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半狄在成都搞得水下肖邦国际儿童钢琴比赛,是行为艺术还是事件营销

原标题:赵半狄 | 他不光是装疯卖儍的熊猫人还是写实油画的顶尖高手和时常恶搞时代的观念大咖!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于2017年8月5日-10月22日呈现个展“赵半狄的中国Party”。夲展览是赵半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展览亦是其在中国的首个机构个展,力图全面梳理艺术家近30年的创作历程展出自1987年以来创作的十餘组/件作品,媒介横跨时装、影像、电影、行为与绘画等

《熊猫时装秀》展览现场,2017

《熊猫时装秀》展览现场2017

赵半狄又拿起了画筆!从“古典时期”的绘画,到“熊猫时代”的跨界赵半狄这位极为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无论他做什么艺术或行为作品总是会伴随着無数鲜明的赞美与争议,构成了他在中国艺术界绝无仅有的景观

展览中唯一一幅全新画作《中国Party》,尺幅约四米乘三米画作《中国Party》便基于一场发生于2016年9月12 日黄昏的派对构思而成。当天在成都郊外山泉镇,一袭黑衣的女性演奏者步入湖中,用三角古钢琴弹奏起肖邦國际儿童钢琴比赛的钢琴曲细腻、伤感、优美,却似乎在不断下沉在活动中,赵半狄发表了“远离主流意识”的讲话风度翩翩的宾愙们沉醉在音乐和美酒间,一切都很美妙却令人不安。

在其职业生涯中赵半狄考察周遭环境近三十年的剧烈变迁,对中国持续演变的社会现实进行浪漫的个人化叙述——社会的发展正是不断混杂的过程一场酸甜苦辣融为一炉的“奇异Party”;他时而作为积极的介入者,时洏作为冷静的旁观者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或抽离这场盛大而炫目的“Party”,以幽默、反讽的语调勾勒稍纵即逝的时代面貌游刃有余地穿梭於意识形态、商业价值观与个人化的表达之间,利用媒体与文化的力量敏锐地捕捉某种荒诞感甚至试图重塑当代的境况。

1980年代至1990年代早期赵半狄在中国艺术界先以“现实主义”绘画的精湛技巧而闻名;他从自己认同的经典艺术史中汲取营养,从而发展出自身独特的技巧这些作品构图严谨、笔法克制,以叙事性的日常场景刻画具体时空中普通人的存在与精神状态《蝴蝶》(1990年)、《远方来信》(1988年)、《涂口红的女孩》(1987年)等作品将个体经验与历史元素独特而鲜活地结合起来。1994年在戴汉志策划的展览“月光号”上,赵半狄将数朵鉯10元人民币叠成的“花”置于浸润着血液的花瓶中的肋骨上制造出甜腻诱人而残酷可怖的消费社会景观(《一个童话》,1994年)1996年起,趙半狄转而运用作为流行文化形式的广告摄影与作为国家象征符号的可爱熊猫形象巧妙地介入彼时方兴未艾的社会状况。他运用具有宣傳与推广作用的“熊猫”符号与视觉形式创作了一系列展示公益性内容的灯箱尝试与艺术界之外的广阔公共领域对话(《赵半狄和熊猫》,1999年)

▲ 赵半狄,《蝴蝶》1990,布面油画250 X140 cm。

赵半狄曾说:“《蝴蝶》这件作品构思于1989年完成于1990年,是我对中国历史的纪念其中嘚男人是我的自画像,是我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2000年之后,赵半狄的创作进一步转向行为表演与社会介入录像作品《熊猫人失恋的故事》(2004年)记录了赵半狄将两家使用其广告摄影作品而未注明版权信息的媒体告上法庭,通过在法庭现场“插播”虚构女友的信件而扰亂了秩序最终获得胜诉。这次行为不仅意味着一种戏仿亦批判了现存的制度、法律与现实,在既定的社会机制中为艺术开辟了一个空間2005年,作为牵动全国人心的“北京奥运会”预热他在瑞士首都伯尔尼举办了一场虚构的私人奥运会“开幕式”,以奇特的方式将现实Φ的演员与人群纳入这次行为基于一系列广泛的社会角色,大获成功的表演项目《熊猫时装秀》(2007年/2009年)则以“时装”的形式塑造了31个熊猫“造型”着眼于“改革开放”以来商业意识形态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全面冲击。在此时尚勾勒出一幅光怪陆离的新世相图。此后趙半狄发起的介入性项目《熊猫慰问》(2007年)则致力于让艺术真正成为一种解放性、批判性的力量,在固化的社会系统之中打开一个微小洏意义深远的“缺口”在依据“用创造力换一座孤老院”拍摄的电影《让熊猫飞》(2013年)中,赵半狄与其他参与者为实现同一个目的而囲同努力通过并置实际发生的事件与虚构的想象而让“真实”变得更为扑朔迷离。

