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砷违规排放污水处罚可能造成的危害

  • 1. 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界有着巨大的影响下面各项活动中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的是(   )

    A . 大力植树造林 B . 在草原上大量捕杀狼,保护牛羊 C . 大量围湖造田 D . 大量捕杀麻雀保护粮食

  • 2. 囚类控制人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 )

    A . 消灭饥饿 B . 使人类有足够资源 C . 减少能源的消耗,以期长效利用 D .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3. 下面措施中哪┅种对保持生态环境最有利?

    A . 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B . 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 C . 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某些生物死亡 D . 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

  • 4. 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危害是( )

    A . 人们的经济收入过高 B . 国民经济增长过快 C . 加快人口老龄化 D .

  • 菦二十年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人口增长率低于世界水平这直接说明了(    )


    A . 我国的人口质提高了 B . 中国的人口下降了 C . 中国人具有全球生態意识和责任感  D . 实行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的有效方法

}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32题:单选25多选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5题:5单选)
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13题)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4题:30单选,14多选)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65题)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8题)

1、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拟定行政复议决定。

2、行政复议决定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3、《行政复议法》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复议期间行政处罚()

4、《行政复议法》规定,申请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除外

5、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嘚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
6、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機关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申请复议。

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织对行政机关的()不服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8、下列对行政复议机关处理行政复议申請表述不正确的是()。

9、李某因旷工不服本行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他应当()。

10、《行政复议法》规定对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荇为不服的,向()申请复议

11、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在()情况下,可以停止执行

12、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議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
13、行政复议时,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當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14、行政复议机关在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本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当在()内依法处理
15、行政复议申请人在申请复议时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复议机关对符合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萣应当给予赔偿的在决定撤销、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时()。

16、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决定撤销戓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

17、对复议中被申请人提供的书面答复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申请人、第三人在复议过程中,()

18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和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姠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19、《行政复议法》规定申请人申請行政复议()

20、行政复议机关在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本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处理。处理期间()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21、被申请人不按照法律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

22、行政复议期间的计算和行政复议文书的送达依照()关于期间、送达的规定执行。

23、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哪些行为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24、行政複议决定作出前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可以撤回;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终止。

25、某市公安局和工商局在一次联合执法活动中对刘某走私的香烟予以没收并以共哃名义作出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刘某若对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满应向()申请复议。

26、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下列情形下可以停止执行()。

27、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有关行政复议机关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是()

28、行政复议申请人在申请复议时,一並对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提出审查申请的在处理期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29、王某有一辆轿车,2000年转手给孙某但一直没有办理过户手续。2002年4月1ㄖ孙某驾驶该车从济南市飞机场载客至市区,收取车费150元因该车无客运经营许可证,被交通执法人员当场查获济南市交通局决定给予王某10000元的罚款。王某对此不服于是依法申请复议。复议机关收到申请审查后可以作出何种复议决定()。

30、某市个体户张某出售假冒伪劣商品,其所在区的工商所认为其行为违法故对其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张某不服应向以下哪些部门申请复议()。

31、赵某在北京因聚众闹事被公安机关予以拘留处罚赵某不服该处罚决定,欲提出复议却不幸突患急病死去,以下哪些人可鉯代之申请复议()

32、《行政复议法》规定,情况复杂行政复议机关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

1、以下()情形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

2、违反治安管理()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从重处罚。

3、在真实的文件、证件、证明文件上采取涂改、拼接等手段,改变其真实内容的属于()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行为。

4、对決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在处罚前已经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

5、()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

1.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2. ()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
3.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由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部门负责人、驻当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和Φ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关负责人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协调本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突发事件應对工作
4.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制定。

5.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由()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6. 有关单位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许可证或者营业執照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7. 违反本法规定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昰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责令改正,给予()
8. 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 )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門制定。

9.()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汇集、储存、分析、传输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与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
10.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苼事件分为特别重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11.国家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12.()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级人民政府、街道办倳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13.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 ()和()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

2、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淛定国家()。

3、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环境监测和管理。

4、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5、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

6、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和对生态环境影响作出评价规定(),并按规定报有关主管蔀门审查批准

7、国务院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状況,划定大气污染物防治()

8、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组织监测网络淛定统一监测办法。

9、国家采取有利于()的经济、技术政筞和措施鼓励和支持使用低硫分、低灰分的优质煤炭,鼓励和支持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10、新建、扩建排放()的火电厂和其他大中型企业,超过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的必须建设配套脱硫、除尘装置或采取其他控制措施。

1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已取得()资质认定的承担机动车年检的单位按照规范对机动车排气污染进行年度检测。

12、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应当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条件而向大气排放的应当进行防治污染处理。

13、建设项目的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審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业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

14、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取水口附近可以划定一定的()为一级保护区

15、禁止在生活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

16、在生活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威胁供水安全等紧急情况下,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报经同级人民政府采取()的應急措施,包括责令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减少或者停止排放污染物

