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白池广场近代 抗日史实

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猜你感兴趣千年前的百年战争:宋与西夏的百年战争
千年前的百年战争:宋与西夏的百年战争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至建炎元年(982年—1127年),西夏为立国拓疆,频频举兵攻宋;宋为遏制西夏扩张,实现一统,屡次集兵进击,双方展开断续近百年的战争。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多民族王国,自称大夏,又号白上国,史称西夏。党项族本是羌族的一支,原居四川省西北部和青海省东南部。公元六世纪,活动区域逐渐扩展。著名姓氏有8部,其中以拓跋部为最强。隋开皇五年(585年),其木首领拓跋宁丛附隋,率部落迁徙旭州(今甘肃临潭境)。唐太宗时,党项诸部相继归唐,唐以其部落首领拓跋赤辞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公元九世纪末,拓跋思恭因助唐镇压有功,受封夏州定难军节度使,统领银(今陕西榆林南)、夏(今陕西横山西北)、绥(今陕西绥德)、宥(今陕西靖边东)4州地,后增置静州(今陕西米脂西北),辖区扩为5州。宋初其首领李彝兴归附,加授太尉。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继捧立,党项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袭职,发生内讧。宋乘机诏李继捧入朝,欲获五州。七年,李继捧因难以控制局面,率族人献地朝宋,请留京师。宋廷命汝州团练使曹光实为银、夏等州都巡检使。李继捧族弟定难管内都知蕃落使李继迁反对献地,率亲信走避地斤泽(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联结豪族,招聚蕃众,起兵反宋,宋夏战争遂起。李继迁出走后,不断袭扰宋边。宋为迫其就范,每每发兵围攻。此期战争历时22年。作战区域,东起麟(今陕西神木北)、府(今陕西府谷),西至灵(今宁夏灵武西南)、凉(今甘肃武威),遍及沿边诸州。宋之企图:占据5州,实现统一。所取方略:军事进击和羁縻(笼络)并举,多方招抚,分化瓦解;联结吐蕃与回鹘,“以夷制夷”。李继迁企图:恢复5州,独霸西土,摆脱宋的控制,所取方略:和战兼施,联辽拒宋;纵横四处,转徙游击。  七年末至八年,李继迁相继袭击夏、银、宥等州地,均为宋军所败,被迫退守地斤泽。九年七月,袭击王亭镇(今内蒙古乌审旗南)获胜,后宋军侦知其营地,乘虚突袭,俘其母与妻,李继迁及弟逃遁。雍熙二年(985年)二月,李继迁佯与宋都巡检曹光实约降,至期,伏兵葭芦川(今陕西佳县西北),诱杀曹光实,袭据银州,进破会州(今甘肃靖远),自称定难军留后。宋遣重兵围攻,李继迁败走,宋军乘胜进击盐州(今陕西定边)。三年,李继迁乘宋部署攻辽之际,与辽联姻结盟,东西策应,致宋两面受敌。四年,复于王亭镇败宋军3万余众。因用兵失利,采纳宰相赵普“以夷制夷”的策略,命李继捧为定难军节度使,回镇夏州,同时令附宋之回鹘、吐蕃、党项等部族侧击其背,以分其势。李继捧至任,连战获胜。淳化元年(990年)十月,李继迁诈降李继捧,乘其不备,突然袭击,大败李继捧,包围夏州,后闻宋大军将至,佯作奉表归顺,受封银州观察使。二年正月,攻取银州。五年,袭掠灵州。宋太宗令李继隆为河西兵马都部署率兵进击,李继捧叛宋,暗联李继迁,共乞援于辽。宋军于乌白池(今宁夏灵武东南)击败李继迁,毁夏州城,徙其民至银、绥等州,捕李继捧回朝。李继迁走避漠中,献马于宋,得宋缓兵。至道元年(995年)九月,李继迁攻清远军(今甘肃环县西北),谋取灵州。二年,宋洛苑使白守荣护粮草40万石往灵州,李继迁设伏袭击,缴获全部粮草,进围灵州。宋太宗命环(今甘肃环县)、庆(今庆阳)、延(今陕西延安)、夏、麟诸州、发兵5路,分进合击,欲会师平夏(今宁夏固原北),因粮运艰阻,诸军缺乏统一指挥,互不协同,无功而还。三年,继位,李继迁遣使求和,受封定难军节度使,后得知宋军政腐败,决意扩展。咸平二年(999年)至四年,相继攻掠麟、府、延等州。五年,在辽指使下,率2万余骑攻取灵州,建为都城,改称西平府,作为立国基地。六年春,李继迁再次与宋议和,宋以五州与之。六月,东攻麟州未下,回军西向,进攻吐蕃,中箭逃归,次年初卒,子德明继位,进表附宋。此后30年中,与宋基本保持了和平睦邻关系。  明道元年(1032年),德明卒,子元昊袭位后,厉行改革,立法建制,扩充军备,逐步加强了党项贵族的专制统治。景祜元年(1034年),元昊反宋,率军连续攻掠宋府、庆、环等州,宋夏战争复起。此后10年间,连年交战。元昊企图:扩大疆域,掠夺财物,逼宋承认夏国。所取方略,联合辽国,东西策应;集中优势兵力攻宋一路,速战速决。面对元昊进逼,宋被迫增兵边地,据险筑垒。分兵防守;同时封赏吐蕃首领唃斯罗,以联合制夏。二年至三年初,元昊为防唃厮罗制其后,数次举兵进攻吐蕃,迫使吐蕃军后退。七月,再攻回鹘,占据瓜(今甘肃安西东南锁阳城)、沙(今甘肃敦煌)、肃(今甘肃酒泉)等州,尽取河西(今甘肃河西走廊)之地。继攻兰州诸羌,留兵镇守凡川城(今甘肃临洮境);切断宋与吐蕃通路。领地扩至18州,境土方圆2万余里。宝元元年(1038年),元昊正式称帝建国,建元天授礼法延祚。旋遣使至宋,要求予以承认。宋廷不允,下诏削元昊官爵,停止互市,宋夏愈趋激化。康定元年(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三年,1040年)正月,元昊侦知宋鄜延路守军寡弱,集兵数万,大举攻宋延州。进兵前,先使人请和,麻痹宋军,随即乘隙突入,以声东击西之计,明攻保安军(今陕西志丹),暗袭金明寨(今陕西安塞东南),直抵延州。宋环庆、鄜延副都部署刘平率军自庆州赴援。元昊设伏三川口(今陕西延安西北),围城打援,大败宋援军,俘刘平等。适逢大雪,难以久战,率军引退(参见延州之战)。五月至了九月,又攻陷宋鄜延、泾原路10余城寨。是年冬,鉴于夏军不断进逼,臣纷纷陈述攻守之策。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力主集鄜延、泾原两路兵深入进攻,副使兼知延州办主先行坚守,巩固防务,再进取横山(今陕西横山东南之横山),占据要地,修筑堡寨,步步进逼,宋廷犹疑不定。元昊得知宋进兵未决,先发制人。再次大举攻宋。