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澄清石灰水和蒸馏水鉴别碳酸钠和蒸馏水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用水鉴别四氯化碳、苯和乙醇B.用澄清石灰水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化纤织物和纯毛织物D.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已经开始水解A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3届高三起点调研测试化学试题答案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氧气和一氧化碳
B.用硝酸银溶液鉴别海水和蒸馏水
C.用无色酚酞试液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D.用稀盐酸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均无变化,现象相同,无法鉴别;B、海水中含有氯化钠能和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同时产生硝酸钠,蒸馏水中不含其他物质只含有水,不能和硝酸银反应,不会产生白色沉淀,故硝酸银能鉴别海水和蒸馏水;C、将酚酞试液分别滴入两种溶液中,酚酞均变红色,现象相同,无法鉴别;D、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反应,但反应都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故答案选B.
试题“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A.用澄清石...”;主要考察你对
等知识点的理解。
某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能源与环境
氢气、氧气有可燃性--作燃料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炼铁氮气有稳定性--作保护气
煤、石油燃烧--无污染车用乙醇汽油--减少污染氢能--无污染
假酒中毒--甲醇引起
煤气中毒--由一氧化碳引起
工业用盐中毒--亚硝酸钠引起
瓦斯爆炸--由甲烷引起
除鱼胆汁苦味(酸性)--纯碱溶液浸泡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对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发现人员一氧化碳中毒时,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B.家庭厨房中发现有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烟机
C.当酒精洒在桌面上并着火燃烧时,立即向桌面上泼水灭火
D.浓H2SO4沾在皮肤上,用NaOH溶液处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合理选项的字母序号,答案并非唯一).A.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先通CO一会儿,后用酒精喷灯加热放有氧化铁的玻璃管.B.检查气密性时.先旋紧连导管的橡皮塞,再用止水夹夹住胶皮管,后向长颈漏斗内注水.C.用二氧化锰和双氧水制取O2时,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双氧水,再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D.做给试管内固体加热的实验时,先预热整个试管,再集中加热放有固体的部位.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数理化网)&&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选错均不得分)1.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干冰升华C.蜡烛燃烧D.酒精挥发2.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类的是()A.MgOB.NaOHC.H2SO4D.BaCO33.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CO2+H2O=H2CO3分解反应B.Cu(OH)2CuO+H2O化合反应C.Fe2O3+3CO2Fe+3CO2置换反应D.NaCl+AgNO3=AgCl↓+NaNO3复分解反应4.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A.MgB.AgC.CuD.Zn5.秋风飒爽,丹桂飘香,我们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变小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6.学习化学可以防止走入生活和学习的误区.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银不是银,而是金属汞B.纯碱不是碱,而是盐C.干冰不是冰,而是固体二氧化碳D.烧碱不是碱,而是一种常见的盐7.如图是一种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该化肥属于()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料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点燃棉线闻到一股烧焦的羽毛味D.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9.六偏磷酸钠(Na6P6O18)常用于食品加工.六偏磷酸钠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A.3B.+2C.+4D.+510.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都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氯和氯水B.酒精溶液和乙醇C.饱和食盐水和硫酸亚铁D.干冰和混有冰的水1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2HCl=CaCl2+CO2↑+H2OB.CaO+H2O=Ca(OH)2C.2H2O22H2O+O2↑D.CaCO3CaO+CO2↑12.在下列试剂中,可以一次性将Ba(OH)2,HCl,NaCO3三种溶液区别开来的试剂的是()A.稀硫酸B.氯化钡溶液C.硝酸银溶液D.稀硝酸13.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酸、碱、盐、酸性氧化物”顺序的是()A.H2SO4、Na2O、MgCl2、CO2B.NaHCO3、Ba(OH)2、Na2CO3、ZnOC.HNO3、Ca(OH)2、Na2CO3、SO3D.HCl、KOH、Na2CO3、MgO1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15.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D.用稀盐酸鉴别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粉末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OH的摩尔质量是40gB.1molH2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C.1molH2O的质量为18g/molD.氧气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17.0.1molNaHCO3中含有()A.0.2molNa+B.0.05molCOC.6.02×1023个OD.0.1molH1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B.标准状况下,11.2g氢气所含的原子数约为5.6NAC.常温常压下,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3NAD.36.5gHCl中含有的氯原子数为0.2NA19.下列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A.有尘埃的空气B.墨水C.食盐水D.向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所得液体20.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A.泥沙和食盐(溶解,过滤)B.汽油和水(分液)C.KNO3和KCl(降温结晶)D.酒精和水(分液)二、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选错均不得分)21.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于今年5月27日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3N2+4H2O+2CO2.则R的化学式是()A.C2H8N2B.N2H4C.CH4D.C6H7N22.现有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钠溶液三种无色溶液,小丽认为可用下列四种试剂进行一次性鉴别,你觉得不可行的是()A.无色酚酞溶液B.pH试纸C.Na2CO3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23.