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摩尔根出版的著作是出版

简介:本文档為《古代社会。摩尔根pdf》可适用于人文社科领域

摩尔根《古代社会》下载银行【wwwdownbankcn】提供免费绿色软件下载现在这个新译本所采用的原文夲是美国哈佛大学出版部于年刊行的这个本子的编者是现代美国研究摩尔根的专家LA怀特。它是以年美国霍耳特出版公司第二次印行本为依據的怀特本有下面几个优点。第一怀特对全书文字作了详细的校订在校订过程中他还参考了罗彻斯特大学图书馆所藏的摩氏原著手稿手稿上有摩氏最后的批改第二怀特对注释中所引用的各种摩尔根出版的著作是进行了核对其中有许多章节页次号码错误之处(或由于摩氏筆误或由于排印误植)怀特都尽可能予以更正。第三注释中有一些引用书目是简称往往过于简略以致一般读者不知原来的书名无从查阅懷特补出了大多数原书名便利读者。第四注释引用古典摩尔根出版的著作是中的希腊、拉丁原文怀特都改用了最新的英译本第五怀特在摩氏原注之外增添了一些注释有助于了解摩尔根的研究活动、材料来源以及他所引用的作者。基于上述这些优点我们决定采用怀特本作为噺译本的根据对怀特所增补的注释也照译了怀特在书前写了一篇相当长的引言我们没有译。此外我们还参考了另外两个比较好的版本其一是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所藏麦克米兰公司年初印本这是《古代社会》一书在英国出版的最早的本子。其二是美国世界出版公司年重印本這个本子的编订者是EB李柯克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也做了一些校订和补注的工作。原文中个别显著的字误或脱漏之处不知是由于摩氏本人的疏忽还是由于排印上的舛错在各个版本中均同怀特也没有订正我们仍照原文译出但作注说明其脱误有存疑的地方也予以注明。摩氏原注Φ引用书目还有少数简称怀特未补出全书名这类书多系西班牙文或葡萄牙文摩尔根出版的著作是比较冷僻书名很长仅用简称根本不知其意義我们在其他文种的译本(如日译本)中发现这种书名有译错的例子因此这次重译尽力将其全名找到按全名译出我们还作了一些译注以幫助读者。因此在现在这个译本中包含三种不同的注释凡是不加“某某注”者即系摩氏原注怀特注和译者注都分别在注文前标明。译名Φ的人名除必须用传统译名者外基本上按照现在流行的音译标准地名主要根据地图出版社年出版的《世界地图集》。美洲部落的名称凡與地名相应者一律按地名译或使其与地名的译法接近关于本书所使用的一些专门术语我们没有完全沿袭旧的译名作了相当多的改变。例洳:period一词旧译“时代”我们改译为“阶段”punalua一词旧译“普那路亚”或“群婚”我们改译为“伙婚”monogamy一词旧译“一夫一妻制”或“单偶制”我們改译为“专偶制”诸如此类在此不一一列举恰当与否尚希读者提出意见。希腊文标音符号因排字困难未能排上摩尔根这部巨著包罗嘚内容很丰富涉及面很广。他的文笔却很艰涩许多句子的确切含义不易掌握而且也很冗长因此要仔细地读懂这部书并将它译成流畅易懂嘚中文实在是一件艰巨的工作。要完成这项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是力不胜任的无论在专业知识上在英文的理解上或在译文的修辞上这个译夲必然会出现不少错误和欠妥之处我们诚恳地盼望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第一部分前言()摩尔根传略路易斯·亨利·摩尔根于年月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奥罗拉村附近的一个农庄上他的父亲是一个富裕的农庄主人并从事商业活动曾当选为州议员。摩尔根在年毕业于高等学校接着专习法律于年获得律师资格那些年头正遇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商业萧条诉讼事务不多。摩尔根乃以其余暇参加一个由少数思想激进嘚青年所组成的文学社不久以后这个文学社转变为一个研究印第安人的学会叫做“大易洛魁社”(易洛魁人就是住在纽约州及其附近的┅支印第安人)其宗旨在于促进美国白人对印第安人的感情并协助印第安人解决他们自身的问题。摩尔根成了这个团体中的一个积极分子怹屡次访问印第安人居留地观察他们的生活方式探询他们的风俗习惯研究他们的组织机构他和印第安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于年被易洛魁人中的塞内卡部鹰氏族收养为其成员这是印第安人对友好的外族人的一种优礼。其后摩尔根受纽约州大学的委托替一个博物馆采集印第咹人的物质文化资料在这项工作中他得力于塞内卡部的一个受过教育的青年这人名叫帕克。年摩尔根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研究印第安人的偅要摩尔根出版的著作是即《易洛魁联盟》该书分为两编:上编六章研究易洛魁联盟的组织结构下编六章研究易洛魁人的宗教信仰和风俗習惯。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以科学态度来研究印第安人的摩尔根出版的著作是摩尔根从年起移居罗彻斯特以后就在这里定居执行律师业務。年与他的表姊妹斯蒂耳结婚在年至年间一度停止了对印第安人的研究。年他对印第安人的兴趣又重新燃起了这时候他的注意力集Φ在亲属称谓问题上。早先他已发现易洛魁人的亲属称谓同自己的习俗有很大的差异这时他又从实地调查和文献中得知易洛魁人那种“渏特的”亲属称谓在美洲许多不同方言的土著居民中普遍存在因此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企图得到解答。此外他还有一个更为重偠的目的那就是企图探索印第安人的来源问题当时学术界对印第安人的来源持有各种分歧的意见其中相当流行的一种看法认为印第安人昰从亚洲越过太平洋迁到美洲去的。摩尔根相信这种论点并希望为这个论点找到确凿的根据他设想如果在亚洲及其附近地区的土著居民Φ也能找到与印第安人相同的亲属称谓制度则这个论点自可获得有力的证明。于是他精心设计了一份详细的调查表格分寄在美国各地(特別是美国西部)的印第安人中传教的牧师或某些印第安人以及远在太平洋各岛屿、远东、非洲等地的一些人托他们代为调查各地土著居民嘚亲属称谓从各地寄回的调查表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摩尔根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从年开始每年出外作一次实地调查他到过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到过密苏里河上游地区到过哈得孙湾区。这样的短期旅行连续进行了四年使他感到十分惊喜的是他所获得的材料完全证實了他的想法在这么广阔的地域内各种不同方言的部落竟具有一种基本类似的亲属制度。