二年二月,元昊率兵l0万自折薹(今宁夏同心东南)进发,经天都山(今宁夏海原东)沿瓦亭川(今宁夏甘肃边境葫芦河)南下,将主力埋伏于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北)口附近山谷,遣一部分兵至怀远城(今宁夏西吉偏城),诱宋军入伏。韩琦闻夏军来攻,集兵数万,令环庆副都部署任福统率出击。任福等为夏军所诱,尾随追击,中伏大败,力战而死,丧师万余(参见好水川之战)。宋在两次惨败的震撼下,被迫对夏完全采取了守势。七月,元昊乘连胜之威,转兵东进,进攻麟、府二州,因宋军坚守未下,北上攻陷丰州(今陕西府谷西北),再回攻麟、府,遭宋军夜袭,失利退走。庆历二年(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1042年)九月,元昊乘宋精骑集中边地,后方空虚之机,谋攻宋腹地。闰九月,于天都山集兵l0万,分兵两路,包围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宋泾原路副都部署葛怀敏奉命自渭州(今甘肃平凉)至瓦亭寨(今宁夏隆德东北)阻击,途中违令北进。元吴诱宋军至定川寨(今宁夏固原西北),以重兵包围;葛怀敏突围走镇戎,行至长城壕(今宁夏固原西北),遭夏军夹击大败。葛怀敏等16将被杀,士卒亡9400余(参见定川寨之战)。夏军乘胜南下,直抵渭州,大掠而还。
分页:1/7页&&
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郑成功,福建南安人。明隆武帝曾赐姓朱,名成功。因此后人也多称其为&国姓爷&。
  为子孙坐稳朱家江山而血腥屠戮功臣  洪武十年之前,朱元璋前后一共杀害了三名功
  大名鼎鼎的张三丰,传说是武当山道教开山祖师,他不但发明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太极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十月廿五,为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
  刘裕简介  刘裕,又名刘德舆,生活的时间是公元364年到422年,徐州人氏,
  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杨广,一个是模范皇帝流芳千古,一个是反面教材遗臭万年。因
  在中国历史上,有资格被誉为&千古一帝&的皇帝肯定不多,就算能找出几个,大半也
  周武王简介  周武王是中国封建历史的开创者,他创立了一个叫做周的朝代。这个朝
  中国古代最有智慧的思想家老子对人生进退得失有透彻的参悟:&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吴越王钱俶  吴越王钱俶,生于公元929年,在位时间30年。原名是钱弘俶,字
  邓绥出生于公元81年,卒于公元121年,活了40年,但是在这40年当中,她临
  楚汉相争时,韩信率军在井陉口与赵军对峙。  驻守在井陉口的是赵国大将陈余,他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日,朱允炆的亲四叔、以&清君侧&为名起事的燕王
  柳生十兵卫真有其人吗  柳生十兵卫是日本漫画、动画以及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的一
  朕虽未能仰绍爱民之实政,亦无害民之虐事,突遭此变,实不可解!&&嘉庆  这本
  杨贵妃秘史谢阿蛮可能是说的《杨贵妃秘史》中的谢阿蛮,在历史上谢阿蛮这个人是确
  郑成功,福建南安人。明隆武帝曾赐姓朱,名成功。因此后人也多称其为&国姓爷&。
  日本战国时代的著名剑圣冢原卜传简介  冢原卜传是非常著名的一位剑圣,在战国时
  妖怪的产生起初是出于对自然、动物的敬畏之心,人们把自己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控
  从战国时期的秦国灭亡六国到建立始皇政权,消灭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历经长期的权
  开隋九老分别是:忠孝王伍建章、大元帅高颎、靠山王杨林、上柱国贺若弼、大都督鱼
  咸丰死于自杀仅为无历史依据的猜测,咸丰在逃往热河承德山庄避难的时候确实身患肺
  王邑最大的弱点就是求稳怕赔,因为怕赔,围城时不敢过河,几十万人马包围不了一座
  在18世纪的后期,我国当时的清王朝与越南发动了一场战争,史称清越战争,清越战
  清越战争暴发于1788年,也就是18世纪的后期,当时的清王朝正处于乾隆执政。
  清越战争暴发于1788年,也就是18世纪的后期,当时的清王朝正处于乾隆执政。
  通过对宁远大捷简介,了解明军和后金的交战历史,也能对明朝末期的大将袁崇焕能有
  黄巾起义,又称黄巾之乱、黄巾之祸,是东汉晚期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
  历史上有一群头包着黄巾的人,他们是游民、是贫农、是无产者,他们整日饥肠辘辘,
  黄巾之乱对于东汉末年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尽快平定战事,中央下放军权至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皇帝,他建立的秦朝也是封建社会的开端,正是由于秦灭
  秦始皇将齐国放在最后去攻打不仅仅是因为齐国与他们国家的领土相距最远,还因为齐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名存实亡,诸侯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更加频繁。秦国也是颇有雄心
  明仁宗朱高炽,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大儿子。他的皇帝生涯恐怕是明朝历代帝王中最窝囊
  刘邦没有一个好的皇后,朱元璋的后宫却很幸福,自然是因为皇后马秀英的仁慈。因为
  西施长什么样子  西施,原名叫做施夷光,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她出生在浙江
  苗族张秀眉  苗族张秀眉其实原先不姓张,甚至名字也不叫秀眉。他的家族世代都是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一代绝世美人杨贵妃香消玉陨在马嵬坡上,两年后,挖
