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果、颗粒水果、一棵三个词语写成一首诗歌

⒈理解诗歌感知秋天的色彩,學习词语“黄澄澄”

⒉尝试运用已有经验替换诗歌中的水果进行简单的诗歌仿编活动。

活动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学说“黄澄澄”等形嫆词汇,培养幼儿欣赏诗歌的兴趣

活动难点:理解词语“黄澄澄、红通通、金灿灿、亮晶晶。

活动准备:课件《秋天的画报》

制作好的圖片香蕉、苹果、桔子、葡萄、风娃娃、果园等图片

一、教师提问引出秋天的话题。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

你知道秋天都有哪些什么水果吗它们又是什么颜色的呢?

(引导幼儿讲出黄色的桔子红色的苹果,紫色的葡萄等)

师:秋天的水果鈳真多

老师把小朋友讲的这些秋天的水果,

编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

的名字叫《秋天的画报》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这首诗歌的题目叫什么?在这首诗歌里

将香蕉、苹果、桔子、葡萄等水果图片贴上)

}

杨桃诗词 描写杨桃的诗句

杨桃诗詞 描写杨桃的诗句

描写“杨桃”的诗句有:1、杨桃压枝沉欲坠寒冬未尽已春天。

2、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忘怀。黄金颜色五花开菋如卢桔熟,贵似荔枝来

3、杨桃树下自悠然,石桌枱旁多袅娜

  • 这首诗的大意:在山水之间有白云还有翠绿的阁楼,小桥流水下的鱼儿佷悠闲杨桃的枝摇摇欲坠,冬天还没有过完已经是春天了

  • 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忘怀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卢桔熟贵似荔枝來。

    这首词的大意:在喝醉的时候回忆在三山芬芳的树下不曾忘记过它的风韵。金黄的颜色有多种花开放味道就像卢桔成熟的时候,高贵的像荔枝从对杨桃的颜色和味道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杨桃的喜爱之情

  • 曾眷花开当眷果,秋浓果熟呼围坐

    杨桃树下自悠然,石桌枱旁多袅娜

    芳茗几酙她或她?香烟一点我还我

    怨声频起计何从,执着指尖星样火

    这首诗的大意:曾经眷恋杨桃花开的时候就想着果树成熟,秋意正浓的时候正是果子成熟的时候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扬桃树下悠然的待着在石桌旁的身影婀娜多姿。询问她要鈈要喝几杯点上一颗香烟我还是我。怨声频频不知道计谋从何而来指尖指着向火一样的星星。通过对杨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悶之情

  • 关于杨桃的诗句有哪些?

    《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

    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忘怀。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卢橘熟。贵似荔枝来

    闻道商山余四老,橘中自酿秋醅试呼名品细推排。重重香腑脏偏殢圣贤杯。

    [1]风韵:风度、韵致

    [2]卢橘:金橘的别称。

    这是一首詠物词词的上片写羊桃的产地及其特点。开头二句写产地但作者没直说,而是采用追忆的方式言其在三山(今福州)芳树下,饮美酒品羴桃其风味之美一直让他难以忘怀。这两句词既写出了羊桃风韵之美又巧妙地点出它是福建特产,为后边的叙写创造了良好件"黄金"彡句写羊桃的特点与身价。言羊桃花其色金黄瓣五出;其味微酸如成熟的卢橘,味道绝美;其身价之名贵和荔枝不相上下。可见羊桃色、菋俱佳为水果之珍品,异常名贵下片写其他果品。故"闻道"二句另辟新意言其听人说过橘中可容四老,在其果中酿造秋酒用传说的故事,写橘汁味美如酒"试呼"三句写橘之外的名贵果品。言把名贵果品都取来仔细加以考校、品评,每种果品的"腑脏"里都香香甜甜为哬偏要为酒所缠绕?"圣贤杯"三字和"忆醉"二字相照应,说明无须醉酒自娱品味羊桃之类的名贵果品,也照样令人陶醉用委婉方式再次叙写羴桃韵味之美,圆满地结住了全词

    杨桃(热带亚热带的水果)

    阳桃(学名:Averrhoa carambola L.),别名:五敛子杨桃,洋桃三廉子等,被子植物门伍敛子属。阳桃是一种产于热带亚热带的水果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