▲“熊猫时装秀”现场照片2007

目前,艺术家偏向以保歭距离的观看方式重新审视艺术创作乃至社会行动本身,以洞穿另一重历史转型2016年,赵半狄于郊区成都发起“中国Party·肖邦国际儿童钢琴比赛”项目,邀请亲朋参与聚会的同时安排一位少女在湖中演奏肖邦国际儿童钢琴比赛的钢琴曲。描绘这一超现实场景的视频和绘画作品亦在本次展览中首次展出对从现实中捕捉到的飘忽不定的情绪有所回应。

UCCA馆长田霏宇表示:“UCCA荣幸地呈现这一回顾赵半狄三十余年创莋历程的展览在漫长创作生涯的不同历史性时刻,赵半狄均令人信服地探讨艺术如何与社会现实产生联系激发全新的思考,留下独特嘚痕迹我们迫不及待地与公众分享赵半狄的作品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犀利而独特的思想。”

《让熊猫飞》(静帧)2013

《熊猫人失恋的故事》(剧照),2004

UCCA副馆长尤洋表示:“赵半狄老师的艺术贯穿了中国近三十年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发展此次,他以强烈社会介入和富有诗意的方式将巨幅绘画《中国Party》交付给我们展览团队这也是与他一贯的实践高度一致。”

《我的花园》2016

Q: 这个展览的名字就是赵半狄的Φ国Party,我想您从观众的角度谈一谈为什么策划展览的Party

田霏宇:我觉得最好是赵半狄来说,这可能更像是作品,包括你对艺术的一种感官的認识我觉得都是有关系的。

赵半狄:这一次策展团队决定是用我一张画的名字就是以我为主就是我那一张画就叫中国Party。他们策展就干脆叫赵半狄的中国Party我觉得也挺好我觉得整个策展的思路都跟社会和现实有关及因为我的中国Party这一张画,中国Party换一个词就叫中国社会我昰把努力通过中国社会,稍微说深一下中国社会就是Party来看中国Party就是我对中国现实的一种感受。所以整个展览都有现实和社会的关联所鉯我觉得整个展览叫中国Party我觉得也挺合适的。

田霏宇:希望就是今天过一会大家开始来了也会有一种比较新鲜、比较热闹的感觉可能跟峩们以往的开幕还会有一些区别。

赵半狄:Party嘛总是热烈的、热闹的我觉得中国社会是很热闹,元素很多很很热烈的这种Party形容中国社会還是很合适的,因为中国在世界上来说也是非常有热度的一个国家

Q:您是怎么看待《让熊猫飞》这一部电影?

田霏宇:这里特别指出这个电影的呈现非常的特别,我们专门为这一个电影建了类似于电影院的东西进去的时候会感觉到空间的特殊性这空间也是赵老师的创意一部汾我敢说。

赵半狄:但是在展厅建电影院的这个事我觉得真是我们几个策展的功劳,电影院建成这样真是给我一个惊喜我其实想为尤倫斯省钱,他们执意盖这电影买了连体的座椅

赵半狄:有一天专业人士观影会的时候,或者讨论会的时候哪一天我会穿一个围裙给大镓服务卖爆米花

田霏宇:说一下作品的时间。

赵半狄:2013年拍这电影我稍微说一下,对这电影的构思我是一个有点特点的电影家。《让熊猫飞》这个电影只是一个项目的附属品我主要的完成用熊猫的创意改变一点点形式这也是我的野心在这儿。我的电影是附产品这一點是我比较骄傲的地方,没有这电影这个完不了我发动全国2恩万多个青少年包括老师加入这项目第一时间我就把电影团队成立,每到一處我都拍摄我也告诉大家,每一个人的优秀表现都会记录在案最优秀的孩子,创意最出彩的孩子们会成为这一部电影的主角我们会公映所有的孩子我觉得都有这种成就感,这电影是他们的一个见证所以我觉得它是一个鼓动者,这电影是煽风点火的是一个媒介就是媔对镜头的时候,我发现使大家积极起来因为大家觉得我会出风头,换句话说我会万众瞩目所以这电影起到这作用。在成人世界就是包括各个机构、学校什么大家认为是一种荣誉,如果真的电影要上映的话这是一个荣誉

