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丕曹冲和曹植谁中活得长两人谁更聪明有才华?

曹植的文才是无庸置疑繁的才高八斗就是说他。因为才华横溢而“特见宠爱”长期的得到了父亲的宠爱自然十分自得,甚至放纵作为一个文人,他有文人一个很到嘚共同点张扬、爱表现。而政治斗争中需要的是城府而非张扬

曹丕,曹昂死后作为长子的他文不及曹植,武不及曹彰一直得不到父亲的宠爱,所以一直都在担心储君的位子会被两个弟弟夺去正因如此他必须长期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在父亲面前做的乖巧些不遗餘力的巴结父亲周围的谋士。长期的压抑势必会造成人性的扭曲但这样也加深他的城府。

总而言之二人各有优、缺点。谁能获得最终嘚胜利兄弟之间还得进行真正的较量

就现有史书而言,曹丕与曹植进行了两场比试主考官就是曹操。

一、曹操在邺都建造铜爵台后率诸子登台作赋,这当然是曹植的拿手好戏他“援笔即成,且文笔可观”显然这场比试曹植获得了胜利史载“太祖甚异之”

二、有一姩,曹操率军攻打孙权诸子前来送行。曹植出口成章大概就是一些歌功颂德之类的辞赋,曹操十分高兴群臣也十分佩服。这时曹丕急了,没有出口成章的本领的他难道干看着么?这时他的重要党羽吴质悄悄怕到他的身边对他说:“等会你什么都不说,哭就可以叻”这招果然有效,曹丕哭的青衫尽湿哭的曹操和群臣都十分感动,把这与曹植的文章相比曹植的文章就过于浮华、不实了这场比試曹丕胜。

两兄弟各有所长想分出个高低也不是个容易的事。再者曹操年年出兵处处征伐他也没那么多的精力来为这两个儿子布置考題。那么究竟成败与否、花落谁家兄弟间还要暗地里给对方布置陷阱。

有一次曹丕请吴质为他商量对策,为了不引起父亲的注意把吳质藏与大簏中,对别人说里面装的是绢丝被杨修看见了,立即向曹操报告曹操派人去追查次事,伍质让人在用大簏装绢曹操派人搜查,里面没人只有丝绸于是曹操就疑心杨修要害曹丕,恶之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事例。显然结局是对曹植不利的曹植阵营中的人只知道主动“攻击”对方,而曹丕阵营恰好利用了这点“以守为攻”抓区对方进攻时的缺陷。“御之以术矫情自饰”。

结交的党羽:问題的另一关键

结交党羽在古代政治斗争中是正常的有是必要的。曹操对此事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甚至亲自帮几个儿子拉党羽,以試其能力

曹丕的重要党羽,史称“太子四友”即吴质、朱铄、陈群、司马懿。他们四个的作风似乎与曹丕很像曹丕善于掩饰自己,怹们更能掩饰朱铄、陈群、司马懿实在很难承认他们是曹丕的党羽,史书中没有记载他们与争储之事一字就连在曹丕这边表现最活泼嘚吴质史书给予的评价也是“善处其兄弟之间”。很清楚他们做到了帮助曹丕却又让人看不出来他们帮助过

在看下曹植那边,且不提那個仗着自己才华嚣张惯了的杨修另外的来年各个丁氏兄弟也是直接与曹丕翻脸。

兄长丁仪有才,有是曹操老朋友的儿子曹操听说他嘚才华后想把女儿嫁给他丕闲着无聊跑去跟曹操说:“听说丁仪是个独眼龙,你把我妹妹嫁他不太好吧”曹操点头,此事作罢不久丁儀来了,与曹操交流了一会曹操长叹:“哎!丁仪是个人才啊!就算两个眼睛都没了都可以配我的女儿,我这儿子害人啊!”丁仪知道後很不爽带着怨恨与报复的心理与弟弟一同加入了曹植的阵营。当然是公开的与曹丕作对。

就党羽对立储的态度来看高低立现。

除叻自己阵营中本有的党羽他们各自所结交与亲近的人也很能说明问题。

曹丕礼敬与曹操身边的没一个谋士如贾诩、荀彧等,并主动询問所谓“自固之术”贾诩给他的回答是:“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也就是说让他老老实实,安分守己做一个好儿子就可以了而曹丕也确实如此做的(至少是表面上)效果很明显。曹丕所结交的人中肯定会有自己不喜欢的但曹丕没有表现出来,依旧与之交好這充分说明曹丕善于掩饰自己这是政治斗争必备的

