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民间道教看香法法事全部科书

民间道教法事-原创视频-搜狐视频
民间道教法事
<span class="c-black" data-rss-fanscount=" 人订阅
视频介绍:
民间道教法事
推荐出品人
原创热播榜常见的道教法事
&常见的道教法事有哪些?我们在道观里面,常常看到道士们身着金丝银线的道袍,手持各异的法器,吟唱着古老的曲调,在坛场里翩翩起舞。这就是道教的斋醮科仪,俗称&道场&,谓之&依科演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道教法事。
道场的分类
1、阳事道场,就是为活着的生人消灾解难、祈福延寿等所作的道场。
阳事三天道场一般为以下流程(除去功课经):
  第一天:开坛、取水、安水、荡秽、扬幡、挂榜、三清表、三元表、净厨
  第二天:祝将、天地表、皇经、玉皇大表、祀灶、拜玉皇宝忏。
  第三天:朝幡、三元经、三元宝忏、落幡、下榜、普谢(或称越庙)、回向。
2、阴事道场是相对阳事道场而言。所谓的阴事道场就是为拔度久处阴司的亡魂,通过高功法师的秘密作用进行炼化,使其脱化人天,超升仙界。道教的阴事道场应该说来自早期的鬼神信仰以及灵魂不死信仰。
  如果是阴事三天道场一般这样安排:
  第一天:开坛、安灵、取水、安水、荡秽、扬幡、挂榜、三清表、三元表、净厨
  第二天:祀灶、三元经、三元宝忏、摄招、度桥、沐浴、朝真、祭孤、朝灵
  第三天:朝幡、救苦经、救苦忏、十王转案、破五方、城隍牒、救苦疏、焰口、放河灯。
3、阴阳两利道场 。一般是逢祖师圣诞、道士冠巾、开坛传戒等。如果是阴阳两利三天道场,可以这样安排:
  第一天:开坛、取水、安水、荡秽、扬幡、挂榜、三清表、三元表、摄招、安灵、朝孤、净厨
  第二天:祝将、天地表、皇经、玉皇大表、祀灶、拜玉皇宝忏、祭灵。
  第三天:朝幡、三元经、三元宝忏、落幡、下榜、普谢(或称越庙)、回向、城隍牒、救苦疏、焰口、放河灯。
常见的道教法事
即善男信女为了祈求事业成功,身体健康,便到神宫庙宇或当天云下众神之前告许之法事,愿祈心想事成。
即在许愿的法事之后,每年重暖前愿,为求神明持续为善男信女消灾赐福,解祸为祥,身体健康,事业有成。
许愿以后,神灵降福得到感应,理当虔诚承诺答谢神恩。
十神福法事
人的一生有好运也有厄运,如遇到厄运就请师发牒请十位尊神来保佑度过难关,逃避厄运。
三界福法事
奏文通三界,请圣临法会。为善男信女驱魔避邪、消灾除病、解冤释结、赐福降祥、运限亨通、事业发达。
小童出世大运未步,关易入宫,煞多缠度,以至多生啾唧少见安康,经过度关禳煞保童法事,小童便会天真活泼,健康成长。如命中带有铁蛇关和将军关,必须要过三次度关法事才能安然。铁将二关就是成人遇上了也要禳度,才能平安无事。
成人命植刑冲,煞多缠度以至多生疾病,少见安康;事业不顺,财富耗破,如此厄运非移星转斗法事才能安然。
女人怀孕或是善男信女命中带有流霞神煞相刑,必然灾祸立见,厄难临身。若在灾未临祸未生之前请师遣霞法事,必能安度此运。
白虎有二,一缠身白虎;一宅舍白虎。缠身白虎主个人的病患与灾祸;宅舍白虎主全屋男女、财产、六畜之灾祸。若遇白虎缠身和作吵宅舍白虎,理当遣送方得平安。
大移星法事
大移星法事包括申文奏表、建坛请圣、诵经礼忏、迎请星主、移星转斗和解冤释结等等法事。此等延生法事保安人眷安宁,解冤释结、消灾延寿作用大唉!