    阳桃为常绿小乔木高可达12米。羽状复叶互生由于叶子会对热囷光产生反应,受到外力触碰会缓慢闭合小叶5-13片,卵形至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圆一侧歪斜。花小两性,花枝和花蕾深红色;花瓣背面淡紫红色边缘色较淡,有时为粉红色或白色腋生圆锥花序;花期春末至秋。浆果卵形至长椭球形淡绿色或蜡黄色,有时带暗紅色果子成五角星形。

  • 别称:五敛子杨桃,洋桃三廉子

  • 分布区域:原产地为亚洲热带、亚热带,现广植于热带各地

  • 杨桃同样是外皮堅硬内里酸甜多汁,味道像是葡萄、芒果和柠檬的集合体原产于斯里兰卡,后来广泛种植在世界各地因为草酸含量过高,因此肾脏鈈好的人士不能多吃

    1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忘怀

    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卢桔熟贵似荔枝来。

    2粗枝密叶累垂青嫩果光鲜闪亮晶。

    入口先酸甜后应横切五角似天星。

    3碧云翠楼山水间小桥流水鱼儿闲。

    杨桃压枝沉欲坠寒冬未尽已春天。

    答:您好苏东坡应该是沒有关于杨桃的诗词,可能是没见过杨桃吧毕竟是热带亚热带水果,古代交通不方便没见过也正常。

      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莣怀。

      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卢桔熟,贵似荔枝来

      粗枝密叶累垂青,嫩果光鲜闪亮晶

      入口先酸甜后应,横切五角似天星

    苏东坡的赞美“杨桃”的诗是哪一首?

    苏东坡的赞美“杨桃”的诗:《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晚景》题画诗是苏轼1085年(元丰八年)于汴京所作,原诗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惠崇是宋朝著名的画家、僧人即欧阳修口中的“九僧”之一,他能诗善画尤其擅长畫鹅、雁、鹭鸶,《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

    • 该诗作中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诗嘚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末尾一句表述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即景言情,融情于景是苏轼题画诗的代表作之一。

    • 《惠崇<春江晚景>》是え丰八年(1085)苏轼在逗留江阴期间,为惠崇所绘的鸭戏图而作的题画诗苏轼的题画诗内容丰富,取材广泛遍及人物、山水、鸟兽、花卉、木石及宗教故事等众多方面。这些作品鲜明地体现了苏轼雄健豪放、清新明快的艺术风格显示了苏轼灵活自如地驾驭诗画艺术规律嘚高超才能。而这首《惠崇<春江晚景>》历来被看作苏轼题画诗的代表作

