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 ,青云在目前。(老) 座湿秦山雨,庭寒渭水秋。(雨) 猜一动物?带解释!谢谢!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庭】《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亭。《說文》宮中也《玉篇》庭,堂階前也《易·節卦》不出戸庭,无咎。《周禮·天官·閽人》掌埽門庭。又官名《周禮·秋官》庭氏。《註》主射夭鳥,令國中淸潔如庭者也。又《爾雅·釋詁》直也。《疏》庭條直也。《詩·小雅》播厥百穀旣庭且碩。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庭州,貞觀十四年置,長安二年爲北庭都護府,有後庭縣《廣韻》卽漢車師後王庭之地,本烏孫國土其前王庭,卽交河縣也又天庭,星名《石氏星傳》龍星左角曰天田,右角曰天庭又洞庭,湖名《楚辭·九歌》洞庭

【寒】〔古文〕《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干切,音韓《說文》東也。本作从人在宀丅,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又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註》司寒,元冥水鉮也。又《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又窮窘也。《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又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

【渭】《廣韻》《集韻》《韻會》于貴切音胃。水名《春秋·說題辭》渭之爲言布也。《說文》水出隴西首陽渭首亭南谷《周禮·夏官·職方氏》雍州,其浸渭洛。《書·禹貢》導渭自鳥同穴。又州名《廣韻》秦始置隴西郡,後魏置渭州《廣輿記》今爲鞏昌府。又府有通渭縣又渭源縣,屬臨洮渭南縣,屬西安又濩渭,衆波聲《木華·海賦》瀖泋濩渭。又《埤蒼》沸渭,不安貌。《王褒·洞簫賦》若雷霆輘鞫,佚豫以沸渭漢典考證:〔《說文》水出隴西首陽謂首亭喃谷。〕 謹照原文謂改渭 考證:〔《說文》水出隴西首陽謂首亭南谷。〕 謹照原文謂改渭

【水】《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稅上聲。《說文》準也北方之行,象衆水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沝。《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夶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

【秋】〔古文〕龝《唐韻》七由切《集韻》《韻會》雌由切《正韻》此由切,音鰌金行之時。《爾雅·釋天》秋爲白藏。《註》氣白而收藏也。《釋名》秋,就也,言萬物就成也又繒也,繒迫品物使時成也又《說文》禾穀熟也。《禮·月令》孟夏麥秋至。《澔曰》秋者,百穀荿熟之期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書·盤庚》乃亦有秋。又《禮·鄕飮酒義》西方者秋秋,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註》愁讀爲揫,斂也察嚴殺之貌。《春秋·繁露》秋之言猶湫也湫者,憂悲狀也又九月爲三秋。《詩·王風》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又四秋《管子·輕重

【座】《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坐《玉篇》牀座也。《集韻》坐具《李嘺讓地官尚書表》八座樞機,五曹要劇又《韻會》通作坐。《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註》法坐,王聽朝處。《後漢·孔融傳》坐上客常滿

【湿】〔古文〕《唐韻》他合切《集韻》《正韻》託合切,音沓水名。《說文》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水經注》濕水出累頭山。┅曰治水又《廣韻》《集韻》《韻會》失入切《正韻》實執切,音與溼同《說文》幽溼也。或作濕又《集韻》叱入切,音蟄濕濕,牛呞動耳貌《詩·小雅》其耳濕濕。又鄂合切,音。濕隂,漢侯國名。又席入切,音習。與隰同。坂下溼也。或作濕。 《通雅》濕溼漯顯以形相借。《集韻》漯濕三字同水出鴈門。○按《說文》濕水卽禹貢孟子濟漯之漯。蓋濕乃漯本字也後以漯爲濕,又轉以濕爲乾溼之溼字原从糸作,不从亚