  徐福东渡传说指的是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在统一六国之后,为了能长生不老
  徐福,字君房,是鬼谷子先生的门下弟子。他满腹经纶,精通天文、地理、航海,并且
  唐朝安禄山  安禄山是唐朝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之一,安禄山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和
  徐福东渡传说指的是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在统一六国之后,为了能长生不老
  徐福的后代有很多个版本,在这里先给大家纠正一个误区,就是徐福不是太监。徐福是
  徐福东渡最早记载于《史记》之中,这一事件对于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有着深远的影
  看着武侠片里的大侠,动不动就一个纵身,飞到了高处,甚至有的还能飞檐走壁,脚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西汉景、武年间(时间不详),在黄河龙门的一个小康之家
  人物生平  景帝时期  原名司马长卿,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司马相
  西汉二司马是指西汉的司马相如和司马迁。两人在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对后代很
  关于李白老师的婚姻状况,他的铁哥们魏颢有明晰的记录,第一桩婚姻娶的是在湖北安
  读完整部《西游记》后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疑惑,那就是为何孙悟空刚刚崛起的时候,
    在7日的上图讲座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中国神话学会会长叶舒宪
  母亲颜征在一直到死,都没有给孔子说过,他父亲到底是谁。颜征在死后,孔子才从邻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从它所反映的社会思想到语言风格都带有浓厚的
  孔子七十二徒,彼此间的言行,可能是最早的师生关系描述,既有&春服既成、浴乎沂
  大禹为什么治水  相传,在上古贤帝尧还是部落首领的时候,黄河就一直都洪水泛滥
  庄子简介  庄子,姓庄名周,道家主要代表,也称庄子,和老子学术成就相当,两人
  吴敬梓简介  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敬梓,本为安徽全椒人。相传他出身名门望族,自幼
  东晋画家顾恺之  顾恺之,字长康,小名为小虎子,晋陵无锡人,东晋时期著名的画
  《思美人》里屈原喜欢谁这个问题是观众比较关心的。因为《思美人》这部电视剧是以
  宋将曹玮,闻知有人叛变,他非但不惊恐,反而随机应变,谈笑自如,不予追捕,让敌
  笑里藏刀是三十六计之一。该计策的最大特点就是运用广泛,而且可以无师自通
  &笑里藏刀&是形容阴险小人在人前和颜悦色,但实际上却是阴险毒辣。这个典故出自
  庄子写了《庄子》一书,这本书在历史与其他经典著作一样具有同样地位。后代的君王
  墨子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很多都是主张仁爱的。不以奢侈来影响后
  《庄子之楚》吧,纯属一篇神话传说,还是怪力乱神那一种。说,庄子在到楚国的路上
  庄子,姓庄,名周。他出生于战国时代祖居宋国,据说其先祖曾是宋国的一国之君。他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ghostdom的推荐 | LOFTER(乐乎)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LOFTER for ipad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ghostdom 的推荐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this.p={ dwrMethod:'querySharePosts', fpost:'429c5f_83b281c',userId:,blogListLength:19};第31卷第5期2011年9月Vol.31No.5;AcademicForumofNandu(Jou;百年中国盐业史研究发展历程;吴海波;(江西中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0;摘要:作为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近百年来;代学人的共同努力下,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可谓硕果累累;年的发展阶段、;展与繁荣阶段;中图分类号
第31卷第5期2011年9月Vol.31No.5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AcademicForumofNandu(Journalofthe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Sep.2011
百年中国盐业史研究发展历程
(江西中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04;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作为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近百年来盐业史研究一直为学界所重视。在几
代学人的共同努力下,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可谓硕果累累,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颇为突出。纵观近百年来盐业史研究的发展历程,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年的
年的发展阶段、年的徘徊与停滞阶段和1980迄今的进一步发萌芽阶段、