回龙安宅醮
屋运衰弱,宅舍不宁,丁失财破、祸患重重。必须举行二昼夜以上延生集福回龙安宅清醮,方能得到安然。
善男信女,运限欠利、财源不顺,生意欠佳、事业难成。请赵公临坛,诵财神经礼财神忏,便能事业有成,财源广进。
专保读书学者,加倍努力,顺利升级,有学竞成,学业有为。
所谓冤结,主要指世间种种人际冤对,引起了词讼牵连,解结法事可解解冤释结、消灾延寿!
解尤是比解结醮范围大而且广,功效也比解结醮更好。不过解尤醮道场复杂,至少要做二昼夜以上方能完成法事。
所谓解愿是发奏请旨,赦除醮主诸般冤结和罪孽,并且可以赦除上至祖父下至子孙诸般古盟愿款。
所谓水宫醮是将命植厄运的善男信女三魂七魄存入水宫之内,让邪魔恶煞不能入侵其身,便能安度厄运。水宫醮是道教避厄运的最佳法事,法事烦杂,非高道难度矣。
所谓求嗣,便是求子室。求嗣可以在丁旺的坟墓、也可以高山神仙处,亦可以夫人神前,也可以设醮祈求。
迎神下降或是迎神出宫巡逻三村五境,愿求驱邪逐疫,赐福降祥。
接香火醮、接地主醮、接仙醮
家不可无主、村不可无神,接神回位,掌管驱邪逐疫,保障人民安宁。此类醮可分大小,小者一天,大者四十九天。
平安大醮亦称罗天大醮
此醮是道家最大的醮会,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生者消灾延寿,保命延年;亡者出离酆都,超升仙界。此法事大者四十九天,少者三天。
填还禄库醮
《道藏》书云:一切众生命属天曹,身系地府,当得人身之日,曾于地府所属冥司借贷禄库受生钱财。凡在生时付清借贷者,为人富贵、健康、无灾;负欠冥司者,在世穷乏、多病、多灾。世人富贵贫贱之别,皆因冥官阳禄填阴债使然。故天尊劝世人在生时钦敬三宝,方便布施,设斋诵经,烧还禄库受生钱。如是者可得福报,三生为男子身,现世富贵,来生永无灾难。若在世悭贪愚痴,不信经法,负欠冥司受生钱财不还者,天曹减寿,死入地狱,万劫后方得转生为畜兽。此醮最好在生填还,亦可百岁之后填还。
夫人醮是童男童女未到十六岁夭折而要做的法事。法事主要超升童魂往去临水宫中托化。
女人在世,养男育女,血污江河,堕胎损子。血湖产亡。百岁以后坠落血湖地狱之中。受诸痛苦。万劫难逃。血湖醮会,免坠血湖,随佛超升,往生仙界。此醮女人四十多岁亦可做,做了消灾延寿,保命延年;亦可百岁之后再做。
填还禄库醮、血湖醮都是属预修功德。预修功德就是在世结成的诸般冤孽与愆尤,在人还没有百岁前就请圣赦罪消愆,以求得消灾延寿保命延年;死后不坠酆都地狱受苦受刑。
度亡法事包括:开路道场、莲灯道场、拔伤道场、填库道场和功德道场。主要超度亡魂仙界,不坠地府受殃。诗云:果有天堂便是吾父超升处,从无地狱也尽人子一点心。此类道场小者几小时,大者七昼夜、四十九天不等。
道教开光法事
仪式中含:清净、请神、发旨、发令、七星、八卦、入神、敕笔、敕镜、敕鸡、开光、发毫等十二种科仪才完成,使恭请的神灵汇聚神像,藉此借助t的威灵,使供奉者运气好转,求财谋事都能得心应手,方可安座家中或庙堂,供人参拜,庇佑平安。所谓开光,就是要把自然界的日、月、星三神灵光接引到庙堂里来,使庙堂里供奉的神像们,承接天地之灵气,造化万民之福祉。一个人的修为是有一定限度的,虽然每天修持诵经,只能为自己营造福田,并不能获得道法之真谛。只有参拜了开过光的神像,神像才能凭借它所具有的真灵,使你心灵开窍,顿悟玄门之奥旨,以达&上善若水&的无尚境界。
看过这篇文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道相关文章:
网友阅读最多的文章:
推荐文章列表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登录账号:
6-12位英文
确认密码:
再次输入密码
不得超过10
我已阅读并接受
已有账号?