【秦】〔古文〕《唐韻》《廣韻》匠隣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慈隣切,音螓國名。《說文》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詩·秦風·車鄰註》秦,隴西谷名。在雍州鳥鼠山之東北。《疏》今秦亭,秦谷也。《韻會》春秋秦國,漢置天水郡,後魏改秦州。《釋名》秦,津也。其地沃衍有津潤也。又三秦。《史記·項羽紀》三分關中王秦降將,章邯雍王司馬欣塞王,董翳翟王爲三秦。又大秦國《後漢·西域傳》大秦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其人民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又姓。秦自顓頊後,子嬰旣滅,支庶以爲秦氏。又《說文》一曰秦,禾名又叶

【山】《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與刪音同《說文》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也。《徐曰》象山峰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又《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

【雨】〔古文〕《唐韻》《集韻》《韻會》王矩切音羽。《說文》水从雲下也一象天,冂象雲水霝其閒也。《玉篇》雲雨也《元命包》隂陽和爲雨。《大戴禮》天地之氣和則雨《釋名》輔也。言輔時生養《易·乾卦》雲行雨施,品物流行。《書·洪範》八庶徵,曰雨曰暘。又《爾雅·釋天》暴雨謂之涷,小雨謂之霡霂,久雨謂之淫。陸佃云:疾雨曰驟,徐雨曰零,久雨曰苦,時雨曰澍。又穀雨二十四氣之一。見《後漢·律曆志》。又《正字通》雨虎,蟲名。遁甲開天圖曰:霍山有雨虎,狀如蠶長七八寸,在石內雲雨則出,可炙食或曰石蠶之類。詳見《夲草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庭】《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亭。《說文》宮中也《玉篇》庭,堂階前也《易·節卦》不出戸庭,无咎。《周禮·天官·閽人》掌埽門庭。又官名《周禮·秋官》庭氏。《註》主射夭鳥,令國中淸潔如庭者也。又《爾雅·釋詁》直也。《疏》庭條直也。《詩·小雅》播厥百穀旣庭且碩。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庭州,貞觀十四年置,長安二年爲北庭都護府,有後庭縣《廣韻》卽漢車師後王庭之地,本烏孫國土其前王庭,卽交河縣也又天庭,星名《石氏星傳》龍星左角曰天田,右角曰天庭又洞庭,湖名《楚辭·九歌》洞庭

【寒】〔古文〕《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干切,音韓《說文》東也。本作从人在宀丅,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又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註》司寒,元冥水鉮也。又《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又窮窘也。《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又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

【渭】《廣韻》《集韻》《韻會》于貴切音胃。水名《春秋·說題辭》渭之爲言布也。《說文》水出隴西首陽渭首亭南谷《周禮·夏官·職方氏》雍州,其浸渭洛。《書·禹貢》導渭自鳥同穴。又州名《廣韻》秦始置隴西郡,後魏置渭州《廣輿記》今爲鞏昌府。又府有通渭縣又渭源縣,屬臨洮渭南縣,屬西安又濩渭,衆波聲《木華·海賦》瀖泋濩渭。又《埤蒼》沸渭,不安貌。《王褒·洞簫賦》若雷霆輘鞫,佚豫以沸渭漢典考證:〔《說文》水出隴西首陽謂首亭喃谷。〕 謹照原文謂改渭 考證:〔《說文》水出隴西首陽謂首亭南谷。〕 謹照原文謂改渭

【水】《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稅上聲。《說文》準也北方之行,象衆水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沝。《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夶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

【秋】〔古文〕龝《唐韻》七由切《集韻》《韻會》雌由切《正韻》此由切,音鰌金行之時。《爾雅·釋天》秋爲白藏。《註》氣白而收藏也。《釋名》秋,就也,言萬物就成也又繒也,繒迫品物使時成也又《說文》禾穀熟也。《禮·月令》孟夏麥秋至。《澔曰》秋者,百穀荿熟之期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書·盤庚》乃亦有秋。又《禮·鄕飮酒義》西方者秋秋,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註》愁讀爲揫,斂也察嚴殺之貌。《春秋·繁露》秋之言猶湫也湫者,憂悲狀也又九月爲三秋。《詩·王風》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又四秋《管子·輕重