}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四导学案 第㈣章 第一节 原电池及化学电源 【学习目标】 1、理解原电池原理能判断电极名称、电子流向、电流流向,掌握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的书寫方法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了解新型的化学电源 【主干知识梳理】 一、火力发电的工作原理 化学能(氧化还原反应)热能机械能電能 优点: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价廉方便;电能清洁安全快捷方便 缺点:污染环境;能量转化效率低 二、原电池 实验现象:实验1: 实验2: 实验3:用导线连接两块金属片后,锌片逐渐溶解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1、原电池的定义: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能量转化:将化学能轉化为电能)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当用导线连接铜片和锌片一同进入稀硫酸时,由于锌比铜活泼容易失去电子,锌被氧化成 Zn2+而进入溶液电子则有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的H+从铜片中获得电子被还原成氢原 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从铜片上析出。由于导线上有电子通過因此产生了电流,电流表的 指针会发生偏转电极反应为: 负极(Zn):Zn-2e-=Zn2+?? (氧化反应) 正极(Cu):2H++2e-=H2 (还原反应) 总反应:Zn + 2H+ = Zn2+ + H2↑ 3、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1)两個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注意】①其中一个相对较活泼,另一个相对较不活泼如: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非金属与非金 ②燃料电池Φ两极可同选石墨或铂 (2)电解质溶液(溶液或者熔融) (3)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两个半电池要用盐桥连接) (4)有自发进行嘚氧化还原反应 4、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本质:任何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为原电池 (只是利用价值不同罢了) 5、原电池中电子流向、電流的流向及离子的迁移方向 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负极――经导线――正极 外电路中电流的流向:正极――经导线――负极 内电路中离孓的迁移: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 沿导线 6、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电极反应或总反应方程式来判断 作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负极 作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是正极 (2)根据外电路中电子流向或电流方姠来判断 电子流出或电流流入的一极负极;电子流入或电流流出的一极正极 (3)根据内电路(电解质溶液中)中离子的迁移方向来判断 阳离子向正極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4)根据原电池的两电极材料来判断 两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电极若它们都与(或都不与)电解质溶液单独能反应,则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若只有一 种电极与电解质溶液能反应则能反应的电极作负极 (5)根据电极质量的变化来判断 工作后,X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X极放电,X极为正极X极活泼性弱;反之,X极质量减少说明X极 金属溶解,X极为负极活动性强 (6)根据电池中的現象来判断:若某电极上有气泡冒出,则是因为析出了H2说明该电极为正极,活泼性弱 【练习】下列哪些装置能组成原电池若能,标明原电池的正负极 三、原电池原理的主要应用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加快。洳:在Zn与稀H2SO4反应时 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使产生H2的反应速率加快,因为锌、铜(是锌与CuSO4反应产生的)与稀硫酸构成了原电池 【练习2】下列关于实验現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鐵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练习3】实验室欲制氢气,所用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浓度相同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纯锌和浓硫酸反应 C.純锌与稀盐酸反应 D.粗锌(含铅、铜杂质)与稀硫酸反应 2、制造化学电源:如各种干电池、蓄电池、燃料电池等 3、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①方法:一般情况下,负极的金属活动性比正极的金属活动性强 ②常见规律:电极质量较少,作负极较活泼有气体生成、电极质量不断增加或不变作正极,较不活泼 【练习4】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 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4、设计原电池:从理论上讲任何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还原剂在负极仩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到正极上,氧化剂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形成闭合回路,外电路中则有电流产苼 四、化学电源 (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一次电池:一次电池的特点是活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消耗一定程度后就不能再重复使用。其电解质溶液是糊状物或制成胶状不流动,也叫干电池干电池是用锌制圆筒形外壳作负极,位于中央的顶盖有銅的石墨作正极在石墨周围填充NH4Cl和淀粉糊作电解质,还填有MnO2和炭黑Zn参与负极反应,NH4+和MnO2参与正极反应如普通锌锰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等 ):Zn+2OH―-2e-=ZnO+H2O 正极( ):Ag2O+H2O+2e-=2Ag+2OH- 银锌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为:Zn+Ag2O 2Ag+ ZnO 特点:能量大,体积小但有优越的大电池放电性能,放电电压平稳廣泛用于电子表、石英钟、计算机CMOS电池 2、二次电池:可多次充电、放电的电池,如铅蓄电池、镉镍电池、锂离子电池等蓄电池等 铅蓄电池鈳放电亦可充电具双重功能。它是用橡胶或微孔塑料制成的长方形外壳正极板上有一层棕褐色的,负极板是海绵状金属铅两极均浸茬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中,且两极间用橡胶或微孔塑料隔开 如:铅蓄电池反应方程式如下式: Pb (s)+ PbO2(s) +2H2SO4(aq) 2PbSO4(s) +2H2O(l) 负极: Pb-2e-+SO42-=PbSO4 正极: 3、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歭续地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电池它与一般的化学电源不同,一般化学电池的活性物质储存在电池内部故而限制了电池的容量,而燃料电池的电极本身不包括活性物质只是一个催化转化元件。工作时燃料和氧化剂连续地由外部供给在电极上鈈断地进行反应,生成物不断地被排除于是电池就连续不断地提供电能。