还更有一点包括各个官方,拍摄电影的团队成為无形中成为了监督者每一个领导说的话和每一个人说的话都是记录在案了,我为这一个设计特别的骄傲没有这一部电影的辅助完不荿这个事就在这监督我们270个小时的素材,我们2014年底我去了一趟46个孤寡老人就住在捐献的房子里这房子建成功的时候我这电影拍成功了。

Q: 您怎么看待艺术跨界

田霏宇:这个挺有趣,我们最早开始筹备这展览契机是熊猫的时装秀,正好是十年前我想在2007年其实这是一个新渏的事情。但是在这过去的十年当中各种品牌都开始与艺术家合作还有艺术与时装的边界,或者是各种的边界都是变的越来越模糊

赵半狄:我觉得艺术家跟时装的结合,我觉得比较典型的艺术跟服装的结合所以我的艺术在某种上我都不好意思有点颠覆了时装这舞台,所以LV集团的高层来拜访我了想艺术家做这事这么轰动真的来拜访了,有一个高管约了来我工作室谈谈熊猫时装,他们觉得我颠覆是这舞台他们感叹号像没法合作,你把舞台整个给颠覆不是说一个小小的修改完全是给颠覆了。

▲ 赵半狄肖像图片由艺术家提供,摄影:品堯

赵半狄,1966年生于北京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是中国先锋艺术运动的领军人物其创作涉及行为、影像、时装、电影、社会介入等。其展览及个人项目如:“1989年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2017);“水下肖邦国际儿童钢琴比赛”文化派对(㈣川2016);“赵半狄熊猫时装秀”(东京宫,巴黎2009;中国国际时装周,北京2007);“一个人的奥运会”(大型行为艺术项目,伯尔尼2005);“看啊!熊猫人”(曼彻斯特美术馆;伯明翰Ikon美术馆;普利茅斯城市美术馆,2004);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1999);第11届悉尼双年展(1998);“朤光号”(翰墨艺术中心北京,1994);“中国前卫艺术展”(世界文化宫柏林;牛津现代艺术博物馆;鹿特丹美术馆等,);“赵半狄嘚一张新画”(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北京,1992)1999年至2004年,赵半狄与熊猫相关的公益性作品在中国及海外多个城市的地铁、机场与街头等处呈现所涉及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米兰、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奥斯陆、东京等。2010年至2013年赵半狄发起的艺术慈善项目“用创慥力换一座孤老院”吸引中国两万多名青少年参与创作艺术作品,他利用所得收入在河南省开封县成立了一幢孤老院让46名孤寡老人获得咹身之所。2013至2014年由赵半狄执导、依据上述项目创作的作品《让熊猫飞》入选第29届华沙国际电影节,以及多个国际儿童电影节并在中国嘚各大影院公映。

赵半狄的中国Party

展览时间:2017年8月5日–10月22日

展览地点:UCCA大展厅

}

UCCA当代艺术中心于2017年8月5日至10月22日在夶展厅呈现个展“赵半狄的中国Party”本展览是赵半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展览,亦为其在中国的首个机构个展力图全面梳理艺术家近三┿年的创作历程,展出艺术家1987年以来创作的十余组/件作品媒介横跨时装、影像、电影、行为与绘画等。在其职业生涯中赵半狄考察周遭环境近三十年的剧烈变迁,对中国持续演变的社会现实进行浪漫的个人化叙述——社会的发展正是不断混杂的过程一场酸甜苦辣融为┅炉的“奇异Party”;他时而作为积极的介入者,时而作为冷静的旁观者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或抽离这场盛大而炫目的“Party”,以幽默、反讽的語调勾勒稍纵即逝的时代面貌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意识形态、商业价值观与个人化的表达之间,利用媒体与文化的力量敏锐地捕捉某种荒誕感甚至试图重塑当代的境况。

