌陷,砸死三人。当时矿上头目王碧堂的洋狗吃的是鸡蛋牛肉 汤泡馒头,工人却挨着饿干活,在井下劳动24小时,上井后还要 饿着肚子步行回家。所以,饿死、冻死、累死的不断发生。那时候 工人发生疾病或死亡,资本家一概不管,许多工人死后,连棺材 都用不上。尤其是在高德林统治时期,工人生命毫无保障,玉路 村老工人刘喜柱,下班后搭黑回家,走到中关村南坡,因劳累过 度,昏睡过去,正遇上皇协军路过此地,没等他醒过来,就被用 刺刀挑死。矿工孟双林,穿了一双皮底鞋,就被高匪说成八路 军,绑起来填进黑豆地矿井内摔死。当时兵荒马乱,连年战争, 煤矿不断停产,工人大批失业,失业的工人没有饭吃,又加上1942年开始三年灾荒,久旱无雨,在本地没法生活,只得到山西、井陉、石家庄等地逃荒要饭,不少人饿死在外地。如老矿工孟二 根,央业后到石家庄要饭,饿死在街头。由于战争不断,连年灾 荒,矿工外逃,便煤矿生产不断下降,人员大大减少,到1945年解放时,全矿只肴工人670人。
二、解放初期的生产恢复情况
1945年6月,日寇报降,本矿得到解放。9月份,由抗日政府所 属的太行工商管理局正式接管。从此,本矿获得了新生,开始了一 个新纪元。如果说过去煤矿是榨取工人血汗的地狱,那么解放后 的煤矿则是工人当家做主的天堂。
本矿在1945年9月由太行工商管理局接管后,到1946年6月改 由太行区党委经济部领导,1947年元月转交太行实亚公司领导。 1949年7月底,太行实业公司结束,将本矿划归河北省领导。
日寇、皇协军撒退时,对本矿设施进行了严重的破坏,只留 下两口三节锅妒也都超过了使用年限,有两部气绞车,提升能力 仅有半吨,有一条半旧钢丝绳、两台三寸气泵、一台四寸气泵。 虽有气泵,但没有锅炉和管子,不能使用。要想尽快恢复生产,只 有发动群众,依靠大家出主意想办法。
当时,在经理纪一民、副经理朱占亮、徐德、荣全林等同志 锁导下,将在矿的工人召集起270人.对他们讲了政府的方针政策,稳定了工人情绪,又请出三十多名老职员,座谈研究如何恢 复被破坏了的矿井和动力。领导提出战斗口号是:九月五日动工 恢复,十月一日开始生产。主要任务是检修两口锅炉和两部气绞车,先搞排水,恢复井下巷道。在检修中发现绞车锅炉上的 机器零件全被破坏,虽说本矿解放了,但邢台、邯郸等城市还没解 放,所缺的零件无处买,无法配。在这种情况下,矿领导又召开老 工人老职员座谈会,在会上提出高价收买主要机器零件。这个号 召得到广大职工响应,大家用实际行动拥护党和政府,不少人交 出机器零件,分文不要,有些工人手里保存的贵重零作则按市 价作了收购。当时工农群众刚得到解放,精神振奋,有的往矿上 送木头,有的来矿卖机器零件,有的来矿上找工作,对矿井的恢 复给了很大支持。经过不到一个月的准备工作,即恢复了生产, 解决了解放区用煤的急需。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为了调动 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对在生产恢复中做出贡献的积极分子,及时 进行了表彰奖励。
本矿在恢复生产的同时,还担负着对敌斗争的任务。当时 大城市没有解放,本矿虽然解放了,敌人的残余势力还很凶,在 矿东南五公里的俏河村,还盘踞着土匪杨四子部队三千余人,为 了防止敌人袭击,本矿一面组织生产,一面组织全矿职工站岗放 哨,轮流值班,清查坏人。
当时恢复生产的矿井,就是孝子台井,定名“大众煤矿”, 在三王村西二里。由于敌人对井下煤田搞了破坏性开采,解放后 排积水,清理巷道,困难很大,产量上不去,并且煤质很差,爆 烈性大,很不好烧。为了发展生产和找好煤,搞好新老矿井接 替,领导决定从1946年起到章村村东(即章村矿址)建设新矿 井。