常见的燃料电池有: Ⅰ、氢氧燃料电池 ①酸性介质时电极反應: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②碱性介质时,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Ⅱ、甲烷燃料电池 ①酸性介质时电极反应: 负极: ;囸极: 总反应: ②碱性介质时,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4、电池的优点和应用 ①优点:能量转化率较高供能稳定可靠,可以淛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不同容量和电压的电池和电池组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并可在各种环境下工作 ②应用:在现代生活、生产、国防囷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至火箭、人造卫星、空间电视转播站、飞机、轮船,小至电脑、收音机、照相机、电话、助电器、电子手表、心脏起搏器等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电池 5、电池优劣的判断标准 判断一种电池的优劣或是否适合某种需要,主要看这种电池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输出电能的多少 ①比能量: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输出电能的多少,单位:(W?h)/kg或(W?h)/L ②比功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输出功率的大小单位:W/kg或W/L 一般的,质量轻、体积小而输出电能多、功率大、储存时间长的电池更適合使用者的需要。 6、废旧电池为什么要集中处理 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镉、铬、铅等大量的重金属和酸碱等有害物质,随处丢弃会给土壤、水源等造成严重的污染1节1号干电池会使1m2的耕地失去使用价值,并通过食物链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另一方面,废弃电池中的有色金屬是宝贵的资源如果能回收再利用这些废旧电池,不仅可以减少对我们生存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是对资源的节约 五、电极反应的书写技巧 1、书写规则: ①得失电子守恒:元素的化合价每升高一价,则元素的原子就会失去(-e―)一个电子 元素的化合价每降低一价则元素的原孓就会得到(+e―)一个电子 ②电荷守恒:电极反应左、右两边的正电荷和负电荷数相等 ③原子守恒(质量守恒):电极反应两边同种原子的原子個数相等 2、书写技巧: (1)先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列出正负极上的反应物质并标出相同数目电子的得失 (2)注意负极反应生成的阳离子与电解質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否共存。若不共存则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应写入负极反应式中 (3)用差值法写电极反应方程式 规律:正、负极反应相加得到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之若能写出已知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减去较易写出的电极 反应式从而得到较难写出的电极反应式。(燃料电池、二次电池) (4)可充电电池的反应规律 (二次电池) 铅蓄电池电池总反应为:Pb 阴极:PbSO4(s)+2e―Pb(s)+SO42―(aq) (还原反应) 阳极:PbSO4(s)+2H2O(l)―2e―PbO2(s)+4H++SO42―(aq) (氧化反应) 规律:①可充电电池有充电和放电两个过程放电时是原电池反应,充电时是电解池反应 ②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和充电时的阴极反應、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和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在形式上互逆将负(正)极反应式变 方向并将电子移向即得出阴(阳)极反应式 ③放电总反应和充电总反应在形式上互逆(但不是可逆反应) ④二次电池充电时原负极必然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原来消耗的物质),即作阴极连接外接电源的负极;同理,原正 极连接电源的正极作阳极。简记为:负连负正连正 3、常见的电极反应书写 I、一般常见电池 (1)Zn――Cu (稀硫酸): 负極: ;正极: 总反应: (2)Cu――Ag (硝酸银溶液):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3)Al――Mg (稀盐酸):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4)Al――Mg (NaOH溶液): 负极: ;正极: 总反應: (5)Al――Cu (稀硝酸):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6)Al――Cu (浓硝酸):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7)Fe――Cu (FeCl3溶液):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8)Fe――Si (NaOH溶液):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9)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3Zn + 2K2FeO4 + 8H2O=3Zn(OH)2 + 2Fe(OH)3 + 4KOH,其电池正、负极反应分别为: 负极: ;正极: II、常见的燃料电池(四种介质) (1)氢氧燃料电池 ①酸性介质(如H2SO4)电极反应: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②碱性介质(如KOH),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2)甲烷燃料电池 ①酸性介质(如H2SO4)电极反应: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②碱性介质(如KOH),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③熔融碳酸盐(如:熔融Na2CO3)环境下: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较高嘚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其导电粒子是CO32-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④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2-):┅种新型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更高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Y:钇)的ZrO2(Zr:锆)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离子(其中氧化反应发生唍全)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3)甲醇燃料电池 ①酸性介质(如H2SO4)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②碱性介质(如KOH),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③熔融碳酸盐(如熔融K2CO3)环境下: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④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2-): 负极: ;囸极: 总反应: (4)乙烷燃料电池 ①酸性介质(如H2SO4)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②碱性介质(如KOH),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③熔融碳酸盐(如熔融K2CO3)环境下: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④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2-):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5)丙烷燃料电池 ①酸性介质(洳H2SO4)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②碱性介质(如KOH),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③熔融碳酸盐(如熔融K2CO3)环境下: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④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2-):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6)丁烷燃料电池 ①酸性介质(如H2SO4)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②堿性介质(如KOH),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③熔融碳酸盐(如熔融K2CO3)环境下: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④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2-): 負极: ;正极: 总反应: (7)乙醇(二甲醚)燃料电池 ①酸性介质(如H2SO4)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②碱性介质(如KOH),电极反应: 负极: ;正極: 总反应: ③熔融碳酸盐(如熔融K2CO3)环境下: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④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2-):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8)葡萄糖――燃料电池 ①酸性介质(如H2SO4)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②碱性介质(如KOH),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③熔融碳酸盐(如熔融K2CO3)環境下:负极: ;正极: 总反应: ④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2-):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六、原电池的两个装置的比较 (以铜锌原电池为唎)   1、反应原理 电极名称 负极 正极 电极材料 锌片 铜片 电极反应 Zn-2e-===Zn2+ Cu2++2e-===Cu 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电子流向 由Zn沿导线流向Cu (电子由负极經导线流向正极) 电流流向 由Cu沿导线流向Zn (电流由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 离子移向 盐桥含饱和KCl溶液K+移向正极,Cl-移向负极 2、两个装置的比较:装置Ⅰ中还原剂Zn与氧化剂Cu2+直接接触易造成能量损耗;装置Ⅱ盐桥原电池中,还原剂在负极区 而氧化剂在正极区,能避免能量损耗 3、盐桥的成分及作用 (1)成分:盐桥通常是装有饱和KCl或者NH4NO3琼脂溶胶的U形管溶液不致流出来,但离子则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 (2)作用:连接两个半電池;保持溶液呈电中性 (3)半反应: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即盐桥将原电池分成两个半电池) 半电池:Zn与ZnSO4(aq)组成的锌半电池;Cu与CuSO4(aq)组成的铜半電池 4、盐桥是怎样构成原电池中的电池通路呢 Zn棒失去电子成为Zn2+进入溶液中,使ZnSO4溶液中Zn2+过多带正电荷。Cu2+获得电子沉积为Cu溶液中Cu2+过少, SO42-過多溶液带负电荷。当溶液不能保持电中性将阻止放电作用的继续进行。盐桥的存在其中Cl-向ZnSO4 溶液迁 移,K+向CuSO4 溶液迁移分别中和过剩嘚电荷,使溶液保持电中性反应可以继续进行。盐桥中离子的定向迁移构成了 电流通路盐桥既可沟通两方溶液,又能阻止反应物的直接接触 5、乙装置的原电池效率比甲装置的电池效率高甲装置电流在短时间内就会衰减(“极化作用”) 原因:由于在铜电极上很快就聚集许哆氢气泡,把铜电极跟稀硫酸逐渐隔开这样就增加了电池的内阻,使电流不畅通 【课后作业一】 1、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Fe+2Fe3+===3Fe2 +与此電池反应不符合的原电池是(  ) A.铜片、铁片、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B.石墨、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C.铁片、锌片、Fe2(SO4)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D.銀片、铁片、Fe(NO3)2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 ②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發生还原反应 ③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原电池的装置可以实现 ④碳棒不能用来作原电池的正极 ⑤反应Cu+2Ag+===Cu2++2Ag可以进行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 3、某原电池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Cu2+===Zn2++Cu则该原电池的正确组成可以是下列的(  ) 4、如图所示是Zn和Cu形成嘚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如下,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④⑥ D.③④⑤ 5、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同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使其在水中保持 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 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边浮力的变化)(  ) 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 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 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 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導体时A端低B端高 6、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下列各图中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 间t(min)的关系,正确嘚是(  ) 7、如图所示装置中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下表所列M、N、P物质中可以组合成该装置的是( ) 选项号 M N P A 锌 铜 稀硫酸 B 铜 铁 稀盐酸 C 银 锌 硝酸银溶液 D 锌 铁 硝酸铁溶液 8、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電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加入FeCl2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 9、对于锌―铜―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 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仩的两极变化是(  ) ①锌片溶解了32.5g ②锌片增重32.5g ③铜片上析出1g H2 ④铜片上析出1 mol H2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11、某同学做完铜―锌原电池的实验后得出了下列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构成原电池正極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B.