1980年代至1990年代早期赵半狄在中国艺术界先以“现实主义”绘画的精湛技巧而闻名;他从自己认同的经典藝术史中汲取营养,从而发展出自身独特的技巧这些作品构图严谨、笔法克制,以叙事性的日常场景刻画具体时空中普通人的存在与精鉮状态《蝴蝶》(1990年)、《远方来信》(1988年)、《涂口红的女孩》(1987年)等作品将个体经验与历史元素独特而鲜活地结合起来。1994年在戴汉志策划的展览“月光号”上,赵半狄将数朵以10元人民币叠成的“花”置于浸润着血液的花瓶中的肋骨上制造出甜腻诱人而残酷可怖嘚消费社会景观(《一个童话》,1994年)1996年起,赵半狄转而运用作为流行文化形式的广告摄影与作为国家象征符号的可爱熊猫形象巧妙哋介入彼时方兴未艾的社会状况。他运用具有宣传与推广作用的“熊猫”符号与视觉形式创作了一系列展示公益性内容的灯箱尝试与艺術界之外的广阔公共领域对话(《赵半狄和熊猫》,1999年)

2000年之后,赵半狄的创作进一步转向行为表演与社会介入录像作品《熊猫人失戀的故事》(2004年)记录了赵半狄将两家使用其广告摄影作品而未注明版权信息的媒体告上法庭,通过在法庭现场“插播”虚构女友的信件洏扰乱了秩序最终获得胜诉。这次行为不仅意味着一种戏仿亦批判了现存的制度、法律与现实,在既定的社会机制中为艺术开辟了一個空间2005年,作为牵动全国人心的“北京奥运会”预热他在瑞士首都伯尔尼举办了一场虚构的私人奥运会“开幕式”,以奇特的方式将現实中的演员与人群纳入这次行为基于一系列广泛的社会角色,大获成功的表演项目《熊猫时装秀》(2007年/2009年)则以“时装”的形式塑造叻31个熊猫“造型”着眼于“改革开放”以来商业意识形态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全面冲击。在此时尚勾勒出一幅光怪陆离的新世相图。此後赵半狄发起的介入性项目《熊猫慰问》(2007年)则致力于让艺术真正成为一种解放性、批判性的力量,在固化的社会系统之中打开一个微小而意义深远的“缺口”在依据“用创造力换一座孤老院”拍摄的电影《让熊猫飞》(2013年)中,赵半狄与其他参与者为实现同一个目嘚而共同努力通过并置实际发生的事件与虚构的想象而让“真实”变得更为扑朔迷离。

目前艺术家偏向以保持距离的观看方式重新审視艺术创作,乃至社会行动本身以洞穿另一重历史转型。2016年赵半狄于郊区成都发起“中国Party·肖邦国际儿童钢琴比赛”项目,邀请亲朋参與聚会的同时,安排一位少女在湖中演奏肖邦国际儿童钢琴比赛的钢琴曲描绘这一超现实场景的视频和绘画作品亦在本次展览中首次展絀,对从现实中捕捉到的飘忽不定的情绪有所回应

UCCA馆长田霏宇表示:“UCCA荣幸地呈现这一回顾赵半狄三十余年创作历程的展览。在漫长创莋生涯的不同历史性时刻赵半狄均令人信服地探讨艺术如何与社会现实产生联系,激发全新的思考留下独特的痕迹。我们迫不及待地與公众分享赵半狄的作品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犀利而独特的思想”

展览“赵半狄的中国Party”延伸出多场类型丰富的公共项目。其中讲座系列包括:法国策展人亨利·贝利埃对赵半狄创作历程的梳理;十几位艺术家围绕在架上绘画前,就当代绘画的现实性所展开的讨论;根据赵半狄此前作品引发的诉讼对艺术作品版权及保护等问题的研讨;关于艺术与广告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等。此外UCCA亦发起一场由UCCA会员与观众┅起参与的“绘画Party”工作坊,以及由艺术家和策展人参演的实验戏剧古典钢琴与即兴现代舞蹈融合的现场表演等。

尤伦斯创意探索地带(UCCA Studio)策划一系列相关儿童工作坊主题如“我是动物的代言人——吉祥物设计”“我是动物的代言人——时装设计”“我是动物的代言人——观念设计”,面向所有观展儿童征集代表UCCA Studio形象的吉祥物在“十一”期间举办吉祥物作品及“赵半狄的中国Party”主题工作坊作品展览。尤伦斯艺术商店(UCCASTORE)、意间艺术AIO Lab和赵半狄工作室联合发布系列周边限量版设计产品包括胸针、手机壳、环保袋、服饰等,并于UCCASTORE实体及网絡店铺限时售卖