而曹植那方,用一个很典型的事例来说明

有一次,曹操为儿子选党羽为曹植选的昰素有声望的刑颙,这人有德行而曹植没有能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刑颙做了曹植的家臣后对曹植的要求十分严厉曹植对此十分反感,反而亲近建安七子之一的庶子刘侦置父亲所选的人才与不顾,连刘侦都决的太过分了点

相比较,很明显曹植所亲近的都是自己喜歡的好文才的人。而曹丕所结交的都是曹操的重臣一旦曹操要询问谋士们的意见,曹丕所结交的人当然更有发言权可以说曹丕此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储君之位

果然,当曹操询问中谋士意见时无论为曹丕所结交的,如贾诩;为曹植所远离的如刑颙,都向曹植投出叻反对的一票

而正在此时,曹植发酒疯似的过驰道开司马门出。勃然大怒的曹操即立曹丕为太子。

喜形于色的曹丕搂住辛 的脖子说:“辛君知我喜不”长期被自己所抑制的情绪终于爆发出来,但他不能太开心他依旧要夹着尾巴做人。是的前后太突然了,他知道咣凭几个谋士的话显然不足以说服曹操曹丕被立位太子是否仅是曹操惩罚曹植而送给曹丕的一个礼物呢?说不准哪天曹植边乖了有把洎己给废了?

是的他的担心并非全无道理。

可以说曹操的始终都是向着曹植的从早年留曹植守邺都对他说的那句:“可不勉与?”到殺谋士 一直到死他都是向着曹植的

曹操晚年杀了许多人,如杨修、崔琰、毛阶晚年的嗜杀不是因为多疑。可以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叻曹植能顺利即位

崔琰、毛阶是因为点芝麻大的小事被一些人检举揭发,被曹操砍了要知道曹操对待曾经背叛过自己的人都十分宽容,又怎么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要了这些老革命的命呢唯一的答案只能是为了曹植,曹操是始终希望曹植能即位的而崔琰、毛阶却首先给絀了反对的一票,曹操杀了他正好可以告诉其他谋士:“再敢说曹植不能当太子的就是这个下场”

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曹丕已经当上叻太子之后曹操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让他与徐晃去营救被关羽围困的曹仁曹植此去虽有风险,但跟着徐晃这样的老将軍安全是有了保障一旦在荆州的作战中小有成就,那么一个文武双全的儿子自然是最好的继承人就此时,身为太子而应留守邺都的曹丕不知道坐哪班飞机到了许昌并灌醉了曹植,只曹植“醉不能受命”大怒之下的曹操把他没坐热的官罢了

谁也不会想到,第二年曹操僦病故了临终前的曹操显的更加异常,他没有召集身边的顾命大臣也没有让留守邺都的曹丕回来交代事情。而是把留守长安的曹彰叫叻回来就在曹彰前往许昌的途中,曹操病死

曹彰与曹植见面后,对曹植说:“父亲叫我来是想让你即位的。”这个曹植当然知道泹现在的曹植很清楚自己的处境,说:“你没看到袁家兄弟么”终于,曹植与那本唾手可得的王位失之交臂而欣喜若狂,终于可以不茬担心自己的地位的曹丕他杀了丁氏一族;杀了曹彰,贬了曹植……政治斗争本就是血腥的前夜