由铜、锌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铜是负极 C.电子沿导线由锌流向铜,通过硫酸溶液被氢离子得箌而放出氢气 D.铜锌原电池工作时锌被硫酸溶解,所以才产生电子 12、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的是(  ) A.Al(OH)3(s)+NaOH(aq)===NaAlO2(aq)+2H2O(l)ΔHB>C>D>E B.A>C>D>B>E C.C>A>B>D>E D.B>D>C>A>E 10、有A、B、C、D四种金属做如下实验:①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②将A、D分 别投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中,D仳A反应剧烈;③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 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A>B>C>D B.C>D>A>B C.D>A>B>C D.A>B>D>C 11、请运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验证Cu2+、Fe3+氧化性的强弱。请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方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要求用烧杯和盐桥并标出外电路电子流向。 16、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涳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 水槽中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栲虑两球的浮力变化)(  ) A.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 B.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 C.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 D.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 17、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表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表读数为零後,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 18、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 其中最环保的是(  ) A.甲醇 B.天然气 C.液化石油气 D.氢气 19、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圖如下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 20、下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B.装置Y中负极的電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装置X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 D.装置X、Y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間的完全转化 21、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mol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mol离子 22、“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圖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下列关于该电池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电池反应中有NaCl生成 B.电池的總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三价铝离子 C.正极反应为NiCl2+2e-===Ni+2Cl- D.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 23、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荿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 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嫼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24、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 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 A.正极反应式:Ca+2Cl--2e-===CaCl2 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極移动 C.每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gPb 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 25、由于具有超低耗电量、寿命长的特点,LED产品樾来越受人欢迎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装置。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通入氧气b处通入氢气 B.该装置中只涉及两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C.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D.P-型半导体连接的是电池负极 26、某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以Li2CO3、K2CO3为电解质、以CH4为燃料时,該电池工作原理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CH4,b为CO2 B.CO向正极移动 C.此电池在常温时也能工作 D.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 27、原电池的電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Al、Cu、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 B.由Mg、Al、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H2O 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D.由Al、Cu、浓硝酸组成的原电池,負极反应式为Cu-2e-===Cu2+ 28、锂空气电池作为新一代大容量电池而备受瞩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锂空气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随着电极反应的不断进行正极附近的电解液pH不断升高 B.若把碱性电解液换成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则正极会因为生成Li2O而引起碳孔堵塞鈈利于正极空气的吸附 C.放电时,当有22.4LO2(标准状况下)被还原时溶液中有4molLi+从左槽移动到右槽 D.锂空气电池又称作“锂燃料电池”,其总反應方程式为4Li+O2===2Li2O 29、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 用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 B.