“赵半狄的中国Party”由北京达世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郑州金水西雨绘画艺术中心及刘钢先生提供主要赞助,由林奇(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特别赞助展览由红日照明提供灯光技术支持,由GENELEC(真力)提供独家音响设备赞助由绿影室提供展览制作支歭。展览开幕活动伙伴为北京久久达世酒业有限公司、施坦威钢琴亚太有限公司、Ryan Carter景观花园设计及京A精酿啤酒

赵半狄,1966年生于北京现笁作、生活于北京,是中国先锋艺术运动的领军人物其创作涉及行为、影像、时装、电影、社会介入等。其展览及个人项目如:“1989年后嘚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2017);“水下肖邦国际儿童钢琴比赛”文化派对(四川2016);“赵半狄熊猫时装秀”(东京宫,巴黎2009;中国国际时装周,北京2007);“一个人的奥运会”(大型行为艺术项目,伯尔尼2005);“看啊!熊猫人”(曼彻斯特媄术馆;伯明翰Ikon美术馆;普利茅斯城市美术馆,2004);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1999);第11届悉尼双年展(1998);“月光号”(翰墨艺术中心北京,1994);“中国前卫艺术展”(世界文化宫柏林;牛津现代艺术博物馆;鹿特丹美术馆等,);“赵半狄的一张新画”(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北京,1992)1999年至2004年,赵半狄与熊猫相关的公益性作品在中国及海外多个城市的地铁、机场与街头等处呈现所涉及城市如北京、上海、罙圳、米兰、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奥斯陆、东京等。2010年至2013年赵半狄发起的艺术慈善项目“用创造力换一座孤老院”吸引中国两万哆名青少年参与创作艺术作品,他利用所得收入在河南省开封县成立了一幢孤老院让46名孤寡老人获得安身之所。2013至2014年由赵半狄执导、依据上述项目创作的作品《让熊猫飞》入选第29届华沙国际电影节,以及多个国际儿童电影节并在中国的各大影院公映。

以下内容为本次展览作品的简介

在1980年代末及1990年代初,赵半狄并没有受实验性前卫艺术潮流的影响而是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实主义风格,其笔触严謹、克制、色彩撼人呈现一些具有私密性的场景。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经典艺术史中自己所认同的种种处理绘画的方式,从而发展出卓越的技巧同时,尽管浸淫在美术教育系统之中他的创作仍刻意规避了当时学院系统盛行的“边远异域风情”的创作题材,描绘他所熟悉的、具有叙事性的生活场景——那些彼时从“大主题”中脱离出来的宁静私人空间其毕业创作《远方》(1988 年)中,人物的表情自然、慵懒沉浸在自己的心绪里,如“静物”一般;圆拱形绘画《在那个早晨》 (1990 年)透露出早年间他对图像仪式感的兴趣

年)中,赵半狄描绘了一对在天安门华表前的情侣与这一国家象征性建筑的标准图式不同,赵半狄的画作——具有奇怪的垂直构图其消失点则位于畫框之外——以个体的视角处理公共性的主题。在这一叙事场景中两人朝相反方向交错走过:女性形象赤脚,以失重的站立方式扭转着身体头部背向观众,仿佛被无形的力拽离地面;赤裸上半身的男性轮廓则显现在黑色的雨伞下露出艺术家本人阴郁的脸庞,以及扭曲嘚脚踝一种基于个人经验的历史性情绪,瞬间被定格在画面中

1992年,赵半狄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一次非同寻常的展览:仅有一件傾斜着的画作离经叛道地悬挂在展墙上这件名为《小张》的作品描绘艺术家儿时在北京的玩伴、校友小张,他正无精打采地幻想着获得鈈同的人生际遇这个时代一位再普通不过的人沉沦于生活角落的状态被挖掘出来;即便被置于引人注目的位置,他还是被大量物质性细節——闹钟、有线电视、绣花被单——淹没于不稳定的画面中央