他于年夏末开始着手整理他所搜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研究写出了第二部重要摩尔根出版的著作是即《人类家族的亲属制度》该书作为斯密逊研究所报告第十七种出版问世他写此书的目的夲来是打算解决印第安人的来源问题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探讨了原始社会的婚姻制度和亲属关系从而发现了人类早期的社会组織原则及其普遍的发展规律。摩尔根从此扩大了他的视野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再限于印第安人而转到整个人类的原始社会方面来了他居留羅彻斯特期间曾成为“彭迪特俱乐部”的指导人物这个俱乐部的第一次集会就是在他家举行的他的许多摩尔根出版的著作是也是首次在这個俱乐部中宣读的。第一部分前言()摩尔根于年从罗彻斯特迁居到密执安职业上虽然仍担任辩护士但把大部分精力投于他的科学研究工莋在《人类家族的亲属制度》一书出版后不久摩尔根携眷赴欧洲作了一次旅行。此后他除了写一些论文以外即专心于撰写他的《古代社會》这是他毕生最重要的一部摩尔根出版的著作是在这部巨著中从唯物史观阐述了他对人类原始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论断在历史学和社會学领域中起了革命性的作用。《古代社会》于年首先由美国的亨利·霍耳特出版公司印行今年正好是这本书出版的一百周年摩尔根晚年嘚健康情况欠佳但他仍于年的夏季到科罗拉多和新墨西哥去作了一次短期旅行考察了一些考古发掘的遗址和访问了印第安人的村落。他的朂后一部科学摩尔根出版的著作是是《美洲土著的房屋和家庭生活》该书出版于年他原来的意思是要把“房屋和家庭生活”作为《古代社会》中的一个研究项目。后来因为关于这个题目所撰写的篇幅太大只好改变计划把它作为单行本了我们如果从摩尔根的理论体系着眼鈈妨将这本书视为《古代社会》的补编。摩尔根晚年在美国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于年获得联合学院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于年当选为国镓科学学会成员他多年来积极参加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活动并于年担任该会主席。摩尔根长期患着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于年月日病逝享年六┿三岁摩尔根是美国的一位杰出的社会科学家他毕生孜孜不倦专心致力于科学事业为人类文化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摩尔根极端反对种族歧视他热爱印第安人民尊重他们的才能和成就他敢于同当时资产阶级历史学界和社会学界的“权威”作斗争反驳他们的谬误论点。马克思、恩格斯对摩尔根及其主要科学成就给予高度的评价马克思于年月至年月间研读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很赞赏这部书因此他对该书寫下了十分详细的摘录和批语打算用唯物史观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但马克思没有实现自己这一心愿就逝世了恩格斯继承了马克思嘚遗志根据马克思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写出了伟大的经典摩尔根出版的著作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终于使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阐述。恩格斯于年指出:“在论述社会的原始状况方面现在有一本像达尔文学说对于生物学那样具有決定意义的书这本书当然也是被马克思发现的这就是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年版)……摩尔根在他自己的研究领域内独立地重新发现叻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且最后还对现代社会提出了直接的共产主义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年第卷第页)《古代社会》一书从问世以来就遭到资产阶级反动学术界的歧视他们妄图利用后来在古代史和民族调查方面出现了新的材料这一点来彻底嶊翻摩尔根的科学结论。但是恩格斯对此早就作过正确公平的论断他说:“自从摩尔根的主要摩尔根出版的著作是出版以来已经十四年了这┿四年间关于原始人类社会历史的材料已经大大丰富起来除了人类学家、旅行家及专门的原始社会历史学家以外比较法律学家也参加进来叻他们有的提供了新的材料有的提出了新的见解结果摩尔根的某些假说便被动摇或甚至被推翻了。不过新搜集的资料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沒有导致必须用其他的原理来代替他的基本观点他给原始历史研究所建立的系统在基本的要点上迄今仍是有效的。甚至可以说愈是有人仂图隐瞒摩尔根是这一伟大进步的奠基者他所建立的这个系统就愈将获得大家的公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年第卷第页。)恩格斯的这一段话对我们今天研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译者年月第一部分前言()古代社会或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的研究大陆始形禽兽蠕蠕。初民方橡食野居拳爪是奋梧梃继诸。兵刃晚作维时所需乃有言詞以语以呼。爰筑城郭攻战是虞爰造律令无敢穿窬。无敢越货无敢淫污贺拉西:《杂诗》“近代科学要求我们对人类和人类的成就进行細心透辟的研究以证明我们人类之生存于地球上并不是从最高级开始而是从最低级开始逐渐向高级上升的以证明人类的能力经历过一段发展过程以证明文明的全部要素诸如生活技术、艺术、科学、语言、宗教和哲学等都是从人类心灵与外界大自然两者之间所进行的缓慢而艰苦的斗争中产生出来的。”威廉·德怀特·惠特尼:《东方学和语言学研究》第页“这些社会反映了我们数千代以前的祖先的精神面貌。我們在肉体上和心灵上已经度过了与此相同的一些发展阶段而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今天这个样子正是由于曾经有过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劳动囷他们的奋斗我们的文明奇迹乃是千千万万无名的人们无声无息孜孜努力的结果就像英格兰的白垩山崖是由无数带石灰质壳的有孔虫合仂造成的一样。”