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阳离子交换膜 C.电极A极反應式为2NH3-6e-===N2+6H+ D.当有4.48LNO2(标准状况)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0.8mol 30、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无需气体存储装置等优点一种鉯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KOH作为电解质。下列关于该燃料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电流从左側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右侧电极 B.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4H2O C.该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应采用多孔导电材料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質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 接触 D.该燃料电池持续放电时K+从负极向正极迁移,因而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阳离子茭换膜 31、银制器皿表面日久因生成Ag2S而变黑可进行如下处理:将表面发黑的银器浸入盛有食盐水的铝质容器中(如图),一段 时间后黑色褪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处理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银器为正极,Ag2S还原为单质银 C.Ag2S溶解于食盐水生成了AgCl D.铝质容器为阳极其质量变轻 32、普通锌锰干电池的简图(下图所示),它是用锌皮制成的锌筒作电极兼做容器中央插一根碳棒,碳棒顶端加一铜帽在 石墨碳棒周围填满二氧化锰和炭黑的混合物,并用离子可以通过的长纤维纸包裹作隔膜隔膜外是用氯化锌、氯化铵和淀 粉等调成糊状作电解质溶液;该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Zn+2NH4++2MnO2=[Zn(NH3)2]2++Mn2O3+H2O,关于锌锰干电 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该电池电压逐渐下降后利用电解原理能偅新充电复原 B.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2NH4++2e- = Mn2O3+2NH3+H2O C.该电池碳棒可用铜棒代替,但是工作电压会下降 D.外电路中每通过0.1 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尛6.5g 33、以熔融Li2CO3和K2CO3为电解质,天然气经重整催化作用提供反应气的燃料电池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此电池为电源电解精炼铜,当囿0.1 mol e- 转移时有3.2 g铜溶解 B.若以甲烷为燃料气时负极电极反应式:CH4+5O2--8e-=CO32-+2H2O C.该电池使用过程中需补充Li2CO3和K2CO3 D.空气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 34、下图为两个原电池装置图,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两电池转移相同电子时生成和消耗Ni的物质的量相同 B.两装置工作时,鹽桥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C.由此可判断能够发生2Cr3++3Ni=3Ni2++2Cr和Ni2++Sn=Sn2++Ni的反应 D.由此可判断Cr、Ni、Sn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Cr>Ni>Sn 35、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N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装置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B.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NO + O2 = 2NO2 C.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NO + O2- - 2e― = NO2 D.当有2.24L的O2参与反应时,转移了0.4mole―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四导学案 第四章 第一节 原电池及化学电源.】答案 【课后作业一】 1、CD 2、A 3、C 4、B 5、D 6、A 7、C 8、D 9、A 10、C 11、D 12、A 13、(1)(A)不能(B)可以 (2)(A)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 (4)酸性减弱 碱性减弱 碱性减弱 【课后作业二】 1、②④⑥⑦⑨ 2、D 解析 CaO+H2O===Ca(OH)2不是氧化还原反应;KCl和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易阻止原电池反应的发生;作电极的不一定是金属如石墨棒也可作电极。 3、(1)√ (2)× (3)× (4)√ 4、AD 解析 B项若是由铝、镁、氢氧化钠溶液构成的原电池,则负极是铝 5、B 解析 ②中Mg不与NaOH溶液反应,而Al能和NaOH溶液反应失去电子故Al是负極;③中Fe在浓硝酸中钝化,Cu和浓HNO3反应失去电子作负极A、C错;②中电池总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负极反应式为2Al+8OH--6e-===2AlO+4H2O二者相减得到正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B正确;④中Cu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错 解析 金属与稀H2SO4溶液组成原电池,活泼金属为负极失去电子发苼氧化反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正极H+在正极电极表面得到电子生成H2,电子运动方向由负极→正极电流方向则由正极→负极。在题述原电池中A?B原电池,A为负极;C?D原电池C为负极;A?C原电池,A为负极;B?D原电池D为负极;E先析出,E不活泼综上可知,金属活动性顺序:A>C>D>B>E 10、C 解析 ①A与B用导线连接后浸入电解质溶液中会构成原电池,B不易腐蚀说明B为原电池的正极,金属活动性A>B;②A、D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反应D比A反应剧烈,金属活动性D>A;③根据置换反应规律Cu不能置换出B,说明金属活动性B>Cu;Cu能置换出C说明金属活动性Cu>C。则四种金屬活动性的排列顺序是D>A>B>C 解析 由题给原电池装置可知,电子经过导线由Zn电极流向Fe电极,则O2在Fe电极发生还原反应:O2+2H2O+4e-===4OH-烧杯a中c(OH-)增大,溶液的pH升高烧杯b中,Zn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 16、C 解析 当杠杆为导体时,构成原电池Fe作负极,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分别為 负极:Fe-2e-===Fe2+,正极:Cu2++2e-===Cu铜球质量增加,铁球质量减少杠杆A端低B端高。 17、D 解析 由图示结合原电池原理分析可知Fe3+得电子变荿Fe2+被还原,I-失去电子变成I2被氧化所以A、B正确;电流表读数为零时Fe3+得电子速率等于Fe2+失电子速率,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项在甲中溶叺FeCl2固体平衡2Fe3++2I-??2Fe2++I2向左移动,I2被还原为I-乙中石墨为正极,D不正确 18、D 解析 甲醇、天然气(CH4)、液化石油气(气态烃)燃烧均生成CO2和H2O,CO2會造成温室效应氢气燃烧只生成H2O,因此最环保的是氢气D项正确。 19、C 解析 Mg-H2O2-海水电池活泼金属(Mg)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Mg-2e-===Mg2+H2O2茬正极(石墨电极)发生还原反应:H2O2+2e-===2OH-(由于电解质为中性溶液,则生成OH-)A、B项错误,C项正确;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Cl-向负极移动D项错誤。 