您还可选用以下方式登录:
[ 您的最新评论正在审核中,请耐心等待.... ]
就目前来说,灵异事件的定义或许就是科学暂时还...
毛主席曾经称赞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会用人、最...
我们生活的地球已经有46亿年的高龄了,它孕育...
登月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大事,这代表着我们人类...
你的位置:&&
盘点:史上流传至今的道教民间法术
导读:提到法术一词,可能会被很多人无视。因为现在提倡的是无神论,无神论者太多,我们没必要去争论是否有妖魔鬼怪的存在,更没那么多的的精力去证明鬼神的存在。小编今天盘点了史上至今流传的道教民间法术,看有没有你听过的法术。(警告:此内容只供参考,未经传度,请勿轻试!!!)
  【道家小法术&&封刀法】
  起眼见青天,地下我师在眼前。利刀化成水,钢刀封口软如绵。千刀万斩无入肉,千斩万刀无伤皮。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
  此法是民间用于表演的小法,可抗刀砍,类似硬功。砍时虽然不会入肉,但过后仍然有一道细细的刀痕,触之则略有痛感。
  【开&天眼&】
  开我左眼辩是非,开我右眼见鬼神。阴阳眼就是能看见牛鬼蛇神的眼睛。想看的可以试试,第一种就是找一张羊皮,在过年晚上十二点左右披着羊皮,去自家的烟筒后面,第二种就是在清明节的时候找柚子叶,醋,糯米,铜钱2枚。坛子一个。操作方法如下,提前三天坛子里倒醋。里面放柚子叶,铜钱,糯米,封光(放在见不到阳光的黑屋子里)三天之后刚好。清明那天取出,用柚子叶夹着铜钱抹一下眼,你会有意外的收获。第三种是在五月端午的时候采集早上的露水,用柳叶沾着露水开眼。
快来说两句吧!不用登录也能评论哦!
<img src="/qwjm/images/biaoqing/10.gif" class="bq_img" width="20"
height="20" onclick="if(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area1').value!='快来说两句吧!不用登录也能评论哦!'){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area1').value+='/:< ';}else{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area1').value='/:
还能输入&&&&&&&&&&个字
我们经常会听到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干了坏事会遭报应。而对于盗墓贼来说,盗墓本身就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报应自然而然的就发生在他们的身上了。下面,我们就
曾经有一个真实的案例说,耶格斯曾经准确预言美国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世界上真的有预言术?科学家带你走进真相。
就目前来说,灵异事件的定义或许就是科学暂时还不能解决的神秘事件,我们始终相信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是有着其内在的原因。那些离奇古怪的事件也不例外。拨开迷
我们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做梦的时候,明明自己没有到过某地方,却清晰地勾勒出那里的地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的梦境到底潜藏着什么?