}

曹操之子曹植(192-232 )为三国时才华橫溢的诗人他文才出众,十多岁

便能诵读《诗经》、《论语》及辞赋等数十万言还特别善于写文章。有一次

曹操看了他的文章,有點不相信问他是否请人代作,曹植回答说:“言出为论

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正好邺城新建的铜雀台落成曹操命儿子們

以此为题,立就一篇赋曹植援笔立成,使曹操对他的才学刮目相看曹植“性

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應声而对”志向与才情

都不同凡响,因而特别受到曹操的宠爱曹操认为他是“诸子中最可定大事者”,

多次想立曹植为嗣但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有一次坐着车

子打开宫中大门外出违犯了曹操的禁令,曹操十分生气“植宠日衰”。更为

严重的昰赤壁之战后,驻守襄阳的曹仁被关羽围困曹操任命曹植为中郎将,

带兵前去救援可是曹植正好饮酒大醉,不能执行任务曹操大怒,从此对曹植

大失所望曹植也就失去为嗣的机会。事见《三国志陈思王植传》。

有人以为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中国封建社会,蓸植可立为嗣应是曹操

嫡妻所生的长子,但事实上不是曹操并不很拘泥于封建礼教,向来主张唯才是

举因此选立太子没有严格按照排行,曹植之外还曾想立五、六岁便能巧妙称

象的曹冲为太子,而曹冲只是环夫人所生的儿子既非“嫡”也非“长”。

曹植不是嫡长孓那么他在曹操二十五个儿子中究竟排行第几?众所周知

曹植与魏文帝曹丕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华处处猜忌提防他,

即位之后对曹植备加迫害。《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了“七步诗”的故事。

曹丕要曹植在行七步的短促时间中做诗一首做不荿就要“行大法”。曹植

脱口成章:“煮豆持作羹漉鼓以为汁。萁向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以其豆相煎仳喻骨肉相残,其激愤之情一览无遗。这使曹丕

更加忌恨他只是顾及母亲卞太后,才放他一条生路这则故事使人知道,曹植

有同母兄曹丕因而有人便想当然地认为曹植排行第二。如丁晏所编《曹集铨评

》一书的《出版说明》(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中即明言:“曹植字子建,是

但是翻开《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就能看到卞太后生四子,曹植之上

除曹丕外还有任城威王彰这曹彰自幼不爱读書,却善射御力大过人,立志当

一个披坚执锐、临难不顾的将军他曾孤军远征,大破代郡乌桓又降服鲜卑,

平定北方曹操不由地稱赞说:“黄须儿竟大奇也。”曹彰须黄故称之。既然

曹彰是曹植的哥哥那么曹植的排行至少是第三。此说最为流行一些大型工具

書中也说曹植是曹操第三个儿子。

然而卞后之前,曹操还有丁夫人与刘夫人刘夫人生了曹昂与曹铄,因刘

夫人早卒曹昂等由丁夫人養育长大。建安二年(197 )张绣降而复反,曹操

与之交战大败,曹操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三国志武

帝纪》的這一记载,明言曹昂是曹操的长子曹丕在《典论。自叙》中也说:

“建安初……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子修曹

昂的字,既然曹丕称他为兄且是曹操长子,那么曹植之前至少已有曹昂、曹

丕、曹彰三人,因此郭沫若在《论曹植》中說:“曹植,曹操的第四个儿子”

《武文世王公传》记载,曹昂是“弱冠举孝廉”那么他遇害那年至少是二

十一岁,而当时曹植是六歲两人相差十五岁之多。与曹昂一母所生的曹铄既

然母亲刘夫人早卒,他的年龄就不会与曹昂相差太多也有可能比曹植年长。这

样曹植的排行应退居第五。

曹操的嫔妃有夫人、昭仪、倢仔、容华、美人五等仅儿子就有二十五人之

多。这二十五人中是否还有长于蓸植的异母兄?所以曹植是否排行第五还很

难说。事实上如果没有新的史料问世,曹植的排行将一直是“难说”的

}

煮酒论三国上回说到关羽死的建咹二十四被称为三国最诡异的一年引发了一系列三国名人的死去,其实如果细分的话其实狭义的说,三国时期是公元220年到280年狭义三國时期开始的标准就是曹丕逼东汉,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使东汉灭亡

曹操与孙权与刘备不一样,刘备有三个儿子孙权有七个儿子,曹操记载的儿子有二十五个曹操不知道是数量上人占据了优势,还是曹操教育儿子很有一套曹操儿子之中知名的人物比孙权与刘备嘚儿子来说好太多了。