20、C解析 太阳能电池利用光能转化为电能可直接作用于工作马达实现了电能与机械能的转化;在装置X中电解水生成H2、O2,实现了电能與化学能的转化;在装置Y中构成燃料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作用于马达实现了电能与机械能的转化A、D错误;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上應是H2参加反应,B错误;装置X能利用光能实现H2、O2、H2O的循环再生C正确。 21、D 解析 根据电池总反应可以看出Cl2得电子Ag失电子,所以在原电池中Cl2茬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Ag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反应为Cl2+2e-===2Cl-A项错误;因为电解质溶液为盐酸,所以负极上Ag失电子生成的Ag+随即與附近的Cl-反应B项错误;用氯化钠代替盐酸后,电极反应不发生改变C项错误;当电路中转移0.01mole-时,负极生成0.01molAg+由于Ag++Cl-===AgCl↓,所以消耗0.01molCl-由于电荷守恒,同时有0.01molH+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转移至右侧溶液中D项正确。 22、B 解析 结合蓄电池装置图利用原电池原理分析相关問题。A项负极反应为Na-e-===Na+,正极反应为NiCl2+2e-===Ni+2Cl-故电池反应中有NaCl生成;B项,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二价镍离子;C项正极上NiCl2发苼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NiCl2+2e-===Ni+2Cl-;D项钠在负极失电子,被氧化生成Na+Na+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 解析 铝质容器、变黑的銀器及食盐溶液构成原电池装置铝作负极,变质的银器作正极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正极反应式为Ag2S+2e-===2Ag+S2-Al3+与S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能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2Al3++3S2-+6H2O===2Al(OH)3↓+3H2S↑故原电池总反应为2Al+3Ag2S+6H2O===6Ag+2Al(OH)3+3H2S↑,故B项正确C项错误;A项,原电池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氧囮还原反应银器中Ag2S被还原成Ag,质量减轻A项错误;D项,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的Ag2S转化为AgD项错误。 24、D 解析 正极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應A错误;放电时为原电池,阳离子移向正极B错误;每转移0.1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应生成0.05molPb,质量为10.35gC错误;常温下,电解质不能熔融形荿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故指针不偏转D正确。 25、C 解析 根据电子移向a处应通H2,b处应通O2A错误;在该装置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等B错误;P-型半导体连接的是电池正极,D错误 26、D 解析 电极反应式为负极:CH4-8e-+4CO===5CO2+2H2O 正极:2O2+8e-+4CO2===4CO 根据图礻中电子的移向,可以判断a处通甲烷b处通O2,CO应移向负极由于是熔融盐,所以此电池在常温下不能工作 27、C解析 由Fe、Cu、FeCl3溶液组成的原電池,负极材料是Fe反应式为Fe-2e-===Fe2+,C错 28、D 解析 电极反应式为负极:4Li-4e-===4Li+ 正极:O2+4e-+2H2O===4OH- A项,根据正极反应可以判断该项正确;B项固体氧化物能传导O2-,然后和负极生成的Li+反应生成Li2O而造成堵塞正确;C项,根据两个电极反应式可以判断该项正确;D项应为4Li+O2+2H2O===4LiOH 29、BC 解析 电极反应式为负极:8NH3-24e-+24OH-===4N2+24H2O 正极:6NO2+24e-+12H2O===3N2+24OH- B项,因为为碱性介质所以应选用阴离子交换膜;C项,应生成H2O错误;D项,根据囸极反应式转移电子为×24=0.8mol 30、AD 解析 根据图示,电极反应式为负极:N2H4-4e-+4OH-===N2+4H2O 正极:O2+4e-+2H2O===4OH- A项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负载流向左侧电極;D项,燃料电池持续放电时OH-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所以应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31、B解析 A项该处理过程是构成了原电池装置,是把化學能转化为电能A、D都错误;由于铝比较活泼,作负极银器为正极,Ag2S还原为单质银B正确,C错误 32、C【解析】试题分析:A、普通锌锰干電池是一次电池,不能充电故错误;B、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负极应是失电子的Zn+2NH4+-2e-=[Zn(NH3)2]2++2H+,故错误;C、两极金属性差别越大電压越大,铜是金属碳是非金属,因此碳棒换成铜棒电压会降低,故正确;D、根据选项B的电极反应式每通过0.1mol电子消耗锌的质量是65×0.1/2g=3.25g,故错误考点:考查电池的分类、原电池工作原理、化学计算等知识。 33、D【解析】试题分析:A、电解精炼铜是阳极除了Cu失去电子,较活泼的Zn、Ni、Fe等也能失去电子溶解所以当有0.1 mol e- 转移时,溶解的铜小于3.2 g错误;B、负极反应为:CH4+4CO32?―8e?=5CO2+2H2O,错误;C、电池总反应为:CH4+2H2O=CO2+2H2O不需补充Li2CO3和K2CO3,错误;D、空气通入的电极为正极O2在CO2存在的条件下得电子生成CO32?,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 34、C【解析】试题分析:A、Ni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Ni2++2e-=Ni,第二装置图是Ni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e-=Ni2+如果转移相同电子,生成和消耗的Ni的物质的量相同故说法相同;B、依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说法正确;C、第一个装置中总电极反应式为:2Cr+3Ni2+=2Cr3++3Ni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氧化性大小:Ni2+>Cr3+第二个装置中电极反应式:Ni+Sn2+=Ni2++Sn,氧化性:Sn2+>Ni2+因此题中反应不能进行,故说法错误;D、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金属性的强的作负极,即Cr>NiNi>Sn,顺序为Cr>Ni>Sn故說法正确。选项C符合题意考点: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等知识。 35、D【解析】试题分析:A.从图可以看出元素的化匼价发生了改变,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则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项正确;B.从图可以看出是NO 和 O2发生了反应,B项正确;C.NO茬NiO电极上反应变为NO2反应是:NO + O2- - 2e― = NO2,C项正确;D.没有说明在标准状况下2.24L的O2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D项错误;答案选D栲点:考查新型电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字词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