章村矿井日开工建井,当时是一片荒山。首先 开凿的一、二号井,是清朝时留下的旧井筒。这一双旧矿井因岩石 坚硬,涌水量大,只打了四十多米就被放弃。听当地人传说,这个 井见过三米高的煤,因井下水大排不了而停的。因此领导认为希望很大,便在一号井安装了锅护绞车.二号井安装了人绞辘轳, 预计动工后几个月就要见煤。
但是,因地质资料不清,只听当地老农的传说,事实上很不 理想。这个矿井见煤深度79米,前人只打到40多米没有见煤就停 了。在凿井施工中.岩石壑硬.涌水量大,只凭牛皮包排水,工程进展很慢,直到1947年第一季度孝子台老矿全部结束时,章村 一、二号井还未见煤。当时国家正在打仗,经济困难,上级也没 有大量资金补助企业,眼看职工没法开工资,这时,矿上党政领 导召集职工代表共同商定了三条办法:一是能够维持生活的,说 服他们暂不开支;二是不开支生活有困难的,就只开30%工资; 三是有的职工家里人口多,生活极度困难的,给开60%的工资。 就这样矿上也没有足够的款。在党的关怀下,太行实业公司拨给 二百万元冀南币,其中一部分还得用于购买建井急需物资,其余 用于职工开支。
解放后,工人阶级成了矿山的主人,当时老工人爱矿如家, 尽管困难很大,广大职工省吃俭用,仍然千劲很大。由于打井遇 到的水大,排水工具落后,大家都整班泡在冷水里平活。主井筒 涌水量大,每小时排水25吨。凿井是从水底下崩石头,为了提高 效率,在井口挂牌,各班开展竞赛,鼓舞了大家干劲。在生产恢 复中,职工中涌现出很多积极分子,为战胜经济极端困难做出了 贡献。当时干部是供给制,除伙食费与服装费外,每丹只发六斤 小米津贴费,生活很艰苦,尤其是老矿结束,新矿没有建成,搬 到新矿后,经理室与干部办公在一个小屋内,但人人都充满了朝 气蓬勃的革命精神。
三、四号井从1947年4月动工,到10月份就出了煤,到1948年9月矿井结束,共产原煤一万六千吨,尽管这只是采空了的矿井残 留下的一部分煤,在当时给主井建设在经济上起到了有力的支持, 经过全体职工的一致努力,一号主井在1947年11月见到了煤。经 过一段井巷工程建设,1948年5月开始小量生产,本井建设共用 21个月,初投产时,日产二、三百吨,到1949年平均日产达到 360吨,职工的生活也逐渐得到改善。
三、解放后生产建设发展情况
1945年至1966年这21年间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45年煤总产 量是35000吨,1966年已达到409615吨。
本矿上级隶属关系的变化:1945年9月由太行工商管理局接管;1946年6月改由太行区党委经济部领导;1947年元月改为太行实业公司领导;日划归河北省矿务局领导;1958年7月交邯郸矿务局领导,1959年元月归邢台大县县委领导;日又归邯郸矿务局领导;1962年底归邢台市委领导。
本矿党政领导干部的变动:党组织第一把手,1945年纪一民 任经理兼支书,1950年白巨武任总支书记,1953年张蕴辉任总支书记,1954年董印生任总支书记、党委书记(本矿原是党总支, 后按八大党章规定于1956年12月选举成立党委会,董印生由总支 书记选为第一任党委书记),1959年王西生任党委书记;1960年
5月崔广富任党委书记;1964年荣全林任党委书记,1965年崔希 金任代理书记兼矿长,至“文革”开始。行政一把手的任职项序 为:1945年纪一民任经理,1948年徐德任经理后称矿长,1956年 荣全林任矿长,1959年张宝善任矿长,1960年崔希金任矿长至 “文革”。
1945年本矿刚解放时,只有一个矿井出煤,最高日产仅30余 吨。在上级党委领导下,生产规模越来越大。1947年孝子台旧矿 井结束,将大众煤矿改名为章村煤矿。