可以证明烧杯中的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蒸发掉1克水,有少量固体析出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C.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溶解D.加入少量水,没有固体析出24.1gN2所占有的体积为VL,则N2的摩尔体积为()A.28VL/molB.22.4L/molC.(28/V)L/molD.(V/28)L/mol25.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下列四组物质,分子数相同的一组是()A.Cl2、COB.CO、CCl4C.CO、CD.H2O、CO226.标准状况下一个空瓶的质量是20g,装满O2,称量其质量为21g,若装满A气体,称量其质量为22g,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16B.32C.64D.12827.提纯含有少量NaCl杂质的KNO3固体,涉及的操作可能有:①将需要提纯的固体溶解在80℃以上的热水中达到饱和;②加热蒸发;③冷却;④结晶;⑤过滤.合理的操作步骤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⑤②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28.在蒸馏实验中,下列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B.将温度计水银球与支管口保持水平C.冷水从冷凝管上口入,下口出D.收集蒸馏水时,应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29.有15gA物质和10.5gB物质完全反应后,生成7.2gC物质,1.8gD物质和0.3molE物质.则E的摩尔质量是()A.100g/molB.111g/molC.55g/molD.27.5g/mol30.对于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一定有Ba2+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SO42D.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8分)31.有下列物质:①Fe;②CO2;③Cu(OH)2;④C2H5OH(酒精);⑤MgCl2溶液;⑥硝酸铵;⑦氨气;⑧NaCl固体(用序号作答).(1)上述物质中,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2)硝酸铵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氨气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32.(1)等物质的量的SO2和SO3所含氧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2)若SO2和SO3的质量相等,则氧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33.NaOH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1.204×1023个NaOH分子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中和这些OH,需要__________gHCl.四、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6分)34.欲配制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①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__克.(保留一位小数)②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将其溶解,待__________后将溶液沿__________移入250mL的容量瓶中.③用少量蒸馏水冲洗2~3次,将冲洗液移入容量瓶中,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__________(高或低).④向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线__________时,改用__________小心地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⑤最后盖好瓶盖,摇匀,将配好的溶液移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五、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35.现有氯化钡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6mol沉淀物,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100ml求:(1)求生成沉淀物的质量;(2)反应中消耗氯化钡的物质的量;(3)反应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选错均不得分)1.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干冰升华C.蜡烛燃烧D.酒精挥发【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分析】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C.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D.酒精挥发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酒精挥发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类的是()A.MgOB.NaOHC.H2SO4D.BaCO3【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分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据此分析.【解答】解:A、MgO属于氧化物,不是盐,故A不符合;B、NaOH是碱,不是盐,故B不符合;C、H2SO4是酸,不是盐,故C不符合;D、BaCO3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属于盐,故D符合;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盐的概念,解答时要分析各种物质的组成,然后再根据盐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CO2+H2O=H2CO3分解反应B.Cu(OH)2CuO+H2O化合反应C.Fe2O3+3CO2Fe+3CO2置换反应D.NaCl+AgNO3=AgCl↓+NaNO3复分解反应【考点】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分析】两种或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为分解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的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解答】解: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所以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所以属于分解反应,故B错误;C.该反应中反应物没有单质,生成物中有单质,所以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D.该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的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根据概念判断即可,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4.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A.MgB.AgC.CuD.Zn【考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分析】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进行回答.【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Mg>Al>Zn>Fe>Sn>Pb>Cu>Hg>Ag,则选项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最强的是Mg,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泼性的比较,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5.