人类死亡后进入哪里?没人知道,或许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或许灵魂就如水分一样蒸发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或许会产生某种灵异,比如说,灵魂出窍。
诚聘英才意见反馈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 (C)趣闻解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4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编辑、复制或者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道教科仪法事文释
道教宫观,以“济世度人”为宗旨举行道教斋醮法务活动,俗称做道场。道教的道场是由一个一个科仪组成的。不同的科仪有不同的内容。做道场的目的就是通过科仪中道士的诵念经礼忏,唱赞吟偈,步虚旋绕,步罡踏斗,召请神灵莅临醮坛,达到赐福延龄、升仙度亡的目的。
经忏科仪是较普遍的宗教活动,诵经是为了增长道的知识,多与神交流,因为神把意愿与道教思想全部传录于经文之中,诵经的第二项利益是可以防止麻烦、制造口业,因为我们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偶尔出现口角,但要是一天到晚念诵经文,可以避免更多的麻烦还能增长福慧,一举两得!《三官真经》曰:“若诵此经 随力见功 酌水献花其福自应 家有此经 宅舍光明 灾难无侵佩带此经 万神拥护 鬼祟永灭 心念不空福力自然 神力扶持 随心应口 此经共计一千六百七十五字 字字真诠 句句消愆 行行灭罪 卷卷赐福”。
念经是道场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道场,就是单纯的诵念经文的意思。根据信徒的不同目的,道士可以诵念不同的经文,例如:《三官真经》、《北斗经》、《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太上老君说五斗经》等。道经中说,“斋戒诵经,功德甚重。上消天灾,保镇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生死受赖,其福难胜”。清经可用于超度先灵,也可为祈福所用。灵宝派认为,人在世,嘴巴的业障特别多,用念经的方法即能减少心、意、口三业,同时也能够达到祈福、度亡的目的。
拜忏也是道场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道场,是单纯的诵念忏文的意思。清忏和清经的区别只是诵念内容的不同。清忏诵念的忏文,一般包含对神忏悔所犯错罪的内容,因此,拜忏一般使用于度化亡魂、拔罪超幽的道场之中,常用的忏有:《玉皇宥罪宝忏》、《九幽拔罪宝忏》、《北斗忏》、《南斗忏》、《升度忏》等。
“符”原指古代调动兵将所用的兵符。而道教以“符”作为遣神召将的信物。发符就是道士按照信徒的要求,以灵符召请天将、功曹、符使专递等神,将符文通报三界帝阙的科仪。发符科仪中,道士通过发奏启师,行法变神,化符召将,通疏送符等仪节,将信徒的赐福延龄、度亡升仙的愿望上达给神灵。发符科仪起于东汉,仪式几经演变,不断丰富。发符仪约形成于北宋,有悠久的传承历史,音乐激昂,内容变化丰富。
“表”是古代大臣书写给帝王的疏文。而在道教中则是由道士按照一定的格式为信徒按照所求目的书写的“信”。每当择日开坛进表时,法坛道士们就需要通过拈香跪拜、起首作揖、敕水洒净、变神存思等等系统的过程启请神明、功曹。再由高功法师,步罡踏斗以本身元神飞到天庭默念表文,启禀上苍以求安泰。将表文呈于功曹仙官,再送往仙府门第。
正确的叫法应该是“灯仪”,在《道藏》中收录有《万神灯仪》、《九幽灯仪》、《血湖灯仪》等等。最常用的是“血湖灯”,主要是以启请神明,例如
“三官大帝”或者“太乙真人”按照灯仪的不同。放出大毫光,潜入地狱救出罪魂,所以“灯”有了“上照诸天,下照诸地,八方九夜,并见光明”的能力。从灯仪不难看出道教正一派对沉溺魂魄的怜悯与慈悲。希望通过此道场,从而使得幽魂解脱,真是《度人经》中所云的“异骨同亲”的最典型表现。