J凯因斯博士见《人类学》第卷第期第页第一部分序言地球上之有人类始于太古时代这一点已是确实无疑的了。但其证據直到近三十年来才被人们发现而且这样重要的一个事实直到我们这一代才开始被人们认识这倒似乎有些奇怪现在已经知道在冰河时代甚至上溯到冰河开始以前欧洲即已有人类生存他们的起源多半是在更前一个地质时期。与人类同时生存的许多动物已经灭绝了人类却继续苼存下来并且在人类的若干支系中都经过了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的经历和它的进步同样值得我们注意因为人类所可能经历过的时间与哋质学上的时代相关联所以无法用有限的时间来衡量它。从北半球冰河的消逝以至现在估计已有十万年或二十万年之久这并不夸大对于┅个实际年限不明的时期作出任何估计都会使人们产生种种疑问尽管如此人类存在的历史却可以不断地上溯直至渺渺漫漫的远古时代。上述的知识使得一向流行的关于蒙昧人与野蛮人、野蛮人与文明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大为改变现在我们可以根据有力的证据断言人类一切蔀落在野蛮社会以前都曾有过蒙昧社会正如我们知道在文明社会以前有过野蛮社会一样。人类历史的起源相同经验相同进步相同如果可能我们想要知道:人类是怎样度过已往这些一个又一个的时代的蒙昧人是怎样以慢得几乎觉察不出的步伐前进而达到野蛮社会的高级状态的野蛮人又是怎样经过类似的渐进而最后达到文明社会的我们还想知道:为什么别的部落和民族在进步的竞争中变成了落伍者有些进入了文明社会有些停留在野蛮社会而另一些则仍停留在蒙昧社会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愿望不仅很自然而且也很正当。预期这些问题终将得到解答这並不是一种奢望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发明与发现层出不穷成为顺序相承的各个进步阶段的标志。同时各种社会制度因与人类的永恒需要密切相关都是从少数原始思想的幼苗发展出来的它们也同样成为进步的标志这些制度、这些发明与发现体现并保存了迄今仍然可以说明這种经验的一些主要事项。将这些事项综合起来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人类出于同源在同一发展阶段中人类有类似的需要并可看出在相似的社会状态中人类有同样的心理作用人类在蒙昧阶段的后期和整个野蛮阶段之中一般都是按氏族、胞族和部落而组织的。在整个古代世界這些组织到处流行遍及各大陆它们是古代社会赖以构成、赖以团结的手段这些组织的结构这些组织作为一系列有机体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嘚相互关系以及氏族成员、胞族和部落成员所具有的权利、特权与义务都是足以说明人类思想中政治观念发展的例证。人类的各种主要制喥都起源于蒙昧社会发展于野蛮社会而成熟于文明社会同样家族制度也经历了各种顺序相承的形态而产生出迄今尚存的几种重要的亲属淛度。这些亲属制度在其各自形成的期间记录了当时家族内的亲属关系从而包含有足以说明家族由血婚制形态经中间过渡形态而进入专偶淛形态的人类经验的记录财产观念也经历了与此相似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人们以财产代表积累的生活资料而对它产生占有的欲望这在蒙昧社会是完全没有的事但由无到有到今天则已成为支配文明种族心灵的主要欲望上述四类事实沿着人类从蒙昧社会到文明社会的进步途徑平行前进它们就是本书所要探讨的主要题目。对于我们美国人来说有一个研究项目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也是我们特别感兴趣的美洲大陆凅以物质资源丰富著称于世而在民族学、语言学和考古学方面它所具有的那些足以说明伟大的野蛮阶段的资料之丰富亦为其他各洲所不及。由于人类起源只有一个所以经历基本相同他们在各个大陆上的发展情况虽有所不同但途径是一样的凡是达到同等进步状态的部落和民族其发展均极为相似因此美洲印第安人诸部落的历史和经验多少可以代表我们的远祖处于相等状况下的历史和经验。印第安人的制度、技術、发明和实际经验构成人类记录的一个部分其价值特殊宝贵之处在于它们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印第安人本族的范围当美洲印第安人部落被发现的时候他们正体现着人类文化的三个不同的阶段并较当时地球上任何其他地方所体现者更为完备。他们对民族学、语言学和考古学所提供的资料其丰富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因为这几门学科在本世纪以前几乎还不存在至今我们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仍极薄弱所以研究者力不勝任。再者地下所埋藏的化石遗物可以为将来的研究者保存下来但印第安人的技术、语言和制度则难以保存永久这些东西在一天一天地湮灭三百多年来它们一直不断在湮灭中。印第安人部落的民族文化生活在美国文明的影响下正在日渐衰颓他们的技术和语言正在消失他们嘚制度正在解体今天还可能容易搜集到的事实再过几年之后即将无从发现了。这种情形强烈地要求我们美国人进入这个广阔的园地来获取丰富的成果年月于纽约州罗彻斯特城第一部分人类文化的几个发展阶段()人类的进步是从发展阶梯的底层开始的各种发明、发现和淛度说明了这一点两种政治方式(TwoPlansofGovernment)其一为氏族性和社会性的它产生了社会(Societas)另一为政治性的它产生了国家(Civitas)前者以人身和氏族制度為基础后者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第一种方式为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第二种方式为近代社会或文明社会的政治结构人类经验的一致性我所设想的文化发展阶段(一)低级蒙昧社会(二)中级蒙昧社会(三)高级蒙昧社会(四)低级野蛮社会(五)中级野蛮社会(六)高级野蛮社会(七)文明社会最近关于人类早期状况的研究倾向于得出下面的结论即:人类是从发展阶梯的底层开始迈步通过经验知识的缓慢积累才從蒙昧社会上升到文明社会的。人类有一部分生活在蒙昧状态中有一部分生活在野蛮状态中还有一部分生活在文明状态中这是无可否认的這三种不同的社会状态以必然而又自然的前进顺序彼此衔接起来这同样也是无可否认的我们也许还可以根据产生进步的各种社会状态根據人类各个分支经历其中两种或更多的社会状态所取得的已知进展得出这样的看法:整个人类的历史直至每一分支分别达到今天的状况为止嘟确实是遵循上述前进顺序进行的。在以后的篇幅中我打算提出进一步的证据来证明初民生活状态的简陋证明他们在心智方面的能力随着經验的积累而逐渐进化证明他们向文明之途胜利迈进时为了克服重重障碍曾进行过长期的斗争其中一部分证据得自循着人类进步的全程絀现的一大串发明和发现但其主要证据则得自体现某些思想感情发展过程的家族制度。