秋风飒爽,丹桂飘香,我们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变小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大小无关,故A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B错误;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分子、原子、离子,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学习化学可以防止走入生活和学习的误区.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银不是银,而是金属汞B.纯碱不是碱,而是盐C.干冰不是冰,而是固体二氧化碳D.烧碱不是碱,而是一种常见的盐【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分析】A、水银是金属汞,常温下呈液态;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叫碱不是碱;C、二氧化碳的固体形式称为干冰;D、烧碱、火碱、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解答】解:A、水银不是银,而是金属汞,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故A正确;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故B正确;C、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冰的成分是水,故C正确;D、烧碱、火碱、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类,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物质的分类知识,注意掌握基本概念是关键,难度不大.7.如图是一种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该化肥属于()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料【考点】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由化学式知道:尿素提供的主要营养元素是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肥,难度不大,解答本题要掌握化肥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化肥进行正确的分类.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点燃棉线闻到一股烧焦的羽毛味D.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考点】铁的化学性质;纤维素的性质和用途.【分析】A.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棉线的成分为纤维;D.浓盐酸易挥发,HCl结合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液滴.【解答】解:A.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则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为无色,故A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B正确;C.棉线的成分为纤维,点燃有芹菜味,而点燃蛋白质闻到一股烧焦的羽毛味,故C错误;D.浓盐酸易挥发,HCl结合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液滴,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化学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9.六偏磷酸钠(Na6P6O18)常用于食品加工.六偏磷酸钠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A.3B.+2C.+4D.+5【考点】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六偏磷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磷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6+6x+(2)×18=0,则x=+5价.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10.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都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氯和氯水B.酒精溶液和乙醇C.饱和食盐水和硫酸亚铁D.干冰和混有冰的水【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由一种物质构成,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的物质是纯净物.【解答】解:A、液氯是液态的氯气,属于纯净物,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水分子、次氯酸分子、氯离子、氢离子等,氯水是混合物,故A错误.B、酒精溶于水所得溶液是酒精溶液,属于混合物;乙醇只有一种成分,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C、饱和食盐水是氯化钠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属于混合物;硫酸亚铁只有一种成分,属于纯净物,故C错误.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冰是固态的水,混有冰的水和干冰都是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只有一种成分的是纯净物,但含有一种元素的不一定是纯净物,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1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2HCl=CaCl2+CO2↑+H2OB.CaO+H2O=Ca(OH)2C.2H2O22H2O+O2↑D.CaCO3CaO+CO2↑【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变化,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A、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故A错误;B、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合反应,故B错误;C、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分解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即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较简单.12.在下列试剂中,可以一次性将Ba(OH)2,HCl,NaCO3三种溶液区别开来的试剂的是()A.稀硫酸B.氯化钡溶液C.硝酸银溶液D.稀硝酸【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A、稀硫酸与Ba(OH)2混合产生沉淀,与碳酸钠混合有气体,与HCl不反应;B、氯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钡、HCl混合均无现象;C、Ba(OH)2,HCl,NaCO3与硝酸银均生成沉淀;D、稀硝酸与Ba(OH)2、HCl混合均无明显现象.【解答】解:A、硫酸与氯化钠不反应,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无色气体,三种物质中的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氯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钡、HCl都不会反应,混合无现象,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不可以鉴别,故B错误;C、硝酸银溶液与Ba(OH)2,HCl,NaCO3三种溶液均能产生沉淀,所以不能鉴别,故C错误;D、稀硝酸与氢氧化钡反应无明显现象,稀硝酸与盐酸不反应,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鉴别,区别物质时利用性质差异,选取现象明显的变化进行区别,有些反应无明显的实验现象,不适合用来区别物质,题目难度不大.13.