“炼”是“一语双关”,指以法师的“内炼”去“交炼”亡魂。因为人生在世谁能没有毛病?这种毛病同样在死后也会继续下去,信徒希望通过召亡宣化,经咒加持,再由法师元神交炼从而让亡魂脱离疾病。反映了人民对疾病的反感,对亡灵的惦念。最后,交炼的亡魂将飞升南宫,享福逍遥。
“斗”乃“紫光夫人斗母元君”的意思。在诸多度亡道场中,专门使用到该科仪。希望通过化符、通疏、书空、念咒以及金钟玉磬叩首拜揖,启请元君放光照地狱,救度沉溺魂魄。然后升上大梵宫逍遥自在。“告斗”只需要三位法师,但是依然十分热闹。
施食就是佛教讲的“放焰口”。“焰口”本是印度的一种饿鬼的名字,阿难尊者在修行时碰上了一个喉咙细、肚大食量也大的鬼那就是“焰口”,后来他急急忙忙去找释尊,释尊变口传了《瑜伽焰口》,佛教传入中国后,焰口施食变被道教转化为“灵宝施食济幽科仪”道士通过宣说灵章,念咒化符,将坛桌上的米粒食品变化为亡魂的法食甘露,并且让“沉沦六道、三途五苦、十类四生”之游魂也得到沾濡和饱满,达到亡魂超阴、共涉仙乡的目的。施食历史悠久,是道教常用的度亡法事之一。施食中还要设“寒林坛”专门祭祀鬼王。道藏中收有《灵宝施食法》一种。《灵宝施食法》成书的时代已不可考,但其行仪方式和内容结构和“至夜静,望空默念”,所念的有净三业咒、土地咒、救苦经、普照鬼神咒、甘露开咽喉咒、化食咒、五厨咒(《五厨经》)、解冤咒,逐一宣传三皈依、九真戒和四大誓愿,最后以散食咒结束,称此施食功德令
“宗亲师资并眷属,普及诸众生,皆成无上道”。《灵宝施食法》中的咒语多有仿效梵音,但与佛教蒙山施食的梵音咒语亦不同。至于南宋时期道教科仪总集中的施食科仪,则多具道教自身的特点。
“开光”就是为神像(或画轴、或雕像)请光分灵的科仪。因为,神像、法器在没有开光以前只是一个雕塑品或是普通的水墨画。在开光科仪中,行法高功通过上香请神,十献散花,通疏焚化,请光分灵,朱笔点窍,明镜开光,达到神像金光覆映、神通万化、福佑生民的目的。经过开光的神像,按例须留庙经宿,次日才可以请回本地或家中奉祀。科仪音乐跌宕起伏,锣鼓喧天,特别是到了高功呈送关告的文书上天上时,使众人眼花缭乱、欣然不已。开光科仪表现了道教信徒对神灵的崇敬,并且希望经过法师开光点窍后的神灵供奉于家中或是店中,能够心想事成,幸福康泰、驱邪辅正。
[拜斗安太岁]
“太岁”为凶神,在地与木星相冲。然而该年出生与隔六年出生的人就会受到牵连,叫做“太岁煞”。然而通过道士的念经、画符、礼神、拜愿则可消除该“煞”。
[该科仪与古代的堪舆风水有关。主要是安镇龙神、土地。不起土府之煞。保平安。先由道士请水念章再点敕八方按灶神安五方。奠五方五土龙神。
还受生是正一派的科仪。指的是由道士诵念《太上老君说五斗金章受生经》、《禄库受生经》的道场。正一派道众于农历初一和十五(塑、望之日)于大殿举行还受生科仪,以超度先亡。
这里所谓的“桥”乃“升天托化桥”而不是所谓的“奈何桥”。道众通过念咒化符、金钟玉磬等步骤将亡灵送度过桥,让他踏上升天路。
[朝]古代大官皆在卯时之宫中报道,而后上朝。“朝”在道教中解释为礼神明、供神明,主要有“三朝”、“五朝”等
[化坛卷帘]化坛指道士将举行斋醮的坛场幻化为瑶坛仙境、神仙世界;卷帘指启请仙真降临坛场时,如同人世君王临朝听政,卷帘听取高功面陈奏疏。化坛卷帘可以作为一种仪式元被包含在其他仪式体之中,也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科仪。《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开度黄箓斋五日节目》记述了建斋第一日“入夜,请光分灯,次关金箓灯,次宿启告斋”以及“行卷帘仪,上表入坛”的内容。这里的“卷帘仪”
当是独立的仪式体,而江南地区目前演习的进表科仪,就将化坛卷帘包含在进表科仪之 中,作为一种仪式元。
分灯是斋醮中燃点坛场灯烛的常用仪式元,起初是独立的仪式体,后来则被包含在别的仪式体中,作为某种斋仪的一项内容。据《上清灵宝大法》称:“欲荐拔阴灵照破幽暗之灯,须得慧光之法,方能降三光之慧,以接凡火之光,方能追摄受度。如无此法,只是凡火之光不能超脱矣。”它认为坛场灯烛之火非同凡火,必须取得日月星三光之“慧火”才能使灯烛具有上照天庭、下彻地狱、拔度亡灵的功用。
[解冤释结]