如果我们沿着几种进步的路径上溯到人类的原始时玳又如果我们一方面将各种发明和发现另一方面将各种制度按照其出现的顺序向上逆推我们就会看出:发明和发现总是一个累进发展的过程洏各种制度则是不断扩展的过程前一类具有一种或多或少直接连贯的关系后一类则是从为数不多的原始思想幼苗中发展出来的。近代的種种制度实生根于野蛮阶段而推其萌芽之始则又在更早的蒙昧阶段它们一脉相承贯通各代既有其逻辑上的前因后果亦有其血统上的来龙詓脉。因此引起我们注意的就有两条自成体系的研究途径一条途径导向发明和发现的领域另一条引入原始制度的领域。我们可以指望根據这两条途径所获得的知识来表明人类发展的各个主要阶段下文所引的例证主要是从家族制度方面得来的至于对纯属知识成就方面的引證则只占从属地位而且也只是概括性的。种种事实表明人类的某些观念、情感和愿望是逐渐形成而后来又有所发展的我们可以将那些占突出地位的事物归纳为与它们分别有关的几项特殊观念的发展。在发明和发现之外有下列各项:(一)生活资料(二)政治(Government)(三)语言(四)家族(五)宗教(六)居住方式和建筑(七)财产(一)生活资料是由一系列顺序相承的技术使之增加并臻于完美的每隔一段很长嘚时间便产生一种新的技术它们多少直接同发明和发现有关(二)政治的萌芽必须从蒙昧社会状态中的氏族组织中寻找然后顺着政治制喥的各种演进形态下推到政治社会的建立。(三)人类的语言似乎是由最粗糙、最简单的表达形式发展起来的必然是先有思想而后才有語言同样必然是先用姿态或手势表达语意而后才有音节分明的言语正如卢克莱修斯所隐约提到的那样。①单音节先于多音节而多音节又先於具体词汇人类的性灵不自觉地利用喉舌发音而发展出清晰的语言。这个大题目本身自成一门学科不属于本书研究范围之内(四)家族的各个发展阶段体现在亲属制度和婚姻习俗之中如果将这二者综合起来观察就可以有把握地追溯家族所经历的各个顺序相承的形态。(伍)宗教观念的发展由于本身环绕着相当多的困难以致这个问题可能永远得不到充分圆满的说明宗教涉及想象和感情方面的东西太多因此也就涉及相当多的不可确知的事物使得一切原始宗教都显得很怪诞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不可理解的问题。这个题目也不属本书研究计划の内不过可能偶尔需要提到一下(六)住宅建筑本身与家族形态和家庭生活方式有关它对人类由蒙昧社会进至文明社会的过程提供了一幅相当全面的写照。我们可以描绘出住宅建筑的发展状况:上起蒙昧人的窝棚中经野蛮人的群居院落下至文明民族单门独户的住宅并且包括各种形式起讫相连的一切环节在内本书对这个问题仅偶尔附带提及一下。(七)财产观念在人类的心灵中是慢慢形成的它在漫长的岁月Φ一直处于初萌的薄弱状态它萌芽于蒙昧阶段并需要这个阶段和继起的野蛮阶段的一切经验来助长它使人类的头脑有所准备以便于接受這种观念的操纵。对财产的欲望超乎其他一切欲望之上这就是文明伊始的标志这不仅促使人类克服了阻滞文明发展的种种障碍并且还使囚类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而建立起政治社会。有关财产观念演进过程的重要知识将在某些方面体现人类心理状态史上最值得注意的部分苐一部分人类文化的几个发展阶段()发明和发现以及政治观念、家族观念、财产观念的发展都表现出人类的进步我的目的是想沿着这些進步的线索并通过人类顺序相承的各个文化阶段提出一些证据。我们可以在这里提出一个前提即一切政治形态都可归纳为两种基本方式此處使用方式(plan)一词系就其科学意义而言这两种方式的基础有根本的区别。按时间顺序说先出现的第一种方式以人身、以纯人身关系为基础我们可以名之为社会这种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在古代构成民族(populus)的有氏族、胞族、部落以及部落联盟它们是顺序相承的几个阶段。后来同一地域的部落组成一个民族从而取代了各自独占一方的几个部落的联合这就是古代社会自从氏族出现以后长期保持的组织形式它在古代社会中基本上是普遍流行的在希腊人和罗马人当中直至文明发展以后这种组织依然存在。第二种方式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我们鈳以名之为国家这种组织的基础或基本单位是用界碑划定范围的乡或区及其所辖之财产政治社会即由此而产生。政治社会是按地域组织起来的它通过地域关系来处理财产和处理个人的问题其顺序相承的阶段如下:首先是乡区或市区这是这种组织的基本单位然后是县或省这昰乡区或市区的集合体最后是全国领土这是县或省的集合体。其中每一层组织的人民都形成一个政治团体希腊人和罗马人在进入文明以後竭心尽智才创建了乡和市区①由此而创立了第二个伟大的政治方式这一方式在文明民族中一直保持到今天。在古代社会里这种以地域为基础的方式是闻所未闻的这个方式一旦出现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之间的界线就分明了因而本书将要对这种区划加以识别。我们还可以看箌人类祖先处于野蛮阶段、甚至处于蒙昧阶段的家族制度在现代人类的某些分支当中仍然能找到例证这类例证很全面以至这方面进步过程嘚许多阶段都保存得相当完善只有极原始的时期是例外我们从最初以性为基础、随之以血缘为基础、而最后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组织中鈳以看到家族制度的发展过程从顺序相承的婚姻形态、家族形态和由此而产生的亲属制度中从居住方式和建筑中以及从有关财产所有权和繼承权的习惯的进步过程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发展过程。用人类退化说来解释蒙昧人和野蛮人的存在是再也站不住脚了这种学说是由摩西嘚开天辟地说推衍出来的人们根据一种假定的必然性而勉强接受这种理论但这种假定的必然性再也不能维持下去了。作为一种学说它不仅鈈能说明蒙昧人的存在而且在人类经验中也找不到任何事实根据我们可以设想雅利安系各民族的远祖也曾有过与现存的野蛮人和蒙昧人蔀落的经验相类似的经验。虽然雅利安系各民族的经验包括了阐明古代文明社会和近代文明社会各个阶段所需要的一切资料还包括了阐明野蛮阶段晚期所需要的部分资料但是如果要推断他们更古一些时候的经验那就主要得从他们现存的各种制度和各种发明这些要素同野蛮人囷蒙昧人部落一直保持至今的那些类似要素二者之间去找寻可以探索的联系来作为我们推论的根据最后我们可以指出这样几点:人类的经驗所遵循的途径大体上是一致的在类似的情况下人类的需要基本上是相同的由于人类所有种族的大脑无不相同因而心理法则的作用也是一致的。然而这只能为同样的结果作出一部分的解释当人类还处于蒙昧阶段时其主要制度和生活技术的幼苗即已在发育之中。继之而来的野蛮阶段和文明阶段经验的绝大部分在于发展这些原始观念如果我们能够从不同大陆上的某种现存制度与一种共同根源之间找寻到共同嘚联系(不论这种联系是出现在什么地方)那就意味着这些大陆上的居民本身也出自同一个原始种族。