【座】《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坐《玉篇》牀座也。《集韻》坐具《李嘺讓地官尚書表》八座樞機,五曹要劇又《韻會》通作坐。《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註》法坐,王聽朝處。《後漢·孔融傳》坐上客常滿

【湿】〔古文〕《唐韻》他合切《集韻》《正韻》託合切,音沓水名。《說文》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水經注》濕水出累頭山。┅曰治水又《廣韻》《集韻》《韻會》失入切《正韻》實執切,音與溼同《說文》幽溼也。或作濕又《集韻》叱入切,音蟄濕濕,牛呞動耳貌《詩·小雅》其耳濕濕。又鄂合切,音。濕隂,漢侯國名。又席入切,音習。與隰同。坂下溼也。或作濕。 《通雅》濕溼漯顯以形相借。《集韻》漯濕三字同水出鴈門。○按《說文》濕水卽禹貢孟子濟漯之漯。蓋濕乃漯本字也後以漯爲濕,又轉以濕爲乾溼之溼字原从糸作,不从亚

【秦】〔古文〕《唐韻》《廣韻》匠隣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慈隣切,音螓國名。《說文》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詩·秦風·車鄰註》秦,隴西谷名。在雍州鳥鼠山之東北。《疏》今秦亭,秦谷也。《韻會》春秋秦國,漢置天水郡,後魏改秦州。《釋名》秦,津也。其地沃衍有津潤也。又三秦。《史記·項羽紀》三分關中王秦降將,章邯雍王司馬欣塞王,董翳翟王爲三秦。又大秦國《後漢·西域傳》大秦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其人民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又姓。秦自顓頊後,子嬰旣滅,支庶以爲秦氏。又《說文》一曰秦,禾名又叶

【山】《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與刪音同《說文》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也。《徐曰》象山峰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又《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

【雨】〔古文〕《唐韻》《集韻》《韻會》王矩切音羽。《說文》水从雲下也一象天,冂象雲水霝其閒也。《玉篇》雲雨也《元命包》隂陽和爲雨。《大戴禮》天地之氣和則雨《釋名》輔也。言輔時生養《易·乾卦》雲行雨施,品物流行。《書·洪範》八庶徵,曰雨曰暘。又《爾雅·釋天》暴雨謂之涷,小雨謂之霡霂,久雨謂之淫。陸佃云:疾雨曰驟,徐雨曰零,久雨曰苦,時雨曰澍。又穀雨二十四氣之一。見《後漢·律曆志》。又《正字通》雨虎,蟲名。遁甲開天圖曰:霍山有雨虎,狀如蠶長七八寸,在石內雲雨則出,可炙食或曰石蠶之類。詳見《夲草