在科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谓冤结,主要指世间种种人际冤对,引起了阴讼牵连、人鬼牵连,阴鬼受难,阳世受报等,认为须用科仪和符文,解冤释结,以求阴鬼升仙,阳世平安。宋代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卷四十三称:
“凡人处世,多因躁心害物,或欠命负财,积诸冤结,以致阴讼牵连,无由托化,既承天恩开度,得领荐修,但其间怨气切齿,因邂逅恐生紊乱,当依斋法用符文,随事与之解释,使回心向道,解结和冤,庶可同登乐土矣。”在道教科仪中有独立的解冤释结斋仪,也有将解冤释结的内容包含在某些科仪中,前者如《太上道君说解冤拔度妙经》《太上三生解冤妙经》和《元始天尊说东岳化身济冤保命玄范诰咒妙经》等,后者如炼度仪和施食仪。不论是独立的斋仪或是被包含在某些科仪中,解冤释结都属于黄箓类的内容。
早期道教的《太平经》认为,以道德准则为指导思想的社会是无冤结社会,称“道兴者主生,万物悉生,德兴者主养,万物人民悉养,无冤结”,认为“君为父,象天 臣为母,象地 民为子,象和。天之命法,凡扰扰之属,悉当三合相通,并力同心,乃共治成一事,共成一家,共成一体也,乃天使相须而行,不可无一也。一事有冤结,不得其处,便三毁三凶矣”。而神仙世界,也是“诸神相爱,有知相教。有奇文异策相与见,空缺相荐相保,有小有异言相谏正,有珍奇相遗”。以这样一种无冤结的太平社会理想作为追求的目标,反映了两汉社会绝大多数民众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冤对中寻求出路的一种美好愿望。但是,据现存的史料,早期道教的科仪似乎尚未有解冤释结的内容。
是科仪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三师即度师、籍师和经师,有天上和人间二种。“天上三师者,太上老君为度师,虚皇大道君为籍师,元始天尊为经师也”。人间三师者,“所为师者曰度师,度师之师曰籍师,籍师之师曰经师”。在科仪中,道士要先存念人间三师,次存念天上三师,“乘青黄白三气下降,心礼三拜,次五方卫灵诀,随方掐卯午酉子中,内思五脏、五岳、五星、五帝,各统从官兵马,备卫身中,四灵列侍,五色庆云,满身直射,五方罩覆,坛所吻合。内外之境,无感不通”。故唐代道士张万福在《洞玄灵宝三师名讳形状居观方所文》中称:“先存三师,然后行道。凡厥读经、讲诵、行道、烧香、入室、登坛,皆先礼师存念 次当起愿,开度九祖,及以己身。此法不遵,真灵靡降。”即将“礼三师”置于行仪之先的地位。尊重师长是道教的传统。《道德经》第二十七章有云: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意思是不尊重他的老师,不珍惜老师的借鉴作用,而自以为聪明的人,其实是最大的迷误。
是斋醮仪式组成中常用的仪式元。陆修静《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称,天上神仙临降醮坛时,“皆驾飞云绿軿,八景玉舆。从真人玉女手把花旛,前导凤歌,后从天钧,白鹤狮子,啸歌邕邕,烧香散花,浮空而来”。因此,散花原是想象中神仙銮驾行仪的一部分。道教仪式常把醮坛幻化为神仙居处的瑶坛,存想自身为神仙临坛弘道,因此,遂以散花作为颂赞神仙和幻化醮坛的仪式内容之一。中国古代祭仪中并无“散花”的形式。道教的“散花”源于佛教,但又有自身的特点。佛教的《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和《华严经》中,都有“散花”一品,称“散花于佛上,是为供养佛宝”。认为在佛前散花为对佛的供养,据传,魏世祖曾在四月初八浴佛节时亲临门楼观看行佛,散花敬礼。现在南亚地区仍有撒花瓣以迎尊贵的民俗,当是古时散花礼俗的遗风。佛教的散花,多用鲜花,后也有改用纸花的。道教的“散花”,并不实地抛撒鲜花,只是诵唱。陆修静的《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有在巡行中咏唱的步虚词多首,如“诸天散香华,倏然灵风起”,“灵风扇奇奇,清香散人衿”,“香花随风散,玉音成紫霄”,“真人把芙蓉,散花陈我愿”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州道教民间信仰诸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