如果我们将人类文化划分为若干阶段那么讨论上述种种事项就会方便得多了每一个阶段代表一种不同的社会状态并由于它本身所特有的生活方式而得以互相区别丹麦考古學者所提出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等名称从某些目的来看一直是非常有用的并且对古代技术工具的分类仍有用处泹是由于知识的进步就必须提出与此不同的、更进一步的分期法了。当人们采用了铁制工具或采用了青铜工具以后并未完全废置石器不用冶铁术的发明在文化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但我们很难说开始使用青铜时也曾开辟过另一个纪元。况且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蔀分重叠而青铜时代又与铁器时代部分重叠所以如果我们要明确地划分一些彼此不相重叠而显然有别的阶段使用这些名称就不可能办到順序相承的各种生存技术每隔一段长时间就出现一次革新它们对人类的生活状况必然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以这些生存技术作为上述分期的基础也许最能使我们满意。不过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深度还不足以提供必要的资料其他方面的一些发明或发现却能够提供充分的进步标准来标志人类文化顺序相承诸阶段的起点就我们现有的知识来说选用这样一些发明和发现可以达到主要的目的。即使认为这些分期只是暂萣的也会对我们方便有利我们会看出下文所要提出的每一个阶段都包括一种不同的文化并代表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我们对蒙昧阶段的初期知道得很少这个阶段又可暂分为三期分别名之为蒙昧阶段的初期、中期和晚期每一期的社会状态可以相应地区别为低级蒙昧社会、Φ级蒙昧社会和高级蒙昧社会。第一部分人类文化的几个发展阶段()同样野蛮阶段自然也可以再分为三期分别名之为野蛮阶段的初期、Φ期和晚期每一期的社会状态可以相应地区别为低级野蛮社会、中级野蛮社会和高级野蛮社会我们如果想找一些衡量进步的标准来标志仩述各期的起点并求其能绝对适用放之四海而皆准即使说这不是决不可能也得说这是很难办到的。就我们当前的目的而言也没有必要排斥唎外的存在只要能将人类的一些主要部落按其相对进步的程度区分为若干显然有别的社会状态就够了。(一)低级蒙昧社会这一期始于囚类的幼稚时期而其终点可以说止于鱼类食物和用火知识的获得这时候人类生活在他们原始的有限环境内依靠水果和坚果为生。音节分奣的语言即开始于这一期自有历史以来人类各部落中已见不到处于这种社会状态的例子了。(二)中级蒙昧社会这一期始于鱼类食物和鼡火知识的获得终于弓箭的发明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类从他们的原始环境向外扩散遍及于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因而在现存的部落中属于Φ级蒙昧社会的例子有澳大利亚人①和大多数波利尼西亚人当他们被发现时正处于这种状态中对于每一种社会状态我们举一两个例子就夠了。(三)高级蒙昧社会这一期始于弓箭的发明终于制陶术的发明属于高级蒙昧社会的例子有哈得孙湾区的阿撒巴斯卡人部落、哥伦仳亚河流域部落和南北美洲某些沿海部落不过这是就他们被发现时而言。蒙昧阶段结束于这一期(四)低级野蛮社会我们以制陶术的发奣或制陶业的流行作为划分蒙昧社会同野蛮社会的界线这样做固然不免有武断之嫌但从多方面考虑最确当的分界标准大概还无过于此。蒙昧社会同野蛮社会这两种社会状态显然有别这是久已公认的不过以前不曾提出过某种进步现象作为由前一种社会进入后一种社会的标志洇此我们就把那些尚不知有制陶术的部落归之于蒙昧人把那些已经掌握制陶术但还不知有标音字母和书写文字的部落归之于野蛮人。野蛮階段的第一期始于陶器的制造不论其制陶术是自己发明的还是由其他部落学来的我们要找寻这一期的终点和中级野蛮社会的起点却遇到叻困难。其困难在于东西两半球的天然资源有所不同这一点对于蒙昧阶段以后的人类事业开始产生影响然而如果我们找到一些对等现象這个困难亦可迎刃而解。对东半球我们以饲养动物作为分界标准对西半球我们所选定的分界标准是用灌溉法种植玉蜀黍等作物以及用土坯囷石头来建筑房屋:这两个标准足以说明由低级野蛮社会过渡到中级野蛮社会的进步历程因此属于低级野蛮社会的例子有美国密苏里河东岸的印第安人部落以及欧、亚两洲那些流行制陶术而尚不知饲养动物的部落。(五)中级野蛮社会如上所述这一期在东半球始于动物的饲養在西半球始于灌溉农业以及用土坯和石头来建筑房屋其终点可以定于冶铁术的发明。因此属于中级野蛮社会的例子有新墨西哥、墨西謌、中美和秘鲁等地的村居印第安人以及东半球那些已经掌握动物饲养方法但尚不知有冶铁术的部落古代的不列登人虽然已习惯于使用鐵但仍当属于这一期。因为他们与大陆上更进步的部落邻近所以促使他们在生活技术方面的进步远远超过他们在家族制度方面的发展(陸)高级野蛮社会这一期始于铁器的制造终于标音字母的发明和使用文字来写文章。到这个时候文明也就开始了因此属于高级野蛮社会嘚例子有荷马时代的希腊部落、罗马建城以前不久的意大利部落以及恺撒时代的日耳曼人部落。(七)文明社会如上所述这一阶段始于标喑字母的使用和文献记载的出现文明社会分为古代文明社会和近代文明社会。刻在石头上的象形文字可以视为与标音字母相等的标准偅点复述阶段社会状态(一)蒙昧阶段初期(一)低级蒙昧社会(二)蒙昧阶段中期(二)中级蒙昧社会(三)蒙昧阶段晚期(三)高级蒙昧社会(四)野蛮阶段初期(四)低级野蛮社会(五)野蛮阶段中期(五)中级野蛮社会(六)野蛮阶段晚期(六)高级野蛮社会(七)文明社会(一)低级蒙昧社会始于人类的幼稚时期终于下一期的开始。(二)中级蒙昧社会始于鱼类食物和用火知识的获得终于下一期嘚开始(三)高级蒙昧社会始于弓箭的发明终于下一期的开始。(四)低级野蛮社会始于制陶术的发明终于下一期的开始(五)中级野蛮社会东半球始于动物的饲养西半球始于用灌溉法种植玉蜀黍等作物以及使用土坯和石头来从事建筑终于下一期的开始。(六)高级野蠻社会始于冶铁术的发明和铁器的使用终于下一期的开始(七)文明社会始于标音字母的发明和文字的使用直至今天。上述的每一期各囿其不同的文化并呈现一种多少独具一格的生活方式人类文化诸阶段各有其特色因而使我们得以对一个特定的社会按其相对进步状态进荇研究并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项目。虽然在同一大陆上甚至属同一语系的各个不同部落和不同民族在同一时代分处于不同的社会状态丅但这并不影响上述的主要结论因为就我们的目的来说重点在于每一种社会的状态而不在于它的时代。第一部分人类文化的几个发展阶段()对于人类文化顺序相承的诸阶段的起点我们选择了陶器的使用作为其中的一个分界标志其意义不像饲养动物、使用铁器和发明标音芓母那么鲜明因而对于这一抉择需要加以解释人类必定先有村居生活并且简单的技术必定先已达到相当进步的水平然后才会制造陶器。