展与繁荣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独特特点。关键词:盐业史研究;发展历程;研究特点
中图分类号:K8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31-06
杂志上发表盐业方面的文章共计20篇,内容涉及盐业调查、盐务改革、盐法问题、自流井盐产与盐矿以及食盐生产与运销等。
从研究范围来看,其中有综合性研究,而更多的则是以地方性盐业问题研究为主。首先,从综
主要研究成果有程其保《中国盐合性研究来看,
[1][2]
《中国盐务状况》、业调查志略》、梁杨庭田斌[3]
《三十年来盐款与国债》、左树珍《盐务辑要历
盐业史是我国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
1904梁启超发表第一部经济史著作《中国国债以来①,有关经济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与日俱史》
增。伴随经济史研究的日渐繁荣,盐业史研究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向前发展。纵观百年来②中国盐业史研究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萌芽大概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到今天的繁荣,
一、萌芽阶段()
清政府即将谢幕的1909年,田斌在《国粹学第50―52期上连续发表了中国盐业史研究上报》
―――《说盐》,的第一篇具有一定学术意义的文章
该文分上、中、下三部分,文章虽然带有明显的介
与今天的学术论文还有一定的差别,但它绍性质,
却是盐业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③。继田斌之后,在接下来的20年时间里又有贾士毅、缪秋杰、田斌、左树珍等人,先后在《东方》、《盐务杂志》、《盐政杂志》、《东省经济月杂志
》、《经济半月刊》等专门性盐务杂志和经济类刊
收稿日期:
上述文章既有研究盐务、盐款状况史概论》等,
之作,也有探讨盐法或盐业调查之文。相比综合
性研究成果而言,地方性盐业问题的研究成果明
[5]显要多一些,主要有:贾士毅《淮南盐垦纪略》、[6]
《鄂岸盐务改革商榷书》、缪秋杰君实《四川省[7][8]
《江苏盐垦事业概括》、之盐业》、李积新王树[9]
《东三省盐法新志》、无名氏《两浙之盐楠等
务》等。内容涉及江苏、浙江、福建、四川、湖北、东三省等多个在盐业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省份的盐业问题。
就论著而言,此阶段主要有以下几部著作值
――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立项资助项目“清代两淮私盐与东方社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会”项目编号:YWhY09-03。作者简介:吴海波(1972―事清代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国国债史》《回顾与展望:认为1904梁启超写成一书,标志着中国经济史学的出现(参见李伯重①李伯重先生借助赵德馨的观点,
,《文史哲》2008年第1期)。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百年沧桑》载
②本文所指的百年是指1909迄今。
),男,江西省高安市人,博士,副教授,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
《说盐》是目前笔者找到的最早的有关盐业方面的文章,因此本观点纯属个人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赐教。③
南都学坛2011年第5期
得关注,分别为:左树珍《盐法纲要》、周庆运
《盐法通志》、《河东盐政纪要》(1915年等编
编订地方盐业史料时,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
抄袭、罗列史料,而是将众多凌乱无序的相关史料加以归类、整理并予以必要的解释、说明与论述。
(1936主要成果有:杨勋民编《云南盐务纪要》《淮北盐务纪要》(1948年刊本)以及年)、高元
《川盐纪要》、《淮盐纪要》、《浙盐纪要》、《粤盐纪》、《青盐志略》、《潞盐纪要》、《滇东盐务纪实》、《淮北盐法成案通录》实等。其次,相关论文方面,不仅数量上增加明显,而且研究视角也更为宽广,内涵上更为丰富。就数量而言,据不完全统计,这一阶段共计发表各类论文222篇,远远超出上一阶段20余篇论文的规模,增长了近10倍。为数众多的论文,若从其取材范围来看,其中综合性研究成果119篇,地方性研究成果103篇;从文章所涉及的时间而言,从春秋战国到清末民初乃至抗日战争期间的盐业问
均有论文予以关注。若从研究视角来看,有的题,
以研究专卖问题为重,如刘隽《西汉时代的国家
[23][24]
专卖盐法》、高庆丰《中国古代专卖制度》、
《刘晏推行盐专卖之经过》、何维凝赵靖《宋代
之专卖制度》等①;有的以探讨历代盐政为主,[27]
《中国盐政沿革》、如德龄何维凝《鸦片战争与
[28][29]
林纪猷《中国盐政之沿革》中国盐政》、
《中国盐政沿革史》(出版者不石印本)、盐务署辑
1915年)、《蒙盐纪要》、详,刘朝铭编张茂炯等
[14]《清盐法志》(1920年铅印本)、编林振翰编
[15][16]
《淮盐纪要》、田斌《中国盐税与盐政》、景[17]
学钤《盐务革命史》等。不过这些所谓的专
《中国盐税与盐政》、《中国盐政小史》著,除与《盐
务革命史》以外,其他基本上皆属于盐业史料集,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盐业史专题研究著作。一言以蔽之,此阶段不仅发表的论文、论著比较有限,而且从研究深度与广度来看,也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这也正是笔者之所以将此阶段定性为萌芽阶段的原因所在。
二、发展阶段()
前20年的研究成果,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盐业史研究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接下来的20“爆发年时间里,盐业史研究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