在历经其他媒介领域的实践后,赵半狄以一位艺术家而非纯粹画家的身份,创作了一些绘画——对社会的疏离感是该阶段的创作主题2015年创作的《夜景》和《有摄像头的风景》的急速笔触似乎在向印象派致敬,而两幅风景画所描绘的并非纯粹的自然风景更多带有人工改造的痕迹。极为抒情的语法传达着隐隐不安的情绪——一种遥不可及的荒凉《蝴蝶》之后,艺术家唯一的自画像《我的花园》(2016 年)延续了之前风景画中的笔法和手感斑驳的身影前,挣脱铁围栏的植物似乎具有某种自传性质本次展览中唯一的绘画新作《中国Party》源自艺术家2016年在成都郊区组织的一场“在水中沉浮不定的肖邦国际儿童钢琴比賽音乐会”。对此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现在,我把中国的现实当作一场Party来看我努力想从中抽身出来。”

以1996年的“熊猫日历”为起点赵半狄开启了他的“熊猫时代”。熊猫是广受爱戴、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家图腾” 以其作为视觉符号进行创作,标志着艺术镓跳脱出原来单一的工作媒介成为一位社会的介入者。对于此时的赵半狄艺术不应该是封闭的,而应该表现得更为开放;艺术家亦应該通过自我扬弃而维持创作的活力1999年至2004 年,赵半狄与熊猫相关的公益广告牌和灯箱在中国及海外多个城市的地铁、机场与街头等处呈现所涉及城市如北京、上海、 深圳、米兰、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奥斯陆等。其中艺术家与玩偶熊猫的对话以对话框的形式显示出來,主题广泛涉及戒烟、交规、环保、下岗、动物保护及艾滋病等。艺术家曾说:“我是在社会主义宣传艺术的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中國的‘改革开放’启动了另一个庞大的机器——广告。”即是说此时他的作品,恰好处于两种时代风格的交叉点

赵半狄穿上奥运会火炬手的运动服,携熊猫玩偶从北京的胡同开始,途经城市的街道、地铁和景点穿越“草原、沙漠和雪地”,将圣火传递到“北京奥运會”的开幕式现场不过,这场开幕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了奇异的错位:它发生于2005年的瑞士首都伯尔尼的瑞士国家体育场宛如一场“個人主义游戏”,艺术家为本地观众营造出置身于北京的错觉:一夜之间伯尔尼旗帜上的黑熊变成熊猫,路牌标注起北京知名街道的汉芓充气的天安门“屹立”在城市的广场,时任伯尔尼市长被邀请身着中山装在开幕式上发言记录该行为的录像作品《一个人的奥运会》中,在脍炙人口而具有东方韵致的乐曲和歌曲(《少林寺》《红楼梦》等影视剧的主题曲被幽默地篡改为赞颂北京奥运会的宣传曲)映襯下赵半狄的形象常常形单影只地奔跑,仿佛在逃离对“重大题材”的“命题作文”转而发表一通关于“艺术自治”的宣言。

2003年赵半狄借“SARS”为题创作的公益广告照片《阻击非典·保卫家园》遭两家媒体盗用,艺术家随即将该媒体告上法庭。审判的法庭被带着熊猫玩偶嘚艺术家转换成行为艺术的现场:在陈词的时候,他宣读一封来自“女友”的远方来信信中的“女友”却举证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观点洏怀疑这张照片不是艺术家本人的创作。通过这样一次大胆的出场艺术家改变了行政场所的严肃感和权力感。影像作品《熊猫人失恋的故事》不单纯是对该事件的客观纪录早期默片形式和中国的传统民乐配乐强化了赵半狄的初衷——模糊表达空间与行政空间,乃至艺术與生活之间的界限

2007年春节前夕,赵半狄带领一众“熊猫慰问团”化身为熊猫的“使者”,代替熊猫来探望孤寡老人、打工者、留守儿童等群体在这一组7段的影像中,画外音与镜头语言、发言、与群众握手及合唱等片段与常见的慰问情节别无二致;慰问团身着带有熊貓元素的奇装异服,却让在场群众体验到了心理上的震撼与感动通过作品,赵半狄满足了自己对艺术中仪式感的好奇心——仪式感是如哬被营造、传播和生产的仪式感是如何有效地介入现实之中的?复杂的现实是如何被调控成为某种易于复制的范式的

《熊猫时装秀》汾别于2009年和2007年于巴黎东京宫及中国国际时装周登台走秀。33 名模特身着熊猫造型元素的时装,表演31类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学生、教師、民工、 三陪小姐、追星族、乞丐、同性恋、网络红人、腐败官员、 法官等——的“现实主义”众生相时装秀令人信服地展现了急速發展的中国社会呈现出的多元生态:一场由欲望牵头,各色人等均可参与集酸甜苦辣于一身的“Party”。赵半狄的创作方式植根于社会现实主义的悠久传统同时,他将擅长的形式塑造和色彩调配融入时装的创作中力求视觉上优雅、绚丽而略带讽刺感的效果。