章村煤矿一号井在1948年5月正式投产。当时生产条件很困 准,井筒上半部是前人留下的旧井,经凿通后.井筒不正,直径不一致,最小1.75米,最大2.l2米, 使高速度提升受到限制,一天才出煤二、三百吨,就这样维持了六年。当时提升使用白腊条大篓,容量0.4吨,井口把勾工人劳动强度很大。井筒不正很不安全。为了扩大生产,在1953年,一号井停产搞了扩建。至1955年一号井扩建竣工,年产能力达到20万吨,井筒直径由1.75米扩大到3.22米,井壁全用青砖镶。井筒提升将70马力汽绞车换成85马力汽绞车。此车提升速度快,井筒深度104米,提升一次只用25秒钟。该井提升容器将原来的白腊条大篓改成罐笼,井上倒罐车用上翻罐笼,并铺上轻便铁道,井底马机坡提升安装上40千瓦无级绳绞车,在440米长的16度斜坡上同时可挂20多个矿车,井下各个提升斜坡都用上电绞车,平巷运输由人拉腊筐、人推盘车逐步改马骡马拉矿车。1955年新城至本矿铺好铁路,能用火车把煤运往各地,改变了过去只靠马车、人推车、牲口驮的运煤方式,扭转了夏季堆积冬季卖的积压现象。由于提高了机械化水平,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条件,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原煤产量逐年上升。在1955年峰、章电路架通后,井上下实现了电器化。过去本矿自办的小型发电站被淘汰。在1961年又完成郭、章供电线路二回路十一公里的线路架设,扩建了本矿变电站,此后电力供应更加充足,提高了电器化的程度。1958年后井下运输逐步用土造电机车代替了骡马运输,采掘全部用上电钻打眼放炮、电溜子运煤。
1966年一号矿井结束,只留下二井与三井两个生产矿井。其 中三井(窑坡矿井)1960年以前归本矿开采,1960年底因运不走 煤,产品积压停了产。1963年至1965年由沙河县经营,属于县办煤矿。1966年元月,并入本矿。1966年本矿铁路运煤又有新发展,在二、三井地面建成新式煤仓两座,井下出煤可以通过皮带直接装上火车,从而解放了井上运输工人的笨重劳动。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本矿的生产技术不断进行改革,在 1952年以前,采煤方法全是残柱回采,效率低,扔煤多,浪费资源。1952年开始,推行长壁回采,溜槽运输。后来又将工作面木 垛改为双排密集支柱,这一改革,不仅效率提高三倍,并且节约 坑木,有利安全。
多年以来,井下水大是一项最大的威胁,1949年因井下出 水,一次淹死九名矿工。1956年下大雨,洪水冲毁电路,造成矿 井被淹,临时采用柴油机发电排水,经常出故障不能正常生产。 1958年11月一坑车五大巷工作面出水,造成全井停产并把六大巷变成临时水仓。党和政府对解决排水设施问题十分重视,给予了 大力支持。现在全矿大水泵增到150台;300千瓦以上的大水泵有 46台,总功率能力23178千瓦。过去采用牛皮包排水,井下每小时 涌水量30吨就不能排,现在每小时几百吨水不可怕。
威胁职工生命安全的另一个问题是通风。本矿在1955年以前 全是自然通风,风量小,通风系统混乱,不仅造成许多工人患上矽 肺病,更严重的是瓦斯聚集,多次发生熏倒人员事故。从1955年 开始,采用了机械通风,安装上55千瓦抽风机,后又安上90千瓦 抽风机,井下风量达到每人每分钟4立方米。现在三个井口都安 装了大小风机,全矿共有抽风机十三台,每小时可向井下输送新 鲜空气1465立方米,大大改善了劳动环境,保障了工人身体健 康。
井下照明,1958年以前都是提小油灯或电石灯。1958年后改 用蓄电池矿灯。