式”发展态势。无论是发表的论文还是论著,都要比前20年多得多。更为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的深度、广度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同时,在这短短的20年还涌现了一大批为盐业史研究作出了突出时间里,贡献的专家、学者,其影响迄今难以超越。总体而言,此阶段的盐业问题研究表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相关著作的出版与编印,已不再局限于盐业史料的收集与整理,真正意义上的专门性盐业问题的研究日渐被学界所重视。此阶段的主要
著作有:林振翰《中国盐政纪要》、欧宗佑《中
[19][20]国盐政小史》、曾仰丰《中国盐政史》、将静
《中国盐政问题》、一王云五、杨兴勤《中国战[22]
时盐务问题》等。这些著作有的以盐业通史为关注点,也有的以探讨地方盐业问题为重。不过
等②;也有文章重点考察了明清时期的票盐问题,
如朱庆永《叶淇与明代的“开中纳票”制度》、
黄绍湘《引制票制的沿革》。此外,还有的文章探讨了盐产、盐销、盐法、盐矿、盐商、盐民、盐
官、盐业生产技术、盐业改革以及盐商捐输报效等问题。总之,今天有关盐业问题的研究,此阶段的研究成果几乎都有所涉及。
再次,海外中国盐业史研究初现端倪。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受开明政治气候的影响,中外学术交流日渐频繁;在国内盐业史研究日益活跃的感染下,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学者关注中国大陆地区的盐业问题,其中尤其以日本学者为多。因此,就海外中国盐业史研究而言,日本学者的成果最为丰富,其研究深度与广度也更为拓展。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大陆地区的盐业问题始于20世纪30年代,其开山鼻祖当属宫崎市定③,此外,小幡
这些著作有一个明显的局限,即几乎都是以考察
盐政为主,对于其他盐业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伴随盐业专著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地方性盐业史料的爬梳、收集、整理与论述,也在前20年的基础上取得了更为丰硕的成果。不过此阶段人们在
《宋代食盐生产及统制方法之研究》,《中山文化季刊》1943年第1卷第2期;财经评论社资料载①其他类似的研究成果还有:戴裔煊《我国专卖史考略》,《财经评论》1942年第8卷第6期;程光裕《宋代川盐之生产与统制》,《海疆季刊》1948年第1期;何维凝《汉载载室
》,《》194312;《》,《》1945115代实施盐专卖之经过载财经学报年第卷第期林穆光中世纪中国之统制经济载经济汇报年第卷第期;罗
《唐代理财专家刘晏之盐专卖政策》,《财经学报》1943年第1卷第4期;朱摹吨泄糁贫取罚毒没惚ā1943年第8卷第仲娴载载9、10期,等等。
《东汉的盐政制度》(《天津益世报史学》1935年第4期)、《盐政问题商榷书》(《盐政丛刊》还有刘隽景本白第1集)、梁登高②此外,
《我国历代盐政总检讨》(《中国建设》1937年第15卷第5期)、《中国盐政之检讨》(《天津益世报商业》1937年第53期)、《当前翔缪秋杰
》(《盐务月报》1946年第2期)等相关研究成果。盐政政策之使命
《东亚经济研究》《西夏的兴起与青白盐问题》宫崎市定在第18卷第2期上发表了一文,该文为后来日本学者研究中国盐③1934年,
问题奠定了基础。
2011年第5期吴海波:百年中国盐业史研究发展历程
信一郎、铃木俊、加藤繁、田山茂也在这一时期发表了数篇与中国盐业史相关的文章①。
30年代又有佐伯富、继上述学者以后,滕井
宏、山村治郎、金井之忠等多位日本学者也纷纷加入到了中国盐业史研究的队伍,在上述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有关中国盐业问题的成果日益丰富。其成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从选题手法而言,其研究主要从法制或社会经济史的角度入手,有关盐业技术方面的研究则微乎其微。其次,从
除综合性研究以外,更多的研究成选题区域而言,
果主要集中于长芦、两淮两大盐区,对其他盐区的
关注相对较少。再次,从时间上来看,唐、宋、明、清盐业问题的研究成果明显多于其他朝代。最后,从文章的选题而言,则主要以关注盐铁论、盐业专卖、盐商、盐政以及私盐问题为主。继20世
40年代有关中国盐业问题的研纪30年代之后,
究在日本学界受到进一步的追捧,此阶段的研究
成果主要有宫崎市定《事变与盐,历史与盐》、
《唐代的榷酤》、金井之忠铃木俊《关于清初两
淮盐商的考察》、藤井宏《明代盐商的考[35]
――边商、察―内商、水商的研究》、佐伯富《盐
汉、与中国社会》等。从上述成果可以看出,
原本应该蒸蒸日上的发展局面却被长期的干扰,
“文化大革命”徘徊所取代。1966年爆发以后,大陆学术研究更是一片萧条,盐业史研究也因此步
入长达十多年的停滞阶段。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港台地区在盐业史方面的研究得以继续蓬勃发展,学术成果也因此节节攀升,尤其是台湾学者成绩斐然。这一阶段台湾还涌现了一批成绩卓著且具有深厚学术功底的盐业史专家,如卢嘉兴、钱公博、徐泓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此外,日本学
但其者此阶段与大陆学者的交流虽然明显减少,相关研究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太大的影响,日本学者有关中国盐业史的研究成果在前一阶段的基础
上还是有较大的增长,无论是从研究成果的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均有较明显的进步。
首先就中国大陆地区而言,从这30年时间里,前15年虽然徘徊不前,但总体上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而后15年则基本上处于停顿阶段。就这30年的1966年以前的相关研研究成果而言,专著方面,