①在古代遗址中仅发现燧石和各种石器而没有伴随陶器的例子很多当人们感到需要陶器以前必已出现了一系列比陶器更为需要而适应于較低级社会状态的发明项目。村居生活的开始以及对食物的某种程度的掌握、木制的器皿、树皮纤维的手工织业、筐篮的编织、弓箭等等嘟出现在制陶术以前那些处于中级野蛮社会的村居印第安人如苏尼人、阿兹特克人和乔卢兰人都制造大量的陶器品类繁多相当精致那些處于低级野蛮社会的美国半村居印第安人如易洛魁人、乔克塔人和切罗基人制造的陶器为数较少品种也很有限而那些处于蒙昧社会的无园藝印第安人如阿撒巴斯卡人、加利福尼亚诸部落和哥伦比亚河流域的部落则根本不知道使用陶器。①在卢博克的《史前时代》②、泰勒的《人类远古史研究》和佩舍耳的《人类的种族》③三书中搜集了有关制陶术细节和陶器分布范围的资料并作了相当全面的研究在波利尼覀亚(斐济群岛和汤加群岛除外)、在澳大利亚、在加利福尼亚、在哈得孙湾区都不知道制陶术。泰勒先生指出“在远离亚洲的大多数岛嶼上都不知道纺织”而“在大多数南洋群岛上都不知道有陶器”④一位居住在澳大利亚的英国传教士洛里默·斐孙⑤在答复本书著者的问题时说:“澳大利亚人没有纺织品没有陶器也不知道弓箭。”波利尼西亚人一般也不知有弓箭。在人类的进步过程中制陶术的出现对改善生活、便利家务开辟了一个新纪元燧石器和石器的出现早于陶器发展这些石器的用途需要很长的时间它们给人类带来了独木舟、木制器皿朂后在建筑房屋方面带来了木材和木板⑥而陶器则给人类带来了便于烹煮食物的耐用器皿。在没有陶器以前人们烹煮食物的方法很笨拙其方法是:把食物放在涂着粘土的筐子里或放在铺着兽皮的土坑里然后再用烧热了的石头把食物弄熟①原始人的陶器究竟是用火烧硬的还是鼡简单的晾干法来处理的这仍然是一个疑问。印第安纳波利斯的ET柯克斯教授②曾分析过古代陶器和现代水泥他将两者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後指出:“从化学成分上看古代陶器和现代水泥简直一样”他又说:“我所见到的凡是属于筑丘人③时代的陶器都是用冲积粘土和沙砾合成嘚或者是用冲积粘土和磨碎的淡水贝壳掺杂而成。用这种混合物做成的泥浆高度地具有波祖兰尼水泥和波特兰水泥的性能因此用这种泥浆莋成的器皿无须用火烧使之硬化这与近代制陶术的习惯有所不同掺入贝壳粉末的作用正与现代用水泥制人造石时掺入沙砾或碎石的作用楿同。”④印第安人的陶器在成分上竟与现代水泥相似这一点就会使我们感到发明这种技术实在是不容易的事同时也就自然说明了在人类經历中制陶术之所以出现较晚的原因柯克斯教授所提出的看法固然很有创见但是古代的陶器大概还是用人工加热法使之硬化的。这一点鈳以用若干实例予以直接证明例如艾德尔在谈到海湾诸部落时说:“他们用泥土制成大小不同的壶其容量差别很大自两加仑至十加仑不等還制成提水的大瓮、碗、碟、盘、盆以及数量多得惊人的其他器皿其形式之古老使人描写起来很费事并且使人叫不出名字来。他们使这些器皿具有光泽的办法就是将富于树脂的松木烧起一堆大火然后将陶器放在大火的烟焰上使它们光润、黝黑而坚固”①第一部分人类文化嘚几个发展阶段()我们将人类文化的各个阶段明确划定其另一个方便之处就是引导我们对那些为每一种社会状态提供最好例证的部落和囻族进行专门研究以期使每一个例证既具有典型性又具有说明作用。有些部落和种族的地理位置与外界隔绝得靠本身心智的努力来解决进步问题因此得以使他们的技术和制度保持其出自同源的纯一性但其他部落和民族的技术和制度则因受到外来影响已成为混杂不纯的了所鉯非洲自古至今始终处于蒙昧社会和野蛮社会两种文化混杂交织的状态而澳大利亚与波利尼西亚则处于完完全全的蒙昧社会状态其技术和淛度均与这种社会状态相适应。同样美洲的印第安种族不像其他任何现存的种族他们为人类文化顺序相承的三个阶段的社会状态都提供了唎证他们独占一个幅员辽阔的大陆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以及同源的制度这一切都未受过外界的干扰因此他们在被发现的时候为三个阶段嘚各种社会状态提供了实例特别是在低级野蛮社会和中级野蛮社会方面在这方面比人类任何其他种族体现得更为精确更为全面。远居北方嘚印第安人以及南北美洲沿海的某些部落处于高级蒙昧社会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半村居印第安人处于低级野蛮社会而南北美洲的村居印第安囚则处于中级野蛮社会我们由此得以充分细致地重新了解人类的经历了解人类循着这些顺序相承的社会状态而发展其技术和制度的过程潒这样的机会是有史以来未曾有过的。但必须附带声明一下这个机会并未得到积极的利用有关上述最后一期的问题是我们了解得最不够嘚。东半球和西半球处于同一个阶段的文化无疑地存在着差异其原因在于两个大陆的自然资源有所不同但就大体而言处于相应级别的社会狀态基本上总还是类似的希腊人、罗马人和日耳曼人部落的祖先都经历过上述诸期当他们正处于最后一期时历史的光辉照耀到了他们的身上。他们从一大群无所区别的野蛮人当中分化出来这个情况大概不会发生在野蛮阶段中期开始以前这些部落的经验除了那些当他们开始具有历史记载时所承袭、所保持的各种制度、各种发明和发现所能体现的经验以外其他都已消失殆尽。荷马时代的希腊部落和罗木卢斯時代的拉丁部落为高级野蛮社会提供了最高范例他们的制度也同样是纯一的、同源的。他们的经验直接联系到最后进入文明的一步由此从澳大利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开始继之以美洲的印第安人部落而终止于希腊人和罗马人这些部落为人类进步过程的六大期分别提供了最高范例。我们完全可以假定如果将他们的经验合到一起其全部内容正好体现了人类由中级蒙昧社会到古代文明终止之时的全部经验因而對于雅利安人各族远古祖先的社会状态可以找到一些样本:其处于蒙昧社会者以澳大利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的状态为样本其处于低级野蛮社會者以美洲半村居印第安人的状态为样本其处于中级野蛮社会者以村居印第安人的状态为样本而雅利安人自己处于高级野蛮社会的经验即與村居印第安人的经验直接相连。在各个大陆上处于同一社会状态下的技术、制度和生活方式大体上一致因此我们现在要了解希腊人和罗馬人的主要家族制度的前身形态就必须到美洲土著相应的制度中去找寻这一点将在本书中次第加以说明这个事实是我们所搜集的证据中嘚一部分它有助于证明:人类的主要制度是从少数原始思想的幼苗发展出来的而且由于人类的心智有其天然的逻辑心智的能力也有其必然的限度所以这些制度的发展途径与发展方式早已注定彼此之间虽有差异也不会过于悬殊。各个部落和民族分居在不同的大陆上这些大陆甚至並不毗连但我们发现只要他们处于同一社会状态下他们的进步过程在性质上总是基本相同的不符合一致性的只有因特殊原因所产生的个别倳例而已我们如将这个论点引申开来就会倾向于确定人类同源之说。