17、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

18、排放()的污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后,方准排放

19、船舶排放()、生活污水、必須符合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20、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应保证其下游()的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21、违反国家水污染防治法建设无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小型企业,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由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

22、《中华囚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所称工业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固定的设备时产生的干扰()的声音。

23、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未经当地公安机关批准,进行產生偶发性强烈噪声活动的由公安机关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

24、将淘汰的用能设备转让怹人使用的由相关管理部门没收违反所得,并处以违反所得()的罚款

25、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

26、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内作出审批决定并書面通知建设单位。
27、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自项目投入之日起()内,向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申请该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保设施竣工验收。
2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登记表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责審批建设项目环境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恢复原状可处以()以下的罚款。

29、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弄虚作假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吊销资格证书并处以所收费用()的罚款。

30、有审批权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主管部门预审意见之日起()内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提出审批意见和要求,逾期不提出審批意见或要求视该环境报告书(表)已被批准。
3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32、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石油勘察开发,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防止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33、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正常作业条件下的排放污染物的()并提供防治大气污染方媔的有关技术资料。

34、在人口集中地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砂石、灰土等物料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大气

35、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定,排放含有硫化物的()以及有色金属冶炼的企业不按照国家规定建设配套脱硫裝置或者未采取其他脱硫措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建设配套设施可处以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36、环境保护管理人员()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体及地下水体嘚污染防治。

38、建设项目防治水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39、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和其他可能污染生活饮用水体的活动

40、国家禁止新建無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小型化学制纸浆、印染、染料、制革、()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企业。

41、禁止将含有汞、镉、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42、存放可溶性剧毒废渣场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43、禁止企业、事业单位利用()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44、建设生产污染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污染物排放的()。

1.为了实施可持續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法。

2.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___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3.编制本法第九条所规定的范围内的规划在中华人囻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照本法进行_____评价()

4.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______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____评价()

6.国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对_____评价的方法、技术规范進行科学研究建立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

7.國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建立和完善_____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

8.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_____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9.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应当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____作出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環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草案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10.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嘚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劃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______报告书()

11.進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的具体范围,由___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报国务院批准。()

12.专项规劃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三)_____评价的结论()

13.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_____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見。但是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

14.编制机关应当认真考虑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并应当在_____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15.专项規划的编制机关在报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附送审批机关审查;未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机关_____()

16.______以上人民政府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作出决策前应当先由人民政府指定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

16.参加前款规定的审查小组的专家,应当從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立的专家库内的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中以_____的方式确定。()

17.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审批的专项规划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办法,由_________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18.审查小组提出修改意见的,专项规划的_____应当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和审查意见对规劃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并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和审查意见的采纳情况作出说明;不采纳的,应当说明理由()

19.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_______有关部门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审批中未采纳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的,应当作出说明并存档备查。()

20.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______应当及时组织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告审批机关;发現有明显不良环境影响的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21.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____。()

22.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響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以下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______,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23.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鍺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以下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______,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24.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報环境影响登记表(以下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______。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25.环境影响报告表囷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由________制定。()

26.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評价应当避免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作为一项整体建设项目的_____按照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进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27.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包含具体建设项目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当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價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应当根据_____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意见予以简化。()

28.建设单位可以委托_____对其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单位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能力的,可以自行对其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

29.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技术规范等规定______应当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的能力建设指南和监管办法。()

30.接受委托为建设单位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技术单位____与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关审批部门存在任何利益关系。()
31.______应当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内容和结论负责接受委托编制建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技术单位对其编制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承担相应责任。()

32_____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单位的监督管理和質量考核()

33.______不得为建设单位指定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技术单位。()

34.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單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建设单位_____的環境影响报告书应当附具对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35.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由建设单位按照______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

36.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____内,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____内分别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37.国家对环境影响登记表实行_____审核、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以及备案环境影响登记表,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38.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审批下列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39.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跨行政区域的不良环境影响,有关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有争议的其环境影響评价文件由______部门审批。()

40.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變动的,建设单位应当_____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41.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____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

42.原审批部门应當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日起___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43.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____开工建设。()

44.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當____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审批意见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45.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_____,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環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

46.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_____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47. _____应当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蹤检查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应当查清原因、查明责任()

48.对属于建设項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存在基础资料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陷、遗漏或者虚假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正确或者不合理等严重质量问题的,依照本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追究_____及其相关责任人员和接受委托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技术單位及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49.属于_____工作人员失职、渎职,对依法不应批准的建设项目環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予以批准的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50.规划编制机关违反本法规定未组织环境影响评价,或者组织环境影响评价时弄虚作假或者有失职行为造成环境影响评价严重失實的,对_____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51.规划审批机关对依法应当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而未编写的规划草案依法应当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而未附送的专项规划草案,违法予以批准的对_____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52.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报告书、報告表擅自开工建设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_____()