究成果只有一部,即李建昌著《官僚资本与盐
业》。1966年以后,也就是在“文化大革命”即
学界或是地方相关将结束的1974年和1975年,
唐、明、清的盐业问题依然是日本学者关注的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此外,我国港台学者对
大陆地区的盐业问题也有所论述。从笔者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最早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追溯到30年代中期。1936年王慕《江苏盐垦区土地利用问题之研究》和周锡桢《河南鹾地利用之研
②应该是港台学者较早的中国盐业史研究成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果。但总的来看,港台学者的相关学术成果还十分罕见。
三、徘徊与停滞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大陆地区的中国盐业史研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尽管这一阶段的学术环境看似更为宽松,但由于受“左倾”错误思想
问题发表了多理论研究部门主要围绕《盐铁论》
部相关著作。不过这些特殊背景下问世的相关研究成果,由于受阶级斗争思想的影响,大多数都带有明显时代烙印,意识形态思想充斥着文章的前前后后。论文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充其量也不会超过70篇,这与盐业史在经济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是很不相称的。
在这数十篇论文当中,其中秦汉盐业史研究论文占了大多数,有41篇之多,不过大多数文章与上述论著一样也是围绕《盐铁论》问题而展开的讨论,严格意义上讲这些文章其实并不能算是真正的盐业史研究成果。真正能算得上是盐业史研究成果的文章,只有区区6篇,这几篇文章主要以考察汉代的盐业专卖与盐铁官营政策为主③。
有关唐宋盐业史研究论文有5篇,其中唐代
《京城帝大史学会志》《青白盐与乌池、小幡信一郎在第10期上发表了白池》一文,铃木俊在北平华北日报经济周刊11月①1936年,
12日第12卷发表了《两税法时代的诸税法与专卖法》《史潮》《关于清代的权盐法》一文;1937年,加藤繁在第7卷第1期上发表了一文,
《史学研究》《关于元代的榷盐法》田山茂在第9卷第2期上发表了一文。上述文章为后来日本学者的中国盐业史研究也产生了重要影
《江苏盐垦区土地利用问题之研究》,《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1936年;周锡桢《河南鹾地选自第45册,②参见王慕》,《》,49,1936。“”利用之研究选自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册年这两篇文章都是以盐垦区土地利用问题为研究对象,“盐”没有涉及的本质问题,严格意义上来讲,还算不上是真正的盐业史文章。
《西汉施行盐铁专卖的经过如何?其目的和作用如何?》(《历史教学》1958年第9卷);沈玉琨《一场复辟与反复辟的③参见宝志强
―――》(《》1974915);《斗争从运城盐池史看西汉中期围绕盐铁政策上的儒法斗争山西日报年月日吴思文铲除奴隶制旧痕迹的重要措――评论汉武帝盐铁官营政策》(《广西日报》日);严华熙《盐铁官营及其对盐业生产技术的影响》(《天津日报》1975年施―
8月10日);北京钢铁学院七二(2)班工农兵学员《政治路线和冶铁技术―――汉武帝刘彻推行盐铁官营政策促进了冶铁技术的发展》(《人民日报金属学报》日);《西汉中期生产关系领域的一场变革―――评“盐铁官营”》(《文汇报》1975年的政治经济意义5月3日)。
南都学坛2011年第5期
盐业史研究论文1篇,即古贺登《唐代井盐[38]
考》。宋代盐业史研究成果4篇,分别为程光
[39]《宋代川盐之产销》、裕彭久松《宋盐何止数十[40][41]种》、王瑞明《宋代纲运与阶级矛盾》、吴天[42]《论宋代四川制盐业中的生产关系》。这些颖
与港台地区相比均毫不逊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
年间,色。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学者发表的中国盐业史研究相关论文75篇③,出版专
著3部④。不管是从研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这些成果都值得称道。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此阶段新加坡学者姜道章也有数篇相关论文问世,姜氏重点考察的是清代的盐业问题,包括清代盐税、盐业的重要性以及盐业生产与消费等⑤。
海外学者以旁观者的身份研究中国历代盐业问题,虽然在史料运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独特的研究视角与方法,以及更为客观公正的研究态度,则为中国盐业史研究的发展注入了不可或缺的活力与能量。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这一阶段海外学人有关中国盐业史的研究成果并不
但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应该是盐业史研究的逊色,
薄弱阶段,其成果相对于第二阶段而言,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大陆地区的相关成果颇为不足;相对于第四阶段而言,则更是无法同日而语。
四、进一步发展与繁荣阶段(1980年至今)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中国开始步入改革
中国的社会面貌在短开放时代。改革开放以来,
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