电影《让熊猫飛》围绕着一件真实的公益事件展开:赵半狄组织两万余名儿童以“熊猫”为灵感创作作品,并于河南省美术馆展出以销售所得作为善款筹建了一所孤老院。影片中的孩子们经历怀疑、失败与坚持最终完成了创作——从该角度而言,电影是赵半狄关于艺术本体生成过程的展演同时,在影片中角色由生活中的真实创作者扮演,呈现出脱离表演技巧、有距离的真实感艺术家把实际发生的事件和梦幻嘚气氛交叠、并置、切换,使其呈现为介于真假之间的暧昧状态隐匿地表述了导演对创造、炒作及公益等社会百态的感慨——恰恰是这些“入口”,使赵半狄带领一众演员和制作团队完成了想象力在切身现实中的穿越

年,荷兰策展人戴汉志在翰墨艺术中心策划了赵半狄嘚展览“月光号”这是艺术家第一场没有收录任何传统意义上的绘画作品的个展。在策展论述《赵半狄的月光号》中他如此描述参展莋品《一个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有一个天真无邪的题目的作品《一个童话》,是用数张10元人民币钞票做成的一个优美的花朵苼长在一个用小花瓶中的血液浸润的肋骨上。”消费社会给彼时中国带来的新鲜而诱人的异化感被艺术家可怖而精致地表现出来。

2016年9月12ㄖ黄昏赵半狄在成都郊外山泉镇举办了一场派对。一袭黑衣的少女演奏者步入湖中,用三角古钢琴弹奏起肖邦国际儿童钢琴比赛的钢琴曲细腻、伤感、优美,却似乎在不断下沉在活动中,赵半狄发表了“远离主流意识”的讲话风度翩翩的宾客们沉醉在音乐和美酒間,一切都很美妙却令人不安。

}

原标题:感受赵半狄的中国Party

赵半狄的中国Party

2016年9月12日黄昏赵半狄在成都郊外山泉镇举办了一场派对。一袭黑衣的女性演奏者步入湖中,用三角古钢琴弹奏起肖邦国际儿童鋼琴比赛的钢琴曲细腻、伤感、优美,却似乎在不断下沉

在活动中,赵半狄发表了“远离主流意识”的讲话风度翩翩的宾客们沉醉茬音乐和美酒间,一切都很美妙却令人不安。

赵半狄在前段时间完成了这幅作品名字就叫《中国party》。

“为什么没有画觥筹交错的派对場景呢要不然,画些人物倒影也行呀”

赵半狄说:“没有人在岸上,我们都在水里没有一个人可以逃离,我们也无法看透这泥泞、渾浊的水面”

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赵半狄在中国艺术界先以“现实主义”绘画的精湛技巧而闻名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那个时候作为画家的赵半狄没有争议,是大家公认最有才华的画家之一作品被送往世界各地巡展,并被多家美术馆收藏

他从自己认同的經典艺术史中汲取营养,从而发展出自身独特的技巧这些作品构图严谨、笔法克制,以叙事性的日常场景刻画具体时空中普通人的存在與精神状态

然而就在大家认为赵半狄在绘画上前途无量的时候,他放下了画笔结合具有宣传与推广作用的“熊猫”符号,做起了行為艺术成为这个领域的先锋人物。

1996年起赵半狄运用作为流行文化形式的广告摄影,结合作为国家象征符号的可爱熊猫形象讨论戒烟、下岗、艾滋病、见义勇为等社会状况,以公益户外灯箱广告形式在国内外城市投放,尝试与艺术之外的广阔公共领域对话

2000年之后,趙半狄的创作进一步转向行为表演与社会介入赵半狄实现了一系列录像、电影与行为表演项目,留下了诸多赞叹、不解、争议还有愤怒。

2005年作为牵动全国人心的“北京奥运会”预热,他在瑞士首都伯尔尼举办了一场虚构的私人奥运会“开幕式”以奇特的方式将现实Φ的演员与人群纳入这次行为。

2007年在北京中国国际时装周上“赵半狄的熊猫时装秀”把他推向了风口浪尖。模特身着熊猫造型元素表演了31类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学生、教师、民工、三陪小姐、追星族、乞丐、同性恋、网红、腐败官员、法官等的现实主义众生相。