我们研究处于上述人类文化诸阶段中的各部落和民族的状况实质上吔就是在研究我们自己的远古祖先的历史和状况第一部分生存的技术()人类征服地球以控制生活资料为条件只有人类控制了生活资料順序相承的五种生存技术(一)天然食物(二)鱼类食物(三)淀粉食物(四)肉类和乳类食物(五)通过田野农业而获得无穷食物从一種生存技术到另一种生存技术都经历很长一段时间距离人类从发展阶梯的底层出发向高级阶段上升这一重要事实由顺序相承的各种人类生存技术上可以看得非常明显。人类能不能征服地球完全取决于他们生存技术之巧拙在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类才能说对食物的生产取得了絕对控制权但在最早的时候人类在这方面也并不比其他动物高明。假如不扩大生活资料的基础人类就不可能繁殖到那些不出产原有食物的外地去更不可能最后繁殖遍于全球归根到底假如人类对食物的品种和数量不能绝对掌握就不可能繁衍为许多人口稠密的民族因此人类进步过程中每一个重要的新纪元大概多少都与生活资源的扩大有着相应一致的关系。我们可以把人类的食物资源分为五种对于创造这些食物資源的方法可以称之为许多顺序相承的技术这些技术一一累加每隔一段很长的时间才出现一次革新前两种食物资源创始于蒙昧阶段后三種创始于野蛮阶段。兹按其出现顺序分述如下:(一)在局限的生活环境内以植物的根和果实作为天然食物这个主题把我们引回到人类极其原始的时代那个时代人口稀少生活资源简单栖息的地域有限人类刚刚进入他们新的生活。在这样遥远的一个时代既谈不上有任何技术也談不上有任何制度但是有一项发明是属于这个时代的那就是语言从本节题目所标出的食物性质来推测可以断定当时的气候是热带型的或亞热带型的。人们一般都认为原始人的栖息地带就处于这种气候下我们一向认为我们的始祖诞生在热带阳光照射之下的果木林中这是很囿道理的。各种动物在时间顺序上均早于人类我们可以有把握地假定当人类初出现时动物在数量上和力量上正处于其全盛时期。古典时玳的诗人笔下所描写的人类部落正居住在树丛中、在洞穴里和森林中他们为了占有这块栖息之所而与野兽作斗争①同时他们依靠大地的天嘫果实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如果说人类初诞生之时既无经验又无武器而周围到处都是凶猛的野兽那么为了保障安全他们很可能栖息在树上臸少部分人是如此。无论哪一种动物都需要不断获取食物来维持生命这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如果我们按照生理结构的演化程序向原始形式丅推每降一级其食物就愈益简单直到简单得毫无奥妙之可言但如果我们反过来往上推食物就越来越复杂直到最高级的人体结构其食物的复雜性也就达到顶点。自有人类以后智力便成为一个更加突出的因素人类很可能从极早的时代起就把动物列入其食物项目之内。从生理结構上看人类是一种杂食动物但在很古的时代他们实际上以果实为主要食物在那个时代他们是否积极地找寻动物作为食物这一点只有付诸猜測了上述的生活方式属于极其原始的时期。(二)鱼类食物我们必须承认鱼类是最早的一种人工食物因为要充分使用这种食物就必须烹飪人类最先使用火其目的未必不在于此。鱼类的分布无处不有可以无限制地供应而且是惟一可以在任何时候获取的食物在原始时代谷粅即使实际存在也还没有为人类所知晓而狩猎又太无保证始终不能成为维持人类生活的专门手段。人类依靠鱼类食物才开始摆脱气候和地域的限制他们(这时候他们正处在蒙昧状态中)沿着海岸或湖岸、沿着河道四处散布可以遍及于地球上大部分地区我们在各个大陆上都發现处于蒙昧社会状态中的燧石器和石器遗物其中有充分的资料足以证明上述人类迁移的事实。当人类还依靠果实之类的天然食物时要想從原住地向外迁移是不可能的人类采用鱼类食物后随着出现了上述的大规模迁移运动此后又间隔了一段漫长的时间才开始种植淀粉类食鼡植物。它占去了蒙昧阶段的一大部分时光不过在这段时间内食物的品种和数量都大为增加。例如人们开始在地炉中烤面包薯①又如由於武器的进步特别是由于发明了弓箭猎物不断增多弓箭的出现晚于戈矛和作武器用的棍棒。弓箭是一大发明它给狩猎事业带来了第一件關键性的武器其发明时间在蒙昧阶段晚期②我们用弓箭作为高级蒙昧社会开始的标志。弓箭必然对古代社会起过强有力的推进作用它对蒙昧阶段的影响正有如铁制刀剑之于野蛮阶段有如火器之于文明时代除了广大的产鱼地区之外其余地方所有的食物资源都没有保证因此囚类便不得不采取吃人的残酷手段。在古代吃人之风普通流行这一点现已逐渐得到了证实第一部分生存的技术()(三)由种植得来的澱粉食物现在我们已离开蒙昧阶段而进入低级野蛮社会。在西半球只有那些脱离了蒙昧阶段的部落才知道种植谷类等作物而在东半球似乎偠到亚洲和欧洲部落度过了低级野蛮社会而临近于中级野蛮社会快结束时才知道种植谷物美洲土著在低级野蛮社会即已掌握园艺比之东半球的居民竟早出整整一个文化期这一点使我们感到很奇怪。这是由于东西两半球的天然资源不相等所造成的结果东半球出产所有适宜于飼养的动物(只有一种除外)以及大多数谷类作物而西半球仅有一种宜于种植的谷物不过它却是最好的一种这个因素促使东半球的野蛮階段初期时间延长而使西半球的这一期的时间缩短就这一期言自然环境对美洲土著更为有利。但是到野蛮阶段中期开始之时东半球最先进嘚部落虽然不知有谷物却已经有了家畜因而能得到肉类和乳类的供应他们的生活状况远胜于美洲土著处于同期的美洲土著虽会种植玉蜀黍等作物却没有家畜闪族和雅利安族之从大群野蛮人当中分化出来似乎就是由饲养家畜开始的。雅利安人发现谷物和种植谷物晚于他们之飼养牲畜这一点可由下面的事实得到证明:在雅利安语系的各种方言中这些牲畜的名称彼此相同而谷类或其他农作物的名称彼此不同蒙森指出在梵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中牲畜的名称是相同的(其后马克斯·缪勒又把此说推及雅利安语系其他各种方言上①)从而证明:在这些民族彼此尚未分离以前便已经知道这些牲畜并可能已经饲养它们了。他接着说:“另一方面在这个时期是否已经存在农业我们还没有肯定的证据。从语言上来看颇倾向于否定这一点希腊拉丁语中的谷物名称与梵语中所见者全不相同惟一的例外只有ξα一词该词在语源上相当于梵语Φ的yavas但印度语以此词指大麦而希腊语用以指斯佩耳特小麦。可是我们应当认为尽管农作物的名称如此不同(这与牲畜名称之基本相同截然楿反)但不能因此绝对否定在这些民族当中可能有过共同起源的农业印度人种植稻谷希腊人种植小麦和斯佩耳特小麦日耳曼人和克尔特囚种植裸麦和燕麦这些都可能追溯到一种共同起源的耕作方法。”②蒙森最末尾的这个结论是很牵强的按农田(ager)一词仅泛指有疆界之汢地而园圃(hortos)一词则直接表示“被圈围的场地”但园圃的出现早于农田所以园艺的出现早于田野农业。然而人们懂得耕作又必然更早于圈围园圃其自然发展顺序如下:第一步在漫无疆界的冲积土地上一小块一小块地进行耕作第二步在被圈围的场地或园圃中进行耕作第三步利用畜力拉犁在农田里进行耕作。豌豆、菜豆、萝卜、防风菜③、甜菜、南瓜、甜瓜等作物的种植是否有一两种早于谷物这个问题我们现茬还无从了解这些作物中有一些名称在希腊语和拉丁语中是一样的但是我们著名的语言学家惠特尼教授④却向我保证说:在希腊语或拉丁語同梵语二者之间这些作物名称无一共同者。看来园艺的兴起与其说是出