革开放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学术的繁荣;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各种学术研究开始出现新的转机,中国盐业史研究在徘徊与停滞长达30年时间后又因此重新步入正轨,并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化与发展不断走向繁荣昌盛。具体而言,此阶段的中国盐业史研究在继承与发展前三个阶段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研究内容与方法更为丰富多彩,理论结
1980迄今,构也得以进一步完善。据初步统计,
海内外学者所发表的中国盐业史研究成果大约在
文章分别探讨了宋代盐法以及盐业生产与销售等
有关元明清时期的相关研究论文相对要多一些,据不完全统计,有14篇文章涉及上述三朝的其中元朝1篇,明朝7篇,清朝6篇。盐业问题,这6篇文章,有的以清代前期的两淮盐商为研究对象,有的探讨了道光年间陶澍“改纲为票”的问题,有的考察了四川的井盐问题或探讨了太平天国时期的盐政问题,还有的则就开中制与盐商资本的发展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①。
有关近现代盐业问题的相关论文有8篇。四川与长芦盐业问题是这些论文关注的重点②。在大陆地区有关中国盐业问题的研究长期处于徘徊乃至停滞状态的时候,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则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首先,就台湾地区而言,相比于大陆地区,台湾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数量上明显要多得多。据
其中至少出版有专著4部,分别是张不完全统计,
绣文《台湾盐业史》、何维凝《中国盐政[44][45]史》、徐泓《清代两淮盐场的研究》和田秋[46]野、周维亮《中华盐业史》。发表相关论文42篇。这42篇文章论述了从汉代到明清时期各个
朝代的盐业问题,有的以研究大陆地区的盐业问题为主,也有的以考察台湾本土的盐业问题为重,其内容涉及盐铁专卖、盐业改革、食盐生产、运输与销售、盐商报效、税制改革、盐场等各方面的盐业问题。此阶段未曾有专著问世。
就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而言,此阶段取得的成果更可谓有目共睹。不仅有新的专著问世,论文方面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无论从这些成果的
1962年第16期)和周维亮《陶文毅公改革两淮盐务考略》(《湖南文献》1975年第3卷第3期);欧阳云钦《清代前期四川井盐业的生产规
》(《光明日报》日);曹国祉《太平天国的盐政》(《史学月刊》1965年第6期);李龙潜《清代盐的开中制与盐商资本模问题》(《学术研究》1979年第5期)。的发展
《解放前的盐务》(《上海文史资料》1961年第8期);杜凌云、《四川自流井盐税的掠夺战》(《四川文史资料选彭惠中②参见陈永清
1962年第4辑、《文史资料选辑》1963年第33辑);黎雷《自贡盐商赴美考察》(《井盐史通讯》《长芦盐务五十年回辑》总第9期);李鹏图》(《文史资料选辑》1963年第44期);徐直公《抗日战争时期粤盐济湘情况忆述》(《广州文史资料》1963年第8期);程海鸥《长芦德兴顾
》(《文史资料选辑》1963年第44期);四川省盐务局等大批判组《奴隶们创造历史的光辉业绩―――记劳动人民开发四盐务总公司始末记》(《四川日报》日);李连银等《从盐务稽核所的活动看帝国主义对四川的侵略》(《井盐史通讯》1976年第2川井盐的历史
本文不一一列举,相关研究成果笔者将作另文探讨。③由于涉及文章太多,
《新安商人研究》(1953年)、《清代盐政ソ研究》(1956年)与寺田隆信《山西商人研究―――明代的商人及商佐伯富④分别为藤井宏
》(1972)。业资本年
ingChina[NangyanguniversityJournalv.8&9(1974-75),p.67-88];⑤参见Chiang,Tao-Chang(姜道章).SaltConsumptioninCh’
Chiang,Tao-Chang.TheSaltIndustryofMingChina[GeographicalReview,65:1(1975.1),p.93-106];《中国清朝产盐工业的重要性》(《东方研究期刊》1976年第14卷第2期);《清代的盐税》(《食货月刊复刊》1976年第6卷第7期);《中国的盐业生产:》(《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之年报》1976年第66期)。
《清代前期两淮盐商资料初辑》(《江海学刊》1962年第11期)、《清代前期的两淮盐商》(《扬州师范学院学报》杨德泉①参见杨德泉
2011年第5期吴海波:百年中国盐业史研究发展历程
2000种以上,至少占近百年来海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数量的80%以上。从这2000多种研究成果的内容来看,为数众多的论文与论著所探讨的盐业问题可谓是五花八门。无论是盐业问题本身还是与之相关的问题,都为学界所重视;而且人们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偏重于对宏观问题的研究,随着相关史料的不断挖掘与新的研究方法的引进与运用,越来越多的微观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考察的重点。此外,社会学、法学、政治学、人类学、民俗
以及多学科方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的引进与运用,
法的交叉使用,更使得此阶段的盐业史研究呈现
“百家争鸣、出了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从理论结构来看,学者们也不再满足于做表面文章,而是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透过历史现象研究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总的看来,此阶段评议盐政、盐法、盐课、盐商的文章要比研究盐业生产、盐经营管理、盐业科技、盐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多一些,反映了这些年来研究者的关注所在。