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酸、碱、盐、酸性氧化物”顺序的是()A.H2SO4、Na2O、MgCl2、CO2B.NaHCO3、Ba(OH)2、Na2CO3、ZnOC.HNO3、Ca(OH)2、Na2CO3、SO3D.HCl、KOH、Na2CO3、MgO【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分析】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盐;酸性氧化物能与水作用成酸或与碱作用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解答】解:A.H2SO4、Na2O、MgCl2、CO2分别属于酸、氧化物、盐、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B.NaHCO3、Ba(OH)2、Na2CO3、ZnO分别属于盐、碱、盐、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C.HNO3、Ca(OH)2、Na2CO3、SO3分别属于酸、碱、盐、过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故C正确;D.HCl、KOH、Na2CO3、MgO分别属于酸类、碱、盐、碱性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有关物质的分类的题目,熟记各种类型的物质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一氧化碳不是酸性氧化物,题目较简单.1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B.点燃酒精灯利用火柴;C.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D.倾倒液体试管要倾斜45°,瓶塞倒放.【解答】解:A.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由图可知,读数偏大,故A错误;B.点燃酒精灯利用火柴,不能利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操作合理,故B正确;C.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应悬空正放,防止试剂污染,故C错误;D.倾倒液体试管要倾斜45°,瓶塞倒放,图中操作不合理,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15.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D.用稀盐酸鉴别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粉末【考点】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有机物的鉴别.【专题】实验分析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氮气性质稳定,常温下几乎不跟其它物质反应;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Ca2+、Mg2+的含量不一样,含量高的遇肥皂水变浑浊;C.白酒有特殊的香味,白醋有酸的刺激性气味;D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粉末都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CO2气体.【解答】解:A.可利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其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A正确;B.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滴加肥皂水变浑浊的硬水,故B正确;C.白酒有特殊的香味,白醋有酸的刺激性气味,因此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故C正确;D.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粉末都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CO2气体,则不能盐酸鉴别这两种粉末,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是结合物质的性质差异,选择鉴别物质方法的正误判断,属基础型考题,难度不大,易错点是D选项,虽碳酸钙与碳酸氢钙分别和盐酸反应的有的原理不一样,但现象都有气泡产生,无法鉴别.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OH的摩尔质量是40gB.1molH2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C.1molH2O的质量为18g/molD.氧气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考点】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A、根据摩尔质量的单位g/mol进行判断;B、质量的单位为g,而相对分子量单位省略不写;C、根据质量的单位是g进行判断;D、根据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量的数值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A、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为40g/mol,质量的单位是g,故A错误;B、1mol氢气的质量是2g,氢气的相对分子量为2,二者单位不同,所以不相等,故B错误;C、质量单位是g,1mol水的质量是18g,故C错误;D、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摩尔质量,注意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质量的单位是g,本题难度不大.17.0.1molNaHCO3中含有()A.0.2molNa+B.0.05molCOC.6.02×1023个OD.0.1molH【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A.钠离子物质的量与碳酸氢钠的相等;B.碳酸氢钠中不含CO;C.氧原子物质的量为碳酸氢钠的3倍,再根据N=nNA计算;D.氢原子物质的量与碳酸氢钠的相等.【解答】解:A.0.1molNaHCO3中0.1molNa+,故A错误;B.碳酸氢钠中不含CO,故B错误;C.0.1molNaHCO3中0.3molO原子,含有0.3×6.02×1023个O原子,故C错误;D.0.1molNaHCO3中0.1molH原子,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微粒数目的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化学式意义的理解.1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氦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B.标准状况下,11.2g氢气所含的原子数约为5.6NAC.常温常压下,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3NAD.36.5gHCl中含有的氯原子数为0.2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0.5mol氦气中含有0.5mol氦原子;B.11.2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5.6mol,含有11.2mol氢原子;C.臭氧中只含有氧原子,48g臭氧中含有48g氧原子,含有3mol氧原子;D.36.5g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氯化氢分子中含有1mol氯原子.【解答】解:A.标况下,11.2L氦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0.5mol氦气分子中含有0.5mol氦原子,所含的原子数为0.5NA,故A错误;B.11.2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5.6mol,5.6mol氢气中含有11.2mol氢原子,所含的原子数约为11.2NA,故B错误;C.48g臭氧中含有48g氧原子,48g氧原子中含有3mol氧原子,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3NA,故C正确;D.36.5gHCl中含有1mol氯化氢,含有1mol氯原子,含有的氯原子数为NA,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9.下列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A.有尘埃的空气B.墨水C.食盐水D.向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所得液体【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分析】丁达尔效应是胶体所独有的性质,可通过判断各物质是否为胶体解答该题.【解答】解:A.有尘埃的空气属于胶体,存在丁达尔效应,故A不选;B.墨水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B不选;C.食盐水为溶液,不是胶体,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故C选;D.向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可得氢氧化铁胶体,存在丁达尔效应,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胶体与气体分散系的区别.20.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A.泥沙和食盐(溶解,过滤)B.汽油和水(分液)C.KNO3和KCl(降...
亲!请或新用户?
按教材搜资料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