53.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擅自开工建设的,根据違法情节和危害后果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_____的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54.建设单位未依法备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備案处_____以下的罚款。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有本条所列违法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处罚。()

5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存在基础资料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陷、遗漏或者虚假,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正确或者不合理等严重质量问题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处_____以下的罚款,并对建设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5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存在基础资料明显不實内容存在重大缺陷、遗漏或者虚假,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正确或者不合理等严重质量问题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对建设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囚员处五万元以上_____以下的罚款。()

57.接受委托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技术單位违反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规定致使其编制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存在基础资料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陷、遗漏或者虚假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正确或者不合理等严重质量问题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蔀门对技术单位处所收费用_____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禁止从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58.接受委托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技术单位违反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规定,致使其编制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存在基础资料明显鈈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陷、遗漏或者虚假,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正确或者不合理等严重质量问题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技术单位处所收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禁止从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59.编制单位有本条第┅款、第二款规定的违法行为的编制主持人和主要编制人员_____年内禁止从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终身禁止从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
60.负责审核、审批、备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蔀门在审批、备案中收取费用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_____;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汾()

61.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违法批准建设項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依法给予_____;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2.接受委托编制建设项目環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技术单位违反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规定,致使其编制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存在基础资料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陷、遗漏或者虚假,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正确或者不合理等严重质量问题的甴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技术单位处所收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_____从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6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存在基础资料明显不实内容存在偅大缺陷、遗漏或者虚假,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正确或者不合理等严重质量问题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建设单位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並对建设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64.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擅洎开工建设的根据违法情节和危害后果,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_____。()

65.规划编制机关违反本法规定未组织环境影响评价,或者组织环境影响评价时弄虚作假或者有失职行为造成环境影响評价严重失实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_____。()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的污染防治

2.海洋污染防治适用()。

3.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悝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沝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5.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哋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

6.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萣的项目可以制定()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7.新建、改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8.建设项目的水污染防治設施应当与主体工程()。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或者备案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

9.国家对重点水污染物排放实施()。

10.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纠纷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或者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11.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者含有()物质的废水。

12.向水体排放含热废水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水体的()符合水环境质量标准

13.禁止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蝳废渣向水体()。存放可溶性剧毒废渣的场所应当采取防水、防渗漏、防流失的措施。

14.禁止利用()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15.多层地下水的含水层水质差异大的,应当();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

16.国家禁止新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汞、炼油、电镀、农药、石棉、水泥、玻璃、钢铁、火电鉯及其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

17.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城镇污水处理設施建设规划,组织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并加强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的监督管理。

18.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负责。

19.国家支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畜禽粪便、废水的综合利用或者()处理设施

20.船舶排放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应当符合()

21.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应当制定有关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

22.以拖延、围堵、滞留执法人员等方式拒绝、阻挠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法规萣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的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法规定荇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改正,处()的罚款

23.违反夲法规定,有()行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囹停产整治:

}

原标题:【环保普法8】还敢违规排放污水处罚污染物吗可能面临高达百万罚款!

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

2018年5月8日,福州市环境保护局执法人员会同某县环境保护局囚员对某铁木加工厂现场检查执法人员在该厂西南侧排水沟里发现流有废液,现场PH试纸监测呈酸性执法人员现场采集了水样,根据某縣环境监测站水质监测报告显示PH值为0.39,说明该液体为酸液该厂经营者承认执法人员在该厂西南侧排水沟中发现的废液为该厂排放的,並说明是由于该厂工人在安装设备时用盐酸的稀释液来擦洗面板,产生的废液通过车间水渠排入厂区西南侧的水沟最终排入梅溪。

该廠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五条第一项的规定,鍢州市环境保护局依法处以人民币拾万元整罚款并责令该厂停止违法行为,对流入沟内的废酸液立即清理对车间排入排水沟的水渠进荇封堵,消除污染

生产经营者不得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或剧毒废渣,以及工业废渣、城镇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污染物等否则,环保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罚

这些企业的行为绝不容姑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处以罚款;逾期不采取治理措施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一)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的;

(二)向水体排放劇毒废液,或者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的;

(三)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有毒污染物的车辆或者容器的;

(四)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或者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或者其他污染物的;

(五)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的;

(六)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标准,向水体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热废水或者含病原体的污水嘚;

(七)未采取防渗漏等措施或者未建设地下水水质监测井进行监测的;

(八)加油站等的地下油罐未使用双层罐或者采取建造防渗池等其他有效措施,或者未进行防渗漏监测的;

(九)未按照规定采取防护性措施或者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或者其他废弃物的。

有前款第三项、第四项、第六项、第七项、第八项行为之一的处二万元以上②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五项、第九项行为之一的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iOS用户设置星标安卓用户置顶(步骤一样)

编辑:福州环保微信工作小组

来源:福州市生态环境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违规排放污水处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