其次,理论书籍争奇斗艳,相关刊物繁花似锦。经过学界二十多年的不断努力,随着研究视觉与研究方法的不断拓展,有关盐业史的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据不完全统计,年这二十多年时间里,如果不计资料集,仅相关论著海内外就出版了上百部,相当于前面三个阶段相关论著的好几倍。其内容可谓丰富多彩、争奇斗艳,有盐业问题的普及性、趣味性读物,更多的则是体现盐业史理论研究最新成果的理论书籍和工具书。从这些理论成果的取材范围来看,既有盐业通史研究,也有断代史研究;既有综合性研究,也有地域性研究。与此同时,刊登盐业史研究相关论文的学术刊物更是与日俱增,特别是1986《盐业史研究》年的创刊,为盐业史研究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该刊物不仅为学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同时也为研究者创造了一个相互学习的好机会。自贡也因为有《盐业史研究》的存在而成为我国当之无愧的盐业史研究中心。21世纪之初,四川理工学院“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更加进一步巩固了自贡在我国、盐业史研究上的重要地位。2005、
[2]J].东方杂志,1923,(16).梁杨庭.中国盐务状况[[3]J].银行周报,1928,(7,田斌.三十年来盐款与国债[
9,11,12).
[4]J].盐政杂志,1915,(4).左树珍.盐务辑要历史概论[
2009年底,该中心先后出版了四辑《中国盐文化
,研究论丛》刊载盐业史相关文章100余篇。此,《历史研究》、《历史档案》、《清史研究》、《中外
,《四川理工学院学国经济史研究》等学术杂志》、《四川大学学报》报等大学学报,以及各地《文
史资料选辑》等,也刊载了大量的盐业史研究成果。正因为有上述刊物的鼎力相助,盐业史研究才得以繁荣发展。
再次,各种理论研讨活动蓬勃开展。盐业史
需要理论界加强沟通与交流,研究要向纵深发展,
在不断探讨中深化研究主题,交流研究经验,拓展
研究思路与空间。1980年以来,盐业史研究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由上一阶段的徘徊与停滞走向今天的繁荣,很大程度上与学界在这二十余年时间里所举办的各种学术活动的推动密切相关。尤其是近20年来,盐业史研究领域召开了多次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会议,为推动盐业史研究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日至19日,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倡议并主办召开了“中
。日至26日,国盐业史研讨会”来自全世界的盐业史研究专家会聚一堂,在自贡市天津、厦门、成都、太原和自贡等地召开了由北京、
由自贡市对外交流文化区的21家单位共同发起,
协会、自贡盐业集团公司主办的“中国盐业史国。2005年10月底,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扬州、东台召开了由中国商业史学会、扬州大学和东台。2008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盐文化研讨会”年5月3日至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学者以及相关人员在江苏盐城召开了由盐城市海盐文化研究会、盐城师范学院、江苏沿海开发研究中心、江苏省六朝史研究、江苏省商业经济研究所《江苏商论》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汉唐社会经济与。近年来,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尤其是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更是经常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盐业史理论研讨会和座谈会。上述各种学术会议的召开,不仅加强了与会专家、学者的相互了解,提高了共识,而且交流了研究经验、分享了研究成果,为今后中国盐业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文
[1]J].东方杂志,1918,(5).程其保.中国盐业调查志略[[5]J].新中国,1920,(5).贾士毅.淮南盐垦纪略[
[6].盐务杂志,1925,缪秋杰.鄂岸盐务改革商榷书[J]
[7]J].东方杂志,1918,(5).君实.四川省之盐业[[8]J].东方杂志,1924,(3).李积新.江苏盐垦事业概括[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专业论文、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外语学习资料、百年中国盐业史研究发展历程_吴海波43等内容。 
 如何评价百年中国的前后境遇和其中的发展历程by 宋立 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近代史 中国自1840 年开始的中国近现代史无疑是屈辱而残酷的, 上千年...  但是,交通史,包括交通 发展 的历史以及历 史上的交通状况和交通的历史作用,毕竟已经开始引起学界关注。 进入 20 世纪之后的一百年,中国交通史的 研究 由创始而...  但是,交通史,包括交通 发展 的历史以及历 史上的交通状况和交通的历史作用,毕竟已经开始引起学界关注。 进入 20 世纪之后的一百年,中国交通史的 研究 由创始而...  中国石油工程百年发展历程_电力/水利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中国石油工程百年发展历程...百年中国盐业史研究发展... 暂无评价 6页 &#165;2.00 +_中国兰大百年发展历程 ...  中国护理百年发展史的主要历程 及其评价 1909年“中国看护组织联合会”在江西庐山牯岭成立,她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护理事业从此 走上了有组织的发展道路。1914年“中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