井下设备,1958年以前,全矿仅有一个管子锅炉,有8马力 柴油机一台,汽绞车4部,抽水机一台,元车、牛头刨、钻床、 手摇钻、砂轮机、炼铁炉各一个,10门电话交换机一个,电话机 5个,全矿没有汽车,矿车全是从外地买来的无轴承硬磨硬。1959年上半年检修40千瓦以上的电动机还得运往石家庄。
现在仅汽车就有30多辆,其中载重汽车20辆,还有吉普车、 面包车、中轿、大轿,铲车、吊车、推土机、救护车、拖拉机等等。机修厂设备更是大量增加,现有金属切削机床50台,还有龙门刨、万能铣等等。机床动力,解放前靠人搅,后来利用蒸汽带动,现在都是电力带动。不但能检修大型电机,修配各种机器零件,还能自制机床、绞车、矿车等设备。自制的矿车除满足本矿生产使用,还供应其它兄弟单位。
章村煤矿改善过程
在党的领导下,矿工成了煤矿的主人。煤矿工会举办了不少 福利事业,工人的福利待遇。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在工资方面,实行八级工资制。从1949年至1968年底,平均工资增长27.9%。
在劳保福利方面,1953年开始实行劳保条例,职工的生老病死僵残都得到国家的经济补助。本矿医院现丰发展到一百张病床,并有多种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如超声波、脑电图、心电图、X光机等 ,为提高诊断水平创造了条件。
在劳动保护方面,按期给工人发工作服、胶鞋、安全帽等。从1961年开始,冬季还发棉工作服,夏季发防暑降温费,冬季发取暖费。为了预防矽肺病,对粉尘作业场所,采取了 防尘、灭尘 措施。对岩石掘进工人发给岩石补助费,对患有矽肺病的职工, 每月发给生活补助,矿医院还对矽肺病人设立专门门诊,专职医师,加强治疗工作。
在津贴补助方面,实行入井津贴、夜班费、免费班中餐、班 组长安检员津贴、工伤住院膳费补助、医院卫生津贴、学校班主任津贴和婚、丧、产、探等有资假期待遇。
两堂(食堂、澡塘)一舍(宿舍),比解放前有了巨大的变 化。解放前资本家把矿工当牛马使唤,矿上除去供资本家、把 头、日伪汉奸们享受的小澡塘、小食堂、楼台房舍外,根本没有 工人存身之处。工人下了班,从井下上来回到家里才能吃饭,除 去眼睛与牙齿是白色,其它都粘上黑煤,被诬蔑成“煤黑子”。 解放后有了食堂、澡塘、宿舍,职工劳动以后能够洗好澡、吃好 饭,充分休息。职工宿舍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开始住地铺、通 铺。现在每个职工都有一张床一个棕垫,部分单身职工宿舍已实 行旅馆化、公寓化,有专职服务人员为职工拆洗被褥,清扫卫生打 开水。
澡塘是煤矿不可缺少的设施,本矿三个井口,有三处澡塘, 总面积2300平方米,澡塘内设置更衣柜、暖气、电扇、淋浴间和池 塘。工人上井都能洗热水澡,“煤黑子”的形象再也着不见了。
职工的文化生活,解放前,根本谈不上,现在东西两矿都有 俱乐部影剧院,还有广播站、图书馆。俱乐部经常放电影,有时 还演戏,矿上还有文艺演出队,不断组织职工业余文艺演出和各 种球赛。还给许多单位购买了彩色电视机,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 活。
目前,住矿职工家属约有2000多户,都有电视机、电脑、洗衣机,还有的买了彩电、私家车等等。章村矿盖起了18层电梯楼,(这是冀中能源矿区最高的居民楼)。这些生活条件 的变化,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煤矿职工的关怀,充分体现了社会 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沙河市白塔中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