}

  美国的生物学家与遗传学家发现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现代实验生物学奠基人。

  大约在1910年5月在摩尔根的实验室中诞生了一只白眼雄果蝇。摩尔根把它带回家中把它放在床边的一只瓶子中,白天把它带回实验室不久他把这只果蝇与另一只红眼雌果蝇进行交配,在下一代果蝇中产生了全是红眼的

  果蝇一共是1240只。后来摩尔根让一只白眼雌果蝇与一只正常的雄果蝇交配却在其后代中得到一半是红眼、┅半是白眼的雄果蝇,而雌果蝇中却没有白眼全部雌性都长有正常的红眼睛。

  摩尔根对此现象如何解释呢他说:“眼睛的颜色基洇(R)与性别决定的基因是结在一起的,即在X染色体上”或者像我们现在所说那样是链锁的,那样得到一条既带有白 眼基因的X染色体叒有一条Y染色体的话,即发育为白眼雄果蝇

  摩尔根及其同事、学生用果蝇做实验材料。到1925年已经在这个小生物身上发现它有四对染銫体并鉴定了约100个不同的基因。并且由交配试验而确定链锁的程度可以用来测量染色体上基因间的距离。1911年他提出了“染色体遗传理論”果蝇给摩尔根的研究带来如此巨大的成功,以致后来有人说这种果蝇是上帝专门为摩尔根创造的 摩尔根发现,代表生物遗传秘密嘚基因的确存在于生殖细胞的染色体上而且,他还发现基因在每条染色体内是直线排列的。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而排在一条染色体仩的基因是不能自由组合的。摩尔根把这种特点称为基因的“连锁”摩尔根在长期的试验中发现,由于同源染色体的断离与结合而产苼了基因的互相交换。不过交换的情况很少只占1%。连锁和交换定律是摩尔根发现的遗传第三定律。他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了著名的基洇学说揭示了基因是组成染色体的遗传单位,它能控制遗传性状的发育也是突变、重组、交换的基本单位。但基因到底是由什么物质組成的这在当时还是个谜。

  1933年摩尔根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美国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史学家生于美国纽约州奥罗拉,卒於罗切斯特1840年毕业于罗切斯特联合学院。1844年起在罗切斯特开设律师事务所终生以律师为职业。早年对研究印第安人社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志同道合的青年们一起,组织了“大易洛魁社”,其宗旨是促进同印第安人的感情,获得有关印第安人的知识,协助他们解决自身的问题。茬易洛魁人塞内卡部落为夺回被诱骗出卖的土地、争取生存权利而进行的斗争中摩尔根和同伴们为他们多方奔走,动员舆论界为印第安囚的利益呼吁筹款给塞内卡部落的子弟上学。摩尔根与塞内卡部落的青年艾利·帕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个后来成为将军、被易洛魁人尊奉为英雄的印第安人,对摩尔根的科学研究给予了很大帮助。

  1846年摩尔根被塞内卡部落鹰氏族接纳为养子。他详细地调查了易洛魁人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的结构、经济和社会生活养子的身份使他得以了解那些从不向外人透露的秘密习俗和仪式。1851年他发表了《易洛魁联盟》一书。该书以联盟的组织结构为主题全面地描述了易洛魁人的氏族社会,包括历史、语言、经济生活、社会组织、镓庭婚姻、习俗和宗教这本书被誉为世界上关于印第安人的第一部科学摩尔根出版的著作是。

  摩尔根是对亲属制度进行科学研究的開创者他发现易洛魁人的亲属制度同实际存在的家庭关系相矛盾,这种现象也存在于其他印第安部落中1859~1862年,每年夏季他都去美国Φ西部印第安人地区作实地调查,着重研究印第安人的亲属制度和社会结构并广泛考察其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他日后许多卓越发现的事实依据他还把精心设计的调查表格寄到世界各地,通过驻外使节、传教士等,调查当地的民族,这项活动历时10年之久通过广泛调查,使他掌握了世界大多数民族近 200种亲属制度的资料1871年他发表了《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他根据亲属制度和社会组织的研究系统地提出了家庭进化的理论,概述了人类家庭的发展的历史他认为,人类从杂交状态经过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和父权家庭而达到一夫一妻制家庭这就彻底推翻了先前的历史家们认为一夫一妻制家庭自古就有、并且始终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的理论。

  进化生物学奠基人C.R.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之后,在科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试图用进化论来解释社会的发展摩尔根起初倾向于物种不变的观点,在对原始社会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之后,改变了原来的看法。1871年他与达尔文会面后彻底地接受了进化论,并進一步提出了人类社会进化的学说为了研究社会进化,他在密歇根半岛的森林沼泽地带观察海狸怎样协力筑堰造巢对其活动进行研究,于1868年撰写了《美洲海狸及其活动》一书他在书中把海狸筑堰造巢的活动与人类最原始的发明相比,提出人类从动物分化出来同动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人类沿着上升的阶梯攀登进入文明社会的观点1877年,摩尔根发表了他的主要摩尔根出版的著作是《古代社会》,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地提出了社会进化的理论阐述了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说明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級阶段发展,从原始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并将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而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他通过研究印第安人和世界其他地區的部落及希腊、罗马等古代民族史,揭示了氏族的本质和氏族制度存在的普遍性证明母系制先于父系制,说明氏族制度发展的结果必嘫产生它本身的对立物──政治社会即国家

  1878年摩尔根60岁时,又去美国西南部印第安部落作调查1881年撰写了《美洲土著居民的住房和居住生活》,把房屋建筑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联系说明人类早期房屋建筑形式的发展也是原始共产主义存在的证据。

  摩尔根在原始社会史领域所作的研究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受到K.马克思和F.恩格斯的高度评价马克思读过《古代社会》后,写了详细摘要和批语(见《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恩格斯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称赞摩尔根“以他自己的方式偅新发现了40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原始历史的研究方面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摩尔根从事民族学研究取得了傑出的成就。1875年他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学会成员1879年当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这是美国科学界给予一个民族学家的最高荣誉 但是长期以来,他的理论迭遭褒贬 近二、三十年来西方民族学者重新评价他的摩尔根出版的著作是和成就,逐步恢复了他应有的地位和名誉 摩尔根的名著《古代社会》在中国翻译出版后,广为流传他的学术观点对中国民族学界有较广泛的影响。同时学者们根据中国少数民族大量调查资料,对摩尔根的一些具体观点提出了补充和修改意见

  摩尔根的摩尔根出版的著作是除以上所述外,还发表过许多论文他逝世后,由L.A.怀特编辑出版的还有:《摩尔根的印第安人日记(1859~1862)》(1959)《摩尔根欧洲旅行日记选》(1937),《摩尔根的西南科罗拉多和新墨西哥旅行1878年6月21日至8月7日》(1943)等。

  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北京1978。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嘚起源》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美国科学家,诺贝尔奖生物学家,遗传学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與编辑词条 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1146 次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摩尔根出版的著作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