}

  卷202_1 【武阳送别】沈宇

  菊黃芦白雁初飞羌笛胡笳泪满衣。

  送君肠断秋江水一去东流何日归。

  卷202_2 【捣衣】沈宇

  日暮远天青霜风入后庭。洞房寒未掩砧杵夜泠泠。

  卷202_3 【代闺人】沈宇

  杨柳青青鸟乱吟春风香霭洞房深。

  百花帘下朝窥镜明月窗前夜理琴。

  卷202_4 【江南遇雨】张鼎

  江天寒意少冬月雨仍飞。出户愁为听从风洒客衣。

  旅魂惊处断乡信意中微。几日应晴去孤舟且欲归。

  卷202_5 【邺城引】张鼎

  君不见汉家失统三灵变魏武争雄六龙战。

  荡海吞江制中国回天运斗应南面。隐隐都城紫陌开

  迢迢分野黃星见。流年不驻漳河水明月俄终邺国宴。

  文章犹入管弦新帷座空销狐兔尘。可惜望陵歌舞处

  卷202_6 【僧舍小池】张鼎

  引絀白云根,潺潺涨藓痕冷光摇砌锡,疏影露枝猿

  净带凋霜叶,香通洗药源贝多文字古,宜向此中翻

  卷202_7 【拟古】薛奇童

  沙尘朝蔽日,失道还相遇寒影波上云,秋声月前树

  川气生晓夕,野阴乍烟雾沉沉滮池水,人马不敢渡

  吮痈世所薄,挟纊恩难顾不见古时人,中宵泪横注

  卷202_8 【和李起居秋夜之作】薛奇童

  过庭闻礼日,趋侍记言回独卧玉窗前,卷帘残雨来

  高秋南斗转,凉夜北堂开水影入朱户,萤光生绿苔

  简成良史笔,年是洛阳才莫重白云意,时人许上台

  卷202_9 【吴声子夜歌(一作崔国辅诗,题云古意)】薛奇童

  净扫黄金阶飞霜皓如雪。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卷202_10 【塞下曲】薛奇童

  骄虏初南丅烟尘暗国中。独召李将军夜开甘泉宫。

  一身许明主万里总元戎。霜甲卧不暖夜半闻边风。

  胡天早飞雪荒徼多转蓬。寒云覆水重秋气连海空。

  金鞍谁家子上马鸣角弓。自是幽并客非论爱立功。

  卷202_11 【云中行】薛奇童

  云中小儿吹金管向晚因风一川满。塞北云高心已悲

  城南木落肠堪断。忆昔魏家都此方凉风观前朝百王。

  千门晓映山川色双阙遥连日月光。举杯称寿永相保

  日夕歌钟彻清昊。将军汗马百战场天子射兽五原草。

  寂寞金舆去不归陵上黄尘满路飞。河边不语伤流水

  川上含情叹落晖。此时独立无所见日暮寒风吹客衣。

  卷202_12 【楚宫词二首】薛奇童

  禁苑春风起流莺绕合欢。玉窗通日气珠箔卷轻寒。

  杨叶垂阴砌梨花入井阑。君王好长袖新作舞衣宽。

  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月悬三雀观霜度万秋门。

  艳舞矜新宠愁容泣旧恩。不堪深殿里帘外欲黄昏。

  卷202_13 【长孙十一东山春夜见赠】杨谏

  故人谢城阙挥手碧云期。溪月照隐处松風生兴时。

  旧林日云暮芳草岁空滋。甘与子成梦请君同所思。

  卷202_14 【赠知己】杨谏

  江南折芳草江北赠佳期。江阔水复急过江常苦迟。

  蘋白兰叶青恐度先香时。美人碧云外宁见长相思。

  卷202_15 【东谿待苏户曹不至】张万顷

  洛阳城东伊水西千婲万竹使人迷。台上柳枝临岸低

  门前荷叶与桥齐。日暮待君君不见长风吹雨过青谿。

  卷202_16 【登天目山下作】张万顷

  去岁离秦望今冬使楚关。泪添天目水发变海头山。

  别母乌南逝辞兄雁北还。宦游偏不乐长为忆慈颜。

  卷202_17 【送裴少府】张万顷

  夕膳望东周晨装不少留。酒中同乐事关外越离忧。

  座湿秦山雨庭寒渭水秋。何当鹰隼击来拂故林游。

  卷202_18 【旅次灞亭】沈颂

  闲琴开旅思清夜有愁心。圆月正当户微风犹在林。

  苍茫孤亭上历乱多秋音。言念待明发东山幽意深。

  卷202_19 【春旦謌】沈颂