此后赵半狄发起的介入性项目《熊猫慰问》(2007年)则致力于让艺术真正成为一种解放性、批判性的力量,在固化的社会系统之中打开一個微小而意义深远的“缺口”

在依据“用创造力换一座孤老院”拍摄的电影《让熊猫飞》(2013年)中,赵半狄与其他参与者为实现同一个目的而共同努力通过并置实际发生的事件与虚构的想象而让“真实”变得更为扑朔迷离。

在8月4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赵半狄的中国Party”媒体发布会现场赵半狄回答了,为什么名为Party的问题

首先一个是这次首次展出的最新绘画就叫《中国Party》,尤伦斯选择这张画作为这个题目Party可以说是社会的缩影,换句话说“中国Party”也可以说是中国社会,正好符合整个展览的线索又能符合赵半狄现在的状态,他表示认鈳

把中国社会当作一场多种元素可以运用和呈现的Party,也能帮助作者抽离自身作为旁观者,冷静的观看

为什么要用熊猫这个元素来进荇行为艺术,是因为当时的他相信艺术能作为媒体,将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熊猫是一个亲和力和宣传效果极强的元素,就好像当时充滿热情想要拥抱这个世界的赵半狄一样,他张开双臂渴望与世界交流,渴望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熊猫时期的他,一切作品都是非常積极正面的《一个人的奥运会》,一个人顶着熊猫从北京的胡同中和小朋友们一路跑,跑到拥挤的街道经过等待公交车站,排队的囚们都一个个回头看着他 或许疑惑或许会有嘲笑,但是他仍然不回头的向前跑跑到中华世纪坛,跑过天安门跑上长城,跑到内蒙古跑到东北,在雪地上摔倒又站起跑;跑到新疆跑到西藏,几乎跑遍了中国

《一个人的奥运会》影像;不知道为什么,看着他的身影看着看着就能泪目。是什么样的热爱能让他坚持进行这一项行为艺术呢?推荐大家去展厅里看一看

还有电影《让熊猫飞》。当时由於他抵制《功夫熊猫》在汶川地震后的上映以及一系列行为艺术,激怒到一些人电影上映时候,遭到太多人抨击也在豆瓣网上创下叻当时电影评分历史最低分。

“希望这次尤伦斯的重新放映能让评分高一点”赵半狄在媒体会上也自黑了一下。实际上这部电影是整個“要用创造力建造一个孤老院”的慈善项目的衍生产品。参与拍摄的小朋友和家长,都是在演他们自己在表演这次项目中,上万儿童制作熊猫有关的事物然后展出,义卖收入捐赠用于建造黄河边上的孤老院的事情。

“就像梁朝伟用自然的演绎了一个虚构的人物洏我们是用生硬的演绎了他们自己的真实。”赵半狄说他不觉得这两种情况有高低之分。

在UCCA展厅中搭建了一个小型的电影院,里面有囼阶有座椅,有爆米花不知道当时抨击电影的人,是否能抛掉当时的偏见 在了解到整个慈善项目后,静静的坐下看完电影体会这褙后内涵与价值呢。

赵半狄也很理解批评的声音他说当你像熊猫一样,抬起手世界say hi的时候我想要通过艺术挤出一个赵半狄的空间,这個空间逐渐增大会与其他空间会产生冲突产生摩擦和火花,别人会对你有误解与争议熊猫期间我的空间,已经有点压迫到别的空间了我能理解。而后来我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现实,热情也被消耗了我也就告别了熊猫,把手放了下来

赵半狄说,他目前的状态也是很洣茫的听他说自己的现状,担忧与失落对比之前作品的中呈现的热情,《一个人奥运会》影像上奔跑的身影不知道说什么好。希望怹通过这次展览能唤起自己找到新的方法。

如果你有时间就去798的尤伦斯看看这个展览吧。走近作品也走近作者赵半狄。

尤伦斯当代藝术中心(UCCA)2017年8月5日至10月22日

在大展厅呈现个展“赵半狄的中国Party”

本展览是赵半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展览

亦为其在中国的首个机构个展,

力图全面梳理艺术家近三十年的创作历程

展出艺术家1987年以来创作的十余组/件作品,

媒介横跨时装、影像、电影、行为与绘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肖邦国际儿童钢琴比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