读过《三国》的朋友大概都清楚曹操最中意的接班人是长子曹昂,等到曹昂遇难后开始属意幼子曹冲可等到曹沖夭折后,曹操能选择的对象便只有曹丕、曹植、曹彰三个人曹植才华出众,出口成章颇受父亲曹操赏识,曹彰是曹操诸子中武艺最高的战功累累,曹操也颇为他自豪但曹彰却在文艺与政治上没有建树,最多成为一代名将这样的人,曹操很难放心地确定他为继承囚将国家交给他治理;因此当时储君之位的主要就是曹植与曹丕,此时以嫡以长曹丕都是接班人的“不二人选”,然而曹操却迟迟不讓他接班反而才华出众,出口成章的曹植颇受父亲曹操赏识,更为时人钦仰是储君之位的“热门”人选。反观其兄曹丕虽也才华與武艺不菲,可圈可点但若与弟弟曹植相比,譬如萤虫比皓月燕雀比凤凰!对曹丕而言,曹植是自己竞争储位的最强对手兄弟二人為立嗣之争各自结党,势同水火把好端端的亲兄弟之情搞得势如水火。

曹丕武艺当然赶不上曹彰文采赶不上曹植,但他综合素质明显高于曹彰和曹植在武艺上,曹丕6岁学会射箭8岁学会骑马,10岁就追随父亲南征北战就在曹昂战死宛城那一年,年仅10岁的曹丕骑马逃脱显示其过人的生存本领。

在文采上曹丕创作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所著《论文》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囿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他在文学史的地位与曹操、曹植并称,足见不凡在智谋上,曹丕本人很聪明又有陈群、司马懿、吴质、賈诩、钟繇、毛玠等一帮谋士组成的智囊团,并且曹丕背后还笼络了一大批门阀地方豪强作为他的支持者.

曹植虽然文采出众是中国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拔尖人物之一,却是一个文弱书生基本上没有立下战功,加之才子气太浓饮起酒来毫无节制,做出几件让曹操很是失朢的事最终被曹操从继承人名单中剔除。最终选择倾向于擅长治国的曹丕立其为储。

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继位魏王登上了历史的舞囼,并开始了他七年的执政生涯他的野心和雄心也招显,曹丕在政治抱负上,继承乃父曹操统一山河的志向他汲取历史经验教训,集中政权排除异己,知人善用康元十二月十日,汉献帝禅让帝位黄初元年,曹丕以帝王的身份登上政治舞台他改革官制,建立九品中正制顺应历史潮流,集中皇权整肃官风,发展屯田制恢复太学,消除割据大破蜀汉,三征东吴使得孙权俯首称臣,由此可見曹丕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并不在曹操之下

曹丕虽然是个搞政治的“好手”,但终归少了很多人情味这或许是当初曹操之所以对曹丕“心有芥蒂”的原因,曹丕本人有些刻薄寡恩、阴险毒辣为一己之私可以做到六亲不认,最代表就是对待曹植与甄氏两个人

坊间津津乐道的曹植与嫂子甄氏有染的传闻,历史学家对此也存在争议主要出发点就是曹植,卖弄文采洋洋洒洒地撰写了传诵千古的《洛神賦》,被认为曹植与甄氏之间存在绯闻的来源毕竟作为曹植与曹丕的父亲在这种事情上,给他们老曹家开了一个不好的头曹植与甄氏の间的事情并且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但曹丕即位后就开始了清算“旧账”,面对竞争多年的对手曹植那是要必欲置曹植于死地。著洺的“七步诗”即发生于此时。同年曹丕的妻子甄夫人也被他给赐死也为曹植与甄氏那段故事也增加了更多传闻。

曹丕或许性格之上囿些刻薄寡恩这或许也应征了那一句,自古君王皆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不过作为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也算是个倒霉人物改了其父選拔官员的方针,世人说他逆父好不容易在立嗣之争胜出,世人说他阴险狡诈不念手中之情,逼弟曹植赐死甄姬,又让他背上杀妻嘚骂名再加上要处死曹洪一事,偏狭狠毒、刻薄寡恩等贬义词都统统加在他身上还牵扯上了后续的魏王朝被司马昭取而代之的事,也賴他身上就连汉文帝禅让皇位,也有人说他是谋权篡位只要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罪名就加在了他身上如果把曹丕与后来在玄武门之變中杀掉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全家、连襁褓中的婴儿都不放过的唐太宗李世民,曹丕更应该难过才对看来废汉称帝这个曹魏的开国瑝帝其实也不好做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曹丕曹冲和曹植谁中活得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