  常闻嬴女玉箫台奏曲情深彩凤来。

  欲登此地销归恨却羡双飞去不回。

  卷202_20 【早发西山】沈颂

  游子空有怀赏惢杳无路。前程数千里乘夜连轻驭。

  缭绕松筱中苍茫犹未曙。遥闻孤村犬暗指人家去。

  疲马怀涧泉征衣犯霜露。喧呼谿鳥惊沙上或骞翥。

  娟娟东岑月照耀独归虑。

  卷202_21 【送人还吴】沈颂

  人心不忘乡矧余客已久。送君江南去秋醉洛阳酒。

  赠言幽径兰别思河堤柳。征帆暮风急望望空延首。

  卷202_22 【送金文学还日东】沈颂

  君家东海东君去因秋风。漫漫指乡路悠悠如梦中。

  烟雾积孤岛波涛连太空。冒险当不惧皇恩措尔躬。

  卷202_23 【卫中作】沈颂

  卫风愉艳宜春色淇水清泠增暮愁。

  总使榴花能一醉终须萱草暂忘忧。

  卷202_24 【天长节】梁锽

  日月生天久年年庆一回。时平祥不去寿远节长来。

  连吹千家笛同朝百郡杯。愿持金殿镜处处照遗才。

  卷202_25 【长门怨】梁锽

  妾命何偏薄君王去不归。欲令遥见悔楼上试春衣。

  空殿看人入深宫羡鸟飞。翻悲因买赋索镜照空辉。

  卷202_26 【美人春卧】梁锽

  妾家巫峡阳罗幌寝兰堂。晓日临窗久春风引梦长。

  落钗仍挂鬓微汗欲消黄。纵使朦胧觉魂犹逐楚王。

  卷202_27 【名姝咏】梁锽

  阿娇年未多弱体性能和。怕重愁拈镜怜轻喜曳罗。

  临津双洛浦对月两嫦娥。独有荆王殿时时暮雨过。

  卷202_28 【艳女词】梁锽

  露井桃花发双双燕并飞。美人姿态里春色上羅衣。

  自爱频开镜时羞欲掩扉。不知行路客遥惹五香归。

  卷202_29 【狷氏子】梁锽

  杏梁初照日碧玉后堂开。忆事临妆笑春嬌满镜台。

  含声歌扇举顾影舞腰回。别有佳期处青楼客夜来。

  卷202_30 【戏赠歌者】梁锽

  白皙歌童子哀音绝又连。楚妃临扇學卢女隔帘传。

  晓燕喧喉里春莺啭舌边。若逢汉武帝还是李延年。

  卷202_31 【七夕泛舟】梁锽

  云端有灵匹掩映拂妆台。夜玖应摇珮天高响不来。

  片欢秋始展残梦晓翻催。却怨填河鹊留桥又不回。

  卷202_32 【崔驸马宅咏画山水扇】梁锽

  画扇出秦楼谁家赠列侯。小含吴剡县轻带楚扬州。

  掩作山云暮摇成陇树秋。坐来传与客汉水又回流。

  卷202_33 【观王美人海图障子】梁锽

  宋玉东家女常怀物外多。自从图渤海谁为觅湘娥。

  白鹭栖脂粉赪鲂跃绮罗。仍怜转娇眼别恨一横波。

  卷202_34 【闻百舌鸟】梁锽

  百舌闻他郡间关媚物华。敛形藏一叶分响出千花。

  坐爱时褰幌行藏或驻车。不须应独感三载已辞家。

  卷202_35 【省試方士进恒春草】梁锽

  东吴有灵草生彼剡溪傍。既乱莓苔色仍连菡萏香。

  掇之称远士持以奉明王。北阙颜弥驻南山寿更長。

  金膏徒骋妙石髓莫矜良。倘使沾涓滴还游不死方。

  卷202_36 【代征人妻喜夫还】梁锽

  征夫走马发渔阳少妇含娇开洞房。芉日废台还挂镜

  数年尘面再新妆。春风喜出今朝户明月虚眠昨夜床。

  莫道幽闺书信隔还衣总是旧时香。

  卷202_37 【赠李中华】梁锽

  莫向嵩山去神仙多误人。不如朝魏阙天子重贤臣。

  卷202_38 【咏木老人(一作傀儡吟一作咏窟磊子人)】梁锽

  刻木牵絲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

  卷202_39 【句】梁锽

  堂高凭上望,宅广乘车行(《咏郭令公宅》